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巍巍中山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山陵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细读课文,理出空间顺序。(2)概括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了解文中重点说明的建筑的风格。(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的特点,体会说明文中生动形象的描述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根据中山陵全景图介绍建筑布局,或根据课文相关说明画出示意图,形成对空间顺序的感受和认识。(2)体会中山陵的设计理念,感受建筑所承载的伟人思想和表现的民族风格。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山陵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根据补充的相关材料,了解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历史性功绩,从而生发敬仰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概括中山陵的建筑特征,了解文中重点说明的建筑的风格。(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辨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难点把握文章的空间说明顺序。课时安排2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图片激趣出示孙中山的图片,一组紫金山、中山陵的图片给学生欣赏。问:认识这个人吗?2预习检测学生介绍孙中山的生平、思想及贡献。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思想:民主博爱、天下为公。3深情导入请听一段导游词:(教师模仿导游的语调说)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大家一定想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听了这样一段导游词,我和多数没到过南京的同学一样,充满无限向往,可今天我们不能把课堂搬到南京呀。不过,有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刘叙杰先生的巍巍中山陵一文,你我完全可以得到“如临其境”的感受。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山麓(l ) 灵柩(ji) 竣工(jn) 深邃(su) 镶嵌(qin) 穹隆(qing) 突兀(w) 嵯峨(cu) 纤细(xin) 巉岩(chn) 牌坊(fng) 琉璃(li) 参错(cn) 肃穆(m) 草莽(mng)2走近设计者吕彦直(18941929),中国近代建筑师。字仲直,山东省东平县人,一说安徽省滁县人。生于天津,九岁侨居法国巴黎。回国后在北京读书。191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进美国康奈尔大学,攻建筑学。毕业后回国工作,曾参加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北京燕京大学校舍的设计,首次提出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国民族形式的建筑。吕彦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中获第一名,后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设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享有盛誉。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作。3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规划特点。对于内容较多的文章,可以采用给每小节内容列提纲的方式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从而使阅读做到有条不紊。(2)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标题的作用。标题不仅指出了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中山陵,而且也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巍巍”。(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点拨】由外到内、由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我来动手精读课文511段,了解中山陵的建筑布局。边读边标出表明其位置关系的语句。明确:介绍陵墓的主要建筑时以由下到上(由南向北)的顺序,即:石牌坊(缓长的墓道)陵门碑亭(宽大的石阶)祭殿(祭堂)墓室2我来设计按照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模拟设计。任务设计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接待一个重要的谒陵团。专车从南京城区出发,出中山门后,你在车上开始向客人介绍长达六千米的陵园大道,以及即将拜谒的中山陵的主要建筑,并讲清楚行进路线。提供资料:中山门、陵园大道,中山陵主要建筑图片主要建筑:石牌坊(缓长的墓道)陵门碑亭(宽大的石阶)祭殿(祭堂)墓室表明建筑位置关系的语句: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尽处,就是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祭堂后面是墓室任务设计分析第10段的语句:祭堂与南端入口处石坊的水平距离为700米,垂直高度差为73米。其间有392个踏级。你能根据这一信息,画出中山陵的侧剖面示意图吗?除了最低点石牌坊,最高点祭堂,请根据课文的相关信息,估计主要建筑之间的距离,并参考地势特点,让你的剖面图更符合实际情形;此外,请将主要建筑在侧剖面示意图上标示出来。如果有同学到过中山陵,请他讲一讲实际的情形如何。3我来思考:如果你到中山陵参观,拾级而上,登上大平台后,导游通常会向你介绍到:建筑师为避单调,将392级台阶分作10段,每段一个平台,总计大小有10个平台。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台;而当你站在大平台朝下看时,却反而不见台阶,只见平台了。所有同学都可以和老师一起思考,推测石阶设计上有何巧妙之处,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巧妙地利用了地势;充分考虑了实际的视觉效果;计算精准。【补充资料】392级石阶,也大有讲究,这象征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人民。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孙中山在人民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设计师殚精竭虑,为的是使陵园处处体现人们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敬仰之情。四、课内小结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第2课时一、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凭着对课文的深入研读,仿佛沿着无数拜谒者的足迹,探访了这座庄严、肃穆、宁静的陵园,去感怀中山先生的博大胸襟。其实,到过中山陵的许多人,往往想了解这样一个问题:中山陵为何选址南京呢?也许他们知道,至少有可能选在北京或广东。单说广东,首先是孙先生的故乡,按“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和中国人的丧葬习俗,很有可能选在他的家乡安葬;更重要的是,广州是革命的策源地,1921年,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对于中山陵,这凝聚着丰厚人文内蕴的名胜,还有许多问题吸引我们去探究。【提示】在课堂的开始设置新的悬念,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带着问题的阅读是阅读的又一个境界。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走进美丽的钟山带着这个问题,请朗读13段,并且思考:介绍钟山的地理环境,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介绍钟山的地理环境,突出其雄伟高大,气韵深厚。为什么要写钟山的地理环境呢?钟山山势雄伟险峻,景色秀丽和谐,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外在因素)中山先生喜爱这里的气势和风物,曾表示“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内在因素)2.方案中标的原因朗读第4段。提取相关信息,讨论。安葬中山先生,举世瞩目。建造如此牵动人心的大型建筑,设计方案是如何选定的?关于方案的选定:悬赏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对40余份选送的图纸进行密封评议的方式,确保选出最优方案。最终中选的方案在哪些方面别具匠心、值得称道?吕彦直的方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建筑平面布局呈“钟”形,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既象征着孙先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又与陵墓所在的“钟山”相吻合,令人叹服;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3形神兼备的设计一代伟人安息之所,也是千百万人民缅怀其伟大人格,追索其革命精神的地方,这就要求在陵园的设计和建造方面,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融汇在陵园建筑中。提问:本文写陵园建筑,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请填写下面的表格。4精析题眼“巍巍”表明中山陵的主要特征,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巍巍”的含义。雄伟高大的山势体现人物风格,独具匠心的设计暗合人物精神。 画龙点睛的引用直抒人物品质从课文内容看,“巍巍”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加深理解,消化前面探究的内容。5感受语言的特色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这是为了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确保其科学性所决定的。综观全文,本文在语言上还有什么特色?运用了描写性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样写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丰富的感受。在第9段,说明祭堂所在的平台视野开阔,景色秀美时,同样运用了描写性的语言和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生动地展现了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这样写,再一次加深了陵园所在的地理环境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工业矿井抗震设计规范2025年
- 防汛相关知识培训
- Unit 1 A New Start Developing ideas 课件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
- 网络科技行业发展报告与前景
- 健康养生产品运营方案
- 最有可信度的房产买卖合同4篇
- 关于2025公路工程施工合同2篇
- 炎症细胞因子网络-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部队依法治军课件
- 驾校教练员培训课件
- 冠寓公寓运营管理手册
- 人工智能 第2版 课件 AI12类脑智能
- 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方案
- 民谣酒馆项目融资计划书
- 新概念张云生讲解的笔记
- 大班数学《年妈妈的故事》课件
- 知情同意书模板(新闻采访)
- 混凝土防渗墙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 蓝色弥散简约国家资助政策宣传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