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工业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工业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工业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工业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工业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象确彳乞 日期:如。9 年占月j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买确 乞 导师签名:钐厂锄。 e t 期:少p 哆年厂月岁e l 摘要 摘要 当今社会,废旧建筑单体及区域的改造、更新、再利用,越来越成为城市化 运动中的一种潮流。特别是近年来,旧工业建筑被改造为艺术社区、创意产业园 等以艺术、设计为主的城市空间,以至于,昔日轰隆隆的厂房成为了艺术、时尚 的集散地;旧工业建筑的衰败与再生不仅成就了一种的新的产业创意产业, 而且催生了一个名为“创造阶级”的阶层。为什么这些本来用作机械大生产、工业 产品批量复制的空间残骸会遭遇上曾经被誉为精英领域的文化艺术空间,而且擦 出灿烂火花的同时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 这种空间生产 的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呢? 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这种空间生产背后说明了什么? 本文尝试通过历史溯源,案例分析,结合空间生产及文化资本的社会学理论来回 答以上的问题。 在需求与被需求的推动力作用下,文化以艺术之名,附着于废旧厂房这个空 间载体上,通过艺术事件、活动,加上国内外媒体的大力渲染,从而衍生出一种 文化产业化的艺术空间。旧工业空间因为艺术力量的注入而得到了增值,同时产 出可再复制的文化资本;同样地,艺术( 文化) 也因为是空间( 城市区域) 的增 值动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这表明了,文化因素或者说文化生产已是城 市引诱资本之物,即文化的物质化、资源化让资本运作日渐隐蔽。 无疑,艺术以文化的姿态,上升为“城市文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有其 积极的一方面。然而像7 9 8 这种以艺术、设计为主题的艺术社区在资本的控制下, 会不会像苏荷( s o h o ) 模式一样,不断与商业拥抱,让时尚与消费占领橱窗与 空间,艺术在这里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消费呢? 鉴于篇幅与精力问题,只做了推 断性的设想关于当代艺术的走向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文化资本 a t ) s t t a c t a bs t r a c t i nr e c e n ts o c i e t y , i n d u s t r i a lh e r i t a g er e n o v a t i o nb e c o m e sah o tt r e n di n u r b a n i z a t i o nm o v e m e n t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l a s td e c a d e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b u i l d i n g sa r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i n t oa r tz o n ea n dc r e a t i v ei n d u s t r i a lg a r d e n , w h i c ha r eu r b a ns p a c e s t h a tg i v ep r i o r i t yt oa r ta n dd e s i g n t h e nt h ef a c t o r yb u i l d i n g si nt h o s ed a y st u mi n t o t h es y m b o lo f a r ta n df a s h i o nn o w , a n da l s ob et h eb i r t hp l a c eo f t h ec r e a t i v e i n d u s t r yw h i c hb r i n g sa b o u tt h e c r e a t i v ec l a s s s o ,w h yi th a p p e n s ? h o w i tw o r k s ? w h a ta r et h er e a s o n sb e h i n dt h i sp r o c e s s ? a n dw h a ti th a st o l du s ? it r yt oa n s w e r t h o s eq u e s t i o n sb yl o o k i n gf o rt h er o o t so ft h eh i s t o r ya n dt h r o u g hc a s e ss t u d yi n r e c e n tc h i n a o fc o u r s e1w i l lc o m b i n et h es o c i o l o g i c a lt h e o r ys u c ha s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o fs p a c e a n d c u l t u r a lc a p i t a l t op r o v em yv i e w p o i n t b e h i n dt h ed r i v i n gf o r c eo f t h ed e m a n da n db ed e m a n d e d ,t h ec u l t u r ei nt h e n a m eo f a r t s ,a t t a c h e dt ot h ev e c t o ro f r e m a i n s , t h r o u g ht h ea r t se v e n t s ,a c t i v i t i e s , c o u p l e dw i t hs t r o n gp r o p a g a n d a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n dd o m e s t i cm e d i a , g i v i n g r i s et o s o m ea r ts p a c et h a tp r o d u c t s c u l t u r ep r o d u c t s o l di n d u s t r i a ls p a c eb e c a u s eo f t h e p o w e r o fa r tt ob eav a l u e - a d d e da n da tt h es a m et i m eo u t p u tt h e c o p i e d - c u l t u r a b c a p i t a l ;s i m i l a r l y , t h ea r t s ( c u l t u r e ) a l s ob e c a u s ei ti st h ev a l u e - a d d e d p o w e r ( c a p i t a l ) o f t h es p a c e ( u r b a na r e a s ) ,a n dt h e nb e c o m e t h eg r o w t ho f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p o i l l t t h i ss h o w st h a t ,c u l t u r a lf a c t o r s ,o r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i sao b j e c t t h a tb eu s e dt ol u r et h ec a p i t a lb yc i t y , t h a ti s ,t h em a t e r i a l i z a t i o no fc u l t u r ea l l o w st h e c a p i t a lo p e r a t e d i nas u b t l ew a y t h e r ei sn od o u b tt h a tt h ea r t si nt h en a m eo fc u l t u r ei sp l a y i n g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i nt h eu r b a nc u l t u r a ls t r a t e g ya n ds h o w i n gi t sp o s i t i v ev a l u e 7 9 8a r t sz o n e ,h o w e v e r , u n d e rt h ec o n t r o lo fc a p i t a l ,e m b r a c e sw i t ht h eb u s i n e s s ,f a s h i o n , w h e t h e ro rn o tw i l l f o l l o ws o h o ss t e pi ss t i l laq u e s t i o n 1w i l la n s w e rt h i sq u e s t i o nw i t has i m p l e 中山大学届硕士学位论文 残骸的空间生产一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p r e s u m p t i o ni nt h e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o ft h el e n g t ho ft h i sa r t i c l e e v e n8 0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h a sy e tt ob ef u r t h e ri n - d e p t hs t u d ya n dd i s c u s s i o n k e yw o r d s :s p a t i a lp r o d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i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 s , c u l t u r a lc a p i t a l 目录 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i j 9 i 要1 目录i v 第1 章 前言1 1 i 研究背景1 1 2 研究目的及方法2 1 3 研究意义2 1 4 研究对象和范围3 j t j 研究矽亲3 l 4 2 5 j 1 9 2 御3 1 5 相关研究参考4 j 工j 茔向:竺产4 ,5 2 ,:【2 1 。7 ;f i 髀6 第2 章 残骸再生旧产业建筑遗留及其再利用概述8 2 1 国外产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概况9 2 2 国内产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概况1 2 2 2 j 霾国刃危产毖磁泰触港7 2 2 2 2 中国产业类建筑遗留的原因及其再和甬的背景4 第3 章 从偶然到必然一旧产业建筑的华丽变身1 7 3 1 北京7 9 8 艺术区仃 3 2 空间转换的动力阐释2 3 i v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 残骸的空间生产一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3 z 1 腭z 毖窿瑰镌撇2 3 ,2 2 当钟艺术钐剑络与昆示“ 3 3 附着于旧工业建筑里的艺术空间_ 想象的博物馆”2 7 3 ij 萨万以宁尹毒参:勇专雨f 面子杰二艄严c ! 甥2 8 3 3 。2 混搭主义一混合展示和自主要求的调节髭 第4 章 总结:艺术的力量一旧工业建筑功能转换中文化资本的思考3 4 参考书目4 0 后记。4 2 v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 残骸的空间生产一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1 1 研究背景 第1 章前言 北京7 9 8 、上海m 5 0 、深圳o c t 、成为艺术、设计、时尚领域热门的“关键 词”,而它们都有着共同点。第一,都位于国内大城市;第二,前身都是工业区 或工业建筑;第三,现今都是以艺术、创意为主调的城市时尚空间。在各大城市 大刀阔斧的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大量老建筑、旧工业区被夷为平地的同时, 也有一部分以城市的历史痕迹和工业文明的名义、注入艺术( 文化) 的力量得到 重生,成为国内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典型实践,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于是,城市中的老厂区似乎不再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不再是颓废的代名词,相 反,废旧工业建筑单体以及区域的改造、更新与再利用,成为了城市化运动中的 一种潮流。昔日轰隆隆的厂房成为了今日艺术、时尚的集散地;一个传统产业的 衰败成就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和一种新型产业文化( 艺术创意) 产业。而 由旧建筑改造成的艺术区、创意产业园在国内外媒体的大力渲染、政府部门的导 向和扶持、地产商的推波助澜下大放光彩。敞开的艺术家工作室、开放的画展、 实验性展览、时尚派对、商业推广活动等不仅让这些艺术园区吸引着人们目光和 好奇心,同时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生命力。 艺术家的偶然发现、艺术( 文化) 空间生产的必然发展,空间与文化间的需 求与被需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使得旧工业建筑的开发利用被纳入城市更新的重 点,园区带动区域复兴,甚至相关产业的走红,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加入, 最后致使创意产业区迅速在中国各大城市的版图上扩张。在城市空间的争夺战 中,这些旧工业建筑是何以制胜的呢? 为什么这些用作机械大生产、工业产品批 第1 章前言 量复制的空间残骸会遭遇上曾经被誉为精英领域的文化艺术空间,而且擦出灿烂 火花的同时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是什么力量致使两种空间的结合? 这是怎样一 个空间生产过程? 这过程说明了什么? 上述问题都值得我们从( 艺术) 文化、社 会、城市的角度去深思其中的意义。 1 2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研究是关于旧工业建筑空间的社会学研究。具体地说,从旧工业建筑空间 的功能转化为切入点,结合案例、城市社会学中关于“空间生产”和“文化资本”等 相关理论,分析废旧工业建筑改造成艺术空间的动力、表现、及其结果( 影响) , 从中折射出“文化”或者说“艺术文化”这一资本在城市空间生产、城市发展中的具 体实践、作用与反作用;它如何与资本交织,完成自身的增值与自动化再生产。 本文试图在1 日工业建筑改造的研究领域中引入“文化”因素,从认识论上拓展国内 关于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成艺术空间的社会学理论认识。 1 3研究意义 工业建筑曾经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承载空间,其本身记 载了一个国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发展印记。但是,建筑从古到近都未能逃脱 其使用周期比生命周期短的命运,但这反而能让建筑铭写历史的痕迹、适应社会 发展的脚步不断自我更新。工业建筑也不例外,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工业建筑 逐渐退出工业大生产的舞台,成为城市化步伐中的绊脚石。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 要默默的退出城市的景观视域,因为它们的价值将会被重新阐释。通过放大历史 文化价值,以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一种新的姿态重新走进市民的生活。这对于正 在以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城市更新运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本文选取了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生产这个特殊的过程,文化以艺术之名,附着 于废旧厂房这个空间载体上,通过一系列事件,而衍生出一种使文化产业化的艺 术空间;而此空间的产生与运作反过来也对艺术的走向提出挑战。旧工业空间因 为艺术( 文化) 因素的注入而得到了增值,同时产出可再复制的文化资本;同样 地,文化资本也因为是空间( 城市区域) 的增值动力而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目的、 发展工具和城市间竞争的新焦点。 无论作为一名建筑设计者、城市设计者还是艺术家,从产业建筑的适应性再 利用的过程中,关注在此潮流中“文化”如何与城市、资本交织,完成自身意义的 建构和再生产的循环过程,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4研究对象和范围 1 4 1研究对象 产业建筑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对产业的分类中,“产业”包含了农业、工业、第 三产业等同类企业、事业的综合,就本文而言,产业建筑是一个建筑学的概念, 更多是表达对城市和建筑问题的关注。在建筑学里,产业建筑包括所有生产性的 以及辅助生产的设施和建、构筑物,可以扩及到桥梁、运河及铁道,即包含了城 市内的生产设施、工矿设施和交运设施三个方面。 本研究的基本对象是“艺术空间”由废旧工业建筑改造而成的,为艺术或 艺术相关行业,如艺术展场、画廊、室内设计、建筑、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影 制作等新兴创意产业服务的场所。 1 4 2 研究范围 第1 章前言 本文所研究的是中国9 0 年代以来的旧工业建筑利用,主要以改造为艺术空 间的工业建筑为主。另外,对中国1 日工业建筑利用思潮产生影响的国外2 0 世纪 5 0 年代以来的工业遗产运动也将会涉及。 1 5相关研究参考 1 5 1 空间生产1 本文主要的研究核心是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生产,因此首先要对“空间生产” 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详细的阐释。 法国学者昂利冽斐伏尔为了补充马克思主义而提出了“空间生产”这一概念, 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引入到空间研究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 形态一文中,指出整个社会体系无非是生产体系:人类的繁衍作为人类的自我 生产构成家庭和社会的基础,一般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本身, 生产总体在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历史。但列斐伏尔在研究资本论过程中,提 出了他自己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新认识。他指出, ) t r a n s a c t i o np u b l i s h e r s p r e s s 19 7 0 p 1 1 2 4 。 “d o u g l a s ,m a r y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m a u r i c eh a l b w a c h s ( 1 9 7 7 1 9 4 5 ) i nmh a i b w a c h s t h ec o l l e c t i v e m e m o r y t r a n s & e d :f r a n c i sj d i t t e r , j r v i d ay a d z d id i t t e r h a r p e r r o wp r e s s 19 8 0 p 8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7 9 8 艺术区正好就是这种集体记忆中的“图腾”的一种表现,无论是工业时代 的现代主义建筑,还是附着于空间中的各种历史痕迹。对于工业建筑的功能改造 利用,初衷确实是立足于对集体记忆的不舍与保存,或是焦虑补偿面对这个 快速变化的社会的一种安全感缺失。在遗产工业中,休伊森也解释了这背后 的原因,揭示了保存过去的某种巨大的、潜在的重要性。 “保存过去的冲动是保存自我之冲动的一部分认识不到我们处于何处,就很难知道我 们将去何方过去是个人和集体身份的基础,来自过去的物品是文化象征物之意味的来源 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续性在偶然的混乱之外造成了一种连续感,既然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 而一个有序的意义的稳定系统就能使我们应付创新与衰退。怀旧冲动是适应危机的一种重要 力量,当信心被剥削或受到威胁时,它就是一种社会润滑剂,能是民族的身份得意加强” 笠 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性质的转变,一些旧有的功 能构件的实用价值已经失去。而艺术家们通过对这些物件的再利用,再创作,形 成了具有纪录历史,标定场所和时代特有含义的装置艺术。观众的介入引发了直 接的联想、想象,特定空间场所的过往历史或参观者臆断的往事都引发了人们的 怀旧的思绪。在怀旧的本义中,怀1 日与感觉、回忆、臆想、情绪等概念都有联系。 而进行创作的对象可以是原有的结构构件、生产设备或者家具器物,这些场所中 原有的具象实物在被集合、拼贴、组合之后,记录了空间的原有特征及所处的时 代特征,产生了追忆历史的情怀。 如历史元素的保留、添加( 图3 1 4 、图3 1 3 、图3 1 2 、图3 1 5 ) 2 3 趋翻译来源于( 美) 戴维哈维( d a v i dh a r v e y ) 著阀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 究2 0 0 3 p i1 7 11 8 ;原文源自英国文化史学家罗伯特休伊森( r o b e r th e w i s o n ) 遗产工业1 9 8 7 图3 1 4 图3 1 3 图3 1 2 图3 1 5 来源f 网络 2 9 第3 章从偶然到必然一旧产业建筑的华丽变身 图3 1 4 展览区内的文革时期标语图3 - 1 3 废旧的吉普车 图3 2 被保留的当年的生产设备圈3 - 1 5 生产设备的当f 改造 但怀旧元素的当代呈现是否能让观众重拾失去的历史记忆? 我们是否要把 征引历史、民主认同与纯粹满足怀1 日冲动两者区分开来? 不可否认,那些经历过 文革阶段的民众、艺术家、曾把青春贡献在这里的工人,他们确实能对这片曾经 令人鼓舞的土地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感。然而,对于那些更多与文革擦身而过 或没有经历过文革时期的年轻一辈来说,这个空间或许跟“欢乐谷”、“迪士尼”并 没有太多的分别,同样是詹克斯所说的人们心里怀着的某个“想象中的博物馆”。 在后现代的文化思潮追捧下,在外来资本的不断膨胀下,在商业活动的不断冲击 下,艺术空间表现出了一种对历史的消费,并首先相中了当代大众的集体无意识 怀旧冲动行为上。历史的消费在当代的语境中,并没有什么褒贬的意思,更像是 对历史或“原作”的当代创造,跟最近流行于网络上“山寨文化”2 4 有着异曲同工的 意味。 大量的“历史”被保留,如斑驳的砖墙、文革时标语、各种生产器械、管道等, 甚至被再生产、再改造后融合在空间中;时间已经被压缩到某个特定的空间内, m “山寨”一词,由r r 业中的“山寨手机”演变而来。山寨文化是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晶牌产品的外观 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曲超越这个产品的种现象。 3 0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 残骸的空间生产一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即哈维所说的“把时间空间化”2 5 的压缩这个场景中。处于“把时间空间化”的场所 中,我们已经无法识别历史时间的痕迹的真实性,是过去的? 是现在的? 以致 我们在感受和表达时空方面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焦虑,遗产工业就是在此背景 下的“时空压缩”2 6 产物。 然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旧厂房改造现象确实有其存在的逻辑。在当 今的消费社会里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消费对象,包括历史。对于公众而言“历史” 从来都是对历史性事物或事件的一次当前的消费,历史对现代人的娱乐化作用是 不争的事实,今人为了娱乐的需要而有意识地去制造历史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旧厂房转化为新生活环境后无疑为公众的消费增加了许多历史文化上的附加值, 使毫无历史感的城市化激流中忽然冒出一朵历史主义的浪花。 巧出自( 美) 戴维哈维( d a v i dh a r v e y ) 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2 0 0 3 p 2 1 拍“时空压缩”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i l d 麦肯齐于1 9 3 3 年的都市社区一书中提出,是一种 研究因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而引起人际交往在时问和空间方面变化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定地 域范围内人际交往所需的时间和距离,随着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进步而缩短。同时也是美困著名新马克思主 义者戴维哈维( d a v i dh a r v e y ) 在其后现代的状况( 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 p o s t m o d c r n i t y ) 一书里提出的一 个重要概念哈维站在地理学者的角度。总结了当i j 应对“时空压缩”现象的两条普遍思路一国际主义和 地方化的,应有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如真实历史的“博物馆”化、“遗产工业”的迅速增长,“国际主 义的大杂烩”对真实地理学的取代,等等进一步阅读请看( 美) 戴维哈维( d a v i dh a r v e y ) 著阎嘉译后 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商务印书馆。2 0 0 3 ;以及阎嘉在文化研究火键词( 汪民安编,江 苏人民出版社,2 0 0 7 ) 中对“时空压缩”一词的解说 3 1 第3 章从偶然到必然旧产业建筑的华丽变身 3 3 2 混搭主义混合展示和自主要求的调节 3 1 7 原厂房管道设施与展品,图片来源于同图3 - 1 6 工厂废旧设施与艺术区标 t t 混 识图片来源于网络 搭主义”( m i x & m a t c h ) 是指近年来流行于时尚界的一个专用的术语。2 0 0 1 年日本 的时尚杂志 z i p p e r ) ) 写道:“新世纪的全球时尚似乎产生了迷茫,什么是新的 趋势呢? 于是随意配搭成为了无师自通的时装潮流。”它混合了时尚与经典、嘻 哈与庄重、奢靡与质朴、繁琐与简洁之间的界限,由个人化的自由搭配混合了不 同时空、文化、风格、阶层的元素,用一种“非个性”的特点来张显自己个人化的 风格。这种任意搭配的“混乱美学”自时装界开始,迅速蔓延到与时尚有关的领域, 并进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美学标志影响到室内装潢、数码时尚用品等。而作为 一种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混搭主义”则是与挪用、搬演、拼贴、混杂、 组合、反讽等后现代惯用的手法不谋而合。实际上建筑界当年拉斯维加斯营造出 一种海市蜃楼般虚幻的异国情调而无意中制造出来的一种浮夸的集成式的建筑 样式中发现了后现代的建筑美学的时候,它体现的并不是既往的“经典”的回归, 而是用这种任意的“混搭”来对经典的解构或反讽。但是,它继而经“知识分子化” 后,又走向了书斋与经典。此番由商业流行文化与时尚工业制成品所主导的“混 搭”风,可以视为这种混乱美学重新走向街头和流行。而我们也看到这种混搭风 出现在7 9 8 艺术区室内及园区公共空间中,成为艺术区的一个后现代特色和另类 的符号。 3 2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残骸的空间生产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在建筑改造和室内环境的营造中,新旧元素、不 同材质的碰撞,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通过“混搭” 形成了一幕幕戏剧性的场景。建筑中的戏剧性通常用 于描述新旧两种元素并存的现象。有时是将新元素插 入旧建筑,或在新建筑中引入旧元素,还可以指内部 功能与外部表皮的分离。l o t t 空间内装置艺术的戏剧 性是指通过概念的转换,重新解释事物的功用,原有 的物件可能被打破重组,或直接引用而成为艺术( 图 3 1 6 ) 。在这种概念下,l o f t 本身就是戏剧性的。 图3 1 8 工废| 设备与当 代绘画图片来源网络 当戏剧性的艺术装置具有较大影响范围时,便产生了一种舞台演出的效果,舞台 为各种戏剧的上演提供了固定的,简单的大尺度空白空间,不同的剧目根据需要 在舞台空间内插入新的空间场景,插入体依附母体而存在,母体的确定性与插入 体的可变性共存,两者在逻辑上保持相互独立( 图3 1 8 、图3 1 8 ) 。装置艺术 的戏剧性,表现为在光线、陈设、行为等方面将现实生活抽象后进行夸张或转 换,装置艺术的戏剧性表现可以是一种营造场所的噱头,或者是艺术家的幽默 感表现,或者带有嘲讽的意味,所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装置的对 象。在北京 7 9 8 ”艺术区内,一位服装设计师对工作室的外部空间进行了艺术化 的处理,将一座模特雕塑摆在了入口处,所不同的是,模特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却衣着中国传统的大红色旗袍,从而点明了设计师兼收并蓄的风格取向,与其作 品建立某种联系( 图3 - 1 9 ) 。刘继东工作室内,有一张特制的桌子将室内的两 根柱子包括在内,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交叉的整体,给人一种轻松、搞笑的感 觉。( 图3 1 9 ) 图3 2 07 9 8 艺术区内某一服装设 计工作室入口处,图片来源网络 图3 1 97 9 8 艺术区刘继东工作室内 环境,图片来源网络 第4 章总结:艺术的力量一旧工业建筑功能转换中文化资本的思考 第4 章总结:艺术的力量旧工业建筑功能转换中 文化资本的思考 图4 - 1 文化资本运作概念图( 笔者制作) 产业建筑以“历史”的身份在完成了向艺术空间转变的华丽变身后,逐渐成为 了当今社会时尚的象征符号。我们知道,历史主义从来就有身份证的功能。在 1 9 世纪的折衷主义的对位法中,历史的建筑形态往往与服务对象有种性格上的 对仗。例如古希腊式对应于法院,文艺复兴式对应于议会,罗马式对应于银行, 维多利亚式对应于学校,罗受乃斯克式对应于火车站等等。今天,工业建筑的改 造也对应于城市中一族新新工人创意产业者。他们是艺术家、平面设计师、 建筑师、戏剧家、影视人、技术师、媒体人,这些无烟工业时代的制造者,他 们生产的原材料是无价的文化资本。也正是他们文化资本的注入,使空间的生 产本身及其过程附加了象征资本一用艺术展等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标签作用 由此产生。而名片后面的经济效应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城市都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可以用艺术展事件为例来分析一下当中的运作。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 残骸的空间生产一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当然艺术展不少是非盈利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对经济的影响很多时候是间 接的:通过展览推动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家的名声、收藏家的兴趣等,以此形成 一个市场。此外“展览的国际性和巨大的人气,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文化、商业、 旅游业的发展,甚至拉动一个城市g d p 的增长。”艺术家郑胜天说。已经盈利的 威尼斯双年展是最好的范例。多年以来,每逢威尼斯双年展,当地的餐厅、旅 馆就会爆满。第5 0 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政府投入1 亿美元,虽然当年世界遭 遇s a r s 危机,但威尼斯在双年展期间仅旅游收入就超过了l 亿美元。2 0 0 2 年 第2 5 届圣保罗双年展u 参观者6 7 万人,达到了世界当代艺术展览观众人数的最 高峰。卡塞尔市是德国中部的小城市,在举办“文献展”试的1 0 0 天里,来自世界 各地的观众和游客达6 0 万( 是本地人口的三倍) ,其商务机会和经济效果无可 估量。 与经济财富不同,艺术展为城市贡献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软实力。软实力是相 对于基本资源( 如土地、人口、自然资源) 、军事力量、g d p 、城市基础设施 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 力和感召力的因素。艺术展不但能促进文化设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城市艺术文 化生态的培育。比如惠特尼双年展1 。对与纽约乃至美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是巨 大的,由于惠特尼双年展,纽约培育和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画廊等,成为美国 现代艺术生产的中心。 可见,文化活动无论对于城市的形象还是对于相关产业经济的影响都是不可 估量的。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后所提出的著名观点一l 世纪的竞争不 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2 7 有关文化的讨论也在近年来 中国的城市发展与规划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务院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 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于2 0 0 3 年1 2 月3 1 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 个规定的通知2 8 , 其中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 试行) ”塞缪尔亨廷顿塞圜数控塞生世昼毯庄殴重建:翻译周琪刘继张立平王圆新华出版社,1 9 9 8 勰资料来源:法律快车网h t t p :i a w 1 a w f i m e c n d 6 5 6 8 9 7 6 6 1 9 9 1 h t m l 3 5 第4 章总结:艺术的力量一旧工业建筑功能转换中文化资本的思考 2 9 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随后,财政部、海关总 署、国家税务总局于2 0 0 5 年颁布了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 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3 0 。 文化部2 0 0 3 年出台了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 1 , 2 0 0 4 年进一步出台了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 业的意见3 2 2 0 0 6 年9 月,文化部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 3 中指出,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北京市于2 0 0 6 年1 1 月专门对文化创意产业颁布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 业发展的若干政策3 4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于2 0 0 4 年颁布了浦东新区扶持 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试行) ,随后分别颁布了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 文化科技创意企业( 机构) 认定办法( 试行) 、 浦东新区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 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试行) ,重点扶持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2 0 0 6 年出台 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也提出要重点发展文化及 相关产业。 深圳市于2 0 0 5 年1 2 月2 日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 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3 5 。2 0 0 5 年1 2 月2 8 日,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3 6 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3 7 、深 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3 8 三个通知。并最近于2 0 0 9 年1 月1 日颁布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3 9 ,以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健全完善 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朝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创意型产业转 变的大趋势下,文化的内涵不再拘泥于历史文脉、群体价值观、制度规范等,其 加资料来源:法律快车网h t t p l a w 1 a w l i m e c n d 3 5 0 8 4 9 3 5 5 9 4 3 h t m l 引资料来源:法律快车网h t t p j l a w 1 a w d m e c d d 3 7 9 8 5 9 3 8 4 9 5 3 h t m i 孔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书馆h t t p j w w w c p l l e n l a w 6 7 0 5 h t m i 孙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书馆h t t p j l w w w e p l l c n l a w 7 2 3 3 h t m l m 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书馆h t t p 1 w w w c p l l c n l a w 7 3 5 1 h t m i 弱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书馆h u p j l w w w c p l l c n i a w 6 9 4 8 h t m l 强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书馆h t t p :w w w c p l l c n l a w 6 9 4 4 h u n l 7 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节馆h t t p :w w w c p l l c n l a w 6 9 4 5 h t m l 冀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t 弓馆h t t p :w w w c p i i o n l a w 6 6 7 3 h t m l 卵资料来源:文化政策图书馆h u p w w w c p l l c n l a w 8 2 5 9 h t m l 中山大学0 9 届硕士学位论文 残骸的空间生产一旧工业建筑、当代艺术与文化资本研究 本身似乎已成了城市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的宣传者们聪明地意识到了 这一点,他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提升城市作为包括餐饮、先锋创作与建筑设计等的 文化创新中心的形象,来吸引投资与旅游者的金钱。文化要素对于一座城市的发 展意味着,在吸引商机与企业精英上赢得了相对于其他城市的竞争优势。 意识到这些,对中央和地方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要。随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 消费的普通扩张,其重要性不断地得到加强。文化资本概念与可即时算计、交换、 实现的经济资本概念相类似,也存在一个文化的权利模式和文化积累的过程。文 化的资本特性及其价值,往往是隐含的。布尔迪厄资本的形式:他可以以嵌入的 形式存在,如表现的风格、讲话的方式、美;也可以以对象化形式存在,如文化 商品图画、书本、机器、建筑等;还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如受教育的资格。 在对城市分析中,有意思的是文化的物化形式。费瑟斯通曾提到过,由于把一些 建筑、物质产品与商品认定为“艺术瑰宝”而加以典范性地保留,一些特殊城市也 许就因为积累了自己的文化资本。城市中,而那些寻求新的服务、信息与高科技 工业投资的人,也许受到城市的氛围与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他们同时也有助于 加速城市恢复的策略,如重新开发旧工业群建立文化、时尚地标或新贵聚居区等。 城市正是运用企业的经营办法,把他们的城市形象转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动力。正 如哈维所说,城市不得不调动文化的作用,使文化变为引诱资本之物。如7 9 8 从 自发的艺术家争取活动演变成当地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的过程很好的说明了空间 生产过程中文化资本的增值作用。而政府、资本、社会和艺术家共同参与了文化 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以“文化”之名,在利益的交集中,他们互相包容、适时博弈, 共同缔造着一个名叫“艺术创意产业园”的城市新景观。残骸华丽变身的背后就是 这么一个推动文化资本的运作、再生产的过程。 无疑,艺术以文化的姿态,上升为“城市文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有其 积极的一方面。然而对于改造主体的自身,像7 9 8 这种以艺术、设计为主题的艺 术社区在资本的控制下,会不会像苏荷( s o h o ) 模式一样,不断与商业拥抱, 让时尚与消费占领橱窗和空间,艺术在这里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消费呢? 答案也 许是肯定的, 3 7 第4 章 总结:艺术的力量一旧工业建筑功能转换中文化资本的思考 7 9 8 从一个废弃没落的厂房区,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标”,重生过程中充 满崎岖,但也孕育了希望、生机。7 9 8 在今天不仅仅是一个“地标”,更首先是中 国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演绎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心路。在同一个地方 ( 7 9 8 ) 不同时期的展览,经历了逐渐被认可、被“习惯”的过程,从“地下”到“地 上”,从边缘到相对中心。7 9 8 从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集聚区,进而成为中国 当代艺术品的集聚展示地,经历了不短的时间。随着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 受追捧,在2 0 0 6 年 - 2 0 0 7 年,中国当代艺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达到 了一种巅峰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7 9 8 似乎在一夜间成为了一个艺术时尚区。 在强大的时尚人群、消费能力和媒体的追捧下,7 9 8 逐渐成为一个都市时尚审美 文化的展示平台,艺术探索的理性精神及边缘化状态逐渐被崇尚品牌的时尚消费 文化所蚕食。在消费文化的大潮下,当代艺术从理性反叛到理性探索也一步步进 入时尚化的消费圈子,传媒化、娱乐化、时尚化的状态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在这 种状况下,7 9 8 的变局其实正是商业化的因素找准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这一态势, 所不同的是,在商业的背后是强大的资本,而艺术后边站立的是几乎赤身裸体的 人。当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的时候,最先离场的往往是站在艺术背后赤身裸体的人。 而利益的旗帜会召集更多更大对时尚感兴趣的资本的到来,当代艺术要么在时尚 的桌面上与资本握手,要么在时尚的背景下落寞地离开,重新回到边缘化状态。 在时尚消费的聚光灯下,这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两种结果。这两种结果正在现在 的7 9 8 艺术区内同步上演着。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纷 纷来到中国,7 9 8 热情地敞开了怀抱。同样是受经济环境的影响,7 9 8 各大画廊 也生存困难,有退场之势。这进与退之间,在艺术与时尚消费,是冲突还是融合, 颇有意味。当下,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显示,由于7 9 8 的画廊基本没有销售量, 但是租金与其他费用仍然居高不下,很多画廊只能靠卖工艺品和小纪念品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