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ppt_第1页
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ppt_第2页
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ppt_第3页
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ppt_第4页
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1.事故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1)范围广,包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2)会带来损失;(3)非预谋性2.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等,一、基本概念,第1节事故经济损失的一般计算理论与方法,3.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与事故直接联系的、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4.事故间接经济损失与事故间接联系的、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5.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与事故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6.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与事故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7.事故直接损失指与事故直接向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估价的损失。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8.事故间接损失是指与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估价的损失。包括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1.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划分: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二、事故损失分类,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3.按损失与事故和经济特征划分:4类,4.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个人、企业、国家损失,5.按损失的时间划分:当时、事后和未来损失,6.按损失的状态划分:固定损失与可变损失,事故损失分类特点,一、海因里希法(间接费用法),时间:1926年对象:工伤事故造成的事故损失费用类别: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第2节国外事故费用及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直接损失:由生产公司申请,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为“直接损失”其他财产损失和停工损失等划分为间接损失,直间损失比为1:4,海因里希间接事故损失项目:1.负伤者的时间损失;2.非负伤职工花费在受伤者身上的时间损失;3.工长、管理干部及其他人员花费在事故上的时间损失(如调查事故、提交事故报告、寻找替代者等)4.救护人员、保险公司相关职员的时间损失5.机械、工具、材料及其他财产的损失;6.因生产阻碍而不能按时交货的罚金、相关的损失;,7.职工福利保健制度方面的损失;8.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由于工作能力降低而在一定时间内照付原工资而遭受的损失9.负伤者工作能力降低,不能使机械全速运转而遭受的损失10.事故发生对其他操作人员士气、工作热情的降低带来的损失11.对负伤者即使停工也要支付的照明、取暖等保健费用,海因里希事故总损失L=5L直,步骤:1.把“由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划为直接损失,“不由保险公司补偿的金额”划为间接损失;否定了海因里希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1:4的结论;提出以平均值法计算总损失,二、西蒙兹计算法,2.确定事故总损失的计算公式,事故总损失=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不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保险损失+A停工伤害次数+B住院伤害次数+C急救医疗伤害次数+D无伤害事故次数,(1)非负伤工人由于中止作业而引起的费用损失;(2)受到损毁的材料和设备的修理、搬运费用;(3)负伤者停工作业时间没有得到补偿的费用;(4)加班劳动费用;(5)监督人员所花费的时间费用;(6)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生产减少的费用;,3.西蒙兹间接损失的构成,(7)补充新工人的教育和培训费;(8)公司负担的医疗费;(9)进行工伤事故调查付给监督人员和有关工人的费用;(10)其他特殊损失,如设备租赁费、解除合同损失、招收新工人费用、新工人操作引起的机械损耗费西蒙兹方法评价:(1)具有较好的可靠性;(2)事故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更贴近实际(3)受到了美国“全美安全协会”等机构的支持,被广泛采用,计算公式事故损失L=保险公司负担的法定补偿费用+公司负担的法定补偿费用+法定补偿以外的费用支出+事故造成的人的损失+事故造成的物的损失+生产损失+特殊损失费,三、野口三郎计算法,.法定补偿费用(保险负担)L1医疗补偿费(包括长期伤病补偿)L2修养补偿费(由保险支付的部分)L3残疾补偿费(以享受养老金者为准)L4遗属补偿费L5丧葬费,=(L1+L2+L3+L4+L5)(1+15/115),.法定补偿费用(公司负担部分,歇工4天以下的歇工补偿费),=歇工4天以下的歇工补偿费,.法定补偿以外的费用支出,L1各种探望费、补偿费L2退休金补贴额L3供品费、花圈费L4公司举行葬礼时的费用L5对住院者的法定疗养补偿以外的经费L6其他法定外的经费,=(L1+L2+L3+L4+L5+L6),.事故造成的人的损失,(1)受伤者的损失L1当天的工时损失L2停工期间的工时损失L3因看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2)其他人员的损失L4救助、护理、联系等造成的非工作时间损失L5停工造成的工时损失L6事故调查、研究对策、记录等造成的非工作时间损失L7为复工、护理花费的非工作时间损失L8探望、护理等非工作时间损失L9混乱、围观、起哄造成的非工作时间,=平均工资(L1+L9),.事故造成的物的损失,L1建筑物、设备等的损失L2机械、器具、工具的损失L3原料、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损失L4护具等的损失L5动力、燃料等的损失L6其他物的损失,=(L1+L6),.生产损失,L1恢复因事故造成的减产而多负担的费用L2因事故造成停产或减产使利润减少的金额,=(L1+L2),.特殊损失费用,L1新替换的工人因能力不足造成的全部工资损失L2处理事故的旅费和通讯费等L3受伤者返回车间后增加支付的工资L4对外接待费L5诉讼及根据诉讼结果支付的费用L6因为完成合同而支付的延迟费及其他费用L7新工录用费,L8对新录用的工人多花的培训费等L9因工伤而引发的事故损失L10对第三者的补偿、探望、酬谢费L11恢复生产所需的金融对策费和利息负担L12其它伴随事故发生而由经营者负担的经费=L1+L2+L12,四、国际劳工局安德列奥尼方法,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标准把事故经济损失划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前者包括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各种善后处理费和受损财产的价值;后者包括因事故影响而造成的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损失的价值,第3节我国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费用,善后处理费,财产损失价值,医疗护理费用,丧葬抚恤费用,补助救济费用,歇工工资,处理事故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赔偿费用,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包括停产和减产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工人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价值,(2)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工作损失价值V=DlM/(SD)Dl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M企业上年税利额(万元)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2.理论计算方法,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1)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材料、产品等流动资产的物质损失+资源遭受破坏的损失价值,(2)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现场抢救处理费用,事故事务性开支,丧葬抚恤医疗护理补助救济费用,休工工作价值损失,事故罚款诉讼赔偿损失,减产停产损失,补充新工人的培训费用(技术工人2000,技术人员10000),工作损失价值:指受伤害人由于劳动能力一定程度的丧失而少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三种算法,方法1:工作损失价值=(企业总损失工作日数企业全年工资总额)(上年度职工人数企业全年法定工作日数),方法2:工作损失价值=(企业总损失工作日数企业全年净产值)(上年度职工人数企业全年法定工作日数),方法3:工作损失价值=(企业总损失工作日数企业全年税利总额)(上年度职工人数企业全年法定工作日数),(3)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损失健康价值损失=(1-K)dVd复工后至退休的劳动工作日数K身体功能恢复系数V考虑了劳动工作日价值增值的工作日价值环境破坏的损失包括环境污染处理费及未恢复的环境价值,(4)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1)工效影响工效损失=影响时间(日)工作效率(产值/日)影响系数2)声誉损失声誉损失=原有的销售价值事故影响系数3)政治与社会安定的损失可用占事故的总经济损失比例来估算理论计算方法评价1)实际操作困难2)并非不可用3)需要大量的实际调查统计数据作支撑,企业承担的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伤亡事故给企业造成的多支出、少收入和潜在影响的总和,可以概括成以下五个部分:用于伤亡者的费用;财产损失;生产成果的减少;因劳动能力的丧失而引起的工作价值损失;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伤亡事故可根据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类。,(5)各类事故总损失的计算,二、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职业病患者劳动期间的工资,职业病治疗费用,劳动能力降低减少的为国家创造的财富,死亡后丧葬费抚恤金,L总=Mi(L直+L间)=Px+Ej+(F+y)t+G(t+j),职业病经济损失估算公式,L总总经济损失;L直直接经济损失L间间接经济损失;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x抚恤时间(年);E发病至死亡年均费用j发病至死亡的时间;F患者损失劳动时间平均工资y患者损失劳动能力期间年均医药费;G年均创劳动效益t患者实际损失劳动时间;Mi患病人数,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损失。,三、火灾经济损失计算,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90年代,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2010年,全国共接报火灾13.17万起,死亡1108人,受伤573人,直接财产损失17.7亿元。,【火灾分类】(GB/T49682008),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煤、棉、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特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至100人重伤,或5000至1亿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至50人以下重伤,或1000至5000万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火灾等级】,2007年6月,公安部下发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2.火灾损失的构成,(1)建筑物火灾损失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3.固定资产类火灾损失计算方法,火灾损失=重置完全价值(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时间)烧损率,其中:重置完全价值指重新建造或重新购置固定资产所需费用;年平均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年限烧损率是指实际被烧损的程度,例题:某工厂发生火灾后,共有500的建筑物遭受到了不同的损失,其中,完全烧毁200,损失程度在50%的有200,剩余的100受损率为30%。而这些建筑物已经使用7年,规定的使用年限为70年,重新建造费用为2000元/,求这次火灾给该企业带来的建筑物损失总额,火灾损失=重置完全价值(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时间)烧损率=2000(17/70)100%200+2000(17/70)50%200+2000(17/70)30%100=59.4万元,计算公式如建筑物的计算方法相同,(2)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船舶等按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3)客运或货运车辆、大型设备、大型建筑机械等,按工作量进行折旧,(4)固定资产的使用已接近、等于或超过规定年限的,但仍有实用价值的,按重置价值的20%计算,(5)市场上已经没有此类机器、设备的,按原值代替,(6)古建筑火灾损失,按修复费或古建筑的保护级别,分别按1000-5000元/计算,4.其他火灾损失计算方法,(1)流动资产按购入价扣除残值计算(2)商品类按进货价或材料价和加工价扣除残值计算;(3)牲畜、家禽、粮棉油等按国家牌价计算(4)园林、树林、草场按当地有关部门规定计价(5)书画古董、工艺品、珠宝等特殊物品,按规定的国内牌价计算,一、基本理论,第4节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事故经济损失=L1i+L2iL1ii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L2ii类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事故经济损失,事故总损失=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二、人员伤亡事故的价值估算方法,1.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步骤一:把人员伤亡进行分级步骤二:以死亡的权重系数为1,确定其他伤残的比例系数;步骤三:确定人的生命价值;步骤四:对事故伤残进行价值求和,各类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系数表,伤亡损失=VMKiNi(i1,14)Ki第i级伤亡类型的系数值Ni第i级伤亡类型的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