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全部文件] 那张截图中的文件为本资料所有内容,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由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发展而来,它综合了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T)和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的优点,能够实现动力换挡、减少了换档时间、提高了换档品质、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
本设计以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基础,针对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各种不同变速器的布置方案并选定了本变速器的最终布置方案。对变速器中的主要零件包括齿轮形式、换挡结构形式作了阐述并进行了选择并对变速器的传动比的范围、中心距做初步的选择和设计。对变速器中的齿轮的模数、压力角、螺旋角、进行了选择并计算出齿轮其他的相关参数和对齿轮的校核。对轴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和轴承的选用并对其进行了校核。
关键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比;齿轮;轴
ABSTRACT
DCT duo to Mechanical Transmission.It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nd 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MT).It has the ability of power shifing that can reduce shift time andimprove shift quality.And the comfort and maneuverability of vehicle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In this thesis,the study of dry type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i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DCT. For dry-type dual-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sign, analyzed the layout of the various transmission options and selected the final layout of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The major part of gear, including gear form, elaborated shift structure and make the choice and range of transmission gear ratio, center distance a preliminary selection and design. The gear on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pressure angle, helix angle, were calculated gear selection and other relevant parameters and checking on the gear.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shaft and bearing design and its selection was checked.
Key words: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Automatic transmission;Transmission Ratio;Gear ;Axis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3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4
第2章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确定6
2.2 DCT结构的分析6
2.2 DCT双离合器形式的分析9
2.2.1 干式双离合器性能分析9
2.2.2 湿式双离合器性能分析10
2.3 DCT基本结构方案的确定11
2.4 本章小结11
第3章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12
3.1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12
3.1.1 传动比范围12
3.1.2 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12
3.1.3 中心距的选择15
3.1.4 变速器的外形尺寸15
3.1.5 齿轮参数的选择15
3.1.6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及传动比的计算17
3.1.7 变速器齿轮的变位21
3.2 变速器齿轮强度校核26
3.2.1 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26
3.2.2 变速器齿轮弯曲强度校核27
3.2.3 轮齿接触应力校核32
3.3 轴的结构和尺寸设计34
3.3.1 初选轴的直径35
3.4 轴的强度验算36
3.4.1 轴的刚度计算36
3.4.2 轴的强度计算56
3.5 轴承选择与寿命计算63
3.5.1 输出一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63
3.5.2 输出二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68
3.6 本章小结71
第4章 变速器同步器及结构元件设计72
4.1 同步器设计72
4.1.1 同步器的功用及分类72
4.1.2 锁环式同步器72
4.1.3 锁环式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73
4.1.4 主要参数的确定74
4.2 变速器壳体76
4.3 本章小结76
结论77
参考文献78
致谢80
附录81
附录A 外文文献原文81
附录B 外文文献翻译92
第1章 绪 论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是车辆改进和完善传动系统的重要方向。自动变速技术始于1960年左右,到现在车辆的自动变速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具有操纵方便、起步平稳、乘坐舒适性好、燃油经济性高、安全可靠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市场上对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的需求日渐高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和应用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主要工业国家均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研制出种类繁多的各类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技术越来越完善,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得到应用,成为现代汽车与现代工业发展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家庭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且对乘用车的乘坐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既有高质量、操纵方便又有经济实用等特点的车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要实现这些功能,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开发和研制出传动系中既能够高效传递发动机动力,又具有操纵方便的自动变速器[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汽车传动方式和控制方式的不同,汽车自动变速系统存在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液力传动、液压传动、机械传动、储能传动、电传动。汽车上应用较多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和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AMT)以及最近发展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等四种。
AT具有起步平稳、柔和,以及换挡迅速、无冲击等优点。除其装有的液力变矩器可以改善车辆性能外,还主要归功于它实现了动力换挡,即换挡过程中不切断动力传递,只是通过两个离合器(或制动器)间的切换完成,换挡时间极短,换挡品质与车辆性能好。但是它也具有效率低、动力性略差、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1];CVT虽具有速比无级变化的优点,可以实现转矩的无级传递,提高无级自动变速汽车的乘车舒适性、加速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但是其起动性能差,一般需另加起动装置,并且无级自动变速器的设备更换量大、制造困难和价格也较高等缺点。AMT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在换挡过程中首先要分离离合器,然后将变速器摘空挡,再选挡、换挡,最后接合离合器。这样,当离合器分离后,直到离合器再重新接合之前,发动机的动力将不能被传递到车轮去驱动车辆运行,所以换挡过程中产生了动力传递的中断,这对车辆的动力性、舒适性以及燃油经济性和排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舒适性方面,由于换挡过程的动力中断,必然会产生动力传动系统的冲击,影响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使得其在对舒适性要求高的车型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动力中断也会造成一定的动力损失,影响了汽车的加速性能。
为了解决中断动力换挡给车辆性能带来的影响,需要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特别是为了减少换挡过程中的冲击度,需要对发动机与变速器构成的动力总成在转速差、转矩等方面进行精确匹配和控制,但是这些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换挡性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则需要增加发动机起、停等一些其它控制手段,反而增加了车辆的复杂程度和成本,得不偿失。所以,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对车辆舒适性等方面要求不高的车型上,例如低挡轿车、军用车辆、公共汽车、载重车等,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仍具有优势,但是在对舒适性要求高的车型上,其应用就具有了局限性。为了既可以充分利用AMT所具有的优点,又可以消除AMT中断动力换挡的缺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应运而生,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空间紧凑、重量轻、价格便宜等许多优点。DCT的优点体现在对车辆性能的提高和对自动变速器生产成本的降低两个方面。
首先,因为DCT是按照动力换挡的原理来设计的,在换挡过程中避免了动力中断,保留了AT、CVT等换挡品质好的优点。车辆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可以传递到车轮,换挡迅速平稳,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而且由于车辆不再产生由于换挡时动力中断引起的冲击,也极大的改善了车辆







![CAD图纸[16张].jpg](https://www.renrendoc.com/ueditor_s/net/upload/2018-1/24/6365240410519434078321646_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