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考察.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考察.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考察.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考察.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考察.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摘要 随着宾语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关于宾语次范畴的探讨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工具 宾语,已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肯定这些礤究成果的厨时,我 们也发现,工具宾语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为工具范畴、 何为工具宾语、判定工具宾语的形式标准是什么等等。不回学者对此说法各异,缺 乏统一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整个工具宾语研究的方向和结论,本文针对强前的研究 现状,试图为工具宾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鉴定模式,以期为工具宾语的判定提供 行之有效的形式依据,并用签定标准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i 2 7 个工具宾语作 藿新判定。 全文共分七章:引言:介绍工具宾语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使用 的理论方法;第一章:区分自然工具范畴和语言工具范畴,并对语言工具范畴的传 统看法加以修正和补充:第二章:建立判定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并对这一鉴定模 式进行解释和验证,使工具寅语和其他宾语区分开来;第三章:对自用型工具宾语 的典型代表交通工具名词的句法语义表现作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使广大学者对 自用型工其宾语有一个更嬲全面的认识;第四章:探讨工具角色的典型性河题,将 含受事性的工具宾语和含工具性的受事宾语、含处所性的工具宾语和处所宾语区分 开来;第五章:运用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1 2 7 个工具宾 语作重新判定,并在姥基础上对v n 结构作歧义倾向分析;第六章:总结全文,阐 明全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并提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诃:工具宾语鉴定模式工具状语交通工具典型性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f a c tl h a tg o i n gd e 印i n t oa n dm i nm e ht h a lt l l eo b j e c ts t u d i e sa b o u t t h e o b j e c t ,t i m eo fc a t e g o r i c a li i l v e s t i g a t i o na i l dd i s c u s s i o ni n c r e a s e sb ya l s o 目a d u a h y e s p e c i a l l yt l l ei m p l e m e mo b j e c t ,b e c o m e st h ei m p o r t 锄tp r o b l e mt h a tm o mt i n l e s c 1 l i n e s e 铲a m m a rs t u d i e sa l r e a d yf a d u a i l y ,w ea l s of i n dt h a tw h i l ea 街r m i n gt h e s e r c s e a r c hr e s u l tr e s e a r c ht r e a t st i l ei m p e m e n to b j e c t so nh a v i n gaf e wi i l t i m a c y sp f o b i e m s o j v c ,s u c ha s :w h a tb ei m p l e m e mc a t e g m y w h a fb ei m p k m e mo b j e c t ,d e c i d i n gt l l e i m p l e m e n to b j e c tf o n ns t a i l 出阳i sw h a tw a i t sam i i l u t e d i f 琵r e n t 疗o mt 1 1 es c h 0 1 a r o r d e r o fw o r d si sd i f r e r e l l t ,i ss h o r to ft h eu n i f i e dc o 霉五t i o n ,a i da f f 酏t s 吐l ed i r e c t i o na n d c o n c i u s i o nt 1 1 a tt h eo b j e c ts t u 威e st oe n t i r ei m p l e m e n tt h e r e b yt ot l l i ss t a c e e n t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 m em a 抽b o d yo f ab o o kb e i n ga i l i l e da ts p e c i a l l ys t u d y i n ga tp r e s e n t ,缸e st o b et h a t 也ei m p l e m e n to b j e c tb u i l d sas c i e n c e 印p r a i s a lp a t t e n l ,d e c i d e st oe x p e c tt h a t1 2 7 i 瑚p l e m e n to b j e c t sc o m p o s ei 1 1 c h i n e s ev e r bu s a g ed i c t i o n a r y ”p r o v i d i n gc h i e fe d i t o r s s u c ha se f f c c t i v ef o m lb a s i s ,a i l df a c et 0f a c ee l d e s t l o n g h o l l o wp i e c eo fj a d ew i m r e c t 姐g u l a rs i d e sf o ri m p l e m e n to b j e c td e c i s i o na g a i n b e s i d e s ,a l s o ,t e a c h i n ga 1 1 d c o n l p u t e rp r o c e s s i n go fc h i n e s el a l l g l l a g ep r o v i d em eb a s i sa i l dm et e c l l i l o l o g yh o l do u t t ol a n g u a g e f u l lt e x td i v i d e si m os e v e nc h a p t e r st o g e t t l e r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s ,r e s e a r c h 仃a i l lo f t h o u g h ta n dt h et t l c o r ym e t h o db e i l l gp u ti m ou s ei m r o d u c i n gi m p l e m e n to b j e c tr e s e a r c h c 删s i c u a t i o n ,p o i i l t i t l go u tm em a 血b o d yo fab o o k - s ;s e c o 皿c h a p t e r s ,d i s t i n g l i s h n a t i l r a l i m p l e m e n tc a t e g o 叮舶ml a j l g t l a g ei m p e m e mc a t e 9 0 r y ,a n dt h ec a t e g o r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v i c 、叩o i ti s 锄e 1 1 d e d1 a 1 1 9 u a g ei m p l e m e n t 姐ds u p p l e m e n t ;t h i r dc h a p t e r s , b u i l d l ea p p r a i s a lp a t t e md e c i d i n gm ei n l p l 锄e 1 1 to b j e c t ,o n ei d c i l t i f i e sa p a t t e mt ot 1 1 i s b e i n gi np r o 唇e s sm a k i n ga ne x p l a n a t i o na n dv e r i 柳b g ,o b j e c ta 砖as 印a r a t e si m p l 嘧e n t o b j e c ts 啪幽c r e b yo t h e ra i l d ;n 0 tf b u n hc h 印t e r s ,t 1 1 em o d e l st oo p i n i o n a t e dt y p e i m p l e m e n to b j e c ta r er 印r c s e n t e d ;m e 觚so ft r a n s p o n a t i o n1 1 0 u ns e m a n t e m ea r l d s ”t a xa r cs h o w nd o e sa 1 1 一r o l l l l d 觚a l y s i sa 1 1 de x a m i n a t i o n ,a i m sa th a v j n go n et og o d e e pi n t om ea l l r o u n dc o g n i t i o ne s p e c i a l j yt o 叩i n i o n a t e dt ”ei m p l e m e mo b j e c t ; p r o b l e m ,i m p l e m e n to b j e c ta n d1 0 c a t i o no b j e c ta r e aw mc o n t a i nm eo b j e c ts e x 1 m p l 锄e n to b j e c ta 1 1 dc o n t a i nt h ei n s t n l m e n t a lo b j e c t ,c o n t a i n i n gl o c a t i o ns e p a r a t ef i r h c h a p t e r s ,t h et y p i c a ln e s sd i s c u s s i n gm ei m p l e m e n tr 0 1 e :t h ep a t t e ma s s u m e ss i x t h i i 磁丧拳拉谂文 m a s t e s t h e s s 曲印钕s ,龇a p p m i s a l sw i e i d i n g 蚀ei m p l 锄嘣o b j 。c t 飞t o1 2 7m d d i ei m p l 湖黜t s o 碰e c t “c h i n e s ev e 出l 塔3 9 ed i c 矗o n a i y ”d e e i d i n ga g a i n ,t | l eo 坳e c td o e sa n dd i 董隐e n t 越e a n i n g si 琏e l i n a t i o na n 毹y 髓sk o 魏t kb a s i st o 搬ei m p k m e n t ;a n ds e v e n m 如a p 据r s , s u m 雌如l lt c x t ,c x p o u 砖s i 黟i 霸c a n e e 勰dp l a c eo f b e i n gi n n o v 嬲v e 斑a t & l h 瓤ts 蚀d i e s , b r i n g 勤挪a r d 饿ep r o b l e n lr c m 疲n i n g 阮s o l v e d 如姓l 搿: 薹 和工具成分的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工具范畴指施事依靠工具达至4 一定的行为目的。与此相应,工具成分指 在句子的语义结构中用于达到谓词行为目的的事物( 徐默凡2 0 0 4 :3 6 ) : 狭义的工具范畴指麓事依靠工具实施行为于受事。与此对应,工具成分指动作 发出者对受事施加一定行为目的的凭借。 虽然客观上存在这两种定义,但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广大学者无形之中都用 狭义的工具范畴代替了对广义工具范畴的理解。提及“工具”时往往默认为其具有 以下特征:语义上,工具指旌事依靠工具实施行为于受事;句法上,工具的常规句 位是进入用事结构充当工具状语,即对工具的使用必须要涉及一个客体受事,“s 用 n v o ”是工具成分的典型结构式。 1 ,2 ,2 重新界定 虽然在认知上、现实生活中,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或是其他语种,表示“施事依 靠工具实旌行为于受事“的工具都更为典型和常见,但不能因此就用这种狭义的工 具范畴来完全代替广义的工具范畴,抹杀一部分工具成分的存在,而且还需要将这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r ,st h e s i s 一原则贯彻到实际的句法研究当中。下面我们将对这种传统看法加以修正,为工具 范畴作重新界定。 工具范畴( 仍沿用广义工具范畴的定义) 指施事依靠工具达到一定的行为目的。 根据句法位置的不同,工具范畴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他用型工具范畴 语义上,表示施事依靠工具实施行为于受事( 即传统狭义的工具范畴) ;表现 在句法上,其常规句位是在“s 用n v o ”中充当状语。如: ( 1 2 ) 她用这个订书机把这些纸钉在一起。 “这个订书机”是工具状语,即工具成分的常规句位,表示“她”利用“订书 机”对“纸”这一受事施加一定的行为,将纸张装钉在一起。 第二类:自用型工具范畴 语义上,表示施事自身对工具的使用或承受,并不涉及其他受事客体,以交通 工具为典型代表;表现在句法上,一般只能进入“s v n ”中充当宾语n ,无进入“s 用n v o ”中充当状语的句法表现( 其中的原因下章将有具体论述) 。如: ( 1 3 ) a 1 9 4 6 年,叶挺将军乘飞机到重庆。 b 1 9 4 6 年,叶挺将军用飞机乘到重庆。 “飞机”是工具宾语,而且不能转换为工具状语,宾语即“飞机”的常规旬位, 表示“时挺”自己乘坐“飞机”实现“到重庆”去的目的,面不是用“飞机”对 其他受事实施行为,因此这一类型的工具宾语无法转换为工具状语。 通过对工具范畴的重新界定,我们对工具宾语的定义也将相应的有所变化。 工具宾语是指在“s v n ”中充当宾语的工具成分,表示施事用以达到一定行为 目的的工具。 根据语义属性和常规句位的不同,工具宾语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他用型工具宾语 语义上指施事依靠工具实施行为于受事;句法上,他用型工具宾语都是由他用 型工具状语转变而来,由于工具成分占据了宾语的位置,常规宾语可以不出现在句 子当中或转移到其他位置,一般可以根据语境义随时补出。相反,并非所有的他用 型工具状语都可以转化为工具宾语。如: ( 1 4 ) 将患装大碗,放进生抽、料酒,鸡精、盐腌制( 用大碗装肉) 【15 ) 大家用大碗斟满香槟美酒,高高举起酒杯互送祝愿( 斟大碗) 。 例( 1 4 ) 中“大碗”是“装”的工具宾语,常规句位是状语,表示施事利用“大 碗”将“肉”装起来。也就是说,当“装”和“大碗”组配时。“大碗”存在状语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和宾语两种句法位置:例( 1 5 ) 中“大碗”是工具状语,但不能转换为工具宾语( 如 斟大碗) 。由于宾语不是他用型工具成分的常规句位,因此表现在数量上,要远 远少于他用型工具状语。 第二类:自用型工具宾语 语义上,表示施事自身对工具的使用或承受,不涉及其他受事客体;句法上, 这类宾语由自用型工具成分充当,一般来说,宾语是其唯一的常规句位,不能转化 为工具状语,与工具状语不存在任何语义联系,也就是说自用型工具宾语具有独立 的句法地位。正是因为这类工具宾语的特殊性,使得传统语法学界都忽略了这部分 工具宾语的存在,这也是将交通工具宾语排除在工具宾语范畴之外的原因。如: ( 1 6 ) 外地游客乘飞机到南宁,再由南宁乘车到东京,耗时大约三个小时。 ( 1 7 ) 苏州人坐火车去徐州、上海将更加便捷。 例( 1 6 ) 中“飞机”是“乘”的工具宾语,不能转换为“乘”的工具状语( 如 ,用飞机乘) ,表示“外地游客”利用“飞机”实现“到南宁”的且的,不再涉及 其他受事客体;例( 1 7 ) 中“火车”是“坐”的工具宾语,不能转换为“坐”的工 具状语( 如用火车坐) ,表示“苏州人”利用“火车”实现“去徐州、上海”的 目的。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验证 由于他用型工具宾语和自用型工具宾语在句法表现和语义特征上具有较大的 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判定v n 结构中的n 是否为工具宾语,要采用双层标准分别 进行,并且对某些特殊情况做出说明。第一层标准针对他用型工具宾语,第二层标 准针对自用型工具宾语。 2 1 他用型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验证 他用型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共包含三个条件: 条件一:v n 结构不能出现在“用i v n ”句法环境中( 其中i 是他用型工具状 语,v 是谓语动词,n 是光杆名词或可以转化为光杆名词) 。也就是说,宾语不能与 工具状语同现。 条件二:v n 结构可以转化为“用+ 指量短语+ n v o ”。 条件三:v n 结构中的n 不能受指量短语的修饰,且不能被介词“把”、“被” 提前: v n 结构中的n 可以受指量短语的修饰,并且可以转换为“用n 把 0 v ”。 说明:首先使用条件一,只有符合这一条件的v n 结构,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 段,即启用条件二、三进行核查;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谓的转换是指在基 本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条件三中的两条要求是彼此对立的,v n 结构只要通过前 两个条件的审核,同时满足条件三中的任一要求,即可判定为工具宾语。 2 1 1 条件一的验证 v n 结构不能出现在“用i v n ”句法环境中( 其中i 是他用型工具状语,v 是谓 语动词,n 是光杆名词或可以转化为光杆名词) 。也就是说,宾语不能与工具状语同 现。 ( 一) v n 结构中的n 是光杆名词或可以转化为光杆名词 这一条件可以将工具宾语与双宾语结构区分开来。朱德熙( 1 9 8 2 ) 指出:双宾 语指一个述语后面接连出现两个宾语,并且将离动词近的那个宾语叫近宾语,离动 词远的那个宾语叫远宾语。其实,有一部分v n 结构就是由双宾语省略近宾语而来, 0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如果将省略的近宾语补出,整个结构就成了双宾语。一般来说,双宾语结构中的远 宾语往往需要有数量短语的修饰,否则短语将无法成立。我们认为,意思不变的情 况下,可以省略数量短语的是工具宾语,不能省略数量短语或省略后意义发生变化 的就不属于工具宾语。如: ( 1 8 ) a 淡淡地安慰你凡句话,却也仅此而已。 b 有办法的出点主意,没办法的安慰几句话i c 要我安慰他,我该怎么说安慰话。 ( 1 9 ) a 招待他一顿西餐。 b 招待一顿西餐能花多少钱? c 这次是招待西餐还是中餐? 例( 1 8 a ) 中“安慰你几句话”是双宾语结构,“你”是近宾语,“几句话”是 远宾语;例( 1 8 b ) 中“安慰几句话”可以看作是省略了近宾语的双宾结构;例( 1 8 c ) 中“安慰话”虽可以成立,但已不属于动宾结构,而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即 安慰的话) 。因此“安慰几句话”不能通过条件一的审核,不属工具宾语的范畴。 例( 1 9 a ) 中“招待他一顿西餐”是双宾语结构,“他”是近宾语,“一顿西餐” 是远宾语;( 1 9 b ) 中“招待一顿西餐”可以看作是省略了近宾语的双宾结构;( 1 9 c ) 中“招待西餐”是动宾短语,因此可以通过条件一的审核,属工具宾语的范畴。 由此可见,尽管从形式上看,“安慰几旬话”和“招待顿西餐”都可以看作 是省略了近宾语的双宾结构,实则其内部结构并不相同,因此通过v n “结构中n 是 光杆名词或可以转化为光杆名诃”这一条件就可以将两者区分开来:“安慰几句话” 中的“几句话”不是“安慰”的工具宾语,“招待一顿西餐”中“一顿西餐”则是 “招待”的工具宾语。 ( 二) 宾语n 不能与他用型工具状语i 同现 根据题元理论的原则:每一个主目语都必须充当一个语义角色;每一个题元角 色都只能分派给一个主目语。就工具成分而言,就是指在一个甸子当中,状语和宾 语位置的句法成分都必须有各自独立的语义格, + 工具 这一语义格只能分派给状 语或宾语中的一个句法成分。由于他用型工具成分的常规句位是状语,因此 + 工具 优先选择了状语,宾语位置的句法成分只能分派其他的语义格。如: ( 2 0 ) a 叶子太的比叶子小的树种浇水稍多。 b 每个学生要养成树木花草用桶浇水的习惯。 ( 2 1 ) a 据了解,每年全市的路树都会在国庆前后刷石灰。 b 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不乏诸如蔡邕看见修饰鸿都门的工匠用刷子刷石 黧釜 灰,便发明了“飞白书”: 例( 2 0 a ) ( 2 l a ) 中的“浇水”、“刷石灰”都可以通过工具宾语鉴定模式的鉴 定,可以手口定为工具宾语;但同是“浇水”、“刷石灰”,在例( 2 0 b ) ( 2 l b ) 中的角 色属性则不是工具宾语,因为旬中已经出现了工具状语“桶”、“刷子”,处于宾语 位置的“水石灰”便失去了充当工具宾语的资格。 2 1 2 条件二的验证 条件二:v n 结椅可以转换为“用+ 指量短语+ n v 0 ”。 ( 一)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谓的转换是指在基本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进 行的 , ( 2 2 ) 我每天晚上都要咬牙,怎么回事啊? ( 2 3 ) 牙科医生提醒市民千万不要周牙咬硬的食物,比如骨头,坚果,甘蔗等。 表面看来,例( 2 2 ) 中“咬牙”可以看作是由例( 2 3 ) 中的“用牙咬”转换而 来,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两者的基本意思并不相同。现代汉语词典( 1 9 9 7 修订 版) 对“咬牙”的解释是:由于极端愤怒和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这是人体 自身发出的动作,“牙”是施受同体,并不涉及其他受事客体,因此“牙”不是“咬” 的工具宾语:而“用牙咬核桃”则表示“用牙使物体的一部分从整体上分离出来”, 这里的“牙”是动作“咬”所凭借的工具,因此是“咬”的工具宾语。由此可见, “咬牙”和“用牙咬”并不存在真正的转换关系。 ( 二) v n 结构可以转换为“用+ 指量短语+ n v o ” 以往。总是将“可以转化为工具状语”( 即v n 结构可以转换为“用n v 0 ”) 作为 判定工具宾语的前提条件,实则这一标准并不能将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区分开来, 于是便只能从其他方面寻找区分的方法,不同学者所选择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如孟 琮( 1 9 9 9 ) 从语义和形式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区分:语义上,工具宾语指动作依靠的 工具或使用的材料,方式宾语指用某种方式进行;形式特点,工具宾语一般都可用 “用”把名词提到动词前面来,方式宾语一般都可用“甩的方式”把名词提到动 词前面。但这一划分标准同样也不能将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区分开来。如:“唱c 调”在语义上具有方式宾语的特征:表示唱歌的一种方式;形式上具有工具宾语的 特点:不能转换为“用c 调的方式唱”,可以转换为“用e 调唱”,最后却将“唱c 调”划八方式宾语的范畴。我们发现,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真正的区别在于:当其 转换为状语时,工具成分可以受指量短语的修饰,方式成分则不能受指量短语的修 饰。v n 结构能否转换为“用n v o ”可以用于区分工具宾语和常规受事宾语。采用v n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结构可以转换为“用+ 指量短语+ n v o ”这一划分标准贝口不仅可以用于区分工具宾语 和常规宾语,也可以将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区分开来。如: ( 2 4 ) a 女孩能吃大碗吗? b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用这个大碗吃面好幸福。 ( 2 5 ) a 九点以后不宜吃西瓜。 h + 用这个西瓜吃。 ( 2 6 ) a 今天我们练习唱c 调吧 b 不管什么歌我都用c 调屯。 c + 用这种c 调唱歌。 例( 2 4 ) 中“吃大碗”是他用型工具宾语,因此可以转换为“用这个大碗吃面”; 例( 2 5 ) 中“吃西瓜”是常规受事宾语,不能转换为“用这个西瓜吃”;例( 2 6 ) 中“唱c 调”是方式宾语,也可以转换为工具状语如“用c 调唱”,但却不能再受 指量短语的修饰:“+ 用这种c 调唱歌”。 2 1 3 条件三的验证 。 条件三:v n 结构中的n 不能受指量短语的修饰,且不能被介词“把”、“被” 提前: v n 结构中的n 可以受指量短语的修饰,并且可以转换为“用n 把 0 v ”。 ( 一) v n 结构中的n 不能受指量短语的修饰,且不能被介词“把”、“被”提前。 满足这一条件的工具宾语与常规宾语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使处于宾语位 置,一般情况下也不与谓语动词发生语义指向关系。如: ( 2 7 ) 妈妈,你应该吃大碗的,我是小孩,应该吃小碗的。 ( 2 8 ) 我们是喝大杯还是喝小杯呢? 例( 2 7 ) ( 2 8 ) 中的“吃大碗”、“吃小碗”、“喝大杯”、“喝小杯”都属于工具 宾语,动词和宾语之间不存在语义指向关系,如“吃”指向的是饭等食物,“喝” 指向的是酒、水等液体,都与“碗杯”无关。而且这类工具宾语本身已经具有 了容器、度量等含义,所以很难再受指量短语的修饰,如“+ 吃这个大碗”、“喝 这个小杯”。工具宾语的典型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熟语性、不易类推、不易受其他 成分的修饰、与谓语动词无语义指向关系,在此类工具宾语身上体现最为明显。 ( 二) v n 结构中的n 可以受指量短语的修饰,并且转换为“用n 把o v ” 这类工具宾语与常规宾语比较相近,在充当工具宾语的同时,本身也具有一定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的受事性,因此它可以像常规宾语一样受指量短语的修饰。但是并非所有可以受指 量短语修饰的宾语都是工具宾语。如: ( 2 9 ) 在需要协调的场合里,很适合擦这种香水。( + 用香水把擦) ( 3 0 ) a 您干什么都行,除了扑这种粉。 b 玛丽用粉把脸扑得白白的。 “擦香水”和“扑粉”虽同属化妆用语,但宾语的语义角色属性并不相同。例 ( 2 9 ) 中“擦香水”只能转换为“甩这种香水擦”,但不存在“用香水把攘” 的说法,因此可以判定“擦香水”不是工具宾语:例( 3 0 ) 中“扑粉”既可以转换 为“扑这种粉”,又可以转换为“用粉把脸扑得白白的”,由此判定“扑粉”是工具 宾语。 此外,运用这一判定条件还可以对传统上所谓的材料成分作重新分析。本文认 为,真正的材料宾语并不存在,其语义角色可以分别纳入工具宾语和受事宾语之中。 以下将用材料成分代替材料宾语的说法,以示区别。结合谭景春( 1 9 9 5 ) 、张云秋 ( 2 0 0 4 ) 对材料成分的句法语义属性分析,我们将材料成分分为两类: 第一类:表示事物随动作发生位移变化并附着于另一事物或处所上。 根据语义角色属性的不同,该类宾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事宾语,一类 是工具宾语。一般来说,材料成分都具有一定的受事性,因此在满足条件一、条件 二的基础上,宾语n 大都可以受指量短语的修饰,如果同时可以转换为“用n 把o v ”, 材料成分的语义角色属性就是 + 工具 ( 如“涂粉”) ,若不能转换为“用n 把o v ”, 其语义角色属性就不属于 + 工具 而是 + 受事 ( 如“擦香水”x 第二类:表示事物随事件行为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由材料转变为成品。根据语 义角色的不同,这类宾语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事宾语,一类是工具宾语。如: ( 3 1 ) a 绣这种丝线不好看。 b 用丝线把名字绣上去。 ( 3 2 a 楼主打算织哪种粗线? b 用粗线把毛衣织好 同是编制类v n 结构“绣丝线”、“织粗线”,其语义角色属性并不相同,例( 3 1 ) 中“绣丝线”既可以转换为“用这种丝线绣”,还可以转换为“用丝线把名字绣上 去”,满足工具宾语鉴定模式的所有条件,可以判定为工具宾语;例( 3 2 ) 中“织 粗线”只能转化为“织哪种粗线”,不能转换为“用粗线把织”,因此不属于工 具宾语的范畴。 1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掰s t h e s i s 2 。2 自用型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验证 自角型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可以双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 条件一:v n 结构不能转换为“用n v 0 ”,且不能被介词“把”、“被”提前。 条 牛三:谓语动词只能联系嚣个名词性论元,一个作主语,一个作宾语,主语 的语义角色是使用者或受动者,宾语的语义角色是工具。 说明:所谓的转换是指在基本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条件一是从形式上对自 用型工其宾语进彳亍赛定,条 譬二是从语义上对蛊甩型工县宾语遗行验证;v n 结构只 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判定为工具宾语。 自用型工具宾语的验证: 条件一:v n 结构不能转换为“用n v o ”,且不能被介词“把”、“被”提前。如: ( 3 3 ) a 1 9 4 6 年,叶挺将军乘飞机到重庆。 b 。1 9 4 6 年,叶挺将军用飞机乘到重庆。 c + 19 4 6 年,飞机被叶挺将军乘到重庆。 ( 3 4 ) a 爷爷绔花浇水了。 b 看到消防大叔用水浇树 c 。我就一个礼拜浇一次拳,把水浇透就好了。 例( 3 3 ) 中“乘飞机”是自用型工具宾语,不能转换为工具状语,而且不能被 “把”或“被”等介词提前;例( 3 4 ) 中“浇水”是他用型工具宾语,可以转换为 “用水浇树”,而且研以被介词“把”提前如“把水浇透”。 条件二:谓语动词只能联系两个名词性论元,一个作主语,一个作宾语,主语 的语义角色是使用者或受动者,宾语的语义角色是工具。 根据自用型工具宾语和谓语动诃语义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自用型工具宾语分为 三类: - 第一类:以“乘飞机”、“坐火车”等交通正具名词为例 谓语动词只能联系两个名词性论元,一个是使用者,一个是工具,使用者在动 词前作主语,工具位于动词厢充当宾谣,两者之间是“使用者一被使用者”的关系。 如: ( 3 5 ) a 3 月1 7 日,应朋友用剐之邀,从上海乘飞机来成阳旅游。 b 于是飞行员只好老老实实开飞机,最后飞机平安着陆。 ( 3 6 ) a 从北京去可以坐火车啊! b 这一年和工人一起修欠车,也经常画图配零件。 硕士学位论文 重a s t e w s 下h e s s 钟( 3 5 a ) 中“飞机”是自用型工具宾语,主语和“飞机”之间是“使用者一被 使用者”的关系,铆( 3 5 b ) 中“飞梳”是受事宾语,“飞行员”与“飞辊”之阔是 “施事一受搴”盼关系;倒( 3 6 a ) 中“火车”是自用型工其寅语,主语和“火车” 之间是“使用者一被使用者”的关系,例( 3 6 b ) 中“火车”是受事宾语,主语和“火 车”之间是“施事一受事”的关系。 这说孵,交通工具名词虽然是自用型工具宾语的典型代表,但是否为工其宾语 还与谓语动词的选择有关,只有当谓语由乘坐类动词充当时,交通工具宾语的语义 角色才会是 + 工具 。 第二类:以“屹鞭子”、“挨板子”等为例 从褒层结构看,谓语动词只能联系两个名词性论元:一个是受动者作主语, 个是工具作宾语,两者之间是“受幼者一工具”的关系。从深层缩构看,该事项关系 还隐含一个施事和接写藏事的动诃。 ( 3 7 ) a 。回头想想,她好几次都茬点吃鞭子,却萃曾尝过邢味道,真是万幸。 b 。总局领导抽鞭子了! ( 3 8 ) a 古文背不出,学生挨板予。 b 为何要对学生打板子? 例( 3 7 a ) 中“吃鞭子”是自塌型工具宾语,主语“她”是受动者,宾语“鞭 子”是工具。从该事项关系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与之对应的施枣和描写施事的动词: 如例( 3 7 b ) 中,“惑局领导”是麓事主语,描写施事主语的谓语动词是“抽”。同 样,铡( 3 8 a ) 中“挨扳子”是自雳型工具宾诲。主语“学生”是受动者,宾语“板 子”是工具。从该事项关系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出与之对应的施事和描写施事的动 词:如例( 3 8 b ) 中,施事主语没有出现,但出现了描写施事主语盼谓语动词“打” 和受动者“学生”。 第三类:以“吹风崩”、“照镜子”等为例 语义上,该类工具宾语与交通置具宾语相似,表示使用者自身对工具的使用; 句法上,与绝用型工巽宾语相似,可班转换为工具状语,但意义已有所变化。如: ( 3 9 ) a 请褥一个再的宝宝可以吹风扇或空调吗? b 电脑玩会儿就重启,用风扇吹还是照样 ( 4 0 ) a 只有女人爱照镜子,男人不爱照镜子。 k 用镜子照砖面的楼有什么说头吗? 捌( 3 9 8 ) 中“风扇”作宾语,表示使用者“宝宝”对“镜子”的使用;例( 3 9 b ) 中“风扇”做状语,表示施事者用“风扇”吹受事“电脑”;例( 4 0 a ) 中“镜子” 1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作宾语,表示使用者“女人、男人”对“镜子”的使用,例( 4 0 b 中“镜子”作 状语,表示施事者用“镜子”照受事“对面的楼”。由此可以看出,这类自用型工 具宾语虽有状语和宾语两种句法表现,但其内部结构义并不相同。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st h e s i s 3 交通工具名诃作宾语的句法语义分析 之所以为交通工具名词专设章节介绍,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之前,关于他用型工具宾语( 即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宾语) ,研究学者众 多,成果卓著,涉及到他用型工具宾语方方面面的阿题,极为全面,本文没有再作 赘述的必要: 第二,自用型工具宾语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于本文首次提 出,需要我们对其作深入细致的论述,以其得到广大学者和语法学界的认可和肯定; 第三,交通工具名词是自用型工具宾语的典型代表,也是本文当中自用型工具 宾语中最成体系的一部分。然而,肯定交通工具名词是自用型工具宾语的典型代表, 并不意味着交通工具句法表现、语义角色的唯一性。其实,“工具宾语”只是交通 工具名词句法语义表现的一个方面,除了充当工具宾语外,交通工具名词还可以充 当工具状语、受事宾语。以往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全方位的考察,才使得交通工具的 语义属性问题历来都为学者回避或误解。只有对交通工具名词的句法表现和语义角 色作全方位的考察和论述,才能确保我们对自用型工具宾语、交通工具名词有一个 整体的认识。 3 1 关于交通工具名词的传统看法 格语法和配价语法的相关理论认为,工具格是外围格的一种,其常规句位是在 介词引导下作状语。对汉语而言,这一理论的认定同时也带来了两个片面性认识: 其一,认为所有的工具宾语都是由工具状语转化而来,没有其独立的句法地位,是 工具状语宾语化、述题化的结果;其二,将“可以转化为工具状语”作为判定工具 宾语的前提条件。 在名词当中,有一类交通工具名词,当其充当宾语时( 以“乘飞机”、“坐火车” 为例) ,宾语“飞机”、“火车”不能进入用事结构充当谓语动词“乘”、“坐”的状 语。也就是说,交通工具名词不能充当工具状语;同时,“可以转化为工具状语” 是判定工具宾语的前提条件,所以交通工具也不能充当工具宾语。由此得出结论: 交通工具名词不能充当工具成分。无法解释交通工具这一典型的自然工具范畴缘何 不能进入语言工具范畴,使得历来学者对此均持回避态度。到目前为止,只有吴继 光( 2 0 0 3 ) 对此做过精辟的阐述:语言肯定反映客观现实,但客观现实与语言世界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t h e s i s 并不完全等褥。如“访浔”,在现实教养中,需要敢歙很多东西,但在语富擞界中 人们把它处理为无凭,甚至连交通工具都不能进入雳事结拇,不能说“用飞枧访瓣”, 两是采瘸词汇彤式说成“乘飞机访坶”。在肯定吴缝光先生观察之缀、分橱之深的 辩时,我们认为:“可以转化为工其状语”并非是封定工具宾语韵营要标准,不能 进入用事结构,宾语的语义角色照样可以是 + 工具) 。“乘飞枫”、“坐火车”串“飞 机”、“火车”都为典黧孵自髑型工其宾语。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交通工其不能遴入篇搴结构,不能充当工具成分”这一 错误结论的产生,主要缘予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工具范畴的认识、理解不够全砥,骞失偏颇。工具范畴不仅指施搴依 靠工舆实施行为予受搴,也可以表累使用卷岛身对工具豹使用或承受:状语不是工 具成分豹瞧常规句使,色翔型工具成分的常规匈谴是宾语;魏此当宾语不能转换 为工具状语对,并不一定代表它不是工具成分。 第二,只看到交逐工具名讶句法表现的一个方面。“乘飞梳、坐火车”这样的 动宾缀台并非交通工熬唯一的句法表现。交通工其名词还可以充当工具状语,如: “京首髑汽车运地铁”;也可以充当工其宾语,如:“许多人出差旅行愿选择乘飞祝”; 还可以充当受事宾语,如:“前英国首相之子开火车”。 3 2 交通工其名竭薛分类 撮据交邋王其运行、发动方式游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 一) 动力型交通工具 动力型交通工具主要采用燃料、电动或蒸汽等律为箕 亍驶运转鲍动力。如: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摩托等 ( 二) 人力爨交道工具 人力型交遂工其主要是透过入力登动或推拉来促使其转动薪行黪。如: 自行车、人力车、脚踏车等 ( 三) 蠢生性交通工具、 寄生性交通工具即有生命的牲畜,是哿以用于交通运输,供人莱坐以代替步行 或托运东西的变通工具。姐: 马、驴、象、骆驼、狗等 9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l st h e s i s 3 3 能与交通工具名词组配的动词类型 动词的性质不同,对交通工具名词的入句表现和语义特征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 响。首先,根据主语对交通工具实施行为的不同,我们将这些动诃分为三类: ( 一) 驾驶类动词:这类动词是一个封闭的集合,表示人控制、操纵交通工具 使之行驶运转,这样的动词包括: 开:开车、开摩托车、开飞机、开三轮车 驾:驾车 骑: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 登:登自行车、登三轮车 ( 二) 乘坐类动词:这类动词也是一个封闭的集合,表示通过人乘坐、搭乘交 通工具以代替自己徒步行走,人是交通工具的直接使用者,这样的动诃如: 坐:坐火车、坐飞机、坐摩托车 乘:乘飞机、乘汽车、乘船 搭:搭火车、搭汽车 打:打的 ( 三) 多功能类动词:这类动词是一个开放的集合,可以表示人依靠交通工具 运输货物,也可以表示人用交通工具盛放其他客体事物,还可以表示施事者临时赋 予交通工具的非专门性用途。如: 拉:他们用自行车把剩下的报纸拉到车站码头。 推:妈妈独自一人用自行车推着雷隶去了医院。 驮带:河南人甩自行车驮带篓子,走街串巷卖馒头 穿越:他2 1 岁时就甩自行车穿越西藏高原3 0 0 0 公里。 阻挡:两个男的用白行车阻挡着她。 3 4 动词与交通工具名词的选择性匹配 ( 一) 当谓语由驾驶类动词充当时,交通工具名词只能进入“s v n ”中充当宾 语,但其语义角色不是 + 工具 ,而是 + 受事 ,表示施事者控制、操作交通工具 以达到使其运转行驶的目的,因此这时的交通工具已失去了它作为自然工具范畴的 2 0 功能属性,变为了典型的受事宾语。如: ( 4 1 ) 她说着话,径直骑着自行车走了。 ( 42 ) 你学会开摩托车了吗? ( 二 当谓语由乘坐类动词充当时,交通工具名词只能迸入“s v n ”中充当工 具宾语,表示的是使用者用交通工具来代替步行,目的是为己所用。如: ( 4 3 ) 我决定搭火车往爪哇中部旅行。 ( 4 4 ) 国家总理今天乘飞机赴美国访问。 ( 三) 当谓语由多功能类动词充当时,交通工具名诃只能进入“s 用n v 0 ”中 充当工具状语,表示施事借助交通工具来实现某种临时性的目的。如: ( 45 ) 国家决定用飞机运鱼苗。 ( 4 6 ) 两个男的用自行车阻挡着她。 由于动力型和人力型交通工具技术含量较高,动力性较强,可以容纳较多的人 使用乘坐,因此乘坐它的人和驾驶、支配它的人往往是不同的,乘坐的人与交通工 具之间是“使用者一被使用者”的关系:驾驶者与交通工具之间是“支配者一被支 配”的关系。这两类名词都可以与三类动词自由组合,具有两种句法结构和三种语 义属性,如: ( 47 ) 他用火车托运行李。( 进入s 用n v 0 中作状语,“托运”为多功能类动诃) ( 4 8 ) 她坐公交车去上学。( 进入s v n 中作工具宾语,“坐”为乘坐类动词) ( 4 9 ) 老张开车去上班( 进入s v n 中作受事宾语,“开”为驾驶类动词) 而相比之下,有生性交通工具则不能与乘坐类动词组合充当工具宾语,只能与 驾驶类动词组合进入“s v n ”句式中,语义角色为 + 受事 ,或者与多功能类动诃 组合进入“s 用n v o ”句式中充当工具状语。如: ( 5 0 ) 他坐着马出去了。( “坐”为乘坐类动诃) ( 5 1 ) 他骑马回中原了( “骑”为乘坐类动词) ( 5 2 ) 他决定用骆驼驮运行李。( “驮运”为多功能类动词) 在这一点上,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有相通的地方。英语当中,有生性交通工具只 能在谓语动词后充当受事宾语,不能充当介词的宾语,而其他两类交通工具则既可 以在动词后直接作受事宾语,也可以通过介词充当补足语。如: 交通工具受事宾语工具补足语 动力型 t a k eat a x it r a v e lb yb u s 人力型 r i d eab i c v c l e g ob yb k e 为了对各类交通工具名词的句法表现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我竹j 将其具体表现 列如其下: 交通r 具对动词的选择对句式的选择语义角色举例 驾驶类动词 s v n 受事宾语小王开车去上班 汽车火车等动力 乘坐类动词 s v n工具宾语 小王坐公交车去上班 型 多功能类动词 s 用n v o工具状语 小王用火车托运行李 驾驶类动词 s v n 受事宾语我骑自行车去上学 人力型及 乘坐类动词 s v n工具宾语 我坐父亲的自行车上学 摩托车筹 多功能类动词s 用n v o工具状语 他用自行车托运粮食 有生性 驾驶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