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ppt_第1页
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ppt_第2页
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ppt_第3页
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ppt_第4页
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价值的来源会计准则在公司价值发现中的作用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第一部分,会计准则与价值分配,第二部分,会计准则转换,第三部分,会计准则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第四部分,实施新准则的环境分析,第五部分,准则实施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纲,会计准则转换,第二部分,中国银行业会计制度改革历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2001),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随后会同人民银行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本)1993年以后,财政部陆续颁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项具体准则,并制定了商业银行相关核算要求,如调整贷款利息收入确认方法等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本)及相关财务会计规定;上市银行主要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本)、具体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22006),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2001年,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本),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的金融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执行2005年,财政部制定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和拟上市银行范围内执行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中行、工行、建行、交行)和国内上市银行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本)、具体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会计规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不再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自2007年1月1日起,上市银行(包括已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将统一执行新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概览,截至,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6,个具体准则,38,个新增,/,修改的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会计制度,分行业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核算办法,其他相关法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颁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颁布),股份制改革以前,建设银行主要是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本)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股份制改造以来,建设银行大力推行会计准则转换,建立和实行审慎的会计制度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2003年,参照监管要求、国际同业惯例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了新的贷款五级分类和准备金计提办法。2004年,实施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本),并制定了固定资产、抵债资产、坏账准备等管理办法和配套核算制度。2004年,实施债券四分类。2005年,根据财政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办法,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四分类会计核算规定。同时,在与财政部沟通的基础上,在2005年度国内财务报告中,提前采纳了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办法有关会计政策,并调整了会计报表格式。2006年,根据财政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办法,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暂行规定。2006年,在ERPF系统开发时,已按照新会计准则中“外币折算”统账制要求,对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整。2006年,制定了会计基本政策和配套的管理和核算办法。,第一部分,会计准则与价值分配,第二部分,会计准则转换,第三部分,会计准则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第四部分,实施新准则的环境分析,第五部分,准则实施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纲,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计量,存放及拆放款项投资衍生工具贷款,可供出售,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交易费用(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的所新増的外部费用),持有至到期,交易日,投资的分类:管理意图和持有能力分类方法和风险管理公允价值的使用,公允价值的含义双方愿意,并在公平原则下不计交易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持续经营基准:并非强迫销售出价/要约公允价值的来源活跃的公开市场:一般不须进行调整近期交易或同类金融工具适当的估值模式,实际利率的含义实际利率计算应考虑的因素溢价或折价直接交易成本或费用利率水平定价方式实际利率法应用的影响贷款的期末价值贷款利息收入,例:某企业于2007年1月1日购买了面值为2000元的四年期债券,其中:(1)利息在每年年末支付,年利率为8%;(2)发行价为1900元,交易费为20元,本金将于2010年12月31日一次性偿还。在2007年12月31日,该企业收到了该年度的债券利息。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来计算2007年末的摊余成本?,计算该笔债券的实际利率。假设实际利率=r%每年利息=票面值2000元x8%=160元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利息利息利息本金+利息160+160+160+2160(1+r%)(1+r%)2(1+r%)3(1+r%)4r%=9.24%,衍生工具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套期会计套期会计的条件正式指定和记录套期关系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预期套期非常有效能够可靠地计量其有效性套期的实际有效性介乎80%至125%之间,五级分类准备金计提利息收入的确认,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发生贷款损失冲减已计提的准备金。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准备金予以转回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对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也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融企业不承担风险和还款责任的委托贷款和代理贷款等资产,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特种准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准备金种类,具体规定,一般准备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还应当计提一般准备,既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准备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准备,是指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不再区分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根据减值程度确定准备金金额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包括个别和组合计提两种,由银行自行确定。,“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减值事项包括: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它财务重组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债权人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权益工具投资: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基本方法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资产的账面价值以金融工具最初的实际利率对预期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包括:抵质押品的公允价值其它可用于偿债资产的公允价值预计借款人未来经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自保证人或其他可能代偿人的金额的现值等,准备金=组合余额x组合计提比例组合是指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贷款利息收入确认的规定按贷款本金和适用的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应计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非应计贷款的利息于贷款逾期90天后应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减值贷款利息收入如何确认?利息截止性差异的计算与“双九十天”确认标准的衔接,终止确认“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如何理解终止确认的含义“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会计准则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第三部分,终止确认条件(续),负债的核算负债的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会计准则与价值分配,第二部分,会计准则转换,第三部分,会计准则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第四部分,实施新准则的环境分析,第五部分,准则实施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纲,法律环境监管环境投资者和市场的压力同业比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衔接,所得税时间性差异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营业税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标准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投资的分类和核算方法不同短期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方法不同利息和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衍生工具的核算方法不同投资性房地产的列报方式不同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方法不同,准则无处不在职业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