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态度及其改变,“态度决定一切”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2,第一节态度及其形成一、什么是态度态度(attitude)是姿势、姿态;态度是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先的倾向。态度的成分说(1)单成分说:态度是情感的表现。“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3,(2)双成分说: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统一的表现。“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有态度既有感情部分,也必须包括认知部分。”(3)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情感(affection)、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态度是由感情、认识和行为的成分组成的,它们与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知识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是符合的。”行为是指行为意向(behavioralintension),4,态度的界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1)认知成分:评价。如,好坏;赞成反对;有益有害等。(2)情感成分:好恶。如,喜欢讨厌;接纳排斥;愉快不愉快。(3)行为意向成分: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想靠近想远离;想占有想丢弃。,5,态度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三个成分彼此协调一致。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成分将成为态度的主要决定因素。,6,二、态度与行为态度会影响行为。态度与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Lapiere(1934)现场实验(fieldexperiment)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7,合理行动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Fishbein和Ajzen提出,9,理论要点:对行为最有影响和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个体的行为意向,即打算去采取某种行为的企图。行为意向又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态度;主观规范和对行为控制的知觉。态度:赞成或反对这样做;主观规范:个体对他人将会对此行为如何评价的信念;对行为控制的知觉:个体知觉到的完成该行为的难易程度,10,态度与行为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不是直接的。,11,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一、学习论经典条件作用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和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操作性条件作用观察学习三阶段论:顺从、认同和内化。,12,二、诱因论诱因论(incentivetheory):态度的形成是由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的。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responsetheory):人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个体对于信息会产生认知反应(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认知反应将决定个体的态度。,13,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theory)U=VP,14,三、认知相符论(cognitiveconsistencytheory)(一)平衡论(balancetheory)Heider(1958)POX模型,15,16,17,Newcomb的ABX模型不必确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强度问题。,18,(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disonancetheory)Fistinger(1957)“失调”是指当一个人同时拥有在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识(信念、思想、态度)或拥有一种与其行为不一致的信念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是令人不舒服的,因而人们将被激发去减小这种不协调。减小认知失调的途径(P208),19,Fistinger&Carlsmith(1959)的实验实验任务:一项单调乏味的工作实验操纵:20美元(高奖赏组);1美元(低奖赏组)因变量:评价喜欢该任务的程度;再次参与预期:高奖赏组低奖赏组结果:?解释,20,第五章态度及其改变,第三节态度的改变一、类型congruentchangeincongruentchange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21,谁(communicator、sourceofinformation)可信性喜爱性什么(communication)对谁(target)环境与情境(environment&situation),22,(一)信息源可信性(credibility)专长性(expertness)Aronson等(1963)高可信性能更多地转变被试的态度。这表明,信息源的可信性往往比信息本身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更重要。可信性的持续性(continuityofcredibility)Aronson等(1953)睡眠者效应(sleepereffect):低可信性信息源对态度改变的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23,对信息源的遗忘比信息本身的遗忘更快。信息本身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长时间来说更重要。可靠性(trustworthiness)Walster等(1966):22的实验设计传达者所提出的主张越是与自身利益相反,就越具有说服力。喜爱性(likeability)吸引力(attractiveness)Norman(1976)22的实验设计尊重的得失(gain-lossofesteem)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你先否定别人,再肯定他,他会喜欢你吗?,24,Aronson&Linder(1965)相似性(similarity)Brook(1965)(二)沟通差异(discrepancy)Brchner&Insko(1966)在一定范围内,差异越大可能态度改变越大,但超过一定范围可能效果甚微。,25,恐惧唤起(feararousal)Dabbs&Leventhal(1966)Janis&Feshbach(1953)迴返效应(reversioneffect)Rogers&Mewborn(1976)reassurance说服宣传必须晓以利害,但必须提供避免危险的建议。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one-sidedvs.two-sidedarguments),26,新颖与重复(noveltyvs.repetition)(三)目标靶信奉与承诺(commitment)Deutsch&Gerard(1955)预防注射(inoculation)Mcguire&Papageorgis(1961)人格因素自尊(self-esteem)智力(intelligence)性别差异,27,(四)环境与情境强化作用(reinforcement)预先警告(forewarning)Freedman&Sears(1965)Apsler&Sears(1968)分心(distraction)Festinger&Maccoby(1964),28,三、对说服的抵制(一)贬损信源(sourcederogration)(二)歪曲信息(messagedistortion)同化作用(a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签订风险协议合同
- 兄弟房屋权属协议书
- 代理商经销合同范本
- 代购代付款合同范本
- 业务员买房合同范本
- 光伏板采购合同范本
- 排水系统分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 城市主要干道信号灯智能调整方案
- 个人转让大棚协议书
- 个人pk协议书范本
- 家政公司经营方法
- 智能手表看课件功能
- 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沭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 紧急输血专家共识课件
-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游泳馆租赁合同(新标准版)5篇
- 低头族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 构建“五育融合”的小学体育活动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