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 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 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 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 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 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1 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略论 摘要:摘要: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是当代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的 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首先系统阐述了“知识 的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在哲学史中的历史嬗变。在此基础上,从知识的 检验与评价的概念界定与区别、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联系、知识的检验与 评价在实践中的统一三个方面,对“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进行了 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检验与评价的概念本质,从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 的思想进行了界定,它们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各自不同的对象、任务、标准 和目标等方面。关于检验与评价的联系,则从检验与评价的相互规定、检 验中的评价问题、评价中的检验问题以及检验与评价的相互作用等四个方 面作了辩证分析。检验与评价的统一,体现为实践中检验与评价的统一、 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 角度考察当前的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涉及到相互关联的三个“双 重”问题:双重效应、双重关系、双重标准;考察人文科学理论的研究, 涉及到旧理性的崩溃与理性的重建、人文科学的崛起以及人文科学与自然 科学的统一;考察科学决策活动,有利于促进决策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合情与合理、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三者的统一。 关键词:关键词:检验;评价;实践 2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study of modern epistem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irstly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question was expounded on the basis of marxist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then, it was analyzed into three parts: the concept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the unity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concepts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s of the “two measures” of karl marx.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m were embodied by the different objects, different roles, different criterions and different aims of each other.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was dialectically analyzed in four parts: the mutual definition, evaluation in examination, examination in evaluation and the mutual effects. the unity of them was analyzed in the unity of them in practice, the unity of epistemology and axiology and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to current natural science study and practice refers to three “double” questions: double effect, double relationship and double criterion; to humanities refers to the collapse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ason, the growing up of humanities and the unity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to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consists in promoting the unity of the regularity and purposefulness, the fairness and reasonableness, the means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of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 examination, evaluation, practice 6 第一章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其历史嬗变问题的提出及其历史嬗变 第一节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是当代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 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产生于古代和近现代哲学家们关于“知识的确立” , 即知识何以为真的问题的探讨与争论之中。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都是从知 识的来源的角度来尝试解决知识的确立问题的。现代科学认识论与古代和 近代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现代科学认识论不再从知识的来源角 度, 而是从知识的证明角度来寻求知识确立的根据。 从逻辑实证主义的 “证 实”到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 ,再到历史主义的“评价”以及诸多学派 的回响,现代科学认识论围绕知识的证明所作的探讨,尤其是“库恩与波 普”之间的争论,使得知识的“检验与评价”问题得以彰显,并成为当代 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 波普的观点一、 波普的观点 在关于“知识的确立”问题上,波普作为批判理性主义者的代表 人物继承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可检验性”原则,坚持科学理论知识 必须经过经验检验才能被证明是确实的。与逻辑实证主义者不同的是,波 普认为这种经验检验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 ,即: “对一种理 论的任何真正的检验,都是企图否证它或驳倒它。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 性。 ”1 波普认为检验知识真理性的方法就是“证伪” ,理由如下:首先, “科 学客观性的要求使每一个科学陈述必定仍然永远是试探性的成为不可避 免。它当然可以被验证,但每一个验证是相对于其它陈述而言的,这些陈 述又是试探性的。 ”2。这在逻辑上意味着,科学理论的真实性概率很低; 其次, “高概率不可能是科学的目的之一。科学家最感兴趣的是高度有内 1 英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 ,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52 页。 2 英波普尔: 科学发现的逻辑 ,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 版,第 245 页。 7 容的理论。 他不关心高度概率的平常事, 而只关心大胆的可严格检验的 (并 且严格检验过的)假说”1,即科学开始于假说而不是开始于经验检验; 最后,科学“要求丰富的经验内容或者高度的可检验性”2,它“是这样 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地加以批 判只有对于科学才可以说我们经常从错误中学习。 ”3科学知识的本质 是批判性思维,经验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论的试金石,其真实原因不在于经 验能够被理论证实,而在于经验能够证伪理论。科学理论一般都表达为全 称判断,经验的对象总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证实不了一个全称判断,但 可以证伪这一判断。因此,只有坚持证伪原则,才能把经验观察作为检验 知识的标准。 根据证伪的检验原则,波普认为: “科学开始于问题,而不是开始于 观察”4。面临着问题,人们首先提出假说,作为对此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然后,再对这一假设进行严格的检验,即通过证伪消除错误。进而产生新 的问题。根据这一模式,人类知识的确立过程被看作是新理论代替旧理论 的质变。 二、 库恩的观点二、 库恩的观点 波普认为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性,知识确立的根据必须是通过经验“检 验”可以被证伪,知识发展的模式就是通过证伪的检验消除错误,从而用 新理论代替旧理论。库恩在反驳波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由一个常规科学传统转变到另一个常规 科学传统,两个传统之间则是非常科学或科学革命的插曲,是科学进步的 中断。常规科学传统是由一个公认的理论决定的,这个理论包含着研究的 方法和技术,它指定什么疑难问题要加以研究,并且什么样的解决是可以 接受的。库恩把这样的理论叫做“范式” 。范式是“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 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 学研究提供模型。 ”5因为范式“在开始时很大程度上只是选取的、不完备 1 英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 ,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410 页。 2英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 ,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313 页。 3 同上,第 312 页。 4 英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 ,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320 页。 5美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金吾伦、胡新和译,2003 年第 1 版,第 9 页。 8 的、有可能成功的预示”1,它“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多的扫尾工作要做”2。 因此从范式中,产生了科学研究的特殊的连贯的传统即常规科学。常规科 学活动大部分就是为了实现范式的最初愿望而进行的“扫荡战” , “其方法 是扩展那些范式所展示出来的特别有启发性的事实,增进这些事实与范式 预测之间的吻合的程度,并且力图使范式本身更加明晰。 ”3因此,在常规 科学阶段,事实和理论没有永久的区分;并且由于范式的作用,受检验的 往往不是理论,而是科学家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但是库恩认为,常规科 学“并没有涵盖科学的全部文献。还有一些非常规的问题,使整个科学事 业特别值得为之献身。 ”4 由于在发展范式的过程中,常规科学表现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一方 面,范式提供了选择问题的标准,当这个范式被视为当然时,这些问题就 能够当作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常规科学活动“似乎是强把 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里。 ”而对“那 些没有被装进盒子里的现象,常常是视而不见的。 ”5在阐明范式的过程中 出现了问题和异例,而一个常规科学传统试图加以解决而再三失败,就会 产生“科学团体不再能回避破坏科学实践现有传统的反常时期”6。这种 破坏传统的活动中最普遍的,库恩就称之为“科学革命” 。 “这里把科学革 命看作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 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 ”7库恩认为: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 选择一个新的范式意味着“必须学习去看一种新的格式塔” ,8科学革命是 世界观的转变。 三、争论的焦点与问题的产生三、争论的焦点与问题的产生 波普认为,知识确立的原则就是通过经验的检验能够被证伪。他所强 调的检验是对基本信念的检验,是为了检查已被接受的理论的缺陷,或使 流行理论经受最大限度的严峻考验而进行的检验。波普喜欢的例子是拉瓦 1 同上,第 23 页。 2 同上。 3 同上。 4 美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金吾伦、胡新和译,2003 年第 1 版,第 31 页。 5 同上,第 22 页。 6 同上,第 5 页。 7 美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 ,金吾伦、胡新和译,2003 年第 1 版,第 85 页。 8 同上,第 102 页。 9 锡的煅烧试验、日食观测和宇称守恒试验,所有这些检验都产生了惊人的 和破坏性的结果。但是,依库恩看来,这样的插曲在科学发展中是罕见的。 它们的产生一般由于或者在有关领域中先前已存在一种危机(拉瓦锡的试 验或李政道与杨振宁的试验) ,或者存在着一个同现行研究规范相竞争的 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这些都属于科学研究的“非常规研究” 方面,只是间断的在任何学科的十分特殊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在一般的常 规研究中,并没有波普的这种检验。同时,如果在“常规科学”研究方面, 一个科学家把他所猜测的解决付诸检验,要是通不过检验,那么被驳斥的 只是科学家的个人能力,而不是流行的理论。 库恩把常规研究和非常规研究区别开来,前者是在一个解决疑难的传 统内部,把现有理论加以阐明或加以应用。理论是已经预设的,科学家能 够依靠观察和逻辑决定这一阐明或应用是否正确,这里不存在理论的选择 问题。后者对于现有的理论丧失信心,竭力寻找这个理论的弱点,怀疑在 这个传统内部的研究是否有意义,试图提出新的理论来代替现有的理论。 这里,观察和逻辑的力量在原则上不能令人信服,不能用常规科学的一套 标准来对整个理论做出判断。这就是库恩所强调的科学革命的中心问题, 理论的选择问题。对于其他学派来说,就是理论评价问题。 因此,库恩与波普争论的焦点可以被简化为两个问题:第一,在常规 科学研究中,由于范式的作用,并不存在波普所谓的检验;第二,在非常 规科学研究中,新旧范式的选择也不是波普所谓的通过证伪的“检验” , 依照库恩的范式理论,新旧理论的选择的标准是价值观念而不是理论规 则。库恩的反驳暴露了波普将检验等同于证伪在方法论上的弊端。但是, 如果库恩的反驳是完全合理的,那么知识的确立过程中就只有基于主观评 价的选择,而无需检验。那么,知识的检验和评价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呢?正是由于波普和库恩的争论,使得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问题 成为当代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更好地理解知识 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的本质,我们必须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知识的检 验与评价问题产生的历史嬗变。 第二节第二节 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产生的历史嬗变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产生的历史嬗变 10 一、古代:思想的萌芽状态一、古代:思想的萌芽状态 古代哲学家是从知识的来源角度来尝试解决知识确立问题的。尽管, 从现代知识论的角度来看,古希腊时期关于知识确立的认识是极其简单粗 糙的,但这并不妨碍亚里士多德凭借他所掌握的逻辑工具,对知识的确立 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看法。从形而上学一书开篇第一句话“求知是 人类的本性”1开始,亚里士多德探讨了人们追求知识的由低到高的等级, 从感觉到理智,从个别的、具体的到普遍的、抽象的对象,再到最高的知 识的过程。在工具论中,亚里士多德将这一过程区分为归纳和演绎两 个阶段,即:从观察通过归纳上升为一般原理,然后再从包含这些原理的 前提中演绎出关于对象的知识。他明确指出:运用简单枚举的归纳法是不 足以确立必然性的知识。这是因为简单枚举法的前提来源于感官知觉,感 官知觉具有特殊性,而“知识则是对普遍的认识” 。2因此,从特殊性的感 官知觉中不能获得普遍性的知识。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知识之所以具有必然性,因为它是从第一原理中 演绎出来的。为了避免逻辑上的无穷倒退,总要有原始的前提被当作无需 证明的知识演绎体系的出发点。三段论法是使演绎形式具有必然性的保 证。而作为原始前提的第一原理是不用证明的,同时,第一原理又必须是 真实的,否则无法保证知识的必然性。第一原理的真实性来源于直觉,因 为“不存在的事物是不可知的”3。直觉是知识的创始性根源,但是直觉 证明本身不可能是证明的创始性根源。直觉是感官知觉赖以牢固树立普遍 性知识的归纳方法,直觉归纳法是由特殊性的感官知觉活动向普遍性的概 念层层递升的方法。因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是 第一原理通过演绎而保证的,而第一原理来源于直觉归纳。 亚里士多德关于科学知识的确立问题的见解,已隐含着近代的经验论 和唯理论的重大分歧。他一方面断言真正的知识只能是演绎的。演绎的最 原始的前提必须是不证自明的和真实可靠的,并认为感官知觉和简单归纳 法不能达到必然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他又承认以感官知觉的结果为逻辑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1 页。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工具论 ,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第 303 页。 3 同上,第 246 页。 11 前提的直觉归纳法是获悉原始前提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当作公理的基 本的或原始的前提不是推论出的知识。这里存在着一个他本人可能没有意 识到的难题:直觉归纳法怎么能够保证知识的原始前提是正确的? 二、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从来源角度寻求知识确立的 根据 二、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从来源角度寻求知识确立的 根据 和古代哲学家一样,近代哲学也是从知识的来源角度尝试解决知识的 确立的问题的。围绕亚里士多德的问题,近代哲学家分为两派唯理论 和经验论。唯理论从人类的理性中寻找知识确立的根据,即:通过理性的 沉思找到一个不可怀疑的基础,作为逻辑演绎的前提,演绎出整个知识的 体系。由于逻辑体系构造方法被唯理论者奉为知识确立的典范,因此,只 要保证逻辑演绎前提的真理性,演绎出的知识必然为真。唯理论的代表人 物笛卡尔认为,演绎的前提来源于“天赋观念” 。通过普遍怀疑,笛卡儿 找到了一个不可怀疑的第一原则“我思故我在” ,即“自我”观念的真实 性。于是,笛卡儿推出“凡是明明白白出现在我心里的观念都是绝对真实 的”1。但是, “我是用什么方法取得这个观念的?” “不是通过感官也 不是虚构是从我被创造那时起与我俱生的。 ”2因此,笛卡尔认为, “一 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取决于对真实的上帝这个唯一的认识”3,知 识的真理性来源于“天赋观念” 。可见,唯理论者在寻求演绎前提的真理 性的同时,理性的权威不得步传统的信仰权威的后尘,丧失了征服人心的 威力。随后,唯理论的“天赋观念”遭到了来自经验论的批判。 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洛克认为“上帝既然赋予了人类以获得知识的能 力,也就没有必要再赋予人以观念” , “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 必借助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4。 “天赋观念” 是一个没有必要的错误的理论假设,感性经验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近代 的经验论从知识的感性来源寻找知识确立的可靠性根据,但是彻底贯彻经 验主义立场的结果却是走向知识确立的反面。经验论者为了能够从狭隘的 经验基础去确证知识,不得不借助比演绎逻辑强有力得多的归纳逻辑。经 1 法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74 页。 2 同上,第 52-53 页。 3 同上,第 74 页。 4 英洛克: 人类理智论 ,选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 1 版,第 448 页。 12 验论者的全部纲领立足于两点:经验基础的确实性和归纳推理的正确性, 认为感性经验通过归纳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休谟对经验归纳法的有力批 判打破了企图从知识的感性来源来确立知识的迷梦。休谟认为:人类知识 分为两类,证明的知识和事实的知识。证明的知识是逻辑分析的必然性知 识,无需经验的归纳证明, “仅凭思想的作用,就能将它发现出来”1;而 关于事实的推理“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2。因果关系只是一种心 理联想的习惯,并不代表经验事实之间的必然的联系。既然经验事实之间 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经验归纳法就不能证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此, 经验论无法保证知识的真理性。 康德试图对普遍和必然的科学知识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作出独特的解 答,以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各自缺陷,来回答休谟的问题。康德所处的 时代,自然科学已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成为当时人们公认的可靠知 识。因此,康德认为,科学知识是否可能的问题无需讨论,亟需解决的是 提供知识如何成为可能的认识论根据。按照康德的观点,数学和物理学既 非先验分析判断又非经验综合判断,而是先天综合判断。他把科学知识如 何可能的问题转换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时间和空间是使数学 成为可能的先天直观形式,十二个范畴是使自然科学成为可能的先天知性 形式。先天认识形式先于并独立于感性对象和感性来源而存在于认识主体 之中,一经存在旦古不变。康德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归结于人类共同 的心理素质和认识图式,合理地解答了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但却不 能合理地解答科学知识确立的可靠根据问题。因为先天认识形式无法保证 自身的可靠性,无法回答科学认识史上曾经发生的种种谬误等问题。 康德没有合理地解答科学知识确立的可靠根据问题,有其时代局限性 的原因。处在欧氏几何和牛顿力学占统治地位的近代,科学理论呈现一旦 建立便永久不变的假象。受这种假象迷惑的哲学表现,就是认定存在着绝 对正确的科学知识,哲学的任务就是找到科学知识绝对正确的根据。既然 科学知识已被认定是绝对正确的,就没有必要再对它进行检验了,因此, 先天综合判断无法回答科学知识确立的可靠根据,而非欧几何学和非牛顿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一 版,第 519 页。 2 同上,第 520 页。 13 力学的出现使这种原则归于无效。可见,近代认识论试图从知识的来源角 度解决知识的确立问题,必然遭遇不可克服的问题,没有成功的希望。 三、现代:从证明角度寻求知识确立根据的努力三、现代:从证明角度寻求知识确立根据的努力 现代科学认识论和近代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点,在于不再从知识的 来源角度而是从知识的证明角度,去寻求科学知识的确立根据。为什么认 识论对知识的确立问题的研究会产生这种方向上的大转变?从总体上考 察,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近代认识论诸流派从来源角度探 讨知识确立的可靠性根据,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而这种困境由于 哲学争论的长期持续而愈来愈明显;第二,自伽利略和牛顿开始,在科学 的实际活动中已逐渐产生和形成了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知识研究方 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科学思想家的概括和总结而日益成熟,使得近代认 识论的研究相形见绌;第三,现代科学理论的高度抽象性,在其来源上远 离经验基础,以及科学发现的自由创造性等特点,使得从来源角度研究的 近代认识论无法承担确立科学知识的重任。 当近代哲学家还在对如何从认识来源来确立科学知识的问题苦思冥想 的时候,近代科学家已在他们的科学活动中创造了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 结合的科学理论检验程序。随着近代科学发展,逐步形成了假说演绎和实 践证明相结合的方法论:加利略最早自觉地提出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 方法论;牛顿的科学活动表明,他实际上已使用了这种方法;赫歇尔对知 识确立问题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在“发现的条件”与“证明的条件”之 间作了清楚的区分;经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等的研究和倡导,假说演绎和事 实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成为科学知识确立和检验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这些方 法经过科学方法论家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逐渐产生现代的假说演绎和实 践证明相结合的方法论。于是,哲学又一次扮演了薄暮十分才起飞的猫头 鹰,推进科学知识确立问题研究从来源转向了检验的角度。 逻辑实证主义接受了休谟的区分:一切命题或者是先天的分析命题, 或者是后天的综合命题;数学和逻辑命题属于分析命题,一切经验科学的 命题属于综合命题。通过这一区分,逻辑实证主义拒绝承认任何非经验的 综合命题,认为康德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完全是一个过时的概念。非欧几 何证明了时间和空间不是先验的,相对论证明了牛顿力学的前提也不是先 14 验的,而是在一定的经验条件下才适用的。石里克认为: “分析命题仅是 对于同值语句以不同的形式变式,它是一种所谓同语反复的命题”1。证 实分析命题的方法是演绎推理,分析命题只要其词语意思不相互矛盾,就 是有意义的; “综合命题则不然,它是一种叙述生活的科学事实命题”2。 证实综合命题的方法是经验检验,也就是说,一个综合命题只有在能够被 经验检验其真假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分析和综合命题都有固定的意 义标准,而先天综合判断既不能通过词语,也不能通过经验的验证来理解 其意义,因而是无意义的。 证实原则是一个一般性的原则,但是在关于经验如何证实问题,即: “经验证实的程度”和“经验证实的标准”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者之间 有较大分歧。如果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一切科学命题毫无例外 都要经过经验证实才有意义,那么,很多涉及到自然科学基础的命题都将 被排除在科学之外,比如,那些陈述一般规律的命题,有些尚未被证实、 并且将来也不大可能被证实的假说,将被作为无意义的命题。因此,逻辑 实证主义在“急于消灭形而上学的同时消灭了自然科学。因为科学定律也 不能在逻辑上还原为基本的经验陈述”3。显然,并不是所有陈述事实的 命题都应该而且能够接受经验的证实。于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对经验证实 的范围作了宽泛的解释,用“可证实性”代替了“证实性” 。也就是说, 检验综合命题的意义标准不在于是否已被证实,而在于是否有被证明的可 能性。 在可检验性和意义一文中,卡尔纳普认识到关于科学中的“理论” 对象的陈述绝不能够完全地翻译成观察术语,他便放宽了原来的经验论, “并不要求必须翻译为观察术语才具有认识意义,却仅仅要求在观察基础 上加以确认的可能性”4。卡尔纳普进一步将一个陈述的检验和它的验证 区别开来, “如果我们知道特定的方法(例如某种试验)能够给予这个陈 述或它的否定以一定程度的确认,它就是可检验的;如果我们晓得什么证 据能够确认这个陈述,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可以获得这种证据的方法,这陈 1 洪谦: 维也纳学派哲学 ,商务印书馆,1989 年第 1 版,第 35 页。 2 同上。 3 英波普尔: 科学发现的逻辑 ,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 版,第 10 页。 4 江天骥: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 版,第 30 页。 15 述便是可确认的”1。艾耶尔则提出强的和弱的可证实性的区分: “一个命 题被认为是在那个词的强意义上可证实的,如果并且仅仅如果它的真实性 是可以在经验中被确实确证的话。但是,如果经验可能使它成为或然的, 则它在弱的意义上可证实的。 ”2强的可证实性指检验普遍命题的一切事 例,这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弱的可证实性是对普遍命题某些事例的检验, 证实原则坚持的只是弱的可证实性。莱辛巴赫则提出“真理的意义理论” 和“概率的意义理论”的区别,认为经验命题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定 程度的可靠性,其程度由概率度量,用一系列的连续量的精确计算代替二 元对立的真值。 逻辑实证主义者围绕“经验证实的范围以及标准”问题所作的长期争 论和一步步地改造,暴露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石“证实原则”自身的 矛盾和困难。由于知识表达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却总是个别的,因 此行之有效的检验只能倒退为“概率的意义理论” 。随后,逻辑实证主义 的“证实原则”受到了来自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的批判。在继承逻辑实证 主义的经验“检验”原则的基础上,波普提出了“证伪”的检验方法。 第三节第三节 诸多学派的回响诸多学派的回响 费依阿本德彻底排除了库恩思想中的理性主义。他否认任何科学方 法,也否认范式的可比性。他提出了范式“无公度性”的概念,意在说明 判断范式优劣的客观、中立的标准。任何标准(包括衡量方法、价值观念) 都是在范式中建立的。比较范式的活动不可能摆脱范式的影响,只不过是 站在一个范式的立场去评估另一个范式。费依阿本德坚持相对的真理观: 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被称为真理,因为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与它所研究的全部 事实完全符合。不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确认理论还是波普学派的检验理 论,都建立在理论和事实相比较的基础上的。它们所用的模型是把单独一 个理论和给定的一类事实(或观察陈述)相比较。它们以理论所达到的同 事实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作为评价理论的标准。如果一个理论同已被接受的 1 江天骥: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 版,第 30 页。 2 英a.j.艾耶尔: 语言、真理与逻辑 ,伊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第 5 页。 16 观察陈述完全一致,它就被确证;反之,它就被证伪。费依阿本德指出: “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家遵守这样的规则和要求。科学史上几乎没有任何 理论是同事实一致的我们绝不可以放弃还没有得到事实支持的假 说。 ”1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所设想的界限, 西方科学并不是靠理性的说服力,而是靠非理性的力量。范式的改变也不 取决于理性的进步,而是依靠理性以外的力量。社会历史学派的观点被费 依阿本德推到了极端,他完全否认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否认了科学界有 公正的价值标准。 拉卡托斯对波普和社会历史学派的分歧持中间立场。他认为: “波普 主张科学的发展是合理的,或至少是可以合理地重建的。因而它属于发现 的逻辑的领域;而库恩主张科学的发展由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 不受理性规则支配的一种神秘的信仰改变,属于发现的心理学范围”2。 他反对库恩科学史观中的“非理性主义” ,认为历史主义的错误在于夸大 了个人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信仰)对科学知识发展的作用;赞成波 普的理性主义,认为一个理论的科学价值在于它的理性;但是,他反对证 伪主义的极端立场:即通过一次性的证伪,就可以驳倒一个理论。拉卡托 斯用“内史”和“外史”论证了科学史的一般原则。内史把科学史当作自 然界的理性思想史,外史把科学当作不可还原的社会与文化现象。拉卡托 斯把内史和外史结合起来,既重视科学知识自身发展的合理性,也揭示了 科学知识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拉卡托斯用“科学研究纲领”代替 波普所说的“假说”和库恩所说的“范式” 。科学研究纲领有硬核和保护 带组成。硬核是经过了“试探和纠错”的漫长的过程才形成的基本理论, 它具有不容反驳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保护带由辅助性假说和应用理论的初 始条件构成,它可以随时调整和改变,以应付反常情况,使硬核免遭证伪 的伤害。因此,拉卡托斯修正了波普的证伪主义,自称精致证伪主义。 夏皮尔的科学实在论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既然科学哲学家已经 从历史上和逻辑上证明科学作为求知的事业是高度可错的,那么,科学成 就如何可能?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如何保证?第二,既然按照任何当前的方 1 江天骥: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 版,第 184 页。 2 同上,第 142 页。 17 法论,我们不能够决定哪些理论是真的,乃至是或然的,并且既然理论在 历史上的前后相继在某种程度上是非累积的,那么科学知识的研究如何可 能? 第四节第四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思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思 概而言之,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都是从知识的来源的角度来尝试解决 知识的确立问题的。现代科学认识论与古代和近代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区 别,在于现代科学认识论不再从知识的来源角度,而是从知识的证明角度 来寻求知识确立的根据。从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到批判理性主义的“证 伪” ,再到历史主义的“评价”以及诸多学派的回响,现代科学认识论围 绕知识的证明所作的争论与探讨使得知识的“检验与评价”问题得以彰显, 成为当前认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围绕知识的检验和评价的关系问题上,现代哲学的主要流派的看法 是有重大分歧的。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都侧重科学的检验,忽略 了科学的评价。二者在不同意义和不同程度上都主张科学的检验是确立科 学知识的根据。但在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上,前者主张经验可证性标准和归 纳证明方法,后者则主张经验可证伪性标准和演绎证明方法。由于逻辑经 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检验理论的种种困难缺陷,后起的历史主义学派 企图以科学评价的问题研究取代科学检验问题的研究。历史主义学派提出 了否定科学检验的种种理由,如观察渗透理论、不存在判决性的实验、单 一理论不可检验、科学的研究纲领不可反驳,等等。历史主义学派的评价 理论既然否定了通过科学检验确立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就不可能不在实质 上否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内容及其实践检验的根据,并由此导致主观主义 和相对主义的哲学主张。诸如相对主义、约定主义、工具主义、历史非理 性主义等主观唯心论的变种,都与历史主义学派的这种评价理论有着密切 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肯定了知识的以实践为唯一标准的可检验性。但 是,关于在实践过程中究竟如何检验真理,在实践检验知识的过程中是否 必然参与有评价,尤其是知识的检验和知识的评价的关系问题,还没有作 18 出系统而深入的、富有说服力的阐述,因此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比 如,知识的确立究竟是通过检验保证的,还是通过评价保证的?检验和评 价各自的本质、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知识的检验和评价有没有关系,如果 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科学理论和科学评价的关系,不仅与能否确立科学 理论的可检验性的问题相关,而且关系到客观世界是否独立存在,能否认 识和能否正确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的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从辩证分析与 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角度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检验与评价的关系,不仅 对于厘清当前学术研究中关于检验与评价问题上的种种困惑具有深刻的理 论意义,对于矫正实践过程中的关于检验与评价的看法和做法等也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19 第二章第二章 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 第一节第一节 检验与评价的区别 一、检验与评价的概念界定与本质 检验与评价的区别 一、检验与评价的概念界定与本质 从辞源的释义中可得知, “检”就是考察、查验, “检验”就是检 查验证。而“评价”则是评估价值,即对人或事物价值的评定。知识的检 验就是对知识的检查验证,而知识的评价则是对知识做出的评定。这是从 辞源的角度,对知识的检验与评价所做的一般性说明。要深入把握知 识的“检验”与“评价”的本质区别,还需要通过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来对其做出深入的界定。 1、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一段话经常被人引用: “动 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 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 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人类活 动的两个“尺度”的思想,这两个尺度就是由“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客 体的尺度,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所决定的主体的尺度。马克思说“动 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 , “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 尺度” ,意思是说,动物只有自己的尺度,而人却不仅有自己的尺度,同 时还遵循一切对象的客观尺度。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包括了人自己的尺 度和一切对象的尺度。 在劳动这个具体的对象化活动中,人类按照两个尺度即人的尺度和对 象的尺度来活动,这是人类的根本特征。而在一切主客体的对象关系中, 这两个尺度就成为“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尺度” ,主体的活动同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第 97 页。 20 时把这两个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不是 一个个别的、偶然的提法,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主 体和客体的关系以及实践-认识活动内容的本质和规律学说中一个一贯 的、基本的原则。它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 观规律性的统一、社会发展与自然界运动的统一。两个“尺度” ,是人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活动所特有的、普遍 的内在尺度,是一切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 2、客体的尺度与“检验”、客体的尺度与“检验” 客体的内在尺度,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的表现。 它不仅规定着客体本身的变化,而且也是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反映 和遵循的尺度。在主客体之间的实践-认识关系中,主体必须认识和掌握 客体的内在尺度,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地反映它,接近它,符合于它,主 体才能成功。因此,这个尺度规定着主体,制约着主体,使主体不断地向 客体接近,走向同客体的本性和规律的一致。如果要在我们的哲学范畴系 列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概念来表述这个尺度的实质和作用, “真理”这个范 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真理范畴高度地概括了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 个基本内容主体客体化或客体尺度的内容,并在现实中起着客体尺度 所起的作用。 ”1 如果说真理是关于“客体内在尺度”的认识内容的话,那么“检验” 就是确认真理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早就指出“人 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 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2“凡是把理论导致神 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 得到合理的解决。 ”3对知识的实践检验理论是整个认识活动过程的继续, 要完全解决知识是否符合“真理” ,符合“客体的尺度”的问题,只有回 到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纠正知识的不完善或者错误,才能证实知 识的“真理性” 。 3、主体的尺度与“评价”、主体的尺度与“评价” 1 李德顺: 价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 1 版,第 109 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第 16 页。 3 同上,第 18 页。 21 主体的内在尺度是指主体自身的结构、规定性和规律。任何人作为主 体,都有人的一般规定性和规律。这些规定性不仅内在地制约着主体本身, 而且制约着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它从主体方面规定着实践与认识活动的范 围、方向和方式,通过需要、目的和效益等环节展现为主体活动中的自为 自律力量。主体规定性的作用,其客观的方向和结果,是使客体主体化。 主体以实践的或认识的, 物质的或观念的形式, 在对象和对象的变化中 “能 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己”1,显示自 己的“本质力量” 。这里,主体的内在尺度外在地表现为使客体变化的尺 度。正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性内容方面,正是在实践-认识活动中 实现的客体主体化过程,构成了主体的内在尺度。而这些,也正是“价值 关系”的内容。 “ 价值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应用,体现了人类对人的内在尺度、主 体的内在尺度的自觉意识,是这一客观尺度的思想表达形式和理论表达形 式”2。而“评价不是别的,就是价值意识的对象化活动,是以动态的形 式表现的价值意识。 ”3评价是人把握价值的观念活动,而价值总以人的需 要为尺度。 4、检验与评价在两种尺度上的对立统一、检验与评价在两种尺度上的对立统一 客体的尺度,物的尺度和人的需要、人的尺度,既相互区别、相互对 立又相互规定、相互缠绕,它们作为两种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存在于人 的一切活动中,共同地制约着、规定着人的活动。人类活动的动机,是要 使物、客体符合自身的尺度即需要,利用物来为自己服务,但物、客体却 遵循这它自身的规律和尺度,并不会主动地、自动地为人所用,为人服务。 它们总是抗拒着,反抗着人对他们的改造活动。人只有在实践中认识了、 把握了这种联系和规律,找到了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契合点,才可能使 活动成功、使目的实现。因此,人类的实践-认知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尺 度与物的尺度的对立统一。 西方的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夸大了这两种尺度的对立,将这种对立绝对 化,认为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从而检验与评价之间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第 97 页。 2 李德顺: 价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 1 版,第 102 页。 3 马俊峰: 评价活动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1 版,第 57 页。 22 的鸿沟。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二者之间有对立是事实,但是也有统一。 物的尺度总是人发现的物的尺度,而人的尺度总是要以物的尺度为基础。 人对物的尺度认识得越正确,人的目的的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价值原则 和真理原则越统一,活动的成功机率就越高。人在实践-认识的活动中, 总是努力寻求这两个尺度的契合点,把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结合起来,统 一起来。而人的现实的实践-认识活动,就承担着使二者统一的桥梁作用。 否认他们统一的思想和观点,是看到了异就否认同、看到了对立就否定统 一的结果,是脱离人的现实的实践-认识活动而抽象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结 果,也是把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阶段造成的价值与真理的分裂 永恒化、绝对化的结果。 “只有到了人类消除了私有制和剥削,积极地扬 弃了异化状态之后,这种统一才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地、全面地、自 觉地得到实现。 ”1 二、检验与评价的区别检验与评价的区别 根据以上讨论可知,知识的检验问题依据“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