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以义乌市上溪镇绿浓果协为例.pdf_第1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以义乌市上溪镇绿浓果协为例.pdf_第2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以义乌市上溪镇绿浓果协为例.pdf_第3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以义乌市上溪镇绿浓果协为例.pdf_第4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以义乌市上溪镇绿浓果协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转型期的中国,一个社会组织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经济和 政治因素。本文以义乌市上溪镇绿浓果协为个案,描述协会的生成路 径、运行机制和社会效益,试图发现体制内乡村农业行业协会制度创 新行为的生成动因,分析“协会+ 合作社+ 村委会党支部”混合形态的 组织创新效能,揭示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的基本特征,反映出乡 村农业行业协会在满足农民需求,集聚组织能量,规避市场风险,实 现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具有较特殊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 农业行业协会交易成本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组织创新 a b s t r a c t a sc h i n at r a n s f e rt oan e we r a ,t h e r e a r e m a n y f a c t o r so fs o c i a l , e c o n o m i ca n d p o l i t i c a l t h a ti n f l u e n c et h ec r e a t i o no fo n es o c i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b a s e d o nt h ec a s eo ft h el un o n gf r u i ta s s o c i a t i o ni n s h a n g q it o w n jy i w u ,t h i sp a p e r w i l ld e s c r i b et h e f o r m i n gp a t h 、r u n m e c h a n i s ma n ds o c i a l r e s u l t s ,t r y t of i n df o r mr e a s o na b o u ta s s o c i a t i o n i n s i d e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o ft h ei n n o v a t i o na c t s ,a n a l y s i si n n o v a t i o n a le f f e c t so f m i x e d p a t t e r n so f a s s o c i a t i o n + c o o p e r a t i o n - t - v i l l a g e r s c o m m i t t e e v i l l a g e p a r t yb r a n c h ”a n dt h e ns h o w 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l o wt r a d ec o s t a n de f f e c t i v e , ;u p p l y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a r r a n g e m e n t t h i sp a p e ri s s u r et o r e f l e c tt h o s es p e c i a l l ys o c i a lf u n c t i o n so fr u r a l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i n m e e t i n g t h ed e m a n d so f f a r m e r s ,c e n t r a l i z i n g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e n e r g y , e l u d i n gm a r k e tr i s k s ,r e a l i z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 r u r a l 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t r a d e c o s t ,s u p p l y 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a r r a n g e m e n t ,m i x e d p a t t e m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多成本翌舅苇9 度! 叁给:塑盒丝查塑望丛! 塑 l 引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组织创新行为非常活跃。近年来,在农业领域,一批农业 行业协会( 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合作社等) 在农业产业组织领域异军突起,是组织创 新的一大亮点。这些农业产业组织多数在基层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萌发t 以自发组织、 自助服务为主,具有内生性的特点,直接体现了农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是构 建新型农业行业协会的基础 1 。农业产业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 增收的重要载体。从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有利于组织和带动基层农民的角度,来研究 和探讨乡村行业协会组织创新的形态和效能,对于农村产业组织的培育、发展以及我国整个 农业行业协会体系建设必将起到积撅作甩。本文从浙江省义鸟市上溪镇绿浓果业协会的个案 入手,通过对其发生动因、运行机制、组织效益、与政府和社会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 重点剖析了“协会十合作社+ 村委会党支部”模式在组织创新和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反映出乡村 农业行业协会在满足农民需求,集聚组织能量,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特 殊社会作用,揭示了绿浓果协混合形态组织创新中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的基本特征,这 对加快组织合法化进程,降低制度变迁成本,促进乡村农业行业协会组织创新活动有特殊的 意义。 2 背景:义乌农村农业产业化的萌动 义乌市是浙江省的个县级市,地处浙江中部金衙盆地东缘的丘陵地带总面积i i 0 5 平方公 里,下辖5 个街道8 个镇,共4 7 个居委会和7 3 9 个行政村,全市总入口6 7 万,其中农业人口 5 8 8 万,耕地面积觚6 万亩,人均耕地仅0 6 4 亩。1 改革开放前,义鸟是传统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2 0 世纪7 0 - 8 0 年代耕地复种 指数始终保持在2 8 0 以上,1 9 7 5 年、1 9 8 0 年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7 2 2 和6 1 6 ,1 9 8 0 年农民人均收入仅1 2 , 8 元。性4 义乌传统农业以粮、糖、猪为主,在农业种植业结构中,粮食种 植占绝对优势地位。1 9 8 0 年,粮食与经济作物面积和产值之比均为9 1 :9 。“”由于义乌农民在 农闲时间有走南闯北鸡毛换糖的习俗,这种原始商业贸易活动,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崛起培育 了第一代商人,8 0 年代初义乌在全国率先开放经营小商品的集贸市场,农民商人释放出空前的 创造力和创业热情,小商品市场从无到有,快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集贸市场,由此一举甩掉了 传统农业县贫困落后的帽子,成为浙中市场最发达、区域经济最富活力的地方,1 9 9 8 年首批列 社q 据义乌市统计局犏发的内部资料义鸟统计年鉴2 1 0 3 ,按照2 0 0 2 年末统计数字推算 睁1 l 详见1 9 8 6 年c 义乌县志 概述部分第3 、4 页和义乌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 ;旦4 塑雌咝堂掣鲢型j 豇墨山型丑丛班;缱墅塑嫩嘲塑逝必釜旦垦纽墅塑婪卿i 悱”详见义鸟市政府公众信息同 丝e ;型:型:g 鲣q 也b 盟! 匝叫l :楚型! n 然选! 婴匦! 墅隧墅蜒黜馓蝤l 黛殛倒魅鲤吐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台形态的组织刨新 入浙江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县( 市) 。随着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市场经济的深 入,粮食种植比较效益日益滑坡,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义乌农 村弃农经商或弃农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 9 0 年代中后期,义乌不少发达地区的农村都出现了 耕地“抛荒”现象。根据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9 0 年代末,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效 益农业的思路1 ,强调发展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 业化。这一政策方针在义乌得到了积极响应和贯彻,义乌农业发展逐渐突破了“以粮为纲”的 思想束缚,低效的大宗农产品不断调减,效益相对较高的蔬菜、瓜果、花木、特种水产和畜禽养殖 得到积极发展。据统计,到2 0 0 2 年,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为4 6 :5 4 。全市形成农产品专业村3 0 0 多个,规模经营户】8 0 0 余户,农业基地2 3 万亩,带动农户1 1 2 万户“。畜牧业、花卉苗术 业和蔬菜瓜果业这三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 0 以上,据2 0 0 3 年义乌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汇 报材料,其中畜牧业占2 8 ,花卉苗木基地面积2 万多亩,蔬菜瓜果面积近1 0 万亩。另外,由 于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城市和集镇的扩张,纯农业人口和农业的生产空间、占g d p 的比例等趋 于萎缩,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但农业增加值却有所提高,2 0 0 2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 7 5 亿,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5 6 8 8 元。胜4 义乌农业在市场经济的挤压和带动下,因地制宜,在狭 缝中求发展,渐渐走上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山坞村是义乌西部上溪镇的一个不起眼小山村,处于一个小山坳,距离集镇约2 0 余华里, 距义乌城6 0 余华里,地理环境闭塞,村民收入以务农或外出务工为主,全村1 0 2 户2 8 9 人, 1 9 外出务工( 经商的极少数) ,7 0 人口是留在村里耕作的纯农户,其余主要是单独立户的 孤寡老人。山坞村现有耕地面积1 2 4 亩,山地面积1 0 0 0 多亩,蔬菜、水果种植是当地农户的 重要收入来源。上一世纪9 0 年代,该村种植的生姜、马铃薯等蔬菜主打品种品质好,产量大, 当地小有名气,曾经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品牌,外地客商慕而至前来收购的络绎不 绝,同类农产品收购价格往往每百公斤要高于其他村2 0 余元。但经过多年种植之后,生姜、 马铃薯等蔬菜作物容易发病,品质下降,并且与水果一类的经济作物进行比较,每年都要选 种,种植风险大,蔬菜种植开始衰落,水果种植效益日益显露优势地位。 由于山地面积多,土质肥沃,雨量充分,十分适宜水果种植,当地群众种植水果的传统 由来已久,几乎每家每户都零星种有水果,种植品种有桃、李、柑桔等1 0 余种,一年四季水 【隹l l 参见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 1 9 9 8 年) 第一条第五款“坚持发展效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让农民自主安排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放松粮 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 h t t p :w w w c a r d z i u c d u a w f a r m c r l a w s c z c f g o o h t m ( 畦2 l 详见义乌统计网“市情概蓦”h * “z p :r a r e , s t a t - y w , g o v c n s a g y , h t m 【撞h 详见义乌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农业产值” 皿q ;型:埋:g q ! g q 趣蛳型上u 如b 型! n 丛地l 隧l 坠匦隧趱嘲鳃躐聪黝嘲蜒删嘲卜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果飘香。其中,t 9 9 5 年,村民何菜偶然从其他村引进义乌红桃品种,气候、土壤等均十分适 宜,“义乌红桃”品种果大味美,耐储运,品质佳,一直沿续下来。特别是红桃的果实采收期 在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上旬,正好填补了南方早熟桃结束、中熟桃未上市、北方桃又没有南下 的市场空档,加之本身品质较优,市场销售价格具有优势。眼光敏锐的种植户逐渐发现了这 一水果品种的市场价值,并开始大面积种植。2 0 0 0 年,种植户刘德辉对自己种植的1 0 余亩共 4 0 0 多株桃树进行高接换种,改良为“义乌红桃”品种,2 0 0 1 年部分挂果采收,当年收入3 万多元,2 0 0 2 年进入丰产期,收入达6 万余元,收入是其他桃树品种的2 至3 倍,2 0 0 2 年, 当地普通桃子仅能每公斤卖1 4 - i 6 元,而客商到果园收购义乌红桃一级品每公斤4 8 元,挑 选后的统货每公斤3 6 元,最高售价达6 4 元公斤。其余的如村民何德锡1 9 9 2 年前后承包 村里七八亩山地种植的柑桔,从金华源东水果种植基地引进果苗4 0 0 0 多株,每株1 0 5 元, 而当时其他农户购买的本地杂牌果苗每株仅0 3 元,何德锡的桔树4 年后挂果,效益开始显 现,到1 9 9 9 、2 0 0 0 年进入盛产期,产量、品质均高于其他种植的品种,收入高出1 至2 倍。 一时之间,“德辉的桃、德锡的桔”甚至于在义乌最大的果品批发交易市场义乌农贸城也 有点名气。山坞村的水果产业开始绽露生机。 3 产业化需求下的农民组织化进程:绿浓果协的发生动因与生成路 径 不到3 0 0 人的山坞村于2 0 0 2 年6 月自发建立了绿浓果协,从水果的分散、小规模种植走 上了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路子。这种自发性的群众组织在山坞村生成时间较短,大约 不过半年,但却得以扎根并迅速扩展,这与群众的产业化需求和组织生成路径密不可分。 3 1 种植户对产业化的潜在制度需求促成了组织化的发生动因 山坞村有水果种植的传统,群众多数种有水果,尤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形势下, 该村出现了刘德辉、何德锡等水果种植专业户,他们在种植经营活动的实践中,并不是一帆 风顺的,现实中时常要遇到一些意外的问题,产生了对产前、产中、产后某些环节进行社会 分工协作的制度需求和冲动,对产业化的潜在动机越来越迫切。 3 1 1 销售环节的市场风险使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抵御。种植大户随着 种植规模的扩大,原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感到力不从心,采收、运输特别是销售方面,在 产量上百斤、上千斤时尚能自我解决,当发展到上万斤时运作起来颇感困难,承受市场风险 的压力增大,一些种植大户感受最为深刻,刘德辉等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后,在生产销售过 程中时常要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 1 ) 事先与客商联系,约定客商上门收购是销售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一条便利途径,但是也有遇到因下雨或其他特殊原因,客商违约或延期收购,原先采收的大 量果品难免积压,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 ) 由于本村和外村种植户的水果采收大多是没有组 织、没有计划的,在当地最大的果品批发销售市场义乌农贸城,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桃子上 市少,就能卖个好价钱采收上市比较集中,价格回落幅度就很大,有时一天之隔价格甚至 相差每公所0 8 - i 元,对于每次销售量达上千斤的种植户来说,收入一高一低相差4 0 0 0 至5 0 0 0 元是常有的事,效益差别感受尤其明显;( 3 ) 稳定的大批量货源是招引客商的重要因素,在 与客商交易时,客商往往要求有稳定的货源,如果果品销售量供应不上,可能客商就要压价 甚至中断交易关系,单个种植户显然难以达到提供大批量稳定货源的要求。 3 1 2 技术交流和优势互补使种植户产生了分工合作的愿望要求。一方面,没 有制度安排的自发性技术交流局限性明显。生产实践中,种植户平时自觉不自觉地在果树引 种试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一些技术、经验的总结交流,很多种植户也意识到了这种交 流的益处,但是担心自己公开了,别人却保留自己的成果,结果自己吃亏,相互间有防范意 识,交流的面很窄,只限于亲朋好友之间的“小集体”、“小圈子”小范围内开展,结果往往 走了很多冤枉路,做了很多重复工作。另一方面,种植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刘德辉的 水果种植技术特长很明显,何德锡有多年闯市场的经历( 详见附后何德锡简历) ,具有销售特 长,客观上为通过组织化形式开展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3 1 3 注册商标成为种植户组织化动向的外显和导火索。种植户们平时闲下来 也经常聚在一起探讨,思考如何防范风险、提高水果种植销售效益、拓宽销售渠道的对策和 出路。2 0 0 1 年下半:年,刘德辉、何德锡等5 户水果种植户合计,联合起来申请注册大红桃果 品商标,当时共有n 户响应,表示“要申请商标算我一份”,愿意分摊部分费用,当时由何 德锡出面办理申请事宜。但按照法律规定,商标申请人必须具备企业或社团法人资格,自然 人无权申请,因而申请商标未果。雌” 3 2 从村委会党支部到合作社到协会的生成路径 绿浓果协的组织和成立过程中,一系列偶然性事件的发生促成了协会的产生。 3 2 1 新一属村两委的当选及对村域经济发展的定位与协会的酝酿。2 0 0 1 年 末,山坞村两委开始抉届,原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由于年龄等因素,相续退出班子,如时任 村支部书记5 5 岁,按照当时义乌市村级换届工作的规定,新任班子成员年龄截止5 5 周岁, 【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 1 9 9 3 年7 月1 5 列国务院批准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 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个人台伙以及符合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的外国人或者外国企 业”详见然世纽业业毡4 :g 啦垫如a 强丝螋! 姐墨5 5 蚰:3 :2 5 鲤! 鳃虫由1 4 浙江人学公共管理( m f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而另一名村民主任因故死于车祸。村集体经济是一副烂摊子,村集体帐面负愤4 万余元,村 里相对年青、活络一点的人大都外出务工,村两委位置可以问滓者寥寥无几。何德锡等几户 水果种植户当选进入村两委班子。何德锡长期担任村团支书职务,并且在村内有良好的社会 关系,于2 0 0 1 年9 月在村党支部选举中选为支部委员,2 0 0 2 年i 月的村委会选举中当选为村 委会主任。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共5 名成员,除了上一届党支部1 名班子成员担任了新一 届村支部书记一职外,其余4 人如何德锡、刘德辉等均是新成员,并且都是水果种植户,其 中何德锡一人兼任村两委职务( 详见表2 i ) 。村两委组建后的第二次会议上,在研究村集体 工作的同时分析讨论了山坞村的经济发展方向,认为蔬菜、粮食等种植没有出路,根据村里 的优势和实际条件,水果种植前景最好,并明确村委会要负起责任帮助农户提高水果种植水 平,要求班子成员发挥优势对种植户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何德锡带头表态,“经我指导的 柑桔种植户,保证产量不比我低”。村委会换届后,何德锡偶然间从农业农村工作杂志上看到 了一篇介绍同本农协方面的文章,觉得很值得借鉴,与刘德辉等进行了探讨后,并多次到镇 政府了解有关政策扶持措施,得到了镇政府方面的鼓励和帮助,对协会提出了努力办大做强 的要求,镇农办干部带领何德锡先后到民政、农业、科协等部门进行了解( 当时义乌市对于 农村专业协会一类的产业化组织尚没有明确正式的审批和归口管理单位) 。最终在科协找到了 归属,登记审批过程中,原先的“绿浓果农l 办会”名称改为“绿浓水果科技协会”。 3 2 2 水果种植户联合起来重新注册商标,为解决资金问题成立合作社形式 的基金会。村两委换届不久,何德锡等了解到商标注册的有关法规已有变动,允许自然人 申请注册商标”“,于是果品商标的申请注册事宣再次提上议事日程,l l 户水果种植户再度商 议,出刘德辉、何德锡等人去有关部门解决申请事宜,费用到时分摊解决。2 0 0 2 年3 月1 1 同始,商标注册申请的工作再次开展,因为关系到费用问题,何德锡等在商标申请办理过程 中,与种植户频繁商议,特别是经过向工商局等部门了解,商标设计费( 1 0 0 0 多元) 、查询费 ( 5 0 0 多元) 、注册代理费( 2 3 0 0 元) 等各项费用共需5 0 0 0 多元费用如何解决使组织起来 的问题越来越迫切。为了解决商标申请等工作的费用筹集,同时为了解决正在酝酿中的协会 的启动资金问题,何德锡等人与种植户们多次商议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决定先筹资成立村 果业基金会,一开始因为有明确意向的仅1 1 户,何德锡等拟将股本金确定为8 0 0 元每股,大 家讨论中。考虑中小种植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调整为每股4 0 0 元。方案初步确定后,何德锡 通过广播向全村宣传动员,以7 天为期开展村内的筹资入股工作。2 0 0 2 年6 月1 日,山坞村 i 2 0 0 t 年1 0 月2 7 列修萨的中华人民共和周商标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蛐织对其生产、蒯膛 力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成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 坠艳型型迸翌垡函出垡! 卫型童墼丝塑衄鸪虹l 点蜘圣璺蔓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_ - _ - _ _ _ - _ 一_ _ _ _ - - _ _ _ _ _ _ _ - - _ - - _ - - _ _ 一 果业基金会成立,:参加筹资入股的有3 l 户种植户,持股最多的8 股,出资3 2 0 0 元,最小的 0 5 股( 2 小股合为l 股) ,出资2 0 0 元( 基金会组成情况见表3 1 ) 。种植户入股集资的基金 会解决了协会组织产业化工作的启动资金问题,并成为协会首批会员。 表3 1山坞村果业基金会组成情况 姓名股份金额( 元)姓名股份 金额( 元)姓名股份金额( 元) 刘德辉8 股 3 2 0 0金根法1 股 4 0 0何福和1 股4 0 0 何德锡5 股 2 0 0 0吴光荣l 股4 0 0朱中有0 5 股2 0 0 何益君5 股 2 0 0 0何关成l 股4 0 0朱中福0 5 股2 0 0 何根春5 股 2 0 0 0何晓明1 股4 0 0朱中宝0 5 股2 0 0 何新民2 股 8 0 0何小明1 股4 0 0朱中和0 5 股2 0 0 何德云2 股 8 0 0何其吐2 股8 0 0何德清l 股4 0 0 吴采喜3 股 1 2 0 0何绿妹l 股4 0 0何其聚l 股4 0 0 何德元1 股4 0 0何海绿1 股4 0 0何其弟1 股4 0 0 何德良i 股4 0 0斯有吐0 5 股2 0 02 0 0 3 年5 月退出 何德成l 股4 0 0金德忠0 5 股2 0 0合计 何其云l 股4 0 0何德海1 股4 0 03 1 户5 1 股2 0 4 万 3 2 3 协会的j 莸功创办和运行。由于市、镇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的引导,同时身为 村委会干部,做大做强产业化组织已成为何德锡一班人的既定方针,2 0 0 2 年6 月2 5 日,以 果业基金会股东为主体,上溪镇绿浓果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由会员选举产生理事会,下设5 个专业组,主持和开展协会各项工作。协会成立后,以“组织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品牌化 拓展”为工作思路,为果农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很快在当地群众中扩大了影响。协 会规模扩展很快,短短一年多时间,加盟会员达到1 1 6 人,在周围会员比较集中的长富、上 深塘、里美山、贝家4 个村设立4 个分会,其他会员还遍及外围的溪华村、新西、五坪山、 周村以及义乌、兰溪两市交界的兰溪市横溪镇黄大塘村等l o 个村。经科协推荐,义乌市政府 农村工作办公室审核评定,绿浓果协被评为2 0 0 3 年度义乌市优秀产业协会。 3 2 4 基本生蔚潞径分析。从协会酝酿到成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能人型种植户从 村委会党支部到合作社到协会的聚合与主导,再辅之以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外力,这是 基本生成路径。这一路径大致如下:首先,专业种植户提高水果种植销售效益的动机是协会 的源动力,这种源动力的驱使,使种植户寻求有效形式和途径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实践中 6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逐渐发现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申请商标事件,商标在务农群众心 目中有着神圣的光环,更是成为导致协会诞生的一条重要导火线。其次,专业种植大户通过 迸村两委班子获取了农村政治资源的支持,成为创办协会的重要推动力。种植户代表在新一 届村两委班子当选并占有多数席位,使得他们能够拥用村委会党支部的政治资源,在种植户 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也因此提高了与如镇政府等上级政府部门交往中的地位, 还有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对群众的利益驱动,为种植户联办产业化组织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机 遇和条件,因为村干部有这个思想苗头,上级政府部门发现后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帮助和引 导,给协会创办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再次,种植户入股集资的基金会成就了协会的基础和 核心。通过农村合作社普遍采用的基金会的入股集资方式,3 1 名股东通过利益纽带成就了协 会比较稳固的内核成为首批会员,合作社与协会合流,凭借产业化工作实效,在小山村得 以扎根并迅速扩展。 3 3 农村能人的聚合和有利的社会环境催化了协会组织创新进程 3 3 。1 能人型种植户的聚合与主导。水果种植大户对协会的刨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两个作用非常明显:一是推动作用,二是示范带动作用。协会能够较快筹建成功并进 入正常运转,首先源于水果种植大户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对防御市场风险和提高种植效益的迫 切需要由于产量上的原因,种植大户对市场变化最敏感,利益得失也最大,对组织的动机 和需求也最为强烈的,具有推动组织化、产业化的积极热情。在农村一般群众当中,种植大 户无疑带有能人色彩,比起长期外出务工人员来说,对多数村内群众有着更加现实的示范效 应和带动作用,这也是水果种植大户顺利进村两委班子取得多数席位的重要原因。新一届村 两委与上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职业的分散化是鲜明的对比( 见表3 2 ) ,前一届村两委成员职 业离散程度明显高于现届,5 名新两委班子成员中,系原班子留任的支部书记多数时间在城区 务工,无暇顾及树务,4 名水果种植户成员有共同的利益偏好,均成为协会的积极发动者,村 级正式组织非但不是协会创办的阻力,而是成为能人型种植大户聚合的一种良好方式,无形 之中增添了一种助力。同时,何德锡等人担任干部之后,与外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接触机会 增多,沟通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在协会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如村委 会主任兼协会秘书长何德锡作为协会的灵魂和核心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他的经历来看, 曾经从事过手艺活、蔬菜水果贩销经营和农村券殖业等多种行业,阅历丰富,恩想开放,深 受市场经济的熏陶,在长期的磨炼中愈挫愈勇,练就了敢想敢干的性格,同时又担任了团支 书,拥有农村基层后备干部的身份,具备农村政治精英、经济铯人的条件,成为锛会培育和 创办的中坚骨干( 详见附后:何德锡的简历)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商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表3 2 两届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一览表 j 惑 村党支部村委会 赢r 支书支委支委主任村委村委 前一届姓名何德成何晓棣斯世荣 圈 朱中钱何德良 年龄5 6 岁5 3 岁5 6 岁5 6 岁4 4 岁4 2 岁 文化程度小学小学小学高中高中小学 职业务农市区拉车市区门卫石匠种菜种菜 本届姓名何晓棣吴采喜何德锡刘德辉 何益露 年龄5 3 岁3 9 岁3 6 岁4 2 岁4 0 岁 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 高中,电太在读高中 职业市区拉水果种植水果种植户,1 2 0 亩水果种植 水果种植 坌 户,4 0 亩户,1 2 0 亩户,7 0 亩 3 3 。2 宽松的政策玉f _ 擞政府部门的扶持。随着经济的发展,义乌农业不再是政 府部门“抽血”的对象,对于一些生产条件落后的贫困农业村或山区村,9 0 年代以来,义乌 一直开展市领导、机关单位的“结对帮联奔小康”活动,进行“输血”性扶持,绿浓果协的 诞生地山坞村在如何加快本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心病。涟”义 乌要实现现代化目标,难点在农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中间已形成共识,如2 0 0 2 年1 月 1 6 日中共义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中提到,“农 村是基础,农村现代化是难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2 1 近年来浙江 省提出发展效益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义乌市也制定了关于调 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对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组 织采取鼓励扶持政策,提出要“加强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大力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等。1 产业化 组织绿浓协会成立后,经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验收,给予一次性补助开办费3 万元。更重 要的是,这些政策j 件的制定,符合义乌的实际,与干部思想观念转变非常合拍,由于工商 业的持续发展,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更加低下,农业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强势地位已不复存在, 【拄1 义乌市委( 1 9 9 8 ) 1 8 号文件关于深化“结对帮联奔小康”活动的通知。 i 挂2 1 详见2 0 0 2 年1 月坞日义乌日报 畔靶义乌市委发( 2 0 0 0 ) 1 4 号文件:义乌市现代化建设纲要,;义乌市委发( 1 9 9 9 ) 2 3 号文件:义乌市委发( 2 0 0 2 ) 1 8 号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意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政府部门对农业农村的管理理念中。控制的观念削弱,服务思想有所 增强,也在探索和寻求乡村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义乌各级干部普遍对农业、农民持同情态度, 早已不把农业作为“生财之道”,反哺农业、反哺农民的呼声很高,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趋于 宽松。绿浓果协筹办过程中,镇政府特别是镇农办干部给予了积极支持,在上下协调,工作 指导方面花了一番功夫。如镇农办一批有长期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结合外地和本地筹办协 会的工作经验,对绿浓协会的筹办给予精心指导,化了不少心血。 4 治理结构:协会内部机制分析 绿浓果协“协会+ 合作社+ 村委会党支部”的生成路径对协会内部的制度构建产生了直 接影响,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协会内部的有效治理主要表现在四项机制上: 4 1 组织机制 绿浓果协的基本组织脉络和框架是:参加集资入股的种植户作为股东,组成基金会,董 事会和监事会由基金会股东选举产生并对全体股东负责,主要职责是资金的运筹、使用、管 理和监督,重大支出项目岂基金会集体决策。协会建立在基金会的基础上,股东是首批会员, 也是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核心会员,同时吸收缴纳会费或认同章程的中小种植户为会员,会员 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协会通过分会、专业组面向种植户会员开展产业化服务( 组织脉络见 图4 1 ) 。具体构成如下:3 1 名股东组成的基金会中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董事会 成员7 名,包括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各1 名,董事5 名;监事会成员3 名,包括监事长1 名, 图4 , 1 绿浓果业协会组织脉络图 ( 注:实线箭头表示领导隶属关系,虚线箭头表示有人员交叉任职) 监事2 名。协会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8 名,其中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各1 名,其他理事! 【名。协会设4 个分会开展周围村会员联络服务活动,由村民主任或支部 书记兼任分会会长,设供销、科技、质监、施药、宣传等5 个专业组,直属理事会,每个组 正副组长各1 名,组员2 至3 名,协会下属1 支专业服务队,业务归口施药组管理。 云一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f 氐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刨新 绿浓果协的组织机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协会理事会与基金会的董事会、村两委三套 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特别是核心人员高度统一。从董事会( 监事会) 、理事会与村委会党支部 的组成名单( 见表4 ,1 ) 可以看出,其中4 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在三套班子交叉任职,并且均居 董事会、理事会的要职,如何德锡,同时兼任4 职:党支部委员、村委主任、协会秘书长和 基金会副董事长。为确保组织机制的协调统一,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作了细到的安排。如村 科技组长,兼任基金会董事、协会科技组组长;协会质监组人员由监事会成员兼任,对内监 事会成员监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外兼任协会质监组履行职责,负责评定果品等级、验收 果品质量等事务。与此同时,为避免由于协会、基金会两个组织的成员范围不同,可能产生 董事会、理事会选举结果的分离,选举方式上也作了细致的区分,理事会各个职数均由直选 产生,董事会直选至董事、监事这一层面,正副董事长由董事会协商产生,以留有余地,有 利于保持两套班子主要负责人的一致。 表4 1协会核心成员兼职情况一览表 明富协会村委会党支部基金会( 董 谜, 理事会专业小组事会监事 会) 何德锡秘二枵长销售组组长支部委员、主任副董事长 刘德辉理事长、会计村委委员、出纳董事长 何益君副理事长、出纳村委委员、会计董事 何德成副秘书长质检组组长监事长 何新明理事宣传组组长|董事 何春根理事科技组组长村科技组长董事 何绿妹理嚣科技组副组长f董事 吴采喜理事施药组组长支部委员董事 何德海会员质检组成员|监事 何福和会员质检组成员监事 村两委与协会理事会、基金会班子人员基本统一,但工作相对分离,协会( 基金会) 单独 建帐、独立核算,这在制度安排上也有所体现,如协会基金会的会计、出纳与村委会的会计、 出纳采取了交叉任职的办法。而基金会、协会的关系则是互相融合的,基金会作为协会内的 经济实体发挥作用,负责资金的筹集和运作对协会拥有产权归属。 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核心层的同一性和合理的人事搭配在组织机制保持协调统一发挥了关 1 0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键性作用。绿浓协会筹建过程中,几个核心人物均是种植户,在平时交往中“惺惺相惜”,原 先就有良好的私人关系,在村委会选举时也是搭班结盟者,更重要的是当时最大的种植户刘 德辉和村里有影响力的何德锡两人性格互补,关系良好。刘德辉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t 不善交际,作为山坞村的女婿入赘,由于社会观念等因素在村里影响不大,但肯钻研,在种 植技术方面是个尖二子,是个技术型人才,与何德锡直交好,在选举时也成了何德锡的搭档。 何德锡则比较外向和活跃,长期从事贩销等业务,擅于交际,视野开阔,一直是农村后备干 部的人选。协会筹建的内引外联工作一直以何德锡为主,刘德辉虽然是基金会最大股东和最 大种植户而担任董事长和协会会长,但实际上主导协会工作的一直是秘书长何德锡,并没有 因而发生矛盾和关系破裂的迹象。这与距山坞村约8 华里的上溪镇苍王村创办的苍王果业协 会有些不同,苍王果业协会是在镇农办干部在苍王村调研时提议的,当时种植大户陈振敏等 竭力推动,经村委会进行研究,参照绿浓模式筹建苍王果业协会最后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会 长,但村委会主任以从事养殖业为主,种植大户陈振敏是协会主要的发动者和推动者,本身 不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是想借鉴绿浓果协的模式,借村委会的力量办好协会。这样,在理顺 内在关系上会有更多的障碍,如村科技组长和协会科技组长等产生分离现象,因此苍王果协 “协会+ 合作社+ 村委会”的模式显得不如绿浓果协那样协调自如。 4 2 产业化机制。为种植户开展社会化服务是协会的主要职能,也是体现协会性质 和功能的重要特征。绿浓果协的5 个专业组是产业化服务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 专业 组主要工作职责见表4 2 ) 。 表4 2绿浓果业协会专业组工作职责一览表 专业组名称工作职责 供销组( 1 ) 协会的种子、苗木、化肥、农药、农机具及其他生产资料的采购。 ( 2 ) 组织协会农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等。 科技组( 1 ) 承担协会引进新品种的试验推广工作,做好新品种的花期、结果期、采收刘 丰产期、抗病性、贮运保鲜等全过程原始数据的记录,做出总结报告,为协会决j 提供依据。 ( 2 ) 负责协会范围内果树病虫害检测,并提出具体防治方案。 ( 3 ) 负责协会果树的施肥、整枝、保花保果、疏果等技术指导工作。 质监组负责制定“义乌红桃”地方标准,确定果品质量等级标准,检验协会收购果品质量 施药组( 1 ) 负责统计会员种植果树的品种、面积、树龄、用药量及用药机械的使用管理 ( 2 ) 归口管理专业服务队,开展果品基地的病虫害防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刨新 宣传组( 1 ) 负责协会农产品整体形象的策划和宣传。 ( 2 ) 上网宣传,参加各种水果精品展示会、农博会。 ( 3 ) 邀请专家、教授辅导授课,组织会员参加电脑、农函大及相关科技培训。 协会建立以后,产业化特征比较明显的4 个方面主要工作,涵盖了协会的基本职能: 4 。2 1 注册商标,培育品牌。申请注册“绿浓”、“红福”等果品商标,统一印制 了商标和包装。协会先后组织会员参加了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2 0 0 2 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 在2 0 0 2 年义乌举办的浙江省农业博览会获优质奖。品牌在市农业局的帮助下上了义乌农网。 “绿浓”商标因在申请注册过程中与其他已有品牌在相似雷同之处,被驳回,果协重新注册 申请了红福牌商标,红福牌大红桃获2 0 0 3 年度义乌市优质农产品称号。 4 。2 。2 制定标准,培育基地。制定了义乌红桃栽培、管理、采收地方标准,对会员 种植果树品种、面积、树龄、用药量等进行详细统计登记,按指标分配协会统一采购的农药, 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规定大红桃单果2 0 0 克以上且 外观、色泽达到标准的为特级果,单果重1 5 0 克至2 0 0 克的为一级果,允许使用协会商标, 1 5 0 克以下的等外品不得使用商标。通过协会的努力,2 0 0 2 年7 月被义乌农贸城农产品基地 办公室( 由义乌市农业部门与农贸城公司合办) 确定为义乌农贸城优质桃基地。2 0 0 3 年6 月 至8 月,通过浙江:旨地质矿产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浙江省中心实验室对基地土壤、水质、大 气的检测,确定绿浓果协所属大红桃基地环境状况属理想级,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 求,大红桃果品经义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农贸城产品质量检测检验站检测,符合无公害标准。 2 0 0 4 年2 月,义乌市政府确定为义乌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 书。 4 2 3 技术指导,科研攻关。协会在技术指导和科研攻关方面做了以下工作:组织 会员参加学习培训:开展病虫害防治和果树的施肥、整枝、保花保果、蔬果等技术指导工作: 协会划拨经费设立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专项基金,并就“义乌红桃优质高产栽培”、“义乌 红桃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等一系列课题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 验和推广, 2 0 0 2 年此项工作耗资四千余元,2 0 0 3 年对油桃的1 0 多个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 计划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推广,3 年来从山东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高 等科研院所引进8 0 余个品种开展了对比试验;提高果农收入。针对水果种植投资大、周期长 的特点,为增加收入,协会科技组牵头开展果园套种试验,先后套种试验成功西瓜、农家小 萝h 、蜜本南瓜、本干成兵小葫芦、生姜、鲜食毛豆等:聘请浙江大学园艺系教授李载荣、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m p a )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低交易成本和高制度供给:混合形态的组织创新 市农业局农艺师方炳南、镇农业技术干部吴敏华、陈亨万等为科技顾问,为会员辅导授课 组织会员参加农函大果蔬培训班学习等。 4 2 4 置办器具,购销服务。协会先后购置了电脑、磅秤、塑料周转箱、用药机械 等器具,无偿提供会员使用。为会员成本价批量采购供应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开展果品 代理销售服务,协会供销组在2 0 0 3 年的大红桃销售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以何德锡为主销往温 州等地果品2 0 0 多吨,占全会总产量的2 3 。 4 3 激励及收益机制。协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它同时也需要一种内部利益机制 的维系,以解决协会成员之间共同关心的利益问题。这种激励收益机制主要分为基金会股东、 会员、协会服务者三个层次。 4 3 1 股东层次的激励收益机制。筹建基金会过程中,种植户为申请商标所吸引, 每股金额为4 0 0 元,并且可以凑股,成本和风险不高。当时也有入股的部分种植户想到办协 会必然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从中获取利益,产生了收益期望。同时发起人为村委会主任, 更加增添了投资的信心。协会创办成功后,何德锡等人对股东也采取了每年不同形式的“分 红”,如2 0 0 2 年按每股8 8 元分红,2 0 0 3 年每股1 箱苹果,体现入股的增值,保持股东的信心。 4 3 2 会员层;次的激励收益机制。有了品牌之后,必须有尽量多的货源来支持品牌, 才能扩大影响,提高利用率,由于这种边际效益递增的效应和政府部门支持办大规模,“尽量 扩大服务对象,让种植户有利可图”成为协会组织者的指导思想,协会对吸收会员的要求相 当宽松,有的小种植户几乎不需要成本就享受到服务。协会成立后,会费交纳标准为5 0 元 户,基本上局限于种植大户,允许小规模种植户不交会费。但是,以是否交纳会员费为区分, 提供两类略有区别的服务。交纳会费会员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提供上以成本价供应, 对不交纳会费的会员,协会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批量采购供应过程中收取2 - 3 的手续费作为 协会收入。这一机制有利于扩大会员覆盖面( 特别是有利于发展中小会员) ,同时又能体现差 异性服务。协会开办以来,会员享受到的权益主要有:( 1 ) 平价购买生产资料。复合肥,当 地上溪镇零售价为4 6 元百斤,而协会通过金华农资公司批量进货享受批发价3 9 元百斤, 并且送货上门。又如农药甲基托布津,上溪镇零售价5 2 元公斤,批量进货5 0 元公斤。( 2 ) 协会提供的统一技术、物资服务。如用药时间及用法由协会统一广播告知;8 0 多只塑料周转 箱和部分农机具供会员无偿借用:协会组织免费参加有关展会和有关专业培训;优先享受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