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网络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它是科技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网络文 学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它的流传,学界对这一新文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比 喻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学者研究的较为透彻的一种 辞格,网络文学中的比喻可谓俯拾即是。从修辞角度研究网络文学,揭示网络文学 比喻具有的特点,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论文共选取 26 部网络文学作品中 1018 条比喻句为研究对象, 通过整理归类, 概括出了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喻体具有的特征,并对比喻类型和比喻特色进行了 详细论述。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和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网络 文学的研究现状,并对比喻理论背景进行了说明;其次,介绍了网络文学的含义和 它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该部 分对比喻句本体构成及特征, 喻体构成及特征和比喻类型进行了系统、 详尽地描写, 总结出网络文学比喻具有的艺术特色。第三部分也就是结论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 要内容并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充满期待。 关键词:网络文学;比喻;类型;特征 ii abstract network literature is a new literature emer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ra, 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literature.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literature has come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however, the research of network literature falls behind its development. the academic study of this new literature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nough. metaph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the human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it is studi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more thoroughly study. the metaphor of the network literature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network literature from the rhetorical point of view and reveal the metaph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literature. this thesis selected 1018 pieces metaphorical sentences from 26 works of network litera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subject and vehicle of the network literature, and discussed them in detail.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and the first chapter. first, the actuality of network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metaphor are introduced. next,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are introduced.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 it is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it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subject and vehicle in detail. the third part makes a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si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key words:network literature;metaphor;type;feature 引 言 1 引 言 一、网络文学研究现状 网络文学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它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兴 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共同见证了计算机发展的日 新月异,同时也体验到了网络文学发展带来的新的阅读审美。网络文学从最初的幼 稚日臻成熟,它打破“传统派”的偏见带着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质不断向前发展。它 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它。现将网 络文学的研究现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网络文学的本体定位。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本体研究运用本体 论哲学方法,探讨构建网络文学学理范式的可能性。1他在网络文学的本体追问 与意义体认一文中认为网络文学要使自身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文学历史节点,需要 经受“存在论” 、 “本原论”和“文学性”三个追问。2 2、网络文学的特征。网络文学具有网络的自由、开放、大众、互动等特性。学 者们对于它的研究主要从这些新特征入手,认为网络文学具有内容大众化,方式互 动化,速度快捷化,媒介多样化等特征。3 3、网络文学的价值判断。有人认为网络文学不过是一种快餐文学、消遣文学, 没有任何价值可言;4也有人认为文学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人们从不同的 角度可以对它做出不同的定义,一种新文学的出现更能展示出文学的多样化特征, 如果拿传统文学的标准判断网络文学是一种削足适履。5 4、网络文学带来的审美变化的研究。传统审美是精英化的审美,而网络文学带 来的是由传统少数人的审美转向大众化的审美。网络文学的作者可以是任何人,因 此它的审美是一种大众审美。6 5、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陈立群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 一文从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联这一角度探索网络文学的 前进方向。7 6、网络文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大致分为三种态度:其一,认为网络文学丰 富了文学的创作手法和传播方式,是文学多样化的表现,它的进一步发展将给文学 带来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低俗化的影响不利于文学发展,这 种快餐文学只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对文学的健康发展毫无益处;其三,介于二 者之间持谨慎态度,对新文学既不反对也不赞成,静观其变。8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2 以上是对网络文学研究进行的总结。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这一新 文学的研究已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文学。但总体上说,学界对这一 新兴文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对其价值的探索还不够全面。大多数学者只局 限于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语言角度研究的则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人从 修辞学角度研究网络文学。本论文试图填补网络文学研究的这一不足,着力于从传 统修辞学角度研究网络文学,分析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从而促进学界对这一新 文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二、比喻理论背景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比喻理论的研究也较 为透彻。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说过: “尤为重要的是掌握比喻。 ”我国春 秋时代的孔子提出了“能近取譬”的观点。 墨子小取对比喻作了如下论述: “辟 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9现代以后,我国修辞学研究有了飞跃发展。随着白话 文运动的兴起,修辞学的研究逐渐转向以“语言本位”为主导的研究方向。101932 年,唐钺出版了修辞格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格的专著。书中对比喻的 显比和隐比做了详细说明。同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出版,标志着现代 汉语修辞学的建立。11该书把汉语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大类, 直接影响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理论的发展。陈先生根据比喻本体、喻体和相似点这三 个成分之间的异同及隐现,将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他的这一分类对后 来研究比喻理论的学者影响深远,至今人们谈论比喻的基本格式时,仍然依据这三 类进行讨论。 121936 年黎锦熙的 修辞学比兴篇 是现代修辞学中第一部研究 “比” 的专著。该书对比喻的运用原则,比喻与句式的联系,比喻的特殊情况等问题都进 行了详细讨论,是一部研究比喻较为全面的著作。1380 年代,袁晖的比喻是一 本全面论述比喻的专著。书中涉及到比喻的定义、类型、方式、作用及比喻和词汇、 语法的关系等问题。1490 年代,李济中的比喻论析是继袁晖比喻之后又一 本全面研究比喻的力作。作者在书中分十四个专题对比喻进行了全面研究,对比喻 的基础、成分、种类、功能、运用和比喻与词语的构造,布局谋篇,语体风格等都 进行了细致论述。15 学者们对于比喻的研究都是从本体、喻体、连接词、相似点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说明。本体就是被比喻物,它可以省略,可以被喻体所代替。根据本体的隐现情况 可以把比喻句分为不同的类型。喻体是用来表示本体的比喻物,它也可以省略或用 表示喻体的行为性质的词语代替。在比喻句中,喻体即使没有出现也可通过字面意 引 言 3 思找出,它在比喻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接词是指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有些比喻句有连接词,有些没有。通过连接词可以区分比喻句的类型。相似点就是 本体和喻体具有的相同特征,也是本体之所以能比喻为喻体的关键。通过相似点可 以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因此相似点是整个比喻句的灵魂,没有相似点 就无法构成比喻句。有些修辞学著作中把相似点理解成“喻解” ,其实它们的本质 是相同的。16 三、作品的选择和语料的搜集 网络文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选择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 品进行研究。经过筛选,共有 26 部作品进入被选之列。这些都是在网络上点击率 较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作品。对于作品的题材,24 部小说属社会生活类,2 部 属玄幻类。对于当下较为流行的武侠、玄幻类小说的选择较为谨慎,这两部作品是 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之作,因此,可以作为论文语料的来源。 本论文语料共计 1018 条,全部来源于筛选出的 26 部作品。本文总结出的任何 结论,均是基于对这一千多条比喻句分析、归纳的基础上。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4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含义与发展 1.1 网络文学的含义 关于网络文学这一概念,喝彩声与质疑声同在。喝彩声主要来自年轻人,他们 大多是网络参与者、网络文学的作者和对网络文学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他们认为 网络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空间,带来了思维上的创新,使文学朝着更加现代, 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李寻欢在新的春天就要来临中认为, “网络文 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网络文学就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 学。如果从内在的特质研究,我觉得网络文学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它来自网 络父亲的精神内涵:自由,不仅是写作的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平等,网络 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表达自己的权利;非功利,写作的目 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会更接近 生活的情感的真实。 ”陈村是传统文学中少有的支持并积极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 作家。冯骥才先生肯定网络文学的积极性,认为网络文学不受市场左右,没有太多 商业因素,更真实地表达人类心灵。他认为网络文学只要经过认真筛选一定会有好 的作家和作品出现。对网络文学持质疑态度的一般是传统文学作家,他们只看到了 网络文学消极、不健康的一面。蓝爱国在网络文学的概念观察中说: “持这种 态度的人即使在承认网络文学存在合法性的今天也仍然很普遍,主要是传统作家、 批评家、 文化评论家,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夜人, 他们警惕地注视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并力图对每个新鲜事物作出符合文化规则的命名。 ”张贤亮认为网络文学只是借 助于网络而已,它和传统文学并无本质区别。张抗抗对网络文学带来的革新也持怀 疑态度。而李敖则认为网络文学是“厕所文学” 。传统文学作家站在“传统”阵地 上对网络文学进行根本性否定。 首届“网络文学和数字文化”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 “从广义上看,网络文学 是指所有上网的电子化文学文本,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样的 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仅仅只有媒介载体的区别;在中观的意义上,网络文学是指网 络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第三种是网络超文 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这类作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展性和网民互动性, 是狭义的网络文学。 ” 李寻欢: 新的春天就要来临 , 文学报 ,2000 年 2 月 17 日 蓝爱国: 网络文学的概念观察 , 文艺争鸣 ,2007 年第 3 期 欧阳、艾国: 首届“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文学评论 ,2004 年第 5 期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含义与发展 5 网易在举办“网络文学奖”大赛时对网络文学作了这样的界定: “网络文学既不 是传统媒体的文学作品电子化后搬到网上的文学, 也不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 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联手小说和多媒体剧本。网络文学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 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求。不光具有感性,又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 ” “网络文学和数字文化”研讨会上对网络文学下的定义基本涵盖了目前人们关 于网络文学定义的主要观点。大多数学者认同第三种狭义的网络文学,他们认 为这种文学具有网络特质,能充分体现出网络和文学的关系。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 义的网络文学概念,他们都提到了网络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网络文学必 须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文学和网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网易的界定提出了网络 文学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它的无功利性。网络文学是人们在网络上真实、自由地表 达自我思想和情感的空间。网络文学的创作不受外界物质利益和市场的干扰,它是 一种无功利性的纯文学。 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义,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它是在网络上进行 创作和传播的原创文学,它流传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网络。传播媒介首先把网络文学 和传统文学区别开来;其次,作品内容具有现代性,情感表达真实,写作手法不按 常规,没有受道太多传统因素的影响;再次,创作主体是在平等的网络环境下自由 表达思想,不受市场影响。创作主体具有新新人类的精神面貌,思想自由随意,行 为叛逆洒脱,情感真诚忧伤;最后,读者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阅读,可与作者互动, 提出自己对作品内容的建议,表达对作品最真实的看法。综上所述,网络文学就是 在网络上流传,内容具有现代性,思想自由随意,手法灵活多变,情感真实,读者 可与作者互动的文学。 1.2 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文学最早从海外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些理工科的留学生在电 子公告栏上张贴帖子, 抒发自己对祖国、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 张贴文章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形成了一定规模,由此产生了最早的中文网络文学。 随后, 海外留学生不断在网络上创办各种刊物, 掀起了海外网络文学热潮。 1991 年, 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诞生。1993 年,为了更方便地在网络上进行 中文交流,海外华人在 usenet 上开设了 ait.chinese.text(简称 act)。 1994 年,密 歇根州大学生物学博士方舟子在美国创办了新语丝刊物,这是第一个中文网络 谢有顺: 需要深度和精美 ,文学报,2000 年 4 月 20 日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6 文学刊物。 新语丝的创办者追随“语丝社”传统,表现他们真诚的人生态度和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对各种社会黑暗现象进行讽刺。时至今日, 新语丝还 备受人们关注,它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1996 年,全球首家中文女性网络文 学刊物 花招 在美国加州硅谷诞生, 此刊物的发起人是著名网络写手鸣鸿和红墙。 该刊以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为主,吸引了大批女性作家。2001 年, 花招刊 登的小说北京故事被拍摄成电影蓝宇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96 年, 台湾和大陆的网络系统向大众开放,网络文学逐渐走入我国人民的生活。17 国内网络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恋”时期。起步时 期的文学创作多以爱情为主题,题材较单一,内容较虚幻。1998 年,台湾成功大学 博士生蔡智恒在电子公告栏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之后,该小说不断被大陆各大学网站转帖,在大学生读者群中 迅速传播开来,从此兴起了大陆网络文学创作热潮。此后该作品逐渐从网络走入市 场,1999 年被出版发行,2000 年同名电影首映,2004 年同名电视剧播出。1998 年 10 月,安妮宝贝开始在网络上写作,作品主要收录于小说集告别薇安和八月 未央中。安妮宝贝的创作带有浓重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情调,以宿命、漂泊、颓废 等内容为主题。 1999 年, 著名网络文学网站 “榕树下” 举办 “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 , 掀起了大陆网络文学热潮。同一时期,在其网站下涌现了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 尚爱兰等知名网络作家,他们的创作大多也是围绕网恋,主要写网络对人们生活和 感情的影响。稍后, “网易”网站举办“中国网络文学奖” ,邀请了国内著名作家王 蒙、王安忆、莫言、张抗抗等担任评委。这两次文学大奖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网络文 学的创作。 第二阶段是“回归现实”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褪去了早期的盲目、理想色彩, 逐渐转向现实主义题材,内容多关注现实,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2002 年,宁肯的 蒙面之城问世,掀开了网络文学描写现实生活的序幕。稍后,该作获得 “老 舍文学奖” ,得到了社会的再次认可。2003 年,慕容雪村的作品成都,今夜 请将我遗忘 ,掀起了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网络文学热潮。该作以犀利的笔墨,嘲 讽的语气,辛辣的讽刺对社会黑暗进行了严厉抨击,是网络文学中对社会现实批判 力度最强的一部作品。之后,石康的奋斗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展示了年轻 一代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阶段是“后现代”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家以“80”后为主,他们受到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摒弃了精英文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文学的超现实性,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含义与发展 7 极度表现自我情绪和欲望,具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春树被称为“80 后少年 朋克的文化偶像” 。她的代表作北京娃娃是中国第一部反映残酷青春的小说。 作品写一个女孩退学后自我、消极、颓废的生活,展示了“80”后对社会和人生新 的看法和态度。李傻傻的长篇小说红 x写了一个农村孩子被学校开除后堕落的 成长史,该小说在网络上一出现就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莫言在张悦然樱桃之 远的序言中写道: “回首我们这茬作家走过的道路,大多是由短篇而中篇,由中 篇而长篇,而悦然她们,总是不按常规出牌,并且出手不凡,将所谓的小说做法, 抛掷脑后,其实她们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的小说做法。 ”莫言的 评价概括了两代作者在创作上的不同,说明了“80 后”作家具有区别于传统作家的 特殊艺术气质。18 张悦然: 樱桃之远序言 ,2003 年 12 月 7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8 第二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研究 2.1 本体构成类型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构成有自己的特色。在一千多条 比喻句中,以“人”及人的动作、神态等作本体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而以事物和抽 象概念作本体占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大量的句子都是围绕人进行设喻,以其他事 物作本体则较少。 通过这一明显的对比再次印证了我国古代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的人生哲理。 2.1.1 以人及人的动作、神态等作本体 经过统计分析, 以人及人的动作、 神态等作本体占了整个比喻句总量的 69.8%。 这些本体都是以人为主,围绕人进行设喻,不仅包括人自身也包括与人有关的动作 行为、神情状态等。 首先,以人作本体。在 1018 条比喻句中,这一类有 365 句,占总数的 35.5%, 在比喻句本体数量中所占比重最大。句子中这个人指自然界中每个人的指称,既包 括“我、你、他”等人称代词,也包括人的称谓和专有名词等。例: (1)如果他是柠檬,就应该试着去喜欢酸味,而不是去羡慕水蜜桃的甜美。 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2)我就是一张白纸,多么希望你能给我画上最美丽的色彩。邢育森网上 自有颜如玉 (3)在陈祖义看来,郑和是一只羊,一只能够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肥羊。当 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4)有个穿着白裙子的小女孩赤脚站在湖面跳舞,她像天鹅一般优雅娴静, 雪白的颈子是刚刚沐水而出的马蹄莲。张悦然樱桃之远 以上四例都是以人作本体,例(1) 、 (2) 、 (4)用了代词,例(3)用了人名。 为了描述人的特征,把人放在比喻句中作本体,通过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形象 地展现出人具有的特点。 在以人为本体的句子中,第三人称“她”和女性人名出现的频率最高,可以看 出网络作家对女性的关注程度。其中,描写女性温柔美好的一面占有很大比例。为 了表现这一特征,喻体多使用娇小、可爱的事物。例: (5)新生赵悦那天穿一条碎花长裙,象蝴蝶一样在我眼前翩翩而舞。慕容雪 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第二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研究 9 (6)真是善解人意的女孩。总是有意外的甜蜜给人,像多汁的石榴,要一颗 一颗地剥下来放在唇舌间体会, 闻不到芳香, 却留下一手艳丽的痕迹。 安妮宝贝 八 月未央 (7)我并没有过多留意校园的建设,而是将更多精力用来观察像鲜花一样盛 开在校园的女生们,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找一个女朋友。孙睿草 样年华 (8)她在湖面旋转,旋转三十六圈,洁白的裙子里鼓满了风,越飞越高,哀 艳如一只失去牵线的风筝。张悦然樱桃之远 在这组例子中,为了描写女性的甜美,喻体使用了“蝴蝶、石榴、鲜花、风筝” 等事物,让读者感觉亲切可爱。网络文学比喻句把表现女性形象放在了非常重要的 位置,用各种各样可爱的事物形容女性,表达作者对她们的喜爱。因此,表现女性 意识是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的一大特点。 从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作家对展现女性美情有独钟,他们不遗余力地描 写着女性人物形象。通过这一特点反映出网络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自由、 开放地写作。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把笔下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也可以表达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感,使人物充满人性美、人情美。 其次,以人的动作、神态、心理等作本体。此类在比喻句本体总数中占 34.3%, 它是仅次于以人作本体的一类。这类比喻句是围绕人进行设喻的,本体可以是人体 的器官,也可以是人的动作行为,还可以是人的心理、感觉等。例: (9)我想我应该感到满足,甜蜜地微笑起来,然而这个时候我的心突然像做 自由落体一样没有依托地不停下落。张悦然樱桃之远 (10)大三下学期,我斥 300 元巨资给她买了一套灰色的职业装,赵悦感动得 都快哭了,狠狠地抓着我的手,象梅超风在练九阴白骨爪。慕容雪村成都,今夜 请将我遗忘 (11)所有的伤心、愤怒与痛苦都像行李一样跟着米莱腾空而起,消失在远远 的云层上方了。石康奋斗 (12)我曾在杨阳那里听过几盘关于这种音乐的打口磁带,它给人一种空灵和 虚无缥缈的感觉,像是清晨河面上漂浮的雾气,又像夜空中缓缓游动的浮云,给人 感觉忽远忽近,近在眼前却无法企及,支离破碎又浑然一体。孙睿草样年华 例(9)描写内心没有着落或不踏实的感受,用“物体做自由落体”来形容,十 分形象,使读者能真正感受到内心没有依托的那种感觉。例(10)用大家熟悉的武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10 侠片中一个场景突出表现“抓”这一动作,通过喻体描绘情景的展现,读者可以深 刻理解作品中描写的行为。例(11)把人伤心的感情比作随身行李,伴随着主人一 起离开,表达出这种感情始终围绕在主人身边。例(12)把“空灵和虚无飘渺的感 觉”形容成“雾气、浮云”,用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抽象感觉, 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作品中还有很多以人的心理作本体的比喻句,这些心理描写在表现人心理的同 时也表现出这代作家关注的心理方面,透视出这代人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和他们关 注的焦点。 (13)后悔和恐惧再次如阴影一样笼罩了他。安妮宝贝八月未央 (14)但骄傲和猜疑,象一条裂缝,无声地横亘在那里。安妮宝贝告别薇安 (15)我站在吧台边上喝酒,冷冷对着吧台里的镜子和酒瓶,沦陷的感觉又如 金枪鱼袭来,纸醉金迷、糜烂腐朽,或者, 其他的走出去就横尸街头的冲动。 木子美遗情书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这些心理描写大多表现沉重、绝望、痛苦的情绪, 更多宣泄作者内心的苦闷。网络作家心理描写关注的这些方面与他们的自身发展有 密切联系。这代作家多是出生于 70、80 年代的人,他们是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成 长起来的,思想自由开放,行为随意洒脱。特别是一些“80 后”,他们本身就有一 种后现代、崇尚精神自由的特征,同时又带有一些忧郁、孤傲的气质,因此,他们 创作的文学作品自然而然就带有作家叛逆和孤独的特征。 2.1.2 以物及物的状态作本体 此类本体共有 213 条,占比喻句总数的 20.7%,是除了以人作本体外的第二大 类型。以物作本体远没有以人作本体的数量多。可以看出,网络作家对自我的关注 程度远远高于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他们只有在充分实现自我表现的基础上才会关注 身边的一般事物。这类本体不仅包括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事物,也包括人类改 造和修建的人文景观,还包括自然界的动物或植物等。例: (16)我要为我皮包中阵亡的一百元钞票祈祷.希望它能安息。蔡智恒第一 次的亲密接触 (17)海的另一边就是破天朱雀宫,整个宫殿就是一把琴的样子,当我们走到 门口的时候,里面突然传来悠扬的琴声,仿佛从天空上直接破空而下,又像从内心 深处如波涛一阵一阵打来。郭敬明幻城 (18)春天的东京很美,樱花开得像潮水一样,风一吹,一夜之间就落了。安 第二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研究 11 妮宝贝八月未央 (19)北京的秋天是金色的,秋风乍起,形容枯槁的叶子从头顶慢慢滑落,眯 起眼来看倒象是一张张无限额的金票。宁财神较量 (20)网,就是我们心灵的桥梁,你总不在,也许会错过很多美丽的机会和缘 分的。邢育森网上自有颜如玉 例(16)是省略喻体的借喻,把本体“钞票”比喻成“战士”,这里喻体虽然 没有出现,但我们通过喻体的特征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通过这一比喻, 让人感觉出作者对花掉的这些钱很珍惜,希望能够物有所值。例(17)“宫殿”是 大型人文景观, 它是经过人类改造的事物, 含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例 (18) 和例 (19) 都是用植物作本体,表现我们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状态。例(20)的本体是“网”, 它是随着网络发展出现的新事物,含有网络时代的特征,受科技影响出现的这些新 事物会在文学作品中有所反应。 在大量以物作本体的句子中,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新事物。他们是伴随 着网络和时代发展起来的,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新事物生于网络,流 传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网络上的事物、趣事、新闻、惯用语等。虽然这类事 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还不是很高,但这些事物只有在网络文学中才会出现, 它代表了网络文学区别于其它文学的特点。例: (21)网络就像一层很安全的防护罩,不仅遮蔽了风雨,同时也挡住了阳光。 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22)网络就是我最后的家园。刑育森活得像个人 (23)记:那些网上交友站点呢?您不相信那个吗? 金: (嗤之以鼻) 我觉得那些东西应该简称为皮条客集中营。 宁财神 在 路上之金莲冲浪 (24)屏幕上,两个光标就象两只小脚丫,比赛似的飞快的奔跑,各自拉出一 条字符长龙来。邢育森网上自有颜如玉 例(21)表现出网络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意义,它作为屏障既可以保护人也可以 封闭人,说明了新事物的出现不仅有积极地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例(22)描 写网络是他最后的精神归宿,展示了现代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网络的依赖性。 例(23)把“网络交友站点”称为“皮条客集中营” ,非常形象生动,表示了对上 网交友的鄙视,同时也概括出网上交友的实质。例(24)说“光标”是“小脚丫” , 让人倍感亲切,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12 以上例子所用本体都是和网络有关的事物,这也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 一大特点。只有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这些新事物作本体,它们是随着时代发 展而出现的,展示时代特征。这些网络新事物在比喻句中作本体的例子虽然还不是 很多,但它所具有的时代性足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除了以“物”本身作本体外,以事物的性质、状态作本体的也有很多。例: (25)蜡树木质细腻,像女童小腹那么光滑。李傻傻红 x (26)此时的元帝国就好像是一匹不堪重负的骆驼,只等那最后一根稻草。当 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27)因为人太多了,何州只是一个小县城,一下子来十几万人,城里城外水 泄不通,就好像我们今天的黄金周旅游景点一样,别说打仗,想转个身都难。当年 明月明朝那些事 例(25)是用蜡树的性质作本体,通过喻体光滑细腻的特质表现出本体具有的 特征。例(26)把元帝国的状态比喻成“不堪重负的骆驼”,非常形象生动,一语 点出当时元帝国即将灭亡的情形。例(27)用黄金周旅游景点拥挤的情况比喻何州 城里城外水泄不通的场景。对于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如果只是简单地描写就有些生 涩;如果通过其他事物进行比喻能更形象地描绘出事物具有的特征,不仅使文章增 添色泽,更便于读者理解吸收。 2.1.3 以抽象概念作本体 除了以人和物作比喻句本体外,以抽象概念作本体也是比喻句本体的一大类 型。此类虽不及前两类数量多,但也不容我们忽视,该类占了整个比喻句总数的 9.5%。 这类抽象概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世界、人生、理想和信念等,这些都是 人类话语中亘古不变的的主题。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的改变,不同时代的 人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同。网络时代的作家他们对世界和人生有着不一样的看 法。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句可以体现出这些新作家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 (28)这世界就像一个华丽的茧,全由谎言的金线织成,众生梦想着灿若云霞 的翅膀,像蛹一样沉浮其中,造物主疼爱他们,使他们安睡,却传谕不可睁眼。慕 容雪村原谅我红尘颠倒 (29)我目前的生活就像一枚导弹,不知被发送到哪里,我想早晚都会落在地 上,成为碎片。春树北京娃娃 第二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本体研究 13 (30)卡索,当你成为幻雪帝国的王的时候,你的日子会突然间变得如河水一 样平静,一千年,一万年,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渐次走过。郭敬明幻城 (31) 我们将来的命运就如同茄子终将被吃掉一样, 获得印有“北京 gy 大学” 字样的毕业证书。孙睿草样年华 (32)生命不过是一场坟地里的盛宴,饮罢唱罢,死亡就微笑着翩翩飞临。慕 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例(28) “世界”是一个抽象事物,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谈论着这一主题。在网络 作家眼中,世界就是一个华丽的茧,而这个茧的组成却是谎言。可以看出,新作家 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带有消极、悲观色彩。同样,例(31) 、 (32)也表现了这些 新作家对生命的感受。例(29)和例(30)都是表现作者对生活的茫然,他们的生 活没有目标,日复一日的重复使自己的前途没有了方向。 为了使人们容易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就会运用自己身边的事 物使原本难理解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在使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同时,反映出 网络作家消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他们对世界和对人生含有一种悲观情绪, 具有 “80 后”孤独、忧伤、彷徨的气质。 2.2 本体构成特征 经过我们对一千多条比喻句的统计分析,发现比喻本体的构成类型具有以下特 征: 人人的动作生活中的事物人文景观自然事物抽象事物 这个不等式是呈递减趋势出现的,在比喻本体中以人作本体数量最大;其次是 围绕人逐渐展开,人的动作、生活中的事物、一些人文事物和自然事物;最后是与 人现实生活较远的抽象事物。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14 第三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喻体研究 3.1 喻体构成类型 表面看,喻体构成类型和本体基本相同,都是以人和物作为主体,围绕这些进 行设喻,但实质上这两种构成类型有很大不同。本体的构成主要以人为主,几乎占 了总数的 70%,而喻体构成则与其截然相反,以事物为主体在整个喻体中占有很大 比例。同时,每种构成类型内部二者也有区别。19 3.1.1 以人及人的动作、神态等作喻体 此类在喻体总数中占 26.3%。与作本体不同,这些人作喻体虽然没有作本体的 数量多,但它覆盖面比本体广得多,包含了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人物,不仅有大 量一般性人物,也有新时代出现的人物,还有国内外的著名人物。 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人物作喻体是网络文学比喻句喻体的一大特点,这些人物有 些是受我国改革开放影响出现的,有些是受网络时代的科技影响才出现的,不管怎 样,他们都和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20例: (1)上帝是导演,它指定你必须扮演的角色,不管你喜不喜欢。蔡智恒第 一次的亲密接触 (2)朱元璋被他们围在中间,就好像是到外地打工的民工,寄人篱下。当年 明月明朝那些事 (3)那几天,晚上的风非常大,吹过来很白很大的云团,在深蓝的夜空中, 像流浪歌手一样盲目而优美地经过。安妮宝贝八月未央 (4)我的脸马上阴了下来,说我们不是约好的吗,赵悦象外交官一样地表示 抱歉:“真的有事走不开,下次吧。”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例(1)中的“导演”是我们现代耳熟能详的一类职业,它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具有时代特点,用在句中既能体现上帝的主导角色又便于读 者理解。例(2)中的“民工”也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类人,城市建 筑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值得社会关注的这一庞大群体,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就是现 实社会的缩影。例(3)中的“流浪歌手”是我们在大城市经常能看到的一类人, 他们在街上或地铁站进行表演以维持生计,他们都具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希望能 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例(4)中的“外交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进行 外交事务的人员。他们代表国家形象,处理各种国际社会问题。他们具有严肃、谨 慎的特点,用在句中正合文意。 第三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喻体研究 15 在对本体进行修饰时,喻体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或这些人物特殊的动作行 为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色,通过使用这些著名人物作喻体能够展示出本体的特殊 性。例: (5)人家宋胖子这才是拱猪,把你们拱出来自首,比福尔摩斯还老练。图雅 拱猪记 (6)我召集销售部的员工开会,象江青一样挥舞拳头。慕容雪村成都,今 夜请将我遗忘 (7)从外面看,你挺像江姐的。宁肯蒙面之城 (8)我用手轻轻地低着下巴,像林黛玉一样幽怨地看着他。郭妮天使街 23 号 例(5)中,把“宋胖子”比成“福尔摩斯” , 非常形象,能够体现出他的精明 干练,让读者一下就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例(6)把“我”刻画得十分生动, 通过江青的招牌动作很鲜明地表现出“我”当时的动作和神态。例(7)中以革命 烈士“江姐”作比喻,展现出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具有既悲壮又坚强的特点,使读 者很快就能了解人物性格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例 4 把“我”比喻为“林黛玉” , 在中国古典文化长廊中林黛玉那种幽怨的眼神较为典型,只有她能鲜活生动的表现 这一神态。作者用“林黛玉”作喻,形象地表现出“我”当时的心理。 在以一般性人物为喻体的类型中,用“孩子”作喻体出现了 14 次,还有其他用 “小女孩、小公主、幼童”等表示娇小、可爱的人作喻体的情况。因此,可以看出 以孩子作喻体是网络文学比喻句喻体运用的又一大特点。例: (9)女孩说,在我遇见他之前,我以为自己的爱情是一个夭折的孩子。安妮 宝贝告别薇安 (10)死亡姗姗而来,像一个身姿美妙的少女,我抱住它,就像握住一只小小 的酒杯,此生甘苦都在一啜之间。慕容雪村原谅我红尘颠倒 (11)天篷笑了,这回真心的笑了,他象个孩子般靠在阿月怀中。今何在悟 空传 (12)太平被攻破了,应天就像一个赤裸的孩子,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当 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例(9)用“夭折的孩子”说自己的爱情,说明女孩对爱情没有希望,还没有 长大就已经死亡了。例(10)说“死亡”既是“一个身姿美妙的少女”,又是“一 只小小的酒杯” , 表现出作者在面对死亡时的坦然, 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情握住了它。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16 例(11)把“天蓬”比喻为“孩子”,表现了他的释怀与纯真,像个孩子般需要呵 护与保护。例(12)形象地说明了战争过后应天的孤立无援,表现出它随时都可能 遭敌人宰割的处境。 3.1.2 以物及物的状态作喻体 以物及物的状态作喻体既包括社会中的事物,也包括自然界中的事物。与作本 体不同,该大类喻体数共 410 个,占总数的 40.3%,是喻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以生活中一般事物作喻体在作品中十分常见,这些事物是人们非常熟悉和了解 的,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 (13)沉沦在雨雾中的空旷城市,像被废弃的船,漂浮在夜色的海面上。安妮 宝贝八月未央 (14)乔说,生活会变得象一朵柔软的棉花。让人沉沦。安妮宝贝告别薇安 (15)生命不过是一场坟地里的盛宴,饮罢唱罢,死亡就微笑着翩翩飞临。慕 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16)陆涛拉住夏琳,就如同她是一件失而复得的礼物:“这十七分钟叫我觉 得特别长,没有这十七分钟,我还不知道我多爱你。”石康奋斗 以上例子中,“船”、“棉花”、“盛宴”、“礼物”都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很普通的事物,这类一般性事物很自然会进入文学作品。 同时,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不管是作本体还是喻 体,它们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 (17)我第一次听见她的笑声,清清脆脆的,像炸得酥脆的麦当劳薯条。蔡智 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18)但因为她穿着一身咖啡色,於是让我联想到鲜奶油。所以她就像是一杯 香浓的咖啡。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19)根据胡操性的可靠消息,司法系统近期会大换血,这两位都可能升任要 职,是绝对的潜力股,一定要抄底买入。慕容雪村原谅我红尘颠倒 (20)有人以为自己是电脑,一插电就什么都有了,因此总拿自己的记忆力来 炫耀。李傻傻红 x 例(17)中“麦当劳薯条”是国外的一种食物,前些年引入我国,被年轻人喜 爱,“麦当劳”这种快餐店是他们经常出入的场所,这种快餐式的生活也是在现代 年轻人中较为流行的方式。而例(18)中的“咖啡”也是产自国外的一种饮品,在 年轻人中广为流行,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必备饮品。例(19)用可能有升值价值的股 第三章 网络文学比喻句喻体研究 17 票比喻可能升职的人,股票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事物,近些年逐渐走 入人们的生活。例(20)“电脑”也是新科技影响下出现的事物,它存在于我们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极为深刻。 与本体不同,以自然界的事物为喻体共有 135 个。其中, “水”的使用最多, 其他自然界事物也经常被用来形容本体。例: (21)北京是这样大而无当的一个城市,她如露水一样蒸发。安妮宝贝八月 未央 (22)马格拿起酒瓶给自倒上,哗哗的酒的跌落声极清晰地充满房间,整个房 间只有此声响,一如空谷山泉。宁肯蒙面之城 (23)车厢过道里吵吵嚷嚷,全是人,在塞行李、找伙伴,摇摇晃晃,就像一 团滑腻的泥巴。李傻傻红 x “露水”、“空谷山泉”、“泥巴”都是大自然的事物,也是与我们生活息息 相关的事物,用这些自然界事物比喻生活中的一般事物,既贴切又自然。 3.1.3 以动、植物为喻体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句子是以动物或植物作喻体,特别是一些小动物非常 受网络作家的青睐。通过使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作喻体可以使本体更加生动形象, 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例: (24)在平原的草地上,她撒开双腿,像一只小鹿一样娇憨跳跃地奔跑。安妮 宝贝八月未央 (25)肖丽说了半天渐渐倦了,像只小猫一样伏在我怀里,我摸摸她的脸,无 端地感动起来,一颗心温馨宁静,却又无名酸楚。慕容雪村原谅我红尘颠倒 (26)大家都喜欢她的即兴舞蹈,因为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动作会是什么,杜 宛宛像个播种秘密的小松鼠一样在中间跳来跳去,谁都无法抗拒这灵动的小东西。 张悦然樱桃之远 该组例子中,喻体“小鹿”、“小猫”、“小松鼠”都是可爱的小动物,作者 为了表现本体的可爱、娇小,特地选用了这些活泼机灵的动物。同时,我们也可以 看出,在这些以可爱的小动物为喻体的句子中,本体大多都是女性,网络文学作家 喜欢用可爱的小动物来表现自己对女性的喜爱之情。 我国古代作家常用植物具有的独特个性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品格,如用莲花比喻 主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用寒梅比喻自己孤高、坚韧的毅力。现代作家也不乏使 用植物作比喻,特别是对花儿的喜爱。例: 网络文学中的比喻现象研究 18 (27)女人的皮肤柔软清香,就像花瓣。安妮宝贝八月未央 (28)他的手开始流血,血流到玻璃裂纹上,迅速扩展为一朵怒放的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