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pdf_第1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pdf_第2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pdf_第3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pdf_第4页
(教育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专业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2010023075 分 类 号 g 434 学习方式 全日制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专业学位) 论文论文题目:题目: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专业学位名称: 教育硕士 方向领域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 申 请 人 姓 名 : 李萍萍 导 师 姓 名: 孙宽宁副教授 杨剑屏中教高级 论文提交时间: 2012 年 6 月 6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i 目目 录录 摘要 . iii abstract . v 第 1 章 绪论 . 1 1.1 选题的缘由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5 1.4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 5 1.5 研究的意义 . 7 第 2 章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相关理论 . 9 2.1 社区居民及社区老年教育 . 9 2.2 信息素养相关理论 . 10 第 3 章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状研究调查 . 16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16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16 3.3 调查实施 . 17 3.4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17 3.5 社区居民对培训的需求 . 24 3.6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状小结 . 27 第 4 章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培养方案设计 . 28 4.1 培养目标 . 28 4.2 培养内容 . 30 4.3 培养机制 . 32 4.4 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 35 第 5 章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实施及反思 . 37 5.1 培养方案实施 . 37 5.2 培养方案实施反思 . 39 结束语 . 42 注释 . 43 参考文献 . 4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ii 附录 . 47 致谢 . 5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iii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 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是人们行动的基础。因此如何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有效获取有 用信息不仅是专业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 渠道,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综合能力。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水平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是否需要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在济南市历下区选取了四个社区对社 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对社区居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必要。 首先,与社区居委会经常打交道的社区居民主要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他们基本都没有接 受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其次,这些老年人通过各种途径大都了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 很多事,诸如休闲娱乐和查找获取关于日常生活、保健等的知识与资料,因而非常愿意学 习相关的技术。第三,社区居民学习信息技术的途径非常有限,在家中,子女没有时间或 耐心,而社会上专门机构进行的高强度短期专业技能培训又不能适应这些居民差异过大、 起点极低的特点。由此可见,大部分社区居民存在着信息素养水平低而需求大的矛盾,亟 需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来提高。 基于前期对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状以及社区居民对信息素养的需求的了解,结合本地 区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了具体可行的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包括: (1) 培养内容, 给出了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框架, 以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主; (2) 培养目标,为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开展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也是衡量社区居民通过培训所 达到的信息素养水平的标尺; (3)培养机制,为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开展而制定的各种策 略,主要从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师资力量三个方面论述; (4)培训的形式,对适合社区 居民信息素养培养的各种授课形式进行阐述,包括集体授课、小组合作、个别辅导、开放 的课堂等形式。 接着我们选取济南市历下区的一个社区,将培养方案付诸实践。通过实践笔者认为, 虽然社区居民在学习起点、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只要安排合理,对其进行有 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可行的。并且通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的信 息素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iv 现阶段,有关老年居民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不是很 多。因此,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在当前国内外研究现 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案,是 本研究最大的创新。 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社区居民 分类号:g4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v the cthe cultivation of ultiv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community resi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information literacy abstract information is the basis of people to a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ow to correctly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information and effectively obtain the useful information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the specialized personnel but also each community resident in daily life must face.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r information which consists of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 judging when you will need information, choosing the best channel to get information, the retrieval evaluation 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level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ir liv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nee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we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e lixia district in jina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very necessary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first, people that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are 50 to 60-year-old men and women who never had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econd, these elderly people mostly know that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do so many things by all means. third, the way that community residents can lea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very limited, because their children have no time or no patience to teach them and the speci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society cant appropriate for them. hence, the contradiction exists between most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low information literacy level and their demand is very big. this can be solved by star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 make a detailed training program to cultivat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investig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the training program includes four parts: first is the training contents, which contain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and with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ng mainly; second is the training goal, which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dire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it is also the ruler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level; third is the training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some useful strateg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mainly include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vi the management system, funding source and teacher resources; the last one is the training form, which elaborates various teaching form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group collaboration, individual coaching and the open classroom. then i chose a community in the lixia district to put the training program into practices. through the practice we find that though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learning starting point and reception, it is quite feasible to conduc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as long as we make a possible arrangemen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lso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at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tudy for elderly residents is not so much in terms of both practice and theory. so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itself is a novel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training program that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is the biggest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key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training program;community resident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1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2012 年 1 月 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 亿。1继工业革命之 后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壮举,它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使得 现代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速度是异常惊人的。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就曾做 出过这样的预测:人类知识在十九世纪每 50 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每 10 年增加一倍,七 十年代是每 5 年增加一倍,而近 10 年则是每 3 年增加一倍。知识大爆炸使得信息量激增, 也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上种类繁多、五 花八门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如何利用网络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将其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并会对信息进行处理、评价,已成为当代社会居民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这 种能力就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社会公民在社会立足、生存的必 要条件,也是构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体系的必备要素。它作为一种获取信息、运用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技能。 在我国,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自本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 术教育在学校的逐步普及开始的。 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早已经在中小学全面开设。 可以说,目前受过正规中小学教育的青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一些信息技术教育,具备 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利用日常信息技术来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我国的信息素养教 育都主要集中于学校教育情境之中,对学校之外的社会居民是否需要接受相关教育以及如 何开展教育的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那么,广大的社区普通居民是否需要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呢?根据我们在济南市历下区 部分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现状和需求进行的调查,发现对社区居民进行信息 素养教育非常必要。 首先, 与社区居委会经常打交道的社区居民主要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 他们几乎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其次,这些老年人通过各种途径大都了解利 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很多事, 诸如休闲娱乐和查找获取关于日常生活、 保健等的知识与资料, 因而非常愿意学习相关的技术。第三,社区居民学习信息技术的途径非常有限,在家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2 子女没有时间或耐心,而社会上专门机构进行的高强度短期专业技能培训又不能适应这些 居民差异过大、起点极低的特点。 由此可见, 大部分社区居民存在着信息素养水平低而需求大的矛盾。 解决好这一矛盾, 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掌握生活 与保健的知识经验,能够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增加内心的幸福感。而要解决好这 一矛盾,就必须对社区居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那么,社区居民应该接受什么样的信息素 养教育,通过哪些途径开展相关教育,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管理机制等都成为亟 需研究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下面对信息素养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下总结。 1.2.1 国外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概念自 1974 年提出以来,在此后的 30 多年,欧美等国的专家学者们不仅对 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也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信息素养教 育在学校范围广泛开展。与此同时,一些信息素养标准也相继出台。下面就从信息素养教 育和信息素养标准这两个与信息素养最密切的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一下概述。 1.信息素养教育 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已经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英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瑞典、 芬兰等国家都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这种机制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信息素养教 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等各方面的全面变革。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 信息素养教育从最初的技能教育到现在更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素养。 表 1 为美国、 英国、日本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比较。 表 1-1 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 国家 产生时间 名称 课程设置 美国 1958 年 信息技术教育 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 英国 六十年代中期 信息与交流技术教育 有全国统一的课程 日本 1984 信息教育 有全国统一的课程 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从 1958 年 ibm 开始教授二进制起,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现在比较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设备的配置方面也处在其他国家的前列。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3 另外,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地区可以依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 课程目标。 英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又称为“信息与交流技术教育” ,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为目的。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课程,并得到政府和社会 的大力支持。 日本的信息教育,又称为“信息教育” ,产生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目前其信息素养教 育已经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信息教育体系、 对各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都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全国在课程上统一,但各个学校可以有不 同的要求。主要目标均为“培养能够适应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网络等信息手段的基础素 质和能力,加深对信息发出和接受的基本规则与信息化影响的理解”2。 另外,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并且颁布了相关法令大力支持开展信 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这些策略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长远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过程 中,各国都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将其深入到学科教学中,逐渐建立起完备的信息 技术教育体制。 在硬件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 使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2.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评价的指标体 系大都是由权威机构制定的,其评价标准具有层次性,既有国家制定的标准,也有各地区 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的标准。并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相应的信息素养标准,其中既有 面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也有面向特定专业的信息素养标准,这些信息素养 标准的制定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面就对这些信息素养标准进行一下概述。 1998 年由美国的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联合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 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 独立学习和社区责任三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3, 并且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对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1999 年,英国高校与国家图书馆员协会发布了英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 , 共有 7 个一级指标和 18 个二级指标, 其中一级指标可以概括为基本的图书馆技能和 it 技 能。 4该标准对信息素养的技能进行了细化,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重要的评价标准。 2000 年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批准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是针 对大学生而制定的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共分为 5 项标准和 22 项操作说明,从七个方面对 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被教师和图书馆员用来作为评估学生 信息素养状况的标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4 2001 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养联合工作组又正式发布了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信息素养框架:原则、标准及实践 ,作为各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5 2004 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确定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原则、标准、实践方案,作为开 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指标。 2006 年修订的科技信息素养标准是美国针对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而制定的 信息素养标准, 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是针对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标准,高 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则是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而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反映 了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培养的特点,使学生在每个教育阶段都得到相应的培养。6 1.2.2 国内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最早开始于 1982 年,在 5 所名牌附中开展试点, 以 basic 选修的方式进行。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少量试点到逐步普及,从计 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的阶段。高中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 的进一步深化,从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了提升。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摆脱了最初的单纯技能训练的巢臼,其形态 乃至内涵都实现了本质的升华, 开始走向了文化素养教育的方向。7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 不属于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导致其在中小学阶段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很多地区,尤 其是农村学校,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因素致使中小学阶段信息 技术教育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学阶段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始于 1984 年各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文献检 索课。现在高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发放读者手册、新 生培训讲座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来实现。通过这些活动 和课程的开展,使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 多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意识不够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狭窄,积累的信息知识不 足,信息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等,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学生需要改善的方面。 总的来说,我国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后期陆续有一些研究 开始展开。自本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逐步普及,其开始受到较多 关注。同国外的情形类似,在我国不论是信息素养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主要集中 于学校教育情境之中,对学校之外的社会居民是否需要接受相关教育以及如何开展教育的 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因此,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盲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5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包括以下三点: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 (2)针对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具体的社区居民信 息素养培养方案,并选取济南的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实践; (3)总结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经验,结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找出研究的局限性及不 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改进的建议。 1.3.2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获取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 状的信息; (2)在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社区居 民信息素养培养方案; (3)选取济南的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将培养方案付诸实践; (4)在实践结束阶段,总结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 以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信息。 1.4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4.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 通过这四种方法的应用来了解当前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据此制定出针对社区居民信 息素养的有效合理的培养方案。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鉴别、整理等方法对文献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对某领域知 识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它是一种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即研究者不与文献中涉及的人物、 事件进行直接接触。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获取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对国内外信息素养的现状有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6 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被称“书面调查法” ,或“填表法” ,它是一种通过采用书面形式间接 搜集到研究材料的调查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向被调查对象发出调查表,通过分析被调查对 象填写的调查表来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按照其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分为 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 本研究在第 3 章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状研究调查” 中用到的主要方法就是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深入了解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且涉及到的调查问卷大都 是自填式调查问卷,即都是通过社区居民自行填答完成的。 3.访谈调查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者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而获取被调查者对一些事 情、行为的态度和看法的一种方法。相对于问卷调查的格式化、模式化,访谈法对于调查 问题可以进行选择和控制,因而具有灵活性、开放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是对问卷调查的 一种很好的补充方法。 本研究主要在前期通过访谈调查了解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水平以及对他们学习信息技术 的影响因素。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用访谈调查法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在学习中遇到 的问题以及他们对学习的需求。 4.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针对发现的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某一实际问题, 通过运用多种技术和研究方法,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的行动研究主要是针对发现的社区居民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本 身对信息素养的需求,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具体的培养方案,并在济南地区选取社区将培养 方案付诸实施,以期为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活动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1.4.2 研究过程 本研究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应用阶段、总结 反思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文献综述和现状调查:文献综述就是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 在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研究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现状调查主要是 通过在社区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来了解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7 2.理论研究阶段 本研究理论研究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1)对前期现状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明确调查对象的特点及信息素养现状; (2)设计出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案,及制定出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 培养机制和培养内容。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前期现状调查和文献综述整理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培 养方案,为以后的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3.实践应用阶段 选取济南有代表性的社区, 以这个社区的居民为对象, 将制定出的培养方案进行实施, 并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进行收集,用于后期的总结反思。 4.总结反思阶段 对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总结,找出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获得的 经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展望。 1.5 研究的意义 2011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3.26%,其 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 8.87%,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了 2.93 个百分 点和 1.91 个百分点。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老年人口 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未来的二十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三 化” (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也将达到高峰期,成为我国人口的新特征。社区居民信 息素养的培养就为应对“三化”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 活,也为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1 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居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意味着他们职业生涯的结束,从此将步入人生的另一 个阶段老年期。一方面,退休使得他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与此同时他们人际交往的圈 子也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子女大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他们。 因此,角色的突然转换,往往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处在孤独、失落的环境中,精神生活 不够充实。 社区老年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老年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8 与同龄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这有助于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 活,愉快地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从而消除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为创建积极、文明、和谐的社区生活产生积极的推动 作用。 通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就近学习的机会,让作为普通民众 的社区居民掌握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的方法,让他们可以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成 果。另外,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可以使他们融入年轻人的娱乐和学习生活中去,促进他 们与其家庭成员的沟通,从而缩小与年轻人的代沟、减少矛盾让他们积极乐观地度过自己 的晚年生活。 1.5.2 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指出: “重视老年教育,广 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 社会。 ” 社区的离退休老人虽然年龄大都在五十到七十岁之间,但是他们都知道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上网查询一些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网上购物等,可以看出他们 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都有很大的积极性。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就为这些社区的离退 休老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培养内容也是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因而 更符合老年居民的需求。 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让社区居民学习到许多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保障了 老年居民受教育的权利,更为宝贵的是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岗位上退下来 之后,在生活中找到新的乐趣和方向,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让 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充实自己的生活,并且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行其它方面知识的学 习,这对终身教育的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9 第 2 章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相关理论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包括社区老年教育相关理论和信息素养相关理论两部 分内容。 2.1 社区居民及社区老年教育 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属于社区老年教育的范畴,为了以后研究的展开先对本研究 用到的“社区居民”的概念进行一下界定,接着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一下阐述。 2.1.1 社区居民的概念 2000 年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般认识上的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 指地理位置上靠近的人群集中居住的区域,就是居住在一个街区附近的居民全体的集合。 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角度,它又具有行政管理的属性,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该社区涵盖的各种 行政事务。另外,社区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可以是具有共同文化取向的人群聚集所组 成的区域。 现实生活中的社区通常由五个要素构成: (1)一定数量的人口,这是构成社区的主体; (2)特定的地理区域,这是社区得以存在的依托; (3)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这是人群 得以聚居的物质基础; (4)居民对社区感情上的认同,这是社区存续的情感基础; (5)有 特色的社区文化,要具有能体现出各个社区特色的文化。8 根据社区的定义,社区居民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所组成的群体。本文的社区 居民特指那些社区居委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即五十岁到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所组成的群 体,本研究中提到的社区居民也采纳这个特指的概念。 2.1.2 社区老年教育 (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城乡社区教育 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9。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为了 便于以后研究的开展,先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涵义、意义以及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梳理。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培养 10 社区教育是随着社区服务的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教育形态, 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产生的时间相对较短,现阶段在我国的实施面也不 够广。社区教育就是在地区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下,通过在社区范围建立教育机构,用以组 织和协调社会的整体力量,从而发挥各自优势,并且通过社会参与进而双向服务、共建文 明、共育人才。10而社区老年教育,属于社区教育中专门面向老年人的范畴。社区老年教 育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