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导学案.doc_第1页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导学案.doc_第2页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导学案.doc_第3页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导学案.doc_第4页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学提纲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1)时间:19531964年。(2)目的: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_造成的弊端。(3)内容:农业方面,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等办法,力图改变苏联_状况。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4)结果:未从根本上改变_,也没有克服_。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时间:从20世纪_年代中期起。(2)目的:为了_。(3)结果:总体成效不大。3.匈牙利的改革(1)时间:从_年起(2)内容: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3)结果:由于此次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_”。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_”。4.中国的改革开放(1)时间:_年底至今(2)结果: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3)成功的原因:坚持_,坚持_,走_道路。二、东欧剧变1.时间:_年2.实质:东欧各国的_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表现:在政治上_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_;在军事上纷纷加入_。_地位的丧失,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放弃了_道路。4.原因: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盲目照搬_模式,经济发展_,_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_”战略等,是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三、苏联解体1. 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从1985年3月起(2)内容:由于首先进行的_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_”取代_,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_,实行_和政治多元化。(3)结果: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苏联解体_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试图夺取最高权力的“_”事件。接着,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苏共中央自行解散。_月底,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把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_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_的崩溃。随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1953-1964年间,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在苏联农业改革中,赫鲁晓夫自称他是“玉米的热烈的拥护者”(见右图),并强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结果事倍功半。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明 ( )A苏联人不喜欢玉米 B不尊重自然规律办事势必要吃亏C赫鲁晓夫不懂农业 D赫鲁晓夫喜欢玉米3.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是指 ( ) A不能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改革难以使苏联重工业得到发展 D改革在理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4.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各国变革共同要求是 ( )A发展民族经济 B强化中央集权 C建立市场经济 D摆脱斯大林模式5.匈牙利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B改革计划管理体制C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 D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6.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国家是 ( )A南斯拉夫 B苏联 C匈牙利 D罗马尼亚7.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的是 ( )A古巴 B苏联 C匈牙利 D中国8.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C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D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9.东欧剧变的本质含义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制度发生改变C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D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10.在东欧剧变中重新获得统一的国家是 ( )A捷克斯洛伐克 B南斯拉夫 C德国 D匈牙利11.2008年9月18日,在美国国家宪法中心,美国前总统布什向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颁发“自由勋章”(见右图)。下列与戈尔巴乔夫有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 B苏联模式建立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苏联解体12.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与苏联国情相结合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3. 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1989年 B1991年 C.1997年D1999年14.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 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西方的经济封锁1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B社会主义要不断地进行改革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D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二、非选择题16. 在学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有关内容时,小张同学做了笔记。由于粗心,出现了五处错误,请聪明的你从下面的笔记中帮他找出来并改正。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也随之发生改变。东欧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三。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政治体制也发生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1990年底,苏联解体。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联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正是通过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打败了法西斯。这两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功绩,使得苏联模式的创造者再也看不到它的弊端了,战后的苏联在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为理论上打破禁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提供了机遇。材料二: 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30周年。1979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均增6.1%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这在中外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经济时报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改革事件?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事件的?(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开放30周年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被誉为什么? (3)除了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到的国家外,你还知道哪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4)这些国家改革的最终结果一样吗?你认为我们应该在改革中注意什么? 18.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请你运用观察、想象等方法品味以下历史漫画,探究问题。 图一 片面的经济 图二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图三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请探究:(1)图一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不平衡的两部分身体分别代表着什么? (2)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菜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图二)戈尔巴乔夫是怎样改革的? (3)图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云头上有哪些著名人物?他们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否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失败? (4)以上三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这三幅漫画在你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BDACDCBCDBBAC二、非选择题16. 错误:1987年, 改正: 1989年;错误:资本主义,改正:社会主义;错误:一分为三,改正:一分为五;错误:赫鲁晓夫,改正:戈尔巴乔夫;错误:1990年底,改正: 1991年底。17. (1)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世界经济的奇迹”。(3)匈牙利改革、波兰改革等。(4)不一样,东欧和苏联的改革失败,中国改革使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一定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等。18. (1)特点: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不平衡;粗壮的半身是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瘦弱的半身代表轻工业和农业。(2)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从此,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简要叙述,意思相近即可)(3)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危机。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列宁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较不发达的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