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中涌现出以城市广场为代表的各具特色 的城市公共窄问。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蕈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重要 途径。城市广场素有“城市客厅”的美誉,在保持城市特色、弘扬地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伴随着大量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也带来了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广 场设计中有关地域性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地域性设计原则的指导。基于这种情况,本文 试通过类比的方法,以南京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经济技术和历史文化三方面分 析和研究城市j “场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探讨了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 处,进而提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所需遵守的三个原则。 关键词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自然技术文化 a b s t r a c t : c h i n a s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h a sd r i v e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u r b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t h ec i t ys q u a r et oh a v ee m e r g e da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u r b a np u b li cs p a c e s q u a r eu r b a np u b l i cs p a c ea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 o fi m p r o vi n gu r b a ns p a c eh a sb e c o m ea ni m p o r t a n tx m yo fe n vi r o n m e n t a lq u a lit y t o w n s q u a r ei sk n o w na s u r b a n1 i v i n gr o o m ”t h er e p u t a t i o no fm a i n t a i n i n gt h ec i t y sc h a r a c t e r , p r o m o t er e g i o n a lc u l t u r e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a c c o m p a n i e db yal a r g en u m b e ro ft o w n s q u a r ei nt h ed e s i g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ta l s ob r i n g sm u c ht os t u d ya n de x p l o r et h e i s s u e ,p a r t i c u l a r l yi nt h et o w np l a z ar e g i o n a li s s u e sr e l a t e dt ot h ed e s i g no ft h es t u d y , h a sl a g g e db e h i n d ,l a c k i n gt h eg u i d i n gp r i n c i p l eo fr e g i o n a ld e s i g n 0 nt h i sb a s i s , t h i st r i a lb ya n a l o g yt h ew a yt on a n j i n gc i t yp l a z af o rt h es t u d y ,f r o mt h en a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h i s t o r y ,c u l t u r ea n de c o n o m i ca n dt e c h n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i nt h r e e a r e a st o w np l a z ad e s i g no fr e g i o n a li s s u e s ,o nt h en a n j i n gc i t yp l a z a ,r e g i o n a la n d t h e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o fd e s i g nd e f i c i e n c i e s ,t h e np u tt o w np l a z ar e g i o n a ld e s i g n r e q u i r e m e n t st oc o m p l yw i t ht h et h r e ep r i n c i p l e s k e y w o r d s : n a n j i n gc i t yp l a z ar e g i o n a ln a t u r a l l yc u l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x - 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本 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 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粟埠 签字日期:汐略年年月汐日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 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糊黼张料 槲名:危砰 签字日期:厶沟孑年年月2 0 日签字日期:? 矾撂年中月2 p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 研究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在选择论文写作方向的时候,笔者经过了长期的考虑。由 于主要研究方向是南京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则必须寻找到 对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有指导性结论的研究成果。首先我 们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南京又是一个城 市广场数目众多的城市,那么和全国各地的其他城市广场相 比,南京的城市广场义有些什么不同呢? 有些什么特色呢? 其 次我们对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地域性设计是近年来建筑界提 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那么,南京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体现 在哪些方面呢? 地域性设计又有些什么原则呢? 笔者希望通 过这篇文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 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 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增添了 生活的乐趣。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艺术表现形式,它 既是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荚的节奏和韵律的一种公共艺 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莺要元素。但是我国的城市广场 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误区,著名作家冯冀才曾撰文列举了 中国城市建设的“十大雷同”,排名第二的就是“城市广场, 现在在有关城市广场的评论中,有一种意见较为突出,即认为 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 场八股”现象,还有人这样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 加 草坪) ,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 终点是机关”。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生动的指出了我国城市 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个城市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 不同,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而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 重要载体和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建设一个有自己城市特 色的广场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i 冯骥才我忧城市雷i 司北京青年报2 0 0 4 年1 月2 日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南京是一个有着独特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六 朝古都,据不完全统计,南京现有城市广场3 9 个,其中还不 包含已规划的和正在建设的,在这么多的城市广场中,有的城 市广场有着鲜明的地域性,而有的就比较千篇一律了。基于这 点,本人认为南京的城市广场在全国的城市广场中具有普遍的 代表意义。所以本文尝试从南京城市广场出发,以地域性设计 作为切入点,对已有的城市广场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进一步提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三个原则,最终 来得出结论,怎样才能将城市广场更好的和地域性相结合,建 设出有城市文化积淀和城市情感的城市广场。 第三节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由于城市广场最早起源于西方,所以关于城市广场,国外 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芦原一信的外部空 间设计、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克利夫芒福汀的街道 与广场、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卡罗林弗朗两斯的人 性场所城市开放空f r j 设计导则、埃德蒙n 培根的城 市设计等,其他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我国城市广场 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近些年来学术界 引进了不少国外城市设计的优秀文献,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刻 的探索,其中比较系统的著作有蔡永洁的城市广场、王建 国的城市设计、王珂等人的城市广场设计等。关于城 市广场的论文则多不胜数,其中博士论文有曹文明的城市广 场的人文研究,优秀硕士论文有杜刚勇的下沉广场城市设 计研究、张蕾的当代中国城市广场设计反思与再研究、 陈苹的人与广场的对话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公共空问的 设计和使用、刘青峰的城市开放宅间中广场文化建设与广 场中的公共造型艺术、陶勤俭的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与城 市广场设计等。南京作为城市广场数量较多的一个城市,以 南京城市广场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也比较多,主要有武文婷等 人的城市广场复层结构绿化比例分析评价一以南京广场为 例、夏菲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一南京阳光广场、西安门、 汉中门市民广场调研报告、赵忠超的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 分析一以南京山西路广场为例、张鸽香等人的南京市城市 广场植物应用现状调查、童丽丽的从植物造景和生态学的 角度探讨南京市民广场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地域性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近年来专家和学者研究的 比较多的。但是针对城市广场地域性的论文就比较少了,主要 有乔峰的现代城市广场中环境小品的地域性创作研究、姜 婧的城市大型广场空间景观的地域性和场所精神表达、黄 2 南京城市j 1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明顺的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以“厦门岛一鼓浪屿” 地区城市广场为例,而更加具体化的以南京城市广场作为研 究对象来分析地域性设计问题的论文,几乎没有。 笔者以“南京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以其“地域性设计” 为研究内容,具有补充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的双霞意义。希望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分析及对南京已建成的城市广场进行 归纳和比较,总结其中好的经验,吸取教训,同时为将来建设 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城市广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借 鉴。 第四节概念的界定 ( 一) 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面积广阔 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广场地:天安门。”1 “广”字即 有广阔的意思,“场”则是场地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理解城市 广场是指城市中的一块广阔的场地,这还是比较浅显的。 在学术界,古今中外,对城市广场的定义众说不一。近百 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尝试对城市广场作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但 是他们所作出的定义都明显的带着不同方面的侧重点,或侧霞 于建筑学角度,或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如果将这两种理论结合 起来,既谈城市广场的建筑结构又包括城市广场的社会性,那 么这样的定义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如王建国在城市设计中 认为“从物质角度看,广场是一种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由建 筑物、构筑物或绿化等围合而成的开放字间”“广场是现代城 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 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2 还有在蔡永洁先生编著的城 市广场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义也进行了比较好的概括,书 中表述:“可以将城市广场理解为一种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 的复合物。首先,城市广场具有城市性价值,即对城市空间的 控制性意义( 至少对传统城市而言) 及其自身的社会公共性特 征。它既是一个城市设计元素,也是一个功能( 活动) 多元的 社会机构;它是一个融入城市实体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它满足 着人的需求,影响着人的行为;它是城市和城市公共生活的核 心,它是社会融合的体现。由此可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 共宅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由自然和人 工的环境围合成的三维空间,它的形象还直接影响到市民大众 的心理活动、行为模式和文化底蕴,它实际上是以参与活动的 i 中圈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窒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北京:商务 印 5 馆2 0 0 5 5 1 1 2 干建f 1 4 著城市设计一2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8 1 3 1 1 3 4 3 蔡永洁著城市广场隆京:尔南人学出版社,2 0 0 6 6 3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人为主体,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和人在环境中的活动。 ( 二) 地域性 “地域”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面积相 当大的一块地方”和“本乡本土”1 ,那么,从建筑学层面又 如何来理解“地域”一词呢? 结合它字面上的意思,我们可以 把地域理解为有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面 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其中,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地形 地貌、水文和植被等: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经济技术、历史文脉、 文化特色、生活习俗等。 地域性在建筑学层面上是指一种环境特征,同样体现在物 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个方面。前者丰要指自然条件( 地形、 地貌、气候) 和经济技术条件,后者主要指历史文化背景。正如 何镜掌教授所说:“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 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 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 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 制约。从广义上来讲,建筑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 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的地域性还 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2 由此可见关于建筑的 地域性或者地域性建筑的内涵,在我国建筑界,大多从自然环 境、经济技术和历史文化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纵观建筑史书,地域性通常是一以贯之的一个突出特征, 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及原始建筑形式的演变历程看,可以发 现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建筑文化的发展倾向。一方水士养一方 人,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材料等人居自然环境 的小i 一和社会环境因素、人文传统的不同,世界建筑文化呈现 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性特征。我想城市广场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五节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整篇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概述,以南京 城市广场作为研究对象,以目前对城市广场和地域性设计的研 究概况为背景,介绍了文章的主体框架结构;第二部分为通过 对南京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的介绍,从历史发展上对南京城市 广场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的南京城市广场进行分类,探讨其 相关内容;第三部分从自然环境角度出发,对南京城市广场的 设计作出分析,并例举了三个实例;第四部分以经济技术为出 1 中卜i 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北京:商务 印 5 馆2 0 0 5 2 9 8 2 何镜堂主讲百家讲坛一建筑不是房了2 0 0 3 ,1 月1 7 日 4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发点,对南京的本地经济和技术进行概述,并以此为依据对南 京城市广场作出分析,通过三个实例来具体说明;第五部分从 南京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并通过三个具体实例来论证 历史文化因素与城市广场设计的关系;第六部分为文章的结论 与建议部分,从自然环境、经济技术和历史文化三个方面对南 京城市广场进行总结,通过升华提出地域性设计的再现、复兴 和发展三个设计原则。 本文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资料收集的方 法,二是归纳统计的方法,三是比较分析的方法,四是总结升 华的方法。在前期论文的准备过程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广 泛阅读收集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并对这螳资料进行分析和归 纳。本课题采取案例分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 际,以图文并茂、列表对比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把地域性 设计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比较分析了南京城市广场建设的现 状、设计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该地段地域性设计的具 体方法和建议。最后通过对上述部分的总结和升华,提出城市 广场地域性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在文章 的系统描述和理论分析方面必定有所欠缺,文中的错误与不足 在所难免,有待完善。 5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第二章南京城市广场的发展与类型 第一节南京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 城市广场的发展往往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是同步的,它已有 数千年的历史了。城市广场最早起源于西方而我国古代的城 市广场相对就比较缺乏了,散布于少数城市和民间乡镇的主要 是庙宇、宗祠和市场广场。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主要是 由“市”而来,在易经中就有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 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南宋时期,由于 商品买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 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丁_ 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 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筑了大量的建筑雌适应其需要。这种自 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 广场的自然发展锥形。另外古代广场也经常用来演示军事活 动,比如各种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与检阅,咀及作为犒劳胜利归 来的军事“餐厅”等。明清咀来,随着城市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在城市中心以及城市对外变通的门户上逐渐有了商业性的 公共空间。明精代南京的商业中心在三山街一带,承恩寺是最 大的市场所在,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集商品集散的市场广场。 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广场的发展主要有下面三个阶段: ( 一)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 1 9 2 7 年4 月1 8 日,国民党定都南京后,即着手谋划首都 未来的发展。1 9 2 8 年1 月,由孙科负责的“首都建设委员会” 成立,以美国设计师墨菲和古力治为顾问,负责制定首都讲 划,于1 9 2 9 年底完成并公布的这一计划,其中包括史地概略、 人口预铡、中央政治区、建筑形式、道路系统、水道改矗、交 通管理、铁路与车站、港口计划、飞机场、自来水,电力、住 宅、学校、工业、浦口建设、城市分区、实施程序、款项筹集 等许多方面。这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一次系统的城市规划。值 得一提的是在首都计划中。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近 代城市规划发展起到了根大的促进作用,到现在部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如在t 首都计划中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 “吾国美术之优点”作为规划的指导方针,“在宏观上采纳欧 美的规划模式,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5 ,政府办公建筑均 采用了“中国固有形式极力倡导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 旨在“发扬光大固有之民族文化”o 在这些方面首都计划 ;:霜;# $ 日女口* m 女m m 枷 6 :;毒襞鼍辫鬻咚乳:。 荔。、f 幢嫒复 搿ij ? 墨孽 誓 :纛豢鼍黧言璺是茹” 档寨编号:e 1 2 - 0 2 0 5 0 5 3 9 :嚣嚣篆絮j 嚣;裂“” 档案编号:5 1 2 - 0 2 0 5 0 5 3 9 墨匪四 南京城市r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无疑是非常强调地域性的。而且首都计划中还对南京当时 的“史地概略”、“南京今后百年人口之推测”作出分析t 甚至 还附l 了“南唐江宁府图”、“明朝都城图”、“南京名胜地点图” 和“南京民国十年风向图”,更是强调了首都计划的地 域性设计出发点。在这点t - ,是值得我们这些后人好好学习和 借鉴的。 虽然在首都计划中没有关于城市广场的规划,但是其中有 关于公同和林荫大道的规划:“南京所设计之公园发林荫大道, 在城内共约一千六百英亩,占牟地面积百分之 四又四分,若 将来城内居民之数为七十二万四千人,则居民每四百五十二人 占有公园一英亩”。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新衡口在中山马 路转角之处有一旷地,该地在城之中心,宣筑为公园,以应附 近居民之需要”。笔者从南京巾城建档案馆调出资料,得知此 处即是新街口环岛式街心广场( 如图2 1 2 4 ) 。设训者陈谋 德在r 场中间放置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围绕铜像的是一圈水 池,水池中还有喷泉系统。该广场是我国近代以来最早的一个 通过现代规划手法建造的城市广场虽然当时的j _ 场形式简 单,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广场的雏形。由于1 9 3 7 年抗口战争 的爆发,许多规划没有实现,都夭折在图纸上,但现代南京的 城市格局、城市面貌基本是由这一规划奠定的。今日南京绿树 成荫的城市主干道,新街口、山西路、鼓楼的环岛式街心j 1 场, 也都是在那时彤成的,町以这样说,首都计划为新中国成 立后的广场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城市建设主耍以恢复重建为主。南 京于1 9 5 4 年、1 9 5 7 年先后制定r 城市初步规划草案,确定了 “填空补白,由内向外,紧凑发胜”的建设原则。1 9 5 8 1 9 6 0 年城市规模急剧扩大沿着城外的主要公路建设了很多j 二厂 并开始建设大厂、板桥等卫星城镇。虽然政革开放之前南 京城市经济发展不快,但是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 多,城市广场也有了报有限的发展,但是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 原先所有的广场进行扩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山西路r 场。山西路广场最早建十1 9 3 5 年秋,当时是一个半径为2 4 米的唰形广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时的山西路广场只能算 是个街心绿岛国民政府于1 9 4 6 年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扩展o 1 9 6 4 年,南京市政府对其做了道路拓宽和植被绿化的再建工 程。( 如目2 一p 2 6 ) ( 三) 改革开放至今 :;i ;i :髻:嚣:! :。i ! :恐1 0 景;黯:。翟6 ”5 型25i 。i 两蹄j 场第= 步t 挥( 1 9 6 4 圈片粜源:南京城市建设梢粜馆 寨编甘:e 1 2 - 0 2 0 0 0 5 1 9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了一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有了一页 崭新的面貌。于1 9 7 8 年开始着手编制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在1 9 8 3 年1 1 月被国务院批准后,更是基本确定了今天南京的 城市格局。随着近年来广场建设的高潮出现,以1 9 9 7 年5 月 竣工的鼓楼广场一期工程为代表的首批南京城市广场像雨后 春笋般的纷纷涌现出来,有资料显示,至1 9 9 7 年底,市区建 设3 6 0 8 3 平方米,市民广场共3 4 处,其中:玄武区5 处,雨 花区6 处,鼓楼区7 处,建邺区3 处,秦淮区2 处,白下区1 处,下关区3 处,栖霞区i 处,大厂区6 处。1 到了2 0 0 3 年底, 根据南京市园林局调查,南京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 7 6 4 2 公顷,绿地率3 9 5 ,人均公共绿地十平方米。到现在南京共 有城市广场将近4 0 多个,总面积超过8 0 多万平方米2 。关于 南京城市广场的特点,有专家曾归结为两点:首先在于“还绿 于民”,不仅以古城固有的绿色植被与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森 林平分天下,而且也把江南特有的园林艺术从古代的深深庭院 中请h 来,成为广大市民的公共空间。其次,南京市民广场体 现了很强的“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通过南京市有关部门科 学有序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不求最大,只求最佳”和“多而 均”的口号,以便把市民广场建设成一个有机分布的网络。故 可见南京的广场更为远离政治经济等重大命题,其规划主旨就 是为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拓宽市民休闲空间,创造一个更好 的人居环境,这样的城市广场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关于南京 城市广场的市民使用率,笔者以“平时空闲时间喜欢到哪里去” 为题,作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南京城市广场在市民大众 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 如表i ) 。在第二届“全国特色文化广 场”的评选中,南京市汉中门广场、新街口正洪街文化广场和 山西路广场三个文化广场入选,南京也因此成为拥有“全国特 色文化广场”最多的城市之一。 表l 南京城市j 场市民使用率 泌 公园 市民广场娱乐场所逛商场在家休息 人数( 8 9 人) 1 32 l1 41 53 8 所占比例( ) 1 4 62 3 61 5 71 6 94 2 7 1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中圈网 h t t p :| | 1 a n d s c a p e c n c o m b b s d i s p b b s a s p ? b o a r d i d = 5 1 & i d = 3 8 3 0 2 南京周林绿化行动计划启动南京日报2 0 0 4 年6 月3 0 日 8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第二节南京城市广场的类型分类 关于城市广场的分类在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其中大都按照 广场的功能与性质来进行分类的。城市广场从丰要性质上来 分,可分为宗教广场、市民集会广场、交通j “场、纪念广场、 商业广场和休闲娱乐j “场六大类。通过对南京城市广场资料的 查询和部分的实地调查,南京现已建成的丰要城市广场共有 3 7 个,笔者将其做成表格,按照建成年份排列,并标明设计 单位( 或建设瞥位) 和“场类型,以便查阅( 如表2 ) 。 表2 南京t 要城市j 场分类 序号名称设计者( 单位) 或建设单位建造年代 始建于1 9 8 6 年 1 南湖j “场建邺区园林绿化管理所1 9 9 7 年第一次改建 2 0 0 3 年重建 2 迈皋桥j 场南京园林勘察设计院1 9 9 6 年建成 3 日光、月光j “场张兵、徐凡舟1 9 9 7 年建成 4 汉中门j “场李蕾、承均、杨凡等1 9 9 7 年3 月 5 雨花j “场李浩年、陈伟、刘小琳1 9 9 7 年7 月竣下 6水西门“场李汁年、徐凡舟、游宁、姚晨等1 9 9 8 年8 月竣t 7 凤凰台广场南京同林勘察设计院2 0 0 0 年以后 8 旗林广场南京园林勘察设计院2 0 0 0 年以后 9 河两j “场李彬彬、李红波、杨育水2 0 0 0 年1 0 月 1 0三汊河j “场李浩年、李平、杨晓平、傅市为2 0 0 0 年1 2 月 1 1 下关大桥j “场南京同林勘察设计院2 0 0 0 年1 2 月竣下 1 2 尧化门j “场海峰冈林实业公司2 0 0 1 年动t 休 闲 1 3 清凉门j 场承钧、姜丛梅、傅立为、孙琦 2 0 0 1 年2 月。期竣工 娱 2 0 0 1 年9 月二期竣工 乐 广 1 4 五台t lj ! “场余晓琨、董晓珊、乐永、杨毅强2 0 0 1 年9 月建成 场 1 5 狮子市民广场南京园林勘察设计院2 0 0 1 年9 月竣下 1 6 珠江路数字j “场陈光、陈磊、潘群等2 0 0 2 年6 月竣工 1 7 和平“场建邺区政府2 0 0 2 年8 月建成 1 8两安门j “场东南大学2 0 0 2 年建成 1 9 尔华门j “场 东南大学 2 0 0 2 年建成 2 0 北极阁j “场新加坡柏景公司2 0 0 3 年1 0 月竣工 2 1兴达“场建邺区政府2 0 0 4 年4 月建成 2 2 安德门广场 南京阋林勘察设计院2 0 0 4 年1 0 月竣下 2 3 明故宫广场南京振林工程公司2 0 0 4 年1 1 月竣工 2 4湖滨j “场江芥钉城i f r 规划设计院2 0 0 5 年建成 2 5 铁路北街广场 南京鼓楼区建设局2 0 0 5 年5 月竣工 2 6大行宫j 场南京园林勘察设计院2 0 0 5 年6 月竣工 2 7驻马坡j “场南京规划设计院2 0 0 5 年8 月竣工 2 8绿地j “场绿地集团 2 0 0 7 年建成 9 南京城市f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l 鼓楼r 场李蕾、车浩年、i 宁梅等1 9 9 7 年5 月一期竣工 妄 1 9 9 8 年7 月= 期竣工 蛊 新街口j 场 李蕾、榇帆舟、陈晓萱等1 9 9 7 年9 月2 0 口竣1 广 m 西路j 蜗李浩年、承均、张劲、王志秀、孙琦 局 等 2 0 0 0 年9 月建成 中山门r 场 李浩年,泉晓琨1 9 9 6 年8 月建成 1 9 9 8 年春季改造 蠢 晓庄广场南京市政设计研究硫i 9 9 8 年1 1 月建成 广 场 火车站站艏广场法国 r 盱公司2 0 0 5 年7 月竣工 铁道部第四设计院 纪 卡予门j 。场项秉仁、镣凡舟1 9 9 7 年竣工 毒 广 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院 场 胜利广场王盘其1 9 9 9 年9 月蝗i 器 朝天宫广场李平、徐凡舟、傅立为、孙琦等2 0 0 1 年1 2 月蝗工 广 局 墨( 一) 休闲娱乐广场 j 蠢赢_ 【= := :l m i a 讪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南京现有的城市广场中,休阑量鳗! ! 翟堕 一。 娱乐广场的数量最多。此麦广场主要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尸外j j 醒嚣_ ! = 墨e 立群 曲 罩础古i i 臣庄注曲舌亘抨岳柘薛亡1 1 ,一- r 住区、社区街道和公共建筑前设嚣的公共活动空间。广场的建 筑、植被绿化、景观小品、公用设施均要求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和实用价值。如汉中门广场( 如图27 ) ,水西门广场( 如图 2 8 ) 、北极阁广场( 如图2 一g ) 等。 ( 二) 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一般位于商业繁华地区。广场周围主要安排商业 建筑,也可布置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墙等,有时也与步行街、 商业街结台。现代的商业广场一般供居民* 目物,进行集市贸易 活动甩,随着城市主要商业区和商业衡的大型化、综台化和步 行化的发展人们在长时间的购物后,往往希望能在人头涌动 之中找一处相对安静的场所稍做休息,此类广场则充分的满足 了人们的要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新街口广场( 如图 1 0 图片来源:南京园林月 h t t p n j y ic 0 i n y u a n l i n n :蒜嚣热。 h t t p mn 打lc o 口y u a 札i n g k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21 0 ) 、山西路广场( 如图21 1 ) 等。 ( 三) 其它类型的广场 宗教广场一般修建在教堂、寺庙或柯堂对面,为举行宗教 庆典仪式、集会、游行所用,如朝天宫广场;市民集会广场多 修建在城市中心或者柳攻厅和城市政治中心所在地,如鼓楼广 场( 如图21 2 ) ;变通广场主要用来组织和疏导交通,一般指 道路交叉口和桥头广场,如火车站站前广场( 如图2 - 1 3 ) ;纪 念广场是为了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在城市中修建的一 种主要用于纪念活动的广场,如胜利广场( 如图21 4 ) 。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话的丰富,现在广场的分类己经不是那么 分明了许多广场都同时具备休息、商业、市政等多种功能。 月 来源:离常园林同 h t t p n j y lc o m y u a n l i n g k :i :黛鬻纛。 h t t p :* n j y lc y u in g k 南京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第三章南京城市广场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南京自然环境概说 南京坐落在江苏省的西南部,北纬3 l 。1 4 3 2 6 3 7 东经1 1 8 叭2 2 1 1 9 41 4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 候区,春秋两季的气候舒适,夏热冬寒。南京6 月中句一7 月 初为梅雨季节,雨水充沛,湿度大,加上充足的日照,因此南 京也是属于我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品种厩繁多的地 区。南京的植被主要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树种有 马尾橙、麻栎、栓皮标、枫香、化香、糯米椴、青刚栎、苦槠、 冬青、石楠、女贞等,南京舒适的气候条件也为许多外来品种 提供了生长繁衍的温床,如雪松、火炬松、广玉兰等。 南京的山脉主要由3 个背斜组成地貌上形成宁镇山脉西 段的3 个分支:北支沿长扛南岸向西延续包括栖霞山乌 龙山幕府山狮子山,海拔1 3 0 2 8 6 米 中支至南京 东边城墙,脉延伸 市区,包括钟山富贵山九华山一 一北极阁鼓楼岗一一五台山一一清凉山海拔3 2 4 8 6 米;南支绕城东南、南部,包括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一 三山云台山海拔9 5 3 8 2 米。谪京市区内的山都不 高,但都古术参天,郁郁葱葱,古迹,遗址众多。而南京的水系 也根发达丰要有长江和秦推河两条。长江穿过南京市区,境 内长约9 5 公里。秦淮河全长1 0 3 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 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 门外由三汉河注入长江:另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 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 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 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 如图3 - 1 ) 。 结合南京的自然环境和古迹遗址,形成了南京“山水城 林”独特的地理地貌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南京的自然地 理环境,成就了南京多次作为中国历史上南方的都城。南京城 市之美是在自然地理脉络中所形成的。如此良好之自然山水资 源,如果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不加以运用的话,就太暴殄天物 了。换种说法如果广场的设计主要考虑目前的使用功能和经 济效益把意蕴深长的地理面貌放在从属地位的话,这样的城 市广场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可持续的。 l ! :嚣譬黼i ”“”“”“ 2 1 器矬j 黎躲:器嚣。一。 1 2 崮3 1 泰准河流向图 翻片来源笔者自绘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第二节自然环境因素与城市广场设计 ( 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主要指的是阳光、气温、湿度、风、降水等,这 些冈素都是和城市j “场设计息息相关的。因为城市广场的活动 主体是人,而气候的变化则会给人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同的感 受,所以气候条件成为影响城市广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伊 娃伯里曼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她选择了四个广场、三 个公园和一个城市花园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使用者在选择地点 时,他们最关心的是能照到阳光( 2 5 ) ,其次是靠近其工作场 所( 1 9 ) ,然后是美学和舒适( 1 3 ) 以及公园和广场的社会 影响( 1 1 ) 。1 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气候条件和城市广场的 使用率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气候对城市广场的植被绿 化、选址布局、建筑形态和材料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气候条件不尽相同,所以 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该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我国南方日照强 烈,湿度大,北方寒冷而干燥,一些专家就提倡南方应该多建 “大树广场”而北方则适宜建挡风聚热的下沉式广场。南京春 秋短而夏冬长,气候具有鲜明的“两季”特色,所以南京的城 市广场需要重点考虑夏季避暑和冬季御寒的因素,通过植被的 布置、广场结构的选择和建筑材料的运用等方面的把握,使城 市广场适合本地的气候特征,这样才能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 建设成广大市民都欢迎的城市广场。 ( 二)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作为一种可见的自然条件,对广场的影响是比较 直接的。首先,地形地貌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可以作为一 种城市景观,有意识的引入到广场中,既可丰富广场的景观, 又能体现出广场的独特性;其次,我们辩证的来看问题,地形 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场的选址和对建设带来了限制,但是我 们可以利用地形条件对广场的高低起伏及景观设置作出新的 突破与创作,这样限制没有了反而直接拓宽了我们的设计思 路;最后,场地的地质条件对广场的建设用材也有一定的影响, 独特的材质运用既能节省成本,又能使广场具有标志性。 齐康院士曾指出,优秀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应像高明的医 生做过的外科手术一样,切去坏死部分后,痊愈的肌肤同原来 的部分完美的生长在一起,没有疤痕。2 南京的山脉延伸到城 内,并且水文特征丰富,这些具有鲜明景观性质的独特地形地 貌为南京城市广场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让 1 美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岁琳佛朗两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俞孔坚等译中困建筑i 业版社,2 0 0 1 3 0 2 朱元恩解读城市广场建设的盲点中国园林,2 0 0 4 。0 2 期 1 3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南京的城市广场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 三) 水文和植被 广场作为一个人造的景观,它的绿色植物对整个城市的生 态系统有着莺要的调节功能。植物在城市广场上不仅有造景、 美化和空间围合的作用,而且和广场上的建筑以及生物组成了 一个特定空间内的生态系统,其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具有调 节环境温度、湿度、杀菌、减噪、抗污染、平衡空气中的氧气 与二氧化碳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城市广场内形成一个微气候。 水文条件也是调节广场微气候的重要一员,通过巧妙运用自然 植被和水文条件既能给生硬呆板的环境提供柔和之美,又能为 广场带来生机和活力。 南京丰富的自然植被资源既为城市广场的绿化提供了多 样性的选择,卒间,又增添了城市广场的视觉效果,而且还为城 市广场建筑材料的获得提供了方便。为了更直观的理解,笔者 选择了十个城市广场列表对比其植被情况( 如表3 ) 。同时南 京是一个水系发达的城市,在规划水景设计的时候要把南京的 水资源很好的利用起来,水景的设计应该冈地制宜。在广场上 设置水景是要对广场自身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如要考虑广场本 身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降雨特点、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地块 本身和相邻水域的水系条件,以便考虑如何处理水景的给排水 问题。将整个广场的水利用及水处理系统当成一个整体,充分 尊重并利用原有水系,并对区域内雨水通过收集处理应用到水 景中,减少水源的投资。 表3 南京十大城市j 场植被绿化一览表 名称植被绿化 鼓楼j “场土要有j | 玉兰、银杏、香樟、雪松、水杉、桂花、红花橙木、棕榈、杜鹃、小叶黄杨、 梧桐等及大面积草坪 新街口j “场_ t 要有法国梧桐、悬铃木、瓜了黄杨、鸡冠花、黄早菊、大牵牛花、四季海棠等无大 面积草坪 汉中门,“场 主要有龙柏、杜鹃、红花槛木、银杏、香樟、红枫、桂花、大叶黄杨球等及大面积草 坪,草坪面积约8 0 0 0 平方米 水西门“场主要有香樟、女贞、广玉兰、龙桕、雪松、红花橙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杜鹃、 八角金盘、南天竹等及大面积草坪,种植树木达七万多株,其中枝桠繁茂的就有3 0 0 多棵。 山两路j “场主要有雪松、香樟、女桢、j “玉兰、法桐、银杏、白玉兰、石楠、榉树、马褂木、鸡 爪槭、三角枫、桂花、水杉等和大面积草坪,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近6 0 种,其中乔 木2 5 种左右。 五台山生态j “场主要有香樟、女桢、鸡爪槭、紫丁香、红花橙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山茶、杜鹃 等,共植常绿大树5 0 0 余株,花灌木近8 0 0 0 0 余株。没有大面积的草坪。由乔木、灌 木、草皮、花坛组成的绿地面积达9 2 3 6 平方米。 朝天宫j 1 场主要种植了银杏、香樟、桂花、杜鹃、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等2 5 0 多株乔木和7 8 0 多 株灌木及一定面积的草坪。 1 4 南京城市f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胜利广场主要有水杉、桂花、j 玉兰、杜鹃等,广场绿化咀高羊茅草皮和常青树为士,辅以各 种季节性花卉,形成三季鲜花和四季常绿植物景观带 北投闻广场主要有雪栏、水杉、棕搁、桂花、红花挂术,小叶黄杨、红果年青坩、南天竹等厦少 量的草皮。 中m 门广场主要有红叶小鼙、盘叶女贞,自玉兰、栾树、鸡爪槭等乔木近百株。杜鹃、红花术、 栀子花等花灌木万采株 第三节代表性实例分析 笔者在上面的十个城市广场中选择了三个来具体分析自 然环境对广场设训的影响。 ( 一) 鼓楼广场 图3 - 2 鼓楼r 场绿化分布圈 图片来潭:南京新园林中园建筑i 业出版杜 鼓楼广场是南京的第一个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中心广 场,广场面积虽然大但是在常绿乔术、灌木和草坪的合理搭 配下显得非常充实( 如图3 2 ) 。广场东西方向沿着道路的一 侧移栽了一定数量的大规格的乔术如广玉兰、银杏、香樟等来 围台空间,南侧利用高大乔木如雪松、水杉等与北京东路相隔 并且在树于树之问的空隙中问植了茶花( 如图3 3 ) 形成一 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广场的西段种植丁太面积构草坪( 如图 3 4 ) ,原先种植的草皮是冷季草,品种名贵好看却娇气,投 入的养护管理费用相当大。8 0 0 0 平方米的草坪,每个星期光 是洒农药化肥就耍花费i 0 0 0 元。现在则改用了适合本地的复 合型草,既不需太大的维护成本,又符舍本身的自然特征,可 谓一举两得。在广场的东端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花圃( 如图 3 5 ) ,配合分布在休息区的红花栏术,成为广场上不多的一处 鲜艳。但是广场上花灌木种类不够丰富,种植手法过于简单- 缺少层次和色彩的变化且四季花卉变化少在整体上显得比 较单调( 如图3 6 ) 。鼓楼广场位于九华山的山水线上,是入 城山脉与城市中心结合的一个节点,在该线上有很多景观风 貌如鼓楼公园、太钟亭公园、北极阁天文台等。2 0 0 7 年9 月1 0 日,南京市规划局芨布了“南京九华山及周边地区城市 1 5 目3 - 6 远视鼓楼j _ 场 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铡一蠲一一 一薪一一 - , _ n 南京城市j 场地域性设计研究 设计公众意见征询”方案。据规划显示t 在南京九华山。线上, 将拆除侵占了山水线和影响景观的些建筑以此尽可能地将 景观“让”出来,释放更大的观景角度。但是,如今鼓楼广场 周边高楼林矗、视线狭隘,没有将周边自然景观很好的引入到 广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