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lj 曲医 :1 人学碜! f :节仲论文 p b l 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探讨 摘要 背景与目的- “p r o b l e m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 ”( p b l )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由美国神 经病学教授b a r r o w s 于1 9 6 9 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 模式。p b l 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与传统的 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不同。p b l 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 了广泛推广,尤其是在国外医学院校较普遍实施。我国近几年在国内西医院校和中医院校 有尝试和报道,但仍处于试验性探索阶段。为了解p b l 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利与弊,我 们连续3 年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生理学的部分章节中采用了此种教学方法,同时对 该教学法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客观的分析探讨p b l 的总体教学效果,研究开展 p b l 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方法: 1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讲授重点内容、基本概念,进行p b l 教学问题的 设计; 2 、在山西医科大学2 0 0 5 级统招入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 共1 7 6 人) 的生理学 的部分课程中采用p b l 教学,每学习小组的人数为5 - 6 人; 3 、以“提出问题一建立假设一收集资料一论证假设一总结”的五段式教学代替传统的 教学模式; 4 、对学生在p b l 教学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一年后进行追踪问卷调查。 结果: l 、学生的家庭情况、升学前高中性质、出生地等个体因素与p b l 评价结果进行统计 学分析( 胗o 0 5 ) ; 2 、6 0 - - 8 0 的学生认为p b l 教学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交往和团队合作等各种能力; 认为对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内容为最激发学习兴趣的比例由实施前的3 4 大幅提升到2 3 4 ( 尸 0 0 5 ) ;实施前后学生对p b l 能提高对图书馆和网络的利用率态度发生明显变化,由 8 4 5 上升到9 0 3 ( 尸 0 0 5 ) ( 2 ) 6 0 t o8 0 s t u d e n t sc o n s i d e r e dt h a tp b lp a a e mc o u l di n t e n s i f yt h e i ra b i l i t i e so fs t u d y i n g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 ,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w i t ho t h e r sa n dt e a m w o r k ,t h a ts t i m u l a t et h e i ri n t e r e s t si ns t u d y i n gi n c r e a s e dt o f r o m3 4 t o2 3 4 b e f o r ee x p e r i m e n t s ( p 0 0 5 ) w h a ti sm o r e ,t h e i ra t t i t u d e sf o ru s i n g n e t w o r kh a v ec h a n g e da p p a r e n t l y , f r o m8 4 5 t o9 0 3 ( p 0 0 5 ) ( 3 ) 6 8 6 s t u d e n t s c o n s i d e r e dp b l p a t t e mt ob ee f f e c t i v e a n d7 4 8 s t u d e n t sc o n s i d e rt h a tp b lp a r e ms h o u l db e a p p l i e dw i d e l y 7 9 4 s t u d e n t sc o u l dc o m b i n ep b l w i t ht h e i rs t u d y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c o n c l u s i o n : 1 p b lp a t t e mi sh e l p f u lf o ri n c r e a s i n gs t u d e n t s k n o w l e d g e ,i n t e r e s t sa n di n i t i a t i v ei n s t u d y i n g ,a n dl e a r n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 曲队科人学坝1 学竹论文 2 p b lp a t t e mc a ne n h a n c e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i e so fi n d e p e n d e n ts t u d y ,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r e s o l v i n gp r o b l e m k e yw o r d s :p r o b l e m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 ( p b l ) ,t e a c h i n g ,e f f e c t s i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任何引用他 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己属于他人的任何 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 、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 、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 、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 歉。 4 、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医科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 仍然为山西医科大学。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立丑年 月型日 日期:珥一年妫且日 ( 本声明的版权归山曲医科人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一章前言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信息革命浪潮,正在 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教育的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一个明 显冲击是,知识的积累不必依靠记忆,电脑提供了最直接方便又全面的查询;学校不再成 为教育的唯一选择,教育的社会化加剧;由于电脑的普及,使人们不必费心地使用自己的 脑力去从事一些简单机械的思维。因此,“从今以后,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 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 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i l j 在当今时代,知识和信息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有价值的资源,谁掌握了知识和信 息,就意味着谁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然而,竞争不仅是知识和信息量的竞争,更应该是 知识信息掌握能力的竞争。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 的人【l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作为传播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教育,被重新赋 予了全新的涵义,它不仅要使人成为知识的拥有者,更应该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更新者和创 造者,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促使人们学会学习,成为具备主动探究能力、用新技术获取和处 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信息化增加了 接触数据和事实的可能性,教育应使每个人都能利用种种信息,收集、选择、整理、管理 和使用这些信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世界各国都展开 了针对教育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指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 革共同关注的焦点。研究性学习就是顺应这一趋势产生的。世界各国也己采取了相应的措 施,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 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 是青年,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1 2 j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 育现在应把重点放在“自学”原则上,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放在“教学”原则上。 每个人的主体性、创造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需要发掘、培养的。教育的一个重 要功能就是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自主能力、创 新能力。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凭简单的说教所能达到的,而需要一定的环境。“人是在创造 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1 1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大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方面,而忽视了对在校大学生思 维能力的培养。加之当前部分院校沿用的“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育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 上逐渐形成一种依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自主获取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 程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所构成。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教师放 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这种方法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 1 两医科人警坝i 学付沦文 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然而,随着医学内 涵的拓展,对医学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时代 的要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启迪学生的智能,培养出2 1 世纪新型的 医学人才,是当前国内国际医学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对中国传统教育做出精辟的分析时说,中因传统 的教育是从已经了解了的、抽象的原则丌始,然后一步一步推演出来的。这种方法可以使 学生少走弯路,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 ( q 门学科学好。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探索出新型的教育模式l 引。由于生物医学迅速发展和 特殊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知识的积累成倍增长,教师们出于对专业的热诚, 竞相扩充教育内容和介绍高新尖技术,造成学生学习超负荷,常常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接 收日益更新的知识,而极大的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医德医风的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培养法,需要重新审视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教学实践,完成从以往的 知识能力型教学,向知识能力素质型教学转变【3 】。现代医学教育面临挑战。如何训练和 加强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了现代医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 课为基础的学习( l e c t u r e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 ,l b l ) 已难于实现培养现代优秀医学人才的目 标。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途径是探索新型的教育或教学模式,迫切需要一种基于现代教学 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要新在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新在对教学 过程主客体关系的认识;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新在师生 主体的角色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和教学模式应用的多样化上【4 j 。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刻不容 缓。提出要把开发学生智能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培养目标,加以研究和贯彻实施,使学 生从繁重的专业学习中解脱,要精简教材,改变灌输式讲课,引导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并且重视医德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 p r o b l e m 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 ) 教学法正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 教学方法【5 ,7 1 。 上世纪5 0 年代初,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率先在新学员入校后的前2 年基础医学阶段 采用了综合课程,在科学的合理框架下模糊各学科界限,突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1 9 6 9 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 a r r o w 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正式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的 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 p r o b l e m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 ,p b l ) 的教学模式,实施学生自学与导 师指导相结合的小组教学法【6 】。p b l 实行的教学方法是:( 1 ) 取消上课,以自学为主;( 2 ) 问题解决或问题定向的学习;( 3 ) 全面采取综合性课程;( 4 ) 保证让学生个人有选择课程的自 由;( 5 ) 全面贯彻小组的互相教学互相学习;( 6 ) 小组配备的不是教师,而是作为“支持者” 的指导教师;( 7 ) 不进行系统的讲授,而是个别指导。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不是给予知识, 而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 2 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这种以临床问 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i f 确 的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为此,p b l 的课程设计尽量使其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 接近临床实践,注意跨学科横向知识的联系,把基础课的学习和运用贯穿于临床全过程。 这使得p b l 打破了传统医学各基础学科之问的界线,实现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纵向综 合和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 上世纪8 0 年代后,p b l 模式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1 9 9 1 年,美国7 0 的医学 院校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 b l 教学法。上世纪9 0 年代后,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 b l 课程的试验。1 9 9 4 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 4 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p b l 模式。并且 为进一步推广p b l 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英国皇家医学会1 9 9 6 年7 月在伦敦专门召开了 p b l 专题研讨会。日本则在1 9 9 0 年由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率先引进p b lt u t o r i a l s 教育,至 2 0 0 2 年已有3 1 所医学院或医科大学开展p b l 教学【8 】。香港大学医学院也于1 9 9 7 年7 月 开始实行此教学法。目前此教学法己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 0 。据w h o 报告,全球目 前大约有1 7 0 0 余所医学院校采用p b l 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在我国,近年来亦有多个院校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某些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或借鉴 了p b l 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1 。从2 0 0 4 年起,中 国医科大学全面试行p b l 教学模式,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借鉴国外资 料和经验并结合中国大陆国情,根据现有条件从2 0 0 4 到2 0 0 5 年对基础和临床课程2 3 门 学科进行了p b l 试点,也取得良好效果。中国大陆医学院校普遍赞同p b l 教学模式,但 是,迟迟没有推广,其主要原因有软、硬件两方面的原因。软件方面:灌输式教学模式一 直影响至今,教师的观念准备不足,学生也习惯于灌输式,社会大环境没有给于足够的支 持。硬件方面:医学生数量太多,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条件不足,信息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 足,教学成本太高,无法搞纯粹的p b l 教学模式。p b l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单一大课系统讲授的不足,在当代医学教育改革中具有广泛的影响。与 传统的带教模式相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p b l 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调动 了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病人需求的相关问题而设定的学习内容,是一个 注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p b l 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座桥梁,但如何 使其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使完全习惯于传统教育的学生转变观念,主动适应p b l 教学模 式以及如何客观评价p b l 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l l 。 在山西医科大学开展p b l 教学的时问比较晚,主要集中在生理学课程,从2 0 0 5 年至 今已有3 年多时间,教学对象主要集中在七年制本硕学生。本文通过在生理学授课中从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入手,以分析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及尚需获得的知识为切入 点,旨在了解学生对p b l 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发现目前生理学课程p b l 教学过程和教学效 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推动高等医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山西医科大学2 0 0 5 级统招入学的全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共17 6 人,每5 - 6 名学生随机组成一个p b l 教学学习小组。 2 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1 ) 依据生理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讲授的重点内容、基本概念,进行p b l 教学 问题的设计; ( 2 ) 在生理学的部分课程中采用p b l 教学,以“提出问题一建立假设一收集资料一论证 假设一总结”的五段式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具体p b l 教学过程如下: 准备阶段 在开课之前将学生按照每组5 6 人进行随机分组,并指定一名组长,建立基本的小组 管理模式。同时按照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的原则,遴选出1 0 余名指导教师。 在开始p b l 教学前对每组的组长和指导教师集中进行约1 课时的理论知识培训,使师 生对p b l 的实施方法有充分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准备,特别强调了教师只能作为指导者、学 生榜样的角色,只起监控、鼓励和调控的作用,为p b l 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 确定问题 由生理学教师依据教育部颁布生理学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相关生理学知识 的临床意义,确定要讨论的几组问题。并就问题的科学性和启发性征求了对生理学有丰富 经验的专家教授的意见,做了必要的调整。每个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和意见选择自己 要研究的问题。 探究问题阶段 小组根据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学生针对问题钻研教材、搜集资 料、查阅文献,紧紧围绕所选题目认真讨论并记录。时间控制在3 5 天内。在此阶段要求 学生做好笔记,笔记内容不仅要有自学过程的记录,还须将自学时的感受心得简要的纪录 下来。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对各自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小组成员经过多 次讨论和总结,归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j 下确的答案。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对 小组讨论发生的偏差进行校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分析难点,归纳重点,找出偏差或不足,在充分肯定学 生的探索精神和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学生除认真地听讲评外, 仍然可以提出疑问。 全班汇报,展示成果 4 【| l i 队科人学碗1 学仃论文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把讨论的成果在大班会上用各种形式、工具汇报出来。这一环节, 不仅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补充各组的资料,而且能发现一些老师或专家以前没有考 虑到的问题。 反思 学生有意识地对他们所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抽象,可以提炼核心知识,提高学生解 决l 口j 题技能、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实现学习的融会贯通。 2 3 研究内容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研究对象在p b l 授课前、授课后进行调查( 周期四个月) ;在授课 结束一年后对其进行相应追踪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问题。 授课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学生对p b l 的了解情况,学生学习情 况、学生对p b l 的总体评价、p b l 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对图书馆和网络的利用率、p b l 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及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效果的影响 等方面。 授课后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p b l 的总体评价、p b l 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对图书馆 和网络的利用率、p b l 教学模式是否能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对 学习兴趣效果的影响及p b l 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追踪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p b l 模式强化各个能力的看法分析、今后大学理论课 中应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学生认为p b l 存在哪些优势、学生运用p b l 方法学习的自觉态 度、等方面。 组织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集中填写调查表。在调查表填写之前,对调查表各项目的内 容和填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培训和讲解,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调查内容,如果 学生在填写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当场及时予以解答,以保证调查表的填写质量,并 且在填完后当场收回,以尽可能保证与所发放的调查表数目相符合。 2 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检查所有调查表有无遗漏和逻辑错误,将原始资料复核无误后统一编码赋值,如“非常 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不好”分别赋值为1 、2 、3 、4 、5 ;“非常同意、同意、中立、 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各选项也分别赋值为1 、2 、3 、4 、5 。用v i s u a lf o x p r 0 9 0 双人双遍 录入,逻辑纠错后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 p s s l 3 0 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以及 # 检验。 第三章结果 对参与p b l 教学的, ? 4 - i u t y 自填问卷调查,发放问眷】7 6 份旧收有效问卷17 5 份 有效川收率9 94 ,追踪随访问卷收h i 7 3 份,叫收率9 83 。 3 1 结构效度和信度分析 所自调查袁【山收之后,汀先对调查问卷的教度和信度进行丁分j i =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效 度使川凶r 分析方法进行了判断,备因素载荷人都任07 以上,表明问卷对样木数捌的拟 合效果址本符合要求。调查问卷的信度使川a l p h a 估度系数法进彳j _ 计算,利目js p s s 统汁 软件计算f 叫卷菩维度a l p h a 系数和问卷总体a l p h a 倍度系数,均在o8 09 之间( 袁1 ) , 即认为内在信度u j 接受。 表1 问卷的信度a l p h a 系数表 生壁堕! 墼 ! ! e ! ! 学习兴趣4 u8 8 9 0 语言能山 308 1 4 3 协作能力4 o8 9 9 9 自学能力 5 0 8 5 0 7 3 2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实际接受调查的2 0 0 5 级临床七年制本科学牛共1 7 5 l ,其巾男女各为7 3 人和1 0 2 人,分别占4 i7 和5 83 。刘2 0 0 5 级临床七年制本科学牛的考乍来源、升八大学前高中、 家庭及学习教学现状等基奉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1 、考生来源 考生来源分为四类,卧p 3 43 来自农村,2 97 束自城镇,1 1 4 9 4 自直辖h 或省会城 市,2 46 采自中小城市( 见图1 ) 。 圈1 考生来源地 2 、入学前高中类别 入学前商巾类别分为= 类,其中2 9 1 柬自省事点高中,3 88 来自h 重点高中,3 26 6 嘛础孤帆娼巩吣 来自非重点商t ,( 见幽2 ) 。 图2 入学前高中粪别 3 、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情况 通过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学生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人多集中在高中和初中文 化水平。而其父母亲的职业状况则多集中在t 人、农民、教师、专业技术人! 】 和私营企业 卡( 见表2 、表3 ) 。 表2 父母亲文化程度茬 4 、p b l 教学前学生对p b l 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和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8 11 的学生对p b i 墩学模式小r 解,r 解的学l 中有大部分( 8 79 ) 是通过高年级同学介绍了解的( 见表4 、5 ) 。 圈 碱暑册蓦帆脯矾吣 表4p b l 教学前对p b l 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 表5p b l 教学前对p b l 教学模式的了解途径 5 、对所选择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态度: 从表6 看出学生在进行p b l 教学前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兴趣大的比例只有3 7 1 ,选择兴 趣不一定和兴趣小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 7 1 和3 4 。 表6 学生对所选择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态度 6 、学习中主动联系其他课程知识的状况: 从表7 可见,7 4 3 的学生不善于将所学知识主动与其他课程进行联系和思考。 表7 主动联系其他课程知识 3 3p b l 教学后的认知态度调查 l 、对p b l 的总体认识分析 从表8 ,图3 可以看出,学生对p b l 的总体认识在p b l 教学法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z 2 :3 4 0 8 1 ,p 0 0 0 0 1 ) ,认为p b l 教学方法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学生占6 8 6 ,占到三分 之二以上。 8 轰8 对p b l 教学模式的评价 艇 】i _ 常好好般不好无所淆 图3 对p b l 教学檀式的评价 2 、对p b l 教学模式的态度 从表9 、圈4 分析可以看h 实施| j ,后学牛x d p b l 教学模式的评价具有统计学差异 贮= 2 91 3 2 ,p 00 0 0 1 ) 。认为应该和非常应该推广的学生比例显著升高。 表9 对p b l 教学模式的评价 纛 d 寅施村( ) 日丈施后( ) 常n &m 战没b 婴尢所州 图4 对p b l 教学是否值得推广的调查结果 3 、p b l 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对各门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情况分析 通过对学生p b l 教学方法实施前后,对于p b l 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各门课程的融汇贯 通的资料分析显示,9 2 = 1 2 2 7 4 ,p = 0 0 0 0 ,存在统计学差别( 见表1 0 、1 茎t 5 ) 。 表1 0p b l 是否有助于各门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 1 :谨帆 口实施前比例 - 实施后比例 7 4 0 0 , 6 碰嘣, 很大帮助有帮助一般没帮助 图5p b l 是否有助于各门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 4 、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最能激发兴趣的内容比较 采用x 2 检验对前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 4 5 1 2 5 ,p 0 0 5 ,存在统计学差别。 其中最激发兴趣的内容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此部分学生人数有明显的增加,增加了 2 0 ( 见图6 ) 。 实施前实施后 6 0 5 0 4 0 3 0 2 0 1 0 0 - 4 3 , - 自认为有用的 一与实际联系紧密的 图6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最激发兴趣的内容的比较 1 0 嘶rij 季 5 、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p b l 能否提高对图书馆和网络的利用率态度的调查 经分析结粜牡永,x 4 04 5 8 ,p 00 5 ,正艾施p b l 教学i | 1 后,学生对p r i 。能r 提高州 h 书馆用j m 络的利用半态度,差别仃统i i 学意义。山圈7 可见,p b i 墩学后学q 队为能提r 码 埘 錾| 书钟承l 删络的利用半的比例m 8 45 13 l4 + 5 3l ) 一爿到了9 03 1 】26 + 7 77 ) 。 目很大帮助 固有帮助 自一般 宴施前苴= 施后 图7 实施前后学生对p b l 能提高对图书馆和嚼络的利用率态度 3 4 p b l 教学对学生自身的影响 1 、p b l 实施前后学生对陌生问题解决方式的变化 m 表1 l 、图8 町知,在p b l 实施前,学生选择“盘阅资料后提供解答”的卣分:牡为7 71 ( 1 3 5 1 7 5 ) ,通过实施p b l 教学后其百分率显著提高,达到8 97 ( 15 7 1 7 5 ) ,经,榆骑 差别其有统计学意义( ;- 2 s0 5 6 ,p o0 5 ) 。, 表1 1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陌生问题的解决方式 耵 # 蔚实e 图s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陌生问题的解决方式 2 、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信心的调查 采川x 2 枪验对| 口后问卷遄千j _ 分析,f = 3 04 9 6 ,p o 们,可a y , j & 实施p b l 后学生垲 如舯伯鲫仰加加如0 舳蚰们0 嘲难j 斤p b i 能够任定程度j :挺a 独铂砰决m 匙的* 山,l , q 袅1 2 、h 9 【,厅f :t ! p 1 3 1 教 的过程巾,学牛对臼己能独j 懈决问题的信心有所增强。 表1 2 实施前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有信心没n 信心x , 实施前 1 0 】7 4 3 04 9 60 0 1 蛮施酊实施 卉信心 口没有信心 图9 实施前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p b l 的协作学习对解决问题促进作用的分析 通过时学生p b l 敦学实施前后问卷调查,得到p b l 协作对解决问题有无促进作川的数 据,并进行f 检验,) ? - 2 80 4 ,p 00 1 可认为在实施p b l 后学生认为协作对解决问题自促进 作, q j ,表1 3 、阿1 0u r 看h ,支持p b l 的坼作对解决问题的促进作用大的学生比例由实施 前的5 77 升高到实施后的7 54 。 表1 3pj b l 的协作学习对解决问躁促进作用 作】大作用一股作剧小f p 实施前 i 叭6 01 42 8 0 4o 邮 实施后 l3 21 92 4 空施前 尘施后 作用大 图1 0p b l 的协作学习对解决问题促进作用 口作一般 叫蛐蛐伸四。 裟裳嚣嚣 4 、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调查 通过对p b l 教学模式是否能使学生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的资料进行分析,由表1 4 、图 l l 可见,9 6 6 以上学生的原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在实施前只有6 8 6 的学生愿意倾听别 人的意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 = 5 0 9 6 ,p 0 0 1 ) 。 表1 4p b l 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对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影响 剑9 6 6 , l 一,b 石o x 疋“” 一 一 y l u o 为 实施前实施后 图1 1p b l 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对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影响 5 、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教学方法对其兴趣、积极性、效果的影响分析 采用# 检验对前后资料进行分析,产1 3 6 5 6 ,p 0 0 5 ,可认为在实施p b l 教学前后, 学生对教学方法对其兴趣、积极性、效果的影响主观感受存在统计学差别( 见表1 5 、图1 2 ) 。 表1 5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教学方法对兴趣、积极性、效果的影响 一。 口实施前 实施“ 图1 2p b l 教学实旋前后学生对教学方法对兴趣、轵极性、效果的影响 6 、p b l 教学前后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场合的变化 从表1 6 、图1 3 可以看叭史施p b l 教学日口后 明显变化,通过p b l 教学更多的学生愿意在班会 了( z 2 - l o6 3 6 ,p 00 5 ) 。 学牛自如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场合发牛了 课堂、集体活动中自如表达自己的观点 表1 6p b l 教学前后学生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而合的变化 实施前 1 5 16 6 2 7 1 71 61 0 6 3 6o0 5 生堕旦1 竺兰l 坚 竺! ! 。增。茹 嘉蠡 驽 每 图1 3p b l 教学前后学生能罅自如地表遮自己观点的场合的变化 3 5p b l 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r 些p b l 教学模式的问题,而最让学生认同的p b l h j 题j 要 集r - 赴教学重点并小突出l ,分析原冈可能钉_ 二:( 1 ) 指导教师经验不足,未能很好地 在正确的和重点的戋uu i 上引导学生而造成偏差:( 2 ) ! _ | j 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认讨外一致, 老师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学生却并不不认同( 剧1 4 ) 。 5 饿一 n 4 5 驯* 3 6 对学生的追踪调查 敦7 - t 点小铡 日课程自弃礴j 理解 日o ,考试n 容不密叼 问题设置缺乏吸引力 口指 教师q e 欠佳 。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鞍为 田难 图1 4 目前的p b l 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1 、p b l 实施一年后学生认知态度的追踪调查 于2 0 0 8 年对研究对琢在经历t p b l 教学一年后对p b l 教学模式的认知态度进行了追踪 问卷调查。经统计学分析,p 值均大于00 5 ,两者问无统计学意义。 2 、学生运用p b l 方法学习的自觉程度 对学生p b l 教学后运用p b l 方法学习的自觉程度进行追踪问眷( 表1 7 ) ,发现在经过 p b l 教学的一年后,仍然有7 9 4 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巾自觉运用p b l 方法学习 襄1 7 学生运用p b l 方法学习的自觉程度 3 、p b l 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丁p b l 教学的优势,6 29 的学生赞n p b l 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8 74 的学生认 为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7 83 的学生赞 通过p b l 教学可以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7 5i 的学生同意p b l 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7 06 和6 63 的学牛认) j p b l 教学易f 知识的理 慨獬姚螂粥懈m雕傩 解和掌握。( 见表1 8 ) 表1 8 学生认为p b l 教学存在哪些优势 优势赞同 易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了主动学习 提高了自学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 易于知识的理解掌握 加深了知识的理解 6 2 9 8 7 4 7 8 3 7 5 1 7 0 6 6 6 3 4 、学生对p b l 模式强化各个能力看法的分析 从图1 5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p b l 教学模式能够强化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理 解能力等方面均表示认同,认同的比例都在6 0 以上。 图1 5 学生对p b l 模式强化各个能力看法的比较 5 、学生认为今后大学理论课的讲授中应采用哪种教学模式的态度 从表1 9 可见,3 4 3 的学生赞成在今后的理论课讲授中应采用p b l 教学模式,而5 8 3 的同学赞成将l b l 与p b l 的兼有模式应用与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1 6 圈豳豳豳圈圉图围。、。妒 圈阂阂闽圈圈圈霞,少 圈圈圈圈圈阂阂国, 图豳圈圈圈圈圈圄 ,矿, 囡豳豳图图豳豳圄。一 图阂圈圈圈圄。,矿, i j 曲医科人学硕卜节竹论文 表1 9 学生对今后大学理论课的讲授中应采用哪种教学模式的看法 6 、学生对学习生理学目的的看法分析 从表2 0 可以看出通过运用p b l 教学法来学习生理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深入认识人体正 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提高学习医学的兴趣,同时为后续医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并通过 学习生理学科思考问题的方式,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表2 0 学生认为学习生理学目的的看法 学习目的赞同 了解生理学发展过程,提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深入认识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提高学习医学的兴趣 通过深入认识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为后续医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生理学科思考问题的方式,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不知道 5 7 1 9 2 0 8 2 3 7 0 9 1 1 第四章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医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伦理、社会、法律等问题,同时心 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日渐显著,需要医生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因此, 目前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服务环境,教学的 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训练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1 2 】。2 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p b l 作为当今世界倍受推崇的高等医学教育方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 3 】。p b l 与l b l 相比在教师地位、学生角色、 媒体作用、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美国的南依利诺斯大学的安凯尔森( a n nk e l s o n ) 博士给p b l 下了一个定义:“p b l 既 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 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 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1 2 】。考夫曼( k a u f m a nd m ) 说【1 4 】:我相信,p b l 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 最成功的创新之一”。 p b l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而不是现成文本内容在师生间的机械转 移,p b l 是一种关注经验的学习,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明确的问题开展调查和寻求解决 方法而组织的 1 5 】。实施p b l 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广泛灵活的知识基础,提高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及自我激励的学习者 1 6 】。p b l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和教学观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充分强调了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景性【1 7 】。但p b l 此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效果如何有待探讨。 4 1 关于p b l 的一般认知情况 该校基础医学教育中,p b l 还处于实验性阶段,绝大多数学生( 8 1 1 ) 对p b l 教学 模式并不知晓,1 8 9 的学生通过高年级同学、外校同学、网络了解到p b l 的有关知识。 同时可以看出2 0 0 5 级临床本科学生普遍对临床医学缺乏兴趣,而且7 4 3 的学生缺乏主动 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意识。p b l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和教学观 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充分强调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景性i l 引。由 于医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情景性,相比之下,p b l 更适合于现代高等医学教育9 1 。 目前,大部分教师喜欢运用多媒体、插图等辅助手段给学生讲课,喜欢让学生参与讨论的 方式来复习知识,将新学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解,喜欢创设热烈的课堂气 氛,说明在当前情况下,我们有良好的开展p b l 教学的基础。 4 2p b l 教学后的认知态度转变 经过p b l 教学模式的实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喜欢该教学方法,7 4 3 的学生认 为p b l 教学模式应该和非常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推广。大学生拥有朝气蓬勃的热情,喜 1 8 山f f l i 医科人学坝 学付论文 欢接受新鲜事物,p b l 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次研究对象已经接受了大学 本科的部分医学理论的知识学习,而且经过一段时问的大学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条件使得p b l 教学法比较受学生欢迎。在实 施p b l 后学生认为p b l 教学模式有助于各门课程的融汇贯通( 认为有帮助的比例由5 5 5 上升到6 4 6 ,增加了9 1 ) ,学生对最激发自己学习兴趣的选项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方面有明显的增加,说明p b l 的基于实际情景而设计的“问题”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6 0 以上的学生认为p b l 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包括课掌注意 力、师生问沟通、学习的主动性等各种能力。同时在p b l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对p b l 模式 能否提高对图书馆和网络的利用率态度的调查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开展了p b l 教学课程后,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了受益匪浅,思维方式不断由单项转变为多项,学习的积 极性被调动起来,知识扎实掌握,切身感受到了p b l 教学模式的优势。 4 3p b l 教学对学生自身的影晌 本次p b l 课程评价被调查者是高校学生,知识层次较高,从对p b l 课程进行评价所 得学生的分析结果看,整个p b l 课程评价是可靠的和有效的。总体上说,我们对在山西医 科大学p b l 教学改革的发展成果表示满意1 2 0 。 基于问题的学习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有着其它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 一) 强调意义而不是事实 本次调查显示,在实施p b l 后学生对教学方法对陌生问题的解决方式发生了变化,学 生中选择“查阅资料后提供解答”的方式明显增多( 幺= 2 8 0 5 6 ,p 0 0 5 )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 以记忆为主,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机械地记忆书本上的知识。而p b l 试图通过让学生参与解 决真实生活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基于情境的问题来突破这种局限。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以讨论、导师指导、合作研究替代讲授,学生积极参与到有意义 的学习中来。p b l 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取得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 要经过提出假设,收集整理资料,检验求证等阶段,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课程领域的 具体应用。因此,该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而不是对事实的机械记忆。 ( 二) 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这句话是以重视教育而闻名遐迩的大量涌现诺贝尔奖获奖 者的犹太民族的俗语,它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根本在于方法,即h o wt os t u d y 。对于学习者 来说,学会学习首要的就是能够自如地开展自学。p b l 教学模式提供学生自学的机会,训 练学生的自学能力。p b l 教学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领域不断 扩大,潜力得以更大的发挥。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念,较之于传统的、注重手 段意义的学习,现代学习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要求学习者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股权转让及持股计划协议
- (2025年标准)迷你关税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作清偿协议书
- (2025年标准)集体培训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学校合作贸易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员工众筹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派遣员工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江苏新车转让协议书
- (2025年标准)逸贷业务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商家交接协议书
- 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 胖东来服务管理手册
- 猪配种工作总结
- 20230301-ECC200边缘网络控制器
- THBSF 003-2023 红椿大径级无节材培育技术规程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一小时漫画缠论实战法
- 幼儿园教职工保密协议内容
- 校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
- 《大数据基础》 课件 项目一 走进大数据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