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微生物学专业论文)铜绿假单孢菌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t sfs 同 时 存在才能启 动。 我们在研究户 , 万 .突变子m型分泌系统时发现, 胎牛血 清能够单独启动 e x 0 s和 e x o t蛋白的分泌,与钙离子浓度无关,而牛血清白蛋白 b s a则 不能。结果显示, 血清中 可能存在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 具有激活户 叩 万突 变子tts s的功能。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特殊因子具有热不稳定和对蛋白酶敏感 的 特性, 血清经过加 热或蛋白 酶处理后, 失去了 诱导户 印犷突变子分泌e x o s 和e x o t 蛋白的功能。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 ookd的滤膜过滤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基, 发现滤 出的 部 分同 样失 去了 诱 导功能, 我 们称这 种 特殊因子为m型 分泌激 活因 子自 y pem 业 c r el i ona c t i v a t o r , t s a ) , 它是分子量大于l ookd的蛋白 质。另外, 我们通过构建 不同 基因的突变子, 分别研究它们对血清的反应, 发现p o p n 、 p c r l 和p crz 蛋白 均 参与了识别诱导信号t s a因子的过程。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不同的铜绿假单抱菌菌株p a k和队0 1 菌株, 它们的竹5 5 分泌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别,调查存在这种差别的原因,对进一步完善trs s的调控 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分析了pak菌株中存在tts s 激活因子的可能性。 即构建队k的染色体d n a文库,转化进入以01 菌株中,筛选竹55 表达水平提 高的菌落, 提取并纯化这些菌落中的质粒, 测定d n a序列,并结合基因定位实验, 我们发现队k编码m e x s 蛋白的基因, 具有提高paoi 菌株t t s s 分泌水平的功能。 m e x s 蛋白 是多重药物泵出系统m e xef -o p rne ffi uxsy s t e m的负调控因 子,受m e x t 激活因子的调控。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实验结果, 我们分别在队k和队0 1 菌株中, 构建了加 盯 了和m ext 突变子,测定它们t t s s的分泌能力,结果发现,队01 菌株 的m e xl 了 和m ext 突变子t l ,5 5 的分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而加 曰 心和m ext 两个基 因突变则不影响队k菌株,trs s 的分泌水平没有变化。 为了更进一步调查其中的 原因, 我们分别克隆并测定了m e 军 5 和m ext 基因序列, 发现pak和队0 1 菌株中, 同一基因编码的蛋白, 在氨基酸水平存在着关键区别,显示氨基酸的变化可能影响 蛋白的功能,进而影响菌株trs s的分泌水平。为了验证蛋白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我们观察了 两菌 株中 受m e x s 和脚 ex t 基因 调控的m e x e f 一 叩rn操纵子的表达水平, 同时通过基因缺失实验进一步发现, pao i 菌株trs s 的表达受m ext 和脚 曰 沼负调 控, 但 是 与e m ux系 统m e x e f 一rn 的 高 水 平表达无关. 其次, 我 们分析了pa0 1 菌株中存在抑制因子的可能性,该因子使tts s的表达和分泌不能进行。实验过程 中文摘要 中我们采用转座子m 幼n er,构建 paoi 菌株的转座子文库,在特定条件下,筛选 i t s s 表达水平增高的菌落。提取突变子的染色体d n a ,用限制性内 切酶消化后, 分别克隆到载体上, 然后通过测定序列的方法, 分析转座子在染色体上插入的位置。 分析51个深蓝色菌落, 其中3 个菌落竹5 5的分泌能力明显高于其它突变子。 测序 结果表明, 一个突变子转座子插入m ext 基因的中间, 另外一个插入pa5265基因的 c端, 位置为1 0 5 3 川 氨基酸, 该基因编码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 , 大小为1089aa, 含 有4 个跨膜结构域, 该基因是它所在操纵子的第二个基因, 其下游基因为队5264, 转座子可能通过pa5 2 64基因影响竹55 的表达与分泌,该基因同样编码一个未知 功能的跨膜蛋白,大小为3 23aa,有4 个跨膜结构域。 关键词:铜绿假 单抱菌、 m型 分泌系统、 夕 , 万 突变子、蛋白 酶、 m分泌激活 因子、多重药物泵出系统、娜 。 召基因、m ext 基因 ah七a c t ab s t 怕ct 仰声1 11“ 沈 r e t i ons y s t e m( tfs s ) o f 凡e u dom o ae八 召 协 o sap l a y s a s i gni 幻 c a n t ro l e inp at h o g ene s i s . we h a v e p r e v 1 o u s i y i d e n t i fi e d t y peiil, 尤 r et i onn t o r (ts f ) t h a t i s r 冈u i r e dfor e 月 七 c t i v e 成 沁 r e t i on o f th e ty pel l l e 伤 比 t o r m o l ecu l e s , i nadd i t i on toth e l ow calctums i gna l . t 七 et s fi n c l u desm any】 o wa ffin ity h i gh c ap留ity c al ci um b i n d l n g p 叹e i n s suchasse r u mal b u m i nandc a e in . s e a r c hfor th e t s fb i n d i n g ta 唱 e tsont h e b a c t e ri alo ut erm elnb ra n ei d e n t i fi ed p o p n , ac o m pon e n t o f th et3s st h a t is化 adil y d e t ec ta b 1e onth e b ac t e ri aicel l s u r fa ce . the p o pn s pec i fi call yl n t e ra c t s 初thp c r l , 朗d 加t h p 卯 哪and p c r i m u ta n tsd i spl ayc o n st i tutive ty pei l i se c r e t 1 onp h e n o ty p e , s u g g e stin g th e 妇 刀 o p ro t e l n s fo n ” a c o m p l ext h atfo n ctio nsastts s 比 p r e s sor. f u rtherana l y s i s o f 咖 户 护no pero ng ene s i d e n t i fi ed p ro t e i n 一 p r o t e i ni n t e ra c t i ons b et w e e np c r 1 andp c r4, p c r4 朗d p cr3 aswel l asp 0 p nand p c r 2 inthe p r e se n ceo f p s c b . f u rt h e r m o 邝 , we h a v e fo u nd somen ew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am0 n g th e g e n e p redu ctp ai rs , s u chas夕 印从助c rr, 户 r l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 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 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获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个 夕舀 夕 日 经 指 导 老 师 同 意 , 本 学 位 论 文 属 于 保 密 , 在夕沐 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解密时间: 镇 巷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寻 各 潞 诊 年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5 年 最长5 年, 可少于6 年) 秘密10年 ( 最长 10年,可少于 10年) 机密2 0 年 ( 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己 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 本 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铜绿假单抱菌的基础生物学 1 . 1 . 1铜绿假单抱菌简介 铜绿假单抱菌卢 毖 巴 u do咖 a s pro t e o b a c t e r i a 的丫 一 s u b d i v i s i o n 。 韶厂 以 9 2 刀 口 吕 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属于 一般情况下为好氧性非发酵细菌, 但在厌氧条 件下,能够利用硝酸盐或精氨酸作为电子受体。该细菌拥有细胞色素氧化酶 ( c yto c h r o m eo xid ase ) ,是区分肠道细菌的标志。铜绿假单抱菌一般呈略为弯曲 的杆状,细胞直径为0 . 5 气. 0阳,长度为3 飞 腼,大部分细胞一端具有鞭毛。在基 本培养基中或感染时,铜绿假单抱菌分泌色素包括p y ocy a n i n 、pyoverd in、 f l u r e s c e i n , 菌落 呈 兰 绿色。 铜绿假单抱菌拥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基因组,2 0 00年基因组序列测定己 经完成, 大约为 6 , 2 64kb, 预 计编码5 , 5 70个基因11 。 与其它已 经完成基因组序列测定的 细菌 相比, 铜绿假单抱菌具有最复杂的调控网络,目 前己经发现超过90种双因子调控系 统( t , 0 一 c o mp o n e n t r e 创 l a t o r y s y s t e o 5 ) , 使 得 该 细 菌 能 够 适 应 各 种 环 境 , 广 泛 存在于水、空气、土壤、动物和植物等。铜绿假单抱菌能够利用自 然界中存在的各 种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 这一极端能力与它本身巨大的基因组和细胞内复杂的调控 网络有关 12 .除了 在营养和生态的多样性外, 铜绿假单抱菌对抗菌素和各种杀菌剂 具有显著的耐药性和存活率。医院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铜绿假单抱菌是最常 见的5 种病原菌之一, 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该细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虽然医学在不断地进步, 铜绿假单抱菌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个明显威胁,大量研究 表明,该细菌的流行,除了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的遗传和生理因素之外,铜绿假单抱 菌独特的对多种抗菌素的耐药性以 及它侵染宿主免疫系统的能力, 是该细菌流行的 主要原因13,4 习 。 1 . 1 . 2铜绿假单袍菌是人类机会致病菌 l 第一章 前言 铜绿假单抱菌能 够引 起多种疾病。首先, 它是纤维肺 (cy s tic f i b ros is, c p) 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在白血病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其它免疫 力低下的患者中,也存在铜绿假单抱菌的感染。另外,铜绿假单抱菌还与其它一系 列疾病有关, 包括在烧伤或外伤患者感染中引发急性败血症、 尿道插管患者的尿道 感染、隐形眼镜配戴者中的角膜炎、静脉输液患者感染导致的心内膜炎以及医院内 使 用呼吸 机患 者引 发的 肺炎 等 13 . cp是很常见的遗传疾病,存在于美国和欧洲的数个国家。目 前研究发现,每28 个白 人 ( caucasi an) 中, 就有1 个携带该基因的突变,总人数超过一千万人, 通常 他们是无临床症状的。 根据cf基金会的统计,今天在美国大约有30, 0 00个cf患者, 铜绿假单抱菌在cf患者的肺部形成长期慢性感染,导致cf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31 岁。 虽然关于cf的遗传和分子基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cf疾病的发病机理仍然 不清。一般认为,引起cf疾病的最重要原因是编码跨膜调控因子的基因 ( cystic f i b r o s i st r a n s m emb r a n er e 即l a t o rp r o t e i n ,c ftr )发生突变,该基因编码的蛋 白 具有跨膜氯离子通道的 功能6 。 近来研究表明, cf气管上皮 细胞氛离子转运的 异 常,导致了气管表面粘液的持续分泌,形成了厚厚的粘液斑或粘液团。这种粘液丰 富的环境,成了细菌生长的最好场所,特别是那些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如铜绿假单 抱菌口 刀 。 造成c f 患者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 患者的呼吸系统存在铜绿假单抱 菌长期慢性感染。在成年以 前,超过80% 的患者已经被该细菌感染,反过来影响肺 功能和患者的生存。感染早期,研究认为,c ftr 介导铜绿假单抱菌的摄取过程,是 清除气管表面细菌的关键环节。很显然,该基因发生突变影响这一过程的进行,该 细菌感染就演变成慢性感染15, 9,1 01 。 cf患者呼吸系统的损伤和进行性退化是铜绿假单 抱菌反复感染的结果,并随着该细菌的定居而达到顶峰,即使杀伤力最强的方法也 不能清除该细菌。 从cf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抱菌通常认为是粘液型,因为表面存在 着由大量多糖形成外壳。 虽然cf患者仍具有正常免疫系统, 但是不能对粘液型铜绿 假单抱菌形成有效的反应, 吞噬细胞由于吞噬作用失效而不能清除细菌, 而激活的 炎症反应和严重的 组织损伤, 导致了 cf患者严重的 肺功能不 足和高死亡率队12, 13. 1 ,o 第一章 前言 1 . 1 . 3铜绿假单抱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青霉素和其它抗菌素的大量应用,在不同患者群中, 引起严重感染的细菌种类发生了变化,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抱菌, 成为住院患者中最大的医院内感染的威胁。 虽然许多针对铜绿假单抱菌的新型抗菌 素在投入使用之初,对控制铜绿假单抱菌的感染,具有明显作用,但是由于该细菌 本身具有的能力, 很快产生对新抗菌素的耐药性, 在治疗过程中造成新的麻烦14.1气 控制铜绿假单抱菌感染的主要困难, 来源于细菌本身具有对抗菌素的较高耐药 性,该细菌细胞外膜通道的通透能力很低,同时又存在着多种药物泵出系统 ( 。l t i p l e由 u ge f f l u xp u llll)s ) 1, 61 , 研究比 较深入的 包括 , e x a es ln e x 价 即 r m i 门 、 mex c es 口 ex d- oprjt 幻 和 m e xe 一 me x 卜 叩 rn 阴等 系 统 。 在 最 近的 一 次 研 究中 发 现, 1 32 株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抱菌菌株,16株具有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对1 2 种抗菌素中的8 种具有抗性tzo,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耐药性菌株的快速出现,促使人们加快研究控制铜绿假单抱菌的其它替代方 法,通过研究该细菌的必需致病因子,以其能够发现新的治疗靶位。同时发展新的 免疫治疗手段和免疫预防措施,来刺激宿主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控制铜绿假单抱 菌的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1 . 1 . 4生物膜的形成 铜绿假单抱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感染过程中,该细菌能够以生物膜的形式生 长, 这种 特性提高了 铜绿假单饱菌对抗菌素和细胞吞噬功能的 抵抗能力121 那3 。 生 物膜由细菌细胞附着在固体表面,或细胞间相互结合,并且包埋在细胞外聚合物形 成的 基质膜 ( idat rix) 中24 1 。 处于生 物膜中的 微生物细胞显示了 不同的 性状, 细胞 生长速度、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等方面, 与自由生长的细胞存在明显的区别和优 势,例如,基质膜能够获取和富集环境中存在的多种营养物质,如碳、氮和磷等。 并且能够保护细菌不受外界恶劣条件的影响,如杀菌剂、机械剪割、宿主细胞吞噬 第一章 前言 功能的 清除、氧自 由 基损伤以 及蛋白 酶的降 解作用等【 251。生 物膜的厚 度变化很大, 外形可以是柱形或磨菇形,内部具有网状通道, 传递各种营养。在生物膜中,代谢 水平和细胞分裂速度都明显下降,与平衡期的正常细胞相似。并且抗菌素穿透生物 膜屏障后,浓度明显降低,因此细菌对抗菌素的抵抗能力也相对增加,同样起到了 保 护 作 用 15 。 铜绿假单抱菌在植入体内的医疗装置表面, 也能形成生物膜,从而导致严重的 感染。 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需要有功能的 鞭毛和iv 菌毛的共同 作用126。 首先, 鞭毛介 导的细胞吸附到固体表面,形成单细胞层.由于在ly菌毛的颜动 ( 七 衬t chi ng motility) 过程中 存在的聚合和解聚合作用, 单个细胞聚集形成微菌落。 研究表明, 鞭毛和iv型菌毛的参与需要一定的碳源。在形成的生物膜时,最初在玻璃表面的附 着过程不需要鞭毛和iv型菌毛, 它们涉及到生物膜的成熟过程2n。 当生 物膜形成到 一定程度, 脱附着过程发生, 聚集的细胞脱落下来扩散移动, 在新的表面重新附着, 使生物膜的面积不断扩大。 1 . 1 . 5 细菌的通讯系统o u o r u ms e n s i n g quorum sensi ng是细菌间的通讯手段,能够协调细菌的行为和功能,与多细胞 生物相似。细菌通过分泌aut oinducers 来进行信息传递,当细菌密度和信号分子的 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激活各种应答反应,使每个细菌与多细胞生物一样,协调一 致的启动基因表达。对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来说,信号分子为卜acety l ated homoserine l actone ( hsl) 的衍生物,由细菌分泌到细胞外面,该信号分子能够 自由进出细胞,当细胞内外信号达到一定程度时, 与其它因子结合,启动一系列基 因的 表达。 在铜绿假单抱菌中 存在两 种q uor 皿sensi ng系统, l asr/i 和r h1r/i 系统, las 系统调节r hl系统的表达128。 在l as系统中,l asl 合成信号分子3 一 ox。 12 一sl, 与l asr 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激活多种基因的表达, 包括h型分泌系统、弹性蛋白酶 和外毒素e x o t oxina 等。在第二个系统中,rhh合成信号分子c 4-hsl ,与rh1 r 一起 调节各种基因的表达24 洲。另外,铜绿假单抱菌还产生第三种信号分子p qs ( p s e u d o 咖 a s叭i n o l o n es i g n a l ) 301. 第一章 前言 1 . 1 . 6双因子调节系统 铜绿假单抱菌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而生存下来, 这种适应能力主要来 源于是细菌编码多种双因子调节系统 ( t , o-c o . p one nt reg ulato ry s y s t 朗) 。这些 系统一般包括s e n s o r k i n a s e ( 绝大部分为h i s t i d i n e k i n a s e ) 和r e s p o n s e r e g u l a t o r 两种因子。 环境中一种或几种信号激活细菌的激酶分子,导致该分子发生自身磷酸 化,然后将磷酸集团转移到对应的调节因子上,磷酸化的调节因子处于激活状态, 启 动相 应基因的 表达, 来 适应环 境的 变化151。 目 前在铜绿 假单抱菌中 , 已 经发 现90 余种双因子调控系统, 在各种细菌中 名列第一i t 川 气 1 . 17鞭毛 铜绿假单抱菌端生单个鞭毛,为细菌在液体介质中的游动提供动力。 鞭毛由大 约20种蛋白 质组成,而鞭毛的组装及调控等过程还需要另外30多种蛋白参加。简单 地讲,鞭毛是一个能够旋转的结构,基体部分存在类似马达的动力结构,使鞭毛旋 转起到 类似螺旋桨的 作用阶3 3 。 鞭毛由 三部分组成, 丝状结构、 钩形结构和基体结 构。基体结构为鞭毛组装所必需,丝状结构由f l i c 单体蛋白聚合组成, 这一过程需 要帽子蛋白 f lid 协助完成。有意思的是,许多结构蛋白与hl 型分泌系统的相应蛋 白 具 有 高 度 同 源 性 134 。 1 . 1 . s i v 型菌毛 ( t v p ei vp i l i ,t f p ) 铜绿假单抱菌能够合成iv型菌毛,iv型菌毛为直径6 7 二杆状结构,位于铜绿 假单抱菌的两端。主要功能为使细菌在固体表面移动,称为颤动,该过程不需要鞭 毛的存在,通过菌毛结构蛋白的聚合和解聚合完成。真核细胞表面t f p 受体推测为 多糖结构。 通过iv型菌毛的吸附作用, 与上皮细胞结合135 。 iv型菌毛的合成涉及多种基因,它们根据功能分成4 组,转录调节基因,包 括刀 j l 从刀 月从厂 艺 瓜 又a l 勃和2 , m等基因; 类趋化基因, 包括刀 z1吞 -l、 勿 别 和 如刀 第一章 前言 等基因: 结构基因如 p l 别一 护弘 1/-i琳i t 物八 几 油 群 等 基因; 菌毛功能必需基 因如p 刀用p z1尹 。 菌毛主要由单体蛋白 p i la聚合而成,当然可能存在少量其它蛋白如p il卜x 、 pi1e 和pimu等。 pila蛋白的 n 端疏水部分, 在铜绿假单抱菌的不同 菌株中高度同 源, 被认为位于菌毛结构内部。具有双活性的酶p i ld (xc 妞) ,同时在h型分泌系统和 i v 型菌毛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即酶切p r e p i l i n 转化形成p i l i n , 并且对p i l i n 进行卜 甲基化修饰. p i lb蛋白同样参与菌毛的组装,它具有结合核昔酸的结构域,可能为 组装过程提供能量.p i lc蛋白位于细胞内膜,推测与p i lb蛋白相互结合。两个蛋白 缺失的菌株没有iv型菌毛,但是p i la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变化,显示缺失影响菌毛 的装配过程。p i lt突变子,与大多数t fp突变子不同,存在过多的菌毛,因为菌毛 收缩的解聚合过程不能正常进行。 p i lq是系统中唯一位于细胞外膜的蛋白, 属于分 泌 蛋 白 13 7 , 名 , 9 胭 。 1 . 1 . gc u p a 蛋白 是 一 种吸附 分子, 属于 ch即 eron 一 us h er家 族, 最 近在铜绿 假单 抱菌中 发 现4l. 吸附分子的ch即eron一 ush er由 三个部分组成, 位于周质间隙的ch即eron分子, 参与 iv型菌毛单体蛋白分子在细胞表面的组装;ush er蛋白在外膜形成通道,允许第三 种组分菌毛单体蛋白 分子分泌到细胞外并组装。 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已经发现两类 主要c hap er。 二ush er吸附分子,粗而刚性的p 型或1 型三 口 了 了 菌毛 ( 7 nln) ,细而柔 软的 f 17 型 col 消毛 ( 2 “ 5 二) 等 42。 另外, 另 一类非菌毛的 纤细吸附 分子也 通 过c hap eron一 ush er途径组装,该类分子也被称为非典型结构,目前研究较少,很可 能由单体或寡聚体组成的非菌毛亚单位在细菌表面组装而成,如耶尔森氏菌的ph6 抗原 143。 在 pila 突 变子中 , c u p a 操纵子基因 的 任何 突变, 导 致铜 绿假 单 抱菌附 着玻 璃或塑料表面的能力降低,表明在某些条件下,cu证参与结合非生物表面的过程, 另外有实 验发现, c u p a 突变子影响生物膜的 形成ilj。 1 . 1 . 1 0脂多糖 ( i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l ps) 第一章 前言 lps 分子位于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外膜,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是细菌重要的 结构组成。 l ps由 三部分组成, 疏水的 l i pid a , 定位于细胞外膜的 磷脂层:寡 聚糖核心区c e n t r a l c o r eo l i g o s a c h a r i d er e g i o n , 和由 重复单位组成的多聚糖 结构, 称为。 抗原困 j 。 结构研究表明, 存在两种l ps,一种为 光滑表型, 包括。 抗原; 另一种为粗糙表型, 。 抗原缺失 145 。 研究结果显示,光滑型细菌对血清不敏感, 具 有较强的致病性;而粗糙型细菌对血清敏感, 致病性较低146.4刀 。 铜绿假单抱菌的 。 抗原由两部分组成,即ab and 和bb and ,区别在于组成它们的多糖重复单位不同. 在cf患者中,感染的铜绿假单抱菌由 非粘液型转化为粘液型,l ps的组成也发生了 变 化, 0 抗 原 的 b 一 b an d 数 量 减 少 或 消 失 “ 8.4 9 浏。 l p s 的 outerc ore r egi on具有两种功能, 与角膜细胞结合, 促进铜绿假单抱 菌进入角膜细胞的内部,导致眼部的严重感染。与宿主c f t r 受体结合,被认为是 健康人群清除铜绿假单抱菌的重要步骤.l ps的l i p i d a 又被称为内毒素,能够引起 宿主大部分免疫反应,激活免疫细胞,导致败血症,甚至导致宿主死亡。另外,0 抗原免 疫 原 性很强, 刺 激宿主 产生 很强的 抗体反应 11 , 阴。 1 . 1 . 1 1藻多糖和粘液型表型 ( a l g i n a t ea n dm u c o i dp h e n o t y p e )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抱菌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细菌转变成粘液型表型,在cf 患者 肺部, 该转变很 可能是 变成 慢 性感染的 第 一步 【521。 与 携 带非 粘液型 铜绿假单 抱 菌的c f 患者相比,携带粘液型铜绿假单抱菌的c f 患者预后更差。 作为对特定环境的反应,铜绿假单抱菌五 2 彭基因的启动子被激活,导致藻多糖 的大量合成,alg i nate形成c apsul e 保护细菌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并参与细菌附 着过程。cf患者分离的粘液型细菌,产生过量的藻多糖。其中,超过8 既的菌株是 因为抗519 口 af act or的枷ca因子发生点突变,从而激活sig ln a 因子al叫 (t) ,使藻 多 搪的 合成持 续进行153 川。 另外, 5 1 娜 因 子 r p o n 也能够促 进铜绿假单 抱菌向 粘液 型表型的 转换15 5 1 。藻多糖是乙 酞化的 二 n u r o n i ca c i d 和即l u r oni c a c i d 共聚体, 不同 菌株的乙 酞化程度不同网 。 粘液型表型并不稳定,当 在体外培养时, 许多临 床 第一章 前言 分离的菌株能够回复到非粘液型表型。 1 . 11 2铜绿假单袍菌的其它吸附分子 ( o t h e ra d h e s i o n肋 i e c u l e s ) 除了以上介绍鞭毛、iv型菌毛、cupa蛋白、l ps以及藻多糖等各种具有吸附功 能的分子, 还存在其它分子, 参与铜绿假单抱菌附着到不同细胞或固体表面的过程。 例如外膜通道oprf蛋白, 可以 作为 介导铜绿假单抱菌附 着到 肺上皮细胞的 表面isn。 铜绿假单抱菌分离菌株的多样性, 使确认在不同吸附过程中, 哪种分子发挥关键作 用很困难,例如,研究显示在建立balb/cb y j 幼鼠急性呼吸道感染实验中,iv型菌 毛具有重要作用,与没有菌毛的菌株相比,具有菌毛的细菌在实验对象中引起更多 的 肺炎、 菌血 症 和更高的 死 亡率15 81 。 但是, 不同 的 分离菌 株显示不同的 致病性, 实 验结果虽然显示iv型菌毛很重要, 但不是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必需因素155 。 1 . 1 . 1 3铜绿假单袍菌的分泌系统 ( s e c r e t i o ns y s t efn: ) 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的蛋白质分泌过程需要穿过细胞内膜、周质间隙的 pe ptid ogl yc anl ay er 和 细 胞外 膜159。目 前己 经发 现 两 种系 统 能 够运 输蛋白 跨过 细 胞内膜到周质间隙,即s ec依赖系统和tat 途径。s ec依赖系统运输的蛋白通常n 端有 16 、 26从的信号肤, 包括n 端的 碱性结构域、疏水的中间区和切割位点,当跨过细胞 内膜时,信号肤从蛋白分子上切割下来。碱性和疏水区被分泌器识别。运输非折叠 蛋白需要能量,由a tp酶s e c a 提供。另外,s e c d 、s e c e 、s e c p 和s e c y 蛋白等内膜蛋 白 、 。 h 即 er on 蛋 白 s ec b 以 及 其 它 一 些 必 需 蛋白 是 该 系 统 的 组 成 成 分 哪, 10 近来发现运输折叠蛋白的系统,即双精氨酸转运系统 ( 介i n 一rgi nine t r a n s l o c a tin , t a t ) 。 该系统识别的信号肤与s ec依赖系统相似,不同的是,n 端的 双精氨酸结构是转运所必需的。另外该途径不需要水解a tp来提供能量,运输动力 来源于州梯度【6 2 16 3 。 通过s ec依赖系统或t at途径运输的蛋白 质, 可以 保存在周质间 隙,或整合进入细胞外膜,或依靠其它分泌系统穿过细胞外膜,分泌到细胞外,例 如h型和v 型分泌系统 ( 自 动转运系统) 。 第一章 前言 h型分泌系统是功能性的复合体,至少涉及到12种蛋白,该途径运输多种明显 没有关系的蛋白 到细胞外,蛋白 为 折叠形式冈。 许多分泌到细胞外的 酶类和毒素, 如铜绿假单抱菌的弹性蛋白 酶、 e xot oxin a 和磷脂酶c 等161 1 。 有意思的是,h型分 泌系统涉及的几种蛋白质与参与iv型菌毛生物合成的几种蛋白质具有高度同源性。 如组成iv型菌毛的单体蛋白 p i l in与h型分泌系统的单体蛋白 pseud 叩i l in;另外, 少e p i l i np e p t i d a s e 能够切除信号肤和n 甲 基化p i l i n 前体。 推测p s e u d o p i l i n 组成 类似菌毛的结构,将被分泌的蛋白导入细胞外膜分泌器的通道中。铜绿假单抱菌中 同 源蛋白 x cpg(t)也能形成类似菌毛的结构165,66 汾! 。 通过v 型分泌途径运输的蛋白不需要其它蛋白的辅助作用,因为被分泌蛋白能 够介导本身穿过细胞外膜,即自 动转运.首先,被分泌蛋白c 端在细胞外膜形成通 道,接着蛋白的n 端通过该通道分泌并经过切割后进入细胞外环境中159 。 在其它分泌系统,如i h型分泌系统和工 型 (ab c 运输)分泌系统中,不经过周 质间隙,蛋白直接分泌到细胞外,也没有切割信号肤。这些过程不依赖于s ec系统, 即使分泌器的 一些结构蛋白 需要s ec途径进入周质间隙161 .6sj。 1 型分泌系统需要三种 蛋白 的参与: 细胞内 膜的 运输 a t p 酶 ( a bc,r o t e i n f o r atp 一 b i n d i n g 。 a s s e t t e ) , 为运输提供能量,细胞外膜蛋白和膜融合蛋白,定位于内膜,并分布在周质间 隙,分泌信号存在于c 端。在铜绿假单抱菌中, 碱性蛋白酶apra通过1 型分泌系统分 泌。 iv型分泌系统是用于细胞之间运输不同的分子,例如接合转移过程中的蛋白 d n a 复合物, 或者在农杆菌中,将蛋白dna 复合体转入植物细胞内,是植物基因工程 的重要工具1591 。 第二节 1 1 . 型分泌系统 1 . 2 . 1川 型分泌系统是铜绿假单抱菌重要的致病因子 第一章 前言 对于许多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t t ss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如志贺氏菌、沙门氏 菌、 耶尔森氏 菌、 铜绿假单抱菌、 衣原体以 及部分大肠杆菌等169,70, 通过tfss把编 码的 毒素蛋白 转运进入动物或植物细胞内 哪 1 ,引 起细胞损伤的发生。 铜绿假单抱 菌的t t ss, 在疾病发展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多种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显 示,ttss显著地影响感染的结果。另外,体外表达pcr y 蛋白,免疫老鼠,能够避免 铜绿假单抱菌诱导的肺部损伤。下呼吸道感染和菌血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 高,与ttss的表达成正相关性。 1 . 2 . 2川 型分泌系统编码分泌的毒素蛋白 tts s 分泌的四种蛋白,即exos,e xot ,e xoy ,和exou。前两种蛋白具有a d p 核 糖基转移酶活性,其中e xos 修饰宿主细胞ras 家族蛋白,能够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exo t 修饰c r k l 八1蛋白, 抑制细胞的分裂。 exoy具有宿主特异的腺昔酸环化酶的活 性, e xou 是急 性细胞毒素,具有脂酶的活性7l ,72 ,731。临床分离的大部分菌株编码三 种毒素蛋白e x o s 、e x o t 和e x o y ,或者含有e x ot、e x o y 和e x o u ,e x o s 与e x o u 蛋白不能 同时 存在与同 一菌株,具体原因并不清楚i7 ,75) . 对临 床菌株调查显示, 临床菌株分 为两类,根据侵染哺乳动物细胞的能力,分成侵染性和非侵染性菌株,典型的侵染 性菌 株编码e xos 蛋白 i76),而非侵染性菌株能 够裂解细胞, 编码e xou 蛋白 17 几 . 2 . 3111 型分泌系统编码蛋白的分泌信号 通过竹55分泌的蛋白没有发现共同的结构域,但在耶尔森氏菌中,发现n 端 巧一 17两性氨基酸是毒素蛋白y 叩e 分泌所必需的。另外,还有研究认为in r n a 的结构 可能参与毒素蛋白的分泌调节17 510 . 2 . 4川 型分泌系统的调控与环境诱导信号 铜绿假单抱菌t t ss的诱导需要环境信号的存在,目 前认为有两种环境信号,一 种是与真核细胞直接接触, 另一种是低钙环境ivg.咧。 t t ss由 arac类转录调节因 子控 第一章 前言 制表 达,目 前已 经发 现四 种调节因 子, e x s a 、 e x s c 、 e x s d 和 e x s e 8 , . 其中 e x s a 是 激 活因子, hl 型分泌系统的表达,受转录激活因子e xsa 的调节,它是dna 结合蛋白, 识别一段保守序列 ( t 刊 a 认 八 n a ) , 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 1 一 5 2 b p 位置, 激活hl 型 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也包括已 在 别 基因本身,e xse 是负调节因子.关于调控如何进 行,有两种模型,一种为“ 塞子结构”(pl ug s t ructure) 模型,即一种或几种蛋 白 形成塞子, 从细胞内部堵住分泌器, 阻止分泌的发生; 另一种为“ 帽子结构气。 ap struct盯e) 模型,即一种或几种蛋白形成帽子结构, 在细胞外堵住分泌器的顶部, 使分泌不能发生g2 .g3 洲。当 诱导信号存在时, 帽子结构从分泌器顶部脱落,负调节 因子e xse 由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与之结合的e xsc 释放出来,结合e xsd ,从而释放 出与 e x s d 结合的 e x s a ,自 由 e x s a 启动t t s s 基因 簇的 转录18 , 1 0 最近研究发现,另外一些基因也参与调控 hl 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如腺普 酸环化酶 ( 。 砚 刀 ) 、 p s e u d o u r i d i n a s e( 。 侧) 和丙酮酸脱氢酶 ( a c 酬b ) 等s 5 那 , 吕 刀 , 同时hl 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还受一些基因的负调节,包括肋1 1/ 字 酌 1 尸 和平衡 期 a 因子即0 5 等18 8 。 1 . 2 . 5 川 型分泌系统基因簇的结构 111型分泌系统编码于近3 o kb的基因片断, 分别属于5 个操纵子, 包括p 叩n 操 纵子 ( 含7 个基因) , 刀 。 石 操纵子 ( 含5 个基因) ,“ 右 操纵子 ( 含4 个基因), e 万 叨操纵子 ( 含12个 基因) , 和pscn操纵子 ( 含8 个基因)891, 这 些基因 编码 的蛋白分别具有结构、调控和伴娘蛋白等功能。 12 . 6 川 型分泌系统编码蛋白的功能 铜绿假单抱菌hl 型分泌系统t tss 涉及多种蛋白, 分泌器至少由20种蛋白 组 成,大部分蛋白 位于细胞内 膜,分泌过程的能量由 具有a tp酶活性的p scn 蛋白 提 供, 该蛋白 位于细胞内, 并可能附着在细胞内膜上。 研究发现, ttss在内膜上的蛋 白,与鞭毛分泌和形成所需的蛋白高度同源。p 毋 沼 、 刀 毋 刃、 刀 巴 厂 犷 基因编码的蛋白, 第一章 前言 是t tss将毒素蛋白 转运到哺乳动物细胞内所必需的因子,任何一种蛋白缺失,转 运过程则不能进行。推测这三种蛋白位于分泌器的端部,与哺乳动物细胞接触时, 使毒素蛋白注入到宿主细胞内。pcry 蛋白则没有出现在宿主细胞膜上,推测 pcry 蛋白 起到识别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的功能18990,91.92)。 同时研究发现, 缺少p crv 蛋白, pop b 和p 叩d 仍能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孔状, 但孔径变小193.94。 夕 夕 尸 基因编码的蛋白 是hl 型分泌系统分泌器的主要组成成分, 体外实验证实, 该蛋白能够和另外两种 ttss编码的蛋白p scg 和p sce 相互结合, 形成 1 :1 :1 的复合体,该结构的功能目 前还不清楚(95l。 刀 毋 洲 操纵子的部分基因的功能己 经被研究, 刀 毋 洲基因编码的产物 对ttss起到负调控作用, p 叩n 基因缺失后, 在非诱导条件下, t tss 也能分泌e xos 和e xo t 蛋白 190. 刀 “了 , 夕 盯 了 , 和刀 突变子中 , ttss分 泌e xos 和exot蛋白 的 能力则完全丧失 阴, 目 前还不清楚造成这种变化的 具体原因, 估计可能与分泌器的 形成有关。 第三节 三因子多重药物泵出系统 1 . 3 . 1三因子多重药物泵出系统简介 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中广泛存在三因子多重药物泵出系统 ( t h ree 一 c o 口 p o nent 侧l t i d r u g e f f l u xs y s t e m ) ,属于rnd( r e s i s t anc e 一 n o d u l a t i o n 一 d i v i s i o n )家族, 细菌对抗菌素和消毒剂的耐药性、细菌内源性或后来获得的抗性,大部分是由于这 些系统的 存在阅。 铜绿假单 抱菌已 知对多 种抗菌素存在抗性98, 目 前已 经发现至少 7 个刚 d 三因子泵出系统,流x 卜晚x b -0p r m i 6 只, 00, , 0 1 1 、从 e x c we m e x d ee o p rjl l 02)、 拢x 卜 m e x f 气 扣 r n 103 1、 m e x x 书e x y -0p 水1 1 04 ,1 0 5 ,1 峋 、 旋x j- m e x k 刁p 丽1叨 mex h we m exl 司p 动11 佣 ,i 闪 和 旋 xv书ex , se o p r m p lo 。 其中 m ex a 谧ex b es o p r m 系 统为 组成型 表 达 110 1,1 川 , m e xx一 晚x 卜 op r m 在 抗菌 素诱导 下 表达11 21 , 这两 个 系统的 存在是 铜绿 假单 抱菌对多种抗菌素和杀菌剂具有抗性的主要原因。 其它系统在调节基因发生突变时 能够表达,突变经常发生在负调节因子如刀 了 、 j i 叨 和那 曰 比 【 1叨基因突变, 分别导致 m e x c-m exd ee o p r j 和h ex j we m e x k ee o p r h 大量表达。同样如果突变发生在负调节因子如 皿 已 址 矛 1 13, 14. , 15 ,l 6 和那澎, 17. , 18基因突变,也能够分别导致mexa we m e xb一 即 州和 第一章 前言 添x x ee m e x y 一 o p r m 的大量表达。 13 . zm e x e 一 m e x f 刃p r n 系统 在 通常的 实 验 室 培 养条件下, 在野生型 菌株的 m ex e - m e xf一 即rn系 统不 表 达11 o 510 但是仍然能 够在体外11 03. , 19 1 或临 床标本中 12 01 , 分离出 刀 艺 r 理 契 对多重抗菌素耐受的菌 株。刀 众乙突变子对f l uor o q u i n o l o n e s 、c h l o r a 田 p h e n i c o l 、t r i m e t h opr i m 和 ca rbap 如 .1 耐pene 。 等 抗菌素具 有耐药 性 11 03, , ” , 其中 对1 耐 penem 的 抗 性 是由 突 变 引 起 饰rd外膜蛋白 减少 造成的 。 03 .l2 1 , 该蛋白 在细胞 膜形成 通道, 是 氨基 酸、 多 肤 和1 耐p en eln的 主 要 运 输通道 l 22. 1明。 对1 耐pene m 耐 受的 铜绿假 单抱菌菌株,印 厂 厌 篡 因经常缺失。 除了 将抗菌素和杀菌剂泵出并产生抗性, m exe 书exf - o p r n 系统还促进 了 对 有 机 溶 剂、 染 料、 t ri cl os an等 的 抗 性或 耐 受 性 11 24. 1 25. 1261 。 刀 众 公 突 变 子中 , mexe一 m exf ee o p r n 系统大量表达的结果,受quor二 s ensing调控的几种致病因子表达 水平下降112 7 , 因 此推测该系统能够将aut oinducer即 h sl泵出 细胞, 造成细胞内 h sl 浓度降 低, 从而使依赖aut oinducer的 致病性降低11 25。铜绿假单抱菌的大多数洲d 型泵出系统,受相邻的负调节因子调控。而m exe 一 mexf一 op州系统受与之相邻的正调 节因子m ext 调节,该因子属于l y s r 家族,同时在刀 式 r 企突变子中抑制oprd的表达 11 29 .l 划。 研究数据表明, m ext 对oprd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睡眠改善计划及睡眠质量提升方案
- 度电商部门整体运营计划与目标分解
- 社区文化建设与业主活动策划计划书
- 幸福馨苑停暖通知书
- 广州限制机械停车通知书
- 广澳扩建中标通知书
- 广饶中专开学通知书
- 店铺疫情封店通知书
- 延安法院预约旁听通知书
- 建筑行业停薪休假通知书
- 直线的投影课件
- 实验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十五五规划
- 脑卒中康复治疗教案
- JG/T 388-2012风机过滤器机组
- 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英语真题试卷(浙江卷 含答案)
- 动物疫苗采购管理制度
- T/CECS 10220-2022便携式丁烷气灶及气瓶
- 采购交期管理指导手册
- 路面混凝土切割合同协议
- 委托矿山开采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