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欧阳德良知学探析.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欧阳德良知学探析.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欧阳德良知学探析.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欧阳德良知学探析.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欧阳德良知学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欧阳德云:“功夫本体,非有二也。良知者,孩提之初心,真实 无妄,明觉自然,本自大公,本自大顺。凡闻见、思索、学问、酬 酢,无非妙用,不假私智。循而弗失,是谓性之:失而复循,是谓 反之。反之之谓功夫,性之之谓本体。”其意谓,良知作为德性之知 是一种本然性的存在,它“真实无妄,明觉自然”,依循良知之自然 本性而不“失 ,即“性之,也就是守其本体;作为一种本然性存 在,良知又有被私欲障蔽的可能,因此后天的修养功夫就显得尤为 重要,此谓“反之 ,“反之即后天的“功夫 。因此,欧阳德的良 知观并非把本体与功夫作有意的悬隔,而是视两者为互为依存、互 为显现的关系,惟有在本体功夫相互印证的系统中,良知学才不是 凝固封闭的,其用之于内则形成主体内在的德性,施之于外则有“闻 见、思索、学问、酬酢 等良知的千般妙用。良知内外两个向度的 获得与伦理主体不间断的道德践履功夫息息相关,因而,欧阳德的 良知学,实呈现出一种循一失一循的动态发展过程。道德主体通过 体悟本体良知,倚赖切实的道德行为去除私欲的障蔽,实现对良知 的把握,而良知亦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展示其独特的伦理价值,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攀升,最终完成由心到物,由内到外,而以良 知贯穿其始终这一道德行为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良知学经世致用实 践价值的展现。欧阳德以其既秉承师说又有所创挥、既别于n l - 其 他弟子又交互融会的独特学术性格,维护了“江右王门”的正统地 位。本文即以此逻辑进路组织内容,安排结构。 关键词:欧阳德,独知,良知,道德本体,道德践履,经世致用 a b s t r a c t o uy a n g d es a i d ,“o n t o l o g yi s i nac l a s sb yi t s e l f ,w h i c h 1 w n e di nh i sc h i l d h o o d i ti s o td e c e i t f u lb u ttrueman h a so w n e ds 1 n e eh 1 s 1 l d h o o d1 1 sn o zo e c e lu 1d me r u e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t h o u g h t f u l n e s si si t se m b o d i m e n t i ti sn a t u r e w h e ny o uf o ll o wi to rd o n tk i s sg o o db y e b u tw h e ny o ud r o p i t ,a n dt h e nl o o k f o r i t , w ec a ll i t“t h ea c q u i r e d c r a f t s m a n s h i p ”t h ea c q u i r e d n a t u r ec u l t u r e m e a n s c r a f t s m a n s h i pa n dn a t u r em e a n st h i n g i n i t s e l f ”i n t u i t i v e k n o w l e d g ea sd h a r m ai sn a t u r a li ne x i s t e n c e ,w h i c hi sn a t u r a l a n dt r u e a sn a t u r a li ne x i s t e n c e ,i ti sp o s s i b l ef o ri n t u i t i v e k n o w l e d g et ob eb l o c k e d ,s ot h ea c q u i r e dn a t u r ec u l t u r ei s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a sar e s u l t ,i n t u i t i v ek n o w l e d g ei nt h es i g h to f m r o ud i d n ts e ta p a r t n a t u r ef r o mc r a f ts m a n s hi p ,b u t r e g a r d e db o t ha sar e l a ti o n s h i pt h a tt h e yr e l yo ne a c ho t h e r a n de m e r g eb yt u r n s o n l yi nt h es y s t e mw h i c hn a t u r e a n d c r a f t s m a n s h i pc o r r o b o r a t e t h eo t h e rs i d ei sa c h i e v en o t c o n c r e t i o n a r ya n dc l o s e d w h e ni t i si n t e r n a l l yu s e d ,t h e i n h e r e n td h a r m ai sf o r m e di nt h em a i nb o d y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 t h e r ea r ev a r i o u su s e ss u c ha si n f o r m a ti o n , t h o u g h t f u l n e s s , k n o w l e d g ea n dt h ee x c h a n g eo ft o a s t sf r i e n d l yi n t e r c o u r s ee t c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t h ei n n e ra n do u t s i d ea c h i e v ea l o n gw i t h t h ec o n s t a n t l ye t h i cm o r a li t yt r e a d i n gc r a f t s m a n s h i p i sb e c l o s e l yb o u n du p t h u sb l o c ko fm r o ua c t u a ll y t a k eo na f o l1 0 w i n g l o s i n g f o l1 0 w i n gd y n a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p r o c e s s m o r a lt h et h i n g i n i t s e l ft h i n k so ft h ei n n e r m o s tc u l t u r ea s as t a r t ,w h i c hg e tr i do ft h es e l f i s hd e s i r a b l eb l o c kt h r o u g h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c o n s c i e n c ea n dd e p e n d i n go n t h e p r e s s i n g m o r a li t ys oa st og r a s pi n t u i t i v ek n o w l e d g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 , i n t u i t i v ek n o w l e d g ec a ns e to u ti t su n i q u ee t h i c a lv a l u ei n t h ei d i o g r a p h i cm o r a l i t yp r a c t i c e b yc y c l i n g ,r e p e a t i n ga n d c o n t i n u o u sc li m b i n g ,i tf i n a l l yg a i ni t se n d so fo b s e r v i n gt h e h e a v e na n dt h ee a r t h ,a n da c c o m p l i s ht h em o r a lb e h a v i o rf r o m h e a r tt os u b s t a n c e ,f r o mi n s i d et oo u t s i d e ,u s i n gc o n s c i e n c e t oi m p e n e t r a t ei t sb e g i n n i n ga n de n d i n g d u r i n gt h em o r a l i t y t r e a d i n gp r o c e s sf r o md h a r m at ov i r t u e ,o uy a n g d ev i n d i c a t e d “j i a n gy o uw a n gm e n ”t h eo r t h o d o xs t a t u sw i t hh i sr e c e i v i n g o r d e r sf r o mt h et e a c h e ra n dh i s c r e a t i v i t y ,w h i c hw a s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eo t h e rd i s c i p l ei nt h em a s t e r sh o m e g a t eb u ta c h i e v e m a s t e r yt h r o u g h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o ft h es u b j e c ti nt h e u n i q u el e a r n i n gc h a r a c t e r t oc o m p l e t et h i sa r t i c l e t h e a u t h o ra r r a n g e st h ef r a m e w o r kt oo r g a n i z et h ec o n t e n to nt h e b a s i so ft h el o g i ct h o u g h t s yw o r d s :o uy a n g d e ,u n i q u ek n o w l e d g e ,i n t u i t i v ek n o w l e d g e , m o r a lp r a c t i c e ,m o r a l i t yt r e a d i n g ,t h eu s e so f i n t u i ti v ek n o w le d g e i l l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c ) 磁吩 训影年6 月矽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 范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囱。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日期:一鼍年月9 日 日期:神年石月r z 日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前言 欧阳德( 1 4 9 6 - 1 5 5 4 ) ,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入。正德十 一年( 1 5 1 6 ) 中乡举。嘉靖1 5 2 3 年,欧阳德及进士第,授六安州( 安 徽) 知州,后迁刑部员外郎。嘉靖1 5 2 7 年改翰林院编修,后迁南京 国予司业,不久改南京尚宾卿,召为太仆少卿,因便养,复改南京 鸿胪卿。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召拜礼部尚书。欧阳德长达三十 年的从政生涯,大多在南北二都任职,宫至礼部侍郎,1 5 5 4 年卒于 官,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欧阳德之学按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的地域划分法,属于江 右王学。欧阳德是王阳明在虔台所收最年轻的弟子。入门之初,南 野即深受阳明赏识,称其为“小秀才”,器重有加,也得到了江右其 他学者的首肯。欧阳德也不负阳明所望,兢兢业业于本体、功夫, 不敢有所偏废,由此奠立了欧阳德在阳明学派中的基本地位,声望 日隆,以至于“士成知诵致良知之说,而称南野门人者半天下,即 阳明无以加也。 欧阳德自出道之初,即有如此隆誉,充分奠立了其目后的学术 地位。阳明逝世后,欧阳德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教化天下的责任,首 先在当时的文化重镇南京复兴师说,成功重振王门声势。由于欧阳 德居官三十载,几近半生位居要职,他利用其政治性资源,不遗余 力地推进了其师阳明之学的现实影响。欧阳德的努力,乃是不断推 进或改变时入对阳明良知学的评判或判识,使其由“伪学渐成“正 学”,由“私学”而成某种意义上的“官学。因此,欧阳德终其一 生,都在脚踏实地地推行阳明的良知学,成为既专事传播阳明学说, 又在仕途上有突出成功的代表学者。欧阳德从政期间最具影响力的 教化事业当属灵济宫的讲学,据明史记载:“当是时,德与徐阶、 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与论良 知之学,赴者五千人。都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 囝黄寒羲。噢傣学案卷十七江右至门学案- 欧鬻德传f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硕士学饿论文 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欧阳德思想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 更遑论其伦理思想了尊首次较全面以欧阳德为中心的相关研究,是 在日本展开的,此后,国内学界的研究才陆续出现。侯外庐的中 国思想史中,肯定欧阳德对王阳明“格物致知 的发挥及其对本 体与功夫的双重侧重。钱明注重欧阳德事功上的表现,把欧阳德归 为“主事派 ,认为其思想有以功夫求得本体和以社会实践为旨归的 特色。杨国荣将欧阳德归于功夫派,此派主张良知实践于日履,充 分表现功夫与道德本原的动态统一。吴震对欧阳德的思想研究较为 全面,从“循其良知 、“良知本虚等方面加以研讨。够吴宣德、郑 晓江和蔡仁厚主要以地域划分法探讨了欧阳德等江右诸子的学术特 征,视欧阳德为阳明后学劲旅,并旁及其他学派,有较强的纵横比 较。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以王龙溪为话题中心,牵控出欧阳德 的一些学术思想。除以上学者对欧阳德有较多的研究外,其他都是 蜻蜒点水或干脆避而不谈。因此,在总体上,国内学者对欧阳德的 研究是不够的,究其原因,是和很多学者视欧阳德为无足轻重的人 物分不开。 实际上,在阳明学的分化、流变过程中,如何维护王学的正统 地位,补偏救弊,成了许多王f j 后学的头等大事,欧阳德就是这一 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明徐南金认为南野“不务虚远, 而充然有当于人心,一时学士为之靡然归向。于是,向之疑者解, 信者坚,而阳明之学益以大振于时,南野先生之力也。” 因此,就 阳明学整个学术思想史发展而言,南野思想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 部分,而是阳明学学理脉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另外,欧 阳德思想既非只是阳明思想的简论余绪,也不仅仅是被作为阳明恶 想到后来诸儒之间二三流的过渡人物,他的思想的丰富性足以分别 从事专门的个案或专题研究。并且,阳明思想作为一个学派和时代 侯外庐等中圈思想通史( 第四卷) 挪】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5 7 钱啖阳喷学的形成和发展【m 】窬索:江苏古籍奎叛社,2 0 0 2 杨圜荣王学通论一从王阳明到熊十力【m 】上海:三联书店,1 9 9 0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m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冻永革编校。欢瞪德集一明徐商会欧麓裹翳先生文集痔f 潮南索:最虽出版社,2 0 0 7 , 8 4 2 页 2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思潮在社会上发挥广泛丽深远的影响,更多的要归功于像南野这样 的第一二代门人弟子的践履和传播。 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欧阳德的伦理思想为研究重点,探讨其对 良知的独特理解和实际运用,展现他对阳明和同门思想的融合过程, 并以此突显欧阳德思想在整个阳明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良知即是独知的本体观 欧阳德说:“人必有欲明明德于天下之志,而后可与共学。然或 不知致知以为本,格物以为功。又或不得其要,求知于闻见,离物 于身心,故泛滥无归,而不可与适道。补之既有其志,又知其本, 又得其要,而学之不倦。”可见,在欧阳德看来,为学要“知其本 、 靠得其要、“有其志三者兼备,而欧阳德的“独知 说,可谓是 “知其本”,这些既是欧阳德自身的学术性格特征,也是阳明学说的 核心精神。 1 1 “良知 渊源 群良知秽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其曰:“入之所不学而 不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 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仨也。敬长,义也。留这 里孟子所谓的“良知 ,不是指人生来具有的理性认识能力,而是指人 先天所具有的道德认识能力,这种道德认识能力已蕴含着道德主体 后天能动的道德实践品性。这样,孟子一反先秦各家对人自身作为 道德主体的忽视,首次赋予入之心以道德主体的意义而使之提升为 儒家道德人文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然孟子提良知的目的是为 其“性善论 作理论圆说,缺乏更进一步的申展。北宋时期,张载 提及“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首次将德性之知 与见闻之知区别开来,但亦未作进一步的探讨。陆象山认为良知是 “我固有之,非有外烁”,是“吾之本心 ,强调心与理的合一, 这给阳明良知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享枣方向。 不过,阳明良知学的形成却是通过对程朱理学的反动而实现的。 程朱理学以“天理 为其道德本原,在儒学史上首次建构起了逻辑 意义上的理性本体,但也凸显出内在的矛盾:在强调伦理本体普遍 陈永革编校欧阳德集祭戚补之【m 1 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7 ,7 6 1 页 黄永年等校点孟子尽心上【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 9 9 7 毒锡琛点校。张载集委蒙诚明篇【闲。托索:中华书尚,1 9 8 3 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卷一与曾宅之【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4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性的同时亦扼杀了个体性原则的成长。王阳明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 点,化外在天理为内在良知,昂扬起主体的能动精神,把天理收摄 予人之本心,视整个宇宙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为道德个体精神发用 流行的结果,这种个体性精神就是庭知。然而,王阳明的良知观亦 面临一个理论难题,那就是,良知作为一种道德本体如何与经验层 蕊的道德践履联系起来,特别是阳明后期提“四句教,似有忽略道 德功夫而重本体的倾向。因此,如何理性地观照良知本体与道德功 夫的关系,是阳明学派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雌欧阳德的良知学, 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 。2 “独知 说 欧阳德的思想,其同门王龙溪明确指出“多详于独知之说 ,在 江右王门中,欧阳德对“独知”说有比较详尽的辩说,且直接用“独 知来称述良知:“独知也者,良知也;慎之也者,不欺其知,以至 于其至也。”又谓:“良知即是独知,显浅易知,简易易从。弦健“独 知 之说不是欧阳德首创。中庸首章有“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 熹解其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 之事,迹虽未形而己剡已动。入虽不知,丽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事 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大学也有慎独之说,“所谓诚其意者, 毋皂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朱熹释“独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其实与不实,盖 有他人所不及知丽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予此以审其几焉。在朱熹 看来,“独知“指的是人不知而已知的一种“先于人知 的状态,还 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先予入觉 的道德状态。其实,中庸所言“独 知与大学所指“独知 微有不同,中庸指的是“不睹不闻 状态下的一种内心监督功麓,强调戒惧的功夫;丽大学所说的 “独知 则着重指其在“诚”的发动下所形成的道德感悟力,强调 对于道德行为的内心体验。相较焉言,大学更侧重予道德属性这 吴震编校正畿集欧阳南野文选序( 卷1 3 ) 【m 】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7 欧麓德集答杨方溯二,4 6 贾 欧阳德集答朱芝山,8 8 页 硕士学位论文 一层面,这似乎也是阳明把大学作为其理论根基的主要因由。 但阳明讲“独知”,却是用来解释“良知 的。王门大弟子黄弘纲就 中庸内容问及阳明: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功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功夫,此 说如何? ”先生日:“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是个独知,有事时亦是 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 便是见君子而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 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 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 全体只在此处 从王阳明的著作来看,以“独知”为“良知”,是基于“良知”具有 灵觉虚明的特性且属人心之本然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独知 所 指的不是只为自己一人所知,而是指“良知 的一种自然发用,也 就是人心本身能独立对一切意识现象与行为进行道德判断,且这种 道德判断不是由人依据某种外在的道德准则而作出,而是由人的良 知直接提供的。这和朱子论“独知”是有所不同的。而且,“独知 在更多情况下是指良知发动时候的“一个功夫”,是“诚”的运用, 而诚意正是大学之要。这样,“独知 不仅是一种原则和意识, 更是实践运用的功夫手段。但是,说良知已足以表达此意,何需再 言独知? 阳明的解释是“本体上何处用得功? 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 着力也”,所以特别提揭一“独”字,强调功夫必着于心之从无至 有发动的瞬间才能真正把握良知本体。 欧阳德的“独知”论在主体内容上继承了王阳明的观点。他从 王门立学经典大学出发,屡申“良知即是独知”。在他看来, 由于“良知”是“本心之真诚恻怛,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因 此“良知”便表现为人对一切现象之是否具有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的内心自觉。鉴于这种内心自觉不借助于任何外在的知识而纯由人 杨光主编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卷上【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5 ,7 9 0 页 杨光主编王阳明全集传 - - - j 录卷下【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5 ,9 6 8 页 欧阳德集奉甘泉先生,8 8 页 欧阳德集答胡仰斋,2 8 页 6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的内心来提供,于是“良知即是独知 。他说: 霹端七情之发,其轻重厚薄,良知各有一定骞然之则。致其夷知, 一毫不敢以自敷,则随其轻重厚薄,莫非真切,莫非恳到,不必皆厚 且重耆薅后荛真切恳到也。o 欧阳德把“良知 当作了“四端七情发生时人内心固有的道德原 则,是“四端七情”的“自然之则,这种“自然之则”是自发的、 自明的,是由入的良知直接提供的。这和阳明的良知观如出一辙。 不过,欧阳德身为传师说独知一派,并非是对师说的简单复制, 毫无创挥。欧阳德特别强调了“独知”的唯一性:“地气所钟,清浊 昏明,相十干百万,丽良知不容有二 ,在欧阳德看来,世间事物 “清浊昏明”,各具异相,但“独知却仅此独具,因此,“独知 一词,即含有“独此一良知 的意味,良知成为“相十百千万中 独有的道德属性,正是这种独有且共有的道德属性成为“万相 的 道德接触点,而这又为万相缀联成体、使之成为一个类的共固体作 了理论上的铺垫。当然,道德活动主体之外的“万相 并非也具天 然的道德属性,它们只有在主体的积极介入之后,把它们纳入到主 体的道德范畴,才被赋予人化色彩的意义和价值。 把独知卓然予万相之中,并不意味着独知获得了裁判万相的角 色,还必须赋予独知衡准事事物物的能力和品性,它才具备道德本 体的功能。对此,欧阳德有明确的论说: 良知即是独知,独知非闲居独处之谓。静亦此知,动亦此知虽 稠人广众孛,视听言动、喜怒哀乐纷交错应,丽此知之嗳是是菲菲, 毫发不能自欺即此是独,印此是良知本体从慎独不自欺处出发用, 簿是良知发焦,簿是天理物剃虽至于勉强霹衡,亦不荛造作安排。 若专予静中观察本体,叉与天理动处验其果为良知与造作安排与否, 却恐认虚静力炎务,议动念荛天理,以不费心力为无所造作嚣零 “独知非闲居独处之谓,静亦此知,动亦此知 一语,是说良知不 仅仅是独处情势下的自我把握,在动静无常、变化万千的周遭变乱 欧阳德集答沈思畏,1 5 4 页 欧麓德集荚山县囊移儒学记,2 5 6 夏 欧阳德集答沈思畏,1 5 4 页 7 硕士学位论文 下,特别是在心灵环境无以平复的局面中,也不能丝毫动摇良知“明 是是非非,毫发不能自欺”的恒定专一的品性,它作为判断是非的 道德标准为本心所独具,这即是“良知的“独”,是“良知本体”。 如果说前文提到的“独此一知”说是从范围数量上对“独知作了 字面意义上的解说,那么,此处欧阳德所指的“独 则从其内在品 性上对“独知 作了道德意义上的规定。在这里,良知在道德层面 上构成了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成为判断是非、范导行为的最高准 则。这和阳明所说“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 是非只依着他,更无不是处有相合之处。 有了数量和道德层面的界说,并不意味着对“独知 说的理解 就到此为止。实际上,欧阳德把对“独知”的理解提升到了更高的 层次。他说:“天理即是良知,良知即是独知”。作个简单的推理, 那么独知也就是天理。于是,欧阳德把“良知”与“天理 合而为 一,把“良知”当作了“天理”的存在方式,“良知”亦取得了“天 理的最高形态而成为道德本体。虽然心、性、与天理在欧阳德的 心学思想中属于同一层面、同一序列的概念,但用于此却又表现出 另一种意义来。这不是朱熹天理本体的重现,而是由天理本体到良 知本体的转向。这种转向早在王阳明时已完成,阳明说:“天理在人 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 欧阳德的观点与此亦同。良知将天理 与人心熔铸为一而使天理成为了道德法则或道德原理的至善之理, 这使得它具备了即超越即内在的特质,对此,牟宗三先生曾阐述道: 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 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因此,我们可以康德喜用的字 眼,说天道一方面是超越的,一方面又是内在的。天道既超越又内在, 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义,宗教重超越义,道德重内在义。 应该说,这种内在超越的信念为儒家所本有,先秦后期儒家即有天 道与人道相通的天人同体观念,如中庸讲性体与道体的合一。 杨光主编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5 ,9 4 0 页 欧阳德集答沈思畏侍御三,1 7 0 页 杨光主编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5 ,9 4 9 页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2 1 页 8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欧阳德以良知为基石所构筑的正是这种“天人合德 的道德形上学。 作为天理与人心含一形态的良知构成真正的自我,因而人在本质上 就是一种内在超越的存在,自我的终极转化蕴含了天人之间的互动 性:良知出于天,使入的存在具有超越的可能与依据;良知系于入, 使天理由外在的宰制进入主体自身之中,得到内在的确认和把握。 从而,作为修身最高境界的成圣,既是天所赋予入的本质的实现, 同时又是个体本性的本真呈现,其立足点则是作为主体的人,这与 古典儒家“人能弘道,j 誊道弘入 的信念是深棚契合的。 天理作为普遍的规范,不仅和社会伦理规范相融相契,而且欧 阳德在此所指的天理,还指外在于个体的自然运动法则,含有宇宙 论的内容。自然运动法则相较于社会伦理规范,总是显得幽远宏阔、 难以捉摸:“道塞乎天地之间,所谓阴阳不测之神也。神凝丽成 形,神发而为知,知感动而万物出焉。此处的“道,是一切物及 其活动的总和;“知指人的认识能力。自然,欧阳德在这里表达了 人和宇宙的关系,表达了对于宇宙运行法则的某些思考,虽然这种 思考是朦胧的、片段的。他试图在良知、天理、道的相互关系中达 到某种融合而构成一良知整合体。良知整合体以其敞开的胸怀,包 融天理、道等涵义,使良知具有最大的遍摄性、普适性,以便对人 与自然、社会、心灵的互动作出回应;良知整合体虽包融各种意蕴, 但不离本心,离却根本心,也就无所谓良知。丽丑,欧阳德的思维 行程遵循的是由世俗伦常到伦理本体到宇宙论的致思趋向,含有经 验论的由此及彼韵成分,这和周敦颐及朱熹等许多理学家奉行的由 宇宙论而伦理学、带有强烈思辨色彩的思维路径有明显的不同,这 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此外,王阳明认为良知生化万物,置良知于至 高无上的道德实体地位,而欧阳德以自然伦常为出发点,对于良知 生化万物的功能却作了有意无意的忽略,这点似乎和阳明的良知观 又有不同。 欧阳德所言独知说,在囿门中与邹守益慎独说最为雷同。邹守 益慎独说不同于欧阳德从大学而发,邹守益是从中庸而发, 欧| 韬德集答项瓯东,4 9 页 硕士学位论文 故以戒慎恐惧为功夫,由此也导致邹守益对独知的理解与欧阳德稍 有差异。邹守益言“独知之良,无声无臭而乾坤万有基焉”,“果 能慎于独知,视无形而听无声,日用人伦庶物,三千三百不敢以纵 驰离之,即此便是自得,即此便是悟,别无一种机窍也”,对照王 阳明言独知为良知发用时,独知未尝一刻不良,而邹守益却言独知 要得良之时,并以慎的功夫戒慎把持,明显未合王门本旨而揉有朱 熹“尽性穷理”之说,而欧阳德所说的“独知”既非指人所不知而 己独知之知,也非未尝一刻不良之知,而是指良知所具有的先验直 觉特性,它纯由人的内心来提供,是不依赖于任何外在对象和经验 意识的独明独觉之知,它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并且无时不在、无 人不有:“虽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者,其见君子而厌然,亦不可不 谓之良知,虽常人恕己则昏者,其责人则明,亦不可不谓之良知。 但 是,由于良知是不能凭空显现的,它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才能显现 自身,所谓“知以事为体 或“性无体,以知为体,知无实,事物 乃其实也 ,这样,“良知固有的“致的特性在此也有适切的体 现,呈现的方式和邹守益亦有区别。 除了欧阳德、邹守益为独知一派外,也有许多同门传此说。黄 弘纲“人心只此独知,出乎身而加乎民者,只此视听喜怒诸物,舍 此更别无著力处矣,与欧阳德所言独知说无二。黄绾力主学者察 隐微独知之中,以循天然之则,所言主张能致良知,就是莫忘慎独 之功。传王艮之说的王栋言“独 实指不睹不闻的本体,“慎”为戒 慎恐惧的功夫,如此本体功夫才时俱至,才能免除私意,所以“独 乃诚意的别名,可见王艮一派也主独知说,由此也可看出独知之说 是跨越地域的王门共尊之说,而欧阳德对此最有发挥。 但独知之说也并非无反对声音。罗钦顺的辩难,可看做是王门 外对欧阳德独知学的最大冲击,也是王阳明殇后王学和朱学的直接 理论交锋。与此同时,王门内学友的诸多诘问也使得欧阳德顾视独 董平编校邹守益集遗稿卷四龙岗书院祭田记【m 】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7 董平编校邹守益集简复董生平甫【m 】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7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ff 7 学案四主事黄洛村先生弘纲【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1 0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知说本身的学术性格特色,这也从另一侧面丰富了欧阳德的独知说。 1 3 “良知与知识有辨 如前所述,“独知”即是“良知 ,是“独明独觉”的“道德之 知。然而,“独知 作为一种“知”,就不可避免地与“知识 、“知 觉 、“见闻”等发生混淆。为此,欧阳德对混淆“知识、“知觉、 “见闻 的观点进行了辩驳。自张载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 别以来,隐含在儒学传统中有关道德和知识的关系逐渐成为理学中 的一个主要议题,王阳明生前与罗钦顺的论争可看作是其中的一个 代表。罗钦顺是明代重要的朱学思想家,他与阳明早有交往,两人 代表各自立场多次向对方作理论宣战。罗钦顺在困知记中明白 指出,佛家说的明心见性,其所谓的性其实就是觉,利用知觉来迷 惑众人,与儒家言性是大不相同的。而传习录中以良知等同于 天理的做法,就是以知觉当作性来看待的明证。王阳明以大学古 本为立论依据,针对罗钦顺的责难一一摆明自己的观点。但两人 仁智各见,难分伯仲。阳明去世后,良知与知识之争仍然是王学和 朱学的争论焦点之一,而争论双方则主要演变为欧阳德与罗钦顺两 人。按照欧阳德的看法,良知乃先验的道德理性与灵明之心的合一 体:“天理者,良知之条理:良知者,天理之灵明。固一方面,良知 所具有的内在条理构成了人普遍而先验的善性;另一方面,良知所 具有的灵明特性使人能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中,作出直觉的道德判断。 在他看来,良知与知觉是有很大区别的: 某之所闻,非谓知觉有二也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不离 乎视听言动,而视听言动未必皆得其恻隐、羞恶之本然者故就视听 言动而言统谓之知觉,就其恻隐、羞恶而言乃见其所谓良者知觉未 可谓之性,未可谓之理。知之良者,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 通,自有条理,乃所谓天之理也性非知则无以为体,知非良则 阎韬点校罗钦顺困知记续卷上第二条【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阎韬点校罗钦顺困知记续卷上第八条【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杨光主编王阳明传习录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5 , 8 7 8 - 8 8 1 欧阳德集答罗整庵先生 ,1 2 页 硕士学位论文 无以见性性本善,非有外铄,故知本良,不待安排种 也就是说,就其灵明知觉的品性而言,良知也是知。但不同的是, 良知是基于人的道德理性的觉知,是人的感性和知性活动中所包含 的道德趋向;而知觉则只代表了人的感性和知性活动,存在着“良 与“不良 两种可能性。其次,良知先验而直觉地作出道德判断与 道德选择,但知识则是基于经验活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与分别。 如果知觉“不良,那一定是良知的自然明觉特性没有得到发挥。因 此,欧阳德所理解的良知,乃是本然之善,是顺天性之真的明觉, 是能够辨是非的道德知觉。这点在以下的论述中得到更清晰的表 述: 某尝闻知觉与良知,名同而实异。凡知视,知听、知言、知动, 皆知觉也,褥未必其皆善。良知者,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知是 非,所谓本然之善也。 本然之善,荻知荛体,不能离露别有体。盏天性之真,臻觉骞然, 随感而通,自有条理者也,是以谓之良知,亦谓之天理。 可以看出,在欧阳德的观念里,“良知弦事实上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知”之“良”,另一方面是“良之“知”。“良 体现了 道德理性的内容,而“知”则体现了知觉品性,是知识理性。正因 为“良知具有两方面的内容,“良知”才不能离开“知觉而独立 存在。而一里知觉不“良 ,则必然是因为“良知”的宣然明觉的特 性没有得到发挥。但这种观点在罗钦顺看来却缺乏理论的根脚。他 指出,良知说是出于孟子,而孟子所提“恻隐、羞恶、恭敬、 是非四端所发即为知觉所发,良知与知觉本来就是同一的,为何 又要强分良知与知觉呢? 若要区分,则可将其等同为佛家的“真识”。 罗钦顺的观点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人首先是作为个自然物而存 在,脱离视听言动等感性活动,人的道德属性亦无从谈起。欧阳德 欧麓德集答罗整庵先鸯 ,1 4 页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2 8 8 页 欧阳德集答罗整庵先生 ,1 6 页 欧陋德集答罗整庵先燕 ,1 9 要 阎韬点校罗钦顺困知记附录答欧阳少司成崇一【m 1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1 2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撇开这一层而直指人的道德意义,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伦理本体在他 韵思想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由于思维旨趣各异,争论的结果是殊 途也不同归,但这样的争论却让欧阳德固守了阳明和自己的理论阵 地,并在客观上有力地回应了时入对阳明学的批判。 与此相类似,欧阳德也区分了良知与“见闻”。他说: 良知不毒阚见褥有,薅闻霓莫非受知乏晨。夫良知者,觅鬻 之良知;见闻者,良知之见闻致其见闻之良知,故非良知勿视,非 良知努听,瑟一毫不以鑫蔽。致其见阉之良知,敌见善测迁,阉过燕 该,而一毫不以臼欺是致知不能离却见闻,以良知见闻本不可得i 酊一 二也。 这就是说,良知具有先验普在性,见闻具有当下特殊性;良知是体, 见闻是用。但在区分二者的同时,欧阳德也强调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即致知不能离开见闻知觉活动而独立进行,也就是体不离用,用不 离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即不离。换言之,良知是先天的道德之知, 具有“不学不虑的特征,它在根本上不同于后天的见闻知识。但 从现实的角度看,良知本体必然指向实有的事物,良知须有赖于见 闻知识而展现自身的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良知 与“见闻 的这种关系,已经蕴含了“致 良知”基本要义。这就是:“致良知”一方面需要人先天即具“良知 这一道德本体,另一方露需要有作失“见闻 对象的客观之物。因 此,“致良知”就不能单纯表现为凝于内心的纯思,也不能单纯表现 为对外物之理的识别。在这样的要求中,崧闻见”决菲是可有可无的 东西,而是道德主体由内而外、展现主体内在心灵并赋予外物道德 烙印的条件。 由上可知,欧阳德虽然反对“以知识为良知,但并非认为“良 知可以离开“知识 或“知觉 丽独存;相反地,它们是互为表 里的:“良知必发于视听思虑,视听思虑必交于天地人物,离却 天地人物亦无所谓良知矣 ,“知觉未可谓之性,未可谓之理,犹 欧麓德集答冯剐守,1 5 1 荑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欧阳德传f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硕士学位论文 道心、人心非有二心,天命、气质非有二性也”。由于“知觉”属 于“已发”,故发自“知觉”的“良知”也自然无时不发;同时,知 觉与良知犹如“道心、人心”本于一“心”,“天命、气质”本于一 “性。显然,这种观点是针对聂豹以“寂感有时,体用有二界这 种“破裂心体”的主张而发的,由此也引出了欧阳德和聂豹之间在 “良知问题上的王门内部之争。 1 4 “良知妙用有常而本体不息 聂豹学说最显著的特色是他的“归寂”说,而“归寂 说的理 论依据是“良知本寂”论。他说:“良知本寂,感于物然后有加;知 其发也,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也。”在这里,聂豹 实际上说出了两种对立的良知观,一种是欧阳德的“独知 说,另 一种是他本人的“归寂”说。阳明在世的时候,聂豹就表示“某反 求诸心,虚灵之用,固自灿然,出有入无”, 透露出聂豹有视心之 本体为虚灵状态的倾向;此后又提“心主乎内,应于外而后有内; 外其影也,不可以其外应者为心而遂求心于外也。故学者求道,自 其求乎内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在聂豹看来,如果一 味感应于外而不知退藏于内,则往往导致良知本体丧失。只有通过 收敛归寂,动前求静、己发前求未发才能消除意欲所产生的尘垢, 从而复归寂然未发的本体。事实上,阳明早对聂豹的这种学术倾向 有所察觉,忧其“精心体究者,不觉又转入旧时窠臼中,反为文义 所牵滞,功夫不得洒脱静一”,但聂豹坚持己说,不为所动。对于 聂豹学说存在的不同主张,王阳明曾委托欧阳德等人帮助聂豹,以 期实现其说的弯转。而欧阳德的“独知”说,特别是有关良知本体 动静的问题,确是触及到了他和聂豹论说的症结。 欧阳德主张,良知是动静合一、体用不二的,他说: 隐显动静,通贯一理,特所从名言之异耳。故中也、和也,其名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七江右王门学案欧阳德传【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吴可为编校聂豹集答欧阳南野太史三首【m 】,2 4 0 页 吴可为编校聂豹集启阳明先生,2 3 4 页 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双江论学书【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 杨光主编王阳明全集与陈惟溶【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9 5 ,8 0 1 页 1 4 欧阳德良知学探析 则二,其实一独知也故是是非非者,独知感应之则,为天下之达道 其知嬲所谓贞静穗畿,束发之中,天下之夫本也就是是嚣嚣之知褥 言,其至费而臆,无少偏倚,故谓之未发之中;就知之是是非非而言 其至檄焉曼,晃少乖戾,敌谓之中节之和。菲离乎动静显蓖,别有吏 静隐徽之体,不可以知是知非言者也o 欧阳德解释真正本体,不须先求一未发之中,丽是要内外两忘,才 是真正一贯之学。动静显隐,是良知应物时的不同状况。良知有体 有用,其体是能知是知菲的道德主体,其用则是现实的认知活动。拜天 下之达道,即无数道德认识活动、道德评价活动构成的总和;“天 下之大本,鄙能进行道德认识、道德评价的先验主体。这个先验的 道德主体是“贞静隐微 、不偏不倚的,故谓之中,它是在没有受到 物欲的障蔽先发窘本体的是是非非的活动,是外在的,是彰显的,“无 少乖戾的,故谓之和。中和体用不二,非离现实的道德活动外别 有道德主体,非离现实的“动”之外别有所谓“静。所以,欧阳德 说:“其心未有绝无知觉时,则无时不发。无时不发,则安得有所谓 未发之前? 而已发又不可谓之中,则中之为道,与所谓未发者,端 可识矣。又安得前乎未外,而求其所谓中者也。 圆在欧阳德看来, 无一刻无性,无一刻无情,无一刻非发,并无未发者在闲静虚融之 先,未发言其体,已发言其用,体用一源,动静合一。动静是良知 发生作用的状态,良知本体无动无静,故不可以动静二范畴规范良 知。良知的动静又与中和相联系,中即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