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063-Φ60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doc

Φ60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全套毕业资料]【CAD图纸+WORD答辩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894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7.4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6-07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任务 mm 妹妹 数控车床 总体 整体 设计 纵向 进给 10 17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计题目:Φ60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




摘  要

   全面阐述了数控车床的结构原理,设计特点,论述了采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优点。详细介绍了数控车床的结构设计及校核,并进行了分析。另外汇总了有关技术参数。

   其中着重介绍了滚珠丝杠的原理及选用原则,系统地对滚珠丝杠生产、应用等环节进行了介绍。包括种类选择、参数选择、精度选择、循环方式选择、与主机匹配的原则以及厂家的选择等。

关键词:车床,数控,伺服电机,滚珠丝杠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elaborated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structure principle, design features, discusses the use of servo motor and ball screw nut pair advantages. Introduces the NC la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collect the related technology parameters.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ball screw principle and selection principle, system of ball screw production, application etc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type selection, parameter selection, precision, circulation mode selection, matched with the host machine an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manufacturers.

Key words: lathe, numerical control, servo motor, the ball screw


目  录

摘  要II

AbstractI

目  录II

第1章  数控机床发展概述1

1.1数控机床及其特点1

1.2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对象1

1.3 数控机床的经济分析2

1.3.1中小企业数控机床选用中存在的问题2

1.3.2 数控机床选购的策略2

1.4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向4

第2章 数控机床总体方案的制订及比较6

2.1 总体方案设计内容6

2.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7

2.1.2控制方式的选择7

2.2 总体方案确定7

2.2.1 系统的运动方式伺服系统的选择7

2.2.2 数控系统7

2.2.3 机械传动方式8

2.3 可行性论证8

第3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9

3.1科学选择数控刀具9

3.1.1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9

3.1.2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10

3.2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10

3.3 确定切削用量11

3.3.1确定主轴转速11

3.3.2确定进给速度11

3.3.3 确定背吃刀量11

第4章 传动系统图的计算12

4.1 参数的确定12

4.2 传动设计14

4.3转速图的拟定16

第5章 纵向进给伺服进给结构设计20

5.1 确定脉冲当量20

5.2 切削力的计算20

5.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21

5.3.1 精度的选择21

5.3.2丝杠导程的确定21

5.3.3 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22

5.3.4 最大动载荷的计算22

5.3.5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23

5.3.6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方式23

5.3.3 传动效率的计算23

5.3.8 刚度的验算24

5.3.9 稳定性校核25

5.3.10 临界转速的验证25

5.4  齿轮传动的计算26

5.5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26

5.6导轨的特点29

5.7 导轨的设计30

第6章 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电路设计33

6.1硬件电路设计33

6.1.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33

6.1.2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的功能33

6.2关于各线路元件之间线路连接34

6.4 关于电路原理图的一些说明35

总 结39

参考文献40

致 谢41




第1章  数控机床发展概述

1.1数控机床及其特点

   数字控制机床是用数字代码形式的信息(程序指令),控制刀具按给定的工作程序、运动速度和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床,简称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只需要改变输入的程序指令;加工性能比一般自动机床高,可以精确加工复杂型面,因而适合于加工中小批量、改型频繁、精度要求高、形状又较复杂的工件,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采用数控系统的机床品种日益增多,有车床、车床、镗床、钻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和电火花加工机床等。此外还有能自动换刀、一次装卡进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等。

   数控机床主要由数控装置、伺服机构和机床主体组成。输入数控装置的程序指令记录在信息载体上,由程序读入装置接收,或由数控装置的键盘直接手动输入。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日益趋向于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具备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数控系统本身将普遍实现自动编程。

   未来数控机床的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多工序集中加工的数控机床品种越来越多;激光加工等技术将应用在切削加工机床上,从而扩大多工序集中的工艺范围;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更加提高,并具有多种监控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柔性制造单元,更加便于纳入高度自动化的柔性制造系统中。

1.2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对象

数控车床的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一般功能是指各类数控车床普遍所具有的功能。如点位控制功能、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镜象加工功能、 固定循环功能等。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60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 学 生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继 续 教 育 学 院二零一三年十月摘 要全面阐述了数控车床的结构原理,设计特点,论述了采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优点。详细介绍了数控车床的结构设计及校核,并进行了分析。另外汇总了有关技术参数。其中着重介绍了滚珠丝杠的原理及选用原则,系统地对滚珠丝杠生产、应用等环节进行了介绍。包括种类选择、参数选择、精度选择、循环方式选择、与主机匹配的原则以及厂家的选择等。关键词:车床,数控,伺服电机,滚珠丝杠IIAbstractComprehensively elaborated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structure principle, design features, discusses the use of servo motor and ball screw nut pair advantages. Introduces the NC la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collect the related technology parameters.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ball screw principle and selection principle, system of ball screw production, application etc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type selection, parameter selection, precision, circulation mode selection, matched with the host machine an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manufacturers.Key words: lathe, numerical control, servo motor, the ball screw42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目 录II第1章 数控机床发展概述11.1数控机床及其特点11.2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对象11.3 数控机床的经济分析21.3.1中小企业数控机床选用中存在的问题21.3.2 数控机床选购的策略21.4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向4第2章 数控机床总体方案的制订及比较62.1 总体方案设计内容62.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72.1.2控制方式的选择72.2 总体方案确定72.2.1 系统的运动方式伺服系统的选择72.2.2 数控系统72.2.3 机械传动方式82.3 可行性论证8第3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93.1科学选择数控刀具93.1.1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93.1.2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103.2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103.3 确定切削用量113.3.1确定主轴转速113.3.2确定进给速度113.3.3 确定背吃刀量11第4章 传动系统图的计算124.1 参数的确定124.2 传动设计144.3转速图的拟定16第5章 纵向进给伺服进给结构设计205.1 确定脉冲当量205.2 切削力的计算205.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215.3.1 精度的选择215.3.2丝杠导程的确定215.3.3 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225.3.4 最大动载荷的计算225.3.5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235.3.6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方式235.3.3 传动效率的计算235.3.8 刚度的验算245.3.9 稳定性校核255.3.10 临界转速的验证255.4 齿轮传动的计算265.5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265.6导轨的特点295.7 导轨的设计30第6章 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电路设计336.1硬件电路设计336.1.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336.1.2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的功能336.2关于各线路元件之间线路连接346.4 关于电路原理图的一些说明35总 结39参考文献40致 谢41 第1章 数控机床发展概述1.1数控机床及其特点数字控制机床是用数字代码形式的信息(程序指令),控制刀具按给定的工作程序、运动速度和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床,简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只需要改变输入的程序指令;加工性能比一般自动机床高,可以精确加工复杂型面,因而适合于加工中小批量、改型频繁、精度要求高、形状又较复杂的工件,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采用数控系统的机床品种日益增多,有车床、车床、镗床、钻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和电火花加工机床等。此外还有能自动换刀、一次装卡进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等。数控机床主要由数控装置、伺服机构和机床主体组成。输入数控装置的程序指令记录在信息载体上,由程序读入装置接收,或由数控装置的键盘直接手动输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日益趋向于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具备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数控系统本身将普遍实现自动编程。 未来数控机床的类型将更加多样化,多工序集中加工的数控机床品种越来越多;激光加工等技术将应用在切削加工机床上,从而扩大多工序集中的工艺范围;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更加提高,并具有多种监控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柔性制造单元,更加便于纳入高度自动化的柔性制造系统中。1.2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对象数控车床的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一般功能是指各类数控车床普遍所具有的功能。如点位控制功能、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镜象加工功能、 固定循环功能等。特殊功能是指数控车床在增加了某些特殊装置或附件后,分别具有或兼备的一些特殊功能。如刀具长度补偿功能、靠模加工功能、自动变换工作台功能、自适应功能、数控采集功能等。在使用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时,只要充分利用数控车床的各种功能,就可以加工许多普通车床难加工的工件。数控车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平面类零件;变斜角类零件;曲面类(立体类)零件。1、直线插补:数控车床在完成工作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之一,一般情况下分为直线插补和空间直线插补等一些插补方式2、圆弧插补:这也是数控车床在完成工作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之一,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平面圆弧插补以及逼近圆弧插补等。3、固定循环:固定循环是指通过各种参数使用不同的加工要求,主要用于实现一些鱼油经典型的需要多次重复的工作,这样使用固定循环是可以有效的简化程序的编制。1.3 数控机床的经济分析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我国机床制造行业受益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环境,有了长足进展,这其中领先当今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数控机床产业更胜一筹。 由于数控设备的先进性、复杂性和发展的迅速性,以及品种型号、档次的多样性,决定了选用数控设备的复杂性和难度。如何从品种繁多、价格昂贵的产品中选择适用的设备, 成为中小型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1.3.1中小企业数控机床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型企业缺乏数控设备的使用经验和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人才,在数控机床选购中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决策者对数控机床的认识有误区,部分企业领导认为配置高精度数控设备是企业档次的象征。选型时不考虑投资效益,忽略性价比,盲目追求进口、高档,片面讲究功能齐全。而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才发现有些功能用不上或几乎不用。2.机床选型混乱, 数控机床类型、规格不配套。选购不同厂家的产品, 数控系统不统一, 购置后给操作、编程、维修带来困难。3.购置数控机床时只重视主机性能, 而忽略附件和刀具的配套, 致使在使用中因缺少某个附件或刀具而影响整个主机的运行。4.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变化预测不足, 所购设备的功能的发挥受到制约。 1.3.2 数控机床选购的策略 1.实用性。选购数控机床时,企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数控机床的实用性。 (1)数控机床规格、精度的实用性。在选择数控机床时,首先应确定数控机床上加工的典型零件。零件的尺寸决定机床的加工范围;零件关键部位的精度决定了所选机床的精度等级。机床精度的评定指标较多,因数控机床类别而异,但共有的关键项目是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以及综合加工精度。定位精度与传动链各环节的弹性、间隙等因素有关,反映了机械系统中的扭曲、挠度、爬行、共振等诸因素造成的综合误差。这些指标既反映了伺服机构的刚度,也说明了位置反馈测量系统的质量。重复定位精度反映了数控轴在全行程内定位点的稳定性,传动链刚性直接影响重复定位精度。综合加工精度指最后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与所要求尺寸之间的误差。选购时应避免盲目追求高精度,注意机床精度与工件精度相匹配。 (2)数控系统功能的实用性。数控系统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与选用功能, 各知名品牌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差别不大。除基本功能以外, 数控系统还为用户提供多种可选功能。通常数控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比较便宜, 而特定选择的功能很贵。在可供选择的功能模块中, 性能差别很大,价格也相差数倍,所以要根据加工要求和机床性能的需要来选择。 从控制方式、驱动形式、反馈形式、检测、操作方式、接口形式和故障诊断等方面来衡量, 合理地选择适合机床的可选功能,放弃可有可无或不实用的可选功能。比如,自动换刀装置(ATC) 是加工中心的基本特征,ATC装置的投资往往占整机的30%50%。因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的ATC, 以提高机床的可靠性和降低整机的价格。应当注意,单独签订合同购买附件的单价大大高于随同主机一起供货的附件单价,应尽可能在购买主机时一并购置部分易损部件及其他附件。 2.经济性。经济性是指选用的数控机床在满足加工要求的条件下, 所支付的“钱”最少或较为合理的。经济性往往是和实用性紧密相连的, 机床选得实用、经济, 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避免以高代价换来功能过多而又不实用的较复杂的数控机床,避免在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诸多方面带来困难。 数控机床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7年, 主要以数控方面的使用寿命为准。同时还得考虑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高的数控设备说明是旺销产品, 已受到多数用户的青睐和肯定, 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质量问题。 选购数控机床应考虑投资回报, 能够在短期内收回投资的机床才是好机床。因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优势是实现工序集中,从而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所以数控机床既适于单件小批生产,又适于大批量生产。多数中小型企业购买的数控机床用于批量生产,因为批量生产不仅节省编程、对刀等辅助时间,提高机床利用率;而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不高,人工费用也相对较低。所以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床投资回报较快。少数产品附加值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为了生产组织方便而购买用于单件生产的数控机床。机床利用率较低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的使用费用,比如润滑油、冷却液、电力消耗等,还要计算设备折旧。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设备的贬值,数控机床的升级、更新较快,同配置的一台机床,现在售价40万,三年后可能降至35万,这样算起来贬值和折旧一样不可忽视。所以没有定型产品或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中小型企业,在购置贵重数控设备之前,一定要充分研究收回投资的周期。有些企业事先确定较稳定的批量加工意向,甚至已经接到订单,选购机床时要求机床厂为其准备工装、编制程序、培训工人,即所谓“交钥匙”工程,这是投资数控机床最理想的情况。 3.稳定可靠性。数控设备的可靠性是广大数控设备用户必须关心的焦点问题, 因此在选用数控设备时应注意生产厂家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确认其产品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标准(规定为500h)。目前多数机床厂都采购成熟的数控系统和零部件进行组装。国内应用较多的数控系统有日本FANUC、德国的西门子等。立式加工中心的床身出自昆明和南京的居多,而床身中的直线导轨、主轴又分别来自德国和台湾等地。所以机床的主要零部件的质量一般是可靠的,需要重点考察的是数控机床组装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络是否健全,服务队伍的素质是否能胜任工作,服务能否及时,是否能履行承诺等。1.4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向数控机床是由美国发明家约翰帕森斯上个世纪发明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 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技术发展趋势: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是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近几年来,在实用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 1.机床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展随着数控机床技术进步,复合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包括车-车复合、车车复合、车-镗-钻-齿轮加工等复合,车磨复合,成形复合加工、特种复合加工等,复合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一台机床就是一个加工厂”、“一次装卡,完全加工”等理念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复合加工机床发展正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2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技术有新的突破,在数控系统的性能上得到了较多体现。如:自动调整干涉防 碰撞功能、断电后工件自动退出安全区断电保护功能、加工零件检测和自动补偿学习功能、高精度加工零件智能化参数选用功能、加工过程自动消除机床震动等功能 进入了实用化阶段,智能化提升了机床的功能和品质。 3机器人使柔性化组合效率更高机器人与主机的柔性化组合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柔性线更加灵活、 功能进一步扩展、柔性线进一步缩短、效率更高。机器人与加工中心、车车复合机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工具磨床、电加工机床、锯床、冲压机床、激光加工机 床、水切割机床等组成多种形式的柔性单元和柔性生产线已经开始应用。 4精密加工技术有了新进展数控金切机床的加工精度已从原来的丝级(0.01mm)提升到目前 的微米级(0.001mm),有些品种已达到0.05m左右。超精密数控机床的微细切削和磨削加工,精度可稳定达到0.05m左右,形状精度可达 0.01m左右。采用光、电、化学等能源的特种加工精度可达到纳米级(0.001m)。通过机床结构设计优化、机床零部件的超精加工和精密装配、采用 高精度的全闭环控制及温度、振动等动态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的几何精度,降低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从而进入亚微米、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 5功能部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部件不断向高速度、高精度、大功率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取得成熟的应用。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装置,高技术含量的电主轴、力矩电机、直线电机,高性能的直线滚动组件,高精度主轴单元等功能部件推广应用,极大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第2章 数控机床总体方案的制订及比较 2.1 总体方案设计内容(1) 数控机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首先应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这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化、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如刀具选择交换、工件夹紧松开和冷却润滑的开、关等动作,使刀具与工件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的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2)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2-1 图2-1数控机床的组成图一般应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提出数个总体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论证,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总体方案。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结构简化,降低成本。因此,进给伺服系统采用步进电动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确定后的方案具体原因主轴箱分级变速采用调速电机+齿轮传动采用三相异步电机+减速器方案一变速级数比较多满足多种加工需要,也符合任务书要求进给机构滚珠丝杠+步进电机滚珠丝杠+伺服电机方案一脉冲当量步进电机控制的准确刀架四工位回转刀架六工位回转刀架都可以各有各的好处尾座液压尾座手动普通尾座液压尾座可通过数控系统调整方便数控系统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方案一基本需求可以满足2.1.1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控制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2.1.2控制方式的选择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经济型数控机床普遍采用开环伺服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中,没有检测反馈装置,数控装置发出的信号的流程是单向的,也正是由于信号的单向流程,它对机床移动部件的实际位置不做检测,所以机床加工精度要求不太高,其精度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的性能。开环伺服系统主要由步进电机驱动。这类机床工作比较稳定,反应迅速,调试和维修都比较简单。2.2 总体方案确定2.2.1 系统的运动方式伺服系统的选择由于改造后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应具备定位,直线插补,顺、逆圆弧插补,暂停,循环加工,公英制螺纹加工等功能,故应选择连续控制系统。考虑达到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2.2.2 数控系统根据机床要求,采用8位微机。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抗干扰性强,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等特点,决定采用MCS-51系列的8031单片机扩展系统。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及显示器、I/O接口及光电隔离电路、步进电机功率放大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显示器采用数码管显示加工数据及机床状态等信息。2.2.3 机械传动方式为实现机床所要求的分辨率,采用步进电机经齿轮减速再传动丝杆,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尽量减少摩擦力,选用滚珠丝杆螺母副。同时,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齿轮传动也要采用消除齿轮间隙的结构。系统总体方案框图如下: 图2-1 系统总体方案框图2.3 可行性论证 根据自动化制造系统,可行性论证使用户建造自动化制造系统项目前所进行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报告,是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和批准立项的基本依据。同样,在进行数控车床的经济型数控设计之前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是必要的。根据传统的论证方法,数控车床的经济型数控设计的可行性论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设计的基础条件、目标、技术方案、投资概算、效益分析,设计后车床的实施计划,结论等。由于本设计仅作为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故在此,设计者仅对设计的投资概算作一简要的可行性论证。本设计设计是对数控车床进行经济型数控设计。在设计设计中,采用自己设置的数控装置,加上两台伺服电机,两套滚珠丝杠副和相配的传动部分以及齿轮副,一台变频调速电动机,四个电磁离合器以及主传动部分的齿轮副。这样设备设计费用和旧设备费用总计不会超过8万元。因此,对数控车床作经济型数控设计适合我国国情,是国内企业提高车床的自动化能力和精密程度的有效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实用性。第3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3.1科学选择数控刀具3.1.1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在制定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定。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的目标确定,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低的目标确定. 选择刀具寿命时可考虑如下几点根据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选择。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应选得比单刃刀具高些。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由于换刀时 间短,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刀具寿命可选得低些,一般取15-30min。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 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得高些,尤应保证刀具可靠性。车间内某一工序的生产率限制了整个车间的生产率的提高时,该工序的刀具寿命要选得低些当某工序单位时 间内所分担到的全厂开支M较大时,刀具寿命也应选得低些。大件精加工时,为保证至少完成一次走刀,避免切削时中途换刀,刀具寿命应按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来确定。与普通机床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冈牲好、精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耐用度高,断和排性能坛同时要求安装调整 方便,这样来满足数控机床高效率的要求。数控机床上所选用的刀具常采用适应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钢、超细粒度硬质合金)并使用可转位刀片。3.1.2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在数控加工中,车削平面零件内外轮廓 及车削平面常用平底立车刀,该刀具有关参数的经验数据如下:一是车刀半径RD应小于零件内轮廓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min,一般取RD=(0.8一 0.9)Rmin。二是零件的加工高度H(1/4-1/6)RD,以保证刀具有足够的刚度。三是用平底立车刀车削内槽底部时,由于槽底两次走刀需 要搭接,而刀具底刃起作用的半径Re=R-r,,即直径为d=2Re=2(R-r),编程时取刀具半径为Re=0.95(Rr)。对于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 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用球形车刀、环形车刀、鼓形车刀、锥形车刀和盘车刀。 目前,数控机床上大多使用系列化、标准化刀具,对可转 位机夹外圆车刀、端面车刀等的刀柄和刀头都有国家标准及系列化型号对于加工中心及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机床,刀具的刀柄都已有系列化和标准化的规定,如锥柄刀 具系统的标准代号为TSG-JT,直柄刀具系统的标准代号为DSG-JZ,此外,对所选择的刀具,在使用前都需对刀具尺寸进行严格的测量以获得精确数据, 并由操作者将这些数据输入数据系统,经程序调用而完成加工过程,从而加工出合格的工件。3.2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刀具究竟从什么位置开始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呢?所以在程序执行的一开始,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下开始运动的位置,这一位置即为程序执行时刀具相对于工 件运动的起点,所以称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此起始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该点又称对刀点。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对刀点设置原则 是: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引起的加工误差小。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为了提 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谁上。实际操作机床时,可通过手工对刀操作把刀具的刀位点放到对刀点上,即“刀位点”与“对 刀点”的重合。所谓“刀位点”是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车刀的刀位点为刀尖或刀尖圆弧中心。平底立车刀是刀具轴线与刀具底面的交点;球头车刀是球头的球心, 钻头是钻尖等。用手动对刀操作,对刀精度较低,且效率低。而有些工厂采用光学对刀镜、对刀仪、自动对刀装置等,以减少对刀时间,提高对刀精度。加工过程中 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指刀架转动换刀时的位置,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换刀时不碰工件及其它部件为准。3.3 确定切削用量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人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 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 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3.3.1确定主轴转速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 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n=1000v/71D式中:v切削速度,单位为m/m动,由刀具的耐用度决定;n一一主轴转速,单位为r/min,D工件直径或刀具直径,单位为mm。计算的主轴转速n,最后要选取机床有的或较接近的转速。3.3.2确定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 性能限制。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一200mm/min范围内选取; 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一50mm/min范围内选取;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 小些,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刀具空行程时,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设定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最高进给速度。3.3.3 确定背吃刀量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 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0.2一0.5mm,总之,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用类比方法确定。同时,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能相互适应,以形成最佳切削用量。切削用量不仅是在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 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第4章 传动系统图的计算4.1 参数的确定1) 了解车床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类型1. 通用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本次设计中的车床是普通型车床,其品种,用途,性能和结构都是普通型车床所共有的,在此就不作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了。 2.车床的主参数(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GB1582-79,JB/Z143-79)最大的工件回转直径D是600mm;刀架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D1大于或等于300mm;主轴通孔直径d要大于或等于80mm;主轴头号(JB2521-79)是4.5;最大工件长度L是1700mm;主轴转速范围是:301450r/min可无级调速. 2) 参数确定的步骤和方法1. 极限切削速度umaxumin根据典型的和可能的工艺选取极限切削速度要考虑:工序种类 工艺要求 刀具和工件材料等因素。允许的切速极限参考值如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书。然而,根据本次设计的需要选取的值如下:取umax=300m/min; umin=8m/min。加工条件硬质合金刀具粗加工铸铁件3050硬质合金刀具半精或精加工碳钢工件150300螺纹(丝杠等)加工铰孔382. 主轴的极限转速计算车床主轴的极限转速时的加工直径,按经验分别取(0.10.2)D和(0.450.5)D。由于D=600mm,则主轴极限转速应为: nmax=r/min (2.1) =7581517r/min ,取=1000r/m; nmin=r/min (2.2)在中考虑车螺纹和绞孔时,其加工最大直径应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选取0.1D和50左右。 所以 nmin=32r/min由于转速范围 R= = =31.25 ;因为级数Z已知: Z=16级 。现以=1.26和=1.41代入R=得R=32和173 ,因此取=1.26更为合适。 各级转速数列可直接从标准数列表中查出。标准数列表给出了以=1.06的从110000的数值,因=1.26=,从表中找到nmax=1000r/min,就可以每隔4个数值取一个数,得:1250,1000,800,630,500,400,315,250,200,160,125,100,80,63,50,40,30。3. 主轴转速级数z和公比 已知 =Rn Rn=且: z=因机床的电动机转速往往比主轴的大多数转速高,变速系统以降速传动居多,因此,传动系统中若按传动顺序在前面的各轴转速较高,根据转矩公式(单位N.m) T=,当传递功率一定时,转速较高的轴所传递的扭矩就较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传动件(如轴、齿轮)的尺寸就较小,因此,常把传动副数较多的变速组安排在前面的高速轴上,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减少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因此选择结构式如下: 16=。4. 主电机功率动力参数的确定 合理地确定电机功率N,使用的功率实际情况既能充分的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 目前,确定机床电机功率的常用方法很多,而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估算法,它是一种按典型加工条件(工艺种类、加工材料、刀具、切削用量)进行估算。根据此方法,中型车床典型重切削条件下的用量: 根据设计书表中推荐的数值: 取 P=13kw4.2 传动设计1)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可考虑到本次设计的需要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方案。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的传动系统有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Z1、Z2、Z3个传动副。即 Z=Z1Z2Z3传动副数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和3的因子积为合适,即变速级数Z应为2和3的因子:Z=可以有几种方案,由于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列出了,在此只把已经选定了的和本次设计所须的正确的方案列出,具体的内容如下:传动齿轮数目 2x(2+2+1)+2x(2+1)+1=17个轴向尺寸 19b传动轴数目 8根操纵机构 简单,两个双联滑移齿轮根据以上分析及计算,拟定主轴箱、变速箱传动结构图如下:图二中,第轴至第轴,其结构式为: 4=图一中,第轴至第轴,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采用分离传动,其主要特点是:(1) 在满足传动副极限传动比的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大的变速范围。(2) 高速由短支传动,有助于减少高速时机床的空运转功率损失。而且高速分支的尺寸可相对小些。(3) 变速级数不像常规变速系统那样受2,3因子的限制,如与部分转速重合的方法配合,几乎可以得到任意的变速级数,大大增加了可供选择方案的数目。2) 主传动顺序的安排16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可以安排成:2x2x2x2,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要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在轴上如果安装摩擦离合器时,应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传动组的传动副不能多,以2为宜,本次设计中就是采用的2,一对是传向正传运动的,另一个是传向反向运动的。 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大,因此主轴上齿轮少些为好,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选用2,或者用一个定比传动副。3) 传动系统的扩大顺序的安排对于16级的传动只有一种方案,准确的说应该不只有这一个方案,可为了使结构和其他方面不复杂,同时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选择的设计方案是: 16=22x 21+ 22x 21+ 22x 21x28传动方案的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在此设计中,扩大顺序和传动顺序就是一致的。这种扩大顺序和传动顺序一致,称为顺序扩大传动。4) 传动组的变速范围的极限植在主传动系统的降速传动中,主动齿轮的最少齿数受到限制,为了避免被动齿轮的直径过大,齿轮传动副最小传动比umin,最大传动比umax2,决定了一个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rmax=umax/nmin8因此,要按照参考书中所给出的表,淘汰传动组变速范围超过极限值的所有传动方案。极限传动比及指数x,值为:极限传动比指数1.26x:umin=6值;umax=23(x+)值:umin=895) 最后扩大传动组的选择正常连续的顺序扩大的传动(串联式)的传动结构式为: Z=Z11Z2Z1Z3Z1Z2即是: Z=16=222122284.3转速图的拟定 运动参数确定以后,主轴各级转速就已知,切削耗能确定了电机功率。在此基础上,选择电机型号,确定各中间传动轴的转速,这样就拟定主运动的转图,使主运动逐步具体化。1) 主电机的选定 中型机床上,一般都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为动力源,可以在系列中选用。在选择电机型号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电机功率N:根据机床切削能力的要求确定电机功率。但电机产品的功率已经标准化,因此,按要求应选取相近的标准值。 N=13kw2.电机转速nd 异步电机的转速有:3000、1500、1000、750r/min 类比同类机床CM6163,在此处选择的是: nd=1450r/min 这个选择是根据电机的转速与主轴最高转速nmax和轴的转速相近或相宜,以免采用过大的升速或过小的降速传动。3.双速和多速电机的应用 根据本次设计机床的需要,所选用的是:双速电机4.电机的安装和外形 根据电机不同的安装和使用的需要,有四种不同的外形结构,用的最多的有底座式和发兰式两种。本次设计的机床所需选用的是外行安装尺寸之一。具体的安装图可由手册查到。5.常用电机的资料 根据常用电机所提供的资料,选用: Y132M-42) 轴的转速 轴从电机得到运动,经传动系统化成主轴各级转速。电机转速和主轴最高转速应相接近。显然,从传动件在高速运转下恒功率工作时所受扭矩最小来考虑,轴转速不宜将电机转速下降得太低。 但如果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一类部件时,高速下摩擦损耗、发热都将成为突出矛盾,因此,轴转速不宜太高。 轴装有离合器的一些机床的电机、主轴、轴转速数据:参考这些数据,可见,车床轴转速一般取7001000r/min。另外,也要注意到电机与轴间的传动方式,如用带传动时,降速比不宜太大,否则轴上带轮太大,和主轴尾端可能干涉。因此,本次设计选用: n1=1000r/min3) 中间传动轴的转速 对于中间传动轴的转速的考虑原则是:妥善解决结构尺寸大小与噪音、震动等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 中间传动轴的转速较高时(如采用先升后降的传动),中间转动轴和齿轮承受扭矩小,可以使用轴径和齿轮模数小写:d 、 m,从而可以使用结构紧凑。但是,这将引起空载功率N空和噪音Lp(一般机床容许噪音应小于85dB)加大: N空=) KW (2.3)式中:C-系数,两支承滚动或滑动轴承C=8.5,三支承滚动轴承C=10;da-所有中间轴轴颈的平均直径(mm);d主主轴前后轴颈的平均直径(mm);n主轴转速(r/min)。 (2.4)(mz)a所有中间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的平均值mm;(mz)主主轴上齿轮的分度圆的平均值mm;q-传到主轴所经过的齿轮对数;-主轴齿轮螺旋角;C1、K-系数,根据机床类型及制造水平选取。我国中型车床、铣床C1=3.5。车床K=54,铣床K=50.5。从上诉经验公式可知:主轴转速n主和中间传动轴的转速和n对机床噪音和发热的关系。确定中间传动轴的转速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正:1.功率较大的重切削机床,一般主轴转速较低,中间轴的转速适当取高一些,对减小结构尺寸的效果较明显。2.高速轻载或精密车床,中间轴转速宜取低一些。3.控制齿轮圆周速度u8m/s(可用7级精度齿轮)。在此条件下,可适当选用较高的中间轴转速。4) 齿轮传动比的限制 机床主传动系统中,齿轮副的极限传动比:1. 升速传动中,最大传动比umax2。过大,容易引起震动和噪音。2. 降速传动中,最小传动比umin1/4。过小,则使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直径相差太大,将导致结构庞大。 第5章 纵向进给伺服进给结构设计5.1 确定脉冲当量一个进给脉冲,使机床运动部件产生位移量,也称为机床的最小设定单位。脉冲当量是衡量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一个基本技术参数。经济型数控车床铣床常采用的脉冲当量是0.010.005mm/脉冲。根据机床精度要求确定脉冲当量,纵向:0.01mm/脉冲,横向:0.005mm/脉冲。5.2 切削力的计算切削力是指在切屑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在工件和刀具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切削力,或通俗的讲是在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时产生的阻力。车削外圆时的切削力如图3-1所示。主切削力与切削速度的方向一致,垂直向下,是计算车床主轴电动机切削功率的依据;进给力与进给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背向力与进给方向相垂直,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大。FzFxFy 图3-1 车削力分析由机床设计手册可知,切削功率 式中:主轴电动机功率, ; 主传动系统总效率,一般为0.750.85,取=0.85; 进给系统功率系数,一般取=0.96。则 切削功率应按在各种加工情况下经常遇到的最大切削力和最大切削速度来计算,即,式中切削速度v取100,则主切削力: =3420根据经验公式:=1:0.4:0.35,计算出: =34200.4=1368 =34200.35=11975.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滚珠丝杠副的作用是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其螺旋传动是在丝杠和螺母滚道之间放人适量的滚珠,使螺纹间产生滚动摩擦。丝杠转动时,带动滚珠沿螺纹滚道滚动。螺母上设有返向器,与螺纹滚道构成滚珠的循环通道。为了在滚珠与滚道之间形成无间隙甚至有过盈配合,可设置预紧装置。为延长工作寿命,可设置润滑件和密封件。5.3.1 精度的选择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在滚珠丝杠精度参数中,其导程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最明显。一般在初步设计时设定丝杠的任意300行程变动量应小于目标设定定位精度值的1/31/2,在最后精度验算中确定。对于车床,选用滚珠丝杠的精度等级X轴为13级(1级精度最高),Z轴为25级,考虑到本设计的定位精度要求和改造的经济性,选择X轴精度等级为3级,Z轴为4级。5.3.2丝杠导程的确定 选择导程跟所需要的运动速度、系统等有关,通常在:4、5、6、8、10、12、20中选择,规格较大,导程一般也可选择较大(主要考虑承载牙厚)。在速度满足的情况下,一般选择较小导程(利于提高控制精度),本设计中初选纵向丝杠导程为8,横向丝杠导程为5。5.3.3 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最大工作载荷是指滚珠丝杠螺母副在驱动工作台时所承受的最大轴向力,也叫进给牵引力,其实验计算公式如表3-1所示。表3-1 实验计算公式及参考系数导轨类型实验公式矩形导轨1.10.15燕尾导轨1.40.2综合或三角导轨1.150.15-0.18表中为考虑颠覆力矩影响时的实验系数;为滑动导轨摩擦系数;为移动部件总重量。G=1000 N查表3-1选择综合导轨,取1.15,取0.18,为1000;算得=1.151197+0.18(3420+1000) =2171.555.3.4 最大动载荷的计算载荷随时间急剧变化且使构件的速度有显著变化(系统产生惯性力),此类载荷为动载荷。比如起重机以等速度吊起重物,重物对吊索的作用为静载,起重机以加速度吊起重物,重物对吊索的作用为动载。对于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最大动载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滚珠丝杠副的寿命系数,单位为r,(T为使用寿命,普通机床T取5000-10000h,数控机床T取15000h;n为丝杠每分钟转速); 载荷系数,一般取1.21.5,本设计取1.2; 硬度系数(HRC58时取1.0;等于55时取1.11;等于52.5时取1.35;等于50时取1.56;等于45时取2.40); 滚珠丝杠副的最大工作载荷,单位为N。本设计中车床纵向承受最大切削力条件下最快的进给速度,初选丝杠基本导程,则丝杠转速。取滚珠丝杠使用寿命,带入得=90;取,代入,求得 :=17390N。5.3.5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初选滚珠丝杆副时应使其额定动载荷, 当滚珠丝杠副在静态或低速状态下长时间承受工作载荷时,还应使额定静载荷。根据计算出的最大动载荷,选择江苏启东润泽机床附件有限公司生产的FL5008-3型内循环式滚珠丝杠副,采用双螺母螺纹式预紧,精度等级为4级,其参数如表3-2所示。表3-2 FL5008-3型滚珠丝杠相关参数公称直径/导程/钢球直径/丝杠外径/丝杠底径/额定载荷/接触刚度/ 18975084.76348.645.2466315.3.6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方式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主要用来约束丝杠的轴向窜动,为了提高轴向刚度,丝杠支承常用推力轴承为主的轴承组合。考虑到纵向丝杠长度较大,本设计纵向丝杠采用双推简支支承方式,该方式临界转速、压杆稳定性高,有热膨胀的余地。5.3.3 传动效率的计算滚珠丝杠的传动效率一般在0.80.9之间,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螺距升角,根据,可得=291; 摩擦角,一般取=10。算得: =96.67%5.3.8 刚度的验算滚珠丝杠副工作时受轴向力和转矩的作用,引起导程的变化,从而影响定位精度和运动的平稳性。轴向变形主要包括丝杠的拉伸或压缩变形、丝杠与螺母间滚道的接触变形、支承滚珠丝杆的轴承的轴向接触变形。因转矩和丝杠-螺母滚道接触对丝杠产生的导程变化很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丝杠的拉伸或压缩变形量为:=(“+”号代表拉伸,“-”代表压缩)式中:丝杠的最大工作载荷,单位为; 丝杠纵向最大有效行程,单位为; 丝杠材料的弹性模量,钢; 丝杠的横截面面积,单位按丝杠螺纹的底径确定。根据前面的设计,为3234.36,取1665,为45.24,算得: =0.01597=15.97查表3-3可知,,所以刚度足够。表3-3 有效行程内的目标行程公差和行程变动量有效行程精度等级12345大于至31566881212161623234005008710915132019272616002000181325183525483665515.3.9 稳定性校核由于滚珠丝杠本身比较细长又受轴向力的作用,若轴向负载过大,则会产生失稳现象,不失稳时的临界载荷Fk应该满足: =式中:丝杠支承系数,双推-简支方式时,取2,其他方式如表3-4所示; 滚珠丝杠稳定安全系数,一般取2.54,垂直安装时取最小值,本设计取4; 滚珠丝杠两端支承间的距离,单位为,本设计中该值为2000;(其中工件加工长度为1400,取2000,留600的两端余量) 按丝杠底径确定的截面惯性矩(,单位为),本设中将代入算出=205514.36。 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出:= 临界载荷远大于工作载荷(3234.36N),故丝杠不会失稳。表3-4 丝杠支承系数支承方式双推-双推双推-简支单推-单推双推-自由取值4210.255.3.10 临界转速的验证滚珠丝杠副高速运转时,需验算其是否会发生共振的最高转速,要求丝杠的最高转速: 式中:丝杠支承系数,双推-简支方式时,取值如表3-5所示;临界转速计算长度,单位为,本设计中该值为2300;丝杠内径,单位;安全系数,可取=0.8表3-5 丝杠支承系数支承方式双推-双推双推-简支单推-单推双推-自由取值27.418.912.14.3 经过计算,得出=1293,由已知,可以算出,该值小于丝杠临界转速,所以满足要求。5.4 齿轮传动的计算有关齿轮计算传动比故取; ; ; ; ; 5.5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1)工作台质量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丝杠的转动惯量 式中 滚珠丝杠的公称直径; 丝杠长度。则齿轮的转动惯量 电机的转动惯量很小可忽略。因此,总转动惯量 (2)所需转动力矩计算快速空载启动时所需力矩最大切削负载时所需力矩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式中 空载启动时折算到电机轴上的加速度力矩;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由于丝杠预紧所引起,折算到电机轴上的附加摩擦力矩;切削时折算到电机轴上的加速度力矩;折算到电机轴上的切削负载力矩。 当时 当时 当时, 时 当时预加载荷,则 所以,快速空载启动所需力矩 切削时所需力矩 快速进给时所需力矩由上分析计算可知,所需最大力矩发生在快速启动时:(3)纵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为了满足最小步距要求,电动机选用三相六拍工作方式,查表知所以,步进电机最大静转距为步进电机最高工作频率综合考虑,查表选用110BF003型直流步进电动机,能满足要求7-12。5.6导轨的特点滑动导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和抗振性良好;缺点是磨损快。为了提高耐磨性,国内外主要采用镶钢滑动导轨和塑料滑动导轨。 滑动导轨常用材料有铸铁、钢、有色金属和塑料等。1铸铁 铸铁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振性和工艺性。常用铸铁的种类有:(1)灰铸铁 一般选择HT200,用于手工刮研、中等精度和运动速度较低的导轨,硬度在HB180以上; (2)孕育铸铁 把硅铝孕育剂加入铁水而得,耐磨性高于灰铸铁; (3)合金铸铁 包括:含磷量高于0.3的高磷铸铁,耐磨性高于孕育铸铁一倍以上;磷铜钛铸铁和钒钛铸铁,耐磨性高于孕育铸铁二倍以上;各种稀土合金铸铁,有很高的耐磨性和机械性能;铸铁导轨的热处理方法,通常有接触电阻淬火和中高频感应淬火。接触电阻淬火,淬硬层为0.150.2mm。硬度可达HRC55。中高频感应淬火, 淬硬层为23mm,硬度可达HRC4855,耐磨性可提高二倍,但在导轨全长上依次淬火易产生变形,全长上同时淬火需要相应的设备。2钢 镶钢导轨的耐磨性较铸铁可提高五倍以上。常用的钢有:9Mn2V、CrWMn、GCr15、T8A、45、40Cr等采用表面淬火或整体淬硬处理,硬度为5258HRC;20Cr、20CrMnTi、15等渗碳淬火,渗碳淬硬至5662HRC;38C rMoAlA等采用氮化处理。3有色金属 常用的有色金属有黄铜HPb59-l,锡青铜ZCuSn6Pb3Zn6,铝青铜ZQAl9-2和锌合金ZZn-Al10-5,超硬铝LC4、铸铝ZL106等,其中以铝青铜较好。4塑料 镶装塑料导轨具有耐磨性好(但略低于铝青铜),抗振性能好,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广(-200+260),抗撕伤能力强,动、静摩擦系数低、差别小,可降低低速运动的临界速度,加工性和化学稳定件好,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在各类机床的动导轨及图形发生器工作台的导轨上都有应用。塑料导轨多与不淬火的铸铁导轨搭配。导轨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导轨的结构、材料、制造质量、热处理方法、以及使用与维护。提高导轨的耐磨性,使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的导向精度,就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常用的提高导轨耐磨性的方法有:采用镶装导轨、提高导轨的精度与改善表面粗糙度、采用卸荷装置减小导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比压)等。5.7 导轨的设计一作用力合作用点位置,作用力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唏嘘合理安置。一边导轨倾斜的力矩尽量小。否则会使导轨中的摩擦力增大,磨加剧,从而降低导轨的灵活性和导向精度。严重时甚至还可能卡死,不能正常工作。作用在运动件上的推力有三种情况: 1.推力通过运动件在轴线2.推力作用点在运动件的轴线上。但推力的方向与轴线成一夹角4.推力平行于运动件的轴线上对于第一种情况,导轨镇南关的摩擦力只受到载荷及运动件本身重量的影响,推力不会产生附加摩擦力。犹豫结构上的限制,实际的结构中往往出项第二第三中情况。为了保证导轨的灵活性,要对导轨进行验算,在已知的条件先,确定各部分的集合尺寸。推力F与运动件轴线组成夹角a,如图所示推力F的作用将使运动件产生倾斜,从而使运动件与承导体的俩点处压紧, 设正压力分别为 .,相应摩擦力,作用间的距离为L,轴向阻力为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运动件的直径较小时,上式中含有d的各项可以略去。可解得:欲推动运动件,则必须使若要保证不卡死的条件是: 由此,可得到当推力F与运动件有一夹角a时,运动件正常工作的条件是 为当量摩擦系数在燕尾形和三角形导轨中:-滑动摩擦系数-眼尾轮廓角与三角底角二选与运动件轴线与轴线相距h,图中为轴向阻力和为反作用力,为当量摩擦系数,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解得:推动运动件则必须:保证运动件不卡死条件即:为了保证运动灵活,可取值当取f=0.25时,则有:对圆柱形导轨:对矩形导轨:对燕尾形或三角形导轨:在本设计的导轨中:h=200mm L=360 因此:符合相关要求.第6章 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电路设计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其设计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工程,对机床而言,数控系统通过对输入的加工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主轴、进给轴和其他辅助装置正确、及时和可靠地执行加工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同时接受从机床反馈来的各种信息,对机床控制进行调整。任何一个数控系统都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在处理信息方面,软件和硬件对要完成的任务是等价的,硬件处理速度快,线路复杂,软件设计灵活,适应性强,但速度较慢。随着高性能微处理器的诞生,现代数控已越来越倾向于软件控制。数控系统最核心的控制是位置控制,最重要的运算是插补运算,最主要的数据处理是刀具补偿。位置控制的实质就是位置负反馈,即指令位置和实际位置进行比较,用位置偏差进行控制;插补运算就是根据加工程序所确定的坐标点,通过一定的运算法则实时获得位置指令;刀具补偿就是要解决编程轨迹和刀具中心不相符的矛盾。6.1硬件电路设计6.1.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数控系统根据其使用单片机结构的划分,一般可分为单微处理器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两大类。单微处理器数控系统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在一些标准型数控系统中应用广泛。多微处理器数控系统可以满足当今数控机床高速度、高精度和许多复杂功能的要求,代表当今数控发展的水平。根据设计任务要求,本设计将采用较经济的单微处理器数控结构,对于一般切削加工而言,其速度和精度已能满足实际要求。 数控机床单微处理器硬件结构电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中央处理单元CPU;(2)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3)存储器,包括只读可编程存储器和随机读写存储器;(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5)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及光电编码器等。6.1.2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的功能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数控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读取键盘输入数据;读取操作面板开关及按钮信号;读取螺纹/光电编码器信号 ;读取电动刀架刀位信号;接受车床行程开关信号;控制LED显示;控制电动刀架自动选刀;控制纵向、横向电动机驱动;控制主轴正转、反转与停止;(10) 控制交流变频器;(11) 控制冷却泵启停;(12) 可与PC进行串行通信。本次设计在采用8031作为主控芯片,采用两片2764程序存储器之外还扩展了一片6264数据存储器,用一片74LS373锁存P0口传递低8位地址,地址译码采用74LS138C38译码器;采用全地址码,采用二个8155芯片,完成对执行元件的控制。此外,还设有越界报警急停处理电路.6.2关于各线路元件之间线路连接8031芯片的P 和P用来传送外部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 P口送的是8位地址, P口传送低八位地址和数据,故采用74LS373地址锁存器,锁存低八位地址,ALE作为首选通信号,当ALE为高电位,锁存器的输入输出速度,即输入的低八位地址在输出端出现,此时不需锁存,当ALE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出现下降沿时,低八位地址在输出端出现,此时不需锁存,当ACE这样POD共组成16位地址,2764和6264芯片都是8KB,需要13根地址线, AA低8位安74L373芯片的输出,AA按8031芯片的PP系统采用全地址译码,两片2764新片选信号CE分别按74LS138译码器的和,系统复位以后程序从0000H开始执行,6264芯片的片选信号CE地址按74LS138的,单片机的扩展系统允许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独立编址,8031芯片控制信号PSEN按2764的OE引脚,读写控制信号WR和RD分别按6264芯片内部沿有ROM,始终要选片外程序存储器,故按EA地址由于8031只有P口和P口的部分能提供用户作I/O接口使用,不能满足输入输出口的需要,因此比喻扩展输入输出扩展电路.系统扩展3片8155可编程I/O接口芯片,8155(1)的片选信号按74LS138的端74LS138译码器有3个输入A B C 分别按8031的 P P P8个输出,低电平有效. 对应输出A B C DE 000至111 8种现合.其中对应A B C 为111.74LS138有3个使能端,其中2个为低电平使能端,另一个为高电平使能端.只有当使能端均处于有效电平是,输出才能产生,否则输出才能处在高电平无效.I/O接口芯片与外设的联接是这样安排的.8155芯片PA作为显示器段选信号, 输出PAP为显示器的位选信号,输出PC0PC4 5根线是键盘输入.8155芯片的20个引脚按8031芯片的P2.0,因此使用8155的I/O口时P2.0为高电平.8155(2),按X Z 向步进电机硬件环形分配器为输出,系统各芯片采用全地址译码,各存储器及I/O接口芯片.X向Z向步进电机硬件环形分配器采用YB0153-2相5相10拍方式工作,故 均按+5V,时钟输入端CP按8155芯片的TIME007用以决定脉冲分配器是如脉冲的频率,为实现插补时不同的进给的速度,可给8155芯片定时/计数器中设置不同的常数.6.4 关于电路原理图的一些说明在此电路图中,还有其他功能电路,如报警电路,急停电路,复位电路,隔离电路,功效电路等,此外还有对自动回转刀架,螺纹加工进行控制.1、 复位电路 通常8031的复位有自动复位,和人工按钮复位两种,下面将分别显示电路结构 (A)(A)上电复位电路 (B)开关复位电路2、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如图所示,XTAL和XTAL2为内振荡电路输入线,这两个端口用来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Φ60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纵向进给设计[全套毕业资料]【CAD图纸+WORD答辩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8941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