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 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 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 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 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系本人在曲阜师范 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 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 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1 摘摘 要要 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备受瞩目,教师专业化问题开始成为国际教育 关注的焦点。教师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 质量的高低。体育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重任,为了适应社 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体育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与提 高教学技能,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质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聊城 市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影响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因素 分析,提出了促进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应对策,结果表明: 1、聊城市大多数的中学体育教师属于师范类毕业生,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分布不均 衡,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男教师的数量远远高于女教师, 男性体育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基本合理, 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 但是研究生学历人数相对较少。 2、入职前,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和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在对体育专业的态度上基本一致。 多数体育教师在入职前比较喜欢或喜欢体育专业,向往并追求成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 和敬业精神较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依然是在体育教师中占据主导地位,部分体育教 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文化课掌握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3、入职后,在聊城市中学一级体育教师的人数相对较多,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教师的 职称成正比关系,与教师的工作量并未完全呈现正比关系,但多数教师体育教师热爱自己 的职业。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条件较差,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 4、影响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包括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自身能力的提高、政府的重视;消极因素包括教师待遇偏低、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 体育教师缺乏自觉性、教师准入方面存在漏洞等。 5、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包括:树立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观念,确定 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目标;实现教、学、科研三方面协调发展;构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体系; 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和教师待遇;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资格制度;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提供有利条件;进行校本研究等。 关键词关键词:聊城市; 中学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化 2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igh-profile education care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problem began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is the direct execut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directly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sports teachers bear the improve students constitution and training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basic education reform, sports teachers must renew the teaching idea,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improve teaching skill, re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specializ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e teachers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liaocheng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investigation, the effect of liaocheng city i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factor analysis,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in liaocheng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most of the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in liaocheng belongs to the normal kind of graduates, pe teachers age structure of uneven distribution, present a two small head in the middle of the trend. sports teacher ratio imbala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number of male teacher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female teachers, male sports teachers still hold dominant posi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basic reasonable,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specialized subject to give priority to, but the graduate student degree in relatively few number. 2 the job befor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to the attitude are basically the same. most sports teachers on the job front like or love sports professional, yearning and pursue become sports 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is higher.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tes is still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dominant, par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 psychology and professional masters of literacy class is not ideal. 3 recruitment,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liaocheng the number of relatively more, teachers pay income and teachers titl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relationship, and teachers workload was not fully present proportional is, but most teacher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ove their career. liaocheng city i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conditions is bad, the impact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o play. 4 influe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iddle school sports liaocheng process of 3 positive factors including pe teachers changing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own ability, the governments attention; negative factors include teachers treatment on the low sid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to enough attention and sports teachers lack of self-consciousness, teachers are access holes, etc. 5 liaocheng city i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setting up sports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a, determine the main goal of the specialization of teachers; realize the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three aspec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mprov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tus and teacher pay; set up and perfect the pe teachers qualific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on the research and so on. key words: liaocheng;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ers professional 4 目目 录录 1 前言 . 1 1.1 选题依据: . 1 1.1.1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 1 1.1.2 体育教师专业化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 1 1.2 文献综述 . 2 1.2.1 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2 1.2.2 对体育教师培养的研究 . 5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 2.1 研究对象 . 6 2.2 研究方法 . 6 2.2.1 文献资料法 . 6 2.2.2 问卷调查法 . 6 2.2.3 数理统计法 . 6 2.2.4 逻辑分析法 . 7 3 结果与分析 . 7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7 3.1.1 职业 . 7 3.1.2 专业 . 7 3.1.3 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 7 3.2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状况 . 8 3.2.1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及毕业学校情况 . 8 3.2.2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 . 9 3.2.3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 . 9 3.3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入职前的情况 . 10 3.3.1 入职前对专业理想的认识情况 . 10 3.3.2 入职前的专业情况 . 13 3.4 入职后的情况 . 15 3.4.1 中学体育教师职称情况 . 15 3.4.2 体育教师专业认同度的状况及分析 . 18 3.4.3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 19 3.4.4 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情况 . 23 3.5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 . 24 5 3.5.1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 24 3.5.2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消极因素 . 25 3.6 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 27 3.6.1 树立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观念,确定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目标 . 27 3.6.2 实现教、学、科研三方面协调发展 . 27 3.6.3 构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体系 . 28 3.6.4 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和教师待遇 . 29 3.6.5 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资格制度 . 29 3.6.6 发挥社会各部门作用,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30 3.6.7 进行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脚步 . 31 4 结论 . 31 5 参考文献 . 33 6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5 致谢. 36 1 1 1 前言前言 1.1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1.1.11.1.1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专业化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1996 年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强调了教师专业性质,并首次以官方形式对 教师专业化做了明确说明。教师专业化于 20 世纪 80 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促进了新教育理 念与制度的建立。但由于我国受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多数 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科 研能力、教师职业地位不被重视等,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比较缓慢。 1999 年我国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 素质教育要求德、 智、 体、 美、劳动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相比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是 传授学生健康知识与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学生意志力的教育。体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承担着 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重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教育提出了坚持全面发展 的原则,并强调要加强体育的发展,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健 康第一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师能力也开始面临巨大 挑战。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者,体育教师承担着提高学生体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重 任,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体育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知 识、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技能,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 1.1.2 1.1.2 体育教师专业化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体育教师专业化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提高专业技能、进行终身学习并且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自 身素质与修养。教师个体专业化的目标是:教师要承担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要掌握专 业理论知识、要熟练掌握教学实践技能、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因此,体育教师 专业化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研究体育教师专业化不仅是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必然趋势,而且有助于改善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正在向“质量优化型”发生转变,而基础教育也要求提高体育教 师的素质、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体育教育的重心开始从重视感性锻炼向重视理 性教育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在教 学过程中形成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 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表面上看基层体育教师已经趋于饱 和状态,但实际上在基层任职的多数体育老师在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尚未达到合格 标准。因此基层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及促进专 业发展。由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强调的是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专业发展,因此实现体 育教师专业化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质量。 2 1.2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专业化为篇名、以 1982-2011 年为年限,以核心期刊为 范围,共搜到论文 990 篇;以教师专业化为篇名进行二次检索共搜到论文 575 篇;以体育 教师专业化为篇名进行三次搜索共搜到论文 24 篇。由图一可以看出,专门针对体育教师 专业化进行研究的论文仅占到总数的 2.4%。 图 1 对专业化论文的统计 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以专业化为题名、以 1999-2011 年为年限, 共搜到论文 256 篇;以教师专业化为题名进行二次检索,共搜到论文 170 篇;以体育教师 专业化为题名进行三次检索,共搜到论文 12 篇。 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以专业化为题名,以 1999-2011 年为年限共搜到 论文 11 篇;以教师专业化为题名进行二次检索,共搜到 7 篇论文;以体育教师为题名进行 三次检索,共搜到 2 篇论文。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体育教师专业化进行研究的硕士学位 论文所占比例较低。 1.2.11.2.1 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和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三个方面。 1.2.11.2.1.1 .1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教师专业化的含义进行了总结,认为教师 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各个方面逐步提高的过程,是教师从普通教育者成长为良好教育工作 者的过程 1。陈琴、庞丽娟、许晓辉在其研究中认为应该从两个角度对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进行理解,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对教师 专业化的范式进行了分析 2。马凤芹在研究中对青年教师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进行了概括分析,并提出了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施途径 3。罗芳在其研究中对 1刘兴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6):26-32 3马凤芹.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容及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0 3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与关系进行比较,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并对教师专 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4。黄爱峰在他的研究中认为专业化是个提高的过 程,指出了制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 5。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首先 是宋会君的博士论文,他在研究中通过对体育教师职业、体育教师专业化阶段和专业模式 的研究,以社会化的角度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体育教师教育 专业化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并对实施途径做了具体阐述 6。其次是黄爱峰 的博士论文,他在对体育教师的角色问题、体育教学、教师反思、体育课程体系、教师继 续教育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分析,整个研究都从专业化的角度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改革进行 审视,并提出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策略 7。黄爱峰博士的研究可以说是宋会君博士研究 的延展,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为体育教师专业化 发展指明了方向。 于军等人在研究中对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思想和理念、 专业知识结构、 专业技能、 专业情意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新课程纲要的要求进行了对比,找出了 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8。在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硕 士论文,主要集中在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洪智凤等在研究中,通过对我国教 师专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不足,找出了制约教师专业化的因素 并提出了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9。沈秀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 师在各成长阶段的专业化现状和教师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的对策 10。冯明丽在硕士论文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及 专业创造性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实现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的对策 11。 1.2.11.2.1.2 .2 对教师专业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发展阶段的研究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前人研究的综述,而自己提出新观点的研究 较少。罗芳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教师个体教学成熟化、技能化的过程,主要强调教师个 体的内在的、专业的提高,是教学实践和教师成长的阶梯 12。贺斌在其研究中,对不同的 4罗芳.浅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j.现代教育科学,2009(4):33-34 5黄爱峰.浅析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0 6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于军.徐国红,刘运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35-1537 9洪智凤,张景生,赵厚福.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分析j.教育探索,2007,(2) 10沈秀琼.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冯明丽.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12罗芳.浅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j.现代体育科学, 2009(4):33-34 4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理论模式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及教师专业化 发展的新思路 13。 罗晓杰,在研究中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状况做了详细的概述和 评析,并提出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历程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并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性和阶段性特征的研究 14。杜新秀对国内外的某些学者的研究做了简单综述,并得出理论 与实践的启示 15。张昊孛通过对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整合发现,我国学者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教师自我更新取向发展阶 段论、教师发展时期论和教师社会化发展阶段论这几个方面 16。苏秋萍在其研究中对处于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分析,找出各阶段教师的特点及特征,并根据各阶段教师的特点 与差异找出相应的教师教育方式,以充分认识和发挥不同阶段教师的优势 17。郭永光,通 过访谈法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并根据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起步阶段、关键阶段和理想阶段 18。杨妙霞、吴瑶在其研究中对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 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加快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做了具体阐述 19。 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经历阶段的研究主要有:张凯等人在通过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 差异、不同阶段教师的特征和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了促进教 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20。吴志刚、李丽在研究中通过对教师发展阶段研究的整合把青 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转变适应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分化发展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 并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策略 21。林永春的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学策略分析根据富勒提出的教师“关注”研究,从体育教 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关注”阶段论入手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22。 1.2.1.3 1.2.1.3 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进一步梳理,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针对教师的专业标准,很多 学者通过对国外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与建议。 赵康在他的研究中通过对专业、专业属性的总结和提炼,以社会学的角度划分了判断成熟 专业的六条标准 23。施克灿通过对三种不同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认为要促进我国教师专 业的发展必须结合我国教师的特性制定符合我国教师的专业标准,并指出了制定教师专业 13贺斌.国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简介j.教师发展,2007 14罗晓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6 15杜新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16张昊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j.科技文汇,2008 17苏秋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46-49 18郭永光.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j.教学与管理,2006 19杨妙霞,吴瑶.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途径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2):65-68 20张凯,周弘.论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j.武术科学,2005,2(5):60-62 21吴志刚,李丽.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及策略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83-85 22林永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学策略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56-59 23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5):36-37 5 标准的方法 24。胡定荣在研究中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要促进 我国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意识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特性即特殊性、时代性、文 化性 25。陈金菊她的研究中指出,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从现实 性、文化性、多维性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6。段兆兵,王守恒先从教师专业标准建设 的基本理念入手,认为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具有多重性的标准,然后又对教师专业标准所 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建设教师专业标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倾向问题给出了 自己的建议 27。檀传宝认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过程应该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 专业标准的建立要注重国际性与文化性、要注重终身性和发展性和关注教师管理阶层的教 育专业化问题 28。 夏惠贤、严加平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对英国合格教师的授予标准和教师职前培训要求 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与中国现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及教师培训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 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培训方面提供了借 鉴 29。尹志华等对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制定的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找出 了不同级别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异同点,为我国培养优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 一定的理论依据 30。 1.2.21.2.2 对体育教师培养的研究对体育教师培养的研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对体育教师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育教师培养 模式的研究。华军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对体育教师培养目标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体育 教师培养新模式的构建途径做了详细的阐述以适应新课程标准 31。霍军在他的研究中对体 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反思型体育教师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内 在联系,并提出了如何培养反思型体育教师及其构建模式,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 了新的渠道 32。杜坚在研究中针对新上任的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认为非常 有必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提出了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应该注意五个方面,并对这 五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 33。张红玉在其研究中,对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基本内涵做了总结与 分析,并对创新型与传统型两个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了具体的分析, 提出了课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塑造途径 34。李丽在研究中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体制和培养目标 24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81-85 25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 15(1) 26陈金菊.建立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1) 27段兆兵,王守恒.教师专业标准:理念、构成与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38(1) 28檀传宝.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应考虑的三个问题j.教育科学,2004,20(2) 29夏惠贤,严加平,杨超.论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3) 30尹志华,邓三英,汪晓赞,季浏.美国 ncate 不同级别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10,33(7) 31华军,李金珠,李珺.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9 32霍军.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反思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23-725 33杜坚.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9):150-151 34张红玉.试论对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体育文化导刊,2006 6 的改革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实现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就应该采取一体化的机制 对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35。李俊恒在研究中对目前我国现行 体育教师培养体制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适合终身体育思想下体育教师化培养机制 36。李丽通过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概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以及学 习评价等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对体育教师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 37。陈东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以北京市教育部 15 所直属高校为例,对教师专业素质和 教师专业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应该正确认识与对待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深 入研究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并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38。 综上所述, 不同的专家学者从自己的角度、 不同的层次对教师专业化进行了相关研究, 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 是通过对所查阅文献的进一步梳理,发现针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 远远落后于现代学校体育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现 状进行研究,找出培养优秀体育教师的策略,为体育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本文是以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东昌府区、临清市、东 阿、冠县、阳谷、高唐、茌平、莘县的部分中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的。 2.2 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2.2.1 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总库平台和百度,搜集了 1982-2011 年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文献、资 料和书籍,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以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 2.2.2 2.2.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对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问卷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入职前的情况、入 职后的情况三方面的内容。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准确性,先抽取了部分 专家和体育教师分别进行再测信度检验,其间隔时间在三周以上。经过数理统计,这两次 测试之间均呈显著相关,说明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 (2)效度检验:发放调查问卷前,请 部分专家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进行评定,有 86%的专家认为调查问卷的结构基本 合理。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240 份,回收问卷 208 份,回收率为 94.55%。 其中有效问卷为 192 份,有效率为 92.31%。 2.2.3 2.2.3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35李丽.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5,26(6):71-73 36李俊恒.终身体育思想下体育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07-108 37李丽.中日美等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77-80 38陈东.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94-97 7 对调查问卷所统计的相关数据运用 excel 和 spss 等软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2.2.42.2.4 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将所获得的调查资料、数据以及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后,运用逻辑的方法 对其进行分析与综合。 3 3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3.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3.1.1 职业职业 职业是指人们参加社会劳动分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并因此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专门工作。职业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 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1985 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 为四级: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其中体育和教育都属于门类。1999 年颁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 8 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1838 个细类 (职业) 39。其中体育人员和教学人员都包含在专业技术人员里。 3.1.2 3.1.2 专业专业 目前,理论界对于专业的研究观点不尽一致。首次对“专业”一词进行解释的卡尔 桑 德斯(carr-saunders)认为,专业的形成来源于中世纪以来的行会组织,他认为专业是 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 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国内一些学者对“专业”的理解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的。 社会学中的“专业”或称“专门职业”,英文是 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 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业化的处理活动, 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40。 专业化:21 世纪的教师对职业与专业的区别进行了概括:专业不是人人都会、不 学即能、“万金油式”的简单职业,其最根本的区别表现为四点:一是,专业区别于一般 职业在于它们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 二是, 专业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 一般以是否接受过高等专门教育为标志,三是,专业与职业相比,要更多地提供一种独特、 明确、必要的社会服务与奉献,专门职业的从业把工作看做是一种事业、在自主的范围内 对于自己的行为与判断负责任,以高质量的服务取得报酬且服务表现要重于报酬高低:四 是,职业更多地体现为工匠式的特点,一旦掌握,即可不断重复,无须创新。而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