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器盒盖注射模具设计
25页 6600字数+说明书+答辩稿+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动模板.dwg
型腔.dwg
型芯.dwg
定模板.dwg
报警器盒盖.dwg
报警器盒盖模具装配.dwg
报警器盒盖注射模具设计答辩稿.ppt
报警器盒盖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推杆固定板.dwg
推板.dwg
支撑板.dwg
设计图纸10张.dwg
设计论文资料袋.doc
顶杆.dwg
报警器盒盖的注射模设计
摘要:本文是关于报警器盒盖模具的设计,在正确分析塑件工艺特点和ABS材料的性能后,采用了直接浇口形式进行浇注。详细介绍了对凸模,凹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选择标准零件,设计非标件的设计过程。涉及模具结构、强度、寿命计算及熔融塑料在模具中流动预测等复杂的工程运算问题。本课题主要运用 Pro/ENGINEER 5.0及其EMX7.0模块和Auto CAD2008来完成整个设计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专业基础、专业课知识设计,其核心知识是塑料成型模具、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塑料成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等。
关键词:模具设计;报警器盒盖;Pro/ENGINEER 5.0;EMX7.0、塑件
The design of alarm shell injection mold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design of alarm shell injection mold, in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plastic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ABS material performance, using drop gate form to pouring. It is about concave die, gating system, mold emptier, choose standard parts, the process of design non-standard parts.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mould structure, strength, life calculation and molten plastic in the mold of prediction on the flow complicated engineering computation problem. This subject mainly use Pro/e 5.0 and EMX7.0 module and Auto CAD2008 to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work,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professional basis, professional class design knowledge, its core knowledge is the plastic molding mould, material molding technology base, mechanical design,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computer aided design, mould CAD, etc.
Keywords: die design; alarm shell; Pro/e 5.0; EMX7.0, plastics
目录
1绪论1
1.1前言1
1.2 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2
1.2.1设计内容:报警器盒盖的注射模具设计2
1.2.2设计的目的:3
2确定塑料件的有关参数及注射机选择4
2.1塑件特性分析4
2.1.1 ABS塑料的材料特性4
2.1.2 ABS塑料的成型工艺参数4
2.2注射机的选择5
3型腔的排布8
4分型面的确定9
5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设计10
5.1主流道设计10
5.2分流道设计11
5.3浇口设计11
5.4排溢系统11
6型腔、型芯设计12
6.1设计型芯和型腔的结构形式12
6.2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12
6.2.1整体式矩形型腔厚度计算12
6.2.2型腔、型芯工作尺寸的计算12
6.3型腔壁厚计算13
7模架的设计16
7.2脱模与复位机构设计17
7.3冷却系统设计17
8整体设计19
9总结致谢 21
参考文献22
现在中国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咱们中国的制造业也在不断的加速发展。如今,很多人都认为模具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水平体现的重要标志。模具制造业不仅能促进工业产品的飞速发展,还能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而且模具制造业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在日本,模具被称做“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更说是“金属加工业的帝王”,而在罗马尼亚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所以说模具工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现在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最近这些年,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相当快速,效率越来越高、更多的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产品的使用寿命越来越长、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也越来越大。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这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报警器盒盖的注射模具的设计。就是设计一副注射模具来生产报警器盒盖的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来提高生产产量。针对报警器盒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让我对直接浇口模具的设计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期刊等,并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2 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
1.2.1设计内容:报警器盒盖的注射模具设计
一:报警器盒盖的成型工艺参数和成型条件。包括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保持时间和成型的条件的选择。
二:报警器盒盖设计的工艺性要求。主要两个方面:1、外壳几何形状的要素。如:孔,支撑面,壁厚,加强筋,与圆角设计等。 2、外壳的尺度精度。包括影响外壳尺度精度的因素和外壳的尺度公差。
三:本模具型腔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型腔的数量、分型面的确定、成型零部件结构形式、动模与定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四:本模具零件强度的设计与校核。确定模具型腔时,应保证使其在高压熔体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但模具也不会太笨重。
五:注射机的选择。九个方面需要考虑:1、注射量的校核。2、合模力的校核。3、注射压力的校核。4、模具高度与注射机闭合高度关系校核。5、开模行程。6、推出装置的校核。7、模具外型与注射机拉杆间距的关系。8、定位孔的直径。9、喷嘴前端孔径和球面半径。
六:本模具设计采用的标准。包括中小型模架标准和零件标准。
七:本模具构件设计及标准。需要四个方面的设计:1、模具构件设计与标准。构件包括导向副,定位零件和支撑件,其设计与标准查表。2、模具附加机构设计与标准。3、浇注系统的设计。4、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设计。
2确定塑料件的有关参数及注射机选择
2.1塑件特性分析
所设计产品为报警器盒盖,使用的材料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该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耐化学性、电性能良好,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该报警器盒盖产品(图1-1)的体积为5.836×103mm3质量为6.13g(都是通过pro e软件分析模型得出的),查阅《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得知该材料密度为1.05g/cm3,收缩率为0.5%。由于该塑件形状较为简单,其表面没有复杂的曲面,型芯不需要镶件结构。
2.1.1 ABS塑料的材料特性
1)、使用ABS塑料成型塑件时,由于溶体的黏度值较高,注射成形的压力值高,所以塑件对型芯的包紧力较大,为了便于脱模,塑件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
2)、ABS塑料的溶体黏度高,制品容易出现熔接痕,设计模具时应减少浇注系统对材料的流动阻力,流道长度应尽量短。
3)、ABS塑料吸湿性强,所以成型前应进行干燥处理。
4)、在正常成型条件下,ABS塑件的尺寸稳定性好。在这次的毕业设计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一开始的不明白方向,于是不断的去请教我的知道老师,以及其他时间自己的努力查阅资料的整个学习过程,让我渐渐掌握了本次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运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CAD,proe软件技能,我一步步认认真真的去完成我的设计。
虽然整个设计过程有些艰辛对我来说,但是最终我还是做到了,本次设计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我学会了如何去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到实践当中去,我明白了认认真真,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我体会到了值得回味与尊敬的师生情谊
当然,对于我来说,本次设计让我发现自己很多问题,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过扎实,发现自己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发现自己很难单独的去完成整个设计。
参考文献
1、《塑料模设计及制造》??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组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实例》?许发樾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谢昱北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4、《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 徐佩弘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塑料模具设计与机构设计》?颜智伟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6、《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 章飞 陈国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7、《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屈华昌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陈于萍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韩泰荣,将文森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