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课内外古诗文检测一、伤仲永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十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给加点字注音。 邑人( ) 环谒( ) 泯然( ) 称前时之闻( ) 2解释。 (1)未尝识书具: (2) 稍稍宾客其父: (3)受之天: (4) 卒之为众人: 3选择翻译句子不正确的一项 ( ) A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 翻译:跟着先前的人回到老家。 C邑人奇之。翻译:同县的人把他看作是奇才。 D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这是因为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够啊。 4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_时的_,他字_,号_,世称_,是杰出的_家,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_通_,音为_,意思是_。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或以钱币乞之: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环谒于邑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7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忽啼求之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 9翻译下列句子。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父利其然也。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10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学习?(用原句回答) 11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句回答) 12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13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道理? 二、口技练习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Bjio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jinBjin 3宾客意少舒()AshoBsho 4曳屋许许声()AxBh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AjBj 6夫齁声起()AhnBhu 7夫叱大儿声()AchBch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AjngBjng 9曳屋许许声()AyBzhui 10盆器倾侧()AqngBqng (二)、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 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4两股(大腿)战战() 5不能名(说出)其一处() 6几欲先走(行走)() 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8妇抚儿乳(吃奶)() 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 10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 (三)1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2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 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劈里拍拉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3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_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_。 4、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 5、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四)翻译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6)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三、短文两篇练习 (一)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日逐走 ( ) 河渭不足( ) (3)北饮大泽 ( ) 弃其杖 ( ) 2翻译下列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3)未至,道渴而死 (4)弃其杖,化为邓林 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答: 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四、按要求填空: 1、木兰诗中写爹妈、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是: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哪一句? 3、口技中描写宾客听到失火时的反应是: 4、口技中描写一家四口由醒入睡的过程是: 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 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 6、竹里馆的作者是 ,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 7、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 8、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9、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10、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11、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 12、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 13、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14、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 15、吴均山中杂诗描写了山中有趣的生活:“鸟向檐上飞, 。” 16、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 。 17、李白峨嵋山月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影入平羌江水流。” 18、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9、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20、请写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两句: , 。 2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2、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3、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 。 24、清人赵翼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曾诗云: , 。 五、文言文积累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与著名长诗 合称为“双璧”。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急赴沙场的句子是: , 。 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 。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句子是: , 。 3、木兰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句子是 , 。 , ? 4、夸父逐日选自 ,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请写出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后人常用“ ”一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庞恭与太子质( )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 )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 )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 1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为 。 2在文中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3由文中的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 ,它比喻 : 4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有何用意? 答: 5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 6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二)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螳螂执叶伺蝉(s,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就) B、 扫取数斗归(sh,好几) 汝见我不(fu,同“否”)? C、 乃厌倦不堪(k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ng,总是) D、吏遂缚诣县(f,绑)(zh,到去) 2、写出下列“以”字的含义。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翻译语句。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对面取人物 4、“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 5、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 答: 6、“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 答: 7、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 (三)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之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 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自以形陋(认为) B、不足雄远国(表示威严) C、魏王雅望非常(好的名望) D、魏王雅望非常(不寻常) 2、文中的魏武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_ 3、魏王为什么要派人追杀这个使臣? _ 4、“捉刀”一词出自这个故事,简述它在文中的词义,现在我们常用它形容什么? (四) 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柔之深( )加赏器 (2)服阕与观俱( )诣太学 (3)还过( )江革 (4)见革弊( )絮单席 (5)耽( )学不倦 (6)乃脱所著( )襦 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 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看,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 (五)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 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慵: )(伛: ) 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 ) 性之缓者宜衣长(缓者: ) 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蓄: )(觊觎: ) 2、翻译句子: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3、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4、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明。 (六)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点字注音。 盂( ) 沧( ) 孰( ) 汝( ) 多知( )乎 2解释下列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光项目设计合同范本
- 阀门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网络服务纠纷合同范本
- 美的物料制作合同范本
- 网吧保安聘用合同范本
- 美团外卖骑手合同协议
- 维修改造劳务合同范本
- 租山场种树的合同范本
- 烟酒饮料供货合同范本
- (演唱)月婆婆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接力版三年级上册-接力版
- 《快速成型技术》课件
- AIAG-VDA-PFMEA表格模板(自动计算AP)
- 库容曲线复核报告
- 非遗申报范本
- 气血共振技术介绍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通信的知识-家长进课堂
-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GB/T 29529-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
- 防诈骗专题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