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醛酮树脂的合成工艺及改性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研究了环己酮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分析了树脂颜色较深 的原凼,提出了除去原材料杂质的措旎。经过实验获得了最佳的t , 艺条件目f 环己酮和甲醛摩尔比为1 :( 1 4 1 6 ) ,催化剂的用量为环己 酮的0 15 倍( m o l 计) ,反应温度8 5 9 5 ,反应时间2 5 小时。 同时,测定了醛酮树脂的i r 、软化点、羟甲基含最、分予鼠以及柏; 各种溶荆中的溶解性,找出了软化点、羟甲基含最与分子晟之问的 、 ,一、 关系。押 j 我们还对醛酮树脂进行了改性 i :l f 究,向过氯乙烯漆一l 一加入 1 2 1 6 醛酮树脂( 重量计) 进行共混改性。结果表明可以提商漆 膜的附着力、硬度、光泽和丰满度,且仍能保持较好盼耐腐蚀性。 另外还研究了几种不同的试剂与醛酮树脂的羟基和羰基反应,化学 改性树脂在金属表面涂膜,测试了不同介质中的膜性能。醛酮树脂 具有优良的性能,可广泛地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中。 关键词 醛酮树脂合成性能改性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s t u d i e d s y n t h e t i c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 f o r m a l d e h y d er e s i n ,a n a l y z e d t h ec a u s ef o r t h er e s i nw i t h d e e p c o l o ra n d s u g g e s t e d t h em e a s u r e st o e l i m i n a t et h e i m p u r i t y i nr a w m a t e r i a l s t h e o p t i m u m c o n d i t i o n b ye x p e r i m e n t w a sd e t e r m i n e da sf o l l o w s :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f o r m a l d e h y d e :n a o h = i :( 1 。4 - 1 ,6 ) :0 1 5 ( t 0 0 1 ) ,t h er e a c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i s8 5 - 9 5 ,t h er e a c t i o nt i m e i s2 5 h i rs p e c t r u m s ,s o f t e n i n gp o i n t ,h y d r o x y m e t h y lc o n t e n t , 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 sa n ds o l u b i l i t yi nv a r i o u ss o l v e n t so ft h e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f o r m a l d e h y d er e s i n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 w eh a d f o u n d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m o n gs o f t e n i n gp o i n t a n d h y d r o x y m e t h y lc o n t e n ta n d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 t h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o fc p v c c o a t i n gw a ss t u d i e db ym i x i n g 1 2 16 ( w e i g h t )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f o r m a l d e h y d e r e s i n i t s h o w e dt h a ti tc a ni m p r o v et h ea d h e s i o n ,h a r d n e s s ,g l o s sa n d f u l l n e s s ,a n dm a i n t a i ni t se x c e l l e n ta n t i c o r r o s i o n p r o p e r t y m o r e o v e r ,t h er e a c t i o n s o f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 f o r m a l d e h y d e r e s i nv i ai t s h y d r o x ya n dc a r b o n y lf u n c t i o ng r o u p sw i t ha n u m b e ro fd i f f e r e n tr e a g e n t sw e r es t u d i e d c h a r a c t e ro ff i l m f o r m i n ga f t e rc o a t i n gt h ec h e m i c a lm o d i f i e dr e s i no nm e t a l 3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u r f a c ew a sd e t e r m i n e d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 f o r m a l d e h y d er e s i n h a s p e r f e c t p r o p e r t i e s i t c o u l db e e x t e n s i v e l ya p p l i e d t o c o a t i n g ,i n k ,a d h e s i v ee t c k e y w o r d s : c y c l o h e x a n o n e f o r m a l d e h y d er e s i n , p r o p e r t y ,s y n t h e s i s ,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4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醛酮树脂是环己酮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卜| 合成的一种热塑性树 脂。该树脂具有优良的特性:中性、色浅、耐紫外线辐射、硬度留、 耐候性和化学药品性优良;树脂液糙度低,成膜光泽高,附着力强。 同时其有较宽的溶解范围,既可以在极性、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又 可与各种树脂共混,是一种多功能树脂【“,广泛地应用在油漆、汕 墨、粘合剂中。近三十年来有大量的文献报道醛酮树脂的台成j 应用研究。 前苏联专利报道,环己酮与气相甲醛反应,利用6 9 9 7 4 的 磷酸催化。t r 剐- 得软化点为7 9 1 0 0 的醛酮树脂,该树脂的机械性 能和耐水性较好,但反应难以控制,操作较困难f 2 1 。 用磷酸作催化剂合成醛酮树脂,日本也有专利i a 。日本学编水 野哲也,中村诚一等人利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合成醛酮树脂,j f 且 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反应介质中,环己酮和甲醛的反 应动力学,得出了动力学方程1 。 瑞士a l f r e dr e n n e r 等人利用c a o 作催化剂将环己酮和甲醛含 成醛酮模型化合物,然后两次加环氧氯丙烷进行醚化,改性制街一 种浅色新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7 5 e q k g ,可制得一种耐户外气候 较好的涂料【”。 前乐德t h i e m e ,h e l m u t 等人利用制环己酮甲醛树脂废水合成 一种商软化点醛酮树脂,向废水中加入3 0 m g c i :,温度控制在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0 8 0 。得到一种固含为15 的浆料向其中加入盐酸,加热到9 0 蒸发,处理,冷却得到一种绿色,软化点为13 9 的醛酮树脂。 前苏联专利环己酮、环己醇与甲醛反应制得高软化点的醛酮 树脂1 1 1 。 l e i t n e r 。r o l a n d 用醛酮树脂石印、压日j 油墨,这种油墨e l j 刷厉 在汞灯照射下固化迅速。采用的是无毒溶剂,该油墨毒性小,稳定 性好,价格便宜i ”。 1 9 7 5 年,u h l c m a g r 等人用醛酮树脂和聚丙烯酸甲酯共混改性 制得树脂。以醇为溶剂,加入光敏剂、稳定剂、增塑剂、填料制f ;: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适合于木材、金属表面涂装1 9 1 。 日本专利,利用环己酮甲醛树脂乳液与水溶性聚胺酯乳液共混 改性制得一种水溶性粘合剂,用于粘接a b s 板和p u 泡沫。其猫 接强度高耐水性好l 1 0 1 。 日本专利,利用环己酮甲醛树脂与酚醛树脂改性制得一水溶性 热固化粘接剂,具有很好粘接强度,热稳定性和快干性】。 d v m o h a nr a o 等人利用1 6 份醛酮树脂,8 份油酸,6 2 份蓖 麻油,6 份紫罗兰,6 份甲基紫碱制成圆珠重油墨,书写流利,不 易干固【“。 德国制得一种p v c 塑料涂料,_ ; j 酚醛环氧树脂和醛酮树腊共 混制得软化点为3 6 9 k ,酸值o 0 2 的树脂5 、3 份与1 0 0 份p v c ,3 7 份d o p 增塑剂,3 7 份d b p ,9 7 份t i 0 2 ,4 7 3 份填料混合制得一 种p v c 涂料,其冲击强度和韧性好1 1 2 j 。 塑生塑堕盔兰墅主堂熊壁塞 罗马尼豫专利,醛酮树脂1 6 份,硝基纤维索2 0 份,植物汕改 t 趾醇酸树脂1 6 份共混改性。使用混合溶剂:醋酸j 醢1 0 份,醋酸 乙酯1 0 份,丙酮1 2 份,丁醇8 份,甲苯1 3 份,色浆5 份,s i 0 2 6 份制得一种木制家具漆,测得光泽为4 2 ,布氏硬度1 8 0 s ,2 4 小 时防水实验不起泡i t 3 。 1 9 6 7 年,瑞士的j o s e p h ,把聚氯乙烯与醛酮树脂混溶于有机 溶剂,加入颜料制褥一种供高速印刷的凹版油墨。这科油墨卜孝l f i 滚 轮,不污染凹版,附着力好光亮耐磨1 1 4 】。 1 9 8 6 年,罗马尼弧人t u r c u ,用醛酮树脂、硝化纤维、酹酸树 脂制成汽车车体外用磁漆。这种磁漆能在空气中迅速干燥,有优良 的耐腐蚀性和较强的粘附力1 1 5 1 。 1 9 8 6 年,捷克学者用醛酮树脂、硝化纤维、氯乙烯共聚制成 轻质木材底漆,可以防止硝化纤维和氨基面漆脱落,增强木材的结 构。加醛酮树脂可以使涂层粘附力达6 7 5 n c m 2 1 1 6 1 。 前苏联专利,熠2 5 - 4 0 份醛酮树脂,2 - 4 份松香,5 1 0 份聚己 基硅氯烷,6 0 1 0 0 份乙醇共混改性划得油漆,可以增:! j h 弯l i f l 强度 硬度,耐擦性1 1 7 。 前苏联专利,d a s h e v s k a y a 1 ,s 用醛酮树脂,聚乙烯,吡咯酮 脂肪烃,n 一甲基一2 一毗咯酮。1 、2 一丙二醇混合制得一种圆珠笔 油墨,书写流利,颜色鲜艳【1 8 i 。 国内对醛酮树脂研究报道不多,九十年代初,上海树脂厂研制 过醛酮树脂,制得的树脂颜色较深,应用受到限制】。围外产。l f l 堡生墅蔓盔堂壁- 上堂焦笙塞 已在中国应用,主要是一些合资厂。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天 滓均有油漆厂、油墨厂,使用过进口醛酮树脂。主要有德图b a s f 的k 1 0 0 、k 8 0 ,美国h c j ls 公司的s k ,k 1 7 1 7 。b a y e r 公司a f s 以 及日本k r 等国产品。大部分产品国内都有经销商,销售价格较岛。 日前研制开发高质量醛酮树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些主! ! ! ! ! 要盔堂塑主兰焦丝塞 第二章醛酮树脂合成的主要原料及精制方法 醛酬树脂的合成可用的原材料品种较多,不同的原材料仑成得 到的树脂性能特征不一样,合成的工艺也有所爿i 同,各自的应川也 爿;一样。本章重点介绍综合性能较好的环己酮甲醛树脂所需要的原 材料环己酮和甲醛。 2 、1 酮类 一、酮类原材料 能合成醛酮树脂的酮类原材料较多,常见的有:丙酮、丁酬、 环戊酮、环己酮、2 一甲基环己酮、3 一甲基环己酮、4 一甲捧环己 酮、苯乙酮、氢化苯乙酮等。 由不同的酮所制得的醛酮树脂得到的性能各不相同。由于足酮 醛缩合得到的树脂,所以它们分子结构中官能团都有羰基和羟甲 基,而且树脂均为中性树脂,分子量较小的树脂可以溶于水、醇, 分子量大的树脂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丙酮和环戊酮与甲醛合 成的醛酮树脂为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胶状树脂,颜色为棕 荧色,色泽较深。据研究报道,向混凝土l l t 加入丙酮甲醛树脂可以 改进易浇灌性,提高强度和密度,也能降低渗透性1 2 0 1 。也可以川 来制造层上k 材料、纤维板、无纺布的胶粘剂。与脲醛树脂结合可以 作为木材的胶粘剂,提商胶粘剂的穿透澜湿效果【2 “。还可以改性 淀粉制成耐水粘合剂,制作耐水波纹纸板1 2 1 。与硅溶胶混合作为 翻砂时的型砂胶粘剂,能提高模型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丁酮和甲醛合成的树脂,外观为淡黄至黄色的固体树脂。其溶 9 望生堕整盔芏堕圭堂焦堡壅 解性一般,应用研究报道较少。 苯乙酮和氢化苯乙酮均可合成醛酮树脂,但通常采用氢化苯己 酮,该树脂软化点比较高。可以用在温度稍高的场合。i 0 l s 公吲 有此产品出售。其溶解性能较好。 甲基环己酮树脂和环己酮甲醛树脂性能相当。环己酮甲醛树脂 的性能前一章已经阐明不再赘述。甲撼环己酮国内原材料较少。 综二所述,我们选用环己酮作为主要原材料基于如下原因: 环己酮国内产量过剩,用于合成树脂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应 用途径1 2 3 。 环己酮作为原材料来源丰富,国内很容易购得,成本不商。 合成工艺不复杂。 环己酮甲醛树脂综合性能较好,应用前景广阔。 二、原材料环己酮的精制 国内环己酮生产厂家有:锦西化工总厂,岳阳化工总厂,南京 化工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山东天源化学工业公司环己酮厂等。 其c 弘主要的生产工艺是以石油苯为原料,通过加氢、氧化、精馏、 脱氢四道工序制得。 1 0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工业环已酮的国家标准为: 指标 项目名称 优等品一等d 合格1 1 f 色度( h a z e n ) 15 密度p2 0g c m 3 o9 4 6 o9 4 7o9 4 4 o9 4 8o9 4 4 - o9 4 8 在o ,1 0 1 3 k p a 下馏程范围, l5 3 1 5 7l53 i5 7 l5 2 一j5 7 馏出9 5 m l 时的问隔温度, 103 050 水分, 01 00 1 503 0 酸度( 以乙酸计) 0 0 l0 o l 折光率 “d 2 0 l4 4 9 - l4 5 l 从标准中可以看出,对于环己酮的纯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优等 品色度( h a z e n ) 在l5 以下,一等品和合格品根本没有作要求,i n j 色度又,冶恰是合成树脂的一个关键指标。树脂的色泽过深会限制它 的应用。树脂着色以及树脂存放一段时间会发黄最主要的原因之 一就是环己酮中杂质所引起,下面就此问题作出探讨。 岳陬化工总厂生产的环己酮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在国内都是 处于领先地位。我的实验就是选用该厂生产的环己酮,发现环己酮 放置一段时间后,自然发黄,而且颜色越来越深,放置5 个月,颜 色为2 6 号。进口环己酮变色程度要好一些。主要原因是生产工岂 中精制方法有所不同,导致杂质含量不一样。日本、罗马尼亚、俄 罗斯等国在进行环己酮精制过程中,采棚前后加氢氧化钠的工序。 国内却没有相应的工序,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若不对着色环己酮 进行脱色处理,会给后面合成过程及产品带来下列不良后果: 1 合成反应时,会产生突发性放热,出现冲料现象。 2 水沈工序时,会造成分水较困难,油水分层时间过长。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合成的树脂颜色过深,软化点会不高。 4 树脂贮存时间短,颜色变深。给应用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 一) 、实验部分 1 原料 工业环己酮( 岳化产) ,氢氧化钠( 工业级) ,去离子水。 2 实验步骤 将氢氧化钠分别配成o 2 、0 ,5 、1 的水溶液各5 0 0 m l 待川。 取环己酮3 0 0 m l 均分成a 、b 、c 三组,倒入分液漏斗中,分 别加入0 ,2 、0 5 、1 n a o h 溶液,均匀搅拌,静置分层。结果 发现a 、b 两组溶液中迅速分成两层,上层为乳白色半透明液卜 层为黄色液体。b 组比a 组颜色深。c 组整个为乳状,下层有较少 黄液。然后测上层清液色度,其结果如下: 表2 颜色与沉降时间表 ( :二) 、机理分析 经过0 5 碱液处理过的环己酮 前后进行分析,色谱分析图如图l , 初步定性结果如下表: 坐主题垫盔兰塑主堂焦迨塞 表3 色谱分析初步定性结果 从色谱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碱处理后,环己酮中各种杂质均有不l 司 程度减少,最明显的是醛、酯、烯类等杂质,对这些物质的反应机 理作如下剖析:醛的结构中,第一个碳原子上含有非常活泼的o ( h 原子,在碱的作用下。第一醛分子上的o c h 将加成到另一个醛分 子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成到羟基碳原子上生成羟基醛。即产 生羟醛缩合,分子增大。 n 一舀卜c 忙斗嚣 o n 一+ n 一川_ c 彳。 n z o + c t h - - r t - - c : 卜6 :o - c i l r r 确z 年一b :斗 导c n ,一卜釉一乏0导c n ,一卜融一乏0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n r y 矿o 堋一一n 寸g 黑,l ( 6 “, “干l v o 卜x 1 1 0 尸凿k n o r , 杂质= _ _ i ? = i 矿o 蒹;慧p - o 二0 i t 一c蕊:旦。fk“零。:ch o 2y h l :h 2 2 - - c h2 c h 2 一c h 2 、u : 、u 一z 环己酮自身缩合,环己酮的羰基是一种极性双键,由于c 、o 电 负性差别较大,使易于流动的n 电子大部分被拉向o ,羰基c 缺 电子而o 富电子,离电子的强碱中心b 向缺电子c 进攻,形成亲 1 4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核性的碳负离子。碳负离子进攻环己酮上活泼的仪h ,形成i ,i 脱去一分子h :o ,生成o 、o 碳离子间双键i i ,l i 不稳定,进一步 重排形成共轭的i i i 。 c 阿、b q 伽 c 砘 ( i i i ) i i 还有可能进一步形成环己酮三聚物。碱的浓度高,温度j :升, 生成的可能性越大。其中工业环己酮还食有少量的丁酸、戊酸、己 酸。这些羧酸在碱的作用下,形成水溶性的羧酸盐 2s 2 9 j 。 综上所述,环己酮通过碱处理后,其中一些水溶性物质,大部 分杂质分子变大。随碱液一起下沉,从而形成分层现象。 2 2 甲醛 一、醛类原材料 利用甲醛、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与环己酮反应均可合成醛 酮树脂。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成本较高,而且自身容易缩合, 反应不易控制,生成的树脂颜色较深,溶解性差,不宜作为合成醛 酮树脂的原料。 甲醛是化肥厂的副产品,经甲醇氧化而来的,原料来源较,“。 价格较便宜,适合作为合成醛酮树脂的原料。 ls 南 一 一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沧文 二、甲醛的精制 甲醛鹋t 业镯4 法是采朋甲醇氧化 谢褥,邸甲醇在6 0 0 f 以 银、铜作催化剂进行空气氧化。 c h 3 0 h + 告0 2 一t l c h o + t t 。0 近年来发展以天然气甲烷为原料,一氧化碳为催化剂,在约6 0 0 和常压下,用空气控制氧化制取甲醛: e l i + 0 2 一h c i i o + i t ? 0 两种方法中,【f j 于c o n n jz z a r e 反应和氧化反应不可避免地要产m 甲酸: 2 h c h o + 1 1 2 0 h c o o i l + c 】13 0 j i 2 h c i i o + 0 2 2 1 t c 0 0 | 1 在成品中甲酸含量一般约为2 0 0 - - 8 0 0 m g 1 ,另外还有少量的氯化 物,硫酸盐和铜、铁、铅等金属离子。其工业标准为:1 3 0 表4甲醛工业标准 坦型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指标 也度f h a z e n ) l o 甲醛含量 3 7 o 3 7 43 6 7 3 7 43 6 5 3 7 4 甲醇含量 1 2l2l2 酸度( 以乙酸计) 0 0 2o 0 40 0 5 1 ( 槽装)3 ( 槽装)5 ( 槽装) 铁含量p p m 5 ( 桶装)1 0 ( 桶装)1 0 ( 桶装) 灰分 o 0 0 5 0 0 0 50 0 0 5 6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即使是优等品的工业甲醛,在金属贮槽中放置一段时间,铁含量远 远超过5 p p m ,甲醛也会发黄颜色较深。造成颜色上升的二l ! 要原 因是金属中铁以铁离子的形成进入甲醛溶液中。若不将甲醛r l - 铁离 子去掉,合成的醛酮树脂是红棕色,外观不好,也影响使j f _ j 。凶此 必须将其清除。目前提纯的方法有: 1 采用间歇精馏进行提纯,但这种方法工艺流程较繁,能 耗商,们剐反应,操作复杂,不宜适用。 2 离子交换法,在阳、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下。杂质离 子通过离子交换被除去。此法虽能耗低,生产安全,但不易控制。 小规模生产不适合o ”m 。 我们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的化学处理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甲醛溶液中,铁离子受甲醛的还原性保护作用,主要以r e 2 1 形式存在。溶液并不显红棕色。但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甲醛反应消 耗量与空气的氧接触,f e 2 + 逐渐被氧化为f e ”,f e ”又以i :e ( o i j ) ,微 粒存在而呈红棕色。 一)实验部分 取适量工业甲醛倒入带搅拌的三颈瓶中,慢慢地加入3 0 的 n a o h 溶液,调节p h 值至8 5 9 5 ,开动搅拌3 0 m i l 3 ,然后倒入 分液漏斗中,静置1 5 2 h 。发现f e z + 与o h 。反应形成大量绿色 的f e ( 0 1 1 ) :沉淀,同时有少量红棕色f p ( o h ) 。沉淀。分出上层清液, 再过滤一次,待合成树脂使用。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二:)工艺条件的讨论 1 p l l 值控制 i ,i l 值是除铁离子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工业甲醛小含仃 甲酸,p h 值较低,一般为4 6 ,此时f e ”不会沉淀。当加入n a o h 时,会发生以下反应: h c o o h + n a o h = h c 0 0 n a + h 2 0 f e ”+ 2 0 h 一= f e ( 0 1 1 ) 2l 由于反应生成f e ( 0 h ) 。沉淀而使甲醛中f e ”的浓度降低。通过 实验发现,当r o ”的浓度降低至1 _ 0 l0 - 4 m 0 1 l 时,即可完全消除 成品胶的红棕色。f e ( o i ) :的浓度积: k n p = i ? e 2 + o h 一 - 8 0 1 0 当 f e 2 + = i 0 1 0 1 t o o l 1 时, o h 一 = 3 0 1 0 “m o l l ,即 p l = 8 5 ,也就是说加入n a o h 使甲醛的p l l 8 5 时除去i :e 2 的甲醛可以满足合成要求。至于f e ”,在p i l 4 时,就除得相当 干净了。但是p i 值也不能调得太高,因为在强碱性条件下会慢 慢发生下列歧化反应和中和反应; 2 1 1 c i t o + t 1 2 0 = t l c o o i i + c i l 3 0 i l t l c 0 0 1 1 + n a o i i = i i c o o n a + 1 1 2 0 结果既消耗了甲醛又消耗了氢氧化钠,这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所以,一般将p h 调到8 5 9 5 即可。n a o l | 的加入量主要依据甲 酸和铁离子的含量而定,以调节p l | 值至控制值为准。其用最般 为不超过甲醛溶液的0 1 。 华中师范犬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沉降时间控制 由于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会缓慢地发生上述歧化反应产,卜甲 酸,结果使已调为碱性的甲醛溶液的p h 值慢慢地逐渐下降,p h 值下降过多,将会使部分f e ( 0 i t ) 。溶解,所以静簧时间应该短一些。 但另一方耐,沉降完全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而且,由于f e 2 + 生成 f e ( 0 1 1 ) z 后其电极电位降低,因而更易被空气中的0 :氧化为 f e ( 0 1 1 ) 3 : 4 f e ( 0 1 f ) 2 + 0 2 + 2 f l2 0 = 4 f e ( 0 1 t ) 3 如果在空气中静置时间长就会有较多的f e ( o i l ) 。被氧化为红棕 色的f e ( o h ) 。,而f e ( 0 i t ) 。比f e ( 0 l i ) 。更难溶。所以对除铁离予足 有利的。但是,在甲醛的保护作用下,这个反应较慢,不易反应完 全。综合考虑,以保证沉降完全为前提,静置沉降时问尽量短一些 较好,以避免f e ( 0 h ) 。的溶解,同时可提高效率。至于f e ( 0j 1 ) 。沉 降于底部后应尽早分出上层清液静置时间不超过3 小时,2 小时 左右为宜。为了提高沉降速度,可以加入少量助沉剂不影响须最 和外观。通过以上处理甲醛中铁离子的含量可以控制在1p p m 以l i 。 第三章醛酮树脂的合成 采用一步直接合成法,就是将精制的环己酮和甲醛按一定比例 环己酮、甲醛、少量甲苯型堕l 缩聚物业i 苎_ 酸洗斗有机相_ + 水洗 6 + b 一6 一+ 岫 凸一一占+ 扣o n 舶。 6 一+ 占c 子m 书骂占c n 书 厂 斗p h 2 _ 6 h l 厂 o r + l l o 占c h 书 c h 2 0 h j n :。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3 实验部分 1 原料: 工业环己酮( 岳阳化工总厂) ,3 7 的工业甲醛溶液( 宜昌产) 氢氧化钠( 天津产,工业一级) 甲苯( 武汉产,工业一级) ,草酸 ( 工业一级) 。 2 实验步骤: 将工业环己酮和甲醛按第二章的方法进行精制处理。在装有温 控仪、回流管、温度计、搅拌器及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配方 量的精制环己酮、甲醛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搅拌、凹流数 小时后t 再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温度维持在一定范闭,保 温,再加入配方量的甲苯,稀释静置分层去掉下层水相。然后用 1 0 的革酸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至中性即可。 将上述上层有机相进行减压蒸馏,脱除甲苯和水,进一步缩台 ! 直至无水脱出为止。趁热到出树脂冷却得到固体树脂。 3 。4 影响树鞲台成的主要因素 1 环己酮和甲醛的摩尔比影响: 环己酮和甲醛的摩尔比决定了树脂的分子量大小。树脂软化点 的高低,以及树脂的硬度、光泽和溶解性。由于环己酮和甲醛的摩 尔比对树脂的各项指标影响较大。将环己酮和甲醛按系列配方进行 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些主塑整盔堂雯主堂垡堡皇 表1 不同原料配比的树脂性能 环己酮甲醛m 0 1 l :0 8l :ll :1 2l :1 4 l :1 6l :l ,81 :2 l :2 2 软化点 5 67 28 61 13 1 1712 6 l3 2i3 6 颜色号 l22334 56 甲苯中溶解时间 1 01 21 52 02 03 0 4 56 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环己酮和甲醛的摩尔比为l :1 4 1 6 较合 适,得到的树脂其综合性能较好。理论上环已酮和甲醛的摩尔比近 似为1 :l ,但实际合成时,配比要大于1 。由于甲醛的摩尔比小于 l 时。得到的树脂虽然颜色较浅,溶解性较好,但其分予量小。软 化点低,应j 受到限制。若甲醛的摩尔数超过2 ,得到的树脂软化 点较高,但其颜色较深,溶解性较差。所以选择摩尔比为l :1 4 1 6 较合适。 2 催化剂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表明,能够用来合成醛酮树脂的催化剂有醇钠、氧 化钙、氢氧化钙、磷酸、氢氧化钠1 3 4 , 3 5 , 3 6 , 3 7 1 。分别对以上催化剂进 行对比实验,比较各自催化剂的特点,如下表: 表2 不同催化剂特性比较 名称特性 醇钠反应启动较快,非常剧烈,易冲釜,不易控制,树脂 分子量分布不均。 氧化钙反虚启动较慢,反应较平稳,但分水较困难。 氢氧化钠反应容易启动,反应均匀,分水容易,比较好控制。 磷酸反应速度非常慢,反应时间较长,副反应多,分水困 难。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沦文 综合考虑,选用氢氧化钠较好。价廉,易得,反应好控制。使 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合成醛酮树脂,催化剂的用量对树脂的收率永 性能有一定影响。氢氧化钠的用量与树脂收率、软化点的关系l 山线 如下: n i i , i i l t l 帆j 仉! 扎扣i ) f l l 川 晕( t v , l l 一 弭i j 酮) 尊! i 。i “ l f t t i t 与 科脂救率( _ 水,体己酮1 关系 u 忆l i ii 1 仉z 吨1 ” 、t i i i 悯量( 1 _ r _ f 帆i i :己啊l 图12 、,t 1 h i 髓罨与i 羽髓;2 七点置曼 氢氧化钠的浓度和滴加速度对反应有较大影响,碱的浓度高或 滴碱速度快,会出现反应剧烈,放热过速。严重时会出现冲料现象。 氢氧化钠浓度维持在3 0 左右,滴加速度不宜过快,使反应均匀放 热,平稳,得到树脂分子量分布均匀。 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出,树脂收率和软化点随碱的用量增加丽增 加。0 1 5 以前增加较快,0 1 5 以后增加不明显。当碱的用量增加 时,树脂的颜色也在加深。以环己酮的0 15 倍( i n 0 1 ) 加碱较合适。 3 反应温度和时问的影响: 反应温度的提高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活化分子数增加,从而 使单位时间内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加大,促进反应速度加快,缩短 了反应时间。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反应温度和恰当的反应肘问,我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们研究了环己酮和甲醛配比为1 :1 5 时,反应温度、时间与树脂的 收率,软化点的关系,其关系如下: j 臼 线j 峨 术r厂。 1 1 ( j 1 2 0 软1 0 0 寺b h 【l 占 椰 l u 2 反应温度 艇由附间i 1 驾: :,厦戍温腰酣间! j 侧艏:恨零( ,l 蚤己酮】阑鬟糸 厂 厂 2 01 0“08 0l o o1 2 0 反i 皿激嫂 州3 1 反应沁瞧、 : ol ;o9 0 】2 01 5 0l k ( 坟j t 时川i l l l i n 十0 i j ,f 对l j 持软化点n 0 欠系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开始温度在8 5 以前,反应时间2 5 小时以后,其收率和软化点增长幅度不太大。当反应温度超过i o o 时收率和软化点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温度过高,反应体系 中甲醛大量以气态形式溢出,致使甲醛浓度降低,收率和软化点下 2 4 望生墅蔓盔兰堡主芏堡堡塞 降。生产时若出现此情况必须降温,暂停加催化剂,补加甲醛溶液 等措施加以挽救。另外反应对问拉长,对反应无甚益处,还会: 1 现 一些爿:利的现象。如水分蒸发过多树脂粘度上升。搅拌负荷增加, 甚至搅不动,反应器壁出现结胶等现象,致使树脂颜色加深。综合 看来,反应时间为2 5 小时左右,反应温度为8 5 9 5 。 4 影响后处理的因素: 后处理主要包括两道工序:酸洗水洗和脱溶缩合。这两道工序 足相互关联的酸洗水洗的好坏直接影响脱溶缩合。若有机扭巾水 朱脱干净,脱溶缩合时就会出现暴沸,堵塞话道,影响脱溶。为了 使分水较完全,就必须控制将两个条件:溶剂和水温。 ( 1 ) 、溶剂,选择芳烃类溶剂分水较好。苯、= 甲苯虽然分水 较好,但苯在后面脱溶缩合时苯的沸点较低。苯与水形成共沸物 首先脱除,剩下的水裹树脂中,形成乳液很难脱除。不能进一步脱 水缩合。这样得到的树脂不透明,分子量较小,软化点较低。丽二j 甲苯沸点较高,脱溶温度偏高,得到树脂颜色较深,溶解性下降。 选择甲苯作溶剂较合适,一般娜量为环己酮重量的t 5 倍。j l j 量少,分水困难;用量多,给脱溶增加负荷,加长了脱溶时1 1 _ ;ij 对 树脂的色度不利。 ( 2 ) 、水温,酸洗和水洗温度控制在6 5 7 5 。水温低时, 静置分层时间过长,有时会出现不分层,有时树脂下沉根本不能 分水。溶液的温度保持在6 5 以上较合适。酸洗时,用草酸 溶液调节p h 为6 5 左右,略显酸性,然后用热水清洗3 5 次,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直至中性为止。 脱溶缩合的工艺条件是:先常压脱苯至液温1 1 0 以上,开始 减压脱苯,真空度维持在6 0 0 m m h g 以上,温度控制在1 3 5 左右, 直至无液体馏出为止。树脂的透明度、颜色、软化点等指标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脱溶缩合。水溶剂脱得干净,树脂透明度高,软化点商。 若脱溶温度高于1 3 5 或者脱溶时间过长,树脂软化点虽然有所l : 歼,所以必须: j f 】以协调控制。 3 5 合成树脂的工艺流程 图3 5 合成树脂的工艺流程图 ,。n、1一 _ l 卜_ 、。,卜 一 ;、 , ,目t,i p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醛酮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4 1 醛酮树膳的结构分析 将劳特国际有限公司的醛酮树腊k 1 7 1 7 产品和我们合成的环 己酮甲醛树脂c f 进行红外分析,两样品的红外图谱如图4 1 所示: * t 1 1 4 1 。i j - _ , v i ? 一。 j 、 沪 叭v - r l i i l o e o拍硼3 ( 1 9 1 1符2 h el 铀 图4 1 美国k 1 7 1 7 ( 上) 及c f 树脂( 下) 的红外光谱图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k 一17 17 树脂和c f 树脂的i r 图谱数据比较表c m 最强谱带特征谱带 树脂名称 y ( c = 0 )缩甲醛特征 c i t 2 o i jc i | k l7 l7l7 0 1 1 0 4 9 ,1 1 2 6 1 4 4 73 4 1 92 9 3 4 c fl7 0 8 1 0 4 7 ,1 13 91 4 4 63 4 4 6a 9 3 5 从两种产品的红外图谱上看,结构基本上相同在17 0 1c m l 和 17 0 8 c m 处都有很强的v c :o 吸收峰。在3 4 1 9c m 。1 和3 4 4 6c m 1 处 有v 。吸收峰。表明两树脂产品中均含有羰基和羟基。结合前一章 机理分析。醛酮树脂以下结构均是有可能的。 i i 式l i jo 、m 、a 分 h o c 日2 别表示亚甲基醚键数, 贬甲基键数及羟甲基 数。醛酮树脂为线型分厂 予。要想确定具体结l 构,还必须进一步分析 【3 引。 断。蛐c 4 2 醛酮树脂分子量与软化点关联曲线测定 醛酮树脂的物理性能与分子量有很大关系。分子量太小,树脂 的软化点小,附着力较差,应用受到限翩。分子量过大,其溶解性 较差。因此对树脂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研究对树脂的设计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找出分子量与软化点的关联 曲线,将树脂分子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为指导生产提供一个重要的 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r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醛酮树脂分子量测定方法 醛酮树脂是线型高分子,而线型高分子溶液的基本特性之一足 粘度值与分子量有一定关系。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测定树脂分子量。 这就是所谓的粘度法测分子量。 基本原理:采用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 3 9 , 4 0 ,装 置如图1 。液体在毛细管中因重力作用而流动,其 粘度计算式为:7 7 = z r h 百g 矿r 4 p t 一丽m p v ,式中h 一等效5 f 均液柱高;r 一毛细管半径; j 一毛细管长度;v 一流出体积: 闸i 1 ,托小 地i f l 一流出时间;p 一液体的密度i m 一与毛细管两端液体流动有关的常数( 近似取1 ) 。 ”一 相对粘度:7 ,r 一一t o ,t 、t 。分别为树脂溶液和纯溶剂流出时间。 增比粘度:r t 。,= q ,- 1 程熔时公式: r l 】 度。 , n 一特性粘度;c 一溶液浓 m a r k t l o u w i n k 经验公式: n = k m 。 实验时,以丙酮为溶剂,2 5 时,丙酮密度p = o 7 8 5 1 9 m l ,粘度 n0 2 0 3 0 7 5 1 0 - 2 p a s ,常数k = 0 7 8 5 ,= o 5 2 。 2 9 坐! 塑蔓= 茎兰堡主堂垡丝羔 二、软化点的测定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2 所示: 测定方法按国际标准 i s 0 4 6 2 5 1 9 8 0 环球法测定。 三、分子量与软化点的关系曲线 从实验中选取九组分软化点 爿;同的样品,测得不同软化点的 醛酮树脂对应的分子量为: 闸,z l 一怔i i 捧ii 一口忡4 一l “s 协j f i ,一刊h 一一此一嗅“ 样品弓 !兰!璺!垒望 5 56 27 38 09 29 81 1 z1 2 61 4 0 3 9 24 0 34 4 24 8 65 0 85 6 37 5 68 1 l9 6 0 软化点 分子量m 将以上测试结果关联为以下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 出,软化点与分子量 近似为一直线。通过 一元线性圈归分析法 可以求出其回归直 线。用x 表示软化 点。y 表示分子量, 其数据处理如f : m 2 0 围4 3 3 0 4 0 6 u 8 01 0 01 2 0 1 4 0 s p 树脂软化点与平均分子量的关联曲线 瑚 啪 咖 咖 枷 瑚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 软化点与分子量数据处理 变量 序萼 x iy 1x 1 2x i y iy i 2 l 5 53 9 23 0 2 52 1 5 6 015 3 6 6 4 26 24 0 33 8 4 42 4 9 8 61 6 2 4 0 3 37 34 4 25 3 2 93 2 2 6 61 9 5 3 6 4 48 04 8 66 4 0 03 8 8 b o2 3 6 1 9 6 59 25 0 88 4 6 44 6 7 3 62 5 8 【) 6 4 69 85 6 39 6 0 45 5 1 7 43 1 6 9 6 9 71 1 27 5 61 2 5 4 48 4 6 7 25 7 1 5 3 6 8l2 68 1l1 5 8 7 61 0 2 1 8 66 5 7 7 2 7 91 4 09 6 01 9 6 0 01 3 4 4 0 09 2 1 6 0 0 8 3 85 3 2 l8 4 6 8 65 4 0 8 6 03 4 7 3 5 l7 lf j y d = o = ,。 ,y 。一n 万 j f 2 一n r 2 = 鳘咝l - = 旦堕l 也掣= 6 8 1 8 4 6 8 6 9x9 31 o 口= 歹一6 牙= 5 9 1 2 6 8 1 9 3 1 = 4 3 回归直线方程为y = 6 8 1 x + 4 3 相关系数 ,2 = 0 9 7 2 相关系数r = o 9 7 2 接近1 ,说明线性关系较好。 3 1 南 望主堑薹盔堂夔圭兰垡迨塞 4 3 羟甲基含量的测定 一、羟甲基含量的测定方法1 1 原理:在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醛酮树脂的端部的羟甲 基与苯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活泼氢原予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根据脱水 重量计算羟甲基含量。 2 实验:称取3 0 9 树脂样品溶于7 5 m l 甲苯,置于圆底烧瓶 中,按图装簧,加热 回流直至不再出现水 分为止,冷却至室温 备用。 量取2 0 m 苯酚 擞1 水n 5 , 1 j 定器 1 5 0 0 n 1 1 瑚骑瞪骚硗淑:2l o m 接受熬。下州j i ! 釜2 o j d ,筇劐窿删隅功c ) - ( 渐i i 2l o m 巧铷0 间螭为0 ,2 嘲:l 长愿一1 ( m h m 的赢形玲艇臀 加入2 9 对甲苯磺酸,5 0 m l 甲苯于另一只5 0 0 m l 圆底烧瓶中,然后 加热回流,直到不再出现水分为止,冷却至室温备用。 将上述处理的两试剂混合一起,继续加热回流,直至不再出现 水分为止,冷却至室温,及时读取接受器中水分的体积。 3 羟甲基含量的计算 羟甲基含量的计算按下式进行: 2 c i ! o l j :塾x1 0 0 = 竿 式中:v 一水分体积m l , 3 2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一试验条件下水的密度g c m 3 m 一试样质量g , 1 8 、3 l 一分别为h 2 0 ,c i i2 0 l i 的摩尔质量g m o l 。 二、羟甲基含量与软化点的关系 用上述方法测得不同软化点树脂的羟甲基含量如下表; 表5 树脂软化点与羟甲基含量对照表 序号 12 34567 89 l软化点5 5 6 27 38 09 2 9 81 1 21 2 6 1 4 0 l 羟甲琏古摄 1 6 11 5 81 4 6 13 21 2 51 l8 1 6 2 34 0 3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软化点的升高,羟甲基含量逐渐降低。 三、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假设醛酮树脂的结构式为下列理想结构式: u o c n z 讲0 “:由:”: c h 2 0 h 每个树脂分子中两端均含有羟甲基,也就是每摩尔树脂中含有 两摩尔羟甲基。可以通过端基的含量,测定试样的分子链数日,进 而可以计算平均分子量。 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厨2 嗣两蔹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银行大庆市萨尔图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湘潭市雨湖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招商银行无锡市江阴市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胸外按压考试题及答案
- 链条装配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控铣工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版)
- 2025年新版解剖学的考试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襄阳市谷城县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污水处理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抵房转让协议
- DB32T4064-2021江苏省城镇燃气安全检查标准
- 足金点钻工艺培训
- JJG 162-2019饮用冷水水表
- 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协议
- 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工程)
- 《阿尔茨海默病》课件
-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手册-
- 计算机视觉之图像分类课件
- 高等物理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