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甲、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考点一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及自然环境特征,2.等高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形坡度,一般来说,在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地形坡度越大。,1.等值线的基本特征,续表,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续表,思维拓展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处呈“V”字形。(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5)盆地:中间较低,一般等高线较稀疏;四周较高,等高线较密集。3.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自然特征(1)判断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2)判断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的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出山口时常形成冲积扇。(3)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海拔高则气温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命题视角一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类型1.(2016北京东城普通学校联考)甲国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也是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说出甲国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判别依据。(12分),答案平原;甲国所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解析在地形图上判读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主要依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等高线的疏密和分布特征。,2.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命题视角二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钓鱼岛()A.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B.降水季节变化小C.北部坡度比南部小D.位于热带草原带,C,答案C由图示可知岛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A项错误;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D项错误;岛屿南部等高线密集,北部较稀疏,可判断北部坡度比南部小,C项正确。,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1)如两点都在等高线上,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如两点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如下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图中A地的海拔为300米HA400米,B地的海拔为0米HB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计算:用A地的高值减去B地的低值,A地的低值减去B地的高值,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为200米H相400米。点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高度(海拔)的确定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海拔)低于较低值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的高度(海拔)高于较高值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表:,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m)。,3.估算陡崖的高度(如下图),(1)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2)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的海拔,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等高线的海拔),4.估算河流的流域面积画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分水线所围的区域即流域的范围,估量图中河流流域的形状,依据比例尺对流域面积进行估算。5.估算坡度(1)应用:一般情况下,若坡度大于25,则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山区能否修建梯田,需要进行坡度估算;此外,在山区修建道路也会对坡度进行估算。,(2)计算公式:tan=h/L。(如上图)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为坡度,可由h/L的值结合数学用表查出。,(3)影响坡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比例尺(其他条件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其他条件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和等高线的疏密(其他条件相同,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不同等高线图上的两地,若比例尺不同,等高距不同,坡度大小视情况而定。如下面两幅图的坡度判断:,在两图中作线段垂直于等高线(如图中虚线),若虚线的图上距离都为1厘米,则甲图的水平距离为10000厘米=100米,相对高度为400米,坡度可以表示为400米/100米;乙图的水平距离为40000厘米=400米,相对高度为150米,坡度表示为150米/400米,故甲图的坡度大于乙图。6.计算打井深度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h=a-b。(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位线值),命题视角一等高线图中瀑布高度的计算1.(2016北京朝阳期末)下图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线示意图,此图的等高距为30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2)图中瀑布的最大落差可能是()A.88米B.92米C.31米D.63米,答案(1)D(2)A(1)本题考查等高线及地貌类型判读。通过陡崖短锯齿线指向可以判断乙、丁处有河流经过,溯源侵蚀将向瀑布的后方推进,故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丁处。(2)本题考查等高线相对高度的计算。瀑布落差可以通过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来计算:(n-1)dH(n+1)d(n表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所以瀑布的落差取值范围为:(2-1)30H(2+1)30,即30米H90米。所以A正确。,D,A,命题视角二等高线图中闭合曲线的高度判读读下图,回答下题。2.(2016北京综合测试)若此图为等高线图,a海拔为300米,b海拔为200米,则P、Q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358米B.99米C.505米D.269米,D,答案D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判读中“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可知,P处海拔在300400米之间,Q处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所以P、Q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300米,D项正确。,考点三利用等高线地形图“选点”“选线”“选面”,1.选点,水库坝址,续表,疗养院,宿营地,2.选线,3.选面,命题视角一利用等高线图选线和选点1.(2016北京房山期中)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规划建设的铁路线有明显不合理的路段,甲、乙、丙、丁四路段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2)拟在W、X、Y、Z四处中选择一处作为露营活动地点,首先应该排除的是()A.W处B.X处C.Y处D.Z处,答案(1)C(2)D(1)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处铁路跨越河流,应该取直线;丁处铁路应该与等高线平行;丙处铁路不应该穿过聚落,故有3处不合理。(2)山区露营地点要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的地区,应该避开山谷、洼地、地势陡峭的地区。W、X、Y三处等高线较稀疏,地形平坦,且地势较高,适合露营。Z处等高线较密集且位于山谷中,安全性差,因此不适宜作为露营地。,C,D,命题视角二利用等高线图选面2.(2015北京丰台一模)下图示意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分布。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景区()A.流水潺潺,奇峰耸立B.山林茂密,空气清新C.青山飞瀑,云雾缭绕D.湖光山色,翠竹参天,B,(2)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合理措施是()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封山育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生产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1)B(2)D(1)从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该地为低山丘陵地区,没有过高的山地,故A项错误;没有瀑布,没有湖泊,故C、D两项错误。(2)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该区域坡度较陡,陡坡不宜修建梯田,A项错误;B项不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符合题意;该区域没有草原,不适合发展畜牧业,C项错误;南岭以南地区水热充足,应根据海拔的变化发展立体农业,故D项正确。,D,命题视角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3.(2018北京海淀期中)2017年暑假期间,北京某校师生到郊区进行了户外拓展活动。下图为拓展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师生拓展活动路线由H地到甲地,估算拓展活动路线途经地区的高差范围,并依次说出拓展路线经过的四地的地形部位名称。(3分)(2)参加拓展活动的师生夜晚在甲地露营,据图说明选择甲地露营的理由。(4分)(3)图示区域建有不同等级的公路。说出图中与国道相比,乡道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4分),答案(1)高差范围约为40600米。山谷,山峰,鞍部,山脊。(2)处于山脊,避开洪水和泥石流风险地带;等高线较稀疏,地势较平坦开阔。(3)与国道相比,乡道数量更多(或密度更大);线路更弯曲(或多与等高线平行)。原因:依地形建设道路,降低建设成本(难度);连接更多的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解析(1)H地到甲地沿线中,海拔最低处即甲与处之间的桥梁处,海拔在200300米之间,最高处海拔在700800米之间,因此相对高度在400600米之间;根据四地等高线的数值及弯曲方向可以判断四地分别为山谷、山峰、鞍部、山脊。(2)首先明确露营地的选择要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且要较平坦的区域,然后结合甲地等高线进行分析。(3)直接从图中看乡道与国道分布特点的差异,从乡道这样布局的有利角度分析原因。,考点四地形剖面图,1.定义: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状况。2.绘制基础:等高线地形图。3.意义:能直观地表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情况。,1.绘制步骤及实例,2.应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直观地帮助我们判断和了解某一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常用在生产中估算土石方,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与被观测点之间的通视情况。(1)地形剖面图在判断地势的情况方面比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更形象而且直观。如下图,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一目了然。,特别提醒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单位:米),(2)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如下图,从A点观察C点到D点的山坡以及B山北坡通视情况良好,而阴影区表示不可通视的地区。,(1)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m之间,B在250300m之间。(2)看极高(低)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50300m之间;b在150200m之间;c在350400m之间。(3)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思维拓展在等高线图上判断在山顶能否看到山麓地区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A方向,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从山顶向B方向,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命题视角地形剖面图及其应用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