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 经成为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理解能力是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提高 学生的理解力就成为教学中的核心目标之一。网络学习已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途径,网 络课程作为网络学习的主要载体,成为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的网 络课程在注重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多媒化呈现的同时,却忽视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 的深入理解这一教与学中的本质问题;注重外围环境建设,忽视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 关心以及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发展的关注;强调网络课程的学科和内容维 度,却忽视了学习者的知识理解过程等维度,致使网络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为了培养面 向2 1 世纪的具有理解素养的公民,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网络教学的设计需要重新构建。 本文尝试将理解性学习的思想运用到网络课程中,提出了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 设计。 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其根本出发点是帮助学习者形成并加深对重要 概念或主题的理解。所谓的理解是在新的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学习者真 正地理解了某个概念或主题时,他们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概念或主题,进行知 识的内化;能够迁移它们并生发新的推论;能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所创新。为 了促成学习者的真正理解,本文在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时,缩减和精选了学习内容, 将其聚焦于具有理解价值的主题;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的问 题情境,围绕问题情境展开有针对性的理解活动;提供可探究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者 的探究欲望,以此为依托加深其理解;实施情景化的评估方式,以持续性的评价为手段 促进学习者理解水平的不断深入。 本文在深入地阐述了理解的内涵、特点和不同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以理解为目标的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包括该模式的设计原则、策略和基本流程。着重研究了以理解 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主要有理解主题的选择、组织和呈现;理解目标的确 定、特点和表述;理解活动的分类设计以及与活动相对应的理解性学习评价的形式和标 准的设计。其中,在理解活动分类设计部分,依据理解的六个维度,将其划分为三类即 初级理解活动、中级理解活动和终极理解活动,并以此为准则设计持续性评价的形式和 标准。最后,根据此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部分内容进行了设计尝试。 关键词:理解;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强e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o c i e t yw h i c hs p e e d su pu n c e a s i n g l yi nt h ee c o n o m i c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a n dt h ee d u c m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 i z m i o na d v a n c e m e n t h u m a n s l e a r n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a b i l i t yh a sa l r e a d yb e c o m et h ek e ya s p e c tt op r o m o t et h es e l f - 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 , b u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b i l i t y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a n dt h ep r e m i s eo fs t u d ya n dt h ei n n o v a t i o na b i l i t y , t oe n h a n c es t u d e n t s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f a c u l t yb e c o m e st h eo n eo ft e a c h i n gc o r eg o a l s 弧e n e t w o r ks t u d yh a sb e c o m et h em a i nw a yw h i c hl i f e l o n gs t u d i e s ,t h e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t a k e s t h en e t w o r ks t u d yt h em a i nc a r r i e r , b e c o m e st h ek e ya s p e c tt od e c i d en e t w o r ke d u c a t i o n q u a l i t y b u t ,c u r r e n t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p a y sg r e a ta t t e n t i o no nt h es t u d yr e s o u r c e sw i t ht h e d i g i t i z a t i o n ,t h em u l t i - i n t e r m e d i a r i e st op r e s e n t ,a c t u a l l yn e g l e c t st op r o m o t et h el e a r n e rt o s t u d yt h ec o n t e n tt h r o u g h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w h i c hi st h ee s s e n t i a lq u e s t i o no fs t u d y ;p a y s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p e d p h e r y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h a sn e g l e c t e dt ot h el e a r n e rl e a r n i n g p r o c e s sc a r e a sw e l la st ot h el e a r n e ra b i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t t e n t i o nw h i c ho b t a i n si nt h e l e a r n i n gp r o c e s s ;s t r e s s e dt h a tt h e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t h ed i s c i p l i n ea n dt h ec o n t e n t d i m e n s i o n ,a c t u a l l yn e g l e c t e dl e a r n e r sd i m e n s i o n sa n ds oo nk n o w l e d g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p r o c e s s ,t h ec a u s en e t w o r ks t u d ye f f e c th a v e b e e nu n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i no r d e rt or a i s et h ec i t i z e n f a c i n gt h e2 1s tc e n t u r yw h oh a s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t oe n h a n c et h eq u a l i t yo f n e t w o r ke d u c a t i o n t h en e t w o r k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n e e d st oc o n s t r u c t t l l i sa r t i c l ew i l la t t e m p t 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s t u d yt h o u g h tt ou t i l i z ei n t h e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 ,p r o p o s i n g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st h eg o a lo f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 1 1 1 e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d e s i g no f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w h i c ht a k e 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si t sg o a li s t oh e l pt h el e a r n e rt of o r ma n dd e e p e n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i m p o r t a n tc o n c e p to rt h es u b j e c t t h es o - c a l l e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st h ea b i l i t yt ou t i l i z et h ek n o w l e d g en i m b l yi nt h en e ws c e n e w h e nt h el e a r n e rh a su n d e r s t o o ds o m ec o n c e p to rs u b j e c tt r u l y , t h e yc a l le x p l a i nt h a tt h i s c o n c e p to rt h es u b j e c t 晰廿lt h e i rl a n g u a g e ,c a r r yo nt h ek n o w l e d g ei n t e r n a l i z i n g ;c a nm i g r a t e t h e mt op r o d u c et h en e wd e d u c t i o n ;c a nu t i l i z et h e mt os o l v et h ea c t u a lp r o b l e ma n dt oh a v e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i no r d e rt of a c i l i t a t el e a r n e r st r u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i sa r t i c l ew h e nc a r r i e so n t h e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 ,r e d u c e da n dh a ss e l e c t e dt h es t u d yc o n t e n t ,f o c u s e di t i nh a s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v a l u es u b j e c t ;u s e st h eq u e s t i o ns o l u t i o n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m o d e l p r o v i d e sas e r i e so fq u e s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f o rt h el e a r n e r , l a u n c h e st a r g e t - o r i e n t e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r e g a r d i n gt h eq u e s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 ;p r o v i d i n gs t u d yr e s o u r c e sw h i c hm a yi n q u i r et os t i m u l a t e l e a r n e r si n q u i s i t i o nd e s i r e ,t o d e e p e ni t s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a k i n gt h i s a st h eb a c k i n g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s c e n e sa p p r a i s a lw a ya n dt a k i n gt h el o n g e n d u r i n ga p p r a i s a la st h em e t h o d i st op r o m o t et h el e a r n e r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l e v e lt h o r o u g h l yu n c e a s i n g l y ,n l i sa r t i c l ew a sb a s e do ne l a b o r a t i n gt h o r o u g h l y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td i m e n s i o n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p r o p o s i n gt h e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 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p a t t e r no ft a k i n g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st h eg o a l ,i n c l u d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d e s i g n , s t r a t e g ya n db a s i cf l o w 强et e a c h i n gd e s i g np r o c e s so f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t a k i n g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st h eg o a lw a ss t u d i e de m p h a t i c a l l y , m a i n l yi n c l u d i n g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 u b je c tc h o i c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a n dt op r e s e n t ;t h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 l i a b s t r a c t i n d i c a t i o n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g o a l ;1 1 1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c l a s s i f i e dd e s i g na sw e l la st h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s t u d ya p p r a i s a lf o r mw h i c ha n dt h es t a n d a r dd e s i g nc o r r e s p o n d sw i t ht h e a c t i v i t y a n d 。i n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d e s i g np a r t ,s i xd i m e n s i o n sw h i c h t h eb a s i s u n d e r s t o o d ,i t sd i v i s i o ni st h r e ek i n d o fn a m e l yp r i m a r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u l t i m a t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t a k et h i s a sc r i t e r i o nd e s i g ne n d u r a n c e a p p r a i s a lf o r ma n ds t a n d a r d f i n a l l y , t h ec u r r i c u l h i l lp a r t i a lc o n t e n t sh a v ec a r r i e do i lt h e d e s i g na t t e m p t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i sp a t t e r nt o ”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k e y w o r d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n e t w o r kc u r r i c u l u m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d e s i g n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拳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 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 随掐 日 期: 盈鲤:么! 12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 名: 醢抱 导师签名: 日期: 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前言 1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 1 1 网络课程问题透视 目前,网络教育已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形式,而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载 体和媒介,其制作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着网络教育质量的高低。面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 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的网络课程在注重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呈现,使 学习更加个性化、自主化和合作化的同时,却忽视了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 这一教与学中的本质问题,致使现有的网络课程出现了诸如:着眼于外围环境建设,忽 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关心以及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发展的关注,强调网 络课程的学科和内容维度,忽视网络课程内涵中的“学习者”以及“学习活动维度, 缺乏对学习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单单让学习者以浏览者的角色来学习课程,而对学 习者如何去学,按什么步骤去学则很少关注。在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中,为了便于操作, 更多采用面向结果的评价形式,该形式单一,多用作业和考试等传统方式。这种模块化、 结构化的设计表面上体现了知识的完善,但实质上却掩盖了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 者在学习中思维活动的激发和调动,致使知识的学习不深入,没有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 解。因为真正的理解性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产 生的,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习者积极地、不断地探索,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 造出新的产物。 为了直观地反映上述问题,笔者从0 8 年评选出的5 0 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中选择1 5 门,围绕知识的深入理解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如下几点: 1 、学习内容缺乏选择或者选择性不够 大多数网络课程学习内容都与课本某一章节保持一致,是一种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内 容进行学习的方式,使网络课程成为传递学习内容的课程包。所以,虽然学习内容已经 摆脱了教科书式的系统搬家,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和删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课 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按照直线式、整合式和主题式三类对所选的网络课程 进行分析( 直线式是指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是对应教材的电子版;整合式是指网络 课程的学习内容经过筛选,是根据学习目标组织起来的;主题式是指学习内容具有一定 的核心性,是对这门课程的高度概括) ,结果如图卜l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主题式 的内容组织形式对于时间有限的网络学习者来说是比较好的,但其所占的比例却很小。 江南大学顼士学位论文 图1 1 网络谦袒学习内容的蛆奴形式 2 、学习目标设计笼统,表述模糊 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是指引学习者学习的方向标,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力。对 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卜2 ,超过一半的学习者认为网络课程学习目标设 计笼统,表述模糊( 占到6 1 ) 。正如笔者分析所发现的,很多网络课程通常只在个大 的章节学习开始时设计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常用诸如“了解”、。知道”、“掌握”、“理解” 等比较笼统和模糊的词语来表述,比如。了解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这 样的学习目标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对内容学习的指导性,笼统化的表述方式引不起 学习者的足够重视,学习目标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图1 2 学习目标的设计情况 3 、互动交流严重不足 通过对网络课程“答疑”版块进行分析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投有自己的问 题领域,很少提出问题,即使提出问题也仅仅局限于所学的内容,不会去问没提到的问 题。而“互动交流”模块所呈现的对话大多数也与学习任务无关,学习者显得被动,在 这个版块看不到学员之间进行思想碰撞的火花,大多数的学习者没有问题,也不会去设 计自己的问题,导致该版块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形同虚设。而“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门”, 学习者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导致了学习者问题意识的缺乏,也是对所学内容没有真正理 解的反映。在对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中的“互动交流”版块进行分析发现,这门课 程已经开课结束了,“互动交流”版块只有两条记录,其利用率之低可想而知。 第一章前言 4 、教学设计模式老套 基本上属于讲授型模式,即教师通过网络将文本、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媒 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w e b 页面向学习者传送。在w e b 页面中,内嵌表单等程序,供学习 者输入提问及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答。这种模 式同步或异步进行,具有单向性、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课程学习中教师采用讲演般的 主导式教学呈现科学事实和给出信息,网络课程成为传播知识的媒介,学习者处于被动 的接受状态。而理解性学习是基于讨论,是基于合作性学习的,因为在学习者之间以及 学习者与教师的讨论过程中,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反馈信息, 并修正自己的认识。 5 、学习评价去情境化 网络课程的评价虽然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的力度,但评价的目的仍受客观主义知识观 的影响,大部分采用客观题的考查方式,注重对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评价基本 是“去情境化 的,这样的评估也许可以让学习者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通过参与这些 测试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些知识点,但是却不能够考查出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水 平,比如我们要想知道学习者是否理解了一个物理原理,要通过他的一些相关的表现如 安装或修理仪器,正确运用表示两个物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公式,或者预测当两个物体在 一定条件下发生碰撞的结果。所以,这种去情境化的、非真实的、非发展性的、缺少参 与的评估,不能为学习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反馈,不能促进其发展,也就不能帮助学习者 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图1 - 3 所示,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评价存在诸多的不满,认 为其评价主体单一的占3 9 ,评价形式单一的占4 6 ;只评价没反馈的占5 7 ,仅仅有 1 3 的学习者认为网络课程中的评价是及时得当的。 图卜3 对学习评价的评价 综上所述,现有的网络课程仍受客观主义学习观的影响,把学习视为知识的获得, 视为一个复制传输给学习者知识的内部心理过程,忽视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把 网络课程当成了客观知识传输的工具和媒介,将本是理解水平的知识降为记忆水平,学 习往往变成了公式化的背诵。牢牢记着各种概念、方法,在考试时再把这些知识搬出来, 而考试又紧紧贴着课程中的内容,学习者只需遵循正确答案的规则和公式化的表述。学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习者只要在作业或考试中复述出标准答案,教师也不会去考核学习者是否达到了真正理 解的程度。其实大多数学习者都未能达到真正理解,也不追求理解,教师也不去关注强 调学习者的理解。在这种长期忽视理解的教学氛围中就形成了学习者不愿意进行深入思 考的习惯,导致了许多学习者记住了知识但并不理解知识,拥有知识而不会应用知识。 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一个不断深化过程,如果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不理解,教学将是 无效的;如果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不能有批判性的理解,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是一种奢望, 一句空话。n 1 所以,必须从知识理解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网络课程现有问题的途径。 1 1 2 理解性学习的意义 科技进步促发“学习革命 ,知识经济催化“教育改革”。2 l 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 经济时代。它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 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变的竞争优势。而学习能力的获得不是光靠对知识的记 忆和掌握,而是需要学习者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内化知识而获得的。道格拉斯牛 顿在其促进理解的教学: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一书中深刻地指出:“理解是一种 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它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理解推动了人的学习能力、认 识能力及至行动能力的整体发展。”理解能帮助学习者分类和整理繁杂的信息,并为其 赋予意义,能支持推理、批判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而这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谋 而合。 同时,理解有助于完善个体大脑内部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推动记忆,进而易于同化 与理解新知识、新信息,这是一个良性学习过程。“理解不仅仅是把新知识与先前的旧知 识产生联系,而是创建了一个丰富的、整合的知识结构,当知识被高度结构化的时候,新 的知识就能被连接、并被融合进已有的知识网络中,而不是只产生元素之间的单个连接, 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不易被遗忘,它有着多重途径被找回,而孤立的知识片段更难于被记 忆。川羽还有,知识只有被深刻理解了,才具有迁移与应用的活性,这种迁移能力对个体未 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是那 种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能应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创新人才。从这 个意义上说,仅靠机械记忆的知识很可能毫无用处,而具有稳定性与恒常性的知识素养 与理解能力则显得格外重要。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明确地指出:“为了培养面向2 1 世纪的 具有理解素养的公民,教学需要被重新构建,以致于知识能被理解地学习。”而目前的网 络课程真实地带给学习者的是:会考试,但却不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被动地 接受知识,却不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只是知道知识,但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所学的 知识。所以,对知识的理解性学习与教学这一课题而言,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共同深 入探索,对网络课程经后更好地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1 1 3 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的活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为教育提供了人才 1 】陈明选论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 j 电化教育研究,2 0 0 4 ,( 1 2 ) 2 1 e l i z a b e t hf e n n e m a ,t h o m a sa r o m b e r g ,m a t h e m a t i c sc l a s s r o o mt h a tp r o m o t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l e a ,1 9 9 9 ,4 7 5 1 4 第一章前言 培养的目标和指向,无论何种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和指向展开。 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是网络教学的核心,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必须重 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因此,相应的教学理念、课程的教学设计都必须发生 相应的变化,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考虑一切问题。 自从2 0 0 0 年国家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后,网络课程便层出不穷,这 时人们在观念上仅仅把网络课程当成是一种知识传输的媒介,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平台和 媒介,致使这个阶段出现的网络课程在外在结构上比较的单一,所具有的功能也是有限 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内容建设上成为一种书本的搬家,网络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部在2 0 0 3 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网络课程的改革和进一步建设。 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开始注意网络教育的时空分离特性,注重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的设 置,注重学习内容的多样化呈现,注重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信息的获得。随着客观主义 知识观不断地受到批判,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新的理论的崛起,对知识阐发了更深 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也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 的内化,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强调的是一种理解性学习,为了顺应这 样的要求,新时期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必须转变观念,应依据新的学习理论,从学习者的 终身发展出发,注重学习活动的创设,让学习者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得知识,理解并内化 知识,从而获得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人能力。 针对于此,为了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水平,改变学习者被动的学习现状,促进学习 者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本课题提出了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关键知识点的落实,考 虑跨学科的关系,考虑学习者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还要考虑学习者网络学习中的过 程和方法,考虑如何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如何发展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培养其实际 运用能力;注重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习得 ,注重引导学习者探求未知的知识,注重 学习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联系,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和完整,有意引导学习者跨 学科研究问题,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研究学问,十分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水 平的提高,满足了国际2 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u n i e s c o ) 提交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的面向2 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让学生学会认知 ( 1 e a r n i n gt ok n o w ) 、学会做事( 1 e a r n i n gt od o ) 、学会共同生活( 1 e a r n i n gt o1 i v e t o g e t h e r ) 和学会生存( 1 e a r n i n gt ob e ) 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学习能力 及促进其推理、批判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提高网络课 程的质量,推动网络课程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1 2 相关研究现状 1 2 1 为理解而教学的研究现状 对理解与学习之关系的研究,国外早在上世纪8 0 年代末就开始了,到了上世纪9 0 年 代中后期,美国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知名教育家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例如,美国哈 5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弗大学以柏金斯教授为首的零点计划中的l t f u 项目组对理解性学习及教学进行了为期 近十年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 杰麦克泰对“促进理解学习的逆向教学设计进行了多年探索;而一些著名的学科教 育家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沙佛教授、荣伯格教授对“面向理解性学习的基于领 域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芬内玛、卡彭特两位教授对“促进理解性学习的课堂特征及组 织方式 的研究,美国学者萨克斯对“情境文化视角下的理解学习”的研究等等,国外 对理解与学习之关系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受此影响,国内相关教育专家和 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纷纷展开研究,如南京大学主要研究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 的吕林海博士就发表了数篇有关理解与学习关系的论文,并主持了“数学理解性学习与 教学研究”项目。同时也唤起了一线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如上海教育局组织教师参加了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理解的教学 的网络教育培训课程,以期加强中小学教师 在教学中对理解的关注,并提升其进行理解性教学设计的能力。 1 2 2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期刊网上以题名“网络课程 进行搜索共得至u 1 9 3 3 篇文章,其中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1 7 1 8 篇,优秀硕士论文2 1 3 篇,博士学位论文1 篇;以题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进行搜索共得到7 0 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 6 篇,优秀硕士论文4 篇,同时对以题名为 “网络课程”搜索到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得到两点结论:一是对网络课程的研究开始 的比较早,而且研究涉及的范围容纳了网络课程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 管理、应用、评价等等,其中比较集中的研究领域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属于网络 课程技术领域和应用层面的探讨,比如关于网络课程设计原则与策略;网络课程开发的 一般过程与模式;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的功能结构以及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 或平台的探讨等;二是,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虽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重点,决定着网络课 程的质量,但是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起步也比较晚,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 比较系统地研究体系。 以题名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搜索n 7 0 篇文章,对这些文章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的 结论。首先从年代上来看,4 篇优秀硕士论文基本是0 7 、0 8 年的,而其余的6 6 篇文章中 2 0 0 8 年的1 l 篇,2 0 0 7 年的1 3 篇,2 0 0 6 年的1 0 篇,2 0 0 5 年的1 2 篇,2 0 0 4 年的8 篇,2 0 0 3 年 的7 篇,2 0 0 2 年的3 篇,2 0 0 1 年的2 篇,通过这组不大的数字可以看出,有关网络课程教 学设计的研究成上升的趋势,即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选取 各年发表的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总结出如下的一些观点。( 1 ) 2 0 0 1 至2 0 0 5 年,学者们已经意识到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 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l l 女h 2 0 0 2 年,梁林梅等研究人员在 对我国网络课程调查分析之后指出:我国的网络课程存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 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网络教学内容的呈现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现象,缺少 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等问题,并提出网络课程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课程教 学要求,结合教学平台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开发。( 2 ) 从2 0 0 6 年开始, 以学者武法提为代表已经开始摸索和探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实现了网络课程研究 6 第一章前言 上的一个跨越,在其文章中,该学者探讨了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针对生 成目标、行为目标、表现目标三种不同的课程目标,提出了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教学设 计模式,其后有学者提出了基于过程管理、基于知识管理以及基于问题式学习的网络课 程设计模式,将网络课程的研究引向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3 ) 虽然已有学者从多元智能 理论出发研究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期望能针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设计,给予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和资源支持,以适合不同智能类型学习者的需要, 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但是还没有一个研究者以新的学习理论为依托从知识理解的角 度来考虑和研究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 综上所述,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虽然打破了原有研究的局限即研究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问题,却抛开教学设计本身的规律,从网络课程的建设上来诉求解决的途径。 近年来学者们已经将课堂教学中所依据的一些设计理论如活动教学理论、目标导向的教 学设计理论以及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嫁接到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期改变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现状。而作为信息社会教学载体的网络课程,为了满足信息社会的 教学价值追求,其所依托的教学设计模式必须注重对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必须从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知识的理解,注重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设 计,以及两者的融合,最终追求在理解知识基础上把对知识的掌握内化为自身能力。所 以,本研究“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是顺应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趋势的, 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1 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本论文一共有6 章,结构关系如下图卜4 所示。 第一章:前言,主要说明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原因及研究的意义;简要阐述该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理论概述,首先从三个维度阐述“理解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文所 依据的“理解 的内涵;接着探讨了知识理解的特点和知识理解的六维度观;最后,简 单地阐述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含义、内容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给出了“以理解为目标的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的四条原则,四个策略,并绘制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流程图。 第四章: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 活动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详细地探讨了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 第五章:实例设计,选择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依据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设 计模式进行具体的设计应用。 第六章:小结,阐述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并对经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 展望。 7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卜4 论文框架 1 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多种渠道如图书馆、网络资源、专业数据库等,广泛收集有关知识的特性、理 解、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及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仔细研读,为后续研 究做理论上的准备;同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部分文献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总结出网络课 程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 本研究综合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选取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部分学 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其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学习动机、对网络课程的评价以及学习的效 果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深入网络教育学院,对其部分人员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其运行 和管理模式,作为本文写作的背景分析。 3 、观察研究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需要,笔者对0 8 年选出的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进行详 细的观察,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并从知识理解的角度分析其对学习者 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 4 、案例分析法 案例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范型,案例分析法是透过个案现象看本质结构的过程。在以 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列举丰富真实的教学案例并作相 应的教学分析和点评,从而充分体现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8 第二章理论概述 第二章理论概述 2 1 理解的内涵 本论文的题目是“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因此,对于全文的核 心词一“理解”之内涵的探究与把握就成为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那么究竟什么是理解 呢? 辞海中定义为“理解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教育心 理学中定义为:“理解就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 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刀口1 本文中的“理解 是站在新学习观基础上的“理解观 ,有其独 特的内涵。下面我们将在阐述已有理解观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所依据的综合的理解观。 2 1 1 认知建构视角下的理解观 2 0 世纪3 0 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反思行为主义学习观存在的诸多缺陷,并从认知心理 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致使对理解的研究开始从隐性走向显性、从粗浅走向深入。其间, 认知建构主义的几个代表人物对学习及理解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从他们的观点中,我 们可以总结出认知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理解内涵。苛勒作为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在多 年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种完形,所谓的完形指事物的式样和对事 物之间关系的认知,而理解就是通过一种顿悟而达到心理上的完形。皮亚杰认为学习是 学到越来越多的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构建了新的认知图式,他认为这种构建过 程的本质就是理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是一个把同 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学习与理解就是认知结构的组 织和重新组织。奥苏伯尔所认为的理解就是他所极力主张的“有意义学习 ,即以符号 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认 知结构 、“认知图式”、“完形”等构成了认知主义学派描述理解的关键语汇,其秉持的 是一种强调理解作为个体大脑内的知识与信息的获得、建构、联系的观点。 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作为认知主义分支的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同样把理解视为一个 重要的研究主题加以进一步阐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解就是我们所有的人自 己所建构的东西,理解是唯一有价值的学习,从理解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符号操作都 是无意义的活动,除非符号的操作者已准备进入符号所表明的心理运算 ;“人类建构它 们环境的心理模式,并且新的经验是在和现存的心理模式和图式的联系中被理解的, “人类并不是直接地理解世界的,而仅仅是在内部对它进行表征。”h 1 综上所述,理解 的认知建构观着力对个体大脑内的学习本质与心理机制加以阐述,并以此隐喻对理解的 本质认识。 【3 】潘菽教育心理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3 【4 吕林海基于理解的学习一内涵变迁与当代观点 j 福建教育,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