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2节,中心法则内容,中心法则图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流动方向),转录,DNA,RNA,翻译,蛋白质,表示,克里克的预见并提出:,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复制,逆转录,复制,思考:正常情况下,分裂的细胞和不分裂的细胞内有哪些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指导_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体的_,蛋白质,性状,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孟德尔的圆粒与皱粒豌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多,豌豆保水圆鼓,插入外来DNA序列,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改变,淀粉分支酶不能_,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少,豌豆失水皱缩,正常合成,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表现为白化病,基因通过控制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酶的合成,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而生物体的性状。,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血红蛋白结构改变,红细胞成镰刀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结构,直接控制,总结:蛋白质是基因控制合成的直接产物。,思考:可以说氨基酸、葡萄糖、脂质等是基因控制合成的直接产物吗?,基因通过控制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酶的合成,单基因控制某性状,多,人的身高、血压、智力、长相、记忆力、性格、自尊、对社会的态度等,总结: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繁而有序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水毛茛,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即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的分布,(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例:线粒体肌病,1、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A基因的遗传定律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中心法则D自然选择学说,C,2果蝇长翅对残翅显性。用一定高温处理长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为残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翅膀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B高温下相关蛋白质活性下降C这种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已经变为杂合子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家在2002年2月14日宣布,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名为CC的小猫毛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的基因妈妈。对该克隆猫毛色的解释合理的是:()(1)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造成的结果(2)提供卵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的基因表达的结果A(1)B(2)(3)C(2)(3)(4)D(1)(2)(3)(4),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D,5、引发非典型肺炎的SARS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复制不经过DNA中间体,使用标准密码子。下图为SARS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