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复习文化生活考点分析教案学案之六(综合)复习【第六专题: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考点展示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二、.考点解读第一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殷周(发源)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2)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作用意义(2)史书典籍。-特点:。史书典籍的意义:史书典籍的原因: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的含义、意义(2)包容性:含义:所谓“求同存异”,所谓“兼收并蓄”,意义:(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原因:表现: (1)(2)(3)(4)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提示:(1)决定因素- (2)实践证明- (3)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第二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1)作用:(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特点):(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里讲述了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绚烂多彩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1、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三)、中华之魂宝,民族之骄傲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三、文化生活训练与检测(六) I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2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32006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A汉字内涵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42006年4月23 13,胡锦涛主席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发表演讲时讲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理解今天的启示,也为人们提供了正确开创未来的钥匙。回顾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总能给人以教益,深化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这说明 A重视历史经验有益于创造光辉的未来 B了解了历史就能促进今天的发展 C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宏大 D史书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5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这就是要求我们,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把文化和经济政治有机结合起来 C用文化塑造人生 D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72006年7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8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采 D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102006年“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民俗展馆设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展厅,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家居生活。这反映了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 B我国各民族文化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D各地区的文化不可能存在共性 11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12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 B C D13、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14、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文学艺术 汉字 史学典籍 科学技术A. B. C. D. 1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A. 开放性 B. 多样性 C. 包容性 D. 区域性16、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 )A. 统一的汉字 B. 相同的服饰C. 共同的信仰 D. 共有的道德规范17、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是( )A. 史记 B. 战国策 C. 资治通鉴 D. 春秋18、中华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是( )A. 科学技术 B. 园林艺术 C. 文学艺术 D. 天文历法19、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A. 多样性、复杂性B. 实用性、整体性C. 开放性、多样性 D. 多样性、实用性20、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被称为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口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市场营销活动策划承办合同书
- 肺功能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方位短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多重耐药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简易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逆变器市场需求分析
- 电梯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锂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烤漆生产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屋面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对策
- 互联网护理服务典型案例
- 奥赛利定临床使用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带小括号的加减算式练习(附答案)
- 保安经理季度工作计划
- 胆囊癌完整版本
- 2023麻辣王子长沙地区营销方案设计
- 《国际服务贸易》课件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鉴定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