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玉文化是在人类社会与自然交互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通过玉材的特殊自然属性, 寄托和展现了人类思想意识、社会伦理和价值形态。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变化。进入春秋时代,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变革,玉器的使用功能发生了重大的 变化。其表现有二:一是玉器的使用越来越摆脱宗泫礼制的束缚,减少了神秘性而加强 了实用性。二是人们对玉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佩玉逐渐成为玉 器使用的主流。 本文以左传、国语中所见的玉为考察对象,来透视春秋时期的玉文化发展情 况。主要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两大问题。一是综述时贤对春秋时期玉文化的研究情况。学者们多 数认为春秋时期是玉文化的高峰时期,但从前人成果可以看出,从文献文本分析的角度 对春秋时期玉文化研究还较为薄弱,点明本文试图从左传:、国语这两部研究春秋 史的主要文献来探析该时期玉文化的学术价值。二是从周礼来说明两周时期玉文化 的概况,目的在于阐明春秋时期玉文化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周礼中可见玉的种类繁 多,并对玉的使用做了理论上的规定,充分展示了春秋玉文化发生发展中的周代礼乐文 明之礼制规定蕴含。 第二章介绍了左传、国语这两部文献中所见玉的种类。前人所描述的玉的种 类在这两部文献中多数已出现,主要有壁、圭、璋、璜、环、块等达1 5 种之多。 第三章是对左传、国语中出现的各种类玉的功用进行考察。其功用涉及面较 广,但归根结底还是在原有的玉文化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春秋时期玉的人格化确立, 成为玉文化发展史中的独特阶段,同时以物质玉与思想的互动为视角来探析春秋时期精 神世界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春秋时期;周礼:玉文化;人格化 a b s t r a c t t h ej a d ec u l t u r ef o r m sg r a d u a l l yw i t hi n t e r a c t i o no ft h eh u m a ns o c i e t ya n dt h en a t u r e , t h r o u g ht h es p e c i a l l yn a t u r a lj a d em a t e r i a lr e p o s e s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h u m a n i t yi d e o l o g y , s o c i a le t h i c sa n dt h ef o r mo fv a l u e ,i ti sn o ti r r e v o c a b l e ,b u ti sc h a f i g e sa l o n gw i t ht h et i m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n t e r st h ec h u n q i up e r i o d ,a l o n gw i 也t h ei n t e n s es o c i a l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j a d ec a r v i n gu s eh a sh a dt h et r e m e n d o u sc h a n g ed a yb yd a y 1 t sc h a n g ep e r f o r m a n c eh a st w o p i o n t s :o n ei st h ej a d ec a r v i n gu s em o r ea n dm o r eg e t sr i do ft h ec l a n l a wr i t u a l so f s t a t et h e f e t t e r , r e d u c e dt h em y s t i q u e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u s a b i l i t y t w oi st h ep e o p l em o r ea n dm o r et a k e s i t sa r t i s t i cv a l u ea n de s t h e t i c sv a l u et ot h ej a d ec a r v i n g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i a d eb e c o m e st h e m a i n s t r e a mw h i c ht h ej a d ec a r v i n gu s e s ,n l i sa r t i c l ew h i c hb yt h ei a d eo fz u o z h u a na n dg u o y us e e st h ej a d ec u l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s i t u a t i o ni n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p e r i o dt i m e t 1 1 i s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 c h a p t e r s : f i r s tc h a p t e rm a i n l ye l a b o r a t e st w om a j o rp r o b l e m s f i r s t ,i ts u m m a r i z e st h ee m i n e n t s c h o l a r st ot h ec h u n q i up e r i o dt i m ei a d ec u l t u r er e s e a r c hs i t u a t i o n n l em o s ts c h o l a r st h o u g h t t h ec h u n q i up e r i o dt i m ei st h ei a d ec u l t u r ep e a kt i m e ,b u tf r o m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a c h i e v e m e n t m a y s e et h a ti sa l s ow e a kf r o m 也el i t e r a t u r et e x ta n a l y s i sa n g l et ot h ec h u n q i up e r i o dt i m e j a d ec u l t u r er e s e a r c h ,t h i sa r t i c l ea t t e m p t st oa n a l y z et h i st i m e a d ec u l t u r et h ea c a d e m i cv a l u e b yz u o z ,h u a na n dg u o y uw h i c ha r em a i ni n f o r m a t i o nt os t u d yt h ec h u n q i up e r i o dh i s t o r y s e c o n d ,i te x p l a i n e st h es u r v e yo f a d ec u l t u r ei ne a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a n dw e s t e r nz h o u d y n a s t yf r o m ”z h o u l i “,t h eg o a ll i e si ne x p o u n d i n gt h a tt h ej a d ec u l t u r eo fc h t m q i up e r i o d t i m eo c c u r s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o b v i o u sj a d et y p ei sm a n yi n ”z h o u l i ”,a n dh a sm a d e i nt h et h e o r ys t i p u l a t i o nt ot h ej a d eu s e ,w h i c hh a dd e m o n s t r a t e df u l l yi m p l i c a t i o no fz h o u d y n a s t yr i t u a lm u s i cc i v i l i z a t i o nw i m 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c h u n q i up e r i o di a d ec u l t u r e s e c o n d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t y p eo fi a d ei nz u o z h u a na n dg u o y u t h ei a d et y p et h a t 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d e s c r i b e dm o s ta p p e a r e di nt h e s et w o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m a i nt y p e sh a v eb i ,g 试, h u a n g ,h u a n ,j u e ,a n ds oo nr e a c h i n g15k i n do fm a n y n 出dc h a p t e ri n s p e c t sv a r i o u st y p e si a d eo ff u n c t i o nw h i c ha p p e a ri nz u o z h u a na n d g u o y u i t sf u n c t i o na f f e c t sa r e at h a ti sb r o a d b u ti nt h ef i n a la n a l y s i si ti n h e r i t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o r i g i n a lj a d ec u l t u r a l ,j a d ep e r s o n i f i c a t i o ne s t a b l i s h s ti nt h ec h u n q i u p e r i o dt i m e ,w h i c hb e c o m e st h eu n i q u es t a g ei nt h ei a d ec u l t u r eh i s t o r y ,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s e a r c h e st a k et h em a t e r i a l a d ea n dt h et h o u g h ti n t e r a c t i o na s 也ea n g l eo fv i e wa n a l y z e st h e c h u n q i up e r i o dt i m ei n n e rw o r l dt h et i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k e yw o r d :c h u n q i up e r i o dt i m e ;”z h o u l i ”;j a d ec u l t u r e ;p e r s o n i f i c a t i o n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鳓 指导教师签名: e t 期:豳雩:石。 e t期: ,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春秋时期玉文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素有“士i - - 4 玉之冒之称,炎黄儿女自古以来便崇玉、尚玉。玉作为我国士i - 4 代文 陶刃、一 山 _ 白k7 i ,j ,y 、 u 口h l 、l 队刁、山、i w 山口山广了矾目 - 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在中国古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玉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各个历史时 期的时代风貌。春秋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在玉文化上表现为其“神性”淡化,“人 性 凸现,玉文化与春秋时期政治、礼乐文明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与这一时期的时代 脉动相辅相成。因此,研究春秋时期的玉文化,可以进一步认识这一时期思想观念变革 的特点。 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和时贤对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学者们对玉文化的探讨也 愈加深入。 ( 一) 对中国古玉研究的综合性大型著录,主要有: 1 、宋代的吕大临著考古图( 1 0 9 2 年,元裕七年) ,第八卷为玉器,列举了1 3 件,实际上收录9 件,在解说器物时除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吸收了其他诸家之说,开 创了玉器研究的先河。 2 、元代朱德润根据在燕京诸王公家及秘府内所见撰古玉考图,该书分上、下两 卷,共收玉器4 0 件,皆注明大小、形状、玉色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的玉器 著录。 3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对玉器的产地、质料、色泽、制作方法有专门论 述。全面反映了明代对玉的认识和制作水平。 4 、清代光绪十五年,吴大澄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著录古玉考图,它是中国 古代玉器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传世和出土的古玉实物,结合周礼等先秦典 籍,就古玉的名称、用途及瑞玉的使用制度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全书二册, 共收录古玉2 0 0 件,每器都有摹图,每图下都有较详实的描述和考证,注明其尺寸、比 例、颜色、沁色等,有的还注明出地点,其考证引注经书,很有创见。 5 、近代大型综合性著录主要有杨伯达先生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篇玉 器( 1 9 8 6 年) ,该书收录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各时期的3 0 0 多件精品。此外,1 9 9 3 年和1 9 9 4 年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六卷本大型图录,从原始社会、 商周直至明清,收录玉器达1 8 0 0 多件,更是集古玉著录的大成。 6 、玉器研究文献的整理:1 9 9 3 年出版的说玉有重要意义,该书收录了现存的 宋至民国时期玉礼著作和著录四十余篇,对我们了解历代古玉的研究成果有极大帮助。 赵朝洪先生主编的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截至到2 0 0 0 年,有3 0 0 0 多篇的考古发 掘报告涉及到玉器出土情况,考古图录近2 0 0 种,研究性文章1 4 0 0 多篇。为玉文化研 东:l l :v i l i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这些大型著录主要以描写古玉形制为主要特色,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玉的精美之 处。 ( 二) 春秋时期玉文化的研究 春秋时期是玉文化转型的一个特殊时代,人性的复苏和神权的动摇是这一时期意识 形态的重要特征,轻天重民思想被统治阶级普遍接受礼乐从服务和服从于神转变为服 务和服从于人,在玉器上虽然祭祀用玉等大量存在,但是这一时期玉的人格化趋势愈加 明显,揭开了超人的神秘面纱而赋予其超物质的“人 的观念,喻人于玉、赋玉以德, 是玉文化发展史中的人格化重要时期,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时期玉文化的相关理 论进行了研究。 1 、玉文化概论性的学术成果中对春秋时期玉文化的论述 卢兆荫先生在他的古玉史话中将中国玉器文化分为各个历史时期,他认为春秋 时期是玉文化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玉在等级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被, ,格化和道德化 了。昭明和利群两位先生的中国古代玉器论述了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玉 器在形制、纹饰、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不同,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理论道德观已 基本形成,但在祭祀礼仪方面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白文源的 :中国古玉在第三章中分 代论述了中国古玉,认为春秋时期的玉器继承了商周玉器的基本体系,但礼器呈衰落趋 势,各国间及人际交往中“品德高尚 的玉质礼品大量使用,我国古代佩玉体系在春秋 战国时期达到顶峰。与上述类似的概论性著作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此外一些相关论文也对玉文化进行了论述。如:浅谈中国玉文化及内涵将玉分 为生产工具或武器、祭器、装饰品、权力等级财富的标志、殓葬、吉祥物、德行操守的 象征、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谈中国玉文化将玉文化归为以玉祭祀、以玉佩饰、以玉 殓葬、以玉比德。殷志强的玉器蕴含的传统文化中说玉象征着美、玉意味着财富、 玉是伦理道德的标志、玉是等级名位的“护照、玉是神灵的化身。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 涵将玉文化概括为九个方面:生产工具、祭器、装饰品、权力等级财富的标志、殓葬、 吉祥物、德行操守的象征、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药物。仁人在中国矿物报中总结各 时期玉文化的思想特点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玉的人格化时期:人性的觉悟超越了对 神的崇拜,“比德于玉 的思想道德观念进一步完善。标志着玉器人格化的确立,儒学 对玉器的解释和推崇使神秘并具有宗教、政治礼仪色彩的玉器又戴上了“品德高尚 的 桂冠。 在相关论著和论文中,尽管学者们论述自己的见解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但基本 上认为春秋是玉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人格化、道德化重要时期。 2 、专题性研究成果 鉴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学者们对玉器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出 现许多专题性研究成果,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 1 ) 从考古角度对玉文化进行的研究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某一遗址出土的玉器研究 介绍春秋时期数量较多的玉器发现遗址有:春秋时期黄君夫妇墓发掘报告揭示 出相关墓葬共出土玉器1 8 5 件。林继来先生以其为基本资料发表了论春秋黄君孟夫妇 墓出土玉器。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器窖藏发掘报告中阐述该窖藏出土玉器2 0 4 件。 礼器5 4 件,有璧、环、瑗、璜、琮五种。装饰品1 4 9 件。近期发现的两周时期的墓葬 中几乎都有精美玉器的出土,这些大都公布于各类考古刊物上。如:陕西韩城深带村 遗址m 1 9 发掘简报介绍这是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址,出土玉器6 6 件,除玉戈詈于棺顶 外,其余的均随葬于墓主的面部、躯体和四肢关节处,报告按其功能分为礼玉和佩 玉两类。陕西韩城深带村遗址m 2 7 发掘简报一文中说出土玉器共计2 4 9 件,有礼玉 戈、圭、璧、琮、璜等,佩玉有牌饰、块、兽面饰等。陕西韩城深带村遗址m 2 6 发掘 简报介绍出土玉器数量较多,分为礼器和佩饰两大类,另有残碎玉器和制玉残料。礼 器有戈、戚、七磺联珠、梯形牌组佩、猪龙等。佩饰有组玉佩和佩玉两种。见于考古出 土的玉器不胜枚举;这些玉器有规则地置于墓中,反映了一些当时的社会情况。 对某一地域玉文化进行的研究 对玉文化的研究,也有以某一地域为视角研究的,如:曲石先生的楚玉研究, 该文通过对楚墓出土玉器的研究来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楚的玉文化。杨建芳先生的平山 中山国墓葬出土玉器研究揭示出该墓葬出土的玉器中包含春秋时期的玉器,作者对其 形制、纹饰进行了说明。 综合运用考古资料进行的研究 张明华的古代玉器显现了各个时期玉器的重要发现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器物的 形制、纹饰等特点。山东大学石荣传的博士论文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 主要是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各代玉器的特点和用玉制度的不同,第三章中谈到春秋战国 时期墓葬与遗址用玉制度,总结出这一时期用玉的特点。 ( 2 )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对玉文化进行的研究 : 周礼、仪礼、礼记、国语、左传、诗经、说文解字等文献相对可 靠地记述了周代用玉制度和对玉的观念、态度。 “三礼 中记载了许多与玉有关的礼制。所以许多学者都结合“三礼一来探讨玉文 化。较为早期的玉文化研究就是结合“三礼 中对玉器的记载来对玉的定名、用途作出 论述。也有通过出土资料来核实“三礼什中记载的真实性。、韦明铧的 :玉璞风华就是 以传世文献为基础来探讨古玉文化的。近来,有许多学者以周礼为中心研究玉文化, 并发表一些论文,如刘会会的礼玉文化浅释:以( 周礼) 为中心,该文以周礼 中关于玉的记载为基本资料,论证了玉的文化内涵、玉的功能和等级。也有以诗经 为中心论述玉文化的,如穆朝娜的浅谈( 诗经) 中的玉文化,该文整理了诗经 中与玉有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不同的功用,将其分为装饰物、祭祀用品、指代美好事 物、身份象征、用于社会交往、赏赐品等六类,认为其主要反映出周人的用玉观念。通 过对这些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玉文化的分析,可以得出几点认识:周礼中关于祭祀用 六器的记载确有其事;玉器作为礼器有着其特定的使用环境;而周代以玉用于赏赐和社 3 东:i l i j 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交往的文化功能,为我们审视墓葬出土玉器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以说文解字中 与玉相关的记载为出发点研究玉文化也有相关论文,如:杨淑丽的( 说文解字) “玉 部字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玉文化一文说:说文解字玉部字的字形及许慎对字的解说 中蕴含着丰富的玉文化知识。该文对说文“玉 部字进行分类,并从说文对玉 器的记载来分析中国古代的玉文化。将玉器分为:礼用玉器、祭祀用玉器、丧葬用玉器、 装饰用玉器、军用玉器。还有张韶萍的( 说文玉部) 与中国古代玉文化,该文将 其中的玉文化归为四类:礼神祭祖类、政治军事类、装饰艺术类、民族恩维类。李梦奎 的略论周代社会的用玉制度和崇玉习俗也是以基本文献为资料,论述了周代玉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的叶友琛的博士论文周代玉瑞文化考论同样是从文献的角度论述了周 代与玉相关的理论。 ( 3 ) 以考古资料和文献相结合对玉文化进行的相关研究 日本学者林已奈夫的中国古玉研究用考古资料和以周礼为主的文献相结合 来阐述中国古代玉文化。陈晓华的硕士论文中国古代尚玉习俗初探亦从考古和文献 的角度研究古玉文化。中国地质大学崔艳华的硕士论文先秦玉器与玉文化仑l 先秦历 代主要墓葬和遗址为线索结合周礼等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玉文化作了论述,在论述 到春秋战国时的玉文化中,作者指出这一时期的玉更广泛地用于朝聘、会盟、祭祀之中, 并比德于玉。郑州大学何宏波的博士论文先秦玉礼研究运用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相 结合的“二重证据法 来研究先秦时期的玉文化。第六章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礼, 列举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玉器的出土情况,并阐述了其在形制方面的不同,指出这一时 期玉器“人格化 的确立。 近来对两周时期玉文化探讨较多的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 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孙庆伟先生,他从不同的角度对玉文化进行了研究,其专著周代 用玉制度研究大量运用墓葬出土的考古资料来阐释周代玉文化,其博士学位论文为周 代墓葬所见用玉制度研究,他还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如:两周佩玉考、 左 传) 中所见的用玉事例研究、周代祭祀及其用玉三题、出土资料所见的西周礼 仪用玉、周代金文所见用玉事例研究等。 ( 三) 本题研究之学术价值 尽管现在对玉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视角也呈现出多样化,有从考古 角度进行的研究,也有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对玉文化进行的研究,还有考古资料和文献相 结合对玉文化进行的相关研究等。但是对春秋时期的玉文化这个专题进行的研究还是比 较薄弱,主要是泛论的较多,专论性的少,特别是以左传、国语为切入点研究 的更少,笔者认为在这个方面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试图以左传、 国语这两部反映春秋时期的信史记载的玉为切入点,并结合相关的考古资料,从以 传世文献为中心的角度来探析春秋时期的玉文化,揭示出这个时期玉文化由“神到“人一 的转型特点。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两周时期玉文化概述周礼中构拟的玉文化 玉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它不但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装饰品,而且在维护统治秩序,显示等级差异、规范 道德行为及寄托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时代越早,这种作用越明显。” 周代不但有专门从事玉器生产的“玉人,还设有“玉府、“典瑞 、“天府 等官 职,专门负责制作、掌管、收藏玉器方面的事务。这些在周礼中都有详细的叙述。 ( 一) 玉的管理机梅一“玉人一、搿玉府一、“典瑞 、搿天府一 “玉人 负责制作各种玉器。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 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 谓之躬圭,伯守之。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 将。继子男执皮帛。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 天子服之。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裸圭尺有二寸,有瓒,以祀庙。琬圭九寸 而缫,以象德。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 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壁、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 玉人 制作的玉器包括天子的镇圭、天子接见来朝诸侯所执的瑁、公侯伯子男的命圭及其朝见 天子时所执瑞信、祭祀用玉等,这些玉器都按照特定的规制制作,体现了礼玉的制度化。 “玉府所掌握的玉器直接为国家统治者天子服务。周礼明确规定玉府的 职能是:“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 、“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 王齐,则共食玉”、“大丧,共含玉、复衣裳、角枕、角栖、“若合诸侯,则共珠桀、 玉敦 、“凡王之献金玉、兵器、文织、良货贿之物,受而藏之、“凡王之好赐,共 其货贿 ,即玉府掌管周王的金玉、玩好、兵器、车辆、旗帜及一切珍贵的物品,供给 王者服玉、佩玉、珠玉。王者斋戒,则供给饰玉的食器。王者丧,供给含玉、复衣裳、 角枕、角栖。掌理王者在燕寝中所着用的衣服、被褥、床铺与便溺的器具。王者会合诸 侯,供给珠桀、玉敦,并负责保管臣民献给王者的兵器、车旗、彩色绸缎及一切珍贵的 物品。凡王者高兴的时候赏赐臣民财物,由玉府供应。周礼规定玉府隶属于天官, 天官是天子近旁最高权力机构。周礼对玉府的组织编制和力量配备亦做了明确而具 体的规定:“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 徒四十有八人。 由此可见,在古代国家的政治体制当中,管玉是一件很重大的事务。 “典瑞专门负责对玉瑞玉器的保管和收藏,辨别它们的名号物色与用处,装设饰 玉的衬垫。周礼春官典瑞:“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 服饰。王晋大圭,执镇圭,缫借五采五就,以朝日。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 诸侯相见,亦如之。豫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规聘。四圭有邸以祀天、旅 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裸圭有瓒,以肆先王,以裸宾客。圭璧以祀日月星辰。 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赠宾客。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珍圭以征守,以恤 。古方中国古玉漫谈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 9 9 6 2 3 3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璧羡以起度,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疏璧、琮以敛尸。谷圭,以和难,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 大祭祀、大旅,凡宾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凡玉器出, 则共奉之。 从分管范围来看,它既要掌握瑞信之玉,又要负责礼宾的等级法度。既掌 管朝廷的信器发放,又要掌握礼节尺度。 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 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以诏王察群吏之治o o oogg 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即“天 府 职掌祖庙中瑞器的守藏与禁令,凡王国所有的玉镇、大宝器都藏在祖庙的府库里。 如有大祭、大丧,那就拿出来陈设,事毕以后,再把它们收藏起来。收受并保存乡、州、 都鄙及官府的治绩簿册,诏告王者,以考核官吏们的政绩。孟春,杀牲用血来涂宝镇和 宝器。季冬,陈设礼神的玉器,卜问明年的吉凶。若都城迁徙,负责护送玉宝。祭天神 司命、司禄的时候,司寇、司徒呈献民数、谷数给王者,天府收受保存。 当然,周礼中玉的管理职官颇多,这里只是选取几个较为典型的而已。由此可 见,在中国古代社会,玉的地位之重要,其作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 二) “玉器一、。玉瑞 周礼中典瑞篇将玉礼器分为“玉瑞 、“玉器 两大类,周礼春官典 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 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一其中“玉瑞 之用于人,与“玉器”之用于神或用于鬼, 恰成鲜明的对比。周礼春官典瑞郑玄注:“人执以见日瑞,礼神曰器。瑞,符信 也。一宋王与之周礼订义卷三十五引郑愕语日:“玉瑞者,王与诸侯所执之圭、璧, 使者所执之瑞节:玉器者,祀天、祭地、裸先王、致四时之圭壁璋璜也。 由此可见, 在古代玉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于祭祀和作为符瑞。 玉用来祭祀,它是天地四方的信物。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玉作六器,以 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自琥礼西方, 以玄璜礼北方。一郑玄解释说:“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锐象春物 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日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 见。 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郾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 圭鐾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 以玉祭祀的用意在于通鬼神以获得保佑。 所谓“玉瑞 ,郑玄注周礼春官叙官:“瑞,节信也。 又注典瑞:“瑞, 符信也。”玉篇玉部:“瑞,信节也。”玉瑞作为凭信,在邦国传达命令,诸侯邦交 出行和百姓日常往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瑞在使用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它的社会 性。 以玉作为符信是权利等级的象征。周礼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 。壬与之周礼订义 掣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长春t 吉林出版社,2 0 0 5 卷三十五 6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明确规定了等级不同,所执 玉器就不一样。其后,每个朝代对持何种礼器、佩带何种玉饰都有严格规定,以避免等 级的混乱与僭越。周礼夏官弁师:“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五 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绂。诸侯之缫旃九就,瑁玉三采,其余如王 之事,缫旃皆就,玉琪,玉笄。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瑾,象邸,玉笄,王之弁经,弁而 加环经。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韦弁、皮弁、弁缍,各以其等为之,而掌其禁令。” 礼记杂记下赞大行日:“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再寸博三寸厚半寸, 剡上,左右各寸半,玉也。”左传桓公二年杨伯峻注:“固冠之笄,长一尺二寸, 天予以玉,诸侯以似玉之石。 可见等级之严格和规定之细化。又周礼考工记玉 人:,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继子男执 皮帛。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裸圭尺有二寸,有瓒,以祀庙。琬圭九寸而缫,以象 德。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五寸,以祀 日、月、星、辰。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大璋、中璋九 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黄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衡四寸,有缫,天子以 巡守,宗祝以前马。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璩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烧聘。牙 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大琮十 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为权。 两圭五寸有邸以祀地,以旅四望。豫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案十有二寸,枣栗十有二 列,诸侯纯九,大夫纯五,夫人以劳诸侯。璋邸射,素功,以祀山川,以致稍饩。一这 些详细的规定面面俱到,成为礼制的准则,不可以违背。 玉瑞还可以作为镇国之宝。宋戴侗六书故卷七云:“古之为瑞也,以质大命, 昭大礼,国之镇器也。以玉为之,重之也。重之故宝之。一瑞不仅作为政治、礼仪活动 的凭信和彰明等级的玉礼器,亦可镇国之用。 六瑞中的圭、璧是天子赐予诸侯的“命玉 ,与爵位相对应,是五等诸侯身份和地 位的象征。礼记礼器:“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 言有称也。 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 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j 胃之躬圭,伯守之。” 在礼制完备的周代社会,玉瑞是人们交往的必需品。 仪礼聘礼云:。凡此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一这里四器杨天宇解释为 “圭、璋、壁、琮 。周礼秋官小行人记载诸侯行觐礼时享天子、王后需要“合 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 礼记曲礼下记载: “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妇人 之贽,棂、榛、脯、惰、枣、栗。 不同等级的人在交往中所用玉瑞也是不一样的。 周礼春官典瑞记载诸侯相见,公、侯,伯执圭,子男执壁,具体为:“公 d 戴侗六书故 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6 卷七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 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诸侯相见,亦如之。 大戴礼记朝事:“诸侯相朝之 礼,各执其圭瑞,服其服,乘其辂,建其旌旗,施其樊缨,从其贰车,委积之以其牢礼 之数,所以别义也。 。 可见玉瑞用于朝聘、享礼、执见礼、诸侯相见等各种场合,并在不同场合代表不同 的意义。 玉的应用源远流长,在两周时期不断发展完善,除用于祭祀和作为符瑞两大功用外, 还具有其它诸多功用。叶友琛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周代玉瑞文化考论一文中将文献中 所呈现玉的功用制表,显现了玉瑞( 表一) 、玉器( 表二) 的主要类别、功能、尺寸、配饰 等,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玉的功用,附其表如下: 表一:玉瑞功用表 玉瑞功能尺寸、形状花纹、装饰 长三尺,宽三寸,杼上终癸璨五采五就,中 大圭天子守之,或用于朝日 首必 镇圭 长尺二寸,宽三寸,厚一寸,璨五采五就,中 用于朝觐会同 顶寸办削成钝角 必 桓圭 诸侯相见 长九寸璨三采三就 信圭 天子镇圭或用于朝日 长七寸 同上 躬圭长七寸同上 圭 珍圭征守,恤凶荒不详不详 谷圭和难,天子聘女长七寸刻有五谷图文 琬圭治德,结好长九寸,上端半圆有璨 琰圭易行,除慝长九寸,上端尖锐 璩圭规聘长八寸、六寸、四寸递减堞二采一就 锐出边缘呈锯 牙璋起军旅,治兵守七寸长,射二寸,厚寸 齿状 中璋起军旅,治兵守同上同上 壤 大璋诸侯聘女长七寸 豫璋规聘 八寸、六寸、四寸递减 璨二采再就 盛 谷璧宣径五寸同上,刻谷纹 朝觐会同,诸侯相见 蒲璧直径五寸同上,刻蒲纹 。叶友琛周代玉瑞文化考论; 博士论文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 0 0 7 2 2 2 3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琮璧规聘八寸、六寸、四寸递减璨二采一就 大琮内镇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 琮 璩琮规聘八寸、六寸、四寸递减堞二采一就 琥规聘文献未载 璜舰聘文献未载 四寸见方,下部一寸半掏空 瑁 天子见诸侯,合符 成钝角 表- - :玉器功用表 玉器分类功能尺寸、形状花纹、装饰 苍璧礼天 黄琮 礼地 青圭礼东方 赤璋礼南方 白琥礼西方 祭器 玄璜礼北方 圭璧祀日月星辰壁径六寸,上刻五寸之圭 四圭有邸祀天,礼上帝一璧生四圭,圭长尺二寸 两圭有邸祀地,旅四望琮六寸,圭五寸 璋邸射祀山川、赠宾客 驵圭敛尸,在左( 东) 驵璋敛尸,在首( 北) 驵璧敛尸,在背( 天)打眼 有隆起之饰,丝 带穿过其间 驵琮敛尸,在腹( 地)打眼 葬器驵琥敛尸,在右( 西) 驵璜 敛尸,在足( 南) 饭玉 益死者形体 含玉 益死者形体 棺材入墓后放入, 赠玉 赠死者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文献中看,玉器包含“祭玉、“葬玉 两大类,除极个别兼有玉瑞之功能,它们 的功能、尺寸、形状、配饰,与玉瑞均有相当大的区别。主要有:不讲究等级性,而讲 究颜色、方位;有些器形十分奇特,其中蕴含的思想,多有宗教神秘意识等等。 玉瑞主要用于贵族相见、传达命令等,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周代的玉瑞表现出很强 的系统性和制度性。玉瑞种类繁多,区别细致,功能特定,所包括的范围,小至于人身 饰品,中至于宾主相见,大至于镇国之宝,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对于贵 族“执玉 的需求。同时,在玉瑞的大小、尺寸、纹饰方面,也都有一定之规制,体现 出等级社会中的器物特点。 综上所述,周代的玉文化的确达到了鼎盛的状态:周代的玉文化,不论是往前,还 是往后,都是一个可资比较:对照的独特阶段。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左传、国语中所见玉的种类考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载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 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也有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 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 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具有颇高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同时在中国文化史上, 属于为数不多的承载传统文化的元典,它包涵诸多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国 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其中周语、郑语涉及到西周的史实,其 余记载的都是春秋时代的历史,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论、对话来记载各国的历史片段, 有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之称。大多数学者对左传、国语记载的是 春秋时期的史实这一说法没有争议,因此左传、国语也就成为时入研究春 秋时代的基本史料。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春秋时期达到繁荣阶段, 自然在左传、国语这两部记载春秋历史的书籍中有所显现, 左传、国语中记载与玉有关的现象有近百处,本文试将其出现的玉归为以下 几类: 一辟、主 璧在左传中提及最多,达2 0 处,分别见于桓公元年、僖公二年、僖公六年、 僖公七年、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四年、文公十二年、成公二年、襄公十五年、襄公 十七年、襄公十九年、襄公二十八年、襄公三十一年、昭公四年、昭公十三年、昭公三 十年、哀公十七年。在国语晋语四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饼肋中也说到璧:“僖 负羁馈飧,置壁焉。公子受飧反璧。 国语晋语四秦伯纳重耳于晋:“沈璧以质。 国语楚语上蔡声子论楚材晋用:“蔡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飨之以璧侑一, 达4 次之多。 璧是一种圆板形、片状、中部有孔的玉器,说文解字解释璧“瑞玉圆也。瑞, 以玉为信也。 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旁大空小也。 邢禹疏:“肉,边也,好, 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 璧分大璧、谷璧、蒲壁等。大璧直径长一尺二寸,天子礼 天之器;谷璧饰谷纹,取养人之意;蒲璧纹饰为蒲形,蒲为席,取安人之意。回与璧近 似的还有玉瑗、玉环,三者的名称由中心的圆孔大小来决定,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壁。 孔径与玉质部分边沿相等者为环。三者的形制参看图一 。璧在古代有以下几种用途: 一为礼器,周礼有“以苍璧礼天 之说,这可能是源于“璧圆象天 一说,古代人 。对相关问题有专门论述,详参詹子庆论左传政治思想倾向古史拾零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5 6 8 - 8 6 o 白文源中国古玉 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 0 0 5 1 3 o 林己奈夫中国吉玉研究 m 本吉川弘文馆,1 9 9 1 6 4 l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为“天圆地方”,因为“璧圆象天”,所以用玉璧来祭天,这在文献中有所论述。白 虎通辟雍:“辟雍,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以法天。 周礼秋 官小行人注:“五等诸侯,享天子用璧。原因在于璧像天,天子又是天的代表。其 二为佩玉,古称“系璧”,说文释“玮 i “石之次玉为系璧。 其三用作礼仪馈赠之 用品;其四是葬玉。在考古发掘中,出土大量春秋时期的玉壁,如山西省侯马晋国都城 盟誓遗址发现3 0 余件,大小不等,光素无纹,体薄身轻。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器窖藏 中发现玉擘2 9 件。周南泉在论中国古代的玉甓古玉研究之二文中将璧的 用途归为以下几类:“一是它代表天,进而用其祭祀( 礼) 天;二是进而引申为代天行事 的帝王国君、巫觋祭师的用器;三是与阳性有关的人,如男性、丈夫方可持用;四是官 阶等级的标志;五是祭山川、河海及神鬼的重器;六是视璧为神权、法权、人权、夫权 及执法者的象征;七是压胜辟邪、化凶为吉;八是敛尸用;九是一种贵重财物;十是一 种艺术品,用其系佩,既有美感,又比之玉之德。 图一 璧( 肉倍好)环( 肉好若一)瑗( 好倍肉) 二、圭 圭在左传中记录有6 处,分别见于僖公九年、襄公三十年、昭公五年、昭公十 二年、昭公二十四年、哀公十四年。国语中见于吴语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夫 命圭有命,固日吴伯,不日吴王。”又鲁语上臧文仲如齐告籴:“以鬯圭与玉磬如 齐告籴 ,共出现2 处。 说文解字土部云:“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防城港市2025秋招行业常识50题速记
- 中国联通海西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无领导高频议题20例
- 2025年江苏医保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固原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株洲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贵港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2025年自动化调试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汕头市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天津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广电梧州市2025秋招网络优化与维护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运动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过敏性紫癜课件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纺织厂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光伏项目合伙投资协议书
- 护理团队建设与管理方案
- 2022版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培训课件
- 建筑项目保温材料供货合同书
- there-be-句型作业及答案(初中英语语法专项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