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pdf_第1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pdf_第2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pdf_第3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pdf_第4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不断变迁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政府 改革与治理的问题不仅引起政府及学术研究的重视和关注,也正在逐渐进入公众的 视野。从旧有的管理模式、传统的行政方式中跳脱出来,构建一个政府信息及行政 权力公开透明、公民基本权利得以保障、廉洁高效、规范治理的“阳光政府” ,既 是迎合了世界“阳光行政”的发展潮流、增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竞争中生存 和发展的能力, 也是在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治理成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重塑政府形象并提升公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还是制约及遏制腐败现象的根本良 药;更是最终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必经之路。显然,构建“阳光政府”作为我 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其已经成为政府转型、民主政治发展、政 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和必然趋势。 本文在阳光政府的透明之意基础上,以全新的公民权利保障视角切入,探讨了 阳光政府的温暖之意。通过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构建“阳光政府”的实践 分析,从而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再放眼他山之石以美国、新加坡、香港 为例,对其以公众为中心的权利保障方面的有效、又区别于他国的经验予以分析, 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做出客观的借鉴启示,最后为推动阳光政府前行的路径问题进 行探索式的有益思考和建议。本论文的内容由五个章节划分为三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对“阳光政府”的理论和阳光政府在我国建设实践的探讨,以上 内容主要涵盖在第一章。首先, “阳光政府”作为西方的“舶来品” ,是一种公众所 期待的理想政府的比拟说法,尚未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在解析其构建原因、背景、 目的及意义后发现阳光政府不仅仅是要信息公开透明以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它还希 望保障公民监督、参与、表达等基本权利充分实现的基础上,达到政府与民意、民 力对接协调的科学善治的目标,这样一个权为民所用的政府会让民众体会透明的同 时温暖民心,从而提升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可。对“阳光政府”的梳理定位和内涵的 丰富,也为论文其它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阳光政府的建设在一些典 型地区先行的做法和成效,以云南、上海、深圳为例总结了加快构建步伐中的努力 探索、积极实践、主动创新的方法,这些具有各自特色的宝贵经验可以为阳光政府 建设的路径选择提供思路。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我国阳光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找出建设阳光政府 现存的主要问题及障碍,这部分放在第二章加以论述。过多依赖行政机关使推动建 ii 设的主体单一、民意建言渠道不畅导致的民意失真现象、推动政务公开、流程变革 的电子政务在被大力推崇后出现的形式化倾向、以及制度、公民意识、政府工作人 员法治观念等不足的弊端,是构建阳光政府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问题,也是研究推动 路径时需要克服的障碍。 第三部分,从探寻他山之石的启示出发,对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推动路径做出 有益思考,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结语。主要以如何保障公民知情权外的其 它基本权利为核心,重点分析了美国、新加坡、香港在建构透明、贴心政府时的成 功经验。进而提出将推动阳光政府建设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建民意表达平台,优 化电子政务,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公众监督、参与及民主权利的相关 制度等可行性较强的助推路径以深化阳光政府的建设。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等方法,对论 文选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其中案例的实证研究增强了论文的针 对性、可读性及说服力。主要体现在通过分析构建阳光政府先行地方的做法、总结 成效并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又从历史文化与传统思维的角度解析了公民意识不足及 政府和公务员法治观念欠缺原因构成的障碍,经过客观而科学的比较归纳出在公民 权利保障方面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并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借鉴和扬 弃,为推动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提出提供了现实依据。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打破“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这一方式的固有思 维,以全新的角度切入选题,拓展了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阳光政府最终要实现的目 标来重新思考其应有之意,对阳光政府进行了重新定位,丰富了它的内涵。实证研 究中既立足本土,发现我国阳光政府建设中现存的问题及障碍,又不拘泥于本土化 的情况分析,为新路径做出启示性的借鉴。并开创性地提出“将推动阳光政府建设 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论点,还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探索性思考。旨在从 实践分析、有益经验、实效总结中找到解决制度不完善等一些现有问题的办法,进 而为阳光政府建设的持续推进找到适合国情的更具前瞻性的方法思路。 关键词:阳光政府;公民权利;治理创新;构建路径 i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ver changing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ra and the deepening further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 the problems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and governance caused not only the attention and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research, but also is entering the public view gradually. to jump out of the old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way, then to build a “sunshine government” which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is open and transparent, and can guarantee basic civil rights, honesty, high efficiency and standard management. that is cater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s “sunshine administrative”, strengthene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but also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nd governance effect adapting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reshape the government image and ascend credibility, or is the basic medicine to restrict and curb corruption, but is the only way to ultimate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ule of man to the rule of law. obviously, building “sunshine government” as a ke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ist rule of law, which has became the booster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government transition, democratic politics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new perspective of civil rights based on the transparent meaning of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and probes its warmth mean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alysis of chinas representative constru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building “sunshine government”, thus fou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n look at the united states, singapore, hong kong as exampl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and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which is in the aspect of the right protection to the public as the center, and with the actual iv conditions in china to make an objective inspiration, finally to give the beneficial exploring thoughts and suggestion for the path problem of promoting sunshine government walking forward. th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consist of five chapters and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theory of “sunshine government” and the study of its building practice in china, above content mainly covered in the first chapter. firstly, “sunshine government” as western exotic, it is a kind of analogy argument to the ideal government of public expectation, yet it has not a clear concept definition, after analyzing its construction caus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meaning found that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is not only to open and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for ensuring the right to know of public, but also want to protect citizens supervision, participation, expression and other fundamental rights realize fully, on this basis to reach scientific good governance target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ublic opinion. such a government to let the power use for citizens will make people experience the transpar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feel warm, thus enhancing the trust and recognition to the government. to comb position and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ther chapters of paper. secondly, study the advance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of some typical areas in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taking yunnan,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 example summarized the effort exploring, active practice and initiative innovation metho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ace. these precious experiences have its own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ideas for the sunshine governments path. the second part, analyzed some phenomenon in its building process to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this part to be address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excessive reliance on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made the subject single of promoting construction. the poor channel of public suggestion led to public opinion distortion, after the e-government was praised for promoting government affairs public and process reform, v appeared the formal orienta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rawbacks with system, citizen consciousness, government workers conception of rule of law, which are the urgent issues must be tackl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sunshine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obstacles that researching the promoting path need to over come. the third part, starting from exploring the enlightenment of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to make the useful thinking for the promoting path of sunshin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which is including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 mainly on the other basic rights as the core besides how to protect the citizens right to know, and analyze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arency and caring government. then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subject to diversify, to build platform of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to optimize e-government, to perfect the government itself,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elated systems of protection of public supervis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rights. such strong feasibility path may deep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theory with practice, case analysis, historical research, comparative and other methods for the in-depth explanation and argument of thesis topic and related issues, in whic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case to enhance the papers pertinence, readability and persuasiveness.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analyzing the advance construction practice, summarized achievements and found the problem, and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thinking to analyze the obstacle constituting the civil consciousness deficiency and government and civil servants conception of rule of law being lack of. by the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comparison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doing better in the civil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reference and discard, which provided a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path of promoting sunshin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break the vi inherent thinking way of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o public. the topics were with new angle to exp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through analyzed the goal that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may achieve finally to rethink its proper meaning, to reposition it and to enrich its connotation. the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the loc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to fi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but not adhered to localization analysis rigidly, for making the reference to the new path. and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points innovatively that let its construction subject to diversification development, also put forward some explorative thinking with strong feasibility. designed from the practice analysis, useful experience, practical summary to find imperfect solutions system and other existing problems, then found suitable conditions and more forward-looking approach ideas for promoting continuously of the sunshin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unshine government; civil rights; governance innovation; construct path 承 诺 书 52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 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 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1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3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 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11 年 月 日 引 言 1 引 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新的政府理念在西方国家被提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 革也随之而来。各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响应公众的需求、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治 理及应对变化的能力、增强公信力,提出了“无缝隙政府” 、 “电子政府” 、 “服务政 府” 、 “阳光政府” 、 “法治政府” 等转型目标。 而这其中作为公民权利发展产物的 “阳 光政府” ,不仅成为各国政治及法制建设的有力支撑和途径,还被视为衡量一个国 家成熟、透明与否的标准。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就是将阳光施政的治理模式通 过法律加以制度化,以期保证公众有权审阅政府的行为和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监 督政府的行政权力,遏制因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让公民在知情的基础上更多的 参与到政府决策的过程中。随着政务公开深度和广度的日益提高,公民广泛而有序 地参与得以实现,这也标志着强调政府信息和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并保障公民知情、 参与、监督、表达等基本权利的“阳光政府”被构建起来,在已经形成的较为完善 的制度、机制、体系下向公众诠释了政府温暖诚信、公正透明、健康负责的形象。 进入新千年的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 资源,手中掌握大量信息的政府部门如何让这些资源充分被社会所用、如何让信息 流动起来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管理工作和服务于公众,便成为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沿袭一些发达国家具有较长历史的政府信息公开、发展电子政 务、加大公开力度作为信息化进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执政能力的破题之举,已 在政府间趋向共识。这种通过消除政府与公众间获悉信息资源不对称,为政府与公 众间架起桥梁,以树立透明、高效、廉洁、负责的政府形象的举措,不仅为阳光政 府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 显然, 新形势下构建一个以 “阳 光理念”武装思想、以“阳光工程”指引行动的阳光施政模式,已经是政府改革与 政府再造运动中不可回避和不可忽视的潮流,是应对政府从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所 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的有效途径,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及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 反之, 如果不从政府自身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变革入手让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 透明化,让政府的决策接受公众的监督、最大限度地满足民意所盼,影响的不只是 行政公信力和行政效能, 最终影响的是国家、 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 因为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皆有赖于政府自身的革新和进步,为此打造呼吁阳光透明形象的 “阳光政府” 既是新的挑战机遇期的切实所需, 也是通往民主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 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 2 所以,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构建阳光政府就成为一个迫切而有必要进行深入研 究的问题。 当前,阳光政府的建设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自 2004 年起我国许多地 方政府就已明确提出要打造“阳光政府” ,近年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网上政府、 政府热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也使公众切实感受到亲民、务实的“阳光政府”正在逐 渐走近他们的生活。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可见推行建立具有透明度的阳光政府已成为我国谋求政治 体制改革、政治发展及政治文明建设的新选择。但在传统文化、尚未完善的法律和 相关制度、及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的影响下,阳光政府建设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仍然 存在着诸如看似透明的 “玻璃门” 现象等一些问题和障碍。 如何解决这些现存问题、 在立足本土实践与引入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新的推动办法和策略,并为提高阳光 政府的建设质量和增加公众满意度提供理论基础及途径思路,从而促进阳光政府建 设持续前行,正是本论文要研究的关键,也是这个很有理论研究价值的课题选择的 初衷。 由于我国阳光政府的建设在践行中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和不足,因此探究促使 阳光政府建设发展的路径不仅有利于完善政府自身的建设,更有利于提升政府执行 力和公信力。而且打造依法行政和人民满意的阳光状态,无疑会对我国公民政治权 利的保障、政府行政的规范合法、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 强的现实意义;还会对消除我国固有的“官本位”思想、改变传统的神秘主义行政 文化观念、重建社会信用和规范社会秩序带来积极地影响及促进作用。所以为突破 构建阳光政府中阻碍发展的瓶颈,积极为其寻求推动对策,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内研究动态: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阳光政府理念已经进入我国政府改革的视野,并将 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和趋势。虽然如此,但我国现在对阳光政府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而关于“阳光政府”的成型论文及著作更是相对较少,大多是见诸于报端的新闻报 道、评论性文章和一些各地方政府所做的关于打造“阳光政府”的工作总结。在现 有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建设“阳光政府”的原因、必要性及意义界定的研究,为政府的自身 喜见“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写入十七大报告.中国文明网转载人民日报.2007-11-07. 引 言 3 革新明确了方向。通过构建一个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对公众负责、办事高效、人民 所期待的政府形象,搭建起公众和政府间的信任关系;在充分尊重民意民心的基础 上,使公众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使政府由“人治”走向“法治”和由管理向 服务延伸。因此这一造福公众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目标,其研究和实践价值 已被充分肯定。 其次,通过对国外构建透明政府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对我国阳光 政府的建设有了更多的立法启示。所以更多的研究结论都指向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和 政务公开的立法建议;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出台,对阳光政府的 研究就又多半集中于政府信息公开对其建设产生的奠基作用和保障意义,其中“促 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构建阳光政府” 、 “公开是建阳光政府的核心”及 “加强信息公开的立法、制度建设对阳光政府建设加以保障” 是最为常见的观点 表述。相关立法方面的研究,不仅为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为的公开立法起到了督促的 加速作用,还为阳光政府建设中有法可依铺设了基石。 第三,以监督的视角,探讨了通过外部的力量加强和保障阳光政府建设的重要 性。无论是权力的运行,还是政府官员的廉政,都有赖于外部监督的强制力,只有 完善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人大和政协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等一系 列监督体系,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型政府。这种将几种监督方式相结合形成 合力的建议对增强监督实效是有益的,也是政府官员和公众的法治意识增强和体现 依法行政权威性的重要选择。 最后,还有少数研究是关于阳光施政的。通过对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具体做法的 总结,如:青岛、杭州、广州等地,进而提出了政府在经济与社会管理中如何做到 阳光行政的措施和办法,例如:办政务超市、开通政府热线、公开财务和财政预算 等对策 ,在达到便民、公正的同时,还可以推进我国政务公开的发展对其制度和 机制的不健全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 在分析构建“阳光政府”的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其一,分析视角趋同化是研究现状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研究只停留在对阳光政府 建设的原因及必要性分析上,出现重复性的研究而鲜有具有新意的角度进一步展开 加以论述,这也是规范性研究远远多于实证研究成果的原因所在。其二,国外对政 莫于川.行政程序法治观与行政许可透明度-从制度创新努力看建设阳光政府的方向.现代法学.2008.3,2,23 页. 金立槟.构建“阳光政府”.中国公务员.2002.7,39-40. 郭华.构建和谐社会与阳光政府的制度创新.闽江学院学报.2006.2,1,9 页. 刘文俭.阳光施政与阳光政府建设.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2,1,22-24. 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 4 府信息公开的立法作用不言而喻,也固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信息公 开作为一项制度只是阳光政府建设的方式选择之一,并不是阳光政府要实现的最终 目标,还应有更多支撑及促进其建设发展的制度安排和途径。其三,虽然对监督促 进阳光政府建设有了更加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和定位,但是对最直接的监督主体,即 公民,缺少其参与的具体方式的研究。其四,国外的非政府组织对阳光政府建设的 推动作用是现有研究中没有涉及到的,将公民社会作为良性动力源引入我国阳光政 府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合作,还可以完善政府的治理创新,这 也是下一步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 、国外研究动态: 由于“阳光政府”只是一个比拟的说法,属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并不是严谨的 学术概念,所以国外没有对应的专门关于其建设的研究。而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体 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有关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随着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 府的信息自由法 、 阳光下的政府 、 文书工作削减法等法案的先后出台,西 方国家开始纷纷效仿,致力于积极保护公众知情权及信息自由权的工作中,因此有 关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的研究开始不断增多和深入,从而促使 他们的行政权力具有较高的公开透明度,公众的知情权得以保障。同时,随着信息 自由开放程度的提高,公共部门的再造也得以深化,行政方式也随之改变,和过去 四分五裂的官僚机构不同,现在的公共部门办事更为顺畅也更具灵活性和流动性。 另一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着新公共行政的特点。通过对行政伦理的研究将“社 会公平价值” 、 “公共精神” 、 “政府责任”与现代政府合法性所在相联系,强调政府 必须关注公民的需要和权益,并以此推进转变政府的职能模式。与传统行政模式中 带有偏执性保密的做法不同,强调的是现代行政中更多的公民参与性,如:欧 文e休斯提出“在目前的环境中政府或许会以结果的实现为首选,较高的透明 度和较自由地获取信息能够成为管理者维持较高伦理行为的有足够刺激作用的方 法” ;以及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所阐述的观点认为“促 进政府行政公开、让公众获得更多的政府行政资料是确保行政责任实现与维系行政 伦理水准的重要途径,并采取了包括面向公众的听证及会议制度在内的多种方式使 政府处于阳光之下” ,这些研究观点也应证了只有公众良好的感受和政府恰当的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 (第二版),296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9 月第 1 版. 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578 页.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2 月第 1 版. 引 言 5 行政行为才是消解两者矛盾的根本,因为政府在公共行政中所表现的行为、精神、 理念在公众心目中的抽象反映,不仅关系着政府的形象还可以成为政府对公众是否 具有感召力、公信力、凝聚力的前提,而这也迫使政府更加关注公众的诉求。 最后一方面集中体现在对透明制度和反腐败关系的研究。国外的治理与善治理 论是西方国家 21 世纪前沿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理念不仅对政府的行政透明改革提 出了要求,也是保障公众参与监督和决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遏制腐败的利器。 将政府变为“玻璃缸里的金鱼” 是西方学者们的百年理想,而世界银行对透明制 度“可以加强政府责任,有助于减少腐败,增加决策民主性” 的评价,正说明这 一理想的现实性。 然而,国外的这些相关研究只是符合伦理和责任等研究热点的问题提出,并且 仍是在强调“公开”对政府行政透明、合理的积极作用,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设性思 考,缺乏进一步系统化的详细论述。 三、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国内现在对“阳光政府”的研究尚还不多且不够深入的原因出发,本论文 试图通过有别于前人的研究视角,重新开拓性地探讨可以推进阳光政府建设的途 径。在对阳光政府构建中所遇到的势必会影响其建设的问题予以分析的基础上,结 合先行地方、典型国外及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实际提出一些系统的推动举 措,希望不仅可以为阳光政府的构建提供值得参考的观点,还能够从理论上为阳光 政府的研究做出有益补充,以使阳光政府的阳光施政顺利推进并真正成为公众所信 赖的贴心负责的政府。 想要突破现有研究论点较为相似集中的局限,着重从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个核心角度探讨阳光政府的温暖之意,进而论述具有建设性的全新推动路径,是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次,本论文欲通过对制度不完善、公民缺少有效建 言平台、推动主体单一化及电子政务被形式化等现实瓶颈问题的解决,为我国阳光 政府的建设探索出具有理论价值贡献及践行意义的推动路径。 颜廷锐.透明政府的起源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理论与改革.2003.3,16 页. world bank. governance: the world banks experience, p29-36. world bank,1994. 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 6 第一章 阳光政府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政府作为国家和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强制力、约束力、影响力是实现其职能的 重要特征和保证,而政府在国家及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诠释着怎样的职责和任务更 直接体现着其本质,所以想要了解并认识一国的政府就离不开要从其不断调整的政 府职能出发。虽然维护社会公共权益、管理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系列问题、保 证社会公平、公正、有序地运行一直是政府因其公共性所决定的基本职能,但随着 经济全球化、 政治民主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对各国政府的办事效率、 服务环境、 治理理念、职能配置及行政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我国改革开放 进一步深化之际,传统的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思维方式、行政观念、制度机制已不 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建设所需,并且与其相伴而来的权力 腐败诸如“暗箱操作” 、 “寻租”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正是由于在国际和国内环 境的双重作用影响下,加速政府转型、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治理方式以应对来自国 内外的新挑战就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唯有顺应形势变化探寻出新的政府治理模 式, 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稳定向前的良性发展。 因此, 伴随不同方式及程度的改革, 一种百姓所期待的理想政府的雏形逐渐清晰,即 “阳光政府” ,它的构建是政府从 传统的权力控制型角色转向治理权威型角色的战略选择,也是保持政府自身合法性 以更好适应新时期所带来的发展与变化、机遇与挑战的必然要求。那么,当前我国 处于探索期的阳光政府是怎样建设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政府才是阳光的政府呢? 1.1 阳光政府的概念界定与其使用情况 “阳光政府”的内涵意起源自西方国家,虽为舶来之品但是国外对于此概念并 没有做出明确的表述,而且无论在著作还是政府公文中并未直接地提及。 “阳光政 府”作为一种比拟的说法被提出,也是我国在行政理论上的创新,国内学者对其所 做的界定在既相区别的基础上又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有的研究者认为, “阳光政府 就是透明的政府,透明决定了政府必须在阳光下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即是政务公 开的政府、即是有所作为的政府” 。有的研究者通过借助其他概念,如: “正义的 政府” 、 “民主政府” 、 “自由的政府”对“阳光政府”的含义做出了具有对比性的阐 述,提出“阳光政府意味着政府行为的透明化、公开化,也即将对政府行为的透明 谢晶莹.塑造阳光政府:建立公民与政府信任关系的关键点.大连干部学刊.2009.1. 第一章 阳光政府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7 性、公开性之诉求通过法律加以制度化的政府,是民主政府的表现、前提和保障” 的观点。还有的研究者从行政程序法治观念及行政许可透明度的制度创新角度对 阳光政府的建设方向进行了探讨,着重强调了行政公开是阳光政府的一个关键性的 制度设计,并认为实施行政法制工程以提升打造阳光政府的信心,是“形成行为规 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依法行 政、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在这些因研究视角不同而出现 的不同界定当中也有较为普遍且趋向一致的观点,那就是将“阳光政府”释义为在 透明公开基础上依法行政、行为自律、诚实守信、执政为民的政府治理模式。但无 论是从何种角度来认识“阳光政府”的,都没有跳脱出“公开”这一核心问题的研 究趋同化瓶颈, 沿着固有模式化思维的研究就无法看到 “阳光政府” 的多层面含义。 因此,笔者试图从构建阳光政府给公民所带来的感受和最终的目标出发,即保 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视角作为新的思维起点, 重新理解 “阳光政府” 这一概念的内涵。 首先从字面来看, “阳光政府”是由“阳光”和“政府”两个基本词汇构成,正是 由于太阳之光的普照才使大地富有生气、生命生生不息,使人们感受到明亮、光明 与温暖;虽然“政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通常所用 的政府概念是狭义的政府概念,即国家行政机关” ,代表着国家的权威性。 其次,在字面组成基础上再来看“阳光政府”的概念,并非只有公开和透明这一层 含义的简单拼凑,还应包括政府通过保障公民在公共决策、立法、行政执法与监督 等各个环节的知情权,进而使公民的参与、表达、监督权利得以切实实现,及与此 相伴而来的公众满意度、温暖感和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目标层面和价值体现。因此, “阳光政府”是在公开性的前提保障下,通过维护、发展公民基本权益带给公众冬 日阳光般感受的温暖政府;通过尊重民意、了解民生、及时调整政府行为以满足公 众需求的可靠、负责和高效的政府;通过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使权为民所用、利 为民所谋,达到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间平衡的真实、廉洁的政府;通过严格规范政 府依法行政,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在日常管理和服 务中履行并实现承诺以让公众信赖的公正且有“营养”的政府。这一结合了我国社 会主义行政特色的界定,不仅丰富了“阳光政府”的内涵,也势必更直接地向公众 展示出其特征,使公众在心目中形成一个清新、健康、积极、亲民的政府形象。 在西方发达国家与“阳光政府”相对应的就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的知情权 李文波、马岩.论阳光政府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2. 莫于川.行政程序法治观与行政许可透明度.现代法学.2008.3. 魏娜、吴爱明.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2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1 版. 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 8 的概念,英文表达为“the right to know”,在台湾被翻译成“资讯权”或是“知 的权利” ,这个概念是在 1791 年第一届美国国会上由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james wilson(詹姆斯威尔逊)最早提出,起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国会议事录是否应向公众 公开这一问题 ,只是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