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专业:有机化学 硕士生:吴春燕 导师:刘岚副教授 摘要 近年来,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成为国内外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海洋微 生物生存环境复杂、代谢方式独特,能产生结构新颖、具有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 产物。其中红树林真菌由于资源丰富,产生活性代谢产物的能力强,是目前研究 得最系统和最全面的海洋真菌。 本论文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及现代波谱技术,系统研究了来自中国南海红树林 的三种内生真菌s k 3 r w 6 m 、z z f 4 2 、s k x l y w 3 g 1 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薄层 层析、柱层析、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及m s 、1 d 2 dn m r 等 波谱技术,共分离鉴定1 5 个化合物,包括2 个未见报道的新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 6 m 1 和6 m 2 。其中,从真菌s k 3 r w 6 m 的菌液及菌体中分离得到5 个化合物, 分别为6 m 1 ( 新化合物) 、6 m 2 ( 新化合物) 、麦角甾醇、过氧麦角甾醇、甘露 醇;从真菌z z f 4 2 的菌液及菌体中分离得到5 个化合物,分别为x y l o p y r i d i n ea 、 1 4 一甲基十五碳酸甲酯、硬脂酸、硬脂酸甲酯、正二十四烷酸;从真菌s k x l y w 3 g 1 的菌液及菌体中分离得到5 个化合物,分别为5 一丁基- 2 - , 比啶甲酸( 镰刀菌酸) 、 5 一丁基- 2 - p 比啶甲酸甲酯( 镰刀菌酸甲酯) 、环( 苯丙一苯丙) 二肽、环( 甘一苯丙) 二肽、胸腺嘧啶。 论文还对近年来从天然生物资源中分离得到的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进行综述, 阐述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关药理活性。共引用化合物1 4 7 个,有生物活性报道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的化合物8 5 个;这些新化合物中,来源于海洋微生物的有1 4 个,其中1 2 个生 理活性显著。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 n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s t u d i e so nt h es e c o n d a r ym e t a b o l i t e so f t h r e em a n g r o v e e n d o p h y t i cf u n g if r o ms o u t hc h i n as e a m a j o r :o r g a n i cc h e m i s t r y a u t h o r :c h u n y a nw u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l a nl i u a b 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r e s e a r c h e so ns e c o n d a r ym e t a b o l i t e so fm a r i n e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 h a v eb e c o m eh o t s p o t st h a td o m e s t i ca n do v e r s e as c i e n t i s t sp a ym u c ha t t e n t i o nt o m a r i n e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c o u l dp r o d u c en u m e r o u sn o v e la n db i o a c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b e c a u s eo ft h ec o m p l i c a t e d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e i rp e c u l i a rm e t a b o l i s m m a n g r o v e d e r i v e df u n g ia r er i c hi nr e s o u r c e sa n dh a dag r e a tc a p a c i t yf o rp r o d u c i n g b i o a c t i v em e t a b o l i t e s ,w h i c hm a k et h e mt h em o s ts y s t e m i c a l l ya n dr o u n d l y r e s e a r c h e dm a r i n ef u n g ii np r e s e n t o nt h eb a s i so fs e v e r a l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t e c h n i q u e sa n ds p e c t r a lm e t h o d s ,3s p e c i e s m a n g r o v ef u n g is k 3 r w 6 m ,z z f 4 2a n ds k x l y w 3 g 1c o l l e c t e df r o ms o u t hc h i n a s e aw e r es t u d i e do nt h e i rs e c o n d a r ym e t a b o l i t e si nt h i st h e s i s 15c o m p o u n d s i n c l u d i n g2n e wc o m p o u n d sw i t hx a n t h o n es t r u c t u r ew e r ei s o l a t e dl l s i i l gt h i n - l a y e r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c o l u m n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s e p h a d e xl h - 2 0a n dh p l c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m s ,1dn m r a n d2 dn m r c o m p o u n d si s o l a t e df r o mt h ec u l t u r em e d i u ma n d m y c e l i u mo ff u n g u ss k 3 r w 6 m a r e6 m l ( n e w ) ,6 m 一2 ( n e w ) ,e r g o s t e r o le r g o s t e r o l p e r o x i d ea n dm a n n i t o lx y l o p y r i d i n ea ,m e t h y l1 4 一m e t h y l p e n t a d e c a n o a t e , s t e a r i c a c i d ,m e t h y ls t e a r a t ea n dt e t r a c o s a n o i ca c i dw e r ei s o l a t e df r o mt h ec u l t u r em e d i u m a n dm y c e l i u mo ff u n g u sz z f 4 2 t h e r ea r ea l s o5c o m p o u n d si s o l a t e df r o mt h ec u l t u r e m e d i u ma n dm y c e l i u mo ff u n g u ss k x l y w 3 g 1 ,i n c l u d i n g5 - b u t y l p i c o l i n i ca c i d , m e t h y l 5 - b u t y l p i c o l i n a t e ,5 - m e t h y l p y r i r n i d i n e 一2 ,4 ( 1 h ,3 h ) - d i o n e ,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3 , 6 - d i b e n z y l p i p e r a z i n e - 2 ,5 一d i o n ea n d3 - b e n z y l p i p e r a z i n e - 2 ,5 d i o n e b e s i d e st h a t , t h et h e s i sa l s or e v i e w e dn e wc o m p o u n d so fx a n t h o n ed e r i v a t i v e s i s o l a t e d 的mn a t u r a lo r g a n i s mr e s o u r c e s 1 4 7c o m p o u n d sa r ec i t e d ,a m o n gw h i c h8 4 c o m p o u n d sw e r er e p o r t e dw i t hb i o l o g i c a la c t i v i t i e s 14n e wc o m p o u n d sc o m ef i o m m a r i n e - d e r i v e df u n g i ,o f w h i c h1 2h a v ee x c e l l e n tp h a r m a c o l o g ya c t i v i t i e s k e yw o r d s :m a n g r o v ee n d o p h y t i cf u n g i ,s e c o n d a r ym e t a b o l i t e s ,x a n t h o n e s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所提交答辩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完成的成果,该成果属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受国家知识 产权法保护。在学期间与毕业后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论文或申请专 利,均需由导师作为通讯联系人,未经导师的书面许可,本人不得以 任何方式,以任何其它单位作全部和局部署名公布学位论文成果。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殳秦热 日期:pi t ) 年6 月弓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峨 日期:1 j 年6 月弓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宴击穆 日期:w i 。年易月弓日 导师签名:。1 南 日期:加c 。年1 ) 月e t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h 本论文主要化合物结构图 6 m - 1 ( n e w )6 m 一2 ( n e w )f 4 2 1 ( x y l o p y r i d i n ea ) 6 m 3 ( 麦角甾醇) f 4 2 2 ( 1 4 甲基十五碳酸甲酯) o f 4 2 4 ( 硬脂酸甲酯) h o o 0 1 1 ( 5 丁基2 吡啶甲酸) , c h 2 0 h 0 - 4 0 4 卜- o h l o h i h 6 m - 4 ( 过氧麦角甾醇) 6 m 5 c h 2 0 h ( 甘露醇) 0 f 4 2 5 ( 正二十四烷酸) h 3 c o 0 1 2 ( 5 丁基2 吡啶甲酸甲酯) o g 1 - 3 【环( 苯丙一苯丙) 二肽g 1 - 4 【环( 甘- 苯丙) 二肽】g l 一5 ( 胸腺嘧啶)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v h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一章天然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的研究近况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是有机化合物新结构的重要宝 库,是国内外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天然产物是指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微生 物等生物有机体的代谢产物,从化学分类学上讲包括生物碱、萜类、甾体、香豆 素、黄酮、木脂素、醌类、酚酸类、天然糖、蛋白质等。这些化合物大多结构新 颖,活性显著,所以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中寻找有显著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已成为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 x a n t h o n e 又称苯并色原酮,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是指含有以下基本骨架的一类 化合物【1 1 ,根据其环上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简单取代类,该类化合 物是指双苯吡酮母核上仅含有一些结构简单的羟基、甲氧基或异戊烯基等取代基 团;骈合环类,指a 、b 苯环与吡喃环、呋喃环或其它杂环骈合;桥环类,这类 化合物的母核己失去类完整的双苯结构,形成了复杂的笼状多个6 元环结构,而 且还含有一个或多个直链c 5 结构;二聚类;糖苷类。 图1 1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f i g u r e1 - 1x a n t h o n eb a s i cs k e l e t o n 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的一类重要活性成分。该 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微生物活性【2 l 、抗氧化1 3 】、抗癌 4 1 、抗炎 5 1 、 抗高血压【6 】、抗疟【刀、保护心血管【8 】等。 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广泛分布在一定种属的天然绿色植物以及微生物中。藤 黄属( g a r c i n i a ) 植物是天然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科学家们 也从微生物,特别是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许多结构新颖,药理活性 强的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 因此,作者将从结构类型和来源两方面对2 0 0 8 2 0 1 0 年文献报道的新d 的天 然x a n t h o n e 类化合物进行阐述。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1 1 简单取代x a n t h o n e s 的研究近况 1 1 1 来源于藤黄属植物的简单取代x a n t h o n e s c o w a x a n t h o n ef ( 1 ) 阴从一株泰国植物g a r c i n i ac o w a 中分离到。 h g a r c i n i ad u l c i s 是一种藤黄属杏树。d e a c h a t h a i 等人从其种子中分离得到 d u l c i s x a n t h o n eg ( 2 ) 1 0 】。 2 o h 3 e l f i t a 等人将一株印尼植物g a r c i n i ag r i f f i t h i i 的茎皮磨成粉后,用二氯甲烷 浸泡,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新化合物3 1 q 。该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p f a l c i p a r u m 具有选择性抑制活性,i c s o 为7 2 5 i - t g m l 。 g a r c i n i al a n c i l i m b a 是采自中国的藤黄属植物。h a n 等人从其茎皮中分离得 到两个新化合物4 5 1 2 1 ,药理活性实验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h e l a - c 3 细胞没 有细胞毒活性。 2 o c h 3 h 4 o h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一吴春燕 o hh 5 o h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e e 等人从莽吉柿树g a r c i n i am a n g o s t a n a 的茎干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6 h 3 c o h h 啪g 等人通过实验测试,发现植物g a r c i n i ao b l o n g i f o l i a 树皮的丙酮提取 物具有诱导h e l a - c 3 细胞凋亡的活性,随即对该部分展开研究,从中分离得到 两个新化合物,o b l o n g i x a n t h o n e s a - b ( 7 8 ) 【1 4 1 。 g a r c i n i a p o l y a n t h ao l i v 是一种采自非洲西部的藤黄属植物。g a b i n 等人从树 干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新化合物,p o l y a n x a n t h o n ea ,b 和c ( 9 1 1 ) 1 5 1 。 p o l y a n x a n t h o n ea ,b 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在浓度为0 2 m e g m l 时, p o l y a n x a n t h o n ea 对乙酰胆碱酯酶( a c h e ) 和丁酰胆碱酯酶( b c h e ) 的抑制率 分别为4 1 8 和7 0 。p o l y a n x a n t h o n eb 抑制a c h e 和b c h e 的活性较强,i c 5 0 分别为4 6 3 和2 5 5 t t g m l 。 9 丫。 4 0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s t a u d t i i x a n t h o n e sa ( 1 2 ) 1 1 6 】从植物g a r c i n i as t a u d t i i 树枝的氯仿提取物中分 离得到。s t a u d t i i x a n t h o n e sa 具有抗细菌活性,m i c 为1 6 a g m l :对噬菌细胞细 胞氧化迸发具有强的刺激作用,浓度3 1p g m l 时活性为7 3 ;s t a u d t i i x a n t h o n e s a 还能有效地抑制植物血球凝集素诱导的t 细胞增殖,i c s o 为6 2 1 上g m l ;但该 化合物没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在浓度高达5 0 i t g m l ,作用于m d b k 细胞7 2 小 时后,没有观察到毒性作用。 h o h 1 2 v i e i l l a r d i i x a n t h o n e sb ( 1 3 ) 和c ( 1 4 ) 【1 7 1 均从植物g a r c i n i av i e i l l a r d i i 的茎 皮中分离得到。 h 3 c o 1 3 h 3 c o g a r c i n i ax a n t h o c 幼n u s 是生长在中国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一种植物。 g a r c i n e n o n ed ( 1 5 ) 和e ( 1 6 ) 【1 8 】,g a r c i n e x a n t h o n e sc ( 1 7 ) 和d ( 1 8 ) 1 9 1 均 是从该树树皮中分离得到。g a r e i n e n o n ed 和e 具有抗氧化活性,i c 分别为6 8 , 8 5 p g m l 。 4 o h 1 5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h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1 7 o h 1 8 o h h a n 等人从采自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植物g a r c i n i ax i p s h u a n b a n n a e n s i s 枝叶 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新化合物,b a n n m m n t h o n e sa c ( 1 9 2 1 ) 【2 0 1 。 b a n n a x a n t h o n e sb 对h e l a 细胞有弱的细胞毒活性,g i s o 为1 2 1 o 8p g r n l 。 h 1 9 h h 2 0 h 钟芳芳等人从大叶藤黄树皮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新化合物 2 2 2 4 【2 1 1 。 o h oo h o m eo h 2 3 1 1 2 来源于微生物的简单取代x a n t h o n e s h h u a n g 等人对一株分离自中国南海红树林植物a v i c e n n i am a r i n a 中的内生真 菌( n o z h l 9 ) 进行了研究。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两个新化合物2 5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和2 6 陋】。这两个化合物对口腔癌k b 细胞的抑制活性分别为2 0 和3 5i _ t g m l ( i c 5 0 ) ,对口腔癌k b v2 0 0 细胞的抑制活性分别为3 0 和4 1j - t g m l ( i c s o ) 。 p a e c i l o x a n t h o n e ( 2 7 ) 【2 3 1 是从海洋真菌尸切p c f 7 d ,1 ) 柳ss p ( t r e e l 7 ) 菌丝体的 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h e p g 2 细胞 具有体外细胞毒活性,i c 5 0 为1 0 8 p g m l :对a c h e 有抑制活性,i c 5 0 为2 2 5 “g m l : 还有抗微生物活性。 p e n i c i l l i u ms p ( z z f3 2 撑) 是一株采自中国南海的海洋真菌。s h a o 等人从其 培养液中分离到两个新化合物2 8 和2 9 2 4 1 。这两个化合物对i = 1 腔癌k b 和k b v 2 0 0 细胞没有细胞毒活性,i c 5 0 均大于5 0 r w g m l 。 c o o hh 3 k a r s t e n 等人从三种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多个新的x a n t h o n e 类衍生物。 从一株m i c r o s p h a e r o p s i s 种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m i c r o s p h a c r o p s o n e sa c ( 3 0 - 3 2 ) ,从另外一株同种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3 , 4 一d i h y - d r o f u s i d i e n o la ( 3 3 ) 和3 4 ,从一株s e i m a t o s p o r i u m 种属的真菌中分离得到s e i m a t o x a n t h o n ea ( 3 5 ) 。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m i c r o s p h a e r o p s o n e sa 和b 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溶 6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藻细菌的活性。【2 5 】 3 1 弘 3 5 1 1 3 来源于其它植物的简单取代x a n t h o n e s a l l a n b l a c k i sg a b o n e n s i s 是广泛生长在非洲西部的一种树。a z e b a z e 等人从该 树茎皮中分离得到a u a n x a n t h o n ed ( 3 6 ) 。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实验 数据如下表。1 2 6 1 oo h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7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t a b l el - 1m i co fc o m p o u n d3 6a n dr e f e r e n c ea n t i b i o t i c s 3 6r a c i t r o b a c t e r f r e u n d i i2 4 4 ( 7 4 4 )4 8 8 ( 9 o ) e n t e r o b a c t e ra e r o g e n s 3 9 0 6 ( 11 9 1 )9 7 6 ( 18 ) e n t e r o b a c t e rc l o a c a e 2 4 4 ( 7 4 4 )4 8 8 ( 9 0 ) e s c h e r i c h i ac o l i 2 4 4 ( 7 4 4 ) 1 2 2 ( 2 2 5 ) k l e b s i e l l ap n e u m o n i a 2 4 4 ( 7 4 4 )2 4 4 ( 4 5 ) g r a m - n e g a t i v e m o r g a n e l l am o r g a n 打 3 9 0 6 ( 11 9 1 )2 4 4 ( 4 5 ) b a c t e r i ap r o t e t 堪m i r a b i l i s 4 8 8 ( 14 8 8 )2 4 4 ( 4 5 ) p r o t e u sv u l g a r i s 1 2 2 ( 3 7 2 )1 2 2 ( 2 2 5 ) p s e u d o m o n a sa e r u g i n o s a 1 2 2 ( 3 7 2 )4 8 8 ( 9 0 ) s h f g e t t ad y s e n t e r i a e4 8 8 ( 1 4 8 8 )2 4 4 ( 4 5 ) s h i g e l l a f l e x n e r i 19 5 3 ( 5 9 5 4 ) 2 4 4 ( 4 5 ) m i c ( t t g m l ) s a l m o n e l l at y p h i 2 4 4 ( 7 4 4 )2 4 4 ( 4 5 ) s t r e p t o c o c c u s f a e c a l i s1 2 2 ( 3 7 2 )4 8 8 ( 9 o )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1 2 2 ( 3 7 2 )4 8 8 ( 9 o ) g r a m - p o s i t i v e b a c i l l u sc e r e u s 1 2 2 ( 3 7 2 )2 4 4 ( 4 5 ) b a c i l l u sm e g a t e r i u m 2 4 4 ( 7 4 4 )4 8 8 ( 9 0 ) b a c t e r i a b a c i l l u ss t e a r o t h e r m o p h i l u s 2 4 4 ( 7 4 4 )4 8 8 ( 9 o ) b a c i l l u st h u r e n g i e n s i s 4 8 8 ( 1 4 8 8 )9 7 6 ( 1 8 ) b a c i l l u ss u b t i l i s 2 4 4 ( 7 4 4 )2 4 4 ( 4 5 ) c a n d i d aa l b i c a n s19 5 3 ( 5 9 5 4 ) 4 8 8 ( 5 21 ) c a n d i d ag a b r a t a 1 2 2 ( 3 7 2 )4 8 8 ( 5 21 ) f u n g i c a n d i d ak r u s e i19 5 3 ( 5 9 5 4 ) 9 7 6 ( 10 4 2 ) a b s i d i as p 1 2 2 ( 3 7 2 )1 2 2 ( 2 11 ) a d o n i s 等人从一棵古巴植物c a l o p h y l l u mp i n e t o r u m 的茎皮和叶子中分离到 p i n e t o x a n t h o n e ( 3 7 ) 【2 7 1 。 邺众o h0 玲o h 洲。 c a s s i ao b t u s i f o l i a 是一种生长在非洲西部的豆科植物。s y l v a i n 等人从其叶子 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 8 2 s 1 。 8 c o c h i n c h i n o n e sl ( 3 9 ) 【2 9 1 是从植物c r a t o x y l u mc o c h i n c h i n e n s e 的树脂和绿色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果实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 b s u b t i l i s 、s a u r e u s 、e f a e c a l 8 、m r s a 、v r e ,对革兰氏阴性菌s t y p h i ,s s o n e i 、 p a e r u g i n o s a ,对真菌c a l b i c a n s 的m i c 分别为1 5 0 , 1 5 0 ,1 5 0 ,3 7 5 ,1 5 0 , 1 5 0 , 1 5 0 ,4 7 ,1 8 7 5 1 t g m l 。e o c h i n c h i n o n e se - g ( 4 0 4 2 ) 【3 0 1 从该植物的根部、 果实和树枝中分离得到。c o c h i n x a n t h o n ea - c ( 4 3 - 4 5 ) 3 1 1 则从其干果实中分离得 到。 h o h o h b i y o u x a n t h o n e sa - d ( 4 6 4 9 ) 【3 2 1 从植物h y p e r i c u mc h i n e n s e 根部分离得到, b i y o u x a n t h o n e sa 和b 对肝癌病毒( h c v ) 具有抗滤过性病原体活性。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一吴春燕 9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柏 4 7 4 9 x i a o 等人通过实验测试,发现金丝桃属植物h y p e r i c u ms a m p s o n i i 根部的提 取物对具有多种抗药性的金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随即对该部分展开研究,从 中分离得到一个抗菌活性显著的新化合物,h y p e r i x a n t h o n ea ( 5 0 ) 3 3 1 。该化合 物对具有诺氟沙星抗药性的金色葡萄球菌( s ia u r e u ss t r a i ns 119 9 b ) 的l v i i c 为2 i t g m l ,而目前医学上抗菌药物诺氟沙星的最小抑制浓度为3 2 t t g m l ,该化 合物可开发为抗菌药物。 1 0 h o h p e n t a d e s m ab u t y r a c e a 是广泛分布在非洲西部热带雨林的种藤黄科猪油果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一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树。f a b i e n 等人从该树茎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化合物, b u t y r a x a n t h o n e sa 和d ( 5 1 5 2 ) 3 4 1 。药理活性测试表明,b u t y r a x a n t h o n e sa 具有 抗疟活性,i c s o 为3 0 - 2 _ 1 1 p g i n l ;b u t y r a x a n t h o n c sa 和d 对m c f 一7 细胞均具有 细胞毒活性,i c s o 分别为3 5 o 6 ,1 3 + 0 5 9 9 m l 。 o h 化合物5 3 3 5 1 和5 4 【3 6 1 从一株采自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植物s e c u r i d a c a i n a p p e n d i c u l a t a 的根部分离得到。5 3 具有体外抗h i v 的活性,e c 5 0 为0 7 9 1 l g m l 。 o c h 3 o c h a m a r i o n 等人从一株采自南非的药用植物s e c u r i d a c al o n g e p e d u n c u l a t a 中分离 得到两个新化合物5 5 和5 6 3 7 1 ,5 5 有望开发成为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 以现在医学上用药v i a g r a 为标准物,在浓度为1 8x1 0 巧m g m l 时,其活性为9 7 。 h 。桫三三h 3h3hc。o,瓣、,、。,、r、。ochh3 o c h ao c h 3 m k o u n g a 等人从一株三岐虎耳草s y m p h o n i ag l o b u l i f e r a 的树皮中分离得到 g l o b u l i x a n t h o n ef ( 5 7 ) 3 引。该化合物具有抗微生物活性。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o h 李媛等人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红厚壳叶9 5 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 分离得到i n o p h y x a n t h o n ea ( 5 8 ) 3 9 】。 宛瑜等人从植物小远志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 9 【4 0 】。 h 3 c o h 3 c o o c h 3 5 9 o h 6 0 李药兰等人从黄花倒水莲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新化合物6 0 4 1 1 。该化合 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 s v 一1 和c o xb 3 的活性,i c s o 为6 3 i t g m l 。 1 2 骈合环类x a n t h o n e s 的研究近况 1 21 来源于藤黄属植物的骈合环类x a n t h o n e s 化合物6 1 1 2 1 从植物g a r c i n i al a n c i l i m b a 的茎皮中分离得到。 h o h 6 1 莽吉柿树g a r c i n i am a n g o s t a n a 是一种生长在东南亚的藤黄属植物。c h i n 等 人从其果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 2 和6 3 。这两个化合物对苯醌还原酶具有诱导活 1 2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性,数据如下表。h 2 化合物6 4t 4 3 1 贝0 从其茎皮中分离。 h o h 6 2 t a b l el - 2q u i n o n er e d u c t a s e ( q r ) - - i n d u c i n ga c t i v i t yo fc o m p o u d s6 2a n d6 3 c o m p o u n d sc d ( t t g m l )i c 5 0 ( t t g m l ) c i 6 2 1 3 ( 3 0 ) 2 0 ( 4 8 5 ) 1 6 6 3 2 2 ( 5 6 ) 10 3 ( 2 6 0 )4 7 l s o l i q u i r i t i g e n i n 1 1 ( 4 2 )9 i ( 3 5 5 ) 8 5 k i j j o a 等人从植物g a r c i n i am e r g u e n s i s 的木材中分离得到一个含苯并吡喃环 结构的新化合物,5 - f a m c s y l t o x y l o x a n t h o n eb ( 6 5 ) 4 4 1 。该化合物对m c f - 7 细胞 具有细胞毒活性,i c 5 0 为1 2 1 p g m l 。 o h h u a n g 等人从植物g a r c i n i ao b l o n g i f o l i a 树皮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o b l o n g i x a n t h o n e sa ( 6 6 ) 【1 4 1 。 l a n n a n g 等人从植物g a r c i n i a p o l y a n t h ao l v 根部的树皮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 合物,g a r c i n i a x a n t h o n ei ( 6 7 ) h 5 1 。 h h 3 c o ho h 6 7 6 8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化合物y a h y a x a n t h o n e ( 6 8 ) h 6 1 从印尼植物g a r c i n i ar i g i d a 的叶子中分离得 到。该化合物对老鼠白血病l 1 2 1 0 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i c 5 0 为3 0 9 i t g m l 。 j o s e p h 等人从植物g a r c i n i as t a u d t i i 树枝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s t a u d t i i x a n t h o n e sb d ( 6 9 7 1 ) 1 6 1 。这三个化合物均具有抗细菌活性,m i c 分别 为3 2 ,1 2 8 ,6 4 r t g m l ;均能有效抑制植物血球凝集素诱导的t 细胞增殖,i c s o 分别为6 4 ,1 2 7 ,3 7 1 t g m l ;但这三个化合物均没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在浓 度高达5 0 r t g m l ,作用于m d b k 细胞7 2 小时后,没有观察到毒性作用。 6 9 7 0 h 3 化合物7 2 4 7 1 从印尼植物g a r c i n i at e t r a n d r a 的茎皮中分离得到。 oo h 7 1 g a r c i n i ax a n t h o c h y m u s 是生长在中国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一种藤黄属植物。 z h o n g 等人从其树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新的化合物, g a r c i n e n o n ea ( 7 3 ) ,b ( 7 4 ) ,c ( 7 5 ) i i 8 】。这三个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 i c s o 另1 7 1 ,7 6 ,2 3 2 t g m l 。g a r c i n e x a n t h o n e sa b ( 7 6 7 7 ) 【1 9 l 也是从该树 树皮中得到的。 1 4 o ho h 7 37 4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一吴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o c h 3 o h 7 6 oo h o c h 3 o h 7 7 h a n 等人从植物g a r c i n i ax i p s h u a n b a n n a e n s i s 枝叶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五个新化合物,b a n n a x a n t h o n e sn - h ( 7 8 8 2 ) 2 0 1 。作者通过m t t 方法测试了这 些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发现b a n n a x a n t h o n e sd 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其g 1 5 0 、t g i 、 l c s o 分别为2 0 8 3 9 ,2 4 7 + 0 6 ,2 6 2 o 2 1 上g m l 。 h 1 2 2 来源于微生物的骈合环类x a n t h o n e s c h a e t o x a n t h o n e sc ( 8 3 ) 4 8 1 从一株采自希腊的海洋真菌c h a e t o m i u ms p 的次 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具有抗原生动物的活性。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昊春燕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p a r n a f u n g i nc ( 8 4 ) 和d ( 8 5 ) 是从镰刀菌f u s a r i u ml a r v a r u m 乙酸乙酯提 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两个新化合物,活性测试表明两个化合物有优异的抗真菌活 性,数据如下表。 4 9 1 o t a b l e l - 3w h o l e c e l li n h i b i t i o no f c o m p o u n d s8 4a n d8 5 o m i c ( i 沮g m l ) s p e c i e s s t r a i n 8 48 5 c a l b i c a n sm y 2 3 2 320 0 1 6 c g l a b r a t a a t c c 9 0 0 3 0 1 05 c p a r a p s i l o s i s a t c c 2 2 0 1 9 1 02 5 cl u s i t a n i a ea t c c 3 4 4 4 9o 1 60 1 6 c k r u s e i a t c c 6 2 5 8o 0 8o 0 1 6 c t r o p i c a l i s a t c c 7 5 02 50 6 t a b l el - 4h e t e r o z y g o t es t r a i ni n h i b i t i o no fc o m p o u n d s8 4a n d8 5 m i c ( g m l ) s p e c i e s s t r a i n 8 48 5 c a l b i c a n s m y 2 3 2 3 ( w t ) 0 0 6o 0 1 6 c a l b i c a n sm y 2 3 2 3c l p l + -0 0 30 0 0 4 c a l b i c a n sm y 2 3 2 3y s h l + -0 0 30 0 0 4 f u s a r i u ml a r v a r u m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仓库房租赁合同暨仓储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协议
- 2025年新型设备抵押融资担保服务协议
- 2025版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设备检测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旅游风景区特色餐饮店承包合同
- 2025年度跨国公司外籍财务顾问长期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石材加工及批发业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电力系统节能改造技术咨询合同
- 2025年公共场所智能垃圾分类保洁增补合同范本
- 2025年保洁员服务合同范本
- 信号通路阻断研究-洞察及研究
- DB1331∕T 034-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图集
- 乡镇卫生院风险管理制度
- 移动餐车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 2025年修订版《雇佣合同》全文
- 人工智能训练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练习卷附答案
- 《新药注册申报流程》课件
-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暨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icp仪器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核心素养培养:历史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水库引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同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