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车架工作状态比较复杂,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计算,而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对车架的静动态特性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从而使车架设计从经验设计进入到科学设计阶段。
首先确定轻型货车的总体布置形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各总成的相关参数。然后初选车架横、纵梁的尺寸参数,运用材料力学对车架进行强度与刚度校核。经过优化完成对车架的结构设计。
其次,运用Pro/E软件建立车架三维模型。在满足结构力学特征的前提下,对车架结构进行了保留主要承载横梁的简化。
最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2.0从弯曲和扭转两大方向对车架进行强度、刚度分析。结合车架工作实际,对其进行了满载、前侧偏载、单侧偏载和单侧扭转、双侧扭转等工况的分析及对比,保证了车架结构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关键词:车架;Pro/E;ANSYS;强度;刚度
ABSTRACT
In addition, the work condition of carrier car is extremely bad, and stress condition is also complex, it is unable to use simple mathematical method for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 more accurately, so that the design of frame will go from the experience design into the scientific design stage.
Firstly, the overall layout of LGV is determined, on this basis, selected parameters of every assembly. Then beams and stringers’ dimensions of the frame are selected,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n the frame are checked by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fter all, the frame is designed after feedback.
Secondly, the 3D model is created used Pro/E. In faithful of the structure’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simplify the geometry.
Finally, on two directions of the bending and the reverse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n the frame used ANSYS 12.0. With the frame’s actual work characteristics, the frame is analyzed under the full, the front side of the partial load, the unilateral partial load and the unilateral reverse, the reverse sides conditions, guarantee the frame structure meet the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Key words:Frame; Pro/E; ANASYS ; Strength; Stiffne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 1 章 绪论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研究背景3
1.3 车架有限元法国内外研究现状4
1.4 主要设计内容6
第 2 章 车架结构方案的选择7
2.1 车架的设计要求7
2.2 车架的结构型式7
2.3 横梁、纵梁及其联接型式11
2.4 车架的制造工艺12
2.5 本章小结13
第 3 章 车架的结构设计14
3.1 车架横、纵梁设计14
3.2 车架的弯矩及弯曲应力计算15
3.3 车架的挠度计算18
3.4 纵梁钢板弹簧跨度计算19
3.5 本章小结20
第 4 章 车架三维模型的建立21
4.1 Pro/E软件介绍21
4.2 三维模型的建立22
4.3 本章小结25
第 5 章 车架静态有限元分析26
5.1 有限元概述26
5.2 ANSYS Workbench 12.0概述30
5.3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2
5.4 车架弯曲工况分析34
5.4.1 满载工况分析34
5.4.2 前侧偏载工况分析35
5.4.3 单侧偏载工况分析36
5.5 局部分析37
5.6 车架扭转工况分析38
5.6.1 单侧扭转工况分析38
5.6.2 双侧扭转工况分析40
5.7 各工况分析结果总结41
5.8 本章小结41
结论42
参考文献43
致谢44
附录45
附录A45
附录B51
绪 论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汽车制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汽车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作为载货汽车主要承载结构的车架,它们的质量和结构形式直接影响车身的寿命和整车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当前,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轻量化是21世纪整车发展趋势之一,减轻汽车质量意味着节约了能源和材料。车辆设计中,在满足载货汽车运营中对车架的刚度、强度及工艺改造等因素要求的同时,应当尽可能减轻它们的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
车架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车架强度、刚度和动态性能的前提下,减轻车架的质量,由此不仅可以减少钢材和燃油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车速,改善汽车起动和制动性能,而且可有效减少振动和噪声,增加汽车和公路使用寿命。但我国的汽车工业存在自己的特殊性:一是引进国外设计,国产化生产;二是仿制或改装设计,自己独立开发设计的新产品很少。国内许多厂家在载货汽车的设计、制造和改进过程中仍主要依靠和沿用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从而造成产品存在缺陷或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目前国产载货汽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整车协调性较差;局部材料强度余量较大,无法预先判断,造成材料的浪费;在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