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评分表.doc

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汽车类】【9张CAD图纸】【优秀】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2922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6-17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北京BJ1041 整体式 驱动桥 设计 汽车 cad图纸
资源描述:

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

61页 26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9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中期检查表.doc

主动齿轮.dwg

从动齿轮.dwg

任务书.doc

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开题报告.doc

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说明书.doc

十字轴.dwg

半轴.dwg

半轴套管.dwg

半轴套管凸缘.dwg

半轴齿轮.dwg

外文翻译--驱动桥.doc

差速器左壳.dwg

成绩评定表.doc

推荐表.doc

教师评分表.doc

答辩评分表.doc

装配图.dwg

设计图纸9张.dwg

评阅人评分表.doc

过程管理封皮.doc

题目审定表.doc

摘  要

   驱动桥是汽车的重要总成部件,也是汽车总成中的重要承载件,所以驱动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整体的性能和零件的使用寿命等。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桥壳四部分组成,其基本功用是降速增扭,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左右车轮,并使汽车在转向时保证左右车轮的差速功能,此外,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本设计首先论述了驱动桥的总体结构,在分析了驱动桥的结构形式及优缺点后确定总体设计方案:主减速器采用螺旋锥齿轮的单级主减速器,差速器采用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半轴采用全浮式半轴,桥壳采用整体式桥壳。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单级减速器、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全浮式半轴的设计和桥壳的计算和校核及材料选取等工作。  

关键词:整体式;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

ABSTRACT

   Drive axle assembly is an important vehicle components and an important bearing in the vehicle assembly parts, so drive axle of a direct impact on overall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ponent life.Drive axle from the final drive, differential, axle and axle housing of four parts, the basic skills by using a spin-down twist, the engine's power pass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s, and to ensure the car when the steering wheel left and right differential function, in addition, but also act on the road and bear the car frame or between the vertical force, vertical force and lateral force.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drive axle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rive axle of the structure and determ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sign options: with integral drive axle, main reducer reducer reducer type single stage, the main spiral bevel gear reducer gears,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with conical differential, axle with full floating type, with cast axle Integral axle.The design was completed for a single-stage reducer,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cone, full floating axle half shaft design and Check an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so on.

Keywords:  Integral; Drive Axle; Final Drive; Differential; Axle; Drive Axle Housing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 设计目的及意义1

   1.2 国内外驱动桥研究状况1

   1.3 设计主要内容3

第2章 驱动桥的总体方案确定4

   2.1驱动桥的种类结构和设计要求4

2.1.1汽车车桥的种类4

2.1.2驱动桥的种类4

2.1.3驱动桥结构组成4

2.1.4 驱动桥设计要求5

   2.2 设计车型主要参数5

   2.3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5

     2.3.1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及选择5

     2.3.2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及选择7

     2.3.3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及安装方法8

   2.4 差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9

   2.5半轴的分类及方案的确定10

   2.6 桥壳的分类及方案的确定10

   2.7本章小结11

第3章 主减速器设计12

   3.1概述12

   3.2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与强度计算12

3.2.1 主减速器计算载荷的确定12

3.2.2 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13

3.2.3 主减速器齿轮强度计算16

3.2.4 主减速器轴承计算21

3.3主减速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27

3.4主减速器的润滑28

3.5 本章小结28

第4章 差速器设计29

4.1概述29

4.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原理29

4.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30

4.4对称圆锥行星锥齿轮差速器的设计31

4.4.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31

4.4.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3

4.4.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34  

4.4.4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35

4.5 本章小结36

第5章 半轴设计37

5.1概述37

5.2半轴的设计与计算37

5.2.1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的确定37

5.2.2半轴杆部直径的初选38

5.2.3 全浮式半轴强度计算39

5.2.4 全浮式半轴花键强度计算39

5.2.5 半轴材料与热处理40

5.3 本章小结41

第6章 驱动桥桥壳的设计42

6.1概述42

6.2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42

6.2.1 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42

6.2.2 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桥壳的强度44

6.2.3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的强度计算44

6.2.4 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46

6.2.5 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桥壳强度计算47

6.3 本章小结51

结论52

参考文献53

致谢54

1.1 设计目的及意义

   近几年,我国驱动桥总成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驱动桥总成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驱动桥总成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驱动桥总成市场的发展研究需求增大。

   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的汽车驱动桥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各生产厂家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批量化的局面,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要总成,承载着汽车车架及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予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汽车驱动桥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动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汽车驱动桥设计涉及的机械零部件及元件的品种极为广泛,对这些零部件、元件及总成的制造也几乎要设计到所有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驱动桥,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可以更好的学习并掌握现代汽车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所以基于北京BJ1041C4DG轻型货车设计一款结构优良的整体式驱动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驱动桥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整体式驱动桥开发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建立新的驱动桥开发模式成为国内外驱动桥开发团体的新目标。驱动桥设计新方法的应用使得其开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加。国外的最新开发模式和驱动桥新技术包括:

   (1) 并行工程开发模式  

   并行工程开发模式是对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机械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然后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产品的一种设计方法,能够缩短新产品的设计时间、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以DANA为代表的意大利企业多已采用了该类设计方法, 优点是: 减少设计及工装制造的投入, 减少了零件种类, 提高规模生产程度, 降低制造费用, 提高市场响应速度等。

   (2)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对工程结构进行振动分析研究的最先进的现代方法与手段之一。它可以定义为对结构动态特性的解析分析(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分析(实验模态分析),其结构动态特性用模态参数来表征。模态分析技术的特点与优点是在对系统做动力学分析时,用模态坐标代替物理学坐标,从而可大大压缩系统分析的自由度数目,分析精度较高。驱动桥的振动特性不但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强度,而且对整车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驱动桥进行模态分析,掌握和改善其振动特性,是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3) 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不需要对所分析的结构进行严格的简化,既可以考虑各种计算要求和条件,也可以计算各种工况,而且计算精度高。有限元法将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离散为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简化为适合于数值解法的问题。只要确定了单元的力学特性,就可以按照结构分析的方法求解,使分析过程大为简化,配以计算机就可以解决许多解析法无法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目前,有限元法己经成为求解数学、物理、力学以及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也为驱动桥壳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4) 高性能制动器技术  

   在发达国家驱动桥产品中, 已出现了自循环冷却功能的湿式制动器桥、带散热风送的盘式制动器桥、适于ABS的蹄、鼓式和盘式制动器桥、带自动补偿间隙的盘式制动器等配置高性能制动器桥, 同时制动器的布置位置也出现了从桥臂处分别向桥包总成和轮边端部转移的趋势。前种处理方式易于散热, 后种处理方式为了降低成本, 甚至有厂商把制动器的壳体与桥壳铸为一体, 既易于散热,又利于降低材料成本, 但这对铸造技术、铸造精度和加工精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5) 电子智能控制技术进入驱动桥产品  

   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汽车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现代汽车上使用的ABS(制动防抱死控制)、ASR(驱动力控制系统)等系统[1]。   总之,我国汽车驱动桥的研究设计与世界先进驱动桥设计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车桥制造业虽然有一些成果,但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纺制、再加上自己改进的基础上了取得的。个别比较有实力的企业,虽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但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各种国外汽车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团队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我国的驱动桥设计和制造会逐渐发展起来,并跟上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2]。

1.3 设计主要内容

   1、驱动桥结构形式及布置方案的确定。

   2、驱动桥零部件尺寸参数确定及校核:

    (1)完成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及校核;

    (2)完成差速器的设计与计算及校核;

    (3)完成半轴的设计与计算及校核;

    (4)完成驱动桥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AUTOCAD完成驱动桥装配图和主要部分零件图。2.1 驱动桥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2.1.1 汽车车桥的种类

   汽车的驱动桥与从动桥统称为车桥,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它的两端安装车轮,其功用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于车轮之间各方向的作用力及其力矩。

   根据悬架结构的不同,车桥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当采用非独立悬架时,车桥中部是刚性的实心或空心梁,这种车桥即为整体式车桥;断开式车桥为活动关节式结构,与独立悬架配用。在绝大多数的载货汽车和少数轿车上,采用的是整体式非断开式。断开式驱动桥两侧车轮可独立相对于车厢上下摆动。

   根据车桥上车轮的作用,车桥又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一般货车多以前桥为转向桥,而后桥或中后两桥为驱动桥。

2.1.2 驱动桥的种类

   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基本功用首先是增扭、降速,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即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其次,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

   驱动桥分为断开式和非断开式两种。驱动桥的结构型式与驱动车轮的悬挂型式密切相关。当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挂时,例如在绝大多数的载货汽车和部分小轿车上,都是采用非断开式驱动桥,其桥壳是一根支撑在左右驱动车轮上的刚性空心梁,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所有的传动件都装在其中;当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挂时,则配以断开式驱动桥[4]。

2.1.3 驱动桥结构组成

   在多数汽车中,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半轴)及桥壳等部件如图2.1所示。

2.1.4 驱动桥设计要求

   1、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以保证汽车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2、外廓尺寸小,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离地间隙,以满足通过性的要求。

   3、齿轮及其他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

   4、在各种载荷和转速工况下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5、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和传递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间的各种力和

力矩;在此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质量,尤其是簧下质量,减少不平路面的冲击载荷,提高汽车的平顺性。

   6、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

   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维修,调整方便。

2.2设计车型主要参数

   1、整车总质量m=4495kg

   2、发动机最大转矩 EMBED Equ!tion.3  =201Nm

   3、变速器一档传动比=5.557

   4、主减速器传动比=5.83

2.3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2.3.1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及选择

   按齿轮副结构型式分,主减速器的齿轮传动主要有螺旋锥齿轮式传动、双曲面齿轮式传动、圆柱齿轮式传动(又可分为轴线固定式齿轮传动和轴线旋转式齿轮传动即行星齿轮式传动)和蜗杆蜗轮式传动等形式。

   在发动机横置的汽车驱动桥上,主减速器往往采用简单的斜齿圆柱齿轮;在发动机纵置的汽车驱动桥上,主减速器往往采用圆锥齿轮式传动或准双曲面齿轮式传动。    

   在现代货车车驱动桥中,主减速器采用得最广泛的是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

   螺旋锥齿轮如图2.2(a)所示主、从动齿轮轴线交于一点,交角都采用90度。螺旋锥齿轮的重合度大,啮合过程是由点到线,因此,螺旋锥齿轮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工作平稳,即使在高速运转时其噪声和振动也是很小的。

   双曲面齿轮如图2.2(b)所示主、从动齿轮轴线不相交而呈空间交叉。和螺旋锥齿轮相比,双曲面齿轮的优点有:

   1、尺寸相同时,双曲面齿轮有更大的传动比。

   2、传动比一定时,如果主动齿轮尺寸相同,双曲面齿轮比螺旋锥齿轮有较大轴径,较高的轮齿强度以及较大的主动齿轮轴和轴承刚度。   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传统驱动桥设计过程,并结合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确定了驱动桥的总体设计方案,先后进行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以及驱动桥壳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并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本次毕业设计课题设计的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采用非断开式驱动桥,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被广泛用在各种轻型载货汽车。采用的单极主减速器可以更好的增大离地间隙,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和全浮式半轴,它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且被大多汽车厂所生产,减少了成本。

   本驱动桥设计结构合理,符合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驱动桥总成及零部件的设计能尽量满足零件的标准化、部件的通用化和产品的系列化及汽车变型的要求,修理、保养方便,机件工艺性好,制造容易。

   驱动桥设计是在整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评价汽车整体性能的一个标准,所以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可以更好的掌握现代汽车驱动桥设计与机械设计的方法。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轴承预紧力的调节和放油螺栓的位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聪兴,冯茂林.现代设计方法在驱动桥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 2004(8).

[2] 莫思剑.浅析我国商用汽车车桥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技术,2008(12).

[3] 李梦群,武文革,孙厚芳.21世纪机械制造业[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5)

[4] 陈家瑞. 汽车构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余志生. 汽车理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6] 尹国臣.浅析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J].科学教育家,2007,(10).

[7] 陈珂,殷国富,汪永超.汽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结构设计优化研究[J]. 机械传动,2008(4).

[8] 刘惟信.汽车车桥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 安晓娟,郝春光.主减速器齿轮的失效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8).

[10]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M]:设计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1]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齿轮传动(单行本)[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1-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3] 肖文颖,王书翰.差速器行星齿轮的力学分析[J].科技资讯,2007,(11).

[14] 彭彦宏,吕晓霞,陆有. 差速器圆锥齿轮的失效分析[J]. 金属热处理,2006,(4).

[15] 付建红.载重汽车后桥半轴的技术改进[J]. 新余高专学报,2006,(2).

[16] 周小平.避免驱动桥半轴扭断的工艺改进[J].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

[17]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8] 杨朝会,王丰元,马浩.基于有限元法驱动桥壳分析[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10).

[19]  郑文达. 汽车构造[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0] 李秀珍.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1]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2] 张学孟.汽车齿轮设计(文集)[M].北京:北京齿轮总厂科协技协,1995.

[23] 张洪欣.汽车底盘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4] li-Ping,Jeong Kim,Beom-Soo Kang. Analysis and design of hydroforming proess for automobile rear axle housing by FEM[J]. Internation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2000, (4).

[25] WANG Liang-mo,WANG He-fu,CHEN Jin-rong,LING Zhi-liang,CAO Yu-hua.Development of a Test Machine for IVECO Drive Ax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7, (1).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2011年 4月18 日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9 周学生姓名孔湛淞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1指导教师姓名鲍 宇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 完成驱动桥各组成部分的设计,(主减速器基本参数选择及设计计算;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及强度计算;驱动半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驱动桥壳的结构设计及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驱动桥总装图A0草图。设计说明书的整理 装配图(A0)的修改 主要零件图的绘制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在驱动桥的设计过程中,虽然完成对尺寸的设计及各部件的校核,但对驱动桥的可组成的加工工艺不是十分了解,对设计造成困难,在以后的设计中要逐步了解工艺、及各部件的公差配合。学生签字:孔湛淞 指导教师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5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孔湛淞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1班指导教师姓名鲍 宇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汽车后桥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再将转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所要求的差速功能;同时,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承载车身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其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可靠性。通过进行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壳体、半轴等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熟练CAD绘图技能,力求设计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手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对一种整体式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桥壳等进行设计、计算、绘图。主要参数:整车总质量:4495Kg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201Nm;变速器一挡传动比:i1=5.557主减速器传动比:i0=5.83其他按汽车设计要求。设计内容: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2.汽车后驱动桥的总体结构设计;3.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4.差速器的设计;5.后桥壳的设计;6.半轴的设计。技术要求:1.研究汽车后驱动桥设计的方法、步骤;2.了解汽车后驱动桥设计应用的目的、意义、现状;3.以微型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汽车后驱动桥设计;4.充分查阅资料(相关书籍、设计手册、网络、近几年专业期刊等),充分调研;5.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案正确、计算准确、设计合理、图纸及撰写规范。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1、设计说明部分: (1)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15000字)2、设计图纸:CAD零件图和装配图。(折合零号图至少三张)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 第1周( 2月28日3月6日):查阅参考资料,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了解分动器的功能、主要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2) 第2周( 3月7日3月13日):结合任务书制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3) 第3周(3月14日3月20日):查找相关设计资料或手册,分析并确定分时四驱分动器的具体结构形式,主要零部件及相互位置关系。 (4) 第4周( 3月21日3月27日):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有关的设计要求和顺序进行具体结构尺寸参数计算及其他有关参数的选配。(5) 第5周(3月28日4月3日):绘制二维装配图。 (6) 第6周(4月4日4月10日):继续绘制二维装配图。要求设计完整正确,图纸能够完整表达所设计总成或零部件的结构特点(7) 第7周(4月11日4月17日):绘制二维部分零件图(8) 第8周(4月18日4月24日):接受中期检查。(9) 第9周(4月25日5月1日):对中期检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10)第10周(5月2日5月8日):对设计草图进行修改,绘制三维零件图并进行装配(11)第11周(5月9日5月15日):进行相关校核。(12)第12周( 5月16日5月22日):完成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初稿。(13)第13周( 5月23日5月29日):说明书及图纸送审,根据审阅老师意见进行修改。(14)第14周( 5月30日6月5日):预答辩。(15)第15周( 6月6日6月12日):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16)第16周( 6月13日6月19日):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17)第17周( 6月20日6月26日):答辩。五、主要参考资料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北京BJ1041 整体式驱动桥设计 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车辆工程B07-1班 学 生 姓 名: 导 师 姓 名: 开 题 时 间: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1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近几年,我国驱动桥总成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驱动桥总成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驱动桥总成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驱动桥总成市场的发展研究需求增大。1、国外研究现状现在,世界上货车普遍采用两种驱动桥结构单级减速双曲线螺旋锥齿轮副;带轮边减速(行星齿轮传动)的双级主减速器。后者更适宜于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不同需要。在西欧,带轮边减速的双级主减速器后驱动桥只占整个产品的40%,且有呈下降趋势,在美国只占10%。其原因是这些地区的道路较好,采用单级减速双曲线螺旋锥齿轮副成本较低,故大部分均采用这种结构。而亚洲、非洲和南美国家则采用带轮边减速的双级主减速器的驱动桥,用于非道路和恶劣道路使用的车辆(工程自卸车、运水车等)。国外汽车驱动桥已普遍采用限滑差速器N一Pin牙嵌式或多片摩擦盘式、湿式行车制动器等先进技术。限滑差速器大大减少了轮胎的磨损,而湿式行车制动器则提高了主机的安全性能,简化了维修工作。国内仅一部分车使用N一Pin牙嵌式差速器。限滑差速器成本较高,因而在多数国产驱动桥上一直没有得到应用。目前向国内提供限滑差速器的制造商主要是美国TraCtech公司和德国采埃孚公司。美国Tractech公司在苏州的工厂即将建成投产,主要生产N一Pin牙嵌式、多片摩擦盘式和户下O比例扭矩(三周节)差速器(锁紧系数3.5)。国内如徐工、鼎盛天工等主机制造商等原来自制一部分N一Pin牙嵌式差速器,后因质量不过关而放弃。国内有几个制造商生产比例扭矩差速器,但均为单周节,锁紧系数138,较三周节要小得多。徐州良羽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在停车制动器(液压)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用于重型卡车产品,但国产此类产品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美国戴纳(Dana)公司斯皮赛尔重型车桥和制动器部最近研制成新一代货车用中型和重型科尔德(Gold)系列车桥,其中一种重型单级减速驱动桥和两种中型单级减速驱动桥已投人生产。除供应纳维斯塔国际公司和麦克货车公司用外,并将积极开拓世界市场。新型科尔德重型523压S单级桥标定载荷1044Okg,采用新设计的恒齿高准双曲面齿轮,直径470m垃。该齿轮采用专利工艺加工,齿根全圆弧倒角,比传统的准双曲面齿轮更坚固。该齿轮具有表面塑性变形小,产生的热量少,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据试验表明,新的523作S车桥比先前10440kg车桥的使用寿命提高2倍,如在523于S车轿上加装控制式差速锁还能大大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牵引力。来用整体式球墨铸铁外壳制成的5135一和5150一S两种型号的中型桥,额定载荷分别为6129kg和6810kg,传动比值范围3.07、4.78。这两种车桥是为低断面轮胎,较高速度车辆而设计的。其为快速和长途运输需求而安装锥形滚柱轴承具有较高承载能力;其高频淬火的车桥轴使用寿命长,适用多种润滑剂的三唇橡胶油封密封性能好。国外轻型货车驱动桥开发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建立新的驱动桥开发模式成为国内外驱动桥开发团体的新目标。驱动桥设计新方法的应用使得其开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加。 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驱动桥制造企业的开发模式主要由测绘、引进、自主开发三种组成。主要存在技术含量低,开发模式落后,技术创新力不够,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少等问题。一些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要好些的企业,测绘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原装桥,并且这些企业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开发体系和流程,也具有较完善的试验手段,但是开发过程属于对国外的仿制,对其逆向研究后结合自我情况生产。总之,我国汽车驱动桥的研究设计与世界先进驱动桥设计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车桥制造业虽然有一些成果,但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仿制、再加上自己改进的基础上了取得的。个别比较有实力的企业,虽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但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各种国外汽车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团队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我国的驱动桥设计和制造会逐渐发展起来,并跟上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按结构形式,驱动桥可分为三大类: (1).中央单级减速驱动桥 是驱动桥结构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是驱动桥的基本形式,在重型卡车中占主导地位。一般在主传动比小于6 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中央单级减速驱动桥。目前的中央单级减速器趋于采用双曲线螺旋伞齿轮,主动小齿轮采用骑马式支承,有差速锁装置供选用。 (2).中央双级减速驱动桥 在国内目前的市场上,中央双级驱动桥主要有2 种类型:一类载重汽车后桥设计,如伊顿系列产品,事先就在单级减速器中预留好空间,当要求增大牵引力与速比时,可装入圆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将原中央单级改成中央双级驱动桥,这种改制“三化”(即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高,桥壳、主减速器等均可通用,锥齿轮直径不变;另一类如洛克威尔系列产品,当要增大牵引力与速比时,需要改制第一级伞齿轮后,再装入第二级圆柱直齿轮或斜齿轮,变成要求的中央双级驱动桥,这时桥壳可通用,主减速器不通用,锥齿轮有2 个规格。由于上述中央双级减速桥均是在中央单级桥的速比超出一定数值或牵引总质量较大时,作为系列产品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型号,它们很难变型为前驱动桥,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综合来说,双级减速桥一般均不作为一种基本型驱动桥来发展,而是作为某一特殊考虑而派生出来的驱动桥存在。 (3).中央单级、轮边减速驱动桥 轮边减速驱动桥较为广泛地用于油田、建筑工地、矿山等非公路车与军用车上。当前轮边减速桥可分为2类:一类为圆锥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桥;另一类为圆柱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驱动桥。圆锥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桥由圆锥行星齿轮式传动构成的轮边减速器,轮边减速比为固定值2,它一般均与中央单级桥组成为一系列。在该系列中,中央单级桥仍具有独立性,可单独使用,需要增大桥的输出转矩,使牵引力增大或速比增大时,可不改变中央主减速器而在两轴端加上圆锥行星齿轮式减速器即可变成双级桥。这类桥与中央双级减速桥的区别在于:降低半轴传递的转矩,把增大的转矩直接增加到两轴端的轮边减速器上,其“三化”程度较高。但这类桥因轮边减速比为固定值2,因此,中央主减速器的尺寸仍较大,一般用于公路、非公路军用车。圆柱行星齿轮式轮边减速桥,单排、齿圈固定式圆柱行星齿轮减速桥,一般减速比在3至4.2之间。由于轮边减速比大,因此,中央主减速器的速比一般均小于3,这样大锥齿轮就可取较小的直径,以保证重型卡车对离地问隙的要求。这类桥比单级减速器的质量大,价格也要贵些,而且轮谷内具有齿轮传动,长时间在公路上行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引起过热;因此,作为公路车用驱动桥,它不如中央单级减速桥。3、选题目的和意义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大总成,承载着汽车的满载簧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及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予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汽车驱动桥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动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另外,汽车驱动桥在汽车的各种总成中也是涵盖机械零件、部件、分总成等的品种最多的大总成。例如,驱动桥包含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半轴及轮边减速器)、桥壳和各种齿轮。综上所诉,汽车驱动桥设计涉及的机械零部件及元件的品种极为广泛,对这些零部件、元件及总成的制造也几乎要设计到所有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驱动桥,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可以更好的学习并掌握现代汽车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所以本题设计一款结构优良的轻型货车驱动桥具有一定的意义。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设计的基本内容 (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2)汽车后驱动桥的总体结构设计;(3)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4)差速器的设计;(5)后桥壳的设计;(6)半轴的设计。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主减速器结构选择和参数计算。 (2)差速器结构选择和参数计算。 (3)半轴形式选择和参数计算。 (4)桥壳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驱动桥壳结构设计驱动半轴结构设计差速器结构设计主减速器结构设计完成绘图和设计说明书主减速器参数计算差速器参数计算驱动桥壳参数计算驱动半轴参数计算强度校核利用AUTO CAD绘图四、进度安排(1) 第1周:查阅参考资料,收集相关技术资料,掌握汽车驱动桥设计方法。(2) 第2周:结合任务书制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3) 第3-5周: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4) 第6周:继续绘制图纸。完成汽车后驱动桥的总体结构设计;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5) 第7周:绘制零件图,继续绘制图纸。完成差速器的设计;后桥壳的设计;半轴的设计(6) 第8周:接受中期检查。(7) 第9周:对中期检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进一步完成设计。(8) 第10-11周:对设计草图进行修改,绘制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9) 第12周:完成设计图纸及说明书。(10)第13周:说明书及图纸送审,根据审阅老师意见进行修改。(11)第14周:预答辩。(12)第15-16周:修改预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准备答辩。(13)第17周:答辩。五、参考文献1刘惟信主编.汽车设计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刘惟信主编.汽车车桥设计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汽车工程编写组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M.第一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4冯健璋主编.汽车理论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下册) M.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黄景宇主编.汽车典型结构图册M.第一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7朱龙根主编.机械设计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王国权.汽车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王霄峰.汽车底盘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高杰.驱动桥单级主减速器总成J.现代零部件 2004,09.11王铁.汽车后桥的非保守模糊可靠度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8.12陈珂.汪永超.汽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结构设计优化研究J.机械传动2008.13吴训成,毛世民点接触齿面啮合分析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2000.14阮军.谈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结构的改进.山西焦煤科技J.2008.15John Fenton. Handbook of Automotive Powertrain and Chassis Design. London: Professional Eegineering Publisng,1998.16LechnerG,Naunheimerh.AutomotiveTransmissions:Fundamentals,Selction,Design and Application.Berlin:Springer,1999.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 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B07-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高级实验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二一一年六月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 要驱动桥是汽车的重要总成部件,也是汽车总成中的重要承载件,所以驱动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整体的性能和零件的使用寿命等。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桥壳四部分组成,其基本功用是降速增扭,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左右车轮,并使汽车在转向时保证左右车轮的差速功能,此外,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本设计首先论述了驱动桥的总体结构,在分析了驱动桥的结构形式及优缺点后确定总体设计方案:主减速器采用螺旋锥齿轮的单级主减速器,差速器采用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半轴采用全浮式半轴,桥壳采用整体式桥壳。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单级减速器、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全浮式半轴的设计和桥壳的计算和校核及材料选取等工作。关键词:整体式;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42ABSTRACTDrive axle assembly is an important vehicle components and an important bearing in the vehicle assembly parts, so drive axle of a direct impact on overall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ponent life.Drive axle from the final drive, differential, axle and axle housing of four parts, the basic skills by using a spin-down twist, the engines power pass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s, and to ensure the car when the steering wheel left and right differential function, in addition, but also act on the road and bear the car frame or between the vertical force, vertical force and lateral force.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drive axle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rive axle of the structure and determ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sign options: with integral drive axle, main reducer reducer reducer type single stage, the main spiral bevel gear reducer gears,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with conical differential, axle with full floating type, with cast axle Integral axle.The design was completed for a single-stage reducer,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cone, full floating axle half shaft design and Check an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so on. Keywords: Integral; Drive Axle; Final Drive; Differential; Axle; Drive Axle Housing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设计目的及意义11.2 国内外驱动桥研究状况11.3 设计主要内容3第2章 驱动桥的总体方案确定42.1驱动桥的种类结构和设计要求42.1.1汽车车桥的种类42.1.2驱动桥的种类42.1.3驱动桥结构组成42.1.4 驱动桥设计要求52.2 设计车型主要参数52.3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52.3.1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及选择52.3.2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及选择72.3.3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及安装方法82.4 差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92.5半轴的分类及方案的确定102.6 桥壳的分类及方案的确定102.7本章小结11第3章 主减速器设计123.1概述123.2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与强度计算123.2.1 主减速器计算载荷的确定123.2.2 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133.2.3 主减速器齿轮强度计算163.2.4 主减速器轴承计算213.3主减速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273.4主减速器的润滑283.5 本章小结28第4章 差速器设计294.1概述294.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原理294.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304.4对称圆锥行星锥齿轮差速器的设计314.4.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314.4.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34.4.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34 4.4.4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354.5 本章小结36第5章 半轴设计375.1概述375.2半轴的设计与计算375.2.1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的确定375.2.2半轴杆部直径的初选385.2.3 全浮式半轴强度计算395.2.4 全浮式半轴花键强度计算395.2.5 半轴材料与热处理405.3 本章小结41第6章 驱动桥桥壳的设计426.1概述426.2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426.2.1 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426.2.2 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桥壳的强度446.2.3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的强度计算446.2.4 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466.2.5 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桥壳强度计算476.3 本章小结51结论52参考文献53致谢54第1章 绪 论1.1 设计目的及意义近几年,我国驱动桥总成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驱动桥总成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驱动桥总成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驱动桥总成市场的发展研究需求增大。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的汽车驱动桥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各生产厂家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批量化的局面,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要总成,承载着汽车车架及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予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汽车驱动桥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动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汽车驱动桥设计涉及的机械零部件及元件的品种极为广泛,对这些零部件、元件及总成的制造也几乎要设计到所有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驱动桥,能大大降低整车生产的总成本,推动汽车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可以更好的学习并掌握现代汽车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所以基于北京BJ1041C4DG轻型货车设计一款结构优良的整体式驱动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2 国内外驱动桥研究状况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整体式驱动桥开发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建立新的驱动桥开发模式成为国内外驱动桥开发团体的新目标。驱动桥设计新方法的应用使得其开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加。国外的最新开发模式和驱动桥新技术包括:(1) 并行工程开发模式 并行工程开发模式是对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机械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然后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产品的一种设计方法,能够缩短新产品的设计时间、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以DANA为代表的意大利企业多已采用了该类设计方法, 优点是: 减少设计及工装制造的投入, 减少了零件种类, 提高规模生产程度, 降低制造费用, 提高市场响应速度等。(2)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对工程结构进行振动分析研究的最先进的现代方法与手段之一。它可以定义为对结构动态特性的解析分析(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分析(实验模态分析),其结构动态特性用模态参数来表征。模态分析技术的特点与优点是在对系统做动力学分析时,用模态坐标代替物理学坐标,从而可大大压缩系统分析的自由度数目,分析精度较高。驱动桥的振动特性不但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强度,而且对整车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驱动桥进行模态分析,掌握和改善其振动特性,是设计中的重要方面。(3) 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不需要对所分析的结构进行严格的简化,既可以考虑各种计算要求和条件,也可以计算各种工况,而且计算精度高。有限元法将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离散为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简化为适合于数值解法的问题。只要确定了单元的力学特性,就可以按照结构分析的方法求解,使分析过程大为简化,配以计算机就可以解决许多解析法无法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目前,有限元法己经成为求解数学、物理、力学以及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也为驱动桥壳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4) 高性能制动器技术 在发达国家驱动桥产品中, 已出现了自循环冷却功能的湿式制动器桥、带散热风送的盘式制动器桥、适于ABS的蹄、鼓式和盘式制动器桥、带自动补偿间隙的盘式制动器等配置高性能制动器桥, 同时制动器的布置位置也出现了从桥臂处分别向桥包总成和轮边端部转移的趋势。前种处理方式易于散热, 后种处理方式为了降低成本, 甚至有厂商把制动器的壳体与桥壳铸为一体, 既易于散热,又利于降低材料成本, 但这对铸造技术、铸造精度和加工精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5) 电子智能控制技术进入驱动桥产品 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汽车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现代汽车上使用的ABS(制动防抱死控制)、ASR(驱动力控制系统)等系统1。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驱动桥制造企业的开发模式主要由测绘、引进、自主开发三种组成。主要存在技术含量低,开发模式落后,技术创新力不够,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少等问题。一些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要好些的企业,测绘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原装桥,并且这些企业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开发体系和流程,也具有较完善的试验手段,但是开发过程属于对国外的仿制,对其逆向研究后结合自我情况生产。总之,我国汽车驱动桥的研究设计与世界先进驱动桥设计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车桥制造业虽然有一些成果,但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纺制、再加上自己改进的基础上了取得的。个别比较有实力的企业,虽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但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各种国外汽车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团队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我国的驱动桥设计和制造会逐渐发展起来,并跟上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2。1.3 设计主要内容1、驱动桥结构形式及布置方案的确定。2、驱动桥零部件尺寸参数确定及校核:(1)完成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及校核;(2)完成差速器的设计与计算及校核;(3)完成半轴的设计与计算及校核;(4)完成驱动桥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3、AUTOCAD完成驱动桥装配图和主要部分零件图。第2章 驱动桥的总体方案确定2.1 驱动桥的分类和设计要求2.1.1 汽车车桥的种类汽车的驱动桥与从动桥统称为车桥,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它的两端安装车轮,其功用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于车轮之间各方向的作用力及其力矩。根据悬架结构的不同,车桥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当采用非独立悬架时,车桥中部是刚性的实心或空心梁,这种车桥即为整体式车桥;断开式车桥为活动关节式结构,与独立悬架配用。在绝大多数的载货汽车和少数轿车上,采用的是整体式非断开式。断开式驱动桥两侧车轮可独立相对于车厢上下摆动。根据车桥上车轮的作用,车桥又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一般货车多以前桥为转向桥,而后桥或中后两桥为驱动桥。2.1.2 驱动桥的种类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基本功用首先是增扭、降速,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即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从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其次,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驱动桥分为断开式和非断开式两种。驱动桥的结构型式与驱动车轮的悬挂型式密切相关。当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挂时,例如在绝大多数的载货汽车和部分小轿车上,都是采用非断开式驱动桥,其桥壳是一根支撑在左右驱动车轮上的刚性空心梁,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所有的传动件都装在其中;当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挂时,则配以断开式驱动桥4。2.1.3 驱动桥结构组成在多数汽车中,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半轴)及桥壳等部件如图2.1所示。 1 2 3 4 5 61轮毂 2半轴 3钢板弹簧座 4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 5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 6差速器总成图2.1 驱动桥2.1.4 驱动桥设计要求1、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以保证汽车在给定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2、外廓尺寸小,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离地间隙,以满足通过性的要求。3、齿轮及其他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4、在各种载荷和转速工况下有较高的传动效率。5、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和传递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此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质量,尤其是簧下质量,减少不平路面的冲击载荷,提高汽车的平顺性。6、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7、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维修,调整方便。2.2设计车型主要参数1、整车总质量m=4495kg2、发动机最大转矩 EMBED Equ!tion.3 =201Nm3、变速器一档传动比=5.5574、主减速器传动比=5.832.3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2.3.1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及选择按齿轮副结构型式分,主减速器的齿轮传动主要有螺旋锥齿轮式传动、双曲面齿轮式传动、圆柱齿轮式传动(又可分为轴线固定式齿轮传动和轴线旋转式齿轮传动即行星齿轮式传动)和蜗杆蜗轮式传动等形式。在发动机横置的汽车驱动桥上,主减速器往往采用简单的斜齿圆柱齿轮;在发动机纵置的汽车驱动桥上,主减速器往往采用圆锥齿轮式传动或准双曲面齿轮式传动。 在现代货车车驱动桥中,主减速器采用得最广泛的是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螺旋锥齿轮如图2.2(a)所示主、从动齿轮轴线交于一点,交角都采用90度。螺旋锥齿轮的重合度大,啮合过程是由点到线,因此,螺旋锥齿轮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工作平稳,即使在高速运转时其噪声和振动也是很小的。双曲面齿轮如图2.2(b)所示主、从动齿轮轴线不相交而呈空间交叉。和螺旋锥齿轮相比,双曲面齿轮的优点有:1、尺寸相同时,双曲面齿轮有更大的传动比。2、传动比一定时,如果主动齿轮尺寸相同,双曲面齿轮比螺旋锥齿轮有较大轴径,较高的轮齿强度以及较大的主动齿轮轴和轴承刚度。(b)(a)图2.2 螺旋锥齿轮与双曲面齿轮3、当传动比一定,主动齿轮尺寸相同时,双曲面从动齿轮的直径较小,有较大的离地间隙。4、工作过程中,双曲面齿轮副既存在沿齿高方向的侧向滑动,又有沿齿长方向的纵向滑动,这可以改善齿轮的磨合过程,使其具有更高的运转平稳性。双曲面齿轮传动有如下缺点:1、长方向的纵向滑动使摩擦损失增加,降低了传动效率。2、齿面间有大的压力和摩擦功,使齿轮抗啮合能力降低。3、双曲面主动齿轮具有较大的轴向力,使其轴承负荷增大。4、双曲面齿轮必须采用可改善油膜强度和防刮伤添加剂的特种润滑油。螺旋锥齿轮传动的主、从动齿轮轴线垂直相交于一点,齿轮并不同时在全长上啮合,而是逐渐从一端连续平稳地转向另一端。另外,由于轮齿端面重叠的影响,至少有两对以上的轮齿同时捏合,螺旋锥齿轮能承受大的载荷,而且工作平稳,即使在高速运转时其噪声和振动也是很小的,所以本次设计采用螺旋锥齿轮。2.3.2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及选择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分为单级减速、双级减速、单级贯通、双级贯通、主减速及轮边减速等。减速形式的选择与汽车的类型及使用条件有关,有时也与制造厂的产品系列及制造条件有关,但它主要取决于由动力性、经济性等整车性能所要求的主减速比io的大小及驱动桥下的离地间隙、驱动桥的数目及布置形式等。通常单极减速器用于主减速比io7.6的各种中小型汽车上。 (a) 单级主减速器 (b) 双级主减速器图2.3主减速器如图2.3(a)所示,单级减速驱动车桥是驱动桥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制造工艺较简单,成本较低,是驱动桥的基本型,在货车车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货车车发动机向低速大扭矩发展的趋势使得驱动桥的传动比向小速比发展;随着公路状况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许多货车使用条件对汽车通过性的要求降低,因此,产品不必像过去一样,采用复杂的结构提高其的通过性;与带轮边减速器的驱动桥相比,由于产品结构简化,单级减速驱动桥机械传动效率提高,易损件减少,可靠性增加。如图2.3(b)所示,与单级主减速器相比,由于双级主减速器由两级齿轮减速组成,使其结构复杂、质量加大;主减速器的齿轮及轴承数量的增多和材料消耗及加工的工时增加,制造成本也显著增加,只有在主减速比较大(7.616时,取=0。=1383.91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3.2.2 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1、 主、从动齿数的选择 选择主、从动锥齿轮齿数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为了磨合均匀,之间应避免有公约数;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合度和高的轮齿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齿数和应不小于40;为了啮合平稳,噪声小和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对于商用车一般不小于6;主传动比较大时,尽量取得小一些,以便得到满意的离地间隙。对于不同的主传动比,和应有适宜的搭配。主减速器的传动比为5.83,初定主动齿轮齿数z1=7,从动齿轮齿数z2=40。2、从动锥齿轮节圆直径及端面模数的选择 根据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见式3.1和式3.2并取两式计算结果中较小的一个作为计算依据,按经验公式选出: (3.5) 式中:直径系数,取=1316;计算转矩,取,较小的。取=5860.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计算得,=234.38288.47mm,初取=260mm。 选定后,可按式算出从动齿轮大端模数,并用下式校核 (3.6) 式中:模数系数,取=0.30.4;计算转矩,取。 =5.47.2由GB/T12368-1990,取=6.5mm,满足校核。所以有:=45.5mm =260mm。3、螺旋锥齿轮齿面宽的选择 通常推荐圆锥齿轮从动齿轮的齿宽F为其节锥距的0.3倍。对于汽车工业,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面宽度推荐采用:F=0.155=40.3mm4、螺旋锥齿轮螺旋方向 主、从动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是相反的。螺旋方向与锥齿轮的旋转方向影响其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当变速器挂前进挡时,应使主动锥齿轮的轴向力离开锥顶方向。这样可使主、从动齿轮有分离的趋势,防止轮齿因卡死而损坏。所以主动锥齿轮选择为左旋,从锥顶看为逆时针运动,这样从动锥齿轮为右旋,从锥顶看为顺时针,驱动汽车前进。5、 旋角的选择 螺旋角是在节锥表面的展开图上定义的,齿面宽中点处为该齿轮的名义螺旋角。螺旋角应足够大以使1.25。因越大传动就越干稳,噪声就越低。在一般机械制造用的标准制中,螺旋角推荐用35。6、法向压力角a的选择 压力角可以提高齿轮的强度,减少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但对于尺寸小的齿轮,大压力角易使齿顶变尖及刀尖宽度过小,并使齿轮的端面重叠系数下降,一般对于“格里森”制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来说,载货汽车可选用20压力角8。7、主从动锥齿轮几何计算计算结果如表3.1 表3.1 主减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用表序号项 目计 算 公 式计 算 结 果1主动齿轮齿数72从动齿轮齿数403模数6.54齿面宽=40.35工作齿高10.14mm6全齿高=11.26mm7法向压力角=208轴交角 EMBED Aquation.3 =909节圆直径=45.5mm=260mm10节锥角arctan=90-=9.92=80.0811节锥距A=A=132.08mm12周节t=3.1416 t=20.42mm13齿顶高=8.385mm=1.755mm14齿根高=2.875mm=9.505mm15径向间隙c=c=1.12mm16齿根角=1.24=4.1217面锥角;=14.04=81.3218根锥角=8.68=75.9619外圆直径=62.02mm=260.6mm20节锥顶点止齿轮外缘距离=128.56mm=21.02mm21理论弧齿厚=15.103mm=5.317mm22齿侧间隙B=0.1780.2280.3mm23螺旋角=353.2.3螺旋锥齿轮的强度计算1、损坏形式及寿命在完成主减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之后,应对其强度进行计算,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以及安全可靠性地工作。在进行强度计算之前应首先了解齿轮的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齿轮的损坏形式常见的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及剥落、齿面胶合、齿面磨损等。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述如下:(1)轮齿折断 主要分为疲劳折断及由于弯曲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过载折断。折断多数从齿根开始,因为齿根处齿轮的弯曲应力最大。 疲劳折断 在长时间较大的交变载荷作用下,齿轮根部经受交变的弯曲应力。如果最高应力点的应力超过材料的耐久极限,则首先在齿根处产生初始的裂纹。随着载荷循环次数的增加,裂纹不断扩大,最后导致轮齿部分地或整个地断掉。在开始出现裂纹处和突然断掉前存在裂纹处,在载荷作用下由于裂纹断面间的相互摩擦,形成了一个光亮的端面区域,这是疲劳折断的特征,其余断面由于是突然形成的故为粗糙的新断面。 过载折断 由于设计不当或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不符合要求,或由于偶然性的峰值载荷的冲击,使载荷超过了齿轮弯曲强度所允许的范围,而引起轮齿的一次性突然折断。 为了防止轮齿折断,应使其具有足够的弯曲强度,并选择适当的模数、压力角、齿高及切向修正量、良好的齿轮材料及保证热处理质量等。齿根圆角尽可能加大,根部及齿面要光洁。(2)齿面的点蚀及剥落 齿面的疲劳点蚀及剥落是齿轮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约占损坏报废齿轮的70%以上。它主要由于表面接触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点蚀:是轮齿表面多次高压接触而引起的表面疲劳的结果。由于接触区产生很大的表面接触应力,常常在节点附近,特别在小齿轮节圆以下的齿根区域内开始,形成极小的齿面裂纹进而发展成浅凹坑,形成这种凹坑或麻点的现象就称为点蚀。一般首先产生在几个齿上。在齿轮继续工作时,则扩大凹坑的尺寸及数目,甚至会逐渐使齿面成块剥落,引起噪音和较大的动载荷。在最后阶段轮齿迅速损坏或折断。减小齿面压力和提高润滑效果是提高抗点蚀的有效方法,为此可增大节圆直径及增大螺旋角,使齿面的曲率半径增大,减小其接触应力。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大齿面宽也是一种办法。齿面剥落:发生在渗碳等表面淬硬的齿面上,形成沿齿面宽方向分布的较点蚀更深的凹坑。凹坑壁从齿表面陡直地陷下。造成齿面剥落的主要原因是表面层强度不够。例如渗碳齿轮表面层太薄、心部硬度不够等都会引起齿面剥落。当渗碳齿轮热处理不当使渗碳层中含碳浓度的梯度太陡时,则一部分渗碳层齿面形成的硬皮也将从齿轮心部剥落下来。(3)齿面胶合 在高压和高速滑摩引起的局部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或润滑冷却不良、油膜破坏形成金属齿表面的直接摩擦时,因高温、高压而将金属粘结在一起后又撕下来所造成的表面损坏现象和擦伤现象称为胶合。它多出现在齿顶附近,在与节锥齿线的垂直方向产生撕裂或擦伤痕迹。轮齿的胶合强度是按齿面接触点的临界温度而定,减小胶合现象的方法是改善润滑条件等。(4)齿面磨损 这是轮齿齿面间相互滑动、研磨或划痕所造成的损坏现象。规定范围内的正常磨损是允许的。研磨磨损是由于齿轮传动中的剥落颗粒、装配中带入的杂物,如未清除的型砂、氧化皮等以及油中不洁物所造成的不正常磨损,应予避免。汽车主减速器及差速器齿轮在新车跑合期及长期使用中按规定里程更换规定的润滑油并进行清洗是防止不正常磨损的有效方法。汽车驱动桥的齿轮,承受的是交变负荷,其主要损坏形式是疲劳。其表现是齿根疲劳折断和由表面点蚀引起的剥落。在要求使用寿命为20万千米或以上时,其循环次数均以超过材料的耐久疲劳次数。因此,驱动桥齿轮的许用弯曲应力不超过210.9Nmm.表3.2给出了汽车驱动桥齿轮的许用应力数值。 表3.2汽车驱动桥齿轮的许用应力 ( Nmm)计算载荷 主减速器齿轮的许用弯曲应力主减速器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差速器齿轮的许用弯曲应力,中的较小者7002800980210.91750210.9 实践表明,主减速器齿轮的疲劳寿命主要与最大持续载荷(即平均计算转矩)有关,而与汽车预期寿命期间出现的峰值载荷关系不大。汽车驱动桥的最大输出转矩和最大附着转矩并不是使用中的持续载荷,强度计算时只能用它来验算最大应力,不能作为疲劳损坏的依据9。2、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强度计算(1)单位齿长上的圆周力 在汽车主减速器齿轮的表面耐磨性,常常用其在轮齿上的假定单位压力即单位齿长圆周力来估算,即 (3.7)式中:单位齿长上的圆周力,N/mm; P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N,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大附着力矩两种载荷工况进行计算。按发动机最大转矩计算时: (3.8)式中: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在此取201; 变速器的传动比; 主动齿轮节圆直径,在此取45.5mm.;按上式计算一档时: Nmm表3.3 许用单位齿长上的圆周力 (Nmm)类别档位一档二档直接档轿车893536321载货汽车1429250公共汽车982214牵引汽车536250(2)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 汽车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轮齿的计算弯曲应力为 (3.10)式中:齿轮计算转矩,对从动齿轮,取,较小的者即=5860.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和=1383.91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来计算;对主动齿轮应分别除以传动效率和传动比得=1005.26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237.37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超载系数,1.0; 尺寸系数=0.71; 载荷分配系数取=1; 质量系数,对于汽车驱动桥齿轮,档齿轮接触良好、节及径向跳动精度高时,取1;J计算弯曲应力用的综合系数,见图3.1,=0.23,=0.19。按计算: 主动锥齿轮弯曲应力=520.71 Nmm700 Nmm从动锥齿轮弯曲应力=634.1Nmm700 Nmm按计算:主动锥齿轮弯曲应力=122.95 Nmm210.9 Nmm从动锥齿轮弯曲应力=151.86 Nmm210.9Nmm综上所述由表3.2,计算的齿轮满足弯曲强度的要求。相啮合齿轮的齿数求综合系数J的齿轮齿数图3.1 弯曲计算用综合系数J(3)轮齿的接触强度计算 螺旋锥齿轮齿面的计算接触应力(Nmm)为: (3.11)式中:主动齿轮计算转矩分别为=1005.26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237.377;材料的弹性系数,对于钢制齿轮副取232.6;主动齿轮节圆直径,45.5mm;,同3.10;尺寸系数,=1; 表面质量系数,对于制造精确的齿轮可取1; F齿面宽,取齿轮副中较小值即从动齿轮齿宽40.3mm; J 计算应力的综合系数,J =0.128,见图3.2所示。小齿轮齿数接触强度计算用J大齿轮齿数图3.2 接触强度计算综合系数J按计算,=1154.492800 Nmm 按计算,=1327.691750 Nmm由表3.2轮齿齿面接触强度满足校核。3.2.4主减速器的轴承计算轴承的计算主要是计算轴承的寿命。设计时,通常是先根据主减速器的结构尺寸初步确定轴承的型号,然后验算轴承寿命。影响轴承寿命的主要外因是它的工作载荷及工作条件,因此在验算轴承寿命之前,应先求出作用在齿轮上的轴向力、径向力、圆周力,然后再求出轴承反力,以确定轴承载荷。1、作用在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上的力如图3.4所示锥齿轮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啮合的齿面上作用有一法向力。该法向力可分解为沿齿轮切向方向的圆周力、沿齿轮轴线方向的轴向力及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径向力。图3.4 主动锥齿轮工作时受力情况为计算作用在齿轮的圆周力,首先需要确定计算转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变速器挡位的改变,且发动机也不全处于最大转矩状态,故主减速器齿轮的工作转矩处于经常变化中。实践表明,轴承的主要损坏形式为疲劳损伤,所以应按输入的当量转矩进行计算。作用在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上的当量转矩可按下式计算10:(3.13)式中:发动机最大转矩,在此取201Nm;,变速器在各挡的使用率,可参考表3.4选取0.5,2,5,15,77.5;,变速器各挡的传动比5.557,3.65,2.37,1.54,1;,变速器在各挡时的发动机的利用率,可参考表3.4选取50,60,70,70,60。经计算=193.73 Nm齿面宽中点的圆周力P为:=10050.84N (3.14)式中:T作用在该齿轮上的转矩。主动齿轮的当量转矩; 该齿轮齿面宽中点的分度圆直径。对于螺旋锥齿轮 所以:38.55mm =220.3mm; 从动齿轮的节锥角80.753。计算螺旋锥齿轮的轴向力与径向力根据条件选用表3.5中公式。表3.4及的参考值变速器档位车型轿车公共汽车载货汽车III挡IV挡IV挡IV挡带超速档IV挡IV挡带超速档V挡80I IIIIIIVV19901420750.82.51680.72627651415501311850.53.57590.5251577.5IIIIIIIVV60 60507065606065605050707060607070606050607060506070705060707060注:表中,其中发动机最大转矩,;汽车总重,。表3.5 圆锥齿轮轴向力与径向力主动齿轮轴向力径向力螺旋方向旋转方向右左顺时针反时针右左反时针顺时针主动齿轮的螺旋方向为左;旋转方向为顺时针:=8175.02 N (3.15)= 3204.19 N (3.16)从动齿轮的螺旋方向为右: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3204.19(N) (3.17) =8175.02(N) (3.18)式中:齿廓表面的法向压力角20; 主动齿轮的节锥角9.91;从动齿轮的节锥角80.09。2、主减速器轴承载荷的计算轴承的轴向载荷就是上述的齿轮的轴向力。但如果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作支承时,还应考虑径向力所应起的派生轴向力的影响。而轴承的径向载荷则是上述齿轮的径向力,圆周力及轴向力这三者所引起的轴承径向支承反力的向量和。当主减速器的齿轮尺寸,支承形式和轴承位置已初步确定,计算出齿轮的轴向力、径向力圆周力后,则可计算出轴承的径向载荷。对于采用骑马式的主动锥齿轮和骑马式的从动锥齿轮的轴承径向载荷,如图3.5所示图3.5 主减速器轴承的布置尺寸轴承A,B的径向载荷分别为= (3.19) (3.20)式中:已知=10050.84N,=3204.19N,=8175.02N , 38.55mm, a=34mm,b=18mm,c=16mm。所以,轴承A的径向力=5329.82 N 轴承B的径向力=8126.6 N轴承的寿命为 s (3.21)式中: 为温度系数,在此取1.0;为载荷系数,在此取1.2;Cr额定动载荷,N:其值根据轴承型号确定。此外对于无轮边减速器的驱动桥来说,主减速器的从动锥齿轮轴承的计算转速为 r/min (3.22)式中:轮胎的滚动半径,0.357m; 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对于载货汽车和公共汽车可取3035 km/h,在此取32.5 km/h。所以有上式可得=242.1 r/min主动锥齿轮的计算转速=242.15.833=1412.16 r/min。所以轴承能工作的额定轴承寿命: h (3.23)式中: 轴承的计算转速,1310.50r/min。若大修里程S定为100000公里,可计算出预期寿命即 = h (3.24) 所以=3076.9 h对于轴承A和B,在此并不是单独一个轴承,而是一对轴承,根据尺寸,在此选用30207型轴承,d=35mm,D=72mm,Cr=54.2KN,e=0.37对于轴承A,在此径向力=5329.82N,轴向力A=8175.02N,所以=1.21eX=0.4,Y=1.6当量动载荷 Q= (3.25)式中:冲击载荷系数在此取1.2;所以,Q=15211.96N。由于采用的是成对轴承=2Cr,所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4440.2 h3076.9 h=所以轴承A符合使用要求。对于轴承B,径向力=8126.6N,轴向力A=8175.02,所以=0.47eX=0.4,Y=1.6当量动载荷 Q= (3.26)式中:冲击载荷系数在此取1.2;所以,Q=16330.672N=3504.91 h3076.9 h=所以轴承B符合使用要求11。 对于从动齿轮的轴承C,D的径向力R= (3.27) (3.28)已知:P=10050.84N,=3204.19N,=8175.02N,a=180mm,b=94mm.c=86mm所以,轴承C的径向力:=5328.1N;轴承D的径向力:=7581.4N根据尺寸,轴承C,D均采用32103,其额定动载荷Cr为120KN,D=120mm,d=65mm,e=0.4对于轴承C,轴向力A=3091.05N,径向力=4887.4N,并且=0.63e, X=0.4,Y=1.5所以Q=6937.52N =5017.7所以轴承C满足使用要求。对于轴承D,轴向力A=0N,径向力R=7581.4N,X=1,Y=0。所以Q=7581.4N=3732.7 h 所以轴承D满足使用要求12。3.3 主减速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驱动桥锥齿轮的工作条件是相当恶劣的,与传动系的其它齿轮相比,具有载荷大,作用时间长,载荷变化多,带冲击等特点。其损坏形式主要有齿轮根部弯曲折断、齿面疲劳点蚀(剥落)、磨损和擦伤等。根据这些情况,对于驱动桥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应有以下要求:1、具有较高的疲劳弯曲强度和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以及较好的齿面耐磨性,故齿表面应有高的硬度;2、轮齿心部应有适当的韧性以适应冲击载荷,避免在冲击载荷下轮齿根部折断;3、钢材的锻造、切削与热处理等加工性能良好,热处理变形小或变形规律易于控制,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制造时间、减少生产成本并将低废品率;4、选择齿轮材料的合金元素时要适合我国的情况。汽车主减速器用的螺旋锥齿轮以及差速器用的直齿锥齿轮,目前都是用渗碳合金钢制造。在此,齿轮所采用的钢为20CrMnTi用渗碳合金钢制造的齿轮,经过渗碳、淬火、回火后,轮齿表面硬度应达到5864HRC,而心部硬度较低,当端面模数8时为2945HRC。对于渗碳深度有如下的规定:当端面模数m5时, 为0.91.3mm 当端面模数m58时,为1.01.4mm由于新齿轮接触和润滑不良,为了防止在运行初期产生胶合、咬死或擦伤,防止早期的磨损,圆锥齿轮的传动副(或仅仅大齿轮)在热处理及经加工(如磨齿或配对研磨)后均予与厚度0.0050.010mm的磷化处理或镀铜、镀锡。这种表面不应用于补偿零件的公差尺寸,也不能代替润滑。对齿面进行喷丸处理有可能提高寿命达25。对于滑动速度高的齿轮,为了提高其耐磨性,可以进行渗硫处理。渗硫处理时温度低,故不引起齿轮变形。渗硫后摩擦系数可以显著降低,故即使润滑条件较差,也会防止齿轮咬死、胶合和擦伤等现象产生。3.4 主减速器的润滑 主加速器及差速器的齿轮、轴承以及其他摩擦表面均需润滑,其中尤其应注意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前轴承的润滑,因为其润滑不能靠润滑油的飞溅来实现。为此,通常是在从动齿轮的前端靠近主动齿轮处的主减速壳的内壁上设一专门的集油槽,将飞溅到壳体内壁上的部分润滑油收集起来再经过近油孔引至前轴承圆锥滚子的小端处,由于圆锥滚子在旋转时的泵油作用,使润滑油由圆锥滚子的下端通向大端,并经前轴承前端的回油孔流回驱动桥壳中间的油盆中,使润滑油得到循环。这样不但可使轴承得到良好的润滑、散热和清洗,而且可以保护前端的油封不被损坏。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润滑油流进差速器,有的采用专门的倒油匙。 为了防止因温度升高而使主减速器壳和桥壳内部压力增高所引起的漏油,应在主减速器壳上或桥壳上装置通气塞,后者应避开油溅所及之处。加油孔应设置在加油方便之处,油孔位置也决定了油面位置。放油孔应设在桥壳最低处,但也应考虑到汽车在通过障碍时放油塞不易被撞掉。3.5 本章小结本章设计根据所给参数确定了主减速器计算载荷、并根据有关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标准对齿轮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最后对螺旋锥齿轮的相关几何尺寸参数进行列表整理,并且对主动、从动齿轮进行强度校核。对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主减速器的润滑给以说明。第4章 差速器设计4.1 概述汽车在行使过程中,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所滚过的路程往往是不相等的,左右两轮胎内的气压不等、胎面磨损不均匀、两车轮上的负荷不均匀而引起车轮滚动半径不相等;这样,如果驱动桥的左、右车轮刚性连接,则不论转弯行使或直线行使,均会引起车轮在路面上的滑移或滑转,一方面会加剧轮胎磨损,另一方面会使转向沉重,通过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为此,在驱动桥的左右车轮间都装有轮间差速器。4.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原理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是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如图4.1所示,差速器壳3与行星齿轮轴5连成一体,形成行星架。因为它又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6固连在一起,固为主动件,设其角速度为;半轴齿轮1和2为从动件,其角速度为和。A、B两点分别为行星齿轮4与半轴齿轮1和2的啮合点。行星齿轮的中心点为C,A、B、C三点到差速器旋转轴线的距离均为。图4.1 差速器差速原理当行星齿轮只是随同行星架绕差速器旋转轴线公转时,显然,处在同一半径上的A、B、C三点的圆周速度都相等(图3-1),其值为。于是=,即差速器不起作用,而半轴角速度等于差速器壳3的角速度。当行星齿轮4除公转外,还绕本身的轴5以角速度自转时(图),啮合点A的圆周速度为=+,啮合点B的圆周速度为=-。于是+=(+)+(-)即 + =2 (4.1) 若角速度以每分钟转数表示,则 (4.2)式(4.2)为两半轴齿轮直径相等的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征方程式,它表明左右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之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而与行星齿轮转速无关。因此在汽车转弯行驶或其它行驶情况下,都可以借行星齿轮以相应转速自转,使两侧驱动车轮以不同转速在地面上滚动而无滑动。由式(4.2)还可以得知:当任何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零时,另一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为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当差速器壳的转速为零,(例如中央制动器制动传动轴时)若一侧半轴齿轮受其它外来力矩而转动,则有另一侧半轴齿轮即以相同的转速反向转动。4.3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差速器为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等优点,应用广泛。它可分为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摩擦片式差速器和强制锁止式差速器。本设计即使用普通锥齿轮差速器。普通的对称式圆锥齿轮差速器由差速器左右壳,两个半轴齿轮,四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垫片及行星齿轮垫片等组成(如图4.2所示)。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制造方便、用于公路汽车上也很可靠等优点,故广泛用于各类公路车辆上。1-轴承;2-左外壳;3-垫片;4-半轴齿轮;5-垫圈;6-行星齿轮; 7-从动齿轮;8-右外壳;9-十字轴;10-螺栓图4.2 普通的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4.4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4.4.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1、行星齿轮数目的选择 载货汽车多用4个行星齿轮。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mm)的确定 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尺寸通常决定于行星齿轮背面的球面半径,它就是行星齿轮的安装尺寸,实际上代表了差速器圆锥齿轮的节锥距,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差速器的强度。 球面半径可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 (mm) (4.3)式中: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系数,2.522.99; 取,较小的者即=5860.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经计算取=45mm差速器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确定后,即根据下式预选其节锥距: =(0.980.99)=44.5244.97mm 取44.6mm (4.4)3、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齿数的选择 为了得到较大的模数从而使齿轮有较高的强度,应使行星齿轮的齿数尽量少,但一般不应少于10。半轴齿轮的齿数采用1425。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齿数比多在1.52范围内。 在任何圆锥行星齿轮式差速器中,左、右两半轴齿轮的齿数之和,必须能被行星齿轮的数目n所整除,否则将不能安装,即应满足: = I (4.5)式中: ,左,右半轴齿数,=; n行星齿轮数,n=4; I任意整数。取行星齿轮齿数=12,半轴齿轮齿数=24,满足条件。4、差速器圆锥齿轮模数及半轴齿轮节圆直径的初步确定 首先初步求出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节锥角: (4.6)式中: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齿数。 再根据下式初步求出圆锥齿轮的大端模数: =3.32 (4.7)由机械设计手册:GB/T12368-1990,取标准模数=4mm; 确定模数后,节圆直径d即可由下式求得: (4.8)5、压力角 目前汽车差速器齿轮大都选用的压力角,齿高系数为0.8,最少齿数可减至10,并且再小齿轮(行星齿轮)齿顶不变尖的情况下还可由切相修正加大半轴齿轮齿厚,从而使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趋于等强度。6、行星齿轮安装孔直径及其深度L的确定 行星齿轮安装孔与行星齿轮名义直径相同,而行星齿轮安装孔的深度L就是行星齿轮在其轴上的支承长度,如图4.3所示。 图4.3安装孔直径及其深度L =25(mm) =23 mm (4.9)式中:差速器传递的转矩 n行星齿轮数4; 行星齿轮支承面中点到锥顶的距离,mm. ,是半轴齿轮齿面宽中点处的直径,l=38.4mm; 支承面的许用挤压应力,取为69MPa.。4.4.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表4.1为汽车差速器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表中计算用的弧齿厚系数如图图4.4,取=-0.0485。切向修正系数图4.4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切向修正系数(弧齿系数) 表4.1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表(长度单位mm)序号项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1行星齿轮齿数10,应尽量取最小值=122半轴齿轮齿数=1425,且需满足式(4.5)=243模数 =4mm4齿面宽F=(0.250.30)A;b10m12mm5工作齿高=6.4mm6全齿高7.203 mm7压力角 22.58 轴交角 909 节圆直径; 10节锥角,=26.5611节锥距=44.6mm12周节=3.1416=12.57mm13齿顶高;=4.31mm=2.09mm14齿根高=1.788-;=1.788-=2.842mm;=5.062mm15径向间隙=-=0.188+0.051=0.803mm16齿根角=;=3.64; =6.4617面锥角;=33.02=67.0818根锥角;=22.92=56.9819外圆直径;mmmm20节圆顶点至齿轮外缘距离mmmm21理论弧齿厚 =6.516 mm=6.054 mm22齿侧间隙=0.1270.178 mm=0.15mm4.4.3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差速器齿轮的尺寸受结构限制,而且承受的载荷较大,它不像主减速器齿轮那样经常处于啮合状态,只有当汽车转弯或左右轮行驶不同的路程时,或一侧车轮打滑而滑转时,差速器齿轮才能有啮合传动的相对运动,所以差速器齿轮主要进行弯曲强度计算,而对于疲劳寿命则不予考虑13。 汽车差速器齿轮的弯曲应力为 (4.10)式中:T差速器一个行星齿轮给予一个半轴齿轮的转矩,; (4.11) n差速器行星齿轮数目4;半轴齿轮齿数24;超载系数1.0;质量系数1.0;尺寸系数=0.629;载荷分配系数1.1;F齿面宽12mm;m模数4mm;相啮合另一齿轮齿数J计算汽车差速器齿轮弯曲应力的总和系数0.225,见图4.5。求综合系数的齿轮齿数图4.5 弯曲计算用综合系数J 以计算得:=882MPa=980 MPa以计算得:=208.34MPa=210.9Mpa所以由表3.2差速器齿轮强度满足要求。4.4.4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差速器齿轮和主减速器齿轮一样,基本上都是用渗碳合金钢制造,目前用于制造差速器锥齿轮的材料为20CrMnTi、20CrMoTi、22CrMnMo和20CrMo等,本设计采用20CrMnTi,由于差速器齿轮轮齿要求的精度较低,所以精锻差速器齿轮工艺已被广泛应用14。4.5 本章小结本章设计首先介绍了差速器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对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基本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根据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标准值对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列表整理,并且对强度进行了校核,最终确定了所设计差速器的各个参数,并满足了强度校核。第5章 半轴设计5.1 概述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位于汽车传动系的末端,其功用是将转矩由差速器的半轴齿轮传给驱动车轮。在一般的非断开式驱动桥上,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就是半轴,半轴将差速器的半轴齿轮与车轮的轮毂联接起来,半轴的形式主要取决半轴的支承形式:普通非断开式驱动桥的半轴,根据其外端支承的形式或受力状况不同可分为半浮式,3/4浮式和全浮式,在此由于是载重汽车,采用全浮式结构。 设计半轴的主要尺寸是其直径,在设计时首先可根据对使用条件和载荷工况相同或相近的同类汽车同形式半轴的分析比较,大致选定从整个驱动桥的布局来看比较合适的半轴半径,然后对它进行强度校核。5.2 半轴的设计与计算5.2.1全浮式半轴的计算载荷的确定计算时首先应合理地确定作用在半轴上的载荷,应考虑到以下三种可能的载荷工况:(1)纵向力(驱动力或制动力)最大时,其最大值为,附着系数在计算时取0.8,没有侧向力作用;(2)侧向力最大时,其最大值为(发生于汽车侧滑时),侧滑时轮胎与地面的侧向附着系数在计算时取1.0,没有纵向力作用;(3)垂向力最大时(发生在汽车以可能的高速通过不平路面时),其值为,其中为车轮对地面的垂直载荷,为动载荷系数,这时不考虑纵向力和侧向力的作用。 由于车轮承受的纵向力,侧向力值的大小受车轮与地面最大附着力的限制,即有 故纵向力最大时不会有侧向力作用,而侧向力最大时也不会有纵向力作用。全浮式半轴只承受转矩,只计算在上述第一种工况下转矩,如图5.1为全浮半轴支撑示意图。其计算可按求得,其中,的计算,可根据最大附着力和发动机最大转矩计算,并取两者中的较小者。若按最大附着力计算,即 (5.1)式中: 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取0.8; 汽车加速或减速时的质量转移系数,可取1.21.4在此取1.3。若按发动机最大转矩计算,即 (5.2)式中: 差速器的转矩分配系数,对于普通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取0.6; 发动机最大转矩,201Nm; 汽车传动效率,计算时可取0.9; 传动系最低挡传动比=; 应按发动机最大转矩计算则: =3907.11Nm图5.1 全浮式半轴支承示意图5.2.2全浮半轴杆部直径的初选 设计时,全浮式半轴杆部直径的初步选择可按下式进行: 取d=34mm (5.3)式中:d半轴杆部直径mm; T半轴的计算转矩,4005.15; 半轴转矩许用应力,MPa。因半轴材料取40Cr,为784MPa左右,考虑安全系数在1.31.6之间,可取=490588MPa。 5.2.3全浮半轴强度计算半轴的扭转应力可由下式计算:= (5.4)式中:半轴扭转应力,MPa; T半轴的计算转矩3907.11; d半轴杆部直径34mm; 半轴的扭转许用应力,取=490588MPa。=506.53,强度满足要求。5.2.4全浮式半轴花键强度计算为了使半轴的花键内径不小于其杆部直径,常常将加工花键的端部做得粗些,并适当地减小花键槽的深度,因此花键齿数必须相应地增加,通常取10齿(轿车半轴)至18齿(载货汽车半轴)。半轴的破坏形式多为扭转疲劳破坏,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应尽量增大各过渡部分的圆角半径以减小应力集中,本次设计时考虑到此处花键部分与杆部之间的倒角为13mm。重型车半轴的杆部较粗,外端突缘也很大,当无较大锻造设备时可采用两端均为花键联接的结构,且取相同花键参数以简化工艺。在现代汽车半轴上,渐开线花键用得较广,但也有采用矩形或梯形花键的。本次设计采用带有凸缘的全浮式半轴,采用渐开线花键。根据杆部直径为35mm,选择的渐开线的花键具体参数为:花键齿数为15,模数2.5分度圆直径37.5mm,分度圆上压力角为30。半轴花键的剪切应力为: MPa (5.6)半轴花键的挤压应力为: MPa (5.7)式中:半轴承受的最大转矩3907.11;半轴花键外径,40mm;相配的花键孔内径,33.75mm;花键齿数15;花键的工作长度70mm;花键齿宽,mm,=4mm;载荷分布的不均匀系数,计算时取为0.75。根据据上式计算:=66.47 MPa=86.1MPa当传递最大转矩时,半轴花键的剪切应力不超过71.05Mpa,挤压应力不超过196Mpa,所以校核成功。5.2.5半轴材料与热处理半轴多采用含铬的中碳合金钢制造,如40Cr,40CrMnMo,40CrMnSi,40CrMoA,35CrMnSi,35CrMnTi等。40MnB是我国研制出的新钢种,作为半轴材料效果很好。半轴的热处理过去都采用调质处理的方法,调质后要求杆部硬度为HB388444(突缘部分可降至HB248)。近年来采用高频、中频感应淬火的口益增多。这种处理方法使半轴表面淬硬达HRC5263,硬化层深约为其半径的13,心部硬度可定为HRC3035;花键部分表面硬度5055HRC;不淬火区(突缘等)的硬度可定在HB248277范围内。由于硬化层本身的强度较高,加之在半轴表面形成大的残余压应力,以及采用喷丸处理、滚压半轴突缘根部过渡圆角等工艺,使半轴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大为提高,尤其是疲劳强度提高得十分显著。由于这些先进工艺的采用,不用合金钢而采用中碳(40号、45号)钢的半轴也日益增多15 16。本次设计半轴即采用40Cr,中频感应淬火。5.3 本章小结 首先本章设计对半轴的功用进行了说明,并且在纵向力最大时确定了半轴的计算载荷。对半轴进行了具体的设计计算,确定了半轴的各部分尺寸,并进行了校核。最后对材料和热处理做了加以说明。第6章 驱动桥桥壳的设计6.1 概述驱动桥壳的主要功用是支承汽车质量,非断开式驱动桥的桥壳起着支承汽车荷重的作用,并将载荷传给车轮,承受车轮传来的路面反力和反力矩,并经悬架传给车身,因此桥完既是承载件又是传力件它同时又是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的装配体。驱动桥壳应满足如下设计要求:1、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主减速器齿轮啮合正常,并不使半轴产生附加弯曲应力;2、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小质量以提高行驶的平顺性;3、保证足够的离地间隙;4、结构工艺性好,成本低;5、保护装于其中的传动系统部件和防止泥水浸入;6、拆装,调整,维修方便。6.2 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本次设计采用钢板冲压焊接整体式桥壳,选定桥壳的结构形式以后,应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选择其断面尺寸,进行强度计算。汽车驱动桥的桥壳是汽车上的主要承载构件之一,其形状复杂,而汽车的行驶条件如道路状况、气候条件及车辆的运动状态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要精确地计算出汽车行驶时作用于桥壳各处的应力大小是相当困难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在设计桥壳时多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这时将桥壳看成简支梁并校核某些特定断面的最大应力值。我国通常推荐:计算时将桥壳复杂的受力状况简化成三种典型的计算工况,即当车轮承受最大的铅锤力(当汽车满载并行驶与不平路面,受冲击载荷)时;当车轮承受最大切应力(当汽车满载并以最大牵引力行驶和紧急制动)时;以及当车轮承受最大侧向力(当汽车满载侧滑)时。只要在这三种载荷计算工况下桥壳的强度特征得到保证,就认为该桥壳在汽车各种行驶条件下是可靠的。在进行上述三种载荷工况下桥壳的受力分析之前,还应先分析一下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桥壳最简单的受力情况,即进行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17。6.2.1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桥壳犹如一空心横梁,两端经轮毂轴承支承于车轮上,在钢板弹簧座处桥壳承受汽车的簧上载荷,而沿左、右轮胎的中心线,地面给轮胎的反力(双轮胎时则沿双胎中心),桥壳则承受此力与车轮重力之差值,即(),计算简图如6.1所示。 图6.1 桥壳静弯曲应力计算简图桥壳按静载荷计算时,在其两钢板弹簧座之间的弯矩为 Nm (6.1)式中:汽车满载时静止于水平路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在此28633.151N; 车轮(包括轮毂、制动器等)重力,N; 驱动车轮轮距,为1.485m; 驱动桥壳上两钢板弹簧座中心间的距离,为0.865m.。桥壳的危险断面通常在钢板弹簧座附近。通常由于远小于,且设计时不易准确预计,当无数据时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4438.1Nm而静弯曲应力则为 MPa (6.2)式中:见式(5.1); 危险断面处(钢板弹簧座附近)桥壳的垂向弯曲截面系数,具体如下:关于桥壳在钢板弹簧座附近的危险断面的形状,主要由桥壳的结构形式和制造工艺来确定,钢板冲压焊接整体式桥壳在弹簧座附近多为圆管端面,其中D=120mm,d=108mm.。垂向及水平弯曲截面系数: =58311.7 mm (6.3)扭转截面系数: =116623.36mm (6.4)所以,=76.1MPa 。 6.2.2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桥壳的强度计算当汽车高速行驶于不平路面上时,桥壳除承受在静载状态下的那部分载荷外,还承受附加的冲击载荷。这时桥壳载动载荷下的弯曲应力为:MPa (6.5) 式中:动载荷系数,对载货汽车取2.5; 桥壳载静载荷下的弯曲应力,112.98MPa。 所以,=190.25 MPa。6.2.3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的强度计算 计算时不考虑侧向力。图6.2为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桥壳的受力简图。此时作用在左右驱动车轮上除有垂向反力外,尚有切向反力。作用在左右驱动车轮的最大切向反力共为 (6.6)式中:发动机的最大转矩201; 传动系一档传动比5.557; 主减速比5.83; 传动系的传动效率0.9; 轮胎的滚动半径0.357m。经计算,=16416.45N。图6.2 汽车以最大牵引行驶时桥壳的受力简图如图6.3所示,后驱动桥壳在两钢板弹簧座之间的垂向弯曲矩为: =4881.95 (6.7)式中:汽车加速行驶时的质量转移系数对于货车取1.1;,同6.1式。 图6.3 汽车以最大牵引行驶时桥壳的受力分析图由于驱动车轮的最大切向反力使桥壳也承受水平方向的弯矩,对于装用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的驱动桥,在两弹簧之间桥壳所受的水平方向的弯矩为: =2544.5 (6.8) 桥壳还承受因驱动桥传递驱动转矩而引起的反作用力矩。这时在两板簧座间桥壳承受的转矩为: (6.9)式中: 同式(6.6)下的说明。由于桥壳在钢板弹簧座附近的危险断面处为圆管断面,所以在该断面处的合成弯矩为: =5751.2 (6.10)该危险断面处的合成应力为: =98.6 (6.11)式中:危险断面处的弯曲截面系数39279.9。6.2.4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这时不考虑侧向力,图6.4为汽车在紧急制动时的受力简图。图6.4 汽车紧急制动时桥壳的受力分析简图如图6.5所示,紧急制动时桥壳在两钢板弹簧座之间的垂向弯矩及水平方向弯矩分别为 (6.12)= (6.13)式中:同式(6.1)说明; 汽车制动时的质量转移系数,对于载货汽车的后桥,取0.8; 驱动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0.8。 图6.5 汽车紧急制动时桥壳的受力分析图经计算,=3550.5,=2840.4。桥壳在两钢板弹簧的外侧部分同时还承受制动力所引起的转矩 =3271.05 (6.14)所以, (6.15) (6.16)6.2.5 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桥壳的强度计算 当汽车满载、高速急转弯时,则会产生一想当大的且作用于汽车质心处离心力。汽车也会由于其他原因而承受侧向力。当汽车所承受的侧向力达到地面给轮胎的侧向反作用力的最大值即侧向附着力时,则汽车处于侧滑的临界状态,此时没有纵向力作用。侧向力一旦超过侧向附着力,汽车则侧滑如图6.6所示。因此汽车驱动桥的侧滑条件是: (6.17)式中:驱动桥所受的侧向力; 地面给左、右驱动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40180N; 轮胎与地面的侧向附着系数取1。由于汽车产生纯粹的侧滑,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地面给轮胎的切向反作用力为零。 汽车向右侧滑时,驱动桥侧滑时左、右驱动车轮的支承反力为: (6.18) (6.19)式中:左、右驱动车轮的支承反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BJ1041整体式驱动桥设计【汽车类】【9张CAD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9229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