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ppt_第1页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ppt_第2页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ppt_第3页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ppt_第4页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天江南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春天的江南是如此的美丽多彩,冬天的江南也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吧。让我们追随着郁达夫的美文一起来领略一下江南的冬景。,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听朗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煮茗(mng)蛰居(zh)曝背(p)亘古(gn)赭色(zh)乌桕(ji)丰腴(y)正月(zhng)槎桠(chy)煊羊肉(xun)泊船(b)中间(jin)搁下(g)湖泊(p)间或(jin)搁不住(g)月晕(yn)剥削(b)夹克(ji)晕头转向(yn)剥花生(bo)夹衣(ji),整体感知:1.作者笔下的江南指的是何处?(自己概括)明确:江浙一带,除闽粤那些极南的气候异状之外的江南。2.用原文概括江南冬景的特点?明确: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文眼(感情基调),找出文中体现明朗情调的画面?(概括)曝背谈天图冬郊植物图冬日农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思考作者在构成五幅画面的文本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明确:所谓写作手法,即表现手法,本篇主要运用了对比,正面描写,虚实结合,想象等手法。,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一些对比,请填写右表,研读文本:,正面描写江南冬景的有哪几小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明确:第5小节江南的植被第7小节江南的冬雨第8小节江南的冬雪第9小节旱冬时的江南,你对正面描写江南冬景的四小节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儿?(五分钟小组讨论),郁文写雪独具魅力(感悟分享):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给读者展现想象的空间,把雪美的意境无限延伸。,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苍茫的山峰看来是那么的遥远,柴门内的狗不停地叫着,似乎是在欢迎那风雪夜中归来的人。天寒地冻,远山苍茫,显露出一股凄清、寂寥的韵味。在一片寂静中,突听犬吠声声,仿佛是死寂中乍见活泼生机,倍觉亲切、温暖。”,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雪后冬晨的惊喜),经典再现:比较阅读本文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描写雪景的段落“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济南的冬天),问题引导一: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明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虚实结合),问题引导二: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学生讨论)明确: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了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多引用诗句,多用色彩)。,问题引导三:作者为什么没有对江南的雪作实景描绘?作者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语句简省洗练,但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明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境是怎样的?,悠闲洒脱,探讨心境,这篇文章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曾用达、达夫、春江钓德等笔名。幼年丧父,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毕业于九洲大学经济部。1921年以小说沉沦轰动文坛。他组织发起创造社,是重要成员。1923年到上海任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编辑。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执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十二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沉沦、迷羊、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散文集有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江南的冬景出自闲书。,幼年丧父,和后来的饱受屈辱和歧视的留日生活都对郁达夫的思想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他感伤、愤世,另一方面屈辱的异国生活也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曾经去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但是他强烈地不满反动军阀投机革命。他不满现实,心中是苦闷的。1933年4月他举家移居杭州,修筑“风雨茅庐”,想在这里过隐士般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等,以山水力排心中苦闷,江南的冬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写成的,在江南的冬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逍遥在山水之间的名士。,此时的作者虽为现实所扰,,收获多多,1诗句引用,色彩运用。2比较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3文章要融进自己的个性感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是如何体现的?本文的“形”是五幅江南的冬景图,即:冬季春意图,寒郊散步图,冬雨农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江南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清新明朗的心境。,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