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ii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以标 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做过贡献的老师和同学均己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日期: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 日期: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iii 摘要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 “交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学术研究中 的“交往”与一般日常意义中的交往有所不同。本文中“交往”是指:一种在“追求平等” 和“相互尊重”的理念指导下的,并且以物或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和进行的,主体间的相 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活动。其中的理念本文称之为“交往理念” ,其 核心是“追求平等”和“尊重双方的主体性” ,即追求交往双方的平等性。 交往的德育价值,首先体现在“交往理念”对德育产生的价值方面。 “交往理念”的确 立,有助于促进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还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 更具时代性。 交往归根到底是一种活动,交往活动的建立有丰富的德育价值。从学生与教材“交往” 的角度看, 交往活动有助于教材编写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 编写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 材;有助于教师减少“灌输”方式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践行道德 准则的积极性;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发展独立人格。从学生与教师“交 往”的角度看,交往活动有利于改善师生对立的关系,从而创设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氛围;有 利于道德教育达到理想状态;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进而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重要 他人” 。从学生与学生“交往”的角度看,交往活动有助于形成具有凝聚力的集体,从而扩 大道德教育的影响,减小集体中个体道德水平的差距;有助于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 而使学生的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的“社会公德”的认识,为社会公德的 履行奠定基础。 要实现交往的德育价值, “交往理念”的确立是其前提。这包括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 观,加大对学生以及教育事业的情感投入;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 观,不急功近利。交往活动的建立是实现交往德育价值的途径,既包括显性课程中交往活动 的建立,又包括隐性课程中交往活动的建立。在显性课程中,应提倡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师生双方学会倾听,合理控制情绪,强调教师教学的感染力。在隐性课 程中,应多开展各类互动活动,塑造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使交往活动在潜移默化中 建立并运行。 为了保障这些价值的实现, 应注重教师相关素质的培养, 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 同时,还应关注环境因素,营造一个和谐、自由、开放的德育环境。 关键词:交往;关键词:交往; 交往理念;交往理念; 交往交往活动;活动;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 价值;价值; 实现实现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iv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awakening of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n scholarly research somehow is different from what it means in our social life. 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is an activity to which, it means: the mutual exchanging, communicating,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ng, using material or language symbols as medium, with the guiding principle that in pursuit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 . the principle here we call it “communication idea” in this paper. the core of the communication idea is “pursuit of equality” and “respect subjectivity”. communication is valuable for moral education. first we talk about the value in communication idea.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cation idea can change the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 awake studen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make the moral education have more modernity. second, we talk about the moral education value in communication activity. to communicate with teaching materials, the activity makes the writer of the textbook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demands and write more suitable textbook to students. and this activity also makes the method of “inculcation” reduced; increases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and the enthusiasm of performing moral standards; improves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and develops their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teacher, the activity can improve contradi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reate a helpful mor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t can also cause the moral education reach an ideal state; and increase the emo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n make teachers becomes the “significant others” to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the activity can make the collective have more cohesion and balance the moral level of the collective. it also can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and socialization level; promote students cognition with social morality and the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ir performance of the social morality. to realize the moral education value in communication, firs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idea. it demands teachers establish correct views on students and input more emotion to students and education. it also demands students reinforce their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establish correct learning view. second,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y. the activ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both in manifest curriculum and hidden curriculum. in the manifest curriculum, we should advocate heuristic teaching and develop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also it deman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to listen and control emotion; demands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intensification in their education. in the hidden curriculum, we should develop variou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mold students significant others. to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qualification training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free and opening environment. key wor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de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moral education; value; perform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v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 i abstractabstract . iv 目录目录 . v 1 1 前言前言 . 1 1.1 问题的缘起 . 1 1.2 问题研究现状 . 3 1.2.1 关于引入教育中的“交往”的涵义研究 . 4 1.2.2 关于交往的德育价值的相关研究 . 4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方法、内容 . 6 2 2 交往的涵义交往的涵义 . 8 2.1 交往的日常涵义 . 8 2.2 交往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 . 8 2.3 本文的“交往”定义 . 11 3 3 交往的德育价值交往的德育价值 . 12 3.1“交往理念”的德育价值 . 14 3.2 交往活动的德育价值 . 17 3.2.1 学生与教材“交往”的德育价值 . 17 3.2.2 学生与教师“交往”的德育价值 . 22 3.2.3 学生与学生“交往”的德育价值 . 26 4 4 交往德育价值的实现交往德育价值的实现 . 31 4.1 实现的前提“交往理念”的确立 . 31 4.1.1“交往”的正确理解 . 31 4.1.2“交往理念”的确立 . 31 4.2 实现的途径交往活动的建立 . 34 4.2.1 显性课程中交往活动的建立 . 35 4.2.2 隐性课程中交往活动的建立 . 37 4.3 实现的保障 . 39 4.3.1 影响交往德育价值实现的因素 . 39 4.3.2 实现的保障 . 3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4 附录附录 . 47 致谢致谢 . 48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1 1 1 前言前言 1.11.1 问题的缘起问题的缘起 当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原先社会相对稳定的 价值体系正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而面临“重组” 。众所周知,20 世纪是世界科技事业迅猛发 展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时代的来临,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出现了空前扩张。这些发展深刻 地影响乃至规范着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念。美国未来派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认为,上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西方社会率先进入了“后工业社会” 。在后工业社会中,工业的发展以科学 知识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生产事务实现了信息化、电脑化和自动化,知识产业成为了社会的 主导产业。因此,相对于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的“工业社会”而言,身处在后工业社 会的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在从事生产工作之余,人们可以有时间关注自身,关注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前工业社会人主要是对付自然;在工业社会人的主要 任务是对付制作的世界;后工业社会的中心是服务,因而它的首要目标是处理人际关系。 ” 社会中心任务的转变,昭示着人们的互动对象已经从单纯的“物”转向了与自身一样具有思 想的“人” 。由于任务的对象具备了独立思想,那么传统的那套将“物”作为客体的处理方 法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因而,在后工业社会中, 一切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评判、 审美标准等都将被改造, 一些传统的阶级社会分析的理论方法也几近过时, 社会阶层将重新 分化组合。一个全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科学的成就使一切事物失去了神圣 性,神秘性和历史性。工业社会的一切几乎都已经不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需要,那种基 于“物”而建立的“主体客体”模式不能再适应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然而,后工业社会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促使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却由于 西方的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而加剧了东西方世界经济与军事发展的不平衡。20 世纪 50 年 代以来,世界大战的危机,局部战争的连绵不断,核武器的恐怖阴影,东西方的冷战,贸易 大战的持续不断使得人们恐慌不已。 这样的局面使得人们刚刚觉醒的主体意识受到了不同程 度的冲击。人们由最初的恐惧绝望,转而悲观,并最终转向了吸毒、斗殴、性解放、摇滚乐 和激进主义, 他们企图在这些疯狂的宣泄中解脱自我。 他们放弃了偏执的信仰和绝对的社会 目标, 不愿再承担政治家、 哲学家的重任。 全世界社会形成了多元的生活准则, 价值的变异, 自由的变异,各种解放运动的风行,全球范围的分裂和派系的倾轧,恐怖主义肆意嚣张,虚 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盛行,构成了一副没有权威、丧失中心、处于分解状态的世界图景。社 会心理的随意性和多样性,成为了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这样一个带有“非理性” 、 “去中心” 、 “多元化”色彩的社会里,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 觉醒以及个性的彰显,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的学校道德教育,逐渐呈现出对这个时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98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2 代的不适应。道德教育实效低下、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学校的道德教育不“道德” 地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等等问题常常见诸报端。道德教育一时间几乎成了大众“口诛笔伐”的 对象。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的错误,而是人们曲解了“道德教育” 。 在主客二分的模式下, 人们简单地将道德教育中的一方看作是唯一主体, 而这一方往往是作 为教育者的老师。 面对作为客体的学生, 身处主体地位的教师自然而然地就采用了以灌输为 主的教育方式,随着这种情况的愈演愈烈,学生逐渐沦为了盛放美德的“器皿” ,德育成了 “人”与“物”之间的一种活动。然而,在当今这个自我的觉醒与个性的张扬的时代,这种 被曲解的道德教育不再具有之前的教育效果。 如今的人们不再愿意担任太多的 “社会角色” , 他们更关注自身, “做自己”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选择,我喜欢” 成了时代的流行语。 在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中, 对于处在如此社会氛围的学生来说, 传统的一些德育理念和方法, 不再适应当今自我意识日渐增强的学生们, 他们不再甘于被动接受, 不再轻易信任所谓的 “权 威” 。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不再认同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权威地位, 不再甘于沦为 “美 德袋” ,他们甚至开始置疑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对于一些他们认为不合理的道德观念 或者行为,他们敢于大声说“不” 。学生的这些现状,一方面体现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这种被“曲解”的道德教育对当今时代的不适应。 为了应对当今德育出现的种种问题, 德育理论工作者作了很大的努力, 他们借鉴外国的 德育模式提出了许多新的适应中国实际的新德育思路与模式, 但是这些似乎也未改善中国德 育以“灌输”为主的现状。 “谈到中国的德育,人们都道它以灌输与强制为特征。 其实,从名目繁多的德育内容或德育方式方法中,再从林林总总的德育课题研究 成果中,哪能捕捉得到多少灌输与强制的痕迹!不过, 灌输与强制确是 以外在的价值规范体系与目标为德育出发点的那种实践的影子。 ” 因此, 应对一个个性彰显 的时代,面对自我觉醒的学生,道德教育要改变的是“以外在的价值规范体系与目标为德育 出发点” ,德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实际存在的行为与意识出发。但 同时,德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它的任务之一是要使社会 的价值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 使学生的行为不致违反固有的、 社会成员已经约定俗成 的社会价值观念。所以,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丧失了主体地位的教师将有可能无法通过 “主导”地位使学生理解遵守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真正理想的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既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完善的发展, 同时又可以将外 在的社会价值规范内化成学生自身品德结构的教育。并且,道德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 特别是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为主要目的。 这样的道德教育完全符合自我意识觉醒的学生 们的需要,道德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习得社会规范,更促使学生关注自身,以发展自身的完善 人格为终极目的。在这样的道德教育中, “灌输”显然是培养不了理想人格的,但同时,一 味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育,对于学生的“内化”进程也有影响。因而,理想的德育应该是 陈桂生.关于“德育”活动的运行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5(4):45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3 一种“主体间性”的德育。 所谓“主体间性”是一种交互主体的概念,它讲求的是一种“主体主体”之间的关 系,它既不同于孤立的个体,又区别于群体,它讲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共在” ,它强 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往” 。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建立在单子式个人主体 性基础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利己主义越来越暴露出它消极的一面, 由此引发了人与自然、 人 与人关系的冲突和恶化。 这一切都说明, 单子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理念正在逐步丧失其存 在的历史根据,20 世纪的西方哲学家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共在性,提出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作为走出个人主体性危机的尝试。 ” “主体间性首先具有哲学本 体论的意义。主体间性的根据在于生存本身。生存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主体构造、征服 客体,而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主体间性的第一个含义 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 其他主体的共在。自我的存在方式是社会性的,即社会性存在的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包含社 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否定原子式孤立个体观念,也反对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 没。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它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 本质又是个体性的,主体间性就是个体性间的共在。 ”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具有如 下特点:其一,是主体之间在相互尊重前提下形成的平等合作关系,处于关系之中的各方首 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主体特性的充分展现者;其二,是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 互理解、融通的关系;其三,在理解融通的基础上通过共识等表现的一致性;其四,是客观 存在的即呈现出一种客观性。 ” 所以,主体间性的德育就是一种师生处于平等状态的德育,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状态。 为了应对当今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价值的转变, 当今的道德教育, 应该既要尊重学 生的主体地位,又要确保教师的主体性,师生之间应呈现出一种“交互主体”状态。亦即, 在道德教育中引入“交往”的理念,从而使得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并更好的 发挥其固有的积极作用。 1.21.2 问题研究现状问题研究现状 自“交往”的相关理论诞生以来,学界对交往的本质研究与应用研究层出不穷。基于交 往的“交互主体”性质,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将交往的理念引入教育,提倡以“交往”的方 式进行教育。 现存的关于交往与德育关系的文献大多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即引入教育中 “交往” 的涵义以及交往与德育的价值两方面。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美中教育评论,2005(5):19 赵平.主体间性的德育意义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3133 王萍霞.主体间的阈界融合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3) :5860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4 1.2.11.2.1 关于引入教育中的“交往”的涵义研究关于引入教育中的“交往”的涵义研究 “交往”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在新华辞典中就将其解释为“互相来往” ,当然, 这是人们一般意义上对“交往”一词的理解。而作为一个引入教育中的学术名词,我国已经 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田汉族在交往教学论中认为交往(communicate)就是“传达或交换思想、意见或 消息” 。 张治勇在德育交往:现代德育的本质中认为:交往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即主体与主 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这两位学者对交往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这些定义表明,交往必须具备两个“主体” , 两种“思想”才能进行。但是,他们并未强调其中的平等性。 彭未名在交往德育论中,认为交往具有以下含义: “第一,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 独立的个体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 (互相理解)的交往做起点。第二,交往是人与人 之间的互动互惠活动,是人存在的交互共生状态。交往主体性是交往的本质特征。第三,交 往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境况,也离不开语言。第四,交往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 个动态的双向建构与双重整合的活动性范畴,又是一个关系性范畴。 ” 蔡琼在 “交往”视野下的大学德育中指出了哲学定义中的“交往”的定义: “交往是 人的社会性的存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物质和精神交往;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 理想的交往形式是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 刘亚敏在交往:德育研究的新思维中指出:在哲学上的“交往”概念, “是指人与 人之间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变换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能力及其成果的过程,是人 与人之间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 这些交往的定义, 由于受到了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的影响, 学者大多从哲学角度对其定义, 体现了交往的“交互主体”性质,以及交往的内容、形式等。 1.2.21.2.2 关于交往的德育价值的相关研究关于交往的德育价值的相关研究 1.2.2.11.2.2.1 交往对德育的价值交往对德育的价值 关于交往对于德育的价值的文献, 现存的材料并不是很多。 董秀娜从学生道德的认知和 情感层面提出了交往的德育价值。在浅析交往德育中提出, “第一,交往能促进受教育 者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进程。第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对 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三,交往不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认知领域,还同时 田汉族. 交往教学论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张治勇. 德育交往:现代德育的本质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大,2003 彭未名. 交往德育论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47 蔡琼.“交往”视野下的大学德育j. 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02(7) :112115 刘亚敏. 交往:德育研究的新思维j. 前沿视点,2003(78) :6467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5 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领域, 并影响其意志品质的发展。 ” 这里对交往的德育价值分析得不 十分系统,三点价值分别从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进程、品德发展和情感角度来论述,显得比较 零乱。 学者高岩对交往性活动的德育意义进行了研究。 他从学生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和践行的角 度提出了德育价值。 “交往性活动是针对于主体单向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而言的,其哲学 意蕴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在一定的目的引导下, 以一定的中介物为媒体, 通过活动与对 象所发生的相互往来与交换、 相互作用与制约、 相互影响与改造的一种交互活动方式和交互 活动过程。 ” 在这个“交往活动”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 “交往活动”所讲求的就是一 种“交互关系” ,是一种“交往”理念所引导下的活动,所以,它与“交往”是共通的。他 认为交往性活动具有以下德育意义:第一,交往性活动是主体认知自己的基本途径;第二, 交往性活动是主体认知道德的主要形式;第三,交往性活动提供了主体道德体验的场景;第 四, 交往性活动是主体道德改造的动力; 第五, 交往性活动使个体真正成为道德活动的主体。 这些意义着重从受教育者主体层面论述,体现了交往对受教育者主体发展的作用。 刘聃在在交往中构建自我浅论浅论教学交往的价值中,对教学交往的价值进行 了研究。他认为,教学交往具有: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健全学 生人格;促进学生社会化这些价值。虽然文中只提到了教学交往,但是道德教育与教学本身 就是密不可分的,道德教育中包含教学,同样教学中也包含了道德教育。所以,在文中提到 的这些价值中, “健全学生人格”和“促进学生社会化”这两条明显具有直接的德育价值, 而其他的价值对德育或多或少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此外, 杨红梅在 良性人际交往对德育的意义 一文中, 论述了人际交往对德育的意义, 她认为, “良性人际交往是指主体间遵循着社会认可的心理准则和规范,积极地相互沟通信 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良性交往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也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与完善这种交往是激励人们向善和向上的有效 手段.其内涵与作用同德育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 她提出:良性人际交往是强化德育效果的 重要环节; 良性人际交往是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途径; 良性人际交往对构建新的德育模式有 重要启示;良性人际交往的主体间性对构建新的德育模式具有启示。在文中,作者从德育的 诸要素入手,论述了良性人际交往对德育的价值。 1.2.2.21.2.2.2 交往的德育价值的实现交往的德育价值的实现 关于交往的价值, 特别是交往的德育价值的实现, 现存的材料几乎千篇一律地提出了 “对 话”这一途径。 “德育交往的基本途径对话” 聂荣鑫在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中,对“对话”进行的条件问题做了研究: 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 师生双方有共同的话语和遵守一定的规则; 在德育对话中, 董秀娜.浅析交往德育j.青少年研究,2005(2) :3133 高岩.交往性活动的德育意义j.社科纵横,2007(1):122123 杨红梅.良性人际交往对德育的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1315 张治勇.德育交往:现代德育的本质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大,2003 聂荣鑫.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3134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6 师生之间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 漆玲玲在德育走向对话 中,提出进行德育对话的重点,她认为“对话”要注重三 方面: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师生在对话中应相互信任;教师要注意扩展和丰富 学生的经验和视野。 而方元山在论对话与德育 中,也提出了实现“对话” ,要注重四个方面:师生共同 阐释;师生共同体验;师生合理交往;师生共同发展。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了四个“共同” , 表明交往的特点,即师生之间在平等的状态,体现了师生双方的“交互主体性” 。 从以上的这些内容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作者将“对话”看作是一种行动。只有通过这样 的行动,德育交往才得以进行,交往的德育价值才得以实现。 此外,唐勇、李群在德育与交往 一文中,对德育交往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他 们认为德育交往应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 第二层面是对学生 的精神关怀; 第三层面是关注学生的成长计划和督导其计划的合理执行。 这三个层面都是从 学生的角度提出的, 体现了德育交往中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尊重, 但是交往并不是单方面 的,因而,此三层面,并不是十分完善,以为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忽视教师主体性的倾向。 综上所述,从这些文献中,不难看出,对引入教育中的“交往”的定义,我国的学术界 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入研究, 然而交往对于德育的价值这一部分, 国内研究的学者并不是很多, 且现存的研究成果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当然, 更不用提如何实现交往对于德育的价值的问 题了。本论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系统的论述。 1.31.3 研究目标与主要方法、内容研究目标与主要方法、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在前人已得出的研究成果, 即交往在德育领域中具有价值的基础 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交往与德育的关系, 揭示交往对于德育的具体价值, 并就如何实现其价值 提出一些思路,以期为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思路。 本论文以文献法为主要写作方法,通过思辨厘清交往对德育的价值及如何实现这些价 值。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本人将查阅大量与“交往”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以及关于道德教 育的各类中外文献资料。同时,还将访谈部分一线教师,了解其对交往与德育的关系的理解 以及其对学生常用的德育手段,并了解其师生观。此外,在访谈教师的同时,还将访谈一些 学生, 了解其对教师进行的道德教育的态度以及其认同的师生关系等。 这些访谈将有助于了 解现存的师生观,了解现行学校的德育理念和方式,以及学生对其的认可程度。这将有利于 更好地找到一条实现交往的德育价值的途径。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除前言外,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交往涵义研究、交往的德 育价值研究、交往德育价值实现的研究这三部分。 漆玲玲.德育走向对话j.当代教育论坛,2004(3) :9192 方元山.论对话与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2325 唐勇.德育与交往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1417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7 第一部分为交往涵义的研究, 在厘清交往的日常涵义以及在各不同学科中的涵义的基础 上,对本研究所涉及的“交往”确立概念,为探讨其对德育的价值打下基础。本文对交往的 定义确立为:交往是一种在“追求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理念指导下的,并且以物或语言 符号为媒介而发生和进行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活动。 第二部分为交往的德育价值的研究,该部分中,将通过“交往理念”和交往活动两大角 度论述其对德育产生的价值。由于交往归根到底是一种活动,因而,交往活动对德育价值部 分论述得更为详细,分别从学生与德育教材交往的角度、学生与教师交往的角度、学生与学 生交往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揭示了交往对德育的各种价值。 第三部分为交往德育价值的实现研究, 该部分研究分别从实现的前提、 实现的途径以及 实现保障三大方面进行。在实现前提部分强调了“交往理念”的确立,并且分别从教师与学 生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实现的途径部分,强调了交往活动的建立,分别从显性课程与隐性 课程两个角度谈了交往活动的建立。 最后, 在实现的保障部分, 分析了影响价值实现的因素, 并针对其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障措施,如提高教师素养以及营造和谐环境等。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8 2 2 交往的涵义交往的涵义 2.12.1 交往的日常涵义交往的日常涵义 交往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在古汉语中,从词源上看,交往分为“交”和“往” 。在说 文中, “交”是指“交胫也” ,即小腿相交;而“往”在说文中,指“之也” ,也即 “去、到”的意思。二字合并,由字面来看,即指走路去某地。随着“交”的字义的引申, 它逐渐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 论语学而 ) “万 章问曰: 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 恭也 。 ” ( 孟子万章下 )这些表明了儒家学 者对人际交往的态度:与人交往要诚心诚意、毕恭毕敬、讲信用。而我国古代道家思想开创 者老子在勾画“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时,也提到了与人交往的态度: “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这种“不往来”的状态描述了一个民风淳朴、文明未被 污染的隔绝的自然社会。在现代汉语中, “交往”正式成为一个固定词汇,在新华辞典 中的解释为“互相来往” ,这是交往作为日常用语时的意义。而英语中的 communication 和德语中的 kommunikation 都可以指 “交往” 之义, 它们都来自于拉丁语 communis (分享) , 它除了指互相来往之外,还有传达、传播、通信、信息、交通等多重含义。 2.22.2 交往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交往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 在学术研究中, “交往”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各学科共同研究 对象。 社会学意义上的交往主要倾向于人际交往, 突出体现交往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本质。 在社 会学中“交往”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 沟通情感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交往是需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形成健康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心 理学认为, “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 交流过程,具有整合作用、调节作用和保健作用,它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 关于交往的 心理机制,我国学者研究的并不是很多。 “我们进行人际交往的最根本的心理期待,就是为 了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地存活下去,都 或多或少地要仰仗群体的支持和帮助。在寻求帮助和支持的过程中,人际交往就产生了。 ” 许慎.说文解字 c.北京:中华书局,1963:214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351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046 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84 新华辞典c.商务印书馆,1989:441 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44 东子.人际交往的心理期待j.本期策划,2005(2) :13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9 这里虽然是人际交往,但也属于交往的一类,从这里可以看出,交往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 在信息科学和传播学中“交往”指两个系统之间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反馈与调控。 而哲学意义上的“交往”则重于从整体上抽象出“交往”哲学本质、基础、可能性和交 往过程中人与人的哲学特点,把交往放到历史、文化、现实生活当中来考察,研究交往与人 的生成发展、交往与社会及世界的发生发展方式。 “交往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实际展开的基 本现实形式,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人的全部本质、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交往 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是生命体之 间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创造。 ”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物质匮乏问题得到相对缓解, 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 系却渐趋异化, 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传统的人与物的交流模式不再适合衣食无忧的人 们,主体间性问题在人类生存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西方哲学界对此展开了研究,继而 形成了相关的“交往理论” 。 黑格尔(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认为,个人间交往的前提是以“相互承认” 为基础的。同时,他还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意义,把人们的“相互承认”看成是以劳动为 中介的,人们的普遍交往和普遍联系的形成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在费尔巴哈(l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