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研究做过贡献的老师和同学均己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日期: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杭州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 日期: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3 摘摘 要要 当前,我国警察院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办学的规模和层次在不断扩大和 提升。随着公安部“改革和加强公安教育与训练工作, 努力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体系” 理念的提出,警察院校要承担好“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和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的角色, 就必须建设一支公安特色突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警察院校教师队伍。警察院校教师专业 发展这一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论文力求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框架和 吸收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环境,从学校管理层和教师 个人两个维度,提出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论文在阐述了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现状以 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发展阶段和成长方式等三个方 面介绍和评述了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理论,提出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警察院校教师 专业结构。文章分析了当前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处理好的 三个关系,即警察院校教师角色冲突之调适,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统一,学术权与行政权之 平衡。最后,文章从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个人两个维度,论述了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一方面,学校应通过调整教师管理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开展校 局合作,校本培训等措施创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成 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成长策略,构建“自主成长”取向的专业发展运行机制。新手型教师应 主要发展教学生存能力,增强职业归属感;成长型教师应努力克服发展瓶颈,提高教学反 思能力、科研能力,积累和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专家型教师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小组, 培育学习型文化。 关键词:警察院校关键词:警察院校 教师教师 专业发展专业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4 abstabstractract at present, chinas police academmies, taking the developmental momentum of higer education, have continuously expanded and upgraded their school scale and level. along with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s concept of reforming and strengthening pol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ork and striving to build a great pol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the police academies, in order to play the major role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a scientific police force, must build a high-quality and high-level police academies teaching force with a prominent feature of police education.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olice academy teachers is put forward under this backdrop.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eneral theory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some related research fruits and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of police academies teachers, puts forwar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police academy teacher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every individual teacher. based on the explaination of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status quo,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ideas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olice cademey teachers,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notatio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approach, had firstly reviewed the basic theory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and quality componen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olice academy teachers. after a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faced by the police academy teachers, this articler argued that three main issues should be dealt with: teachers role conflict adaptation, the unity of teachers ability and academic level, the balance between academic rights and administrative rights. finally, this paper, from the dimension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every individual teacher, put forwar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police academies teacher. on one hand, the academy should create a a g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teacher by adjusting the management approach,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reforming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 and strengther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cademy and polce bureau and school-based training.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should take different growth strategy on different stages and establish the autonomous development-orien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 novic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enhance vocational sense;developing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flect, research, accumulate and update academic expertise; expert teachers should guide the problem-oriented inquiry group and cultivate learning-oriented culture. key words: police academi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5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1 1.1 问题的缘起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 研究现状综述 3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5 第二章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6 2.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6 2.1.1 专业和职业 . 6 2.1.2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7 2.1.3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9 2.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9 2.3 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11 第三章第三章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教师专业结构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教师专业结构 13 3.1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13 3.2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结构 15 3.2.1 从警志向和执教信念 . 15 3.2.2 警察文化和教师知识 . 15 3.2.3 警察技能和教师能力 . 16 3.2.4 法治理念和人文精神 . 17 3.2.5 专业自我发展需要及动力 . 18 第四章第四章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应处理好的关系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应处理好的关系 20 4.1 警察院校教师角色冲突之调适 20 4.2 教学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统一 21 4.3 学校行政权与学术权之平衡 23 第五章第五章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24 5.1 学校努力创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24 5.1.1 调整教师管理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24 5.1.2 改革教师评价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5 5.1.3 开展校局合作、校本培训,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 28 5.2 教师构建“自主成长”取向的专业发展运行机制 29 5.2.1 “新手型教师”主动应对求生困境,发展教学生存能力,增强职业归属感 . 30 5.2.2 “成长型教师”努力克服发展瓶颈,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提升科学研究能力32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6 5.2.3 “专家型教师”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小组,努力培育教师成长文化 . 35 结束语结束语 3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3 致致 谢谢. 44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7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1.1 1.1 问题的缘起问题的缘起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优化型”的转变。警察院校顺 应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办学的规模和层次也在不断扩大和提升。近几年来,国内各 省人民警察学校(中专)纷纷加盟或升格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大专) ;而后,部分省属 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又升格为警察/警官学院(本科) ,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广东、 湖北、山东、福建、江苏、浙江等省。警察院校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安部门 对警力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然而,真正实现“把警察院校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和公 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警察队伍,就必须 建设一支公安特色突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警察院校教师队伍。 尽管我国警察院校教师队伍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基本能适应当前警察 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需要的教师队伍,但与同层次、同地区的普通高校相比,与新时 期公安工作和警察队伍建设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教师 学历层次不高,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不多。近几年升格的警察本科院校基本继承 了其前身的中专和大专院校教师队伍的遗产,其中,不少教师毕业于原警校(中专)或公 安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并成为现任教师的主体和骨干。从全国警察院校范围来讲,教师 的整体学历水平不高,知名的专家、学者很少,目前尚未有自己的两院院士。 第二,教 师“师范性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师资培训乏力。当前我国各警察院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 非师范院校,其所学的专业、就读的学校以及学习的经历决定了他们在高等教育理论和教 学技能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所谓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主要是为了应付高教资格证书的 考试,对新教师师范性教育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警察院校教师正式录用后一般有为期四 个月的新警培训,但是却没有比较系统的新教师培训项目。第三,警察院校行政办学的倾 向性较强,容易导致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冲突。警察院校由于接受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双 重领导, “政治建校” ,实行警务化管理,行政人员比例偏高等原因,很容易导致行政办学、 机关办学, 从而加剧普通高校业已存在的行政权与学术权冲突的现象。 第四, 新时期国际、 国内宏观形势的发展对警察执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对教师教学、 科研提出巨大的挑战。 我国加入 wto 后,必须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实对法制建设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国际 王首敏新世纪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a公安部政治部关于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的思考c北 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12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8 上,我国还签署了两个国际人权公约:1997 年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 公约 ,1998 年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 ;国内方面,2004 年通过的宪 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从此,人权被正式写入宪 法。在新规则、新环境、新趋势下,执法环境发生了变化,执法内容更加广泛、执法要求 更加提高,警察执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也更加突出。 此外,公安部提出的“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的重要思想、 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给新时期公安工作带来了挑战, 从而也给警察院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国内多所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正在申请或已经成为本科 警察/警官学院。 为达到教育部关于本科院校的师资条件, 这些学校加快了人才引进的步伐, 从而大大改变了原来的师资结构。毫无疑问,大量新引进教师为学校带来了新鲜血液,优 化了师资结构。然而,师资问题并非靠引进可以完全解决,学校教师还将面临进一步发展 问题,如新引进教师中新教师的培养问题、从地方院校引进的高级人才对警察院校文化的 适应问题、原从事专科教育的教师如何实现向本科教育转变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适应公安 形势发展使教学贴近实战的问题等等。 警察院校的快速发展为警察院校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内外执法环境 的变化也表明,警察院校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由此显得更 加迫切。 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警察院校教师。警察院校,学界也称公安院校。长期以来,我国负 责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的政府机构为各级公安部门,承担人民警察教育和培训的院校通称 为公安院校。进入 21 世纪,为了与国际接轨,部分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功升本后,纷纷取 名警察学院或警官学院。如,原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申本后取名浙江警察学院,原广东 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申本后取名广东警官学院。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警察院校”一词替 代“公安院校” 。本研究所关注的警察院校专指为各级公安部门提供“学历教育”和“在职 培训”的警察院校,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警察院校和全国范围的警察院校, 尤其是刚刚升为本科的警察/警官本科院校。各地、市人民警察学校由于仅承担民警在职培 训,规模小,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此外,司法警察院校属于司法系统,也不在本文研 肖光庆浅析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思路关于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的思考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出版社,2006:103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9 究范围。而警察院校教师是指在上文所指的警察院校中从事教学的专任教师,不包括行政 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教师,又是警察,具有双 重身份。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 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了确认。然而,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 的足够重视, 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状, 本研究旨在: (1)提出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及相关问题,提高各有关管理部门、警 察院校管理层和教师本人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意识和认识。 (2)构建警察院校教师“自 主成长”取向的专业发展运行机制,为警察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 据和可以借鉴的成长路径。 (3)为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考核机制提供改革思路,创建 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外部环境。 1.3 1.3 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现状综述 笔者通过查阅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警察院校教师 专业发展”的专著。但在公安教育学 、 警察文化学和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的思考 等书中找到有关警察素质、警察院校文化和警察院校教师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的相 关论述。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到 19942008 年有关这一主题的论文共 7 篇,归 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管理层的角度讨论警察院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如曾隆满等从公安院校师资管理模式、与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双向交流、教师激励机制和高 学历师资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 封野提出了公安院校专 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构想。他认为,公安专业师资培养机制可以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和师资 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基地建设方面,可以参照普通高校师资培训的成功经验,在条件 较好的公安院校建立全国公安院校的师资培训中心,统筹规划,实施专业师资培训。在制 度方面,逐步推行专业教师资格制度和定期轮训制度。在师资建设方面,可以建立由专职 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师资队伍。 张淑玲针对当前公安院校/警察院校出现的新特点,提 出了新时期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从思路观念、领导重视、经费投入、激励 机制、交流制度、关注教师、关注教学、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述。 (2)就警察 院校(公安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进行初步的研究。如黄伟曾就其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与 曾隆满、章剑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江西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48-51 封野漫谈公安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政法学刊,2004(6):94-95 张淑玲论新时期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j公安教育,2004(7):49-50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0 策略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公安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化和 丰富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接受公安专业特殊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 逐步成为公安教育领域 中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 不断提升自己公安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它的内涵包括 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自我的形成。警察院校教师应 通过自我学习,校本教育培训,经验移植、积累和整合,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等策略,实 现专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安教育事业。 他主要是从教师自主发展的层面讨论教师发 展的问题。 (3)针对警察院校的特点,就警察院校教师专业素质进行的研究。如胡清华认 为,警察业务教师的素质构建应该主要从师德修养、教育观念、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 知识能力结构入手。 (4)从公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对教师进行的研究。刘祁宪在其 专著公安教育学一书中,谈到了公安警察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教师的劳动 性质个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队伍的结构及建设。 (5)从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的 角度,对公安院校的教师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文化等进行集思广益的讨论和研究。 公安部政治部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征文活动,从而引发了全国公安院校范围内关于公 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思想大讨讨论。 总体而言,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针对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予以系统的、动态的关注,尤其教师自主发展的研究不多。 从国际上来看, 西方发达国家警察院校的办学模式与我国警察院校办学模式相去甚远。 我国警察院校走的是一条警察学历教育与民警在职培训并重的道路,而发达国家基本以新 警培训和在职短期培训为主,新警主要是社会上招募的大学生。我国的警察院校是高等教 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一支固定的教师队伍。西方警察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三部分组 成。一是警察院校的管理人员,他们既从事教务管理和课程设置,也承担教学任务。他们 曾在基层从事警务工作多年,具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二是直接来自基层实战部门的兼 职教官,临时性地讲授专题知识或案件分析。三是普通高校的知名学者或私人培训公司的 讲师,主要讲授管理学、谈判、沟通等非警务专业知识。如英国布拉姆希尔国际警院的大 部分教师都在伦敦大都市警察厅有过任职且表现出色;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学院大量聘请私 人培训机构的著名讲师和地方院校的知名学者承担非警务教学任务。美国警察培训的课程 设置甚至直接由普通院校的刑事司法学院和警察局的人事部门共同协商,并由司法学院负 黄伟简析公安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86-88 胡清华浅谈警察业务教师的素质构成j警官教育论坛,2005(7):145-149 刘祁宪公安教育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339-335 关于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的思考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12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1 责组织实施。 相比较而言, 我国警察院校教师承担的任务要比西方警察院校教师更加繁重。 我们要解决的主要是警察教育即“education的问题,而他们解决的主要是培训“traning” 的问题。西方警察院校教师的职业描述一般为police instructor,而不是“teacher。近年 来,西方国家为应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加大了警务改革的步伐,加强了警察培训的 力度,提出了“training the trainer(对培训者进行培训)的思想。西方发达国家警察教官 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情况相当普遍。如英国布拉姆希尔国际警院、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学院、 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学院学员的国际化程度较高, 其中相当部门的学门为警察院校的教官。 综上所述,西方警察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模式及培养方式对我国警察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和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我们不仅要提高警察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还应组建一支由来自基层富有实战经验的教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甚至可以大胆聘请地 方院校知名学者承担非警务专业的教学任务。 1.4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和教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文献调查主要了解一 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比较研究主要将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普 通院校教师与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比较。教师访谈法主要结合平常与教师的交流, 将教师的体会、想法及合理性建议进行收集和加工。 本研究通过运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结合警察院校办学的特色和警察 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从宏观学校管理层和微观教师个人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沿着时间纬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诸方面作综合分析,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2 第二章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按不同的构词方式,汉语中“教师专业发展”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师专业发 展” ,另一种是“教师专业发展” 。前者指教师职业与教师教育形态的历史演变,后者则 强调教师由非专业人员转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两种不同的理解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和研究视角:前者侧重外在的、涉及制度和体系的、旨在推进教师群体成长和职业成熟的 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后者侧重理论的、立足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完善及促进教师个体 成长的研究。本文所涉及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后一种构词方式。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 注教师专业群体专业化到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由重点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师发展到开始 关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由关注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地位的认可转到关 注“内部”专业素质的提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研究趋向主要集中在三个 方面: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关于教师成长促进方式 研究。 2.1 2.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2.1.1 2.1.1 专业和职业专业和职业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专业” (profession)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专业”一词,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关于“专业”的解释是: (1)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 (2)产业部门或科研机构分设的各业务门类; (3)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职业; (尤其需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 的)专门性职业(如律师、建筑师、医师、会计师等) 本文所论述的专业不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 ,即“学科专业” 中的“专业”涵义,也不是“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和“专门的学问”的汉语语义学涵义。 本文所论述的专业是个社会学的概念,即“专门职业”之意,英文是 profession。社会学的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 “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 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 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然而,职业与专业并非同一概念。 “职业(occupation)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 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 专业则是在职业的基础上 形成的。早期的职业尚不以高深、专门的知识作为基础,它只是人们凭借简单的生产劳动 进行谋生的手段,其内涵仅仅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某些职业积累了庞大、复杂的理论知识,从事这种职业需 要基于这些深奥的理论之上的技能,因而出现了所谓的“专门职业” 、 “专业性职业”或者 “专业”概念。专业与职业相比,更多地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 服务,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专业行为与专业判断负有责任,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获 得报酬,并且把服务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专门职业把服务和研究融为一体,即专业人员不 仅要求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在服务 中不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并且对专业人员而言,这种研究是一种自觉的 行为;而普通职业仅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的意识。在专业问题范围内,有明显的内行 和外行的差异,非专业人员对专业内的事物了解极为浅薄,正如隔行如隔山;而普通职业 无内行与外行之别。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 专业的从业人员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谋生手 段。 2.1.2 2.1.2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按照辞海 (缩印本)的解释, “化”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 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它既包含过程涵义又包含性质涵义,如绿化、 美化、 电气化等。 关于专业化,也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 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英文用 professionalization 一词来表示;二是指一个职业的专业 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用 professionalism 一词来表示。 专业化作为一个社 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多主体的共同努力,逐步 刘捷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0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7-38 刘 捷.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80)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4 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专业发展则是一个教育学概 念,其含义是指专业个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内在提高,逐步提高专业性的过程和结果。 从广义的角度说,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 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 “教师专业化”是职 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 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水准的提高。 基于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把“教师专业化” 和“教师专业发展” 看作是加强教师专业性研究的两个纬度。 在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进程中,西方国家首先采用的是群体专业化的策略,即着力提高 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在这一过程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侧重通过谋求社会对教 学工作专业地位的认可来获取专业性的“工会主义”取向;另一种是侧重通过订立严格的 专业规范制度提升专业性的“专业主义”取向。从实际结果来看,单纯通过工会主义的罢 工手段难以真正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性的提升和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后,教师专业组织通 过内部专业自治,订立较高入职、资格许可、资格认定、任职和专业制裁标准,以获取教 师集体整体素质的提高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如 1987 年, 美国专门成立了全 国专业教学委员会(nbpts)该委员会的目标就是提出比获得教师许可证更严格和更高的 专业教师标准。在谋求教师群体专业化的两种取向的竞争中,专业主义逐渐占据上风。然 而,制定严格的专业规范等专业主义的做法至多也只是专业制度的建设,制度只能把不符 合要求的教师“过滤”掉,其本身并无法保证每一位教师专业智能和专业性的不断改进和 提高。从此以后,加强教师专业性的努力重点由群体转向个体。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也经历 了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先是强调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后来转向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 专业化,即教师专业发展。 我国提高教师职业专业性的努力起步较晚,基本沿袭了西方先群体后个人、先通过法 律、法规或专业机构设立教师职业门槛后强调教师个体自主发展的进程。1994 年开始实施 的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 师的专业地位。1995 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确立了教师专业的行业标准。2000 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从法律制度 上开启了教师专业化的征程。2001 年 4 月 1 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 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6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8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5 随后,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随 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国内一大批高校经历了升格或合并,高等教育 的规模空前扩大。与此同时,大量应届毕业生加入高校教师队伍的行列。短短几年,高等 教育的发展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相当一部分教师达 不到专业水准等等。于是,人们便纷纷呼吁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应努力实现从量的扩张转 向质的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2.1.3 2.1.3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和专业素质结构进 行阐述。对专业发展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叶澜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 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 刘万海认为, “教师专业发 展是以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 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 美国学者利伯曼(lieberman, a.)认为,教师 专业发展关注的是教师对实践的持续探究本身,把教师看作是“成年学习者” 、 “反思实践 者” 、 “具有缄默性知识基础的人” 。 对教师专业的具体内容与专业结构,国内不少学者提 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叶澜的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 构;林瑞钦的所教学科的知识(能教)、教育专业知能(会教)、教育专业精神(愿教); 曾荣光的专业知识、服务理想;申继亮、辛涛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自我监 控能力、教学行为与策略。 2.2 2.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以其教育教学行为或技能质的变化(如教 学关注、教师角色、课堂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需求等)为发展特征的时段或阶段的序列。 国内外关于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大都植根于美国学者富勒(f. fuller)的研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 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势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lieberman, a. teacher evelopment: commitment and challenge. in peter p. grimmett new you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3:13-16 leithwood, k. a., the princials i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michael fullan new you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3:13-16 4 kenneth j. peak. policing america: methods, issues, challenges. pearson education, inc.: new jersey 2004 5 lacey, c.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in lorin w.anders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nd ).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1995: 616-620 6 leithwood, k. a., the princials i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michael fullan & andy hargreaves (eds. ),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 washington, d. c.: the falmer press, 1992:86-103 7 lieberman, a. teacher evelopment: commitment and challenge. in peter p. grimmett& jonathan neufeld (eds.),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the struggle for autheticity: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context of change.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4:15-16 8 samuel walker, charles m. katz. the police in america.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new york.2005 著作类:著作类: 9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 刘捷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 刘祁宪公安教育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47 12 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 朱小蔓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 张兆瑞警察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16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期刊类期刊类 17 陈翠荣对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02(4):8-11 18 陈金江论大学教师师范性及其养成困境j理论探索,2006(10):50-54 19 封野漫谈公安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政法学刊,2004(6):94-95 20 高飞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