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无的境界与空的智慧——王弼与僧肇哲学思想比较.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无的境界与空的智慧——王弼与僧肇哲学思想比较.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无的境界与空的智慧——王弼与僧肇哲学思想比较.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无的境界与空的智慧——王弼与僧肇哲学思想比较.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无的境界与空的智慧——王弼与僧肇哲学思想比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魏晋南北朝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学术巨变期其间 中国哲学的发展经i 了两大转变:一是前期魏晋玄学取代两汉经 学成为时代的“先锋意识”,二是后期佛学逐步实现中国化并取 代了玄学的地位在这两个转折点上,王弼和僧肇分剐做出了杰 献 弼在注释老子的过程中提炼出“以元为本”的根本原 曼1 3 乖“崇本息未”的基奉? 哽念,他把这一基奉硬念上升到了一般 方法论的高度加以运用,来解读儒家经共周易和l 论语, 从而援道入儒,会通儒道,建构起了“贵无论玄擘体系,彻底 扭转了两汉以来执著象数的滞重学风,从而将时代学术引入魏昔 玄学的空灵境界由他开创的这一玄学思潮对整个魏晋时代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僧肇年轻耐便对玄乎有了深切的证知。且发现了 玄学理论上的缺陷,后来又师从坞摩罗什学习大幕中现佛学,他 运用大乘佛学中道空观的思想和方法,批判了。六謇七宗时期 格义之学以玄学理解佛学造成的误读,以佛解玄,融玄入佛, 建构起了不真空。的佛鬟簸若擘体系,使佛学摆脱了对玄学的 依附地位,初步完成了佛学的中国化,奠定了隋唐佛学繁荣的基 础 王弼和僧肇所处的j 睛时期,是中田哲学史上最重视思辨的 时期之一这一时代霄景决定了他们哲学思想之阅的相似挂首 先,二者之同有一定的逻辑承繁关系由王弼开创的玄学,摆脱 了两汉宇宙生成l 论的曩拌。i l i 达e l 了拳体诗的晨面他从辱用奉 末角度审视世界曩竞着有无、动蕾之井逸雨个掇心问是,展开 了他的奉体论柜架影成了髂对世界的把握这种从体月本来囊 度考$ - i l t j f 从有无、动曹方面把蠢世眷的t 法,对斟- i t - t 时 代的哲学弄产生了深透的影响,成为囊对哲学謇的共法和羽0 讨的 出 核心问题僧肇也是从体用角度出发。围绕着有元,动静之辩建 立了他的本体论体系其次,他们有着极其相似的致思倾向; 者对世界的审视和把握都是为了回应现实人生无论是王弼的本k 体之。无。,还是僧肇的本体之。空。表面上看似抽象空泛。实 则都与人的性命惠息相关,都是落实在人生上讲的。无。或。空 都是即境界即工夫,它即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又是修养的工夫 这种通过审视和把握世界以回应现实社会人生的致思倾向,是中 国哲学的特质所在也正是从这个蠢叉上讲,僧肇的佛学是中国 化的佛季 当然,玄擘与佛学毕竟是两个本质不同的哲学形态王弼和 僧肇的不同学术立两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不同的把曩私i - 人生的 不同的回应王弼玄学承认现实世界的实在性,其无是为了 蛤这种实存寻找一个形而上的根据,而耳蕾俸无也是实存的; 在人生哲学上他强调不离现实社会强调名教出于自然,欲使人 的价值在社会伦理政治领域中实现,是种即世同即超越的境界 现- 而僧肇佛学否认有一个实在世界的存在,切,聋是假有性空。 其空是为了指明这个世界的虚幻不真;在人生哲学上话强调 现实社会是虞幻的,只有通过明见。才镌获得解瓦,最终胃归 自己的真如本挂,这是种追求解瓦的境界观 总之,通过对王弼奔馕肇哲学思想的比较。袁们不但可以看 出j 睛时期哲学从玄学舅讳学的麦晨墓毫五其内在逻鼻而且可 以对玄乎乖讳尊雨种不同的学木最野下,懈的审曩紊把l 以及 时人生的田应有一个曼深:忉的曩舞点 主嗣:无_ 基奉休壤h 始弛捣 a b s t r a c t i t1 sat u r b u l e n t p e r i o d i na c a d e m i cb e t w e e nw e ia n dj i n d y n a s y t i e s i n t h i s p e r i o d ,t h e r eh a v et w og r e a tc h a n g e si nc h i n e s e p h i l o s o p h x :i n t h ee a l i e r s t a g e w j i - j i nm y s t i c i s mr e p l a c e dt h e s c h o l a s t i c i s mo fd o n ga n dx i h a n d y n a s i t i e s ,a n d b e c a m et h e t e n d e n c yo f t h et i m e ;i nt h el a t e rp e r i o d ,t h eb u d d h i s mh a ds i n i c i z e d a n dr e p l a c e dt h es t a t u so fm y s t i c i s m ,a n db e c a m et h et r e n do ft h e d a y s a tt h e s et w ot u r n i n gp o i n t s ,w a n 2b ia n ds e n gc h a oh a v em a d e g r e a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s e p e r a t e l y t o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h i n e s e p h i l o s o p h y i nt h ec o u r s eo fi n t e r p r e t i n gt h eb o o ko fl a ot z u ,w a n gb i f o r m e dh i sc a r d i n a lp r i n c i p l et h a tm a k e sn i h i la se s s e n c e a n dr e f i n e d o u th i sb a s i ci d e at h a t w o r s h i p s t h ee s s e n c ea n d i g n o r e s t h e a p p e a r e n c e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i s ,w a i l gb is u c c e s s f u l l ys e t t l e das e r i e s o fa c a d e m i cp u z z l e ss u c ha se t h i c sa n df r e e d o mw i t ht h em e t h o d so f e s s e n c ea n da p p e a r e n c e h er e n o v a t e dl a ot z u ,z h o uy i ,a n da n a l e c t s c o m p l e t e l yb yg r a s p i n gt h es p i r i t u a l e s s e n c et h r o u g ht h e l i n g u i s t i c a d p e a r a n c e b ym e r g e dt a o i s mi n t o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m i x e dt h e m t o g e t h e r , w 撕gb if o u n d e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o fm y s t i c i s m s e n g c h a oh a dp r o f o t m d l yc o m p r e h e n d e dt h e m y s t i c i s mw h e nh ew a s y o u n g ,a n d h eh a db e e nc o n s c i o u so f t h ed e f e c to f i t l a t e r , h ef o l l o w e dk u m a r a j i v aa n ds t u d i e dt h et h o u g h t so f t h ea n y b o d y s a y i n 2a n da n y t h i n g n e g a t i n gb u d d h i s ts c h 0 0 1 b yu s i n gt h et h o u g h ta n dm e t h o do fm i s s c h 0 0 1 h ew r o t eh i sf o u rb u d d h i s ta r t i c l e sw h i c hw a sf a m o u si n 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o f b u d d h i s ta n di n c l u d e d ”t h e e m p t i n e s s o f u n r e a l ”。”t h ei m m u t a b i l i t yo ft h i n g s ”,”p r a i f i 冱h a sn oa b i l i t yt ok n o w ” a n d ”n i r v a n ai sn a m e l e s s ”t h u s h ec r i t i c i z e dt h e m i s r e a d i n g t o b u d d h i s m f u r t h u r m o r e h ec o m b i n e di n d i a nb n d d h i s t p h i l o s o p h y w i t hc h i n e s ew 色i j i nm y s t i c i s ma n df i n a l l y , h en o to n l yb r o u g h t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b u d d h i s tt h o u g h t si nc h i n ai n t oan e w s t a g e ,b u ta l s o g r e a t l yp r o m o t e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w h o l ec h i n e s ep h i l o s o p h y t h ed i a l e c f i c sh a db e e np a i dg r e a ta t t e n t i o ni nt h ep e r i o db e t w e e n 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i t i e s t h i se r ab a c k g r o u n dd e t e r m i n e dt h es i m i l a r a u a l i t yb e t w e e nt h et h o u g h t so ft h e i rp h i l o s o p h y w bc a nf m dt h a t t h e r eh a v ea tl e a s tt w os i m i l a r i t y f i r s to fa 1 1 t h e r eh a ss o m ec e r t a i h l o g i ca n di n h e r e n t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m t h em y s t i c i s m t h a tc r e a t e d b yw 抽gb ih a sb r o k e na w a yt h ec o s m o l o g yo fh a nd y n a s i t y , a n d :呈堕堕塑:窒:塑堕= 型墅塑墅坚 r e a c h e dt h e a s p e c to fo n t o l o g y h eo b s e r v e da n ds t u d i e dt h ew o r l d l r o mt h e e s s e n c e - a p p e a r a n c ea n g l e o fv i e w , a n dc e n t e r e do nt w o a c a d e m i c 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n i h i la n de x i s t e n c e ,a c t i o na n d n o n a c t i o n a n d f i n a l l y c o n s t r u c t e dh i s o n t o l o g i c a l f r a m e t h em e t h o da n d p r o b l e m st h a tw a n gb ih a dp r o b e di n t oi n f l u e n c e dt h ew h o l et i m e b e t w e e nw e la n dj i nd y n a s t i e s ,a n db e c a m et h e p h i l o s o p h e r sg e n e r a l m e t h o da n d k e yp r o b l e m sa tt h a tt i m e s e n gc h a od r e wl e s s o n sf r o m w a n g b i sp h i l o s o p h y h ea l s oe x a m i n e dt h ew o r l d b y t h es a m ea n g l e o fv i e w , a n dc o n s t r u c t e dh i sp h i l o s o p h ys y s t e mb yp r o b i n gi n t ot h e t w o k e yp r o b l e m s s e c o n d l y , t h e yh a v ee x t r e m e l ys i m i l a rt r e n do ft h i n k i n g n o m a r e rw a n gb i s n o u m e n a l ”n m i l t o r s e n gc h a o sm e t a p h i s i c a l ”e m p t i n e s s ”s e e m st ob ea b s t r a c ta n dv a g u e a sam a t t e ro ff a c t t h e y a r eb o t hf o rr e s p o n d i n gr e a l i s t i c l i f e ,a n db o t hc l o s e l yl i n k i n gw i t h p e o p l e sl i f e ”n i l i l ”a n d ”e m p t i n e s s ”n o to n l yr e p r e s e n ta ni d e a l r e a l mo fl i f e ,b u ta l s om e a na w a y t oa r r i v et h i sr e a l m t h i sk i n do f t h i n k i n g 廿e n dt h a tt h r o u g hs t u d y i n gt h ew o r l dt or e s p o n s er e a l i s t i c s o c i e t ya n d l i f ei sc h i n e s e p h i l o s o p h y ss p e c i a l t y t h o u g h t h e r eh a v es o m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b e t w e e nt h e m ,t h ed i f f e r e n t a c a d e m i cp o s i t i o nb e t w e e nm y s t i c i s ma n db u d d h i s md e t e r m i n e st h e i r t h e o r i e s d i f f e r e n td e s t i n a t i o n w 缸gb i a c k n o w l e g e d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 a r e a lw o r l d h i s ”n i h i l ”i st ol o o kf o ram e t a p h y s i c a lb a s i sf o rt h i s e x i s t e n c e ,a n dt h e ”n i h i l ”i t s e l fi sr e a l ,t o o a t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r e ,h e e m p h a s i z e d t h a tp e r s o n sv a l u em u s tr e a l i z ei nt h ee t h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l d o m a i n s oh i sp h i l o s o p h yi sat r a n s c e n d e n t a lf o r mi nt h ew o r l d b u t s e n gc h a o ss t a r t i n gp o i n ti sb u d d h i s m ,h ed e n i e dt h er e a le x i s t e n c e o ft h ew o r l d h i s ”e m p t i n e s s ”i st o e x p l a i nt h a ta l lt h ee x i s t e n c ei s f a l s e a tp h i l o s o p h yo fl i f e h ee m p h a s i z e dt l l a to n l yt h o s ep e o p l ew h o r e c o g n i z et h ew o r l d su n r e a lc a nr e t u mt h e i rn i r v a n an a t u r e s oh i s p h i l o s o p h y i sav i m u k t af o r ma b o v et h ew o r l d b y t h e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w a n gb ia n ds e n gc h a o sp h i l o s o p h y , w e c a nn o to n l yf i n dt h ed e v e l o p i n gr o u t ea n di n h e r e n tl o g i co fc h i n e s e p h i l o s o p h yi nw e ia n dj i nd y n a s i t i e s b u ta l s oh a v eam o r ep r o f o u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o u t l o o ko fw o r l da n dl i f e u n d e rt h ed i f f e r e n t a c a d e m i cf i e l do f v i s i o nb e t w e e nm y s t i c i s ma n db u d d h i s m k e y w o r d s :n i h i l e m p t i n e s sn o u m e n o n r e a l m 4 引言 两汉以降,魏晋以讫南北朝,中国学术界诸家蜂起,异说繁兴,学风一 反两汉经学之滞重,而入空灵之境界,然而概其要略,不外乎两大思潮:一 是佛学的传入及流行。二是玄学的兴起和兴盛。 玄学在魏晋之初兴起,并迅速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佛学的传入虽早在 西汉“,但在玄学兴起之前的汉魏之际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影响一直很小, 人们一般都将之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以至于“世人学士,多讥毁之”,c :即 使是一些开明学者也不过认为,“沙门耆,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欲归本 于无为也。“”把它归为黄老学一类。然而在玄学兴起后,佛学也开始流行, “汉魏法微,晋代始盛”,“并最终在东晋末年取代了玄学的地位而成为时代 学术的主流。 在魏晋之际的学术演变中,有两个关键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王弼与僧 肇。王弼在彻底批判旧经学的基础上,全面开创了玄学,是从经学到玄学过 渡的枢纽僧肇则在批判玄学化佛学的基础上,最终使般若学摆脱了对玄学 的依附地位,开创了中国化的般若学,是从玄学到佛学过渡的转折点。王弼 建立了“以无为本”的玄学体系,而僧肇则建立了“不真空”的般若学理论。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总是在反思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定时代的 产物。任何一个哲学体系,无论它多么抽象高妙,总能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基 础。王弼的“贵无”论玄学体系和僧肇的“不真空”论佛教般若学体系也都 是时代的产物,都是立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现实,为解决理想与现实 的冲突而建立的一种哲学理论体系。 王弼生活的魏晋初期,随着经学危机的加深和诸子之学、特别是道家黄 老之学的复兴。名教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加剧,名教地位笈笈可危。如何为名 教重新找回形而上的根据,实现在名教中对人的精神的终极关怀,成为当时 重要的思想课题。王弼继承了何晏开创的融合儒道的学术路向,通过对老 子 和周易的注释,试图建立起一种融汇儒道的新的哲学体系,重新树 立名教的地位。他在注老中形成了“崇本息末”的基本观念,并上升到 一般方法的论高度加以运用,创造性地解释儒道思想,围绕本末有无之辨, 最终建构起了他会通儒道的“贵无”论玄学体系。由王弼开创的这一玄学思 潮深刻影响了整个魏晋时期。 僧肇所处的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佛学开始盛兴并与玄学合流的时期。持 续不断的战乱加剧了人们的身世飘泊,精神了无依榜。社会上普遍追求一种 解脱苦难的理想生活,佛教因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有很大发展,并借助与 玄学合流扩大了影响。但是,在用玄学“格义”般若学过程中出现的“六家 七宗”诸说,都与佛学原旨有偏离,如何理解般若学之“空”,在批驳“六家 七宗”基础上建立一种融合玄学的有独立性的般若学体系,成为时代赋予此 时哲学家的课题。僧肇秉承鸠摩罗什传授的中道空观的方法,批判了执有执 无两种偏颇,依“空”立本体,建立起了反映时代要求的兼综玄佛的般若学 思想体系。在佛学中国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时代背景的异同决定了他们的理论形态的异同仅就理论表现形式来看, 王弼和僧肇的哲学思想有较大差别首先,他们的学术入路不同,王弼从道 家( 老子) 思想入手,僧肇则从佛教般若空宗入手;其次,他们依据的学术 方法不一,王弼依据的是“崇本息末”,而僧肇运用的是“中道空观”;最后, 他们建立起了各自的本体论思想体系,王弼建立起的是“以无为本”的本体 论,以道统儒,欲图统一名教与自然,僧肇建立起的是“不真空”的本体论, 以佛融玄,欲图统一出世与入世,现实与解脱。 但是,当我们把王弼和僧肇的哲学思想纳入魏晋时期哲学发展的大视野 中细加考校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在逻辑上的承继关系他们都以有无、动 静之辨为探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此问题建构他们本体论的基本框架。而回 应现实人生的共同目的又决定了他们思想的相似性。二者的本体论思想同属 境界形态的形上学无论是王弼的本体“无”,还是僧肇的本体“空”,都不 是抽象悬空的本体,而是都要落实到对人生的观照上,为现实人生寻找一个 形上学的根据以安身主命。从玄学到佛学发展演变的逻辑承继关系以及对现 实人生观照的共同理论归宿,使我们的比较成为可能。 “无”是王弼玄学的核心范畴,“空”是僧肇佛学的核心范畴,两个范畴 在其哲学思想中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因而从“无”和“空”的角度考察二 者本体论思想的的异同,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两个哲学体系的的异同。本文 拟从方法法、本体论和境界观三个方面展开对“无”和“空”的探讨,希望 有助于理解王弼玄学和僧肇佛学的根本特点,以及不同学术视野下对天人关 系的审视、把握和对现实人生的回应,从而有助于理解魏晋哲学发展中从玄 学到佛学的发展理路及其内在逻辑。 6 k , 一、“崇末息末”与“中道空观” 方法论之比较 汤用彤先生在研究魏晋时期的学术变迁时曾指出,薪的学术形态的产生 需具备两个理由,一是时代学术风气的影响,二是治学的新眼光,新方法,“新 学术之兴起,虽因于时风环境,然无新眼光新方法,则亦只有支离片断之言 论,而不能有组织完备之新学。故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 现。“”汤先生此论虽专就学术变迁而讲,但对哲学家思想之间的比较,仍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术方法既是一个哲学家观察世界的方法,同时也是其 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础。因此,要深入比较两个哲学体系的异同,就必须首先 对两者赖以建构的学术方法有一深入的了解。 ( 一) “崇本息末”与“得意忘言” 一一王弼哲学体系的建构方法 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汉代开始,一些有代表性的哲学体系大多是通过解 释经典的形式建立起来的。这一对经典的理解原则可称为解释学原则。“在 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哲学史也就表现为一部对传统经典的解释史。而每 一种新的哲学体系的建立,也必然伴随着一种解释学方法上的革新。由于对 经典的态度和理解不尽相同,从而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解释学倾向:一种倾向 是“述而不作”,可称为还原性的解释学原则。多见用于一种哲学体系开创之 后的整理和完善;一种倾向是“以述为作”,可称为创造性的解释学原则。而 只有后一种解释学原则才能依据经典而不固于经典,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建构 一种既源于原典又高于原典的哲学思想体系。王弼可谓“汉代以来开辟创造 性解释学原则倾向且运用成功的第一人。州” 魏晋之际,自然与名教之间产生了严重分离。它体现着理想与现实,自 由与道德,个体与社会的冲突。迅速变幻着的现实解构了人们心中原有的价 值观念系统。整个社会的精神漂泊在无根的状态中因此,如何协调自然与 名教的关系,为名教重新找到形而上的根据,就成为玄学的中心课题。王弼 所依据的经典主要是周易 和老子。老子 是道家经典,主张贵柔守 雌,崇尚自然;周易 是儒家经典,主张刚健进取,维护名教。如何解释这 两部经典使之和谐统一,直接关系到能否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冲突。与王弼同 一:至:塑堕墨量:至:塑塑生兰型墅塑塑 时而年龄略长的何晏首倡“以无为本”,致力于为名教寻求形而上根据的工作。 但是由于他缺乏一种有效的方法论,所以其思想零碎片断,不成体系。王弼 则通过老子指略和周易略例对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实 质性的突破。他结合对老子) 本体论思想的阐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 原则: 老子一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 言不远宗,事不失 主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赡,众刖同类解其一言而蔽之, 则无出而不识每事各为意,则虽辩而愈惑( 袋老子指略) “崇本息末”既是王弼理解的 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得意忘言”的解易方法,实际上, 这一方法是“崇本息末”的方法在解释学上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王弼对 历史上言意之辨的辩证总结。 言意之间的关系,即语言与其所蕴含的义理之间的关系,在先秦时已被 发现。周易系辞有记:“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明 确提出了“言”、“象”、“意”三个概念,并以“言”、“象”为达“意”的工 具。庄子外物也有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 锝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忘言”说。但是直 到汉魏之际言意关系问题才弓i 起学术界的重视。围绕着语言能否穷尽义理, 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主张,即“言尽意”论和“言不尽意”论。据欧阳建 意尽意论) 可知,“言不尽意”论占据上风: 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至乎通才达识,成以为 然若夫蒋公( 济) 之论眸子,钟( 会) 傅( 嘏) 之言才性,莫不 引此以为谈资。 汉魏之际,人物品评盛行。随着人物品鉴的深入,考查重点由外在行为规范 转向内在精神气质,语言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言不尽意”论遂极流行。 苟粲则第一个把“言不尽意”从人物品评引至经学领域。他根据论语载 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论语公冶长 ) ,从而认为圣 人之“意”乃“理之微者”,亦即“性与天道”之类,而以六经为代表的经典 文本,其中虽然记载了圣人的语言,但这些语言并不能反映圣人之“意”。从 而得出了“六经虽有,固圣人之糠秕川”的惊世结论。但是他的这一主张否 定了“言”在表“意”中的工具性作用,对六经“文本”之价值破坏有余, 而创立不足。但这毕竟为新的哲学形态的出现打开了一个通孔,循此以往, 9 必将有一番哲学的新境界。 汉魏之际的言意之辨给了王弼以巨大的启发,他根据“崇本息末”的原 则,在总结以前言意观的基础上,辩证地将“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统一 起来,结合对周易的注释,对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做出 。 了新的解释,集中阐明了“得意忘言”这一方法论思想: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 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现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 意言以象著,象以言著敌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 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也,存象 者,非得意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得意在患象,得 象在患言”( 周易略例明象) 这段话包含有三个逻辑层次。他首先肯定了“言”、“象”在表“意”中的工 具性作用,认为“言”“象”是表达“意”的最佳工具。因此,要想体认圣人 之“意”( 本体) ,就必须借助于“言”、“象”。这是对汉魏以来特别是苟粲“言 不尽意”论的过激态度的纠正。但是,他又强调,在“言”、“意”关系中,“意” 才是第一性的,必须把意义作为目的来对待,若执著于“言”、“象”,只知“存 言”、“存象”,就不能得“意”。这是对汉儒执著章旬训诂而忽略圣人之。意” 的学风的批评。汉儒以为六经之“言”便为圣人全部之。意”,而不能领略圣 人的言外之意,故始终超不出宇宙论的羁绊,无法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在 批判了汉代以来在言意关系上的“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两种观点的偏颇 之处的基础上,王弼以“得意忘言”说将二者辩证地统一了起来:“忘言”、“忘 象”以求其“意”,就是在利用“言”、“象”以求圣人之“意”的前提下又不 执著于“言”、“象”,不停留在“言”、“象”阶段,才能最终“得意”。既肯 定“言”、“象”的工具性地位,又强调了“得意”的目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王弼之“意”,即他所理解的义理与从前之“意”相 伊 比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在老子注 第章说:“可道之道,可名之 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认为由道形成的具体事物可。 以表述,而作为世界本体的“常道”是不可表达的。可见,他的“意”有两 个层次的内容:“言”可尽之“意”,即形而下的物理世界之理。在这个层 次上,“言”与“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言”、“象”具有指实的 功能,故说“哥道“可名”;“言”不尽之“意”,即形而上的意义世界 之理,在这个层面上。“言”、“意”之间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言”、“象” 1 0 虽具有象征功能,但不能穷尽“意”,故说“不可道不可名”。把握义理固然 离不开“言”、“象”这一工具,但却不能拘泥于此而把义理遮蔽了。这样, 王弼的言意观也象“祟本息末”观一样,在逻辑上将世界、分为了两个层次, 即形而下的物理世界( “末”) 和形而上的本体世界( “本”) ,正是因为有了这 一逻辑上的划分,王弼才辩证的解决了言意之辩的问题。 王弼所创立的“崇本息末”观及其具体运用的“得意忘言”的方法,使 他在解释经典时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从而会通了儒道两家思想,同时也成为 他观察世界的根本方法,这对魏晋时期的学术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由 于有了“以无为本”之“本”,“言不尽意”之“意”,关涉到形上世界的本体 才真正挺立起来,中华学术也最终摆脱两汉宇宙论的滞重而提升至空灵的玄 学境界。由王弼开创的这学术方法及其领起的玄学思潮也深刻影响了魏晋 时期沙门学者对佛学的理解,甚至一度成为他们解读佛经的指导方法,从而 出现了“六家七宗”时玄学化佛学的繁荣。这对自幼便深受玄学熏陶的僧肇 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的思路与王弼有很大的相似性。 ( 二) “中道空观”与真俗二谛 一一僧肇哲学体系的建构方法 魏晋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玄学,佛学在本时期的主要理论形态是大乘 般若学。这时期的般著学大致可分为道安时期和鸠摩罗什僧肇时期两个 主要发展阶段,其发展经历了“格义”到“会通”的转变,典型地体现了佛 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由表面的依附到力图系统性的融汇的演变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王弼开创的“崇本息末”和“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论思想对 般若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格义”即用老庄玄学术语及思想来比附和解释佛经的做法,形式类似 两汉经学的章旬训诂,拘泥于对佛经的个别概念和观念的解释。“格义”之学 的创始人是东晋高僧竺法雅。据载: 。 ( 雅) 少善外学,长诵佛义衣冠仕子,或附咨禀时依雅门 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力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 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及毗浮、昙相等,亦辩椿义,以训 门徒雅风彩洒落,善于枢机,外典佛经,递互讲说,与道安、法 汰,每披释凑疑,共尽经要( t ” 这里凡所谓“外学”、“外典”、“外书”、“世典”,主要指老子 、庄子等 玄学推崇之书。当时许多沙门学者都精通老庄而出入于释老之间,以老庄玄 学与佛学互相诠释。可见,“格义”是中国学者企图融合印度佛学与中国玄学 所必经的第一种方法。“”要想使佛学这一外来学说为中国人所接受和理解。 就不能不首先借助于原本中国的范畴或观念来对比佛学的范畴或观念。但是, “格义”之学毕竟还不是一般的思想比较,而是一种很琐碎的处理,主要是 比附概念和个别观念。因此,到道安时便认识到这种方法的不足,他认为,“先 旧格义,于理多违”,“2 只局限在概念和个别观念比较的范围内,只能得出 支离片断之思想,是不能透彻佛经全义的。 随着佛学研究的深入,“格义”之法的支离缺陷日益显露。为了全面地比 较玄佛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