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从甲骨文和金文来看,汉语符号“白”,是个会意字,“日光”是其本义,这就 是它的造字义。而许多学者把它通“帛”、通“伯”、同“别”,作为它的造字义。其 实,这是假借“自”的字音所派生出的语义。另外,“白”省“自”,许多辞书引用, 并且有的作为“白”的一个义项,但都没有作过较多的释义。本文通过研究,指出 它是省“日”,才训释为“词”的,这是假借“白”的字形所派生出的语义。这样, 汉字“白”所产生的语义有五个语源。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作姓氏、地名、 山名等语义的。研究“白”的语源时,发现辞书释“白”存在着字头、义项残损和 定义遗漏、释义琐碎、同一语料多种释义及语义模糊等问题。因而,重新标立了“白” 的字头,构建“自”的语义系统,将有利于更好地帮助人们利用辞书准确地完整地 理解“白”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联想意义、语用意义、象征意义和文化意义。“白” 的这些复杂丰富的意义,有的表现为字面意义,有的表现为词汇意义,是在语言环 境中通过其基本层次、转换层次和沟通层次显示出来,有的语素义显得很模糊、甚 至消失,走向了语义泛化。在现代汉语中,它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和较强的构词能 力。这些将为编纂和出版辞书提供一定理据,将为人们运用辞书正确解释字义和进 行语言交流、规范现代汉语、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汉语白语源语流语义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 l _ l _ _ l_ - l _ l l i _ l _ _ - _ _ _ l - _ _ _ l _ _ _ - - l _ _ - _ _ 目 a b s t r a c t j u d g e df r o m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o na n c i e n tb r o n z eo b j e c t sa n di n s c r i p t i o no nb o n e so r t o r t o i s es h e l l so ft h es h a n gd y n a s t y , “白”i sac h i n e s e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w i t ht h e b a s i cm e a n i n g s u n s h i n e ”w h i c hi si t sp r i m a r ym e a n i n g h o w e v e r ,m a n ys c h o l a r sc l a i m e d t h a t i t s p r i m a r y m e a n i n g i s t h a t o f “帛”、“伯”、a n d “别”w h i c h a l e i n f a c t t h e d e r i v a t i v e m e a n i n g s b a s e do nt h e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o f “自”m a n yd i c t i o n a r i e sa d o p tt h i sv i e wa n de v e n t a k et h i sm e a n i n ga so n eo f s e n s e so f “白 , b u t g i v eh t f l ef l l r t h e re x p l a n a t i o n t h r o u l g ha l l e l e b r a t es i l l d y , t h i sp a p e rp o i n t so u tt h a t “白”i st h es i m p l i f i e df o r mo f “日”d e f i n e da s “r e m a r k ”w h i c hi st h ed e r i v a t i v em e a n i n gb a s e do nt h eg r a p h i cf o r m a t i o no f “白”w h a ti s d i s c u s s e da b o v es h o w st h a t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白”h a sf i v es e m a n t i cs o u r c e s i n a d d i t i o n ,i t nb eu s e da st h en a l l l ef o rp e o p l e ,p l a c e sa n d m o u n t a i n s w h i l e e x p l o r i n gt h e s e m a n t i cs o a l c e so f “白”,w ef o u n ds o m e p r o b l e m sc o n c e r n i n g t h ec h a r a c t e r “白”i ns o m e d i c t i o n a r i e s ,s u c ha sd e f i c i e n te n t r i e sa n ds e n s e s ,i n c o m p l e t ed e f i n i t i o n , w o r d ye x p l a n a t i o n , j u m p e dm e a n i n g s d e d v e df r o mt h es a m ed a t aa n ds e m a n t i c o b s c u f i t y t h e r e f o r e , r e c a t a g e r i z a t i o no ft h ee n t i c e s “白”a n d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i t ss e m a n t i cs y s t e mw i l lb e h e l p f u lf o ru sg e tf r o md i c t i o n a r i e st h ea c c u r a t ea n dc o m p l e t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eb a s i c m e a n i n g , e x t e n d e dm e a n i n g ,a s s o c i a t i v em e a n i n g ,p r a g m a t i cm e a n i n g , s y m b o l i cm e a n i n g a n dc u l t u r a lm e a n i n g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白 a l lt h o s ec o m p l i c a t e da n dr i c hm e a n i n g s o f “白”,w h e t h e r f i t e r a lo r c o n n o t a t i v e ,a r ec o n v e y e d a t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 l e v e l ,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v el e v e l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l e v e li nt h e l i n g n i s t i c c o n t e x t s o m eo fi t s 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b e c o m eo b s c u r e ;s o m eh a v ed i e do u t ;s o m ea l eg e t t i n gm o r eg e n e r a l i n m o d e mc h i n e s e ,“自”i s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da n dv e r yp r o d u c t i v ei nw o r d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m e t i c u l o u ss t u d yo f “白”w i l lp r o v i d ed i c t i o n a r y m a k e r sw i t hm o f cd a t aa n dm o t i v a t i o n s a sa r e s u l t , p e o p l e c 柚c o n s u l td i c t i o n a r i e sf o rm o r ea c c u r a t e m e a n i n g s 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al o tt oo u rl i n g u i s t i c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m o d e mc h i n e s e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h i n a sa d v a n c e dc u l t u r e k e y w o r d :c h i n e s e“白” o r i g i n s o u r c e m e a n i n gs t u d 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 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 保密口,在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 月日 日期:年 月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刖蟊 汉语中,有的把“白”i j i 作“西方色”说和“米粒”说,这都有失其真。符 号“白”应是个会意字,其本义是“日光”。前人有训作同“帛”、省“自”和通 “别”及同“伯”的,都是假借其音或其形来表义的。 说文云:“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这 种训释,仅从符号“9 ”( 说文古文) 得出结论,不可信。说文是一部信而有 征的好辞书,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及作者世界观的影响,对与阴阳五行关系较密 切的词语,都给予了阴阳五行化的解释。木、金、火、水、土五行对应的方位是 东、西、南、北、中,对应颜色是青、白、赤、黑、黄,所以,它对“白”字训 释“是先入为主,用自己头脑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去看待字形,分析字义,自然难 免穿凿附会,方枘圆凿。” i j 段注认为“皂”的上半部是“白”字。说文:“皂,谷之馨香也。象 嘉谷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掇之。”段玉裁因而认为“白”是米粒,因而符号“白” 字的本义是“米粒”f 引。段氏认为“彦”的上半部是“白”字,缺乏证据,很难 令人信服。 须知,嘉谷与大米完全不是一回事。辞海口部“嘉谷”条:“说文,禾, 嘉谷也。是知嘉谷者,禾之别名也。”辞源口部“嘉谷”解释得更明白:“嘉 谷谓粟也。始生日苗,成秀日禾,禾实日粟,粟实臼米,米名日梁,其大名则 日嘉谷。”由此看来,嘉谷指的是粟,也就是谷子、小米,其色黄,与“自”没 有丝毫联系。段氏把“官”的上半部当作“自”字。是望文生训,又把说文 的注释中的“嘉谷”看作“米粒”,是偷换了概念。 本文从“日光”说、通“帛”说、省“日”说、通“别”和通“伯”说五个 方面及其构形的情况,对“自”进行硼释,最后归纳总结出“白”的语义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析“日光”说 1 1 1 前人看法 1 “白”的训释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蒋骥曰:( 白) 字从日,上有日未出初生微 光。按日未出地平时,先露其光恒白,今苏俗语昧爽日东方发白是也,字当从日 i ,指事,训太阳之明也。”商承祚( 说文) 中之古文考:“白”字“甲骨文、 金文、钵文皆从日锐顶,象日始出地面,光闪耀如尖锐,天色已白,故日白 也。”这两位先生的说法,是认真考察了“白”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所作出 的科学的判断。其实,这种说法是对符号“白”本义的一种切近的说明,与其本 义并不是完全吻合。 1 1 2 字形分析 “白”是个会意字。甲骨文( e 佚四二七) 、金文( 6 作册大鼎) 及石鼓文( 臼 三体石经僖公) 的“白”,都似“日”变形。其形( 曰前四二九- 五、日春 秋事语七四) ,都似日光直射而来:“6 ”( 太阳之形) 是光源,中间“一”( 甲骨 文、金文字是实的、石鼓文是虚的) 类同“日”中的“一”,由“曰”( 日) 推 出“6 ”( 日光) ,应该是合情理的。 1 1 3 字义例析 说文:“蛲,日之白也。皖,日之白也”。说文:“皓,日出克。”徐锴 日:“初出其光白也。”文选班固幽通赋:“踏尔太素。”曹注:“睹,白也。” 【3 j 清王筠旬读:皓,日出完。完盖光之伪。释诂:皓,光也。当 为许君所本。字俗作皓。”【4 】“皖”、“晓”和“皓”、“皓”二字音同义同,只是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偏旁“同”、“白”之别,这说明“门”、“白”语义有关联。 1 1 4 词义分析 符号“白”,能够抽象地概括出作为颜色词“白色”的意义,它的基本条件 必须是含有色彩“白”的意义,这样才能从物名词抽象、分化、独立出颜色词的 意义,正如颜色词“赤”从“火刑” 5 1 、颜色词“红紫”及颜色词“蓝”分 别从色帛名、蓼蓝( 草名) 中抽象出来一样。“日光”,从物理学上讲,“像霜或 雪的颜色,是物体被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照射,各种波长都被反射时呈现的 颜色( 跟黑相对) ”【6 】,是“白光”,其色“白”。这正如张清常先生所说,“白” 字是“目光的白色”,“借日光”i7 l 来表示白色。 1 1 5 文献例证 陈白夜先生在其“白日”与“红日”一文中,讨论了“白日”除指“白天” 外,还有义项是“太阳”的意义。 “白日”是“光明的、光亮的太阳”,是同义复词。这种词汇形式在h 辞中 已出现。 8 1 “白日”【9 l 释为“太阳”的文献比较多。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 除“雏鲣鸣雁,旭日始旦”(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和“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诗经大雅卷阿) 以外,其它都是以单音节词“日”的面目出现,如“其 雨其雨,杲果出日”( 诗经廊风伯兮)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诗经王 风君子于役) 等等,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 关于太阳的颜色,史记孝武本纪中有“日赤、月白”的记载,南北朝无 名氏西乌夜飞中有“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的描绘,初唐时就有人直呼 “红同”d o l 者。 至于“白日”,在最初的使用阶段中,可能是由于作者对自然界的太阳有自 己的独特的感受,而用“白”来强调太阳某一方面的特点,以表达出自己的独特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受。后来的海人们,其中有些人是有这样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对前人已有的词 汇进行简单的挪用,或称之为语言上的习惯性沿用。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感受昵? 宋玉九辩中说:“去白日只昭昭”,用现代 汉语语法可改作“昭昭自日去。”景差大招:“白日昭只。”张融白日歌: “白日白日,舒天朝晖。”这些诗句中“白日”的“白”,就是明亮、光辉的意思。 鲍照学刘公干体:“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白 日沉光彩。”又,秋日登扬州西灵塔:“日动火珠光”等,都说明唐代以前的人 们对太阳的主要感受是光。“白”是色彩中最亮的一种,最接近于表现太阳的光 亮,是光明的象征色。但是,我们决不能认为“白”就是“白色”。我们现在所 看到的朝日和夕阳都是红色的,但是在古诗文中,多以“白”冠之。如: 写到日出的有; 楚辞九章:“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宋玉神女赋序:“耀乎 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南北朝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诗:“开春献初岁,自日 出悠悠。”伍缉之劳歌:“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江淹山中楚辞:“青 春素景兮,白日出只蔼蔼。”唐张螭登单干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等等。 写到日落的有: 楚辞九章:“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宋玉九辩: “白日完晚其将入。”魏曹丕寡妇:“白日急兮西颓。”曹植赠白马彪: “白日忽西匿。”王桀从军行:“白目半西山,桑梓有余辉。”阮踽挽歌: “白日入虞渊。”阮籍咏怀:“白日颓林中。”晋张华答何劭:“白日己西 倾。”陆机燕歌行:“白日既没明灯辉。”潘岳在怀县作:“夕迟白日移。” 张协杂诗:“白日驰西陆。”杨方合欢诗:“白日入西山。”张骏东门行: “春游诚可乐,感此白日倾。”江淹恨赋:“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鲍照代 东门行:“杳杳白日晚。”唐陈子昂感遇诗:“迟迟白日晚。”高适别韦参 军:“弹拱击筑白日晚。”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骆 宾王帝京篇:“丹凤朱城自f 1 暮。”等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仅是日出日落,就是在尘土飞扬、风暴云雾、深山老林等环境中见到的太 阳,本该有各自的色彩景象,但也还是用“白”来修饰。如: 李陵别诗:“红尘蔽天地,白r 何冥冥。”王桀杂诗:“风飙扬尘起, 白日忽己冥。”唐于武陵东门路:“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曹植箜篌 引:“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陈琳宴会:“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辉。” 谢眺高斋视事:“寒雾开白日。”韩愈龊龊:“秋阴欺白日。”谢庄游豫章 四观洪崖井:“林远炎天隔,山深白日方。”梁范云巫山高:“巫山高不极, 白日隐光辉。”唐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楚国苍山古,幽州自日寒。” 江淹鲍参军昭戎行:“寒阴笼白日,大谷晦苍苍。”等等。 上面仅举部分例子,其实在古诗文中,无论什么样的情况,无论什么时候, “日”都可以是“白”的,但都不适于用“白色”来解释的。“白”的含义在于 “光”,从下面几方面还可以得到证实。 古时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其光芒万丈,普照四方,所以有的用“白f i ”比 作皇帝。如孔融临终诗:“浮云翳自日,靡辞无忠诚。”赵整谏歌:“不见 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吴均行路难:“昔时抽心耀白日,今且臣死 黄沙中。”北魏孝文帝联句:“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因为月亮也能给人们以光感,在古诗中也就常有描写太阳的词和描写月亮的 词互用的现象。如傅玄三光篇:“素曰抱玄乌,明月怀灵兔。”曹丕乐府涛: “昭昭素明月。”阮籍咏怀:“嗷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陶潜杂诗:“白 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杜甫寄韩谏议:“鸿飞冥冥日月白。”自居易李都 慰古剑:“白光纳日月。”等等。这说明“素、明、自”等词,都可以用柬修饰 “日”、“月”,组成“素日”、“素月”,“明日”、“明月”,“白日”、“白月”等词 组。在现代汉语里,至今还保留了素日、明日、明月、白日等词组,不过有些词 组的语义发生了转移。 除了“白日”外还有其它一些双音节词,像“素月”“嗷同皓同皎 日”等,都是取它们的“白”一一光明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天下 惟洁白者取光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红日”在初唐的作品出现后,立刻被文人学士喜爱,人们对太阳的感受逐 渐地由“光亮”偏向色彩,“白日”逐渐转向了“红日”。 我们可以这样说,先人用“白日”是强调对光的感受,用“红日”是强调颜 色的效果。 1 1 6 字义引申 因而,符号“白”的本义是“日光”,先民从中抽象概括出色彩“白”。这是 它的造字义。所以,骆峰先生说:“白,本指日光的白色,古时候人们根据自己 对日光的观察,认为日光为白色,称日为白日( 赤日、红日是后来的说法) ,后 白发展成色彩词。【1 1 l 1 2 训通“帛”说 1 2 , 1 文献例证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白,假借为帛。”诗经小雅六月: “白旆英英。”孔颖达疏:“言白旆者,谓绛帛。”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疏载孙炎尔雅注引作帛旆英英。”管子轻重戊:“其年,民被白布。” 戴望校正:“白,帛假字。”符号“白”同“帛”,音近相通,这是假借“白”的 字音来表义的。 1 2 2 例据分析 汉语大词典白部( 简作词) :白,“通帛。丝织品的总称。”【1 】 说文解字白部:“帛,缯也。从巾,白声。凡帛之属皆从帛。”又,多 部“缯,帛也。从宝,曾声。”从说文这两则材料中,我们看不出“帛”和 “缯”的什么属性。但是,说文解字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 说文解字多部:“绿,帛青黄色也。”“缥,帛青白色。”“缙,帛赤色也。”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缇,帛丹黄色。缧,帛赤黄色。紫,帛青赤色。红,帛赤白色。缝, 帛青色。”“绀,帛深青扬赤色。”“解,帛苍艾色。“缲,帛如绀色。或日:深缯。” “缁,帛黑色也。绩,帛雀头色。一曰:微黑色如绀。缦,浅也。缡,帛戾 草染色。缃,帛浅黄色。绯,帛赤色也。”“鲰,帛青赤色也。” 又,“绮,文缯也。”“缦,缯无文也。绢,缮如麦福。鲭,赤缯也。 从茜染,故谓之缟。”“孺,缯采色。” 从上面两段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出:“帛”( “缯”) 不仅是“丝织品的总称”, 而且也是古代拟色的参照物。 1 2 3 同“帛”语义 段注:“帛,今之璧色缯也。” 色的素洁的丝织品”,正如华所释: 所表示的意义。 1 3 析省“日”说 1 3 1 辩省“自”说 【1 3 】从拟色这个意义上讲,“帛是“未着 白,“无文饰也”。【1 4 j 这就是白通“帛 + 1 3 1 1辞书注引 说文解字目部:白,“此亦自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 也。凡白之属皆从白。” 1 s l 康熙字典白部( 下简作康) :“按说文入声有自部,去声自部内 亦载白字,在自部内读疾二切,日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 助也。是告语之自,读自。西方之白,读帛。音义各。许氏分为二部,玉篇 合二为一,今从之。1 1 6 j j 一 华白部:“日,疾二切音自,实韵。( 与白异) 此亦自字,省自者,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词言之气从鼻与口相助。见( 说文自部) 。( 按( 说文) :白、日各部。篆文亦异。 章楷棍为一。( 玉篇) :告语之训,即此字也。世读为薄陌音,由来久矣。姑仍从 之丽表出于此。凡语词字如皆、鲁、者、智之类,俱从此,或书作白形。) ”l ”】 从以上三部辞书来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而辞书华中,把“省自一 和康的引文及其“告语”的义项一并出现在词条“白”的义项下。这些说明, 先人对“自同自一的说法只是“从之”,并没有从字形上说出所以然。因 而,他们对“白”的这种字义的训释,显然是不科学的。 1 3 1 2 注引考伪 辞书华列举了“皆、鲁、者、智之类”作力例证,其实有伪。在此,我 们略举两例。说文:“皆,俱也。”诗大雅绵:“百堵皆兴。”传:“皆, 俱也。”“按:偕、皆本同一词,后来加之区别,动词作偕,副词作皆。 说文:皆。俱词也。说文所谓词指虚词,包括副词。”i ”j 说文:“鲁, 钝词也。从白鱼声。”于省吾先生认为:“甲骨文的鲁字,从鱼从口,口为器 形,本象鱼在器皿中,说文伪为从白。鲁为美善之义。至于说文训鲁为钝 词,乃后起之义。” 1 9 】这两例说明,“白”不能训作“自”,作“词言”义讲。 然而,从说文到康再到华反复引用的“词言之气”中的“言”, 于省吾先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言与音初本同名,后世以用各有当,遂分化 为二。言字亦应读作音通歆。然则甲骨文言之通音,音字有时亦读为歆,均 吻合无间。”1 2 0 i 说文把“白”省“自”训释为“词”,只是从“白”与“自”字之构形进行 训释,而忽略了它们本身的字义。 说文) :“自,鼻也。象鼻形。凡鼻之属皆从自。” 说文:“鼻,引气自畀也。从自畀。凡鼻之属皆从鼻。” 鼻子是出气的,说话发音( 词) 也要送气。所以,许君从这种意义上把“白” 通“自”训作“词言之气”,后人就此引申为“词”。 殊不知,“词言之气”,按照于省吾先生的观点,就是“词音之气”。它的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就是“气”,而并非“词”,所以,“臼”省“自”训作“词”,从道理上讲,难以令 人信服。 1 3 2 省“日”语义 按照古汉语“因形求义”的方法,从字的构形来讲,“白”省“日”才有说服力。 说文:“日,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凡日之属皆从日。” 1 4 训通“别”说 汉语大词典白部( 下简作词) “白义项丑:“用同“别”。把字 音写错或把读音读错。”【2 1 l 今鄂东方言中,写“白字”就是“别字”,“自”、别” 字音不分。这是假借“白”的字音来表义的。 1 5 训通“伯”说 郭沫若金文丛考:“此( 指符号白之形作者按) 实拇指之象形 拇为将指,在手足俱居首位,故自引伸为王伯之伯,其用为白色字者乃假借也。” “白”、“伯”音近相通,这也是假借字。 1 6 小结 从甲骨文和金文来看,“白”的本义是“日光”,这就是它的造字义。而许多 学者都把“白”通“帛”、通“伯”,作为它的造字义。其实,这是假借“白”的 字音所产生的语义,包括后起的“白”通“别”。另外,“白”省“自”,许多辞 书引用作为“白”的一个义项,或者说“从之”,并没有作过多的研究。本文通 过研究,认为它是省“日”,训释为“词”,这是假借“白”的字形所产生的语义。 这就是汉字“白”产生各种语义的语源。至此,我们把“白”的训释归结为表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一:符号“白”训释的理据 符号理据相似点意义标识 日光彤似本义白1 同“帛”音近、形似假借义 白2 白省“日”形相似假借义白3 通“别”音相近假借义 白4 通“伯”音近、形似假借义 白5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辞书释“白” 辞书释“白”的义项,我们将在本部分和下部分逐渐分析、归纳。在此,本 文选择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词源、汉语大字典、汉 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应用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 分析它们解释“白”的语义时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本篇论文研究的意义之一。 2 1 字头、义项残损 辞书中释“白”的字头和对应的义项( 五个标识词项) 的基本情况见表二。 表二:辞书对“白”的标项和释义对比表 一般白1自!自3自4自5 辞 义项日光通帛省自( 日)通别通伯 备注 书 条数标项词条标项词条标项词条标项词条标项词条 白3 的溉叫授 康3 7标项标项 1 义锺复 自3 释她拐l 媳蔸 垡 音帛 3 6音自 引标项 2 翘 自1 、白5 的义项作 源1 4未标1标项 痔1 舷i 字3 1标项 1标项1 词 4 4标项l标项1标项2 咱蕨4 作为标 规 1 5未标1 项之一。 应1 4未标 4 未标 1 现1 0未标 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辞书对“白”标项和释义及其义项的条数是极不统 的,字头和义项也是极不对称的,出现了漏标、错标、少标及标而未释等大量 残损现象,即使是较晚的辞书,如规、应、现,情况也是如此。这些情 况,不能让人们准确地理解“白”字义项的各种语源和语流,也不能完整地准确 地解释现代汉语同“白”组成的词汇中的语素义和词素义,以致影响了现实生活 中人们语言的交流和理解。 2 2 定义遗漏 上列辞书对“白”的释义有欠科学的地方。“白”作“白色”义项时,其释 义方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列举了六大辞书的其释义方法,见表三。 表三:辞书对“白”作“白色”义项的列举表 源大海规应现 像霜雪一像霜雪一像霜或雪的颜色,是物体被 像霜雪像雪一 样的颜色样的颜色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照 白色一样的样的颜 ( 跟“黑”( 跟“黑”射,各种波长都被反射时呈 颜色。色。 相对) 。相对) 。现的颜色( 跟“黑”相对) 。 “本来给颜色词下定义是相当困难的”【2 2 】。除源外,对“自”作“白 色”义项的释义,其它都是采用例证法。“显然这种注释都是不科学的。用某 个具体物品的颜色色彩给一个适用于一切具有该色物体、意义十分概括的颜色词 下定义是不妥当的。”i ,】现除了用例证法外,还运用了物理上光学的知识, “这种释义法是百科全书式的,日常人所使用的词典并不需要这样解释,因为对 于不懂光学的人来说,这种解释等于对牛弹琴。”1 2 2 j 即使是现的释义是科学 的、易懂的,但也忽视了光的色补现象,这样辞书给“白色”所下的定义出现了 不严实的地方,出现了某些内容的遗漏,影响了辞书释义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 实,它们可以象源释义样,用“白色”一词概括,简洁明了易懂。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 释义琐碎 “白”作借代意义时,辞书释义比较烦琐,而且也没有概括性。“白”作借 代意义的,康列举了有1 2 条,华8 条,源1 条,字4 条,词5 条, 规1 条,应和现没有列举。例如: 白屋,以茅覆盖屋也。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 意。”按:尔雅释器:“白盖谓之苫。白盖”,白茅编成的覆盖物。苫,白 茅苫。【2 3 l 据此,“白屋”就是用白色的茅苫( 草) 做“瓦”覆盖的建筑物,即茅 屋。例文中的“致白屋之意”,引文不贴切,这里的“白屋”与“白民”一样, 具有“文化意义”。 银子的代称。尔雅- 释器:“白金谓之银。”汉书淮南王安传:“又 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颜师古注引张晏日:“黄,黄金;白,白银 也。”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老尼遂取出黄白一包。” 古代祭祀、朝宴时献用的炒米。除引文有周礼天官笾人( “其实麴 黄白黑。”郑玄注引郑司农云:“( 熬) 稻日白。”) 外,还有引文左传僖公三 十年( 杜预注:“白,熬稻。黑,熬黍。”) 。 马名。按:尔雅释畜:“驹颡,白颠。白达,素县。驹( d i ) ”,或 作“的”,白色。“白颠”,额自的马。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 颠。”毛传:“白颠,的颡。”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 虫名。尔雅释虫:“蟑,白鱼。”注:“衣书中虫也。”按:“蟑( t d n ) ”, 蛀蚀衣服、书籍的蠢虫,又名白鱼、蠹鱼、衣鱼,长半寸左右,略具鱼形,色灰 白。罗愿尔雅翼释虫:“始则黄色,既老则身有粉,视之如银,故名白鱼。” 又大戴礼:“白鸟者谓蚊蚋也。” 葱蒜的根。世说新语俭啬:“陶( 侃) 性俭吝,及食,暾薤,庾( 亮) 因留白。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 白发。如:黄童白叟。汉书严助传:“戴白之老不进兵革。”额师古注: “戴白。言白发在苜。”唐王建送流人:“渐看归处远,垂白庄炎州。”唐刘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猛晓:“朝梳一把白,夜泪千滴雨。” 白色围棋子的代称。宋何蘧春渚纪闻刘仲甫国手棋:“此局以渚人 观之,黑势赢筹,固自灼然,以仲甫观之,则有一要着,自复胜。”又,自胜黑 负。 上述列举的义项中,“白”可以指代白色的茅苫草、白色的银子、白色的大 米、额头有白色毛的马、白色的虫子、白色的葱蒜根茎、白色的头发、白色的围 棋子和白酒( 见2 5 ) 等等,它们都是运用事物的色彩特征来指代事物本身。其 实,“白”这种修辞方法在上古文献中已经存在。例如:诗经齐风著:“俟 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莹乎 而。”毛传:“青,青玉。黄,黄玉。”又,诗经鲁颂鲷:“有骊有黄,以 车彭彭。毛传:黄驿日黄。”孔颖达疏:“黄而赤色者直名为黄。”又,礼记曲 礼上:“前有水则戴青旌。”郑玄注:“青,青雀,水鸟。白”这种语用情况, 现代汉语中存在非常普遍,辞书释义不能遗漏,但也不必逐列举。若逐- - n 举, 一则释义琐碎,二则难以做到义项周全。 五十年代郑奠先生在中型现代汉语词典编纂法中就明确指出:“分析词 义时不要被词运用于个别语句中的具体环境所拘,必须抽出词义的最大概括。 也就是说要把词的修辞意义和词的词汇意义区别开来。否则就要失于繁琐, 致发生错误。”【2 卅上列辞书对“白”作借代意义时,就是没有将其概括,以至 “一些辞书轻易地把古书随文释义的词义说解列为义项,义项的选择缺乏代表 性,释义累赘而眉目不清。这不仅造成词义系统的零乱,也给使用这些工具书 的人带来不少困难”f 2 “。如果辞书释义将其概括,可以减少以上麻烦,同时也 可以避免挂一漏万。 2 4 一语多义 辞书对“白”出现在相同或相近的文献,所释之义相差较大。凡是有古文献 注引的,释义比较统一或者说比较接近,例如:“白”作姓或专用称名及“洁净” 1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义项是比较一致。但是,没有注引的,它作语素义时,在上述辞书中,相同( 近) 的文献释义表述不一,或者说释义差别大,出现了同一语料多种语义。例如: 礼记曾子问: 凡殇与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 郑玄注:“当室之白,谓西北隅得户明者也。” 康释为“明也”。 字:亮,明亮。与“暗”相对。 源:目光,天明。 词:光明:明亮。 “白”在这相同文献中出现了六个不同义项,后五个存在相同的语义素:明 亮:而语义“日光”存在隐含的语义素( “明亮”) ,不存在表层的语义素。从语 法角度来看,“日光”是名词,而“明、亮、明亮、光明”是形容词,“天明”是 个主谓短语。所以说,它们的语义是不对等的。但是,辞书引用郑玄注,都没有 解决语义和词性间的矛盾。各辞书随后所列举的文献,更是把人引入了死胡同。 其实,它的本义是“日光”或“日光所照的地方”,“明、亮”是它的引申义。这 样,它们之间就不存在互相矛盾。 宋苏轼前赤壁赋: 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源:日光,天明。 字:亮,明亮。与暗相对。 华:曙色也。 词:光明;明亮。 这则相同文献,辞书也出现6 个不同义项。“目光、曙色”是名词,“亮、明 亮、光明”是形容词,“天明”是主谓短语。从语法上看,它们之间是不对等的。 “亮、明亮、光明”和“天明”间存在相同的语义素:“明亮”,而“日光、曙色” 同它们之间不存在表层的语义素,从深层来看,它们之间有相同的语义层。所以, “同光”是它们的本义,“曙色”是“同光”的描写义“亮、明亮、光明”是“r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光”的引申义。相同的文献,各个辞书释义怎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究其因,他 们是从描写的角度入手的,而不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的,这样就各抒己见,千差 万别,当然难以做到语义的一致。 淮南叔真: 是故虚室生白。 华释为“道也”。 庄子人间世: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华:日光所照也。 词:光明;明亮。 “虚室生白”辞书引用了两则文献,其句式和内容是一样的,但辞书各自所 释之义相差很大,两部辞书有四个不同义项,读者查阅于此,将会莫衷一是。“道” 是抽象名词“道理”,亦或具体名词“道路”? 从语法上看,“道也”和“日光所 照也”是名词,而“明亮”、“光明”是形容词,它们是不对等的。我们再从旬式 上分析,“虚室生白”是主谓句,“虚室”是主语,“生白”是动宾短语作谓语, “虚室”是“白”的受事对象,而不是旄事对象,也就是说,“白”不是“虚室” 所“生”的,是“虚室”从“阕”中自然地接受“日光”而“白”起来的。 我们稍作比较: 清史稿王缛传: 缛疑之,问其来室来往复何人,得十二岁学徒畏师严置砒食中状,室乃白。 玉篇白部:“白,明也。” 字:清楚,明白。 既然“白”不是“虚室”所生,那么“生”的意义就变得相当虚了,可以将 “生”去掉,变成“虚室白”,仍然是主谓短语,句子意义为“虚室明亮起来” 或“虚室变得明亮起来”,语义相当接近。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虚室生白”的“白”应该训释为“明亮、清楚、明了”, 它们是“日光”的引申义,“日光所照也”是“闩光”的描写义。如果作这样训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释,华i j l i 释为“道也”显然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通过上述三则材料,比较分析,辞书对“自”的语义训释在相近或相同 的文献里没有确定的语义,造成了语义的混乱,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白”的 本义“同光”。 2 5 语义模糊 辞书中,对文献中“白”作“罚爵名”或“酒杯”等义项( 表四) 时,所作 的释义,让读者觉得有些纠缠不清,模糊两可,莫衷一是。 表四:辞书对“白”作“罚爵名”等义项训释表 辞书释义引文出处引注 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 康罚爵名。 觞政,日:“饮不醑者,浮以大 说苑 白。” 罚爵之 韭 皆引满挚申,谈笑大噱。 汉书叙传 名。 字中引 酒杯或罚酒 及赵李诸侍中皆引满挚阜,谈笑 汉书一一零颜师古注: 源 杯_ 大噱。 上叙传“谓引取 古代罚酒用 设宴饮之会,及赵、李渚侍中皆引 满觞而饮, 字汉书叙传 饮讫,举觞 的酒杯 满挚申,谈荚大噱。 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 告白尽不 觞政,日:“饮不嚼者,浮以大 也。一说, 白。”文侯饮而不尽嚼,公乘不 汉刘向说 白者,罚爵 之名也。饮 指罚酒的 仁举白浮君君日:“善。”举 苑善说 南不冬著, 杯。后亦白而饮。 则以爵罚 词 j 泛指酒或 魏略曰:“太祖禁酒,人或 酒杯 私饮,故更其辞,以自为贤人, 宋- 窦革酒谱 清酒为圣人。” 惟赏花玩月,举自弄琴,曲尽人好弦储固赤遇 间之乐。 薛审茨筑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们这里仅仅引用七则材料来分析说明,古文献中“白”作“罚爵名”或“酒 杯”等义项的情况。则材料出自相同的文献,康、华训释为“罚 爵( 之) 名”,是名称;源、字和词训释为“酒杯或罚酒杯”是物体。 这两种释义应该是不对等的。笔者认为,这里的“白”是运用其形进行构词的, 是构形法,而不是构词法。材料,从句式“以白为贤人,清酒为圣人”中,可 以比较得出,此处的“白”应该是同后文的“清酒”相对应,指“白酒”。康 有“白”训作“酒名”的义项( “昔酒也,色皆白,故以自名之。”) ,这种义项在 上古文献中就出现了,比起汉代来要早得多。它应该是“白”的借代义,并不是 从“罚酒的杯”中引申出来的。材料,“白”应该是“酒杯”,与材料是不同 类的。 从语法上分析,能够同时与性质形容词“大”和及物动词“举”组合成词的 词类,肯定是名词。那么,“大白”和“举白”中的“白”,就是名词,而且是物 名词。疑:“白”与“杯”音近,“白”就是“杯”。汉语里,前人造词,后人沿 用,常有。 至此,我们再将上述七则材料“白”的语义析出:白:( 罚酒用的) 酒杯。 自:酒杯,器物。( 前一个) 白:同:( 后二个) 白:同。白: 白酒,酒名。白:同。 2 6 小结 通过以上的举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辞书对“白”的训释存在字头和释义不 对应、释义遗漏、释义混乱、琐碎和模糊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极不利于维护 辞书的权威性和人们的正确释义及其语言交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白”的语义 我们知道“白”的释义应该标立五项,加上它的构形( 见2 5 ) ,又可以增加 一项。下面我们逐项地进行分析和归结。 3 1 白1 ( e 1 ) 的语义 在1 1 部分,对“日光”作为“白”的本义进行了较完整地训释。我们将与 相关的内容归结为“自“。 3 1 0 “日光”,人们首先感知到它的光亮和色彩,这应该是它的第一层引申 义。 3 1 1 说文:“光,明也。”玉篇白部:“白,明也。” 由语义“明”引申为“彰明、显明、显赫”和“清楚、明白”是“自”的第 二层引申义。 苟子荣辱:“身死而名弥白。”杨惊注:“白,彰明也。”又天论: “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梁启雄释:“白:显明也。”史记秦始皇本 纪:“圣智仁义,显白道理。”唐柳宗元送韩丰群公诗后序:“春秋时,晋 有叔相者,垂声迈烈,显白当世。” 萄子- 王霸:“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杨僚注:“白, 明白也。” 3 1 2 0 汉语里,语义“白( 色) ”有两个方向的引申,一是作为事物的特征 来指代事物本身,作为修辞意义,这是“白”的第二层引申义:二是由“白( 色) ” 所产生相应的象征义,这也是它的第二层引申义。 3 1 2 1 首先,我们讨论下它的“借代”意义。一个词语作为借代说法出现后, 如果被人们经常地长期地使用,那么,这个词语的借代意义往往就同这个词语本 身凝结在一起了,这个词语从而就获得了新的语义。这新的语义,人们一般称为 1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申义,实际上,更明确地说应是借代义。如:“布衣”的平民之义,“丝竹”的 音乐之义,秦汉以来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人们一直明确地使用,甚至现代的曲艺中 也有“江南丝竹”的说法,可见,这些借代义是与这些词语凝结得相当牢固了, 不少的辞书都在相应的词条下收进了这样的义项。i 笛j 3 1 2 2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白”的象征意义。 表五:辞书对“白”作“鄙薄”等相同( 近) 的释义 大海规应现 ( 用白眼看人) 以白眼向人,用白眼看侏:看人喇锏酬斜向也用白眼看人, 表示鄙薄、厌表示轻蔑或不示鄙薄或厌露出白眼对0 以表示轻视表示轻视或不 亚 恶1 。或不满。埔。满。 表五中的关键词是“自眼”。它的释义应该是“白”( 白色) 的联想意义。 “白色”是个色彩词语。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中国三峡传媒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秋季第二批博硕人才引进10名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西安市第83中学浐灞第二分校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阿子营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萍乡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上海市宝山区鹿鸣学校师资招聘(第一批)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涪城区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核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赣州城投下属子公司招聘1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甘肃兰州红古区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预制电缆沟铺设施工方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4章 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
- 储能项目技术服务与运维方案
- 2025年3D打印产业链全景、增量市场及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分析报告
- 2025廉政教育中心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模板)
- 2025年中国移动招聘面试攻略及模拟题答案解析
- 旅游服务核心技能培训大纲
- 药厂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分数除法与比应用题(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精神科叙事护理
- 商场消防设施检测及整改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