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员岗位培训教程.ppt_第1页
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员岗位培训教程.ppt_第2页
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员岗位培训教程.ppt_第3页
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员岗位培训教程.ppt_第4页
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员岗位培训教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培训课件,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邱聪二0一0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室内环境污染概况第一节室内环境的污染源及污染类型第二节常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第三节室内环境污染防治第二章总则及术语第一节总则第二节术语第三章材料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二节人造木板第三节涂料、胶粘剂及水性处理剂,目录,第四章工程勘察设计第五章工程施工第六章验收第一节条文解释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七章“规范”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异同点第八章即将实施10版规范主要变化复习纲要,第一章室内环境污染概况,第一节室内环境的污染源及污染类型,一、来源: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的活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如油漆、胶合板、内墙涂料等挥发出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有毒气体,具有相当的致癌性;2、无机建筑材料的污染。如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氡气污染,为肺癌的主要病因;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室外大气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4、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做饭与吸烟是室内燃烧的主要污染,厨房的油烟和香烟中的烟雾成分多具有致癌性。5、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二、室内环境污染类型1、物理性污染,如噪声、电磁波、电离辐射;2、化学性污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甲醛、苯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3、生物性污染:各种病原菌及寄生虫等。,第二节常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一、氡气氡是一种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氡元素有几种同位素:Rn222、Rn220、Rn219等,分别来自不同的镭同位素Ra226、Ra224、Ra223。氡气在水泥、砂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被吸入人体内,在人体内形成照射。氡的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1、来源:无机建材的氡气污染;地下地质构造断裂是民用建筑低层室内氡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危害:从岩石、土壤跑到空气中的氡气,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肺部,并随着血液的流动走向全身。氡-222原子核放射的是粒子,在体外难以对人体构成伤害,但进入体内后,由于其射程短,在它所经过的路径上,造成原子的电离密集,破坏细胞结构分子,在人体内对细胞的伤害也就十分集中,细胞受伤害的程度也就大,修复的可能性也就小,故氡气成为继吸烟后造成肺癌的第二大原因。,二、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略重于空气,易溶于水,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来源(1)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2)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2、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影响主要表现在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异常。国外报道,其浓度在0.12mg/m3以上儿童易发生气喘。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9)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三、氨氨,分子式NH3,气体,熔点-77.7,沸点-33.5,易被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1、来源: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北方地区使用的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另外,也可能来自室内装饰材料,如家具涂饰时所使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2、危害:吸入氨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沙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四、苯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能与醇、醚、丙酮和四氯化碳互溶,微溶于水,苯的嗅觉阈值为4.815.0mg/m3。1、来源: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如涂料,特别是溶剂型涂料,由于溶剂为有机溶剂,含有苯、VOC等有害物质。2、危害: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强致癌物质。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白血病。女性对苯及其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更为敏感,对生殖功能影响较大,并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五、TVOC指在指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1、来源:主要来源于建筑涂料、胶粘剂、油漆、卷材地板等装修材料。2、危害:TVOC有可嗅性,表现出毒性、刺激性,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第三节室内环境污染防治,一、污染源控制二、加强通风换气三、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四、改进施工工艺,第二章总则及术语,第一节总则,适用范围: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挡土墙、蓄水池和囤仓等。构筑物一般没有建筑面积)和有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规范控制污染物: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民用建筑工程分类类: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类: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第二节术语,民用建筑工程环境测试舱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氡浓度人造木板,饰面人造木板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游离甲醛释放量游离甲醛含量,第三章材料,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3.1.13.1.3对于一般墙体建筑材料,按表3.1.1所列分类限制掌握。一般建筑装修材料,均作为墙体等贴面材料使用,厚度都比较薄(一般在520mm),在一个室内空间中使用量有限,因而其限量值有所放宽,均可按3.1.2掌握。,修订内容及说明1、将建筑材料区分为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装修材料、和空心(空隙)材料。说明: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建筑材料既包括建筑物的主体材料(砖、瓦、灰、砂、石等墙体材料、楼板材料及新型空心墙材),也包括装饰装修所使用的材料(涂料、面砖、板材及吊顶材料等)。原“规范”3.1节名称即是根据这一概念将建筑物的主体材料及装饰装修所使用的材料统一叫做建筑材料的。这一概念虽然没错,但日常生活中,大家总习惯于将有区别的东西进一步区分开来,使表述更加清楚,即将建筑物的主体材料与装饰装修材料区分开,以使表述更加清楚。GB6566-2019国家标准已经采用了分别表述的方法,“规范”修改后与GB6566-2019国家标准一致。空心(空隙)材料由加气混凝土材料引起。,2、3.1.2条内容增加“无机瓷质砖粘接剂”。说明:在使用瓷质砖进行装修时,需要使用粘接剂,且粘接剂材料用量较大,(国家建筑材料研究院建议)当粘接剂为无机粘接剂时,须按无机建筑装修材料的要求(同瓷质砖)控制放射性物质含量。,第二节人造木板,3.2.1民用建筑工程使用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是造成室内环境中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国内生产的板材大多采用廉价的脲醛树脂胶粘剂,这类胶粘剂粘结强度较低,加入过量的甲醛可提高粘结强度。由于人造板中的甲醛持续释放时间长、释放量大,因此,必须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或释放量,便于控制和选用。,3.2.23.2.8环境测试舱法可以直接测得各类板材释放到空气中的游离甲醛浓度。“穿孔法”可以测试板材中所含的游离甲醛总量,“干燥器法”可以测试板材释放到空气中的游离甲醛浓度。环境测试舱法提供的数据更接近实际一些,因而,美国规定采用环境测试舱法,不再采用“穿孔法”,但环境测试舱法的测试周期长,运行费用高,目前各类板材均采用该法进行分类难以做到,故规范优先在进口量很大的饰面人造木板上采用环境测试舱法测定游离甲醛释放量,有利于和国际标准接轨。,“穿孔法”测定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是国内外的传统方法,考虑到我国生产厂家较普遍采用“穿孔法”的实际情况,规范保留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采用“穿孔法”测定游离甲醛含量。,胶合板、细木工板采用“穿孔法”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时,因在溶剂中浸泡不完全,会影响测试结果。采用“干燥器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且该法操作简单易行,测试时间短,所得数据为游离甲醛释放量。,第三节涂料、胶粘剂及水性处理剂,3.3.1内墙用水性涂料挥发性有害物质较少,尤其是淘汰聚乙烯醇为成膜物质的水性涂料后,污染室内的游离甲醛大幅降低。重金属属于接触污染,与规范要控制的5种有害气体污染物直接关系,故在产品标准中控制比较合适。,3.3.2现行溶剂型涂料涂料标准大多有固含量指标,规范在考虑稀释和密度的因素后,换算成VOCs指标,与有关标准一致,便于生产管理。,3.5.2由于水性处理剂与水性涂料接近,故VOCs指标也为200g/L,游离甲醛含量定为不大于0.5g/kg。测定方法与水性涂料相同。,修订内容及说明:1、3.3涂料、3.4胶粘剂、3.5水性处理剂各节的各条中(含表中)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一词皆改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说明:属文字性修改,修改后名称与其它相关标准更加接近。GB18582-2019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GB18581-2019“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B18583-2019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叫“总挥发性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VOCs的称谓及英文含义比TVOC更严谨,比VOC更明确(是多种,不是泛称或一种)。,2、水性涂料、胶粘剂、处理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游离甲醛含量测定方法,均改为“宜按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19附录A、附录B的方法进行”。说明:“规范”批准发布时,尚未发布GB18582标准,因此,“规范”需要提出水性涂料、胶粘剂等材料(涂料、胶粘剂、处理剂等)的污染物含量分析方法(“规范”附录B)。GB18582-2019标准发布后,发现该标准与“规范”中涉及甲醛、VOCs含量分析方法部分基本一致,为便于标准的执行,本次“规范”修订中,将原附录B内容取消,统一按GB18582-2019标准要求。,第四章工程勘察设计,本章是“规范”本次修改的重点部分,主要是土壤氡方面,另提出了混凝土外加剂的甲醛控制问题,有几处文字性修改。、4.1.1条修改为:“4.1.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调查。未进行过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区域性测定的,必须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氡析出率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测定报告。”,说明:“国家氡监测与防治领导小组”的调查和国内外进行的住宅内氡浓度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建筑物室内氡主要源于地下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有地质构造断层的区域也会出现土壤氡浓度高的情况,因此,民用建筑在设计前应了解土壤氡水平。通过工程开始前的调查,可以知道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区域是否已进行过土壤氡测定,及测定的结果如何。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全国18个城市的土壤氡浓度测定,并算出了土壤氡浓度平均值。其他绝大多数城市未进行过土壤氡测定,当地的土壤氡实际情况不清楚,因此,工程设计勘察阶段应进行土壤氡现场测定。,、4.2.1条修改为:“4.2.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历史资料及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平均值数据。”、4.2.2条修改为:“4.2.2已进行过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区域性测定的民用建筑工程,当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平均值不大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结果平均值不大于0.02Bq/m2s时,且工程场地所在地点不存在地质断裂构造,可不再进行土壤氡浓度测定;其它情况均应进行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4.2.3条修改为:“4.2.3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不大于2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5Bq/m2s时,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施。”,、4.2.4条修改为:“4.2.4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20000Bq/m3、但小于30000Bq/m3时,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0.05Bq/m2s、但小于0.1Bq/m2s时,应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4.2.5条修改为:“4.2.5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30000Bq/m3、小于50000Bq/m3时,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或等于0.1Bq/m2s、小于0.3Bq/m2s时,除采取建筑物内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4.2.6条修改为:“4.2.6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5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或等于0.3Bq/m2s时,除采取本规范4.2.5条防氡处理措施外,还应按照国家标准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GB/T17785-2019的有关规定,采取综合建筑构造防氡措施。”,、4.2.7条修改为:“4.2.7当类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中氡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或等于0.3Bq/m2s时,应进行工程场地土壤中的镭-226、钍-232、钾-40比活度测定。当测定结果表明内照射指数(IRa)大于1.0或外照射指数(Ir)大于1.3时,工程场地土壤不得作为工程回填土使用。”、4.2.8条修改为:“4.2.8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方法及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D进行。”,说明(4.2.24.2.8):2019年-2019年建设部出面组织了全国土壤氡概况调查,利用国内几十年积累的放射性航空遥测资料,进行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的土壤氡浓度推算,得出全国土壤氡浓度的平均值为7300Bq/m3。并粗略推算出了全国144个重点城市的平均土壤氡浓度(注: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些推算结果不可作为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在决定是否进行工地土壤氡浓度测定时,判定该城市土壤氡浓度平均值的依据),首次编制了中国土壤氡浓度背景概略图(1:800万)。与此同时,在统一方案下,运用了多种检测方法,严格质量保证措施,开展了18个城市的土壤氡实地调查(连同过去的共20个城市),所取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与航测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两方面结果大体一致。全国土壤氡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大于10000Bq/m3的城市不超过被调查城市总数的20%。,民用建筑工程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可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氡调查资料,结合本规范的要求,确定是否采取防氡措施。当地土壤氡浓度实测平均值较低(不大于10000Bq/m3)、且工程地点无地质断裂构造时,土壤氡对工程的影响不大,工程可不进行土壤氡浓度测定。当已知当地土壤氡浓度实测平均值较高(大于10000Bq/m3)或工程地点有地质断裂构造时,工程仍需要进行土壤氡浓度测定。土壤氡浓度不大于20000Bq/m3时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5Bq/m2s时,工程设计中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施。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工程地点的土壤氡测定目的在于发现土壤氡浓度的异常点。本规范中所提出的几个档次土壤氡浓度限量值(10000Bq/m3、20000Bq/m3、30000Bq/m3、50000Bq/m3)考虑了以下因素:,1、从郑州市2019年所做的土壤氡调查中,发现土壤氡浓度达到15000Bq/m3上下时,该地点地面建筑物室内氡浓度接近国家标准限量值;土壤氡浓度达到25000Bq/m3上下时,该地点地面建筑物室内氡浓度明显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我国部分地方的调查资料显示,当土壤氡浓度达到50000Bq/m3上下时,室内氡超标问题已经突出。从这些材料出发,考虑到不同防氡措施的不同难度,将采取不同防氡措施的土壤氡浓度极限值分别定在20000Bq/m3、30000Bq/m3、50000Bq/m3。,2、参考了美国对土壤氡潜在性危害性的分级:1级为小于9250Bq/m3,2级为(9250-18500)Bq/m3,3级为(18500-27750)Bq/m3,4级为大于27750Bq/m3。3、参考了瑞典的经验:高于50000Bq/m3的地区定为“高危险地区”,并要求加厚加固混凝土地基和地基下通风结构。本规范将必须采取严格防氡措施的土壤氡浓度极限值定为50000Bq/m3。,4、参考了俄罗斯的经验:他们将45年来积累的1亿8千万个氡原始数据,以5104Bq/m3为基线,圈出全国氡危害草图。经比例尺逐步放大的氡测量后发现,几乎所有大范围的室内高氡均落在5104Bq/m3等值线内,说明50000Bq/m3应是土壤(岩石)气氡可能造成室内超标氡的限量值。大量资料表明,土壤氡来自土壤本身和深层的地质断裂构造两方面,因此,当土壤氡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须分清两者的作用大小,此时进行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测定是必要的。对于类民用建筑工程而言,当土壤的放射性内照射指数(IRa)大于1.0或外照射指数(Ir)大于1.3时,原土再作为回填土已不合适,也没有必要继续使用,而采取更换回填土的办法,简便易行,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也就是说,类民用建筑工程要求采用放射性内照射指数(IRa)不大于1.0、外照射指数(Ir)不大于1.3的土壤作为回填土使用。,土壤氡水平高时,为阻止氡气通道,可以采取多种工程措施,但比较起来,采取地下防水工程的处理方式最好,因为这样既可以防氡,又可以防止地下水,事半功倍,降低成本。况且,地下防水工程措施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做得很好。只是土壤氡浓度特别高时,才要求采取综合的防氡工程措施。在实施防氡基础工程措施时,要加强土壤氡泄露监督,保证工程质量。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浅(特别是多雨季节)难以进行土壤氡浓度测量。有些地方土壤层很薄,基层全为石头,同样难以进行土壤氡浓度测量。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测量氡析出率的办法了解地下氡的析出情况。实际上,对室内影响的大小决定于土壤氡的析出率。,我国目前缺少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方面的深入研究,本规范中所列氡析出率方面的限量值及与土壤氡浓度值的对应关系均是粗略研究结果。待今后积累更多资料后,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本规范第4.2.2条所说“区域性测定”,系指某城市、某开发区等城市区域性土壤氡水平实测调查,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是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因此,宜专门立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加,最后调查成果应经过科技鉴定并发表,以保证其权威性。本规范所说“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测定”系指建筑物单体所在建筑场地的土壤氡浓度测定。本规范所说“民用建筑工程地点的土壤氡调查”系指建筑物单体所在建筑场地的土壤氡调查。”,图例蓝色:土壤氡低背景区(5000Bq/m3)黄色:土壤氡中背景区(5000Bq/m39000Bq/m3)红色:土壤氡高景区(9000Bq/m3),4.3.11条改为:“4.3.11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能释放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的规定。能释放甲醛的混凝土外加剂,其游离甲醛含量不应大于0.5g/Kg,测定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19附录B的规定。”,说明:在市场调查中发现,许多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芳香族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在生产外加剂(减水剂)时,若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产品很容易带有大量的游离甲醛,从而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因此,能释放甲醛的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应对其游离甲醛含量进行控制。上海浦东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曾在3个月中对混凝土外加剂中游离甲醛的不合格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30个外加剂样品中,甲醛合格的样品为24个,占总数的80,甲醛超标的样品为6个,占总数的20。,外加剂合成工艺是产生甲醛的源头。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砼外加剂,我国目前减水剂品种以第二代萘系产品为主体,然而萘系外加剂的主要成分就是芳香族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和物。磺化三聚胺甲醛树脂减水剂是世界上普遍应用的另一种高效减水剂。它的合成是将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制成三羟甲基三聚氢胺,然后用亚硫酸氢钠磺化。由此在单体合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甲醛。日本、欧美等国已在大量应用新一代减水剂,并逐步取代萘系等第二代减水剂。第三代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我国,到2019年底统计,产量占减水剂总产量不到2%。,土壤氡浓度测定,在绝对不改变土壤原来状态的情况下,测量土壤中氡浓度十分困难(粘结牢固,缝隙很小,其中存留空气很少,取样测量难以进行)。目前两种方法:1、放入测量样品(如乳胶片,氡衰变的粒子会在胶片上留下痕迹,从数目多少推算浓度);2、使用专门工具从形成的空洞中抽吸气体样品,再测量样品放射性,以此推断氡浓度。,前法方法简单,无需高档仪器,费用低,但周期长(15d以上),工程中应用困难;后法测量过程便捷,费用适中,但需破坏土壤原来状态,故只能算是一种相对近似测量。测量过程须严格控制成孔条件,规范操作。,土壤氡浓度测定目前尚无国家标准,附录D是根据核工业行业标准氡及其子体测量规范EJ/T605-91及全国18城市土壤氡浓度水平调查的体会,结合工程实际需要提出的。测试过程有以下注意事项:,1、取样器深入地表土壤深度:太深,加大测试工作难度,也不太必要;太浅,土壤中氡含量易受大气环境影响,不足以反映深部情况,取500-800mm为宜。2、采样孔直径问题:考虑到采样管道空腔体内采样体积的需要,采样孔直径不宜太大,以20-40mm为宜。,3、工程现场取样布点密度:(1)一般情况下,一块地域内土壤的天然成分不会有大的起伏,按10m网格取样应具有代表性;(2)若地下有地质构造,其向上扩散氡气应有相当范围,一般不会只集中在地面很小区域内,因此,按10m网格取样应可发现问题;,(3)在能满足工作要求情况下,布点不必过密,尽量减少工作量;(4)附录第D.1.4要求布点数目不能少于16个,主要考虑到多点取样测量更接近实际,更具代表性。“布点位置应覆盖基础工程范围”是为了重点了解基础工程范围内土壤氡浓度情况,因为基础工程范围内土壤中氡对建筑物未来室内氡污染影响最大。,4、D.1.5成孔情况如何将影响到测量结果。专用钢钎打孔可保证成孔过程快捷、大小合适,利于专用取样器抽取样品,利于保持取样条件一致。5、D.1.6本条是对具体操作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避免大气混入。成孔后的取样操作要连贯进行,熟练快捷,一气呵成。在现场实际测量工作中,总先要通过一系列不同抽气次数的实验,观察测量数据的变化,选择并确定最佳抽气次数后,再正式进行取样测试。,6、D.1.8土壤中氡浓度随地下水情况、地温、土壤湿度、密实程度、地表面空气流动等情况变化而变化,因此,为减少外部影响,增加数据的可对比性,最好一个工程项目范围内的取样测试在一天内完成。如遇雨天,由于下雨将改变土壤的多方面情况,应暂停工作,待土壤里外情况稳定下来,即可开始继续测量。,第五章工程施工,5.1.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多次重复使用同一设计,为避免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大批量装修工程超标,宜先作样板间,并对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该条款并非强制性要求,只是推荐性的,具体决定权在施工单位。,5.2.1、5.2.2本条要求民用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而不仅仅是产品合格证书。目前,从目前,从全国调查的情况看,天然花岗岩石材的放射性含量较高,并且不同产地、不同花色的产品放射性含量各不相同,因此,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饰面采用的天然花岗岩石材,应对放射性指标加强监督,当同种材料使用总面积大于200m2时,应进行复检。,5.2.3、5.2.4每种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均应有能代表该批产品甲醛释放量的检验报告。当同种板材使用总面积大于500m2时,应进行复检。具体复检用样品数量,由检测方法的需要决定。,5.2.6本条所指的检验,是带有仲裁性质的检验,应是有检测资格的检测机构才能承担。一般来讲,只有通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认可,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具有检测能力的检测单位才能具备检测资格。,本章无实质性修改,只是强调材料进场检测要分不同批次,对瓷质砖加强监督检测,有个别文字性修改。、5.2.2条改为:“5.2.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饰面采用的同一种天然花岗岩石材或瓷质砖使用面积大于2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分别进行放射性指标复验。”说明:国家工商总局2019年3月发布流通领域瓷质砖质量检测情况通报称,根据对5个城市75家经销单位的79组样品检测发现,放射性超标的不合格样品9组,占样品总数的11%。为此,将瓷质砖与天然花岗岩一起列入须进行放射性指标复验的材料。、其它材料的检测也都提出了“应对不同批次、不同产品分别进行复验”的要求。说明:不同产品、不同批次的污染物不同,明确不同产品、批次分别进行复验后,既具有合理性,又增强了可操作性。,第六章验收,第一节条文解释,6.0.1因油漆的保养期一般为7d,所以强调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验收。,6.0.4本条是“规范”核心所在,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最终目标,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标准。表中室内环境指标(除氡外)均为在扣除室外空气空白值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工程建设阶段能够实实在在有效控制的范围,室外空气污染程度不是工程建设单位能够控制的。扣除室外空气空白值可以突出控制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所产生的污染。室外空气空白样品的采集应注意选择在上风向,并与室内样品同步采集。,6.0.5对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检测来说,目的在于发现室内氡浓度的异常值,即发现是否有超标情况,因此,当发现检测值接近或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值时,有必要进一步确认,以便准确的作出结论。例如,在实际验收检测工作中,出于方法灵敏度原因,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93要求,径迹刻蚀法的布放时间应不少于30d,活性炭盒法的样品布放时间37d,并应进行湿度修正等。对于使用连续氡检测仪的情况,在被测房间对外门窗已关闭24h后,取样检测时间保证大于仪器的读数响应时间是需要的(一般连续氡检测仪的读数响应时间在45min左右)。如发现检测值接近或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值时,为进一步确认,保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大于25,检测时间可根据情况延长,例如,设定为断续或连续24h、48h或更长。其他瞬时检测方法(如闪烁瓶法、双滤膜法、气球法等)在进行确认时,检测时间也可根据情况设定为断续24h、48h或更长。人员进出房间取样时,开关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取样点离开门窗的距离要适当远一点。,6.0.7本规范要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也可采用现场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在00.60mg/m3测量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25。这里所说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25”指仪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标准气体定值或标准方法测定值)相比较,总不确定度25。,6.0.11、6.0.12民用建筑工程及装修工程现场检测点的数量、位置,应参照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1993中附录A“室内标准采样条件”和公共场所监测技术规范GB17220-2019,并结合建筑工程特点确定。条文中的房间指“自然间”,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留的空间单元。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一般住宅建筑的有门卧室、用门厨房、有门卫生间及厅等均可理解为“自然间”,作为基数参与抽检比例计算。条文中“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指不同的楼层和不同的房间类型(如住宅中的卧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对于室内氡浓度测量来说,考虑到土壤氡对建筑物低层室内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低层应增加抽检数量,向上可以减少。按照本规范1.0.2条,在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底层停车场不列入范围。,6.0.13本规范修改前,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笼统要求设35个测量点,可操作性差。随着房间面积增加,测量点数适当增加是必要的,但不宜无限增加,据此对条文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可操作性。,6.0.16门窗的关闭指自然关闭状态,不是指刻意采取的严格密封措施。当发生争议时,对外门窗关闭时间以1h为准。在对甲醛、氨、苯、TVOC取样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如固定壁柜、台、床等),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如家具门正常关闭等)。,6.0.17采用自然通风换气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进行氡浓度检测时,不能采用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时门窗关闭1h后进行检测的方法,原因是氡浓度在室内累积过程较慢,且氡释放到室内空气中之后一部分会衰减,因此,条文规定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检测。,6.0.18“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系指各种污染物检测结果要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各房间检测点检测值的平均值也要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否则,不能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6.0.19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一次检测不合格的,可再次进行抽样检测,但检测数量要加倍。,本章有多处修改:6.0.4表的注;6.0.7的甲醛现场检测问题;6.0.8的苯检测方法;6.0.13的随着房间面积增加而增加检测点数问题;6.019对不合格项再次检测问题;本章的条文说明也有多数修改;另有几处文字性修改。,6.0.4条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表6.0.4的规定。6.0.4条中表6.0.4中的“游离甲醛”改为“甲醛”;表6.0.4“注”内容修改为:“注1表中污染物浓度限量,除氡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上风向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2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6.0.4说明:空气中的甲醛不必称为“游离甲醛”。对室外取样问题各地询问较多,有必要明确室外上风向取样。关于6.0.4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的问题,系主要根据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1250-89,其中的“5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的方法”中,明确有两种方法:修约值比较法,和全数值比较法,并在“5.1.4”中进一步明确:“各种极限数值(包括带有极限偏差值的数值)未加说明时,均指采用全数值比较法;如规定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在标准中加以说明。”另据该标准的主编人员口头解释,该标准拟进行修改,倾向性意见是:一般情况,均建议采用全数值比较法。,6.0.4涉及的“室内外必测”,及室外结果高于室内时的结论问题:室外必测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对室内污染,以免下错误结论。当测量结果明显低于标准限量,而室外高于、等于室内时,可做“未检出”处理。当测量结果在标准限量上下,而室外高于、等于室内时,应查找原因,再次取样检测。四面被污染工厂包围的情况处理:按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污染区内不允许建生活区。,(6.0.4表中)关于测量的污染物种类问题:1、原则:有什么污染测量什么污染物(如:毛坯房测氡、氨及甲醛;装修房5项全测;看现场实际情况)。2、目前许多地方沿袭的毛坯房验收(政府监督到毛坯房建成为止)、其后装修自己随意搞的状况将逐渐结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开始逐渐推广全装修后验收。以发达国家为例)。,氡,“6.0.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氡的检测,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置信度95%),方法的探测下限不应大于10Bq/m3。”氡检测方法未提原国标的原因:方法无限制,只要适合于工程检测。,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93中所规定的4种测量方法,即径迹刻蚀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气球法。从技术角度讲,这4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均能满足测量要求。从工程实际应用讲,由于径迹刻蚀法检测周期太长(30d以上),难以采用;活性炭盒法检测周期较长,尚可采用,但必须考虑湿度影响问题;双滤膜法和气球法均可采用,但所测量的是瞬时结果。为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应在取样检测时间上、取样测量次数等方面有所考虑。,6.0.5条文说明增加内容,原因在于:各地对连续氡检测仪的取样检测时间问题询问很多(目前主要问题是取样测量时间短),有必要在“规范”中说明有关情况,但放在正文中,篇幅太长。工程验收时,检测首先带有筛选性质(对5项检测皆如此),当发现检测值接近或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值时,有必要进一步确认,须进行长时间周期的、更加准确的取样检测。,甲醛,6.0.7条改为:“6.0.7测量范围内的仪器不确定度应小于25%。当发生争议时,应以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中GB/T18204.26-2000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为准。”说明:目前空气中甲醛的现场检测方法多采用电化学方法,其优点是简便、快速,适合于工程特点,但易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准确度差。“规范”中原要求的“不确定度应小于5%”,太严,现实中难以做到,因此,改为“不确定度应小于25%”。这里所说的“不确定度应小于25%”,指仪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标准气体定值或标准方法测定值)相比较,总不确定度25%,据研究资料,此要求可以作到。,6.0.6条、6.0.7条甲醛现场检测仪器的考核问题。建议:在使用前宜与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2000的方法进行比对,掌握使用性能。实际使用中,检测结果接近规定限量时,宜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必要时采用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规定的标准方法,避免错误结论。目前甲醛现场检测中的主要问题是仪器无定期标定。甲醛的便捷分析方法(如电化学法)在“规范”的6.0.7条及其条文说明中已经明确(可以使用),但仪器应定期标定,且测量值在规定限量上下时应慎重结论,当面临争议时,应以标准方法为准。,苯,“附录B”重新进行了编写。说明:本附录参考了GB/T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但有所修改:1、取样流速由GB11737-89的0.5L/min改为0.3-0.5L/min。2、原GB/T11737-89标准要求采用填充柱,现改为可以使用毛细柱或填充柱。3、(采用活性炭采样-热解吸后进样方法时),原GB/T11737-89标准要求采用手工进样,现改为可以手工进样或热解吸后直接进样。4、所做标准曲线(标准系列)所涵盖的苯浓度范围适中。,6.0.8条改为:“6.0.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说明:关于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方法,原“规范”要求要符合GB/T11737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的规定。修订后的“附录B室内空气中苯的测定”仍然主要依据GB/T11737-89,但有以下主要改进:1、色谱柱既可以使用毛细柱,也可以使用填充柱,选择范围扩大,检测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工作;2、可以热解吸后手工进样,也可以热解吸后直接进样(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灵敏度),选择范围扩大。直接进样可以方便操作,提高测量准确度,是发展方向,但前几年多数单位已采用手工进样方法,换为直接进样须对设备进行改造,花一点投资,有的单位一时会有困难,因此,仍保留手工进样方法;3、所做标准曲线(标准系列)所涵盖的苯浓度范围适中(相当于空气取样10L时所对应的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为:0.01mg/m3、0.05mg/m3、0.10mg/m3、0.20mg/m3,“规范”规定的空气中苯限量为0.09mg/m3)。,4、测空气中苯使用的吸附剂以活性炭为最佳,难以用Tenex-TA吸附管替代。主要原因是:虽然Tenax-TA吸附管对VOCs吸附作用良好,但对苯的吸附作用随环境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且随采样时间增加而迅速降低。、随着从低温到室温的温度增加,Tenax-TA对苯的吸附作用迅速降低(穿透),也就是说,当使用Tenax-TA吸附管在一般室温下(20-30)取样时,苯将大量流失,分析结果将大大减小而无法测得真实的苯浓度值。、当使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空气中的苯时,随着采样时间增加回收率迅速降低并穿透,也就是说,Tenax-TA对苯的吸附能力十分有限(而活性炭对苯的吸附能力很强,适合使用)。,、Tenax-TA吸附管对TVOC中除苯外的不同组分及不同采样流速下的吸附能力(回收率)均表现良好,惟独对苯最差。综合以上情况可知(虽然实验数据不十分详尽),Tenax-TA是比较理想的采集TVOC中除苯外多种组分的吸附材料,但对苯的吸附不理想,因此,空气中苯的取样测量只能继续采用活性炭采样管的方法。,氨,氨检测方法:1、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靛酚蓝分光光度法(仲裁法);2、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4669-93。,TVOC,参考室内、环境和工作场所空气-采用吸附管/热解吸附/毛细管气相色谱对有机挥发物进行取样和分析第一部分:泵取样ISO16017-1、室内空气第6部分采用Tenex-TA吸附剂取样、热解吸和气质联机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和实验室空气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ISO16000-6:2019在E.0.3中明确对Tenex-TA吸附剂用量、颗粒粗细及活化吸附管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吸附剂本身对空气中TVOC的吸附能力的一致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品种繁多,不可能一一定性,在国内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标准品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作为计量溯源依据。在E.0.6中引入了热解吸直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方法一),与热解吸后手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方法二)相比,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系统误差,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性。,附录E有多处修改(也是本次修改的重点):1、要求空气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2、标准品去掉甲醛,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3、采样流速降低,采样体积减小(调节流量在0.1-0.4L/min的范围内,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采集约1-5L空气);4、标准系列制作时更细化、合理;5、引入直接进样方法等。,TVOC空气中采样后气相色谱分析中的程序升温问题:“规范”要求的毛细柱升温程序是:50,保持10min,然后50-250升温速度5/min,全过程须时间约50min。但是,据了解,有些地方执行的情况是:50,保持1min,然后50-150间5/min,150-250间20/min程序,全过程仅须时间约28min。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规范”要求一一分析的污染物是从苯开始,到分子量最大的十一烷为止(它的沸点为156),其余皆“以甲苯计”,可不再一一定性。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规范”对空气中TVOC分析的简化处理,是根据建筑装修材料挥发的情况提出的,而在生活、工作、生产场所的情况下成分要复杂得多,因此,加快程序升温势将使复杂成分得不到充分暴露,并且将加大与ISO16017-1、ISO16000-6及国内标准GB/T18883-2019中规范做法的差距。,抽样,6.0.11、6.0.12条的条文虽未修改,但在条文说明中增加了以下内容:“条文中的房间指“自然间”,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留的空间单元。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一般住宅建筑的有门卧室、有门厨房、有门卫生间、及厅等均可理解为“自然间”,作为基数参与抽检比例计算。条文中“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指不同的楼层和不同的房间类型(如住宅中的卧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对于室内氡浓度测量来说,考虑到土壤氡对建筑物低层室内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低层应增加抽检数量,向上可以减少。按照本规范1.0.2条精神,在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底层停车场不列入范围。”条文说明增加以上内容的原因在于:各地对“自然间”概念询问很多,有必要在“规范”中说明有关情况,但放在正文中,篇幅太长。,6.0.13条修改为:“6.0.13检测点应按表6.0.13设置:表6.0.13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设置,说明:据各地反映,房间面积大于1000m2的情况不少。本规范修改前,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笼统要求设35个测量点,可操作性差。随着房间面积增加,测量点数适当增加是必要的,但不宜无限增加,据此对条文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可操作性。往往特大型房间(如整个楼层作为1大间使用的商场等)的几何形状简单,房间中间会有立柱及不封闭的小区分隔、隔断等,检测点不可增加太多。,门窗封闭问题,6.0.16条自然通风房间化学污染检测关门1小时规定。6.0.16条的条文说明结尾后,另起一行,增加了一句话,即:门窗的关闭指自然关闭状态,不是指刻意采取的严格密封措施。当发生争议时,对外门窗关闭时间以1h为准。在对甲醛、氨、苯、TVOC取样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如固定壁柜、台、床等),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如家具门正常关闭等)。墙予留孔的封闭问题;集中中央空调运行予否的处理问题。,6.0.17条自然通风房间氡污染检测关门24小时规定“规范”未要求化学污染物取样与氡取样测量在同一房间:两个原因,封闭时间不同及土壤氡影响大小不同。在执行中往往忽视对外门窗关闭状态的影响,实际上,仪器测量时间短及不能保障关闭24h是造成许多测量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检测判定规则,6.0.18条要求“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的含义及必要性:在6.0.18条的条文说明中:“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系指各种污染物检测结果要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各房间检测点检测值的平均值也要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否则,不能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6.0.19条先“查找原因”的必要性,再检时数量加倍的必要性。有修改:“6.0.19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增加1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规范”修改稿明确了再次检测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因而更加具体,科学合理,也增加了可操作性。这里所说的同类型房间,分别指卧室、厅、厨房、卫生间等不同类型的房间。,采样(一),引起采样系统产生系统流量失真的原因:1、采样仪电力不足;2、仪器本身构造原因,普通采样仪的耐压能力弱,当系统荷载过大时,系统出现真空,流量刻度已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流量;3、吸附管原因。规范对采样器要求:1、要求“空气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有三种办法:(1)最好采用恒流采样器(有补偿调节功能);(2)采用现有市场流通的采样器,但控制采样流速在200mL/min范围内;(3)采用虽不能自动控制恒流,但采样过程中流速能保持稳定且显示的流速值与真实流速值的差异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5%或10%)的采样器。,采样(二),2、TVOC“采样流量范围0.10.4L/min”,比规范原先要求的02L/min大大减小,不再考虑高流速采样;3、用皂膜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