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南北朝家传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南北朝家传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南北朝家传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南北朝家传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魏晋南北朝家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家传是对家族重要成员突出事迹的记载。作为一种文体,它正式出现于汉末。 魏晋南北朝是家传创作的兴盛时期,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所载2 9 部家传, 绝大部分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本文拟对这一 现象进行研究。除前言和结语外,正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家传概述,首先明确了家传的定义,并分析比较了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家传与别传、家谱的区别。然后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家传这一文体的起源、发 展、繁荣及其在后世的流传与转变。 第二部分对魏晋南北朝家传作具体的分析。首先展示了此时期家传的存亡和 著者情况,然后按照内容将家传佚文分为简介生平履历、记述从政业绩、赞颂德 行才能、描写风神容止等类别。最后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繁荣是心理、 文学、社会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部分对魏晋南北朝家传的文学特征和思想倾向进行分析。文学特征主要 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塑造出了一批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第二,有的 家传佚文还具有一定的情节。第三,多用歌谣俗语美刺人物。第四,语言简洁明 快。魏晋南北朝家传的思想倾向,主要有儒家思想和玄学思潮两个方面。 第四部分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家传的地位与作用。史学方面,魏晋南北朝家传 成为编写和校对史书的重要参考资料。文学方面,作为杂传之一种,魏晋南北朝 家传在文学由“史”向“文”的过渡中有着重要意义。关注对象从“一群人”到 “一类人”;事件选材从记叙重大事件到关注日常琐事,写作技巧从真实记载到传 奇手法的运用,文学性不断增强。 在后世的流传中,不少家传已经散佚,本文的附录部分是对现存魏晋南北朝 家传的辑录,以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家传概况有个完整的印象 关键词:家传;文学性:价值 a b s tr a c t 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i s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f a c tr e c o r do fi m p o r t a n tf a m i l ym e m b e r s a s a l i t e r a r ys t y l e ,i to f f i c i a l l ya p p e a r si nt h el a t eh a nd y n a s t y t h ep e r i o do fw e i ,j i n , s o u t h e m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i si t sp r o s p e r o u st i m e a m o n g2 9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i e s w r i t t e nb yt h eb i b l i o g r a p h i c a lt r e a t i s eo fh i s t o r yo fs u i ,m o s tw e r ec r e a t c dd u r i n gt h e p e r i o d i ti s as p e c t a c u l a rp h e n o m e n o ni n d e e d t h i sp a p e ri si n t e n d e dt os t u d y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b e s i d e sp r e f a c ea n da p p e n d i x ,m a i nt e x ti n c l u d e s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t h es u r v e yo f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 a b o v ea l l ,t h ea u t h o rc l a r i f i e s a b o u ti t s d e f i n i t i o n , a n da n a l y z e s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 , 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b i o g r a p h ya n dg e n e a l o g y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 t h ew e i ,j i n ,s o u t h e r na n d 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t h e n ,t h ea u t h o re l a b o r a t e si t so r i g i n a t i o na sal i t e r a r ys t y l e ,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 i t sp r o s p e r i t ya n di t ss p r e a d i n g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d u r i n gt h ef o l l o w i n g p e r i o di nt h ec o n t e x to f h i s t o r y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 t h ea u t h o rm a k e st h ec o n c r e t em a a l y s i so n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 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t h ew e i ,j i n , 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f i r s to fa l l , 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e x i s t i n ga n dt h el o s t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i e s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 i ra u t h o r s ;t h e n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o n t e n t , c l a s s i f i e st h el o s ta r t i c l e so ff a m i l y b i o g r a p h yi n t ot h ep r o f i l eo f l i f ea n dh i s t o r y , t h en a r r a t i o no f t h ep o l i t i c a la c h i e v e m e n t , t h ee x t o l l i n go fv i r t u e sa n da p t i t u d e ,a n d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c h a r m s ,a p p e a r a n c ea n d b e h a v i o r , e t c ;f i n a l l y , a n a l y z e st h ep r o s p e r i t yo f 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 i st h er e s u l tt h a tt h e p s y c h o l o g y ,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s o c i e t ya f f e c te a c ho t h e r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 t h ew e i ,j i n , 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t h et h i r dp a r tc a r r i e s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t e n d e n c y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t h ew e i ,j i n , 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 d y n a s t i e s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m a i n l yr e f l e c ti nf o u ra s p e c t s f i r s t l y , t h e y l i c a r v e do u tan u m b e ro fc l e a r - c u ta n dv i v i di m a g e s ;s e c o n d l y , s o m el o s ta r t i c l e sh a v e a l s ot h ec e r t a i np l o t s ;t h i r d l y ,u s u a l l yn s eb a l l a d sa n dp r o v e r b st ob e a u t i f yc h a r a c t e r s ; f o u r t h l y , t h ew o r d sa l ec o n c i s ea n db r i e f n e s s a n d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 , i t si d e o l o g i c a l t e n d e n c ym a i n l yh a st w oa s p e c t s :o n ei st h ec o n f i l c i a n i s t , a n dt h eo t h e ri st h e m e t a p s y c h i c a lc l i m a t e t h ef o u r t hp a r te l a b o r a t e st h es t a t u sa n dt h ef u n c t i o n so f 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d u r i n g t h ep e r i o do ft h ew e i , j i n , 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a tt h i st i m e ,i nr e s p e c to f h i s t o r y ,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b e c o m e s t h ei m p o r t a n tr e f e r e n c et oc o m p i l ea n dt h e p r o o f r e a d h i s t o r yb o o k s ;i nr e s p e c to fl i t e r a t u r e ,a so n ek i n do f 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b i o g r a p h i e s ,i ti so f 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t h ec o u r s eo fm m s i t i o nf r o m - h i s t o r y ”t o ”l i t e r a t u r e ”o b j e c t s w h i c hi tp a y s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t o , h a v ev a r i e df r o m “ag r o u po fp e o p l e ”t o ”ak i n do f p e o p l e ”;t h es e l e c t i o no fe v e n t sf r o mn a r r a t i o no f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te v e n t st oa t t e n t i o nt o d a i t yt r i v i a ;a l s o , t h ew r i t m gs k i l l r e a lr e c o r d st ou t i l i z a t i o no ft h el e g e n d a r y t e c h n i s m ,s oi t sl i t e r a r i n e s ss l r e n g t h e n su n c e a s i n g l y l a t e r , i nt h es p r e a d i n gc o u r s e ,m a n y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i e sh a v ea l r e a d yl o s to rb e e n m i s s i n g t h ea p p e n d i xo ft h i sp a p e ri st or e c o r dt h ee x i s t i n g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i e sd u r i n g t h ep e r i o do ft h ew e i , j i n , 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s ot h a tt h er e a d e r sw o u l d h a v ea c o m p l e t ei m p r e s s i o nt oi t ss u r v e y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 k e yw o r d s :f a m i l yb i o g r a p h y ;t h el i t e r a r i n e s s ;v a l u e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酌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酌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段保存、汇编学桩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住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2 。0 7 年6 月f 目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 0 前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思想意识相对自由,随着文学的逐渐自觉,传 统的史传地位开始下降,文人创作的杂体传记大量涌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 著录杂传2 1 7 部,1 2 8 6 卷,可见当时杂传创作的繁荣。这一时期的杂传大体包括 郡书、家传、别传、类传等,其中家传有2 9 部之多,并且绝大多数产生于魏晋南 北朝时期,成为当时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考窜? 石 隋志的记载过于简略,使人难窥魏晋南北朝家传的全貌。清代学者和姚 振宗各自撰写了 隋书经籍志考证,对隋志所载家传一一进行搜集整理,补 充很多宝贵资料。二书都简要列举了后世典籍中的征引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证。 姚振宗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隋志所列2 9 种家传,考证篇名,介绍著者;章宗源 的主要贡献在于补充了二十种隋恚未著录的家传。二书内容、结构太体一致, 对唐前经籍中征引的家传条目搜集较为完备,考证严谨,对后人做进一步研究很 有帮助。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对魏晋南北朝家传的内容、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受时代、工具等条件所限,家传条目难免会有遗漏之处。 据笔者所知,现代尚未出现研究魏晋南北朝家传的专著。武丽霞的论古代 家传之演变虻一文纵向介绍了家传这一文体从六朝到明清的演变,认为家传起源 于汉代,唐代以前,是记载某一家族的多个人物的杂传;唐宋时期,开始向仅记 一人的单传演变;宋代出现了以家传为名的文传;明清以后,家传成为集部文章 之一体,是一种文传。此文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家传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我们研 究魏晋南北朝家传很有帮助。 杨冬荃的六朝时期家谱研究一文对这一时期的家谱进行了研究,认为家 传是六朝时期的“列传式家谱”,并对六朝家传的兴盛情况作了简要分析。杨冬 武丽霞:论古代家传之演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舨) 2 0 0 6 年7 月 。杨冬荃:六朝时期寡谱研究 。谱牒学研究 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9 5 年- ,第2 9 页 1 荃此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全文收录了敦煌文献汜氏家传,为后人研究六朝家 传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但杨冬荃将家传看作六朝家谱的一个类型,忽视了家传的 杂传性质及其文学意义,似乎有些欠妥。 其他学者都是在提到魏晋南北朝杂传时,把家传作为杂传的一个小类进行简 要分析,未展开深入论述。代表作有胡宝国的汉唐间史学的发展o 、张新科唐 前史传文学研究o 、陈兰村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 、仇鹿鸣略谈魏 晋的杂传 等。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家传的产生原因上,胡宝国将魏晋时代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作为主要原因。 张新科认为门阀制度是家传产生的原因,家传在体制上受到了史传传统的影响。 陈兰村也认为:家传的兴起源于门阀制度,家传的目的在于明“氏族”,使得“人 始区分,详而易览”。 在家传的分类上,胡宝国将隋志所载家传大致分为两类:一为作者和成 书年代均可考察清楚的,另一类是作者、成书年代虽不可考,但传中人物生活时 代却大致可知的。陈兰村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为夸耀 本家先贤名流者,二为说明本家族门第和势力者。 以上各书都是将家传作为杂传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简述了魏晋南北朝家传 兴起的原因,对家传做了简单分类,有的还分析了家传和其他文体的联系,他们 的研究颇多新见,各有可取之处。但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展开具体的分析,对现 存家传的具体状况、内容概括论述较少,并且没有提及魏晋南北朝家传在文学、 史学等方面的价值,给后人留下很多启发、思考的余地。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第1 3 2 页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 0 0 2,第1 7 6 。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 ,语文出版社,1 9 9 9,第1 3 9 页 。仇鹿鸣:略谈魏晋的杂传 ,史学史研究 2 0 0 6 年第l 期 2 一、家传概述 家传为杂传之一种,属于传记文学。隋书经籍志将其列入史部杂传类, 明确了其与正史列传不同。南史和北史虽然采用了家传的形式,但它们不 是单独成书的传记,偏离了原来的形式,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家传,所以不是 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杨冬荃在六朝时期家谱研究一文中指出;“家传这一名称,包括两种类型 的传记。一种是某一个人的传记,因由其家人子孙为其撰作而得名。这种家传, 相当于别传,不同于家谱。另一种是一个家族内人物的列传。这种家族内人物的 集合传记,一般也按照世次一一列举,较详细地记载每个人的事迹,因而实际上 也是一种家谱。我们可称之为列传式家谱。”o 杨东荃先生看到了家传与家谱、别 传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杨先生将家传分成列传式家谱和 别传两类,将家传与家谱、别传归为一类,这种提法尚有待商榷。 ( 一) 家传定义 中华书局1 9 7 5 年6 月版南史的“编辑说明”认为南史采用了家传的 形式,“按世系而不按时代先后编次列传,一姓一族的人物,集中在一起。 北齐魏收著魏书,也是参用家传形式。但魏书对大族中的重要人物还是抽出来单 独立传,南北史则凡是子孙都附于父祖传下,因此家传的特征更为突出。”这段 话说明了家传在形式上的特征,是将家族人物按世系编次列传。仇鹿鸣略谈魏 晋的杂传认为“家传则是记载某一家族事迹的传记”,指出了家传在内容上的 特点。从现存最为完整的敦煌文献汜氏家传( 杨冬荃六朝时期家谱研究 辑) 和魏晋南北朝的家传佚文来看,其内容多为家族主要男性成员的生平、仕宦、 德行、才能等重要事迹。 。杨冬荃:六朝时期家谱研究 ,谱牒学研究 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杜,1 9 9 5 年。第2 9 页 3 据此,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家传是按世系记述家族重要人物突出事迹的 杂体传记。家传的作用在于颂扬祖先功绩,抬高本族声望,教育本族后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一般记载了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多个人物,家传的 著者多为本氏族的成员。家传的编写,可以是单人单次完成,也可以是延续几代, 分批记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最初是独立成书的,篇幅一般不长。据隋 书经籍志所载2 9 种家传中有1 6 种只有一卷,卷数最多的是太原王氏家传, 有二十三卷。而唐代的家传则演变为仅记一人的单传,宋代以后逐渐由史部的杂 传转变为集部的文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与别传、家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与别传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和别传是同时存在的。别传是独立于正史传记的单篇 人物传记汤球晋诸公别传辑本序o 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夫别传者何? 盖 别乎正史而名之也,故无论,凡泛称某传者可归之。即家传及名公钜卿为人所作 之传皆可云别传。其中如罗含称罗府君别传,则家传也。山涛称袁宏山涛别传, 则时人所作之传也。”汤球将别传和家传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隋志所载家传类目录,以及后世典籍中征引的篇名来看,一般 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是家族姓氏后冠以“家传”、。世录”、。家记”等命 名,如裴氏家传、明氏世录、虞氏家记。别传则是传主姓名后冠以“别传”、 “传”等命名,以区别于正史传记。如赵云别传、曹瞒传。凡不称某人别传 而称某氏家传者,一般都是家族重要人物的合传。 第二,从记叙对象来看,魏晋南北赣时期的家传记叙的是大多是家族中有血 缘关系的一类人,如敦煌文献汜氏家传就重点记载了汜讳辈、汜孚、汜续( 字 弘基) 、汜稀、汜毗、汜涛、汜咸、汜昭、汜曼、汜续( 字叔纵) 、汜瑗等1 1 人。 苟氏家传中就至少有颍川荀氏一门从苟爽到苟易的许多人物的传记;崔氏家 。 清 汤球:晋诸公别传辑本序) ,丛书集成初编 本 4 传涉及的人物有崔蹇、崔瑗; 江氏家传涉及的有江统、江蕤、江廷等。而别 传则是以特定的单个个人物为撰写对象,这从别传的篇名可以看出。如世说新 语德行刘孝标注所引的嵇康别传就是以嵇康为传主的。“康别传日:康 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所知王浚冲在襄城,面数百,未尝 见其疾声朱颜。此亦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也。”描写了嵇康的性格特征。 第三,从主要作用上看,魏晋南北朝的家传与别传也是由区别的。现存的家 传佚文,内容多赞颂祖先,其主要作用在于明氏族,耀先贤;别传记述人物事迹, 更具有“率尔而作”的特征。它通过记载传主未被正史提及的逸闻逸事,来突出 传主品格,展示传主的与众不同。如管辰为其兄作管辂别传,是因为管辂在正 史中无传,通过写别传使管辂的事迹被世人了解。 家传和别传同属杂传,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首先,家传和别传都是在魏晋南 北朝史传地位下降、杂传走向繁荣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传记文体,既有“史”的成 分,又有文学的某些特征。其次,作为杂传之一种,二者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 作为描写对象。家传记载的苟氏、裴氏、王氏等,在当时都是显赫一时的家族, 别传描述的曹瞒、赵云等也是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再次,在人物的刻画上,家 传和别传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模仿史传文学,采用了一定的文学手法,如细节描 写、白描手法等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与家谱的关系 朱开忠认为:“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 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 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汉魏六朝时期,家传与家谱并行于世,它是这一时期 私家编撰的另一著述形式。正如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一和州志氏族表序例 中所言: 自魏晋以降,造乎六朝,望族渐崇,学士大夫,辄推太史世家遗意,自为家传 。朱开忠:家谱之历史及其价值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3 年4 月 5 其命名之别,若王肃家传、虞览家记轨范汪世传、明粲世录,陆煦家 史( 陆史十五卷) 之属,并於谱牒之外,勒为专书,以俟采录者也 家传与家谱可以说都是门阀制度的产物,它们在叙述家族渊源,弘扬家世、 门第的显赫,提高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方面有着相似的作用。从三国志裴松 之注和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来看,家谱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和家传有相似之处, 都包括有祖先姓氏、官爵、功业等内容。但是二者毕竟有所不同,魏晋南北朝时 期家传与家谱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体不同。隋志中家传和家谱是分开的,以这样的分类可以看出, 隋唐以前家传和家谱是有区别的。家谱属于谱系之学,它与正史、方志同属历史 学的研究范畴,属于实用文体。家传则属于杂体传记文学。隋志将家传列入杂 传内,是家传并非家谱的明证。文体的区别决定了家传和家谱记载的侧重点不同。 前者所关注的是人物的具体事迹,后者所关注的是人物的血缘关系。 首先,从记载内容上看,作为传记文学的家传,只记载家族名人事迹,展示 人物的精神风貌,并不列举所有族人。家谱主要记载家族历史、血缘世系以及家族 成员的姓名、官爵等内容,体现的是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纽带。杨冬荃的六朝时 期家谱研究对此有专门论述,他指出六朝家谱主要包括1 2 个方面的内容:( 1 ) 名字。( 2 ) 籍贯,( 3 ) 得姓由来与姓氏源流,( 4 ) 祖父子孙等直系亲属,( 5 ) 伯叔兄 弟等旁系亲属,( 6 ) 母女姐妹等女性亲属,( 7 ) 各人封爵职官,( 8 ) 年龄、卒年,( 9 ) 妻子及婚姻状况,( 1 0 ) 事迹,( 儿) 著作,( 1 2 ) 坟墓。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有 这样一段话: 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爝,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 东阳女塥,亦在坐孚雅善理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 见同”殷笑日:“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日:“仆便无以 相异”叹为新拔者久之 仅此一段,刘孝标作注时就提到了羊氏、王氏、殷氏三家的家谱,很能代表 其时家谱的主要内容。 6 羊氏谱日:“辅字幼仁,泰山人祖楷,尚书郎父绥,中书郎辅仕至 卫军功曹娶琅邪王讷之女,字僧首” 王氏谱日:“讷之字永言,琅邪人祖彪之,光禄大夫父临之,东阳太 守。讷之历尚书左丞锋史中丞 殷氏谱曰:“仲堪娶琅邪王临之女,字英彦一。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则是以记载人物言行为主要内容。虽然家谱中也记 载有某些人物的事迹,但这些记载并不是家谱的重点。关于魏晋南北朝家传的主 要内容,下文将作详细论述。 其次,从写作手法来看,家谱多为提纲挈领式的列举,务求将本家族血脉传 承的所有人物记载清楚、完备,使后代对本家族的世系一目了然。家传则多采用 叙述的方式,对先辈的重要事迹作具体生动的叙述,具有一定的文学特征。 第二是作用不同,虽然二者都有炫耀家世的一面,但是家谱更重要的作用在 于它对于本家族血缘关系的维系,所列举的人物力求全面,保证血脉的纯正和延 续。即使经过几个世纪,后代还是可以根据家谱判断出自己的世系。直至今天, 凭借流传上百年的家谱,客家人仍然能够寻找到自己祖先的聚集地,找到自己的 “根”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时期,家谱的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而家传的作用 就没有这么广泛,它记载先贤,则为了突出家族中有名望或者有功绩的人物,以 他们的榜样作用来激发后代的自豪感和进取心,使后代子孙铭记祖宗的功德,学 习他们的光辉事迹,为本家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第三是后世流传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内容和作者等方面都发生一 定的变化,逐渐向记载单人的文传演变,文学特征越来越明显。而家谱则由官修 到私撰,其内容、格式、编写程序、续修期限都渐渐定型,成为记载家族血缘关 系的正式文体。 。徐振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 0 0 4 年版,第1 3 3 页 7 ( 二) 家传的渊源流变 1 家传的萌芽 关于杂传的兴起,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序说的很详细: 古之史官,罄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拳。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则诸侯 史记,兼而有之春秋传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减纥之叛,季孙命太史召掌恶臣而盟之周官:司寇凡大盟约,拉其盟书,登 于天府太史、内史、司会,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是则王者诛赏,具录其事,昭 告神明,百官史臣,皆藏其书故自公卿诸侯,至于群士,善恶之迹,毕集史职 而叉闻胥之改,凡聚众庶,书其敬敏任卸者,旋师每月书其孝悌睦媚有学者,党正 岁书其德行道艺者,而八之于乡大夫乡大夫三年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举其贤者 能者,而献其书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是以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 达,皆有吏传自史官旷绝,其道废坏,汉初,始有丹书之约,白马乏盟武帝从 董伸舒之言,鲐举贤良文学天下计韦,先上太炙,善恶之事,靡不率集司马迁、 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傲傥之士,皆有记录而操行高洁,不涉于 世者,史记独传夷齐,汉书但述杨王孙之俦,其余皆略而不说又汉时, 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 因英志尚,率尔而作,不在正史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 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魏文帝又作列 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嵇康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 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载 笔之士,删采其要焉鲁、沛、三辅,序赞并亡。后之作者,亦多零失令取其见 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o 这段文字回顾了先秦以来史传的发展过程,认为杂传起源于西汉刘向,东汉 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到魏晋时期“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中国人对史的 。【唐】魏征:隋书 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 9 7 3 年版 8 重视起源甚早,先秦时期,出现了记言为主的尚书和记事为主的 春秋,二 书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学特征,但它们不是以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为主,只能称之 为史传文学的发轫之作。诗经中已经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传记文学的雏 形在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史传已经形成。 与这种史传创作传统同时,对先祖业绩的记载和颂扬,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 象。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向来 被称作周民族发展的史诗,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也可以说是周部 族的家传,属于家传的萌芽状态。后稷是传说中周民族的先祖,生民篇叙述了 后稷的诞生、创造农业并成家立业的历史过程,全诗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但叙述完整,人物突出,有一定的情节,反映了周民族的自豪感,所以可以看作 是一部人物传记。公刘篇叙述了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迁至豳地,初步定居并发展 农业,为周代统治阶级开国的历史。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遁积遁仓遁襄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逦宣,而无永叹陟则在螺,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辑璋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遁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列,于京斯依跄跄湃济,侔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遣其曹执豕于牢, 酌之用匏食之锨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且长,既景遁冈相其阴阳,_ 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郭丹;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面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l 的9 年版,第1 8 9 页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西北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第3 2 页 9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遁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遐其过澜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诗歌一咏三叹,歌颂了公刘不畏艰辛,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字里行间渗 透着深深的敬仰与热爱。绵叙述了公刘的十世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直父被迫 迁都岐下、艰苦创业的过程;皇矣叙述了从古公到周文王的历史;大明叙 述了文王到武王灭商的事迹。这五篇作为一个整体,以诗歌的形式按照世系记载 了周民族发展史中的五位重要祖先的光辉业绩,可以说是家传的萌芽。 至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首创的“世家”一体,为同一家族中有血缘 关系的一系列人物作传,已经有了家传的雏形。如孔子世家,在叙述孔子生 平事迹之后,又简要介绍了孔门后代鲤、仅、白、求、箕、穿、子慎、鲋、襄、 忠、武、延年、安国、印、雅等十五人的大致情况,从体例和内容上都为魏晋南 北时期的家传树立了楷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追溯先辈功绩,记述人物事迹, 描写家族兴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史记的影响。汉书、后汉书对 家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例上,两汉书的人物列传,对于同一家族的多个重要人物,采用了 子孙附于主要人物之后的形式,这在体例上给家传以影响。如汉书卷五十一 枚乘传在记载了枚乘的主要事迹之后,也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其子枚皋的生 平、仕宦及其著作情况。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也附带介绍了杨震子 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玄孙杨修等人的仕宦、策对等事迹,从一个侧面展示 了家族的兴衰。 第二,内容上,作为正史传记,两汉书侧重于记载人物的从政事迹,而这也 是魏晋南北朝家传的主要内容之一。后汉书卷六十二 苟淑传苟或传 记载的萄淑、苟爽、苟悦,卷七十四 袁绍传记载的袁谭,也是后来的苟氏 家传、袁氏家传的内容之一。 。【汉 郑玄笺,【唐 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十三经注疏 本 1 0 第三,写作手法上,班固的 汉书、范唪的后汉书都是史传文学的典 范之作,在叙事写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汉书李广传、 后汉 书苏武传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其结构的缜密,语言的精炼,叙事的波 澜起伏,都为魏晋南北朝家传创作提供了借鉴。 2 魏晋南北朝家传的出现和繁荣 ( 1 ) 家传的起源武丽霞认为:四库全书总目传记类小叙中提及的晏 子春秋不能算是家传;唐代啖助所谓的“诸国卿佐家传”,是指当时卿大夫皆有 谱牒之书,和后来的家传不同。“现在所知最早的家传大概是 扬雄家牒、魏武 自为家传等。作为杂传的一类,家传的起源只能是在汉代。”o 胡宝国认为现在 可知较早的家传为东汉末年曹操所作,“家传最晚应在东汉末年出现,魏晋时期最 为盛行,宋以后明显减少。”o 我认同胡宝国先生的看法,扬雄家牒从书名看,似更接近于谱牒类书,而 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家传。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杂述篇称:“高门华胄, 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厥后来,若扬雄家牒、殷 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刘知几将史氏流别分为 郡书、家史、别传等十类,并且把扬雄家牒归入“家史”。而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家谱的形成期,“家传”和“家谱”都具有记载家族历史的功用,刘知几并未 指明 扬雄家牒就是家传。清代学者章宗源经过考证,补充了 隋志不著录 的若干种家传,扬雄家牒是他补充的第一种,他搜集到艺文类聚礼部、太 平御览礼仪部征引的 扬雄家牒佚文为:“子云以天凤五年卒,弟子侯芭负 土作坟,号日玄冢。”写了扬雄的卒年及其墓冢的情况,与世说刘注中家 谱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现在所知的最早家传应该是 三国志卷一四蒋济传裴松之案语所称:“魏 武作家传,自云曹叔振铎之后”汉代末年,社会动乱,思想解放,文学逐渐 。武藤霞:论古代家传之演变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舨) 2 0 0 6 i f7 月 。胡宝目;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第1 3 2 页 1 1 开始独立并走向自觉,文人开始竟相模仿和创作史传作品,直接导致了大量杂体 传记的出现。史记“世家”体例的的影响,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唤起了人们对 家世门风的关注,家传开始大量涌现,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现 象。 (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繁荣 “家传的兴起和盛行,是六朝间的事,而且这时的家传主要是以家族列传的 形式出现的。”回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家传创作的兴盛和繁荣阶段,在隋书经 籍志史部杂传类、新唐书艺文志史部杂传记类、宋史艺文志史部传 记类中,可以看到汉魏六朝和唐宋时代的不少家传。根据传主生活的时代,以及 三国志裴注、世说刘孝标注等文献的征引,我们可以推测成书于魏晋南北 朝的,隋志所载2 9 种家传中,有褚氏家传、薛常侍家传、江氏家传、 裴氏家传、曹氏家传、范氏家传、纪氏家纪、 韦氏家传、 明氏家训、 明氏世录、陆史、王氏江左世家传、崔氏五门家传、何氏家传十四 种。章宗源补充的2 2 种家传中,有裴氏家记、袁氏家传、袁氏世纪、苟 氏家传、殷氏家传、邵氏家传、 陶氏家传、窦氏家传、沈氏家传、祖 氏家传、孔氏家传、谢车骑家传、顾恺之家传、颜延之家传、琅邪王 氏录等1 5 种。 隋志所载二十九部外,章宗源又补充二十二部:杨雄家牒、裴氏家记, 晋傅畅撰。诸王传、袁氏家传、袁氏世纪、苟氏家传,荀伯子撰。 严氏 家传、殷氏家传三卷,殷敬撰。敦煌张氏家传二十卷,张太素撰。邵氏 家传十卷。陶氏家传、嵇氏世家、陈氏家传、窦氏家传、沈氏家传、 祖氏家传、 孙氏世录、 孔氏家传、谢车骑家传、顾恺之家传、颜延 之家传、琅邪王氏录。 太平御览引及的还有窦氏家传、顾恺之家传、 陶氏家传、李少君家录等。杨冬荃全文辑录的汜氏家传虽然是残篇, 。杨东茎:六朝时期家谱研究 ,谱牒学研究 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9 5 ,2 9 页 1 2 但从其记载的最后一位人物的生活时代( 晋代) 可以推断,这篇作品也产生于六 朝时期。o 可以看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家传创作最为繁荣的 阶段。除上文提及的家传外,还有很多被南史、北史等史书收录,与正史 融合,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此时的家传记载了家族中多个重要人物,反映了当时 世家大族的兴盛。 3 家传的衰落和转变 六朝之后,仍有传统的家传创作,在唐代士大夫请名士写作家传已成为社会 风气。口说明家传仍然具有“纪其先烈,贻厥后来”国的作用。元代文人欧阳玄为 当时的科第世家侯氏作高昌馔氏家传o ,也有相似的目的。但魏晋南北朝时期 那种创作家传的风气已经转交,此后的家传创作开始走向衰落,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的唐代家传只有颜师古安兴贵家传、李繁相国邺侯 家传、陈翊 郭公家传、张茂枢 河东张氏家传、殷亮颜氏家传等少数, 而隋书经籍志所载的创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传也渐渐遗失。“进入南朝, 由于皇权的加强,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凝固,士人不再热衷于人物品评,与此相 适应,杂传的撰写明显减少,代之而起的则是谱牒之书日渐增多”。由于社会环 境的变化,以及谱牒地位的上升,唐以后产生的家传作品在数量上已大不如前。 在一部分家传消亡的同时,另一部分家传开始向其他文体转变,借助这样的 形式延续下来,保持了独特的生命力。大致看来,家传在后世的转变主要有两种 途径: 杨东荃:六朝时期家谱研究 ,谱膘学研究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杜,1 9 9 5 年。第3 2 页 _ 新唐书李华传 ( 卷二百十六) :“( 李华) 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 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 w 新唐书李泌传 ( 卷一百五十- - ) ;“繁下狱,知且死,恐先人功业泯灭,从吏求废纸,笔握著家传十 篇,传于世。 叫 元】欧阳玄:圭斋文集 卷十一,四部丛刊 本 掣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2 0 0 3 年,第1 3 2 页 1 3 第一种途径是与正史的融合。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很多史书也引进了家传的样 式,在叙述人物之后,又紧接着写了其子孙的事迹。唐人李延寿的南史使用 家传世系的形式来为人物立传,就是家传与正史合流的一个典型。“作者突出门阀 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 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姚振宗指出:“李延寿修南史,诸列传 往往参以各家家传。南史第四十八卷所载陆澄、陆慧晓、陆果三族皆吴郡吴人, 大都即节取陆史入宋以后之事也。”o 正史与家传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正史 借家传使人物更加丰富和完整,家传也借正史为家族人物扬名。 第二种途径是向文传的转变。唐代以后的家传开始向文学方面转变,逐渐失 去了原来的功能和作用,而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武丽霞的论古代家传之演变 一文指出:“在唐代以前,家传主要是一种著述样式,记载某一家族的多个人物, 属于史部书籍中杂传的一类;唐宋是家传的变化时期,开始向仅记一人的单传演 变:宋代则迸一步出现了以家传为名的文传;明清以后,家传成为集部文章之一 体,是一种文传。而六朝那种记录某姓氏多个人物的家传样式则几乎消失。”。在 这样的转变中,家传中的文学特征愈发突出和强化,与“史”的区别更加明显。 二、魏晋南北朝家传概况 ( 一) 魏晋南北朝家传的存亡和著者情况 1 、存亡情况隋书经籍志所载家传类就有二十九部之多。其中魏晋七 部,宋一部,梁三部,其时家传创作的繁盛之貌可略见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