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专业论文)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1页
(历史地理学专业论文)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2页
(历史地理学专业论文)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3页
(历史地理学专业论文)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4页
(历史地理学专业论文)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历史地理学专业论文)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张慧茹 摘要水源自天,导乎地,而用于人,是自然地理要素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 切的因子。同时,它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河湖水系是城市 地理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水系具有供水、航运、生态、旅游、文化等 多样性功能,对城市形成、发展演变有着很强的导向力。可以说“城市”与“水” 关系密切。 本文研究对象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具有“依山傍水、水网密布” 等特点。南宋都城临安经济发达,城内外水系遍布;以此时期杭州城作为研究对 象,具有典型性。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城市水环境角度来研究杭州 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既可以充分反映杭州自身“江南水乡”特色,同时又可归 纳出杭州城市发展与水环境互动关系规律。以期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总结 出我国城市发展与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普遍规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介绍了选题依据、 相关研究评述和研究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南宋以前杭州诸水系对城市形态发展的影响。该部分为研究南宋 时期杭州城市奠定了基础。在研究时段上分为四个时期,即秦汉时期一六朝时期 一隋唐时期一五代、北宋时期,分别论述了不同时期杭州水系对城市选址、城市 迁移、城市发展、城市扩展的具体影响,归纳出南宋以前水环境对杭州城市形态 演变的作用。 第三部分:南宋杭州诸水系对城市整体布局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南宋杭州诸 水系进行了详实考证;同时又复原了南宋杭州城市的总体布局,宏观视野将水系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以桥梁的数目变化来具体探讨水系对于城市 布局影响。 第四部分:南宋运河对杭州城布局的影响。文章重点论述京杭大运河( 杭州 段) 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力度。从坊巷布局和商业布局两个角度探讨了河流对城 市的影响。初步认识:盐桥运河等是引导城市布局的驱动因子,对城市布局产生 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部分:南宋杭州对诸水系的影响。主要阐述了南宋杭州发展过程中对河 流和西湖利用和改造的方式、成效等,最后又以西湖水体景观变化探讨城市对水 系影响的深刻性和科学性。 第六部分: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规律及启示。通过对全文总结, 共有四点认识: ( 1 ) 杭州城市形态,自其萌芽到南宋,一直受到钱塘江、京杭运河、西湖这 三大水系的制约。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主导因子的水系各不相同。具体而 言,秦汉时期以西湖为主导因子;六朝时期则转变为钱塘江;隋到南宋时期一直 以京杭运河为主导因子。 ( 2 ) 杭州城市布局,特别是南宋临安城的布局,深受河湖水系的影响。南宋 时期,城市布局呈现出“南宫北城”的特殊格局;城垣依据山水地理形势顺势弯 曲。 ( 3 ) 杭州城市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人们对水环境的不断认识、改造和利用。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河湖水系的改造和利用大致有三种方式:疏浚河道、修筑闸 堰、新开河道等。 ( 4 ) 水环境对杭州城市发展影响深远,对今天杭州现代化建设、规划仍有借 鉴意义。 关键词:南宋杭州水环境城市形态城市布局 s t u d y o nt h ei n t e r a c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h y d r o - e n v i r o n m e n ti nc i t i e sa n dt h e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a n g z h o u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z h a n gh u i r n a b s t r a c t :w a t e rr e s o u r c ei sl e ds i n c et h ed a y , f i e l d ,b u tb eu s e df o rp e r s o n ,i s t h ec l o s e s te s s e n t i a lf a c t o rb e t w e e nt h ep h y s i c u lg e o g r a p h i c a le l e m e n t sa n dt h e h u m a n i t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i sa l s ot h ev i g o u rk e ye l e m e n th a v i n gm o s ti nu r b a n e c o l o g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s y s t e m u r b a nw a t e r s i st h em a i ni n g r e d i e n to fu r b a n g e o g r a p h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s i n c eu r b a nw a g e r ss y s t e mh a sd i v e r s i t yf u n c t i o n ss u c ha s w a t e rs u p p l y , s h i p p i n g , e c o t o u r i s m ,t o u r i s m ,c u l t u r e ,i th a s t h ev e r ys t r o n gg u i d i n gf o r c e t ot h ee v o l u t i o nt a k i n gu r b a nf o r ma n d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i tc a ns a yt h e u r b a n ”a n d w a t e r ”c o n c e r n i n ga no s c u l a t i o n h a n g z h o ui so n eo ft h ef a m o u se i g h tb i ga n c i e n tc a p i t a li nc h i n a ,i th a s ”i s s i t u a t e d a tt h ef o o to fah i l la n db e s i d eas t r e a m ,t h en e t w o r ko fd v e r sa n dl a k e sc o v e r sd e n s e l y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nt h er e g i o no fr i v e r sa n dl a k e s t h ee c o n o m yh a ss t r o n g e rd e v e l o p e do f h a n g z h o u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b i s i d e s ,t h e r ea r em a n yr i v e rs y s t e mi n s i d e a n do u t s i d et h ec i t y s oi fw es e l e c tt h ea c c o u n tp e r i o dt oh a n g z h o ua sa no b j e c to f s t u d y , i ti sat y p i c a l n e s ss t u d y w i e l dh i s t o r i c a lg e o g r a p h yt h e o r ya n dm e t h o d ,f r o m w a t e re n v k o n m e n t ,t h ea n 羽es t u d i e s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yr e f l e c th a n g z h o uo n e s e l f 。 r e g i o no fr i v e r sa n dl a k e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m a yi n d u c et h eg e n e r a l r o l ew h i c ht h ec a p i t a lc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m u t u a l l ya f f e c t s , c o n d u c t st h ec o m p a r i s o nr e s e a r c hw i t ho t h e rc a p i t a lc i t i e s s u mu po u tt h eg e n e r a lr o l e t h a to u rc o u n t r yc i t y d e v e l o p sw i t h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c o a c t i o n sr e l a t i o n ,s e r v ef o r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d r i v e t h ef u l lt e x td i v i d e si n t os i xp a r t s f i r s t l y ,i ti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p a r tm a i n l ye l a b o r a t e st h es e l e c t e dt o p i co v e r a l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t h em a c r o s c o p i ca s s u r a n c e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e l e c t e dt o p i cb a s i s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n a r r a t e sa n dc o m m e n t sa n ds t u d i e st h em e n t a l i t y ,t h em e t h o d 。 s e c o n d l y ,i ti sh a n g z h o uv a r i o u sr i v e rs y s t e m st ot h eu r b a nf o r m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f l u e n c eb e f o r e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i sp a nl a y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f o rt h es t u d y o fh a n g z h o u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w ed i v i d ei n t ot h er e s e a r c ht i m ei n t e r v a l f o u rt i m e s ,n a m e l yt h eo i n h a nd y n a s t y - s i xd y n a s t y s u i t a n gd y n a s t y w u i d a ia n d i l l t h e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s e p a r a t e l ye l a b o r a t e se a c ht i m eh a n g z h o ur i v e rs y s t e m i n f l u e n c et h ec i t ys e l e c t e dl o c a t i o n ,t h ec i t ym i g r a t i o n ,t h e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 c i t ye x p a n d s a tl a s tw e ,s u m m a r i z et h er u l ew h i c ht h eh a n g z h o uu r b a nf o r me v o l v e s b e f o r e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i r d l y , i ti st h er i v e rs y s t e mo v e rc i t yt ot h eu r b a nl a y o u to fh a n g z h o ui nt h e 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f i r s t l y , w eh a v eat e x t u a l l y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r i v e rs y s t e mo f h a n g z h o u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 w h i c hi sab a s i cr e s e a r c h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 s e t f o r t hh a n g z h o uc i t y se n t i r ea l l o c a t i o n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d i s c u s sa ni m p a c t o ff i v e rs y s t e mo v e rc i t yo nm a c r o s c o p i cv i e w f i n a l l y , 、h a v et h eb r i d g en u m b e r c h a n g ef o re x a m p l e ,i no r d e rt od i s c u s s i n gf i v e rs y s t e mi n f l u n c et ot h eu r b a nl a y o u t f o u r t h l y , i ti s t h ei m p a c to fg r a n dc a n a lo v e ru r b a nl a y o u to fh a n g z h o ui nt h e 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n ea r t i c l ep r i o r i t yd i s c u s s e sg r a n dc a n a l ( h a n g z h o uo u a n ) e f f e c td y n a m i c si nt h e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f r o mw o r k s h o pa l l e yl a y o u ta n dc o m m e r c e l a y o u tt w oa s p e c t s ,d i s c u s s e st h ei n f l u n c e s w et h i n kt h a tt h es a l tb r i d g ec a n a li st h e d r i v ef a c t o rt og u i d et h ep r o d u c e s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t ot h eu r b a nl a y o u t f i f t h l y ,i ti st h ei m p a c to f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t ot h er i v e rs y s t e mi nt h es o u t h e r n s o n gd y n a s t y m a i n l ye x p o u n dt h ew a y , e f f e c tm a k i n gu s eo fa n dr e f o r m i n gt of i v e 璐 a n dt h ew e s tl a k ei nh a n g z h o ud e v e l o p i n gp r o c e s s f i n a l l yt h o u g hd i s c u s s e st h e c h a n g eo fw e s tl a k ew a t e rb o d yl a n d s c a p e ,w et h i n kt h a th a n z h o uc i t yi n f l u e n c e p r o f o u n da n ds c i e n t i f i c s i x l y , s u m m a r yt h el a wa n d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o ft h ei n t e r a c t i v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u r b a n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w eh a v ef o u rc o g n i t i o n s : ( a ) u r b a nf o r mo fh a n g z h o u ,h a sb e e nr e s t r a i n tu n d e rt h eq i a n t a n gr i v e r ,t h eg r a n d c a n a l ,t h ew e s tl a k e t h i st h r e eb i gr i v e rs y s t e mf r o mw h o s eg e r mt o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 b u t ,t h el e a d i n gf a c t o re f f e c t si nd i f f e r e n th i s t o r yp e r i o d c o n c r e t es a y i n g , t h e w e s tl a k ei st h el e a d i n gf a c t e ri nq i n h a nd y n a s t y ;t h eq i a n t a n gr i v e ri st h el e a d i n g f a c t e ri nt h es i xd y n a s t i e s ;t h eg r a n dc a n a li st h el e a d i n gf a c t e ri nt h en o r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 ( b ) u r b a nl a y o u to fh a n g z h o u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 i n f l u n c e d b yr i v e ra n dl a k e i nt h ep e r i o d ,u r b a nl a y o u td i s p l a y sp e c u l i a r ”n a ng o n ga n dn o r t h c i t y ”p a t t e r n ;c i t yw a l lb a s i sl a n d s c a p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f e a t u r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i s a to n e s c o n v e n i e n c ec u r v e d ( c ) t h eu r b a nd e v e l o p i n gp r o c e s s ,a c c o m p a n y i n gw i t hp e o p l ek n o w i n g , r e f o r m i n g a n dm a k i n gu s eo ft h e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s o c i e t i e s ,p e o p l em a d e u s eo ft h er i v e ra n dl a k eh a v i n gt h r e ek i n do fw a y s :d r e d g i n gar u n w a y ,b u i l d i n gt h e b r a k ew e i r ,t h en e w l yo p e n e d r u n w a ya n ds oo i l ( d ) t h e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d e v e l o p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f f e c t i n go fh a n g z h o n t o d a y , i ts t i l lh a v i n gd r a w i n gl e s s o n st oh a n g z h o uc i t y sf a r - r e a c h i n gp l a na n d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h a n g z h o u :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u r b a nf o r m ;t h eu r b a nl a y o u t v 图表目录 图卜1 秦汉时期钱唐县形势示意图1 1 图1 2 六朝时期钱唐县形势示意图1 3 图1 - 3 隋代杭州形势示意图1 8 图1 - 4 唐代杭州形势示意图1 9 图1 - 5 五代杭州形势示意图2 7 图2 - 3 今日杭州河流现状图3 4 图2 - 2 南宋临安城整体布局图一3 8 图3 - 1 南宋临安城坊巷分布图:6 0 图3 - 2 南宋临安城行市分布图6 8 图4 1 南宋时期西湖水体景观示意图7 6 表2 1 杭州主要河流古今对照表3 3 表2 2 盐桥运河桥梁表3 9 表2 - 3 市河桥梁表4 1 表2 - 4 清湖河桥梁表4 2 表2 5 城南左厢( 城东附) 桥梁表4 5 表2 6 城北右厢( 城西附) 桥梁表4 9 表3 - 1 南宋临安坊巷表5 4 表3 2 南宋临安城外专业市场分布表6 5 表3 3 南宋临安城外瓦子分布表6 7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避垒日期:兰z ! ! z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陕西师范大 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 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它指定机构送交论文 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 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日期:吵! ! !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历来为中外学者所重视,有关著述层出不穷,2 0 0 4 年中 国古都学会形成了中国八大古都的共识。各古都城市均出版有通史性、断代性或 图集类的历史与考古学专著,这些成果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对于城市 历史地理的研究,近年来,学者较多地关注于城市形态、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等方 面的研究。而且一些非历史地理专业的学者也融入到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队伍中, 其研究涉及城市生态、气候、环境、区位等方面。 水源自天,导乎地,而用于人,是自然地理要素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因 子。同时,它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人类采取各种措施改造 和利用水资源以除害兴利,这就是水利事业。城市水利是人们在城市生产、生活 过程中,对自然水体的利用和改造。它不仅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的互 动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城市水利事业与城市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其它大古都而言,杭州 具有“依山傍水、水网密布”等江南水乡特点,从城市水利、水环境角度研究杭 州发展既可以归纳出都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可以反映 杭州自身“水乡”特色,以期与其他都城进行比较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杭州城市的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青睐,尤其是城市水环境的研究成果颇丰。 杭州偏居于中国的东南部,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杭嘉湖平原上众多的水体,这 些水体使得这座城市更平添几分钟灵毓秀之美。所以提到杭州,人们就会想起西 湖、钱塘江、大运河等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水体。杭州城周围湖泊较多, 西湖是与城市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竺可桢的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科 学6 卷,4 期,1 9 2 1 年4 月) ,章鸿钊的杭州西湖成因一解( 科学9 卷, 1 9 2 1 年1 1 月) 以及陈吉余的杭州湾地形述要( 浙江学报1 卷,2 期,1 9 4 7 年) 等文章都论述了西湖的成因。目前大致形成“火山说”、“泻湖说”、“海平面 升降说”、“海口湾说”等多种解释。其中“泻湖说”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同时 许多研究杭州城市史的文章也涉及到西湖形成年代、西湖的治理等内容。具有代 表性的有谭其骧先生的杭州都市发展之过程( 长水集( 上) ,人民出版社, 1 9 8 7 年,第4 1 7 4 2 8 页) ,陈桥驿先生的杭州远古的自然与人文( 中国七 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2 0 0 5 年,第2 7 3 2 7 7 页) ,林正秋先生的古代的杭 州( 杭州大学学报1 9 7 8 年第2 期) ,华林东、钱桂庭的秦汉时期杭州( 周 峰主编:南北朝前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第2 6 3 2 7 2 页) 以及林 正秋的古代杭州西湖的治理(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 9 9 0 年第5 期) 等文章。 杭州是一个水城,城内、外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了城市交通干线,其中对杭州城 市发展最有影响的是大运河。郑祺生京杭运河杭州段的历史变迁( 杭州研究 1 9 9 2 年第4 期) ,阙维民论运河杭州段水道变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 9 9 0 年第l 期) 等考证河道变迁的状况。常耀星源远流长,民生以赖杭州的河 流( 周峰主编:元明清名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第2 0 3 3 页) , 任牮时南宋以前杭州城郭考( 浙江大学2 0 0 2 年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硕士学位论 文) 对杭州市的河流、桥梁作了专题研究,内容涉及西湖的水源、城内诸河流、 城外诸河流及河上桥梁的沿革考辨。杭州地区另一个较大的水系为钱塘江水系。 陈吉余的钱塘江河口沙坝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地理学报1 9 6 4 年第2 期) ,侯 慧粪的钱塘江在历史上的变迁( 杭州大学学报1 9 9 5 年第2 期) 从自然地理 角度恢复了钱塘江河口形势及杭州湾两岸海岸线。杨钧钱塘古渡( 杭州师范 学院学报1 9 8 3 年第l 期) ,吴振华的杭州古港史一书( 人民交通出版社,1 9 8 9 年1 月) 从人文地理角度研究人类活动对钱塘江影响。综观杭州城水环境研究, 民国时期钟毓龙的说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 一书中“说水”一章可 谓是综合的研究。作者不仅将杭州的水体分为钱塘江、西湖、其他诸溪河、其他 诸湖、泉、井、池、潭等分门别类进行研究,而且在钱塘江、西湖这两个章节中 更是细数“江之名称、江流改道、江岸形势、湖之面积、湖之浚治、湖水之来源、 去路、失常、物产”等问题。所以后来学者研究杭州城市水环境时多参考此书。 在杭州城市发展史研究中一些成果也涉及到城市水利建设。茹民德关心民 瘼兴水利,物阜生番便舟楫隋唐时期杭州的水利建设( 隋唐名郡杭州,浙 江出版社,1 9 9 7 年,第9 1 9 6 页) ,倪连德一代明主、功及后世吴越国水 利建设和农业( 周峰主编:吴越首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第5 1 5 7 页) ,方如金、陈建华南宋临安水运业繁荣原因探析( 浙江师大学报1 9 9 6 年第6 期) 等几篇文章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此外,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宋代 江南经济史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 一书中讨论了南宋都城杭州的商业 中心以及城市生态。陈桥驿先生对“宋代杭州的城市生态”一章高度评价,他谈 到“这不仅是大量地占有杭州城市的历史资料,而且运用现代城市生态学和区划 原理,对杭州城市的历史资料作了仔细深化的分析,考证虽然很多,但却绝无烦 琐之感,最后把这个南宋的首都划分为官绅区、军营区、补给区、经济中心区等 区域,并且进一步从这个城市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的城市规划,论证了中世纪的城 2 市革命。”斯波义信这本书虽然没有单独讨论城市水体,但其在研究城市商业及生 态时始终贯穿水环境对城市影响这一思想。 目前关于水环境演变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陈学文、虞家均、金利 权等的成果较有代表性。陈学文外国审视中的运河、西湖与明清杭州城市发展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5 期) 研究了杭州城的规模和交通运输,阐述桥 梁、运河对城市交通、商业等发展的影响,认为杭州发展得益于运河和西湖,这 是明清杭州发展的两大因素。虞家均杭州沿革和城市发展( 地理研究1 9 8 5 年第3 期) 以城市建设和水利状况为重点作了回顾,认为历史上杭城发展一直受 到水的约束。金利权杭州与运河文化( 今日浙江2 0 0 4 年1 1 月) 指出运河是 杭州的经济动脉,运河饮食及运河两岸欢歌渔唱、运河旅游接待等都形成了杭州 特色的文化。李志庭、楼毅生运河与杭州( 唐宋运河考察队编:运河访古,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 一文概述运河开凿的过程及其变迁,探讨杭州经济发 展与运河的关系。阚维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 浙江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 一书以杭州的城池、运河、西湖为主线进行研究。曹树基评价此书“标志着杭州 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取得了新的突破”。综观之,这些研究的侧重点是城市单一 的水体,从城市整体水环境研究水体与城市发展关系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时段界定在南宋时期,鉴于具体研究的需要,时间可上溯到秦汉时 期。研究区域是历史时期杭州城,包括历史上的钱唐县治、杭州州治以及l 临安府 城。研究对象为对杭州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水体,如西湖、运河、钱塘江等, 当时杭州城存在的其他水体如池、潭、沼等同样纳入研究范围。研究的总体思路 是讨论水环境变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改造、利用;以及总 结二者的互动关系规律。具体而言,本文绪论是对该研究选题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第一章研究南宋以前诸水系对杭州形态发展的影响,为基础性和宏观研究;第二、 三章具体研究南宋时期诸水系对杭州布局的影响,为微观研究;第四章总体上探 讨历史时期杭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水系影响;第五章总结规律。 ( 二)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历史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即文献考证与野外考察相结合。首先占 有大量文献资料,除阅读正史外,尽可能地收集南宋时期浙江的地方资料和考古 资料,如南宋的临安三志( 乾道临安志、淳祜l 临安志、成淳临安志) 、梦 梁录、武林旧事以及武林掌故丛刊等,同时也收集后世学者论著,如西 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说杭州等。其次对一些重要的历史遗址进行实 3 地考察,如城市水体的闸堰、渠道、水门等,以此加深研究的感性认识。最后在 撰写论文过程中多借鉴水利史学、景观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等研究方法对所获 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第一章南宋以前杭州诸水系对城市形态发展的影响 一、泻湖时代的西湖与秦汉钱唐县治的选址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 说,在具有性质差异较大的两个地理区域边界( 平原和山区、海洋和陆地) ,就容 易出现大的聚落和城镇。杭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东端与钱塘 江两岸平原的交界地带,具有出现重要城市潜在的自然和经济地理位势。 杭州作为城市的历史,当起自秦代所置的钱唐县。秦始皇二十五年( 公元前 2 2 2 ) ,秦灭楚降越后,在吴、越故地设置了会稽郡,下设钱唐县,。从此揭开了杭 州作为城市的历史篇章。西汉初,钱唐县仍属会稽郡管辖,并在文帝时作为会稽 西部都尉治所,王莽时更名为泉亭。9 秦钱唐县的设立,说明当时杭州地域人口是 逐渐增长的,地理位置也较为重要,因此政治地位逐渐凸现出来。其实当时钱唐 县的水路交通是十分便利的。据魏嵩山、王文楚两位学者的考证,早在秦代,钱 唐县就与吴郡郡治的吴( 今江苏苏州市) 有水道相通,“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则 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水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秦始皇发会 稽适戍卒治通陵高以南陵道,县相属。”。秦由拳县,为今浙江嘉兴市。陵道即陆 道,陵水道是挖土修筑陆道而形成的人工渠道。可见,秦始皇时期,江南运河苏 州至杭州段的渠道就已经开通,且其与浙江相通。秦代开凿江南运河的目的是为 了加强对吴中地区的控制。因为“秦始皇帝常日东南有天子气,” 因此他希望 通过开凿渠道以败其势;同时这些人工渠道的开凿也极大地方便了秦始皇的东巡。 秦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2 1 0 ) 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 浮江下,渡海渚。过丹阳,于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 渡。” 始皇由丹阳到钱唐巡游路线就是走的前面提及的人工渠道,而在到达钱唐 后,始皇曾“东奏槿头”。o 阙维民先生根据越绝书上下文的分析,认为槿头 就是今杭州西湖东北的宝石山,且此处有秦王缆船石作为佐证。据史料记载,“秦 王缆船石,在钱塘门外,昔秦始皇东游泛舟,舣舟于此。旧传西湖本通海,东至 史记卷6 秦始皇本纪。 汉书卷2 8 地理志上。 越绝书卷2 越绝外传记是地传。 魏嵩山、王义楚: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中华文史论丛1 9 7 9 年第二辑,第3 0 3 页。 史记卷8 商祖本纪。 史记卷6 秦始皂本纪。 越绝书卷8 越绝外传记地传,。 阙维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浙江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1 0 月。第8 页 5 沙河塘,向南一片皆大江也。故始阜缆舟于此。” 由此我赞同槿头就是今宝石山 的推断。从史料中我们也可获知,当时西湖是与浙江相通的,由于水波险恶,无 法渡江,所以推断秦始皂巡游路线应该是从丹阳、苏州至嘉兴,经长安闸、临平, 循今上塘河至钱唐,。然后沿着环西湖的山麓进行的。具体路线应为沿宝石山麓西 行,利用宝石山、西湖群山、吴山形成的浅湾绕行至南边吴山的岬角。据阙维民 先生推断,在到达吴山后,秦始皇是经万松岭抵达古渡口柳浦西行渡江的。由此, 秦代江南运河在杭州段的行经路线也就明确:从宝石山麓利用浅湾西行至西湖群 山一线,然后再绕行至吴山岬角,折南过万松岭到达柳浦渡口,再西行渡江,直 抵会稽( 图1 - - 1 ) 。 一一 既然秦代江南运河在钱唐县的行经路线已经明确,那么这条重要的交通路线 对于秦汉钱唐县治的选址有无影响呢? 而在当时,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状态? 它对 于县治的选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我们历史地理学者应该研究的重要问 题。 目前,学术界对于秦汉钱唐县治的地理位置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综观之,争 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第一,关于西湖的形成年代。第二,对于最早记载 钱唐县治位置的文献资料水经注的判读。 1 、关于西湖的形成年代。 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熊振。、魏嵩山。认为秦汉 时期西湖还是“浅海湾”;章鸿钊 、徐规。则认为当时西湖已经是“泻湖”;吴维 棠。、卞云华。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湖已被“沼泽化”;华林东又将西湖沼泽 化的时间提前到“良渚文化晚期至商代之时”。 综观之,上述学者在探讨西湖形 成年代时,使用了三个地理学名词:海湾、泻湖、沼泽。依据现代地理学辞典 解释,海湾是海或洋伸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泻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 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沼泽是地表常年过度 o 淳祜临安志,卷9 秦王缆船石。 o 魏嵩山、王文楚: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中华文史论丛1 9 7 9 年第二辑,第3 0 7 页。 o 阙维民:杭州城池暨两潮历史圈说,浙江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1 0 月,第8 页。 o 熊振:悠悠沧桑话西湖一谈“西湖家族”史,周峰主编;杭州历史丛编之一南北朝前古杭州( 修订 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6 月,第2 4 4 页。 o 魏嵩山: 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区的发展,历史地理创刊号,1 9 8 1 年。 o 章鸿钊:杭卅l 西湖成因一解,周峰主编杭州历史丛编之一南北朝前古杭州( 修订版) ,浙江人民出 版社,1 9 9 7 年6 月第2 2 5 页。 o 徐规、林正秋:杭州西湖1 明罨湖考辨一兼论“两湖”名称的沿革,杭州大学学报) 1 9 8 0 年第1 期, 第1 3 0 页。 o 吴维棠:杭州的几个地理变迁问题,历史地理第5 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 o 卞云华:显微镜下看西湖历史,化石,1 9 8 0 年第1 期。 o 华林东、钱桂庭:秦汉时期的杭州一钱唐故址考兼论西部都尉治,周峰主编:杭州历史丛编之一南 北朝前古杭州) ( 修订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6 月,第2 6 4 页。 6 湿润或有积水的地段,湖泊在形成后往往就会演化为沼泽地。由此可见,西湖在 形成过程中大致要经历海湾一泻湖一沼泽这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分期的界定, 则需要依据地表堆积层及考古资料进行分析、判别。 据西湖白堤附近地质钻孔取样的化石分析,孔深8 2 3 米的青灰色粘土层, 形成于距今7 0 0 0 到2 5 0 0 年,当时的西湖属于半咸水的海湾期。孔深4 8 米的青 灰色细粉砂和粘土层的形成时期,西湖处于晚泻湖时期( 距今2 5 0 0 年) 。另据1 9 8 3 年浙江省交通厅设计院在自堤锦带桥的地质钻孔资料表明,白堤4 米钻孑l 层上有 一厚约4 0 厘米的灰褐色泥炭层,上部标本作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为1 8 0 5 1 3 6 年。泥炭层之下是青灰色粉砂质粘土,富有机质和炭化的植物干枝、孢粉分析结 果,有黑三棱、眼子菜等陆上浅水生的植物。9 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对杭 州市城区的海相淤泥质亚黏土和湖沼相亚粘土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前者的绝对年 龄为7 0 0 0 年,后者为2 6 0 0 年。通过对上述钻孔资料的判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距今2 5 0 0 年或2 6 0 0 年之际,杭州城区基址的水下沙洲已出露为沙漫滩,即西 湖已经成为泻湖。而陆上浅水生植物挖掘表明春秋战国时期西湖已经沼泽化。 同时,考古工作者在1 9 5 0 年疏浚西湖时,曾发现一些新石器,有石凿、石箭 头等生产工具,鉴于到目前为止在杭州、苏州、绍兴等地发现的铜器,年代都不 早于春秋时代,因此估计西湖中出土的石器,是春秋至战国的遗物。 这也与钻孔 资料的年代吻合。所以,我认为在秦代设立钱唐县时,县境内的西湖已经形成。 只不过,西湖形成之初的沙漫滩还不太稳定,在高潮汛时没于潮水之下,低潮汛 则出露水面,这种受潮水侵袭的局面,直到唐代时仍存在。 2 、关于水经注的判读。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流传至今最早记载钱唐县治位置的文献资料。其 卷四十渐江水云: “浙江又东迳灵隐山。山在四山之中,有高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 三十围,其上开散,状似莲花。昔有道士,长往不归,或因以稽留为山号。山下有钱庸故县。 浙江迳其南,王莽更名之日泉亭。地理志日:会稽西部都尉治。钱薏记日:防海大塘在 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钱一千。旬日 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县南 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