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3课宋明理学,图片欣赏,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代表人物释迦牟(mu)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趺(f)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kn)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东汉前期传入中国。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佛教盛行,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道教圣地武当山,道教在民间传播,佛教、道教的教义佛教: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寄希望于来生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不太关注现实,佛教与道教,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后又“舍道释佛”,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第二次“舍身”时大臣花了一亿钱为他“赎身”。过了不久,梁武帝第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梁武帝“舍”得多,为他“赎身”的钱也要化得更多。大臣们花了一个月,凑足了二万万钱,又把他赎了回来。过了一年,梁武帝第四次又到同泰寺出家。大臣们只得又用一万万钱为他“赎身”。,另类皇帝梁武帝,1、魏晋南北朝:儒学面临挑战,佛、道盛行,三教互相影响和发展,2、隋朝:“三教合归儒”3、唐朝:“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韩愈主张复兴儒学,一、背景:三教合一(笔记),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二:(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为五常,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理”?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理”?当人欲与天理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取舍?,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及主张(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2)主张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就是人伦,是伦理道德(二程);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提出);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二、程朱理学(笔记),存天理,灭人欲,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二十四孝故事,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小故事大道理,二十四孝故事,尝粪忧亲庾黔娄,南齐高士。父亲病重,大夫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有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并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小故事大道理,二十四孝故事,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小故事大道理,据统计,历史上的贞洁烈女,正史记载的在宋之前有59人,到了宋史中还不是很多,记载增至37人。但元史猛增至174人,明史更增至300余人,清史稿则更增至500余人!,又问(程颐):“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即某人又问程颐:有的妇女丈夫死后生活贫穷无依无靠,能否再嫁人?)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链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2)程朱理学的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扼制了人的自然欲求,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二、程朱理学(笔记),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陆九渊,找出陆九渊诗中的“变”与“不变”。,陆九渊的作品,治学方法迥然不同朱熹:道问学、读书穷理陆九渊:尊德性、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形象比喻体会差别朱熹: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陆九渊:应该让弟子们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著作数量相差悬殊朱熹:一生著书209卷,编纂书籍210卷,注释38卷,校勘72卷。陆九渊:没有专书留下,只是后人为他编纂了文集。,朱熹VS陆九渊,主要思想主张,(1)南宋:陆九渊“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三、陆王心学(笔记),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人物传奇,人物传奇,王阳明,名守仁,号阳明先生立志当圣贤格竹,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慧能,请概括:王守仁提出了什么命题?它与什么思想相似?,小故事大道理,何为“心中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守仁请思考:1、在当时的语境下,王守仁此语何意?2.你能否在历史上找到“破心中贼”的例子?3.如果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你会有什么新感觉?,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请思考:故事中的“良知”具体是指什么?按照王阳明的学说,该如何让这个贼恢复真正的“良知”?,小故事大道理,主要思想主张,三、陆王心学(笔记),(2)明朝:王守仁“心外无物”“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知行合一,知行皆出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1)南宋:陆九渊“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理学的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的精神,翻开中国历史一查满本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人戴震,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贞节牌坊的背后是血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苟利国家生死以,皆因祸福避趋之。,某些学者认为理学来自传统文化的儒家道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温家宝,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1、积极方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2、消极方面: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四、宋明理学的评价(笔记),(2014广东文综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解析】红楼梦是清初的小说,当时是理学和心学占统治地位,所以四书五经是占主流地位的,故选A。,聚焦高考,A,(2013湖南邵阳一模2)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解析】注意时间“宋代”,用排除法。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是汉代董仲舒,排除;B的表述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答案】C,巩固练习,(2013广东梅州五华二模14)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A程颢B朱熹C王阳明D李贽,【解析】“悟性自足,不假外求”含义是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是心学理论,王阳明思想是心学。【答案】C,当堂练习,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其它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答案】B,巩固练习,在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日:“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A南辕北辙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D大异小同,【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和解读能力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结尾“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朱熹的认识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孔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DO5L-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HO-PEG-AS-MW-1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殡仪馆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卫生健康系统引进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0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海峡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第一批)招聘延长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安全培训效果自评课件
- 《二维空间坐标系应用:高三数学教学教案》
- 农产品质量监测方案设计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泸州市妇幼保健院面向社会招聘编外人员19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3322-2018 纺织品 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 饮食习惯与健康
-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
- 第二章 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 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协议范本
- 流动资金缺口测算表.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