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论辩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论辩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论辩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论辩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论辩原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毁本课话题严于律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高境界。己身正才能正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舜能够成为仁义之人,就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结果。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杨震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啊。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2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苏辙刘挚右丞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4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默觚下治篇5.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其责己也重以周()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其国家可几而理欤()事修而谤兴()必其人之与也() 懦者()不怠()【答案】zhnwnjbnynud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答案】“说”同“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病(2)修(3)善(4)其(5)以【答案】(1)名词,缺陷,过错/动词,有病,患病/形容词,疲倦,劳累/形容词,困苦不堪/动词,担心(2)动词,办好,做好/动词,做成,做到/动词,修养品性/长,这里指身高/动词,整修,修理(3)动词,擅长/名词,好事/动词,与交情好/动词,做得好动词,认为好/动词,爱惜(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表婉商语气,还是吧/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用/介词,凭借/连词,来/介词,因为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轻以约,故人乐为善()_(2)即其新,不究其旧()_(3)早夜以思()_(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_(5)详,故人难于为善()_(6)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_(7)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_(8)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_(9)彼虽善是()_【答案】(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形容词用作名词目前的良好表现/过去的错误(3)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4)名词用作状语对外/对内(5)形容词用作名词好事(6)名词用作形容词多技能的(7)动词用作名词名望(8)名词用作动词昭著,发扬光大(9)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古义:_今义:人格高尚的人。(2)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古义:_今义:许多人。(3)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古义:_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4)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古义:_今义:试验,试。(5)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古义:_今义:戏曲、曲艺、杂技、影视等演员;某些手工艺工人。【答案】(1)指旧时贵族阶级士大夫。(2)一般人。(3)虽然如此。(4)两个词。尝,曾经,副词;试,试验、尝试,动词。(5)多技能的人。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其为人也,仁义人也。()译文:_(2)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译文:_(3)某良士,某良士。()译文:_(4)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译文:_(5)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译文:_(6)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译文:_(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译文:_(8)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译文:_【答案】(1)判断句。“也”在句末表判断语气他的为人,是个符合儒家仁义道德规范的人。(2)判断句。“者也”表判断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3)判断句。不用关联词,名词作谓语,直接表判断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4)状语后置句。“于言”“于色”作“说”的状语,后置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在脸上表露出高兴的神情。(5)宾语前置句。用结构助词“之”将谓语“谓”的宾语“怠与忌”前置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忌妒。(6)固定句式:“之谓”,“说的是”这就叫作不以要求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7)固定句式:“是故”,“所以/因此”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声望提高了,诋毁也随着来了。(8)固定句式:“不亦乎”,“不是吗?”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周密吗!常识速览百代文宗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后人又称之为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师说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祭十二郎文等,皆为其中的名篇。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原“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著名的议论文,文章从待人、待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毁谤的滋生。文脉梳理_【答案】批评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指出“毁”之根源:怠与忌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_【答案】这句话肯定了“古之君子”“责己”和“待人”的原则“重以周”和“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文章开篇点出此句,为后面的论述作了有力的铺垫。2文章第一段阐明了什么观点?写作目的是什么?_【答案】文章第一段首先树起正面楷模,说明要根除诽谤的滋生,要向古之君子学习,待己、待人分别采取“重以周”“轻以约”的正确态度。但这对本文来说,却非正题,而是陪衬,是客体,因为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因此作者写作第一段的目的是为下文破题作铺垫。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则不然”此处何意?_【答案】这句话揭示了现在的君子“毁谤”的具体表现: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谴责了嫉贤妒能的恶劣行径,与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形成鲜明对比。“则不然”揭示了“今之君子”的嘴脸,“责人”“待己”恰与“古之君子”相反。4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行为后果会是什么?_【答案】对人求全压制人才;待己太宽骄横自是。长此以往必将败坏社会风气。二、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第三段,那么,文章为什么要从“古之君子”说起?它与中心论点又有什么内在关联?_【答案】古之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没有涉及“毁”,“今之君子则不然”仍未涉及“毁”,但在对他们言论的描摹上,字字句句扣在“原毁”的轨迹上。前两段准备好了箭与靶,第三段水到渠成,引矢破的,点明了“毁”字。先提出中心论点,“毁”根源在于“怠”与“忌”,又从众人对“良士”“非良士”的反应来透视世风,证明当时“毁”风猖獗。6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危害)是什么?_【答案】当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做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此人的关系而定,应者、不应者表现不一样。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7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其国家可几而理”,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_【答案】最后一段阐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杜绝毁谤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即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身上,要他们破除世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表达了韩愈个人的愿望,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 话题互动话题:原毁谈到的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学习了原毁,你得到什么人生启示?学生甲:生活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不正不能正人便是这个道理。正如原毁开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要学会“慎独”,要会包容别人的缺点。我的观点:_【答案】要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坐标,要有一个学习的目标:或古人或身边的人,然后你才能说:“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对比说理原毁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对比说理。文中“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构成贯穿全文的对比。古之君子,责备自己很重,很周全,要求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很随和,毫不苛求;今之君子,要求自己很低,要求别人却很苛刻。这中间,段与段、层与层都采用对比写法,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与待人“轻以约”,今之君子则相反。“重”与“轻”,“周”与“约”又构成具体的对比。古、今君子的具体行为亦构成对比。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也愈益强烈。定义:对比说理又称对比论证,就是将善与恶、新与旧、正与反的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对照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作用: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对比论证,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都表现得清清楚楚。既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又能加深读者对论点的理解,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2写法指导在对比说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运用对比,要注意抓住对比点,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相互对立、互为映衬;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不能只摆出事例,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对比一定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还要依据同一标准,即要有可比性,不能随便将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对比。(3)对比说理常常会有几种对比方式交错使用,但必须各有参照,各作比较,不可混淆,缺少逻辑。3迁移应用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要求:任选两种生活态度,突出一个主题;字数250字左右。_【参考示例】(一)宽容和刻薄宽容是人间最好的“润滑剂”。宽容是长者式的,刻薄是小人式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的出发点是无私,刻薄的出发点是自私。宽容的人宽容的总是别人,对自己却从不宽容,他们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薄的人只是对别人刻薄,对自己却很宽容,他们是宽以律己,严于待人。宽容和刻薄都是缘于一种爱,刻薄的人爱的仅是自己,宽容的人爱自己时也爱别人。总是宽容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迁就,使其无法成熟。总是刻薄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不满,使其走向完善。在宽容和刻薄二者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二)乐观与悲观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要让乐观的旗帜永远飘扬。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优秀。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悲观的影子;从优秀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更无量。因此,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要选择乐观,要让乐观的大旗在我们的桅杆上高高飘扬。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激浊扬清,韩昌黎奋笔疾书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在封建士大夫中滋生着一种嫉贤妒能的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即所谓“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传世名篇原毁。文中通过对比古今君子责己待人的不同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毁谤风气,并明确指出“怠与忌”就是产生“谤”的根源,可谓一语中的,醒人耳目。【应用角度】“进取心”“律人与自律”“宽容与自省”“嫉妒之心不可有”“建设和谐社会”等。2精彩应用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