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学前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开始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由于学前儿童具有 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音乐学习者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相应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前儿童 易于接受,喜欢听音乐教师的课进而喜欢上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把教学语言从狭义的有声语言中解放出来,从广义上理解学前儿童音 乐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势态语) ,并紧密结合儿童心理特征,探讨学前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的 教学语言特点,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寻找应采取的策略,并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方法。文章共 分三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特点和形式;第二章从讲授、谈话和 形体三个方面阐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具体运用策略;第三章从教学语言修辞能力的培养和势态 语运用艺术的训练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了提升教学语言水平的途径。全文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 对象访谈法和课堂实验法,结合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学前音乐教学语言具 备的特质,力图探究出教学语言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为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音乐教学;有声语言;势态语 ii abstract preschool peri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in peoples life as well as the best period to start music learning. because preschool children ow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music learners of other ages, teachers need to employ different teaching language from that of teaching music majors to make it more acceptable, thus make them like to listen to the lectures by the teachers and then love this abstract art of music.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emancipates teaching language from the narrow sense of verbal language to understand music teaching languag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n a broader sense(verbal language and body language included). meanwhile, it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in class for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childrens psychology, summarizes the general laws in it, finds out the strategies applied and offers methods to improve it.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the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teaching language as well as its forms; part two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crete strategies in performing music teaching languag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presen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body movement; part three deals with the ways of improving teaching language from two aspects as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using figurative speech in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the art of applying body language. comb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science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e whole passage analyzes systematic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teaching languag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by methods of documents inducem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questioning and classroom experiments, etc.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music to preschool children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music teaching language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y; music teaching; verbal language; body language 绪论 - 1 - 绪论 绪论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学习音乐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更可以开发智 力,促进大脑发育。学前儿童是指 36 岁的幼儿1,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期,心智尚不成 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抽象性思维不如形象性思维发达,缺乏生 活经验,想象力不够丰富等。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从而让他们喜欢上音 乐?学前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没有特点?特点是什么?如何运用?能不能找到其中的一般规律、 探索出一些策略来指导我们的学前音乐教学?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的课题。 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国内外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学语言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 成绩,相关的论著和学术论文不断涌现。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梳理。 笔者发现,关于学前儿童教学语言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宏观的教学语言研究和具体到本文 涉及到的、具体的音乐教学语言的研究。 1、 宏观教学语言的研究。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有这些:美国语言学家乔登(chraudron)1提出,无论何种学科的 教学语言归根到底就是一种规范性的、简化性的、简短性的语言。是经过语音上的、句法上的、词 法上的修改的一种语言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斯(bales)2于 1950 年提出了 “互动过程分析” 理论, 其开发了人际互动的 12 类行为编码,并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3。他 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与质量而提出了如何运用教学语言的研究方向。他认为研究课堂教 学语言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贝尔斯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学语言是教 师最重要的教学手段;而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是由教学语言制约着的;同时教学语言影响到学生的语 言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最后在师生关系中,教学语言起到不可替 代的作用。比利时学者 g德郎舍尔(gdelandshere)3是进行实地观察、研究教学语言动态过程 的代表学者之一。 这样的研究是深入且困难的, 有不同学科、 不同风格教学、 不同情境等层次。 g 德 郎舍尔对小学刚入校的学生课堂进行观察和研究,认为教学的言语虽然丰富多彩,有强制言语、发 展言语、组织课堂生活言语、反馈言语、具体化言语、个性化言语和情感言语 7 个言语范畴,但是 真正花在教授课程上的语言只占一半,其他方面诸如维持课堂秩序、启发性语言等要占一半4。 国内研究起步较国外要晚。从 90 年代开始出现相关的论著成果。我国有学者4认为教学语言有 教育性、规范性、清晰性和启迪性等特点5。由此继续深入研究,将课堂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 分为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评价语、总结语、应变语6。还有一部分学者,如吴康宁等对此有 自己的见解。他们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分为提问、要求、评价。在总结归纳之后提出,教师在 和学生交际的过程中所扮演的三种角色:定向者、定规者、定论者7。沈贵鹏把教师语言分为 8 个 方面:提问言语、反馈言语、情感性言语、个性化言语以及言语风格、互动过程、发展性、节奏 8。 张大均等人根据国外的研究,将教学语言的组织协调策略划分为指令、商讨、衔接和调节四种;而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新教师,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与他们的学生互动交流时,也只停 留在描述、定义、名称的层次,很难深入下去,并认为这只造成了知识和事实的教学,而不是创造 性思维的教学9。音乐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所以照本宣科这种教学语言在 音乐教学中是要极力避免的。 1 乔登(cchaudron,19462006)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2 贝尔斯(r.f.bales,1916200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课堂观察研究方法的典型代表。于 1950 年提出的“互动 过程分析”理论,其开发了人际互动的 12 类行为编码,并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在 某种程度说,贝尔斯的研究拉开了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 3 德朗舍尔(gdelandshere)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上享有盛誉的比利时学者,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社会科学调 查方法;社会政治背景的知识形成;测量与评价,1969 年出版的教师怎样教:对课堂中口头语言互动的分析和 1979 年出版的教师的非口头语言:教师怎样教被认为体现了“高度的科学严谨” 。 4 如凌空、 司君恒、 田文、 赵敏成等学者。 详见: 赵红霞 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 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2 - 2、音乐教学语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 对音乐教学语言特殊性的研究。王英奎提出,音乐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以富有审美价值的 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有效地学 习,并感受学科美的精湛的教学技巧10。李人亮强调音乐教学语言是建立在音乐语言与教学语言基 础上,有其特殊性的一种表达工具,不同于在其它学科中的表现。依靠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音乐 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音乐教学的特点,以审美为中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恰 如其分地表达出来11。还有的研究者从音乐教育的不同研究方向来探讨教学语言。武霄在他的硕士 论文声乐教学语言研究中提出: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 学问,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声乐教学是技能技法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和感觉,要通过精炼形象的语 言传达给学生12。李蕊、司徒璧春在钢琴教学的语言艺术中指出钢琴教学的语言艺术的特殊性 表现在:教学语言应使学生很快理解教师意图, 教学语言必须是能使理论知识很快转化为实践能力的 语言,教学语言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13。 对音乐教学语言的功能和分类的阐述。 舒卫华提出音乐教学语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表现机智教育,缓和课堂气氛;体现民主教育,完善健康人格14。王丽芬按照语言环境和语言运用 的目的对语言艺术进行了分类,分为教学用语、教育用语、艺术实践用语和交际用语15。 还有一些研究成果侧重在音乐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如王英奎16、谢荷香17、李人亮18、张玉洁 19、张晓明20、王月明21提出,音乐教学语言要注意语言的声音、语音形象,包括音量音调、速度 节奏;语言要具有情感性、形象性;语言表达要明快流畅,有逻辑性等等。 此外,还有王保华22、宋婕23、杨丽24提到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势态语,提出势态语是一种 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值得研究和应用。 有关学前儿童的教学语言研究文章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的,如赵红霞从奥斯汀5的“言语 行为理论”和维果斯基6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出发,以语用学和心 理学理论为基础阐述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在课堂观察实践基础上,把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按照 功能划分为讲授语言、评价语言、维序语言、情感语言,并以此为根据来分析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运用教学语言的策略25。 本论文的写作参考和借鉴了这些已有研究,但就“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的教师用语研究”这一 主题来讲,研究尚不透彻,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1对音乐教学语言的认识多是从狭义的语言去理解,没有从广义去理解,所以研究得不深入, 不能完全反映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2虽然注意到了音乐教学语言比其他学科教学语言更具备形象性、生动性,但是对音乐教学语 言的特点阐释得不够清晰。有些文章涉及到势态语,但是没有探讨清楚势态语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 作用。 3 与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结合得不够合理和融洽, 忽视各个年龄段的受教育者在音乐学习中的 差异以及相应的教师语言运用策略的不同。 在学科交叉和学科关联理论映照下的现代教育模式中,单一的孤立研究很难进行下去,跨学科 研究成为主流。学前音乐教学语言也是如此,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理论 进行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学语言从狭义的有声语言中解放出来,从广义上理解 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势态语) ;并紧密结合儿童心理特征,做出系统的分析与归纳, 5 奥斯汀(jlaustin,19111960),英国牛津学派分析哲学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把言语看 做行为,强调说话时的语境与说话者的意向等语用学因素,即言语行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使语言具有了意向性以及 主体面临特定语境有意向地运用语言的反应。 6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 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 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绪论 - 3 - 为音乐教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进一步丰富音乐教育理论,为儿童音乐教育提供更为专业具体 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规范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增强教学语言得针对性,提高音乐教师运用 语言的能力,为有效教学服务。 对研究的课题,我采用了文献法、理论分析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相关方法,并且希望通过综 合运用这几种方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研究”这一方面向前迈进一步。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4 -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一般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培养品格、开发智力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它 是教师处在特定环境下即在教学的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还包括一些特定条件:特定的教育群体、 规定的教材教案、明确的教学任务、一定的教学方法、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要达到的教学效果26。苏 霍姆林斯基 7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能够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师高度精炼的语言修养是合理控制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 劳动的效率 27。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从受教育者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师与儿童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儿童能积极、有效地学习,并能感 受音乐美的教学语言。下面笔者就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的形式、特点以及与儿童心理特征的相互 关系进行探讨。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形式分析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形式分析 在研究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之前,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具有哪些基本形 式,以何方式呈现。 在前文的文献梳理中,许多研究者阐述的教学语言即是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而在学前儿童 音乐教学中,这样的理解是不完整的。如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就采取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否定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身体语言进行教学。所以笔者认为完整的学前音乐教学 语言形式应该包含两个部分:有声语言和势态语。 一、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是指耳朵能听见的语言,也可以说是“口语”或者是“言语” 。有声语言是音乐教师的 课堂教学语言的主体和核心。是音乐课堂教学语言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 教师有声语言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语调、语气、音量、节奏、速度、词汇和语法等。 笔者对学前音乐教学语言中有声语言的涵义有以下理解: 1、 教师音乐教学语言要力求贴近儿童, 要具有用词浅显易懂, 句式短小精悍, 结构简洁的特点, 同时还要多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语速要慢,语气要夸张一点,这样才能被学前儿童接受。 2、 学前音乐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 儿童会从教师 语言中学习模仿。因此,音乐教师教学语言必须具备无误性、真实性、诚恳性,同时音乐教师在使 用语言过程中要富有创造性,使教师教学语言具有规范的特点,保持一种音韵和谐之美,才能促进 学生理解,传递有效信息,激发儿童兴趣。 二、势态语 教学中的势态语亦即教师在教学中的非语言部分。赵伶俐教授在新课程使用课堂教学艺术 中指出,所谓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是指教师通过手势、姿态、表情等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活 动28。阎承利在他的教学最优化艺术一书中认为,教学的非语言艺术,即是用手势、姿态和表 情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体态语言 29。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势态语)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沟通的 手段,也可以作为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势态语来辅助教学, 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势态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师 的教学意图,强化儿童记忆,同时,又能够使儿童迅速而又自然的融入到音乐中去。 7 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19181970)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 - 5 - 三、音乐教学中两者的关系 学前音乐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和儿童之间有控制的人际沟通过程,沟通的工具是有声语言和 势态语。两种形式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使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沟通情感,还用势态语表情传意,即教师用手势、表情、姿态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帮助组织教 学、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调控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 有声语言和势态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口语如果富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就会调动起 儿童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会情不自禁情绪高涨,下意识中会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一些抽象的 概念。而这种全身心的运动又会使教师沉浸在自己的意境之中,思维加速运转,语言表达也会更加 流利。有声语言和势态语的结合能很好的加强师生沟通,传情达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声语言对势态语有诠释的作用。而势态语能使音乐教学语言形象化,也能使音乐教学变得比 较直观,使儿童容易理解接受。势态语使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大大加强。教师像指挥那样用手势等势 态语在音乐上给予儿童指导,能使儿童迅速而又自然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在自身营造的音乐氛围中 去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并为之陶醉,从而更加投入的去演绎,形成良性循环。其它方法则相对缺 少这样的效果。 第二节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运用合适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记忆影响深刻。学前儿童 有着独特心理特征,音乐又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教师对学前儿童的教学应该遵循音乐性、形象性、 情感性、修辞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有声语言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一、音乐性 语言艺术和音乐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语言艺术最终追求的就是音乐性。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 言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修辞手段的运用,如顶真回环、押首韵尾韵、叠词反复、排比对仗等, 同时兼顾长短句的搭配、轻重缓急不同的语音和节奏,这样就使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了较强的 音乐性。 如儿歌大老虎 : 眼睛圆溜溜、嘴巴张得大, 鼻子拱起来、耳朵竖起来, 小手舞起来、小脚跑起来, 大老虎来了! ! ! 从格式上来说,这段话七小句都是五个字,在语言节奏上是很协调的排比句式,同时结合了旋 律的节奏 x x xx x。 另外中间的四句句末用了四个 “来” , 非常压韵。 最后一句 “大老虎来了! ! ! ” 是呼喊的语气,给人感觉到较强的音乐性。 稍微复杂一些的节奏儿歌,如小猪猪会念书 : 小猪猪,会念书, 老鼠说老虎, 叔叔叫姑姑, 看见车子嘟嘟嘟! 这首儿歌也是用到押韵的方法,节奏为: 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x x x x xx x x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6 - 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还有小朋友比较头疼的十六分 音符,也可以用念儿歌方法解决掉。如: 一块布,两块布, 一只蝴蝶飞上树。 节奏是: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二、形象性 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对于那些感性形象具有很强的依靠性,他们常常通过生活中自己已知的事 物形象来认识在音乐作品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因此,学前音乐教师不能只给儿童灌输教学结 论,而是要给儿童颜色、物象和声音等具体的形象。学前儿童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心理同样也依赖于 对感性事物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感性事物包含音乐作品所展示的一切实在的、 可为学前儿童感知的栩栩如生的经加 工后的生活画面,它们有些是关联的,有些是零散的,都要通过学前儿童易于接受的形象化的语言 重现,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儿童理解。音乐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指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运用一些比 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具体鲜明地突出人和物的典型特征,引导学前儿童通过人体的视觉和听觉感 受,达到身临其境的特殊效果。 同时势态语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肢体语言等辅助有声语 言产生形象直观的印象。 比如音乐教师在教学前儿童唱新年到这首歌曲时,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先给孩子们绘声 绘色描绘一个过新年的场景:小朋友,大家还记得过年是什么样的么?过年可热闹了!家家户户挂 上大红的灯笼、贴对联、噼里啪啦的放鞭炮过年是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了,有好吃的、好玩的, 还有压岁钱拿,大家多高兴呀!通过这样的描述,再加上势态语,儿童们马上就能产生很愉悦的心 情,小脸都露出甜甜的微笑。在这样的铺垫下,教师及时地引导孩子把这种情绪带入到歌曲的演唱 中,孩子们脑海里已经有了过年的形象,演唱时就会很投入。 三、情感性 音乐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是一种形象的同类比较和事物的意象转移。音乐教师通过修辞性的语言 使学前儿童能将乐曲中感受到的形象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从而产生或悲或喜、或怒或嗔的情感 体验,引发人与自然的共鸣。教学语言作为教学过程中情感表达的载体,若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则 既可以传递情感,又可以最大化的丰富和美化意境。音乐教学语言的情感性体现在儿童身上即表现 为儿童的童心和童趣。 儿童常常把主观世界的情感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揉合一体, 在他们的心目中, 世间万物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而随意变化。这种童心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就体现在儿童对音乐作品 具体形象的刻画上。比如说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时运用一些童谣、儿歌式的话语,带有一定的游戏 因素,表现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童趣,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童趣和童心是情感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在特征是童真。拥有童真的心会使学前儿童音乐教 师设身处地从学前儿童角度思考问题,流露最真切的情感,使师生产生亲切感,从而使学前儿童音 乐教师在学生中具有无穷魅力。有一位钢琴教师在教小朋友弹奏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中的“小 矮人进行曲”时,就和学生分别扮作大小士兵排队走路,让学生一下就进入到音乐中。同时也让学 生感到和老师很亲近。 四、修辞性 “话语构建是一门艺术化的过程,是修辞主体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化过程。话语美决不 仅仅来源于由某一话语所激发的个体心理对客体的想象,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话语在重构主体世界序 列中,它为个体心理的运算提供了一个合乎理、发乎情的审美共鸣结构。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语言 要力求形象性、简洁性、和谐性、鲜明性,能为学前儿童所广为接受。修辞方法就是用来提高学前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 - 7 - 儿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表达效果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它可以使音乐教师更好地表情达意, 组织教学。 现代修辞学一书的作者王德春、陈晨曾指出:“修辞方法既是适应表达要求的必然趋势,又 是提高表达效果的必要措施。 表达要求是主观要求.表达效果是客观效果, 主观和客观的完美统一才 是最好的表达形式。 ” 教师的言语要生动形象是一种基本要求,而能使言语生动形象的方法却非常 繁多。要想实现这个要求,学前儿童音乐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比拟、移就、摹声、夸张 等辞格。但是这些辞格又特点各异,它们能取得各不相同的微观修辞效果。比喻产生的形象具体细 致,能使人加深对事物特点的认识。比拟产生的形象富有虚设的浪漫主义色彩,能突出活泼风趣的 意味和鲜明的感情。移就构成的形象藏而不露,更具催人思考的力量。夸张展示的是鲜明的感情形 象,能突出事物特点,有强烈的冲击力,可迅速激起交际对象的共鸣。 教师教学语言的修辞性往往是和音乐性相互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它由学前儿童对语言的 领悟水平所决定。 第三节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关系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关系 学前儿童在言语、记忆、思维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发展方面有着与成人迥然不同的特点,这些 特点又制约着音乐教师教学语言的发挥,两者必须保持互相适应、协调发展,才能相互促进,共同 进步。教师必须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了解儿童已有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 一、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水平与音乐教学语言 学前期是幼儿言语能力快速提高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前儿童的词汇量发展最快。他们虽然生 活经验缺乏,但却具有独特的习得特定语法结构和自觉把习得的词汇加工成句的能力。学前儿童的 言语发展有一个趋势,即先是词汇少、结构单一,没有修饰的简单陈述句,逐步发展到词汇较多、 结构复杂、有修饰的复合句型。在这种言语发展趋势下,学前儿童会从实际的生活现实中汲取大量 词汇和多种句型,先是简单的模仿,然后会慢慢过渡到可以结合语调、语气和情境恰如其分的表达 个人的想法和观念,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因此,针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情景性语言只有在结 合具体情景时,才能让他们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需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 作辅助和补充。连贯性语言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逻辑性强的倾听者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 解所讲述的意思, 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景, 而儿童一直要到 6、 7 岁时才能说比较连贯的话; 而且他们概括的能力仍然比较低,一直要到 6 岁以后才会有较大的进步33。基于此,音乐教师在进 行教学时宜使用幼儿易懂的口语,少用书面语;多用短句、陈述句;多用语气词、语调舒缓、语气 略带夸张等。遵循这些规则教学,是音乐教学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如:幼儿园教师在舞蹈课上教新的基本舞步时开始结合这音乐适当地运用语言提醒,踏跳步就 可以说:踏、跳,踏、跳。踵趾小跑步则可说:脚跟脚尖跑跑跑。三踏跳步则可说:走走走跳等。 这种教学语言的提示做到了词汇简单、句型简短、富有情景性,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必定会容易得 多,效果也会更好。 二、学前儿童的注意品质与音乐教学语言 学前儿童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8占优势,有意注意9发展水平低,有明显 的不稳定性,需要成人的有意指令引起有意注意34。儿童在学习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儿童的有意 注意和无意注意方式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学前音乐教学教程中,教师如果可以 多准备几种风格、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能有效的利用儿童注意转移的特点,随时更改教学的节 8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9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支 配。有意注意的对象通常是不易吸引人的注意,但又是应当去注意的事务。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8 - 奏,引起儿童的有意注意,从而贯彻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有个学生从幼儿园下课就来学琴。由于那天他在幼儿园难得地得到老师的表扬,第一次 得到一朵小红花,一路上都爱不释手,兴奋异常。到上钢琴课时还不肯放下。这种时候,要他安下 心来上钢琴课,训斥或没收他的小红花都只会起适得其反的作用,教师马上又剪了一个红五星来转 移他的注意力,告诉他,这堂课上得好,他今天不但拿到小红花,还能拿到红五星,爸爸妈妈会多 么高兴呵!这时候,再把他的小红花拿过来放在红五星边上,他就开始很有兴趣上课了。 在这里,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充分运用迎合儿童心理的话语和手边可用的道具,引起儿童的有 意注意,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的单一语调和方法给儿童带来的听觉和视觉疲劳。一旦发现儿童有注意 力不集中或走神的现象,就要及时的调整语速,利用重音、低音的差异将学生拉回到学习内容上来 34。 三、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水平与音乐教学语言 学前儿童记忆的特征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三个方面。其记忆过程多是 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记忆方式比较弱,机械、形象的记忆占据主要地位,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事物 和概念。学前儿童在记忆时会使用形象刻画、特征表述和机械复述等策略帮助自己的记忆35。 歌曲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学前儿童要能唱准音,并有表情地唱出 快慢。强弱的变化是需要不断地练习的。但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前儿童来说,单纯地用 语言来描述这些变化,儿童不易记住,进行枯燥的练习,他们又会厌倦、疲劳。有经验的教师则采 用一些儿童感兴趣的、形象性强的势态语来帮助儿童记忆。 如歌曲鸭子怎样叫 : 教师唱到鸭子妈妈呷呷叫时,双手向下指;鸭子哥哥呷呷叫时,双手向前平伸;小小鸭子呷呷 叫时,双手向上指。手的动作表现出,的不同音 高。 再如通过学习儿歌青蛙和小鸟感受 c1c2不同音高。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特征与音乐教学语言的特点 - 9 - 当老师教小朋友们唱到第二小节最后一个音的 c1时双手向下指;接下来,当唱到第四小节最后 一个音 c2时,双手向上指。 这些势态语都可以帮助儿童学习音乐时去记忆。还有儿歌一只小老鼠 : 这首儿歌是每个儿童都会唱的。有经验的教师会合适的配合势态语来教唱这首歌。比如在学习 第一小节时,双手可以在腹前合拍地轻微动着。唱第二小节时,动作力度、幅度稍增大,双手可以 提高到胸前。在往后的第三小节,动作幅度和力度可以再增大,双手提高至肩膀的高度。最后一小 节时,双手握拳,想象着抓到小老鼠,并随音乐的下行将双手放到大腿上。 在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到,针对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水平的特点,教师需要不断重复以增强其记 忆,而当然这种重复则必须是有技巧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常见的手段有语气、语调的变化和适当的 势态语。 四、思维发展水平与音乐教学语言 按照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描述,学前期儿童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36, 其特征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化的思维为主导,把事物等同于具备功能特征的符号37,具有具象性、 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而音乐又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学前音乐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 性,能准确地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可指地语言描述出来,变成学前儿童可以接受的形式。 学前儿童在学习钢琴时一般都认为“穿指”是比较难的技术点。笔者在观察有经验的老师上该 课时,学到一个儿歌式的口诀:四个手指是山洞,大拇指儿是火车,火车来到山洞口,呜一声钻进 去。 由此可见,将要讲解的技术要点归纳总结编成幼儿易接受的儿歌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因为 儿歌不仅琅琅上口,符合儿童心理接受特征,而且对技术抽象的讲解被移嫁到儿童常见的具体物象 山洞、火车上,让儿童有了可比较的对象和更形象直观的感受。 有的儿童歌曲是唱动物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成小动物去表演。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10 - 儿童的双手做紧握缰绳的样子,随着音乐做马奔跑的动作,当歌声由弱到强时,速度也随之逐 渐加快,唱到最强处可以用力做挥鞭的样子,然后歌声逐渐减弱,由快到慢,最后收绳终止。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儿童喜爱、理解的事务主要有猫、狗、蝴蝶、鸡、鸭、老鼠等动物;春、 夏、秋、冬、风、雨、雪等自然现象;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还有有关自己身体的各个部 分等等。学前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考虑学前儿童的生活阅历,以纯真 的童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五、学前儿童性格特点与音乐教学语言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它是每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决定了个 人在面对现实时 “做什么” 和 “怎么做” 。 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它属于个人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在心理与行为上区别的重要方面。学前儿童最突出的性 格特点是: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38。 好的老师要善于利用和改变学生的性格特点,例如,对有些胆怯自卑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鼓 励和肯定,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自己音乐学习能力的自信心,克服怯场的毛病。而对一些先天条件 优越的儿童,他们在音乐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天性盲目乐观,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 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艺术性要求较高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演 唱演奏提出更为详尽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音乐表现力上的不足,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这 样才能让学生通过细致深入的学习,达到全面提高演唱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教育目的。还有一些 学生乐于模仿别人,有学习的冲劲,但不能持之以恒,常常是三分钟热度。针对这种学前儿童的性 格特点,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要求不同,特点各异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来演绎,同时在教学的 过程中注意对儿童耐心的培养,克服其弱点。 教师恰当的利用儿童性格中的优势,规避其弱点,合理组织教学语言,让儿童能在音乐的道路 上走得更稳、更远。 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具体运用策略 - 11 - 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具体运用策略 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具体运用策略 在分析了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的形式、特点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对教学语言的影响之 后,教师又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展开课堂音乐教学活动呢?怎样才能使这些在言语、记忆、思维和性 格等心理特征上与成人迥然不同的儿童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呢?这是音乐教师最需要思考的 问题。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教师理应从有声语言和势态语两方面精心准备,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 同的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一节第一节 讲授的策略讲授的策略 讲授是指教师运用简明、 准确的口头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39。 音乐教师的讲授担负着三种作用: 讲解音乐知识、讲解技术难重点、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 一、趣味地讲解音乐知识 理论层面的学习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是必要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独立阅读书面 语言为主的方式来达到。对于学前期儿童来说,还没正式开始识字,独立阅读音乐教材是不可能的, 因此学习音乐知识就只能完全依靠教师的口头上的讲授。音乐教师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儿童可 以理解的口头语言,决不能让儿童产生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时音乐教师就要把握好儿童 的心理,紧扣“趣味”二字。 1、 学前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儿童语言来讲解音乐内容, 把那些枯燥的音符用儿童喜闻 乐见的事物来代替,从而引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加深他们的印象。学前音乐教师要学会 利用比喻、拟人、摹声等修辞激发儿童的想象思维,把音乐中的概念和符号及其对应关系用现实世 界中的表象和意境替换,让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地接受乐理知识。 儿童初学五线谱时,对抽象的音乐符号总是记不住。孩子一般都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把音 乐符号用一些小动物的形象来代替,他们学起来就会很快。例如: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教师把高音谱号比作是背着壳、脖子伸得长长的小蜗牛在爬墙;音乐的音 符被比作许多小蝌蚪在游泳枯燥的音乐符号便如有了生命和灵性一般,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孩子 的面前了。还有其它的符号,如低音符号可以比作小金鱼跳水等等,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向孩子展现 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再如教儿童弹奏乐曲。讲解时,教师可以顺便简略介绍一下这种乐曲形式的由来和基本风格以 便儿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大致理解相关作曲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创 作风格和相关作品。 如学习钢琴曲扬基歌时,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这首歌是美国反对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时 期流行的民间歌曲,原来是英国的统治者用来讽刺美国人是“乡巴佬”的意思。美国人呢?他们不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12 - 怕困难,勇敢与英国统治者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然后提问,让学生想想这个曲子应该用 什么样的情绪去弹奏。在做了以上的提示以后,学生都会准确的把握这首乐曲了。 2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一些浅显、直观的现象或事物,从而引发多种感官的彼此联系,互相 感应,互相渗透或挪移,产生通感。 如利用儿童对楼梯高低的直观感受来理解学习音阶,变看不见的音高为看得见的视觉形象。 3反复。正如前文所说的,儿童的记忆是记得快、忘得快,需要反复提醒加深印象。在学习音 乐的过程中,调号、节拍和速度的标记常常会被性急的孩子所忽略,以至经常会在这方面犯糊涂。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向学生反复强调。 4启发。在学习中,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儿童应当注意的事项,但不要直接去纠正。例如当高 低音谱号出现变化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 “注意看谱号” , 而不是直接说 “左手现在是高音谱号” , 以免学生在读谱上产生依赖性。 二、准确简洁地讲解技能技巧 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主要侧重于对音乐实践中技能技巧的学习。音乐技能技巧的讲解多是一些 抽象模糊的理论,而学前儿童的思维则是以对生活的感性积累为主。学前音乐教师在讲授时要遵循 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具体的视觉图象和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学前儿童产生联想,从而易于接受这些 抽象的东西。 如教师在教儿童正确的唱歌姿势时,学生对口型总是不好理解,往往动作不自然、做作。教师 这时的讲解要准确,要让孩子明白教师所表达的意思,不能含糊其词。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讲解的, “小朋友的嘴巴应该拉成垂直的长圆形, 不要向两边伸成扁圆形。 下巴要放松, 象小牛吃草似的” 学生既明白了具体的做法,又很感兴趣。 又如钢琴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断奏的弹奏方法,就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芭蕾舞演 员的动作。芭蕾舞演员身体各部分的配合与弹奏中的手指各关节之间的配合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 芭蕾舞演员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脚尖,所以小小的脚趾尖尽管承受全身的力量也必须顶住;同样, 演奏者的手指也承受着来自上臂、腰、身体的力量,所以必须抓紧手指第一关节(手指内勾) ,才能 很好地将来自全身地力量传达到琴键上。 再如在钢琴教学中,手型会影响到弹奏。理论上说,手指应该呈自然弯曲状态,手臂、手掌自 然放松,不要各关节部位紧绷而使动作变形。学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儿童熟知的捉虫子游戏来引 导学生想象,通过抓住虫子,握在手心,放在琴键,慢慢松开等一系列步骤,就可以很好解决问题。 还有,在钢琴演奏中,学前音乐教师可以将儿童常玩的游戏如滚铁环、踢毽子、蹦蹦床等动作 机理应用到弹奏钢琴的基本动作要领上,让学前儿童能更明白、更直观地把握这些姿势 40。 三、形象地解释抽象的音乐 音乐是声音艺术,它通过旋律、用组织起来的乐音构成节奏、节拍、和声、音色、音量等要素, 以一定的规律组合,造成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而这些音乐形象凝聚着作曲家丰富的情感。不同 的音区能造成不同的音响效果,从而形成不同的音乐表象。儿童接受了音高、时值、强弱、音色等 诸方面音乐要素的学习,能认识音符时值的长短、音量的大小、音的高低以及音色的不同,但他们 还不知道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而这些要素是音乐表象最基本的材料,这些基本材料对塑造音乐形 象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让儿童积累音乐表象材料,并巩固这些表象材料,将这些材料再加 工形成新的表象,从而培养儿童形象思维能力。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这里应当如何表现 那里应当如何表现,而应当从一开始就时刻注意用语言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音乐具有不同于其它艺术的非对应性、非语义性特征41,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和实物无关, 只是一种外物作用于内心而激发的情感。 而学前儿童抽象思维薄弱, 只能感受相对简单的音乐形象, 所以学前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备启发性,有助于烘托意境,联想现实,才能把音乐内涵更好地 呈现出来。 比如音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重音弹法,就是全身贯通,力透指尖。但学前儿童在学习时会出现 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语言具体运用策略 - 13 - 肩膀、手臂、手腕互不协调的情况,教师不断的提醒只会加剧学生的紧张,使技术动作发僵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教育伦理与人文教育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移民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农村教育与人文融合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2025年大学国内安全保卫专业题库- 校园安全保卫风险识别与管理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劳动教育专业的现状和发展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技能竞赛试题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校园警卫队伍心理战的训练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试难点解析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与跨学科学习
- 粉尘涉爆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力量国际礼仪培训课件
- 危化品经营安全培训管理课件
-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公司
- 工商业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投资分析
- 保安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用户侧储能系统调度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药厂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地球的运动
- 2025海南国考时政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