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 本文主要对成都口音普通话,即成都人选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时说的话进行研究。 。一 我们认为,语言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弱势语言区的人接触到强势语言后,会产生语言压力, 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语言趋附现象。而语言内部不同的成分之间也有强势和 弱势之分那些容易习得( 习得的困难度低) 或不易丢失( 放弃的困难度高) 的,就是强势语 言成分那些容易丢失或不易习得的。就是弱势语言成分。 八 在此思想的基础上。彳本文在对成都话和普通话以及成都口音普通话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归 纳出了放弃成都话语音特征以及习得普通话语音特征的困难度表。最后,用数量研究的方法判 断了普通话影响成都话的程度。 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由传统的研究纯方言和纯普通话( 标准普通话) 向研究不纯的方言和普 通话的新路子,对语言的发生、习得有一定的启示,可以推动理论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接触 和双语( 多语) 现象及社会语言学中的其它问题提供了更切实合理的解释;研究成果还可以比 较直接地用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让计算机能识别千差万别的口语,而不是只能听懂几乎 无人能讲的“标准”普通话,并为普通话的推广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规律。 关健词t语言压力语言趋附 困难度相似度参差度常见趴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is t u d yt h ep u t o n g h u aw i t hac h e n g d u a c c e n ti nt h i sp a p e r it h i n kt h a ts o m el a n g u a g e sa r es t r o n g b u ts o m el a n g u a g e sa l ee f f e m i n a t e - w h e n t h e p e o p l eo f e f f e m i n a t el a n g u a g ea l e ac o n t a c tw i t h t h ep e o p l eo f s t r o n gl a n g u a g ea r e a ,t h e y w i l lf e e l l a n g u a g ep r e s s u r e a n dc h a n g et h e i r l a n g u a g e m o r eo rl e s s w ec a l l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l a n g u a g et e n d e n c y t h ei n n e ro f al a n g u a g eh a st h es t r o n ge l e m e n ta n d e f f e m i n a t ee l e m e n tt o o t h o s eg a i ne a s i l ya n dl o s ed i f f i c u l t l y a l e s t r o n ge l e m e n t , i n v e r s e l y , a l e e f f e m i n a t ee l e m e n t o nt h ev i e w p o i m ,is t u d yt h ef e a t u r eo ft h ec h e n g d u h u a ,t h ep u t o n g h u aa n dt h e p u t o n g h u a w i t hac h e n g d ua c c e n t ,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f o r mo fd e g r e eo fd i f f i c u l t yo f t h ec h e n g d u h u aa n dt h ep u t o n g h u a f i n a l l y i a s s a yt h ed e g r e eo f t h ep u t o n g h u aa f f e c t t h ec h e n g d u h u a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c a ng i v ep e o p l er e v e l a t i o na b o u tt h eo r i g i no f 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 a c q u i s i t i o no fl a n g u a g e ,c a nt h r o wl i g h to nt h et o u c ho fl a n g u a g e s ,c a nc o n t r i b u t et o m a :k c c o m p u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t h el a n g u a g e sw i t hk a l e i d o s c o p i ca c c e n l a n dc a no f f e r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e f f e c t u a lr u l ef o rt h ep r o p u l s i o no f t h ep u t o n g h u a k e y w o r d s :l a n g u a g ep r e s s u r el a n g u a g et e n d e n c y d e g r e eo f d i f f i c u l t ys i m i l a r i t y d e g r e eo f u n e v e n n e s s f r e q u e n c y - _ _ - _ _ _ _ - _ _ - _ _ - _ - - - _ - _ _ - - _ - - _ - - _ _ _ - _ _ - _ - _ _ _ _ _ _ _ 一 n f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 1 目的、方法、相关研究及意义 顾名思义,成都口音普通话是指带成都口音的普通话,即成都人选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时说 的话。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其一,本文的研究范畴是成都口音普通话,而一些保留过多的成 都方言特点、甚至与非四j i i 方言区的人( 四川方言内部的一致性程度很高,用各地方言交际通 常毫无困难) 交际比较困难的成都人的语言材料,严格说米不属于普通话的范畴,只能称为带 普通话口音的成都话,对此我们不做研究。其二,在汉语中,各地方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别是最 明显的也是数量最多的,这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本文也将对材料中体现出的词汇和 语法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全面考察成都口音普通话。 本课题是汪平教授的“方言普通话研究”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研究目的是拓展由传统的 研究纯方言和纯普通话( 标准普通话) 向研究不纯的方言和普通话的重大转变的新路子,探讨 和勾勒出成都方言以及普通话的深层特点( 最不容易丢失或最容易习得的某些语言成分) ,并运 用数量的研究方法判断普通话对成都话的影响程度。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探讨语言中不容易丢失和容易习得的语言成分,对语言的发 生、习得有定的启示,可以推动理论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接触和双语( 多语) 现象及社会 语言学中的其它问题提供更切实合理的解释:研究成果可以比较直接地用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 理解,让计算机能识别千差万别的口语而不是只能听懂几乎无人能讲的“标准”普通话:为 普通话的推广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规律。 至今为止,除了汪平教授曾写过一篇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外,国内外尚无同类研究。 国内外有一些学习普通话以及方音辨正等方面的文章,但只是对方言研究成果的简单应用。而 有些关于双言问题讨论的论文,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此问题,但都只是浅尝辄止,不是专门的 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因此,该课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拓展空间。 1 2 语言压力与语言趋附现象 分析之前我们先引进语言压力和语言趋附两个概念。 ( 1 ) 因为使用的语言( 方言) 不同而在语言使用者心里产生的一种压力,我们称为语言压 力。语言压力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最主要的因素是不同语言( 方言) 的势力大小不同。 我们认为,语言( 方言) 是有强势和弱势之分的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力是决定 其语言处于强势还是弱势的主要因素。就中国而言,普通话作为全体汉民族的共同语,有着政 策上的巨大优势,无疑是势力最强大的;在方言区内部中心城市的方言在整个方言区中是处 于强势地位的。而一个语言弱势区的人到了语言强势区( 或者接触到了强势语言) ,就会感觉到 一种压力( 也可以说是一种歧视) ,也即我们说的语言压力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进城的务工者往 往因为其“乡里话”而被一些人看不起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语言压力的产生还因不同的人而有差异,它还与一个人的显赫程度( 文化、财富、权力等) 等因素有关。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即使他的话“土里土气”,他也很难感受到语言压力,相反, 他的特殊语音还有可能成为其“区别性特征”,受到众人的模仿:同样,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师也 并不因为“乡音无改”而影响他们的形象。 ( 2 ) 当两种或以上的语言相接触时,语言之间会相互影响而发生某些改变:甲语言有了乙 浯言的某种( 些) 特征,乙语言可能具备了丙语言的某种( 些) 特征,而丙语言可能又沾染了 甲语言的某( 种) 些特征我们将这种变化称为语言趋附现象。 ( 3 ) 语言压力与语言趋附现象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之间的接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的接触,以及势均力敌的语言间 的接触。在强势和弱势两种语言接触时,特别是弱势语言区的人进入到强势语言区,就会产生较 强的语言压力语言弱势区的人往往容易改变自己的语言( 方言) 丽向强势区靠拢- 或多或少地 带有强势区语言的特色,这种变化甚至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发生。比如到国外生存的人,要做 的第一步往往是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势均力敌的语言之间的接触,由于语言压力小,在短期内, 相互之间很难产生语言趋附现象,这种变化的发生往往是在自然的状态下,缓慢而又缦长。 一般来说,语言压力和语言趋附现象的产生是呈正比的:语言压力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语 言趋附现象。反之则很难。 1 3 材料概况 本文的材料来自四个发音人,其情况如下:年龄在1 8 岁至2 4 岁之间,其中甲和丁为男性, 乙和丙为女性,甲为硕士研究生,乙为高三学生丙和丁为参加工作两年的本科毕业生,丙的 职业是中学教师,丁的职业是体育单位管理人员。应该说,从年龄层面看,他们的成都方言代 表了当今成都方言的主流。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再选择一些中年和老年的发音人的材料来分析, 得出的结论可能更能完整地反映成都口音普通话的全貌,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方言有 不同特点,容易使分析复杂化,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普通话对主流成都话( 2 0 岁左右的成都人的 方言) 的影响程度。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年龄层次的发音人的语言材料。 本文的材料都是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现场录制得到的,具有轻松、自然、流畅、连贯的特 点,口语化程度高生活色彩浓,既能体现声、韵、调等语音方面的特点,也包含部分词汇和 语法的特点其中甲和乙的交谈时间为4 0 分钟,甲和丙、丁的交谈时间是6 0 分钟。 本文的材料代表了成都口音普通话的四种情况和三个层次( 参见圈i 1 ) : ( 1 ) 甲是在成都方言的环境中长人的,后一直在武汉,所接触的多为湖北人,尤其是武汉 人。其方言环境同为官话方言的西南区,而成都和武汉又都是中西部的特大中心城市,所以, 对甲来说,即使他的普通话中含有较多的成都方言成分即使他的交谈对象是非官话区的人, 由于产生的语言压力很小他仍然可以较为自如地与人交流,不易产生语言趋附现象甲代表 的是曾受除四j i l ( 含重庆) 以外的西南官话影响的成都口音普通话。 乙一直在成都方言的环境中在学校学习时教师的授课语言也大都是成都方言,与其它 方言区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对普通话的接触和学习主要来自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乙 来说,不存在语言压力问题,因此也不会产生语言趋附现象乙代表的是完全成都方言环境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成都口音普通话。 丙和丁都是在成都方言环境下长大的,不同的是,丙在重庆读了四年书,而丁在北京读了 四年书。对丙来说,在重庆的四年仍处在四川方言的环境中,重庆和成都也同为西南特大中心 城市,也几乎不会产生语言压力,所以也很难产生语言趋附现象。丁则是在北方官话尤其是北 京话的环境下度过了四年。北京作为中国近几百年的首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力是绝大 部分城市无法比拟的。丁作为弱势方言区的人,会产生较为明显和强烈的语言压力,产生语言 趋附现象,丁的成都口音普通话中就相应地具有更多的北京话和普通话的特色。因此,丙代表 曾受四川其它方言( 含重庆) 影响的成都口音普通话,而丁代表的是曾受西南官话以外的其它 官话( 这里为北京话) 影响的成都口音普通话。 严格来说,以乙为代表的完全成都方言环境下的成都口音普通话为材料可能更具说服力一 些,但是,整个官话区的差别是较小的,而西南官话尤其是四川方言内部的差别就更小了,甲 和丙又都几乎没有语言趋附现象产生,因此,甲和丙的材料还是具有相当高的纯度的,其间差 异可以忽略不记;至于丁,虽然产生了语言趋附现象,但其趋附的是北京话和普通话,其材料 体现了所有普通话较标准的成都人说普通话的特点,因此,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幽1 1方言区位影响图 ( 2 ) 甲、乙、丙、丁代表了成都人说普通话的三个水平层次:甲的普通话偏差( 其间保 留了较多方言特点) 对懂语言学的人来说,能比较容易地辨别其所属方言区:乙和丙为普通话 中等水平的代表,比甲好但比丁羞;丁则为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对一般人米说很难辨别其所属 方言区甲就是笔者本人 本文的成都话的语音系统和材料中的成都方言读音的标注大体采用梁德曼、黄尚军编纂的 成都方言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1 2 月) 的记法,稍有变化( 成都方言词典的 被调查人年龄偏大,其语言特点与本文的被调查人语言特点稍有差异) 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成都话与普通话特征之比较 2 1 语音特征比较 要了解成都口音普通话以及成都话和普通话的深层特点,首先要分别了解成都话和普通话 的基本特征。本节中,我们首先从声、韵、调等方面对成都话和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特征进行比 较。 2 1 1 声母比较 成都话有二十个声母( 包括零声母在内) ;普通话有二十二个声母( 包括零声母在内) 。成 都话中的【z 、d 、嘲三个声母是普通话中没有的,而普通话中的 1 、钕埯、卧刁五个声母是成 都话中没有的。其相互对照参见下表( 表2 - 1 ) ,其中,圆括号内是成都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声 母,方括号是普通话有而成都话没有的声母: 衰2 - i 成都话与普通话声母对照表 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 清音清音 声母 清音浊音浊音浊音 不送气送气不送气送气 发音部位 双唇 p p m 齿唇 f 舌尖前 tf协t s s( z )n( 1 ) 舌尖后( 塔 ( 珞)( )( 刁 舌面前 t ct c c( n ) 舌根 kk x ( 日) ( 1 ) 从表中可以看出,成都话与普通话相同的声母有p 、p 、m 、f 、t 、r 、k 、k 、x 、t g 、 t 以c 等1 2 个占了大部分。 ( 2 ) 成都话中没有声母 刁与之相对应( 且一一对应) 的是【z 】,因此,普通话中【司声母 的字在成都话中一律念作【z 】 - ( 3 ) 成都话中没有f l 】,只有f n 】,因此普通话中所有叫声母的字在成都话中都发作【n 】声 母如:将“龙”【l o 蜘念作【n 锄】其实。严格来说成都话中的【n 】声母与普通话中的 n 】声母也 有区别,既不是纯粹的鼻音,也不是纯粹的边音。而是鼻化的边音既发音时鼻腔和口腔都有 气流流出。 ( 4 ) 成都话中没有舌尖后音奄、蟮、5 ,只有舌尖前音t s 、t s 、s ,因此,所有普通话中以卑、 节、 为声母的字在成都话中都相对应地转化成以t s 、t s 、s 为声母如将“诗【踟人”念为“私【咖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 ( 5 ) 【蝎声母是成都话中有而普通话中无的,它主要对应普通话中的【n 】声母,如“你” 脚 、 牛”【由。u 】等,少量对应普通话中的零卢母,如“宜 n i 】宾”、“环疑【珏i ”等。 ( 6 ) 日】声母也是成都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它对应的是普通话中的部分零声母,一般和 开口韵母拼合。如“我” z 3 0 、“骄傲 o a u ”等。 2 1 2 韵母比较 成都话中有三十六个韵母,而普通话有三十八个韵母,其中有二十八个韵母是两者共有的 属于成都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韵母有八个:e 、u e 、y o 、i a i 、i m 、u 、y 等;普通话有而 成都话没有的有十个:bu o 、y 、a n 、j a n 、u a n 、y m a 、钠、i d 、d 等。下表( 表2 - 2 ) 为成都 话与普通话的韵母对照表方括号中为成都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圆括号中为普通话有而成都 话没有的。 表2 - 2 成都话与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呼 韵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类别 1 ( d lu y al au a 0( u o ) ( y o ) 单韵母 ( y ) ( e )l c( h e ) y c ( 霉)( i 霉)( u 把) ( y m ) a r a l( i a j )u a l e lu e l 复韵母 a ul a u 3 ul a u ( a n ) i a n ) u a n ) a ni nu 0 n y n 鼻韵母 a dx a z 3u a d ( a 日)( i d )( u 3 日) o qy o d ( 1 ) 成都话中没有韵母脚而只有瞄,这与成都话中没有舌尖后音珞、喀、f ,只有舌尖前音 t s 、d 、s 有关,相应地普通话中为韵母n 的在成都话中都发为呦如“知识【t 咖【列”在成都 话中念为【t 咖【轴 ( 2 ) 成都话中有一个特有的音陋】前辈们的著述中。一般认为成都话和普通话样,育 a n l 、 i a n 、 u a n l 、【y 锄】等四个韵母,但笔者认为- 成都话中没有【a i l 】、 i a n 、j u a n 、d a l l 】等 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之相对应的是【2 】、 i 】、【u 】、【y 】等四个韵母。理由一:四川方言的内部差异很小,对于 一个没有语言学常识的人而言,妥判断某人的口音属于哪一个次方言区是很困难的,但笔者与 四川其他方言区的人交往时,他们往往很容易识别出笔者的成都口音,而其判断的依据就是: t 天、产、干”等普通话为【- - a n 韵母的字,在成都人口中“很夸张、撕得很开”。由此可见, 这是一个起着区别性作用的语音,与其他方言及普通话中的【 韵母是不同的,而依照其发音 方法和部位来看,应该是陋】元音。理由二:从语音实验的结果看,成都话中的 霉】韵母与普通 话中的【】韵母有着较大的差别,不是同一个韵母( 实验部分请参看下文) 。 ( 3 ) 成都话中没有【u o 】韵母与之相对应的是 u e 】。如:“国家”的“国” k u o 在成都话 中念为f k u e 。 ( 4 ) 成都话中的韵母 i a i 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在普通话中,与之对应的是【i e 】,如“解 t g i e 】 放”、“界 t # i e 】限”等,在成都话中念为 t 9 i a i 。 ( 5 ) 成都话中 k 1 平l l i l 】、【a n 】和【o 蚰不分。在成都话中,只有前鼻音尾韵母 i n 、 卸】,没 有后鼻音尾韵母陶】、【。加,而普通话中的后鼻音尾韵母 i r j 】、 3 蜘,一般与成都话中的 i 1 1 、 a n 】 是相对应的( 少数除外,如“风”【角q 】在成都话中念 f 0 0 】) 。如:成都人将“城市”的“城” t o r j 】 念为i t s n 2 1 3 声调比较 从听觉的角度来说,成都话与普通话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声调的不同,其明显性往往大于声 母和韵母的差异 表2 - 3 成都话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调值 调类例字 成都话普通话 阴平高平5 5高平5 5风 阳平低降2 1中升3 5调 上声高降5 3降升2 1 4 雨 去声降升2 1 3全降5 i顺 ( 1 ) 成都话和普通话的调类都相同,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主要是调值存在着较 大差异( 见表2 3 ) 。 ( 2 ) 变调规律成都话的变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a 、阴平+ 阴平不变如“哥k 0 5 5 哥k 0 5 5 ”、“飞f e i 5 5 机t l ;i 5 5 ”等。 b 、两个阳平、两个去声字构成的叠音名词,后字变为阴平调如“娃u a 2 1 娃u a 5 5 ”、“瓶p i n 2 1 n p h n 5 5 ”、“棒p a 日2 1 3 棒p a 0 5 5 ”、“妹m e i 2 1 3n t m e i 5 5 ”等;也有少数表称谓而由两个阳平字构 成的叠音名词的后字可变可不变。如“婆婆”有“b 2 1 p 0 2 l ”和“口0 2 l b 5 5 ”两读 c 、部分非叠音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当两个阳平或两个去声连读时,第二个音节的声调有 的变为阴平如“头r 。u 2 i 发f a 5 5 ”、“茶t s a 2 1 叶i e 5 5 ”、“四s 1 2 1 3 季t 9 i 5 5 豆) l t 7 2 1 3 ”等;有的 不变如“油i o u 2 l 条r i a u 2 l ”、“! i x o q 2 i 糖r a r j 2 1 ”等。 d 、由古入声演变过来的阳平宇组成的叠音双音节或多音节名词第二个音节有的变调如“壳 k 0 2 1 壳k 0 5 5 ”、“雀t 由0 2 l 雀t c y 0 5 5 ”等,也有的不变如“角k 0 2 1 角k 0 2 1 ( 角落) ”等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 、两个或三个上声字连读的名词最后一个字由高降调变为中降调( 3 1 ) t 近似阳平,记作2 1 。 如“姐t # i e 5 3 姐t 9 i e 2 1 ,、“嫂s a u 5 3 嫂s a u 2 1 ”、“:e n a u 5 3 子t s l 2 l ”等。 普通话的变调规律主要体现在上声: 两个三声相连,前一个三声变为二声:三声在一、二、四声前变为半三声。与成都话相比, 普通话中亲属称谓的叠音词,后一字多念轻声。 ( 3 ) 普通话中有大量的轻声,并且还起着区分词性平词义的作用。而成都话中没有轻声。 2 2 词汇和语法特征比较 成都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在于语音,但词汇和语法方面。成都话也有一些不同于普通话 的地方。本文相关论述主要依据梁德曼、黄尚军成都方言词典。 2 2 1 构词特点 在构词方面,成都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有以下特点: a 、词缀“子”。成都方言中名词后加“子”尾的情况远远多于普通话。如:羊子、鞋子、烟子、 葱子、女娃子、明年子等。 b 、词缀“巴”。成都方言的一些名词可加后缀“巴”,意思不变。如:泥巴、嘴巴、牙巴等。 c 、词缀“杆”。在成都方言中,一些“杆”状的身体部位通常加“杆”尾。如:手杆( 胳膊) 、 脚杆( 腿) 、腰杆等。 d 、词素重叠构成名词。这是成都方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并且,名词词素、动词词素、形容词 词素重叠后均可构成名词,有些重叠式后还常常加上“儿”尾,表示小称。如:名词词素重叠 的“皮皮、杆杆、盆盆儿、盅盅儿( 杯子) ”等:动词词素重叠的“钩钩儿( 钩子) 、飞飞儿( 纸 条) 、抽抽儿( 抽屉) ”等:形容词词素重叠的“空空( 空隙) 、尖尖儿( 顶部) ”等。 2 2 2 动态助词 成都话中的动态助词十分特别,一般j 1 j “倒( 音t a u 或t o ) 、一起、一倒起”大致相当于普 通话中的“着、了”或者趋向动词作补语的“上、下”等。例如:“他看倒看倒就哭了( 他看着 看着就哭了) ;他喜欢眯起眼睛看书( 他喜欢眯着眼晴看书) ;看倒起路( 看若路) ,小心被车撞 了:把这幅画巴起( 把这幅画帖上) :大家都坐倒起了( 大家都坐下了) ”等。 2 2 3 语气助词 成都话中的语气助词十分丰富,与酱通话也有较大差异,下面列举一些常_ l j 的。 a 、哆( 音t 0 5 5 ) 。常用于陈述句句尾,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再说”。例如:不慌出去等他醒 了哆要洗澡? 等打了球哆 b 、在( 音t s a i 2 1 3 ) 或嘴( t e 2 ) 。常用于句末,表动作正在进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呢”。 例如:昨天晚上熬了夜,他现在还睡倒在膊他正在操场跑步在,啊。 c 、嗬嘛( 音t e 2 1 m a 2 1 ) 用于句末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例如:他已经走了咐嘛,你明天再 来 - ,_ _ _ - _ - _ _ - _ - _ _ _ _ _ _ _ _ - - _ _ _ - - - - _ _ - _ - _ - _ _ _ - - _ _ _ _ _ - _ - 一 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咧( 音n e 2 1 ) 。用于句末,表示出人意料、完成或还没有完成等多种意味。例如:虽然是临 时抱佛脚,他还考了第三名咧。( 出人意料) 你等一下,他还没有来咧。( 表动作未完成) 你才 来? 他早就走了咧。( 表动作已完成) e 、嗦( 音s 0 2 1 ) 。丹j 于反问句旬末,增强质问和不满、询问等语气。例如:你以为就你会嗦? ( 质问) 他等都不等我就走了嗦? ( 不满) 这些苹果是给我买的嗦? ( 询问) f 、不( 音p u 2 1 ) 。用于表询阎的疑问句句末,现在多被“没有”( 台念为一个字,如“不用” 念为“甭”) 代替。例如:这些菜还吃得不? ( 这些菜还能不能吃? ) 你还记得倒他不( 你还记 得他吗? ) g 、喃( 音n a e 5 5 ) 。埘于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问句等的末尾,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例 如:这本儿 s 是哪个的l 喃? ( 特指) 你去还是我去喃? ( 选择) 你现在才说,有啥子用i 南? ( 反 问) h 、喃( 音n m 2 1 ) 。 j 于反问甸甸中停顿处,表不满和责备。例如:你才说得安逸( 好) 喃, 你咋个不去? 他也才来i 南,你昨个不骂他? l 、嘛( 音m a 2 1 ) 。嘛在成都话中有多种_ h j 法。在疑问句末尾表询问( 语气缓和) ,例如:你咋 个不来耍( 玩) 了嘛? 在祈使旬末尾表请求、责备、催促等语气。例如:陪我一起去嘛! ( 请求) 给你说话要记清楚嘛! ( 责备) 走了嘛! ( 催促) 在陈述句末尾,表“不满”、“显而易见”等意 思。例如:都这么晚了作业早就该做了嘛! i 、_ 囊( 名:s e 5 3 ) 。常常用于假设句的前一个分句句末,表假设,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假如、如果” 等。例如:玻璃打烂了,你要陪起嚷。他不来,我也不会来的。 k 、吱( 音霉5 5 ) 。用于句首,表应答或疑问。例如:咳,我就来。( 应答) 唼。你说啥子? ( 疑 问) l 以( 音s a e 5 5 ) 常常州于祈使句或疑问句的前一句句末,表催促。例如:快点走,时间不早 了行了,你还在忙啥子? 一-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 _ _ _ _ _ _ l _ - _ _ _ _ _ _ _ _ - - _ - _ _ - _ - _ _ _ - 一 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成都口音普通话的语音分析 通过研究不纯的语言米更深层次地研究纯的语言,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上一章中, 我们将成都话与普通话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本章和下一章,我们将对不纯的语言成都 口音普通话进行分析,探讨其中体现的成都话年普通话的特征。 语音的差别是方言之间最直观、擐明显并且数量最大的。不同的方言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 也是“口音不同”,正所谓的“南腔北调”。而同时,方言中最难摈弃掉的语言成分也是语音, 哪怕一个人到了“鬓毛衰”的年纪,可能仍然是“乡音无改”。所以,当一个方言区的人用共同 语与其他人交际时,或多或少地会在语音方面露出方言特色。本章将从声、韵、调等方面对发 音人的材料进行分析,其中,声母平韵母分别论述,而声调部分将在本章最后一节统一论述。 3 1 甲 3 1 1 声母 3 l 1 1 保留成都话特点的部分 ( 1 ) 【t s 、【t s l 、【s 】、 z 】和【嘲、 t 汀【小跚不分并都念作【t s 、 蜘、【s 】、 z j ,是成都话 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甲的发音材料中,这个特点得到了保留,并且无一例外。具体见下: a 、【s 】和湖不分,一律念作i s ( 1 、】3 、1 6 、2 3 、4 5 、3 3 5 、3 4 9 、3 5 0 、3 6 5 、3 6 8 、3 7 0 等) b 、【t s 】和【t 妇不分,一律;z j t s 】( 4 5 、4 9 、7 2 、3 3 8 、3 5 7 、3 5 8 、3 7 4 等) c 、i t s 】和( 刚不分,一律念作陋1 ( 3 2 、7 3 、7 4 等) d 、 z 】和跚不分,一律念作 z 】( 3 7 、1 3 9 、31 6 、3 4 5 、3 6 8 等) ( 2 ) “你、年”等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 叫,甲的材料中保留了成都话的特点( 6 、1 2 l 、1 2 2 等) ( 3 ) 成都话中【n 】和【l 】不分,一律为【n 】,这是成都话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甲的发音材料 中得到了完全地保留( 1 2 8 、2 1 3 等) 3 1 1 2 受普通话影响而变为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 ( 1 ) “概”在成都话中声母为【如,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k 】( 1 4 7 等) ( 2 ) “澳”、“安”等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日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零声母( 2 1 9 、2 3 1 、 3 3 4 等) ( 3 ) “业”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嘲,这里受酱通话的影响变为零声母( 2 7 5 等) 3 1 2 韵母 3 i21 保留成都话特点的部分 ( 1 ) “么”在成都话中韵母为i o 】,在普通话中念f a 】这里保留了成都话的特点,念f m 町 ( 1 3 等)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i i l 】、【a n 】硐j j 【a 砌不分,一律念作【i n 】、d n ,这是成都话在韵母方面的显著特点, 甲的发音材料完全保留了该特点,具体表现在: a 、【m 和阳】不分,一律念作 i n 】( 1 4 、1 7 、3 6 、5 3 、6 4 、1 0 6 、2 8 0 、3 0 5 、3 1 8 、3 5 5 等) b 、【。n 】和d r 3 不分一律念作【a n 】( 3 6 、4 5 、3 5 1 等) ( 3 ) 普通话中的【a i l 】在成都话中没有一律为【】。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大部分 】念作【a n , 但仍有少量保留成都话特点而念作【嚣】( 2 0 等) ( 4 ) “果”、“多”、“作”等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o 、在普通话中为 u o 】,这里保留了成都 话的特点为【o 】( 3 9 、7 5 、1 1 l 、2 9 3 、3 2 5 、3 6 2 、3 7 1 等) ( 5 ) “风”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o r j ,在普通话中为d o ,这里保留了成都话的特点( 2 9 7 、 3 4 7 等) 3 1 2 2 受瞢通话影响而变为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 ( 1 ) 在成都话中韵母为【o ,其变化有以下途径: a 、“了”在成都话中韵母为 o 】,这里受普通话影响,念为 o 】( 9 等) b 、“可”、“科”、“河”、“渊”等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f 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i v ( 5 6 、1 1 0 、 1 2 4 、2 8 1 、3 5 l 等) c 、“说”、“货”等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u o 】( 1 、2 9 1 等) ( 2 ) 在成都话中韵母为【e 】,其变化有以下途径: a 、“北”在成都话中韵母为 e ,这里受普通话影响,念 e i 】( 1 7 等) b 、“自”、“宅”等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e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a i l ( 7 5 、3 4 3 等) c 、“车”、“熟”“设”、“核”、“蛇”等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e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y ( 1 3 0 、 1 3 9 、1 7 7 、1 7 9 、2 7 4 、3 7 1 等) d 、“铁”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m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l i e ( 2 9 6 等) ( 3 ) “去”在成都话中念【t 曲e 】,韵母为l i e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t 白】,韵母为t y ( 3 3 ) ( 4 ) 在成都话中韵母为b o ,其变化有以下途径: a 、“学”在成都话中韵 y q l y o ,这里受普通话影响变为l y e ( 4 5 、2 7 3 等) b 、“曲”在成都话中为 t c y o ,韵母为b 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t 胡,韵母为l v ( 1 8 3 ) ; “续”在成都话中为【c y o 】,韵母为d 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y 】,韵母为【y 】( 3 1 l 等) ; “域”在成都话中为【y 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y 0 y 】( 3 3 2 、3 5 6 等。 c 、“脚”在成都话中念【t # y o 】韵母为【y o 】:这里受酱通话的影响变为 t 9 i a u 。韵母为 i a u 】( 5 8 ) ( 5 ) “炖”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a n 】这里受酱通话的影响变为 u o n 】( 7 6 等) ( 6 ) “内”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u e i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e l 】( 1 1 5 等) ( 7 ) 在成都话中韵母为r u e ,其变化有以下途径: a 、“团”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u c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后产生变异,变为 o ( 1 3 2 、1 5 0 等) : b 、同样为“国”也有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u o 】的例子( 2 0 0 等) “阔”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u e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u o 】( 2 0 5 等) ( 8 ) “解”、“界”等在成都话中为b c i a i 韵母为【i a i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蔓j i t 9 i e ,韵 母为l i e ( 1 6 8 、2 0 2 、2 5 8 等) ( 9 ) “备”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i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e l 】( 2 7 2 等) 一- _ _ - _ - _ - _ _ _ - - _ - - - _ - -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 - _ _ _ - _ _ _ _ 一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3 声韵母都发生变化的例子 ( 1 ) t t 速”在成都话中为n y 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s u ( 1 4 8 、3 3 i 等) ( 2 ) 。街”在成都话中蔓j k a q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t c j e 】( 1 9 9 、3 4 6 等) ( 3 ) “硬”在成都话中# j r g n ,这里受酱通话的影响变为 i n 】( 2 6 4 等) ( 4 ) “鞋”在成都话中为【x a i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e 】( 3 0 6 等) ( 5 ) “敲”在成都请中为 k a u l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t 矿i a u 】( 3 7 2 等) 3 2乙 3 2 1 声母 3 2 1 1 保留成都话特点的部分 ( ”i t s 和【t 妇不分,律念作i t s ) ( 6 、2 0 ,4 8 、8 6 、1 0 0 等) ( 2 ) 【m 】为成都话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语音特点,这里保留( 1 9 等) ( 3 ) 【s 】和啪不分,将嘲念作【s 】( 2 4 、4 6 、5 0 、5 6 、6 2 、6 6 、7 1 等) ( 4 ) “然、人、如”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z ,这里仍然保留成都话的特点( 7 2 、8 9 、1 2 1 ) ( 5 ) “直、照”等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i t s ,这里仍然保留成都话的特点( 8 0 、8 2 等) ( 6 ) 【n 】、【1 不分,一律为【n 】( 1 4 8 等) 3 2 1 2 受普通话影响面变为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 ( 1 ) “人、肉”等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z 1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脚( 2 5 、5 4 、8 8 等) ( 2 ) “湖”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 旬,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i x ( 4 4 等) ( 3 ) “概”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 k j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f k 】( 4 5 等) ( 4 ) “澳”在成都话中的声母为 d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零声母( 1 5 5 等) 3 2 2 韵母 3 2 2 1 保留成都话特点的部分 ( i ) 【i n 】、嘞】和【弛】、【a d 】不分,一律念作 i n 】、【a n 】,其具体体现在: a 、【i i l 】和 i r j 不分一律念作 i n 】( 2 4 、2 9 、4 8 、5 3 、1 3 8 等) b 、【钮】和i o n 3 不分一律念作 a n 】( 2 4 、6 1 、6 2 、1 3 2 等) ( 2 ) “多、坐”等在成都话中韵母为【o 】,在普通话中为【u o 】,这里保留了成都话的特点( 2 8 、 4 1 等) ( 3 ) “累”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u e i ,这里仍然保留成都话的特点( 7 6 等) ( 4 ) “删”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o 町,而在普通话中为c a 蚰,这里仍然保留成都话的特点( 8 4 ) 3 2 2 2 受普通话影响而变为与普通话相同的部分 ( 1 ) “个、各、可、科、鹤、乐”等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y ( 3 、3 i 、8 9 、1 0 6 、1 3 4 、1 4 3 等) ( 2 ) “脚”在成都话中的韵母7 j l v o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i a u 】( 6 4 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去在成都话中念 t c l e 】,韵t 彰, j l i e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j o t c y ,韵母为 y 】( 1 1 、 6 5 等) ( 4 ) “百”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e 】,这里受酱通话的影响变为【a i 】( 3 0 等) ( 5 ) 成都话中的 与普通话中的【a n 】相对应,这里 都相应的转化成了 】( 2 4 、4 0 、4 l 、 4 2 等) ( 6 ) “累”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u e i 】,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e i 】( 8 3 等) ( 7 ) “做”在成都话中念为 t s u 】,这里变为 t s o ,既体现出普通话的影响痕迹又保留了成 都话的特点( 9 1 等) ;同样的情况还有“国”字:“国”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 u e ,这里既体现 普通话的影响又保留成都话的特点而变为 o 】( 1 3 1 等) ( 8 ) “孙”在成都话中的韵母为【a n 】,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u o n 】( 1 5 7 等) 乳2 3 声韵母都发生变化的例子 ( 1 ) “是、十”在成都话中为【咖,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 踟( 1 、3 7 、3 8 等) ( 2 ) “知”在成都话中念为【t 咖,这里受普通话的影响变为【t 踟( 4 7 等) 3 3 丙 乳3 1 声母 3 3 1 1 保留成都话特点的部分 ( 1 ) 【s 】和脚不分,一律为i s 】( 1 8 、2 8 、4 1 、5 8 、6 5 、8 7 、9 2 、9 6 、9 8 、1 0 0 、1 1 1 、1 1 3 、 1 2 6 、1 3 6 等) ( 2 ) 【蜘、【明不分,一律为 t s 】( 1 2 、3 4 、1 0 0 、1 2 7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SK2636771-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航天科工天隼实验室招聘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河南省上蔡第一高级中学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户外机柜温控节能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全培训效果点评课件
- 企业信誉与发展规划承诺函9篇
- 美食电商美食节促销计划
- 2025年甘肃省兰州眼科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小学交通安全培训简报课件
- 2025届春季中核集团人才计划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
- 中华诗词大赛小学4-6真题题库及答案
- 2024中级审计师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融资租赁信用评估体系构建-全面剖析
-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工作手册
- 2025年网络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 《透视画法基础:艺术绘画基础课程教案》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
- 全套设备安装施工记录表
- 闪电仓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AI芯片行业研发创新与未来发展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