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简媜散文论.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简媜散文论.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简媜散文论.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简媜散文论.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简媜散文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姨散文论中文摘要 简姨散文论 中文摘要 简姨是台湾新生代散文作家,不足三十岁时便已声名鹊起。 论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历程。它主要勾勒简姨散文创作历程。这一章对简姨散文进 行了定位,是女性散文和都市散文的杰出代表,同时对简姨散文风格前后期间的迥异 作了深入的探讨,尤其对她散文从阳光走向孤寂的成因作了阐释。 第二章,以水问个案为代表,深入阐述简姨前期散文的青春和阳光。 第三章,以女儿红个案为代表,论述简姨散文的蜕变,并从主色调、情感和 书写策略上揭示她的蜕变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简姨创作历程女性散文都市散文风格蜕变 作者:范嵘 指导教师:曹惠民 o n t i l ee s 铀y s o f j i a nz l l o nt h ee s s a y so fj i a nz h e n a b s t r a c t j 洫z t i 既,0 鹅0 f 1 a i w 趾sn e wg e 瞄瓜mp r o s e 嘶t e r 篙,r o s ei n 陆n ew h e ns h ew 懿 l e s sn l 觚3 0 。n l ep 托s e n tp a p 盯i sd i v i d e di l l t 0t l l 脱p a r t s n l ef l r s tc h a p t e rf 0 c u s e s 锄t l l e 唧s i n gp r o c e s so f h e rp r o s e s ,柚dp o s i t i o n c dh 髓 p r o s es t y l e 勰a no u t s t a n 血i gr 印r e s e n t a t i v eo ff e m a l ep r o s ea n d - b a np r o s e m e a n w i l i l e , “sc h a p t e rm a l 【e sat l l o r o u g l la n a l y s i so ft 1 1 ed i f ! f e r e n c e so fh 盯w r i t i n gs t y l e s ,a n di n p a n i c u l a r ,i ti n t e 叩陀t st l l er e 硒o n st l l a tc a u s eh 盯w r i t i n gs t y i et 0c h a n g ef r o mo p t i 戚s mt 0 s o l i t u d e t a l c i n gh q u i d e so fw | a 勺c r 舔ac 觞eo fs t i l d y ,c h a p t 盯t w om k e sa 血o r o u g hs t i i d yo f t l l ey o u m f h l n e s sa n do p 僦s mo fh 盯n yp r o s e s n e 衄c h a p t 盯t a k c sn ed 卸g h t e r sc o l o u l 求e d 弱ac 硒eo fs t i l d y i td i s c u s s e st l l e c h a n g eo fh e rp r o s es t y l e ,a n dr e v e a l st l l ea c l l i e v e n l e n t st l l ec h a n g eh 嬲b r o u g h tf i r o mt l l r e e a s p e c t s m a i nt o n e ,f e e l i n g sa n dw r i t i l l gs 缸i a t c 黟 k e yw b r d s :j i 觚z h e n ; f e m a l ep r o s e ;u 而觚p r o s e ;c h a n g eo fs t y l ec o m p o s i n g p r o c e s s w n t t 蚰 b y r o n g s u p e r i ,i s e db yp r 0 c a oh u i n l i 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越同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蛾j 沙 l t j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 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 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趁同 导师签名: 执妙多l l 一f 同期:。p 髫,弓 简姨散文论 引言 引言 简姨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所充当的角色形象是多重的:都市散文的领衔者、女 性散文的代表者、先锋散文的开拓者等等。这些多重角色形象,也恰恰证实了简姨散 文成就的显赫和地位的独特。 从时间段来看,简姨出身6 0 年代。从散文创作来看,应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 尤其是随着台湾的“解禁”,西方思潮蜂拥登陆。时代大变革的动荡潮流,拓展了她 的散文视角和视野,她自觉地接收西方现代表现手法,并把它成功地移植到她的散文 创作中。这种蜕变,虽然和她的情感起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她自觉接收了西方 现代表现手法。 水问是她的散文初期代表作。在水问中处处有欢笑,生命活力的旺盛可 以用“疯 来形容。水问是生命和阳光所产生的光合作用的结晶,水问是青春 的。但随后她的散文就开始变腔变调,从只缘身在此山中到胭脂盆地到女 儿红。女儿红基本上为变腔变调定格的巅峰之中。她在红色的疼痛谈到写作 女儿红时,指出是“构想写一本探勘女性内在世界的书,窥其情感秘密,听其挣 扎之声。 对这段独白要加一个注释,此“女性 是“都市女性 ,因此女儿红是 “都市女性”的“挣扎 ,既是“都市 ,又是“女性 ,因此“挣扎 也就成了加倍 的“挣扎 。再加上作者运用全新的现代派表现手法,把她的许多优势( 如对色彩感 觉的独特)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功地实现了她的散文创作的蜕变。 本论文是选取简姨前后期散文代表作,对她的创作道路,创作理念的成就,作一 评述。 简姨散文论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的历程 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的历程 一卓尔不群的气韵色彩纷呈的意象 简姨,本名简敏姨,生于1 9 6 1 年1 0 月9 日,台湾宜兰人。1 3 岁时父亲过世,1 5 岁考进台北复兴高中,1 9 8 3 年自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大 雁书店创办人、远流出版公司大众读物丛书副总编辑、实学社编辑总监等职。从大学 时代起,开始从事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 床、私房书、梦游书、下午茶、胭脂盆地、空灵、浮在空中的鱼群、 七个季节、顽童小番茄以及女儿红等。 在台湾新生代作家中,简姨显得非常突出和别致。她是台湾第四代散文作家的领 袖,不足三十岁时便已声名鹊起,多次捧得岛内各类散文大奖。简姨是在台湾文学经 历了现代派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洗礼之后,于八十年代登上文坛的,现代文化和乡土文 化对她都深有影响,在她的创作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融和碰撞,她是台湾九十年 代都市散文代表作家。 自从1 9 8 5 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水问开始,简姨以一系列的“计划写作 多 次获得最佳书奖,入选年度散文;私房书( 1 9 9 1 ,大雁) 获联合文学“八十年度十 大好书”;胭脂盆地( 1 9 9 4 ,洪范) 获联合报读书人版“1 9 9 4 年最佳书奖 ,并获 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红婴仔囊括联合报读书人版“1 9 9 9 最佳书奖”、中央日报阅 读与出版“1 9 9 9 十大好书榜”、第三届台北文学奖( 散文组) 、九歌八十八年度散 文选、入选文讯1 9 9 9 文学年鉴十四本文学书等等。其中女儿红一书入选1 9 9 9 年“台湾文学经典 ( 文建会主办、联合副刊承办) 。 简姨自我的疏离所带来的内心冲突,使她与他人的关系受到了困扰。在简姨1 9 7 9 年1 8 岁时不负自己对自己的期许,考上了台大哲学系。随即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在哲 学思辨方面,而在文学创作上,在第一学期,她在学校和校外都有作品发表,还以散 文灶获得台大第一届散文奖第二名( 第一名从缺) 。介于这种情况,她的挚友李惠 绵建议她自荐转系到中文系,李惠绵当年为台大夜间部中文系的学生,为了帮助简姨 达成愿望,自告奋勇帮她打听别的门路,并打电话给压根不熟的柯庆明老师,以三寸 2 简贿散文论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的历程 不烂之舌向他吹捧简姨的才华。她还建议简姨将写过的文章收集影印一份,去找中文 系主任谈自己的想法。简姨照做了,却不抱任何希望,没想到当时的中文系主任叶庆 炳十分开明,写了一封亲笔信,于是简姨成为中文系的一份子。 那年暑假简姨猛攻古典文学,并且计划着一生之中绝对要完成的三部巨著,她一 面勤工俭学,一面暗下决心:“想化身为文学的大鹏,冲破云天,邀游于莎士比亚之 前 ( :水问) 。但是,中文系的课程却无法满足于她对知识的要求,她希望学到的 创作技巧,教授也无法指导,在失望之余,她“逐渐成为课堂上的游牧民族,逐水草 而居地穿梭在外文系、历史系与人类学系的门外,自己系上的课,大半交给影印机去 处理( 水问) 。一简姨后来还说到:“我最早是读哲学系,因为一心想要创作才 转到中文系,可是转到中文系却有点失望,因为怎么那么多一板一眼的东西,这些东 西岂不是要扼杀一个作家的种子,所以开始以翘课作为调适。一她在逃课的时间里, 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只要仔细想一下,她散文中思想和文学的表现手法,既有典型的 中国古典文学的踪迹,更有相当明显的西方文学影响的印记,没有经过深思熟练的学 习运用,是很难表现这种体系和造诣的。 简姨散文意象繁复,语言更接近诗,对文字的试验更是游走在文法的边缘。她的 散文喜以小说的叙事和架构,以及虚构的人物为题材,融诗与小说为炉,而其质地 仍是绝佳的散文。她的十余本散文,每一本散文既是人生某一历程作品的集合,又是 某一历程对生活作某一方向的“品尝 、“探索”的特定主题的系列集合,即简娟的散 文主题有着响应阶段性特征。将近二十年的写作岁月,简姨写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不同面相,理趣互殊。她的风格力求多变,推敲形式,斟字 酌句,糅合抒情菁华,能于饭蔬饮水洞见生命底基,于寻常花草窥视天堂之钥,被誉 为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性作家。 她曾自云:水问为对情爱真谛的探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对道德的对照; 月娘照眠床是对乡音的捕捉。我们以此类推,胭脂盆地可谓台北都市之浮世 论;女儿红是对隐身、无声女性世界的探索;红婴仔正如作者所题一一个女人 和她的育婴史。私房书是浮光掠影中的心情小札,下午茶以茶喻人生,舒卷生 活的淡品滋味,梦游书描写身为都市边缘人的生活体会,顽童小蕃茄记载小侄 。见简姨一定有一条路通往古厝? 第3 页,( 简姨月娘照眠床序) ,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 9 8 7 年2 月初版 3 简姨散文论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的历程 女的成长经验教养的问题,以上各书,除私房书外,均有明确的主题与方向。 简姨的作品以抒情散文为主,题材多样,尤擅长田园、都市生活和对女性内心世 界的探索。简姨散文的主体类型是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展示于其作品之内的几乎无 一不是生动鲜明的生活形象和图景,极少没有依托的情感和没有寄附的,更少纯粹的 议论说理散文。她通常有一种细腻典雅又卓尔不群的气韵,有着天生丽质的散文表现 力,尤其擅长勾画意象,她对色彩非常敏感,在她的散文中,凭借她的超常想象,使 得色彩纷呈。她的笔触敏锐细腻,想象丰富多彩,文辞活泼灵巧,文字是如此冷静优 雅,自如流利,以致在千百人的作品中,可以一眼认出她来,迥然有别的气息和瑰美 恢奇的力量,是如此的具有穿透力,在千人一面重复的晦暗虚无中,随手点染出人文 主义的光芒,正是简姨的才华。简姨是随性而又古典的女子,简单而灵动,朴素的文 字中散发着淡淡的禅意。看她册子上的照片,面容淡定,笑容里仿佛无法再染上尘埃 的女子,离俗世那么近又那么远。 二女性散文和都市散文的杰出文本代表 研究者对简期散文定位,各有分歧,有的把它定位为女性散文,有的把它定位都 市散文。 作为一个女性创作者,简姨无疑对女性角色有极为敏感和细腻的触觉,对女性角 色的书写一直是她持续的创作主题,思考新旧时期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女性形貌与经 验。从清灵如水的情怀,到浓郁成熟的爱恋、绮梦破碎的觉醒,再到负担人间烟火的 责任。挖掘了女性各个心理层面的转折、挣扎,记下了女性幽深细长的笑意与感叹。 她自觉地站在现代女性的立场上,用女性的视角写女性的喜女性的恨女性的悲,她的 散文是女性情感的聚焦地。毫无疑问,她是女性散文的杰出代表。在私房书后所 出版的散文集,女性成为其主要的写作题材,梦游书、胭脂盆底和女儿红 便有不少以虚构和写实的笔法,去探求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当女性( 上班族、家庭 主妇等) 置身于光怪陆离大杂烩的都市生活的处境,由内在的挣扎和外在环境的角力 所形成的错综纠葛巨网。简姨笔下的女性少有幸福和美的结局,但她们身上有着隐忍、 恬淡、乐观、随缘的特质,她们都擅长为自己寻找生活定位,也都懂得“退一步海阔 天空的人生道理。有时,她们让简姨感到无奈、困惑甚至是感伤,让简姨的笔尖不 4 筒姨散文论 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的历程 可遏止地流露出同情与悲悯的意味,但只要稍稍一转念,她们身上柔韧的特性又会让 简姨感到一丝安慰。本能让简姨提起笔借助这些女性意象写下自己心中的女性文本, 并在其中蕴含了自己的女性观。 简姨散文又是典型的都市散文。 都市散文并不是说以都市为题材就称为都市散文,正像乡土、山林散文一样,重 要的是作者对都市、乡土要有接受的态度,进一步表现它们的精神。从这个定义看, 都市散文并不多,林耀德、简姨可为代表。都市逐渐是大部分作家生存的唯一空间, 都市散文必然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8 0 年代以来台湾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变化巨大。政治上解除了实行了三 十多年的戒严令,开放“党禁 和放宽言论自由的尺度。经济上,随着企业由劳 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转换,台湾经济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技术的引进,技术革新成 为企业的重心,资讯事业更是高度发达。台湾成为_ 个都市岛,社会处于由工业文明 向后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大众消费意识潮流的汹涌和都市文化的高涨,促使文学创 作发生相应的变化。 简姨是8 0 年代登上文坛的作家,她的生存的现实和文化语境已完全不同于此前 的现代派文学和乡土文学。她生活在富裕的台北大都市,农村的贫苦和落后已成为儿 时朦胧的记忆。她现实生活的周围,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乡土变成了都市。当温饱 解决后,贫困题材已引不起兴趣,富裕起来的社会有自己的迫切问题;面对现实的作 家简姨,不能不去关注环境资源的污染问题、人的道德沦丧问题、生存的焦虑和困惑 问题。作为台湾孕育的新生代作家,简姨亲身经历台湾农业社会和工商社会变迁、转 化、对照,她的散文揭示人在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伤痕,水姜的哀歌、仇树、 文字自动贩卖机等篇章表现这种伤痕,因此这些作品并非专指地理或物理上的“失 乐”,而是精神上、人性上、文化上的“家园失落”,是对现代文明的文化批判,表明 了对社会变迁而造成的人文焦虑和对精神故土的情怀和憧憬。简娘的散文指向心灵深 处另一道伤痕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 。金永亮心灵深处的伤痕简姨散文浅析 ,第3 7 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 0 0 4 4 5 简姨散文论第一章简姨散文创作的历程 三前后期创作风格迥异却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简姨散文前后期变化很大,判若两人。前期的散文可以水问为代表。水问 是青春独白,非常阳光,非常青春,非常灿烂。2 2 岁简姨出版了水问,简姨以一 个纯少女之姿书写青春的点点滴滴。作为作者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 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可以说是简姨在大学时代的心灵历程,其文字魅力和创造意蕴, 一直受到读者之追捧。秉敏感好奇之心观察书本里外的世界,体会人情,接近自然, 才能充分而广泛地以古典文学的膏泽英华为印证,出入于现实和理想之间,想象细致, 思索绵密,于平常题目中抽取最动人的因素,遂编织为文学锦绣。简姨是一个有着自 我意识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她探索生命价值,叩问人生真谛的同时,不懈地寻找自我。 水问是对那个未经时间积淀和现代生活污染的纯真自我发现,那些探索心灵净土 的作品是对那种超越现代生活喧哗芜杂的理想自我的呼唤。 “水是简姨散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意象。“水 在文学中的象征意蕴非常 丰富,可以是温柔,可以是包涵,可以是虚幻,可以是情欲,面对生命里最客观真实 的生存背景,简姨写出了清灵如水的情怀一一水问。水问是一个生命从开始提 问“我是谁”、“我会去哪里,直到进入大学殿堂,有能力利用知识和经验去砌造一所 自己的庇护之处这样的一个追寻之路” 水问是在大学时期完成的,这时期的作品,在气势,境界上还没有十分浑厚 深湛的内涵,但在文章的整体构思和遣词造句上,已经有了非常可观的表现。在文章 的思想深度上,也有和2 0 岁左右青年女子太不相称的早慧气息。 令人惊讶的是,简姨在完成水问后仅一年的时间,就开始她的散文的大幅度 蜕变,犹如她散文白干层中描写的蜕皮不断的白干层树。1 9 8 6 年出版的只缘 身在此山中就开始变腔变调。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她在高雄佛光寺院任职时所见 所闻写成的。全集共分五辑:“万里天”、“寻常饮水、“行僧 、“无尽意 、“无缘缘 等,都和宗教有缘,充满了香火味。尽管文集中有些篇章,如解发夫妻中细致地 展示了“她”走向空门的心灵历程,但简姨毕竟是“凡尘中人,入世太深 ,因此, 和水问的青春独白的自然流露相比,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在评价他人,而且他 国赵庆华半人半马兽的文学国度第8 3 页,2 0 0 6 周末文学对谈:【诗散文与儿童文学) 系列,文讯2 0 0 6 年 8 月。 6 简姨散文论第一章简嫡散文创作的历程 。人又不是“凡尘中人,因此,抒情写意显得勉强和苍白。但它却预示了,简姨在散 文创作上不断地探索的倔劲,她要象“小红虫 那样在散文领域中驰骋。她有蜕变的 实力和自信,她不愿自己重复自己,1 9 9 6 年出版的胭脂盆地和女儿红,使她 散文基本定格,成为台湾都市散文的代表作。 从9 0 年代开始,简姨散文已完全变调。青年时期单纯的豪壮,在岁月的洗练下, 渐渐沉寂,滋生出决绝壮烈的气质。如果把水问用关键词来概括,那是:青春、 阳光、欢笑和热爱;但到了女儿红的关键词却是自杀、离异、孤独、拒绝和诡异。 散文风格的转变,作者的性情是要因,这决定了散文的叙事强调和个性,同时折 射出作者的性情,这样的说法与其说是风格即人格,不如说风格即性格。人格牵涉到 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性格则是审美的必然条件和考量。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观点最适 于散文,因为散文和叙事主题很贴近。虽然散文允许虚构,它可以同时是虚构和写实 的混合体,但是相较于诗以象征和隐喻构成的隐秘性格,和小说一向以虚构著称的特 色,散文最能直指作者的性情。女儿红强力震撼出对女性命运、身份、本质, 乃至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叩问、探索,但追根问底,都透着孤寂、悲凉。在女儿红 中,简姨已在写作中充分展现了女性的自觉,她说:我未把女性放在男性的经纬度上 去丈量、剖读,因为她们即是自身的经纬,无需外借。故事中的女人各有各的艰 难行旅,她们没有外援,只能自己做自己的领航。我追踪她们的步履,摹写女性的壮 丽与高贵。 o 钟怡雯:摆荡于孤独与幻灭之间第1 0 4 页,无尽的追寻当代散文的诠释与批评) ,台北,联合文学出版 社,2 0 0 4 年9 月初版 7 简姨散文论 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心是青春的美,无论时间、友谊或爱情,都带有青春的绚丽色彩,即使成为过去, 也无怨无悔。水问里孕藏着少女银铃般的笑语与憧憬。那个时期,也是作者自认 是生命中唯一被允许的一段风华岁月。 一青春、阳光、欢笑、热爱和浪漫 全书分为六卷,每卷用多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来诠释一个主题。第一卷花诰, 写花草树木的美,及她从花木身上得到的启示;第二卷水经,写逝水年华的大学 生活,表达她对创作的热爱,也交代一段消逝的恋情;第三卷悲赋,以第三者的 角度看红尘中的生离死别,流露悲天悯人的情怀;第四卷碎词是心灵深处的低语, 写自己的孤独和感伤;第五卷断语,写自我追寻的艰难,与自我超越的方式;第 六卷化音,是大学毕业前的告别作,可看到简姨对台大人的期许,对心灵之交的 定义,对同学的深情,并为大学的恋情划上句号。回 从一开始,水作为形而上的意象对于简姨来说,成了既是内在精神的象征,又是 主观抗争客观的象征,这样的统一和抗拒最终成为简姨作品贯穿始终的灵魂。简姨曾 说:“善变,不是一切都推翻,人的成熟是累积的,不是做完全的破坏,是有一些东 西留下来的,应该说是有变的,也有不变的部分。”我认为漂泊的最后结果正是为了 追求一种永恒稳定。不变才是真有价值而常驻于心的,易变不定的总是外在合并暂时 的现象。水问似初月之出天崖,一月一时普现众水,灵气到处都是。 水问的序题叫做:“如水合水 。如者相象也、合者并二归一也。象水一样 流动漂泊,正是冬山河流走消逝的具象架构成为简姨内在潜意识的客观根源,以流水 作为内在精神的象征,对简姨而言是非常清晰的。如果“水作为生命的本体,那么 “问刀则充分预示了生命的机用。在简姨的序题中她写道:“认真想起来,写水问 时期的我,不正是每个生命中唯一被允许的一段风华岁月吗? 那样的好问,要问清楚 生命的缘由、存有的理则、宇宙的奥论;又倔强,在心里傲骨嶙峋以掩饰内在的贫乏 与弱小,在举止起落之间拗格以隐藏言语的笨拙,却又狂热”“路不尽,人未老。 d 杨锦郁:简姨的创作历程,第三章,第3 5 页简姨的自传体散文研究,文讯) ,1 9 9 3 年l o 月 8 简姨散文论 第二章 水问 :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让水问是一滴问号之姿的水,请她随着河床日夜奔赴,奔到天与地泯、悲与喜无 的地方,大海自会为她解答。” 水问所有的内容都是她大学四年中的创作,多为校园生活的触发,有自然景 物、生活琐事和感情世界,记载的是她青春心灵时期成长的秘史,充满了简姨的少年 心事和细致的想象,以典丽浓郁繁复的笔调,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 人生幻化、历历风景,那些最值得记忆的人和最值得记忆的事。水问在她的所有 作品中被归类为校园文学,描述大学校园里外的人事物及领悟。简姨曾说,水问 一书是她大学四年的断代史,她再也回不去的风花雪月,其中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 感呈现令我们深深着迷。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探索,对 自然万物的体悟,对爱的渴求都构成青春时期最大的主题。对简姨而言,年少时的心 情、细致的想象都是她再也写不出来的,如同回不了的过去,可以说是用难以形容的 好文采来写这些散文、随笔,那些比喻总是那么的贴切又美丽,文字活灵活现的跳动 了起来,枯索无味的大学生活也浪漫起来,看完会再想好好过一次这么美的大学生活。 青春生命之泉最磅礴丰沛之期,因而青春笔下的万物也都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 力。简姨的想像力丰富,在她笔下,一朵花、一棵树都被赋予了生命力,仿佛都会说 话,有人一般的情感。景物白描的同时,除了含有作者的情思外,花草器物中更有作 者深刻体会与寄托的情感,甚至于是生命的理趣。“我一直认为叶子是树的语言:松 木善于针砭,相思则是一树的梦句,爱自言自语。那么,我说这古树的薄叶乃哲人语, 简且深。其实,生命到了这种程度,说什么都是多余,所以更多时候,树是无言。 简姨把丰富的生命力灌注在原本不语的花木里,使得所有的小花苞,终于开成一句句 清楚的话。她赋予简单的花草树木以生命的韵调,扣问生死无常。那椰林大道、有着 无数层树皮的白干层、每年都激起热情的杜鹃,似乎都活了起来。而从这些栩栩如生 的花草中,简姨写出了许多感悟。在花季之遗传中,最后写道“花谢是一种完成。 别了枝头去做大地的母亲。到了来年那些蓓蕾,又会按捺不住一股激流,霸占了整个 春。 这对常人来说都是从来没有过想法,我们常人看花通常只有看到花的芬芳和美 丽,很少会想到其它,简姨却用她那细致的想像和比喻法贯穿全文,利用大量的形容 词来描绘事物,最令我臣服于简姨笔下功力的是,她透过细腻的笔录,在人类和万物 啪姨:如水合水序水问,第3 页,( 简姨 水问) ,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 9 8 5 年版。 。简姨:花诰六卷中的第一卷野蔓之誓,第4 6 页,( 简姨水问) ) 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 9 8 5 年版。 9 简姨散文论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间牵起了一条线,就像系起了彼此的关联,拉近了距离,化解了中间的一切隔阂。简 姨用更多的观察力、想象力,张开心灵的眼,用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看一样的世界。 在简姨笔下,一切都变得丰富而有感情和生命,花草写下自己的故事,使它们不再只 是供人观赏,也有了吸引人的丝丝絮语。 ,第2 页,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 9 8 5 年版 1 2 简蒴散文论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怒哀乐里且食髓知味。 青春的躁动,丰蕴的感觉,交织成的青春心电图:昂扬、明 朗、新鲜和向上,呈现的画面充满了暖意,处处皆美丽。尤其文集中那些歌颂力量的 篇章。如风裳和小红虫是可以称得上“力拔山兮气盖世 。风裳是写“我 在生命遭受挫折,面临失去生命意志的困境,但眼前出现的“依偎在老叶的旁边”的 “一片绿叶 ,却召唤“我 的奋发:“生命那么艰难,人生孤独。没有人知道你、关 怀你,没有入了解你,扶持你一。但是,纵然你已声嘶力竭,倒在人世炎凉的尘 土上,请你也要匍匐,匍匐去找生命的泉水,请你不要停止地寻找,找到天涯,地之 角,找到天黑,找到黎明,找到生命的尽头,找到所有的寻找不再可能。 尽管文章 对“一片绿叶 的描绘用力少了些,但这种“寻找却是一种青春的喷发。 小红虫记录了这样一只虫子,值得你花费一生来铭记。 小红虫无名无姓,那么小,比一粒沙子还小,因了这小,它让正值昏沉困顿之际 的简姨为之精神一振。经玩耍发现,这颗小红虫有着惧黑的天性。在简娘的笔记本上, 它一旦碰到粗黑的字体笔画,便要调头朝另个方向跑。当时正值高三的简姨,为了打 消一会儿无聊沉闷的读书时光,便以笔为剑,以墨为利器,给这小红虫出了道难题。 她在小红虫周围画了一个黑色的圆圈,小红虫自然被束缚其中,渐渐地,她将这浓黑 的墨一点一点填满进圈子里,中心那洞口一样的白色圆斑愈来愈小,“它的反应立即 可见,急速地四处乱撞,那样地惊恐,焦虑,无助。 小红虫中对“小红虫 用加 倍的力量渲染,极细腻地写“小红虫对“黑色”的惧怕,进行铺垫。尔后再写“我” 用黑色原子笔,把“小红虫 周围渐渐用黑色涂黑,把它“囚 在中间的一个小空白 区域内。此刻,奇迹出现了: 它静了下来,在仅存的空白里一动也不动,仿佛死去一般。我不禁纳闷起来, 然而更让我惊讶的事发生了,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竟然动了,不是在空白里 转动,而是一步步慢慢地往黑暗走去,很笃定地,朝着一定的方向,很镇静地走,没 有慌乱,没有焦虑,更没有畏惧,像一只走惯黑暗的虫是什么力量让它把黑色透视 成白色,让它那么肯定黑暗之后就是白色? 它只不过是一只小,j 、的虫子罢了,它怎么 能够! ? 它终于走出黑暗,我囚不住它,认输地把笔记簿转让给它 这带给人的感官上强烈震撼。是的,就是一种不可控制的,带动着血液和情感的, o 简姨:水问月碑 ,第5 7 页,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 9 8 5 年版。 1 3 简姨散文论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深刻颤抖。由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红虫所引发的心灵地震。这里面,她用了“笃定”这 个词。这是个普通的形容词,然而在这里读到它,由一个“定 字带来的坚定又沉重 又勇毅的精神担当,竟似真真切切地幻化到了眼前。小红虫或许仅仅凭了求生的本能, 要想逃出去。但仅这一种勇于尝试和探进的本能,便足以让人铭记,并为之铭记一生。 它在经过那一片黑暗的时候,需要迈出多少颤抖的脚步才能让一个“笃定 毫无惭愧 地扣到它的脊背上。我喜欢简姨这里的比喻,她说,它像一只走惯黑暗的虫。这一种 瞬时的联想与错觉,需要小红虫付诸多少的耐力和信念呢? 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片黑 暗的海洋中,可以不顾内心恐惧的尖利嘶吼,也可以不顾每一步与黑色像触及的瞬间 所需要承受的心灵考验。最后的结论是“它已有资格去走遍一个地球。”这便是简姨 笔下的那粒小红虫。这也是平凡到简姨只以“小红虫”三个字做为它的题目的篇精 短散文。小红虫中的“小红虫 意象,它战胜黑色,勇往直前的气概,饱满地表 达了作者的青春情绪。“小红虫”显然在这里具有隐喻作用,“它实质是整个水问 中的“自我”的强有力写照。这个“自我”君临一切,什么都不在话下:他所向披靡, 主宰一切。这种力的产生和作者前期散文中的青春思维,或日阳光思维互为因果。因 此,水问也显示了作者的自信,甚至有些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和自我眷恋。对一 样事物所引发出无限的想像,对生命的咏叹!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给予我们 活在这不尽完美的世界的动力。所以在水问中处处可见她留下的美好感应:写蝉: “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在花之三叠中对含羞草用“近乎是叩地下拜”对 待“我 的造访,发出这样的呼喊:“起来吧! 我不是汉皇”;见到白干层树的不断蜕 皮,就写下了这样的感应:“仿佛要脱掉旧衣裳换新衣裳一般,拉拉扯扯个没完没了。 于是我想到自己一一那颗被层层的怨怼、愤包围着的心及心版上愤愤不平的句 子。学学白干层,如果脱不了干系,就用橡皮擦擦掉吧! 写上快乐与感动,我对 自己说。简姨将白千层这种会习惯脱皮的植物,形容成一个潇洒,又不修边幅,朴 素却又傲骨的人。她说:“白千层具有不累积怨恨的美德,所有季节留下的不快乐, 都会在来春之前脱掉。”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把植物比拟成人,又利用它的特点写下 了警醒世人的话,为什么白千层可以,人却不行呢? 而她的壁画,我认为很适合 现代人来阅读。在文章中,简姨用比喻法和大篇幅的形容词,仔细描绘每一幅透过窗 。简姨:水问夏之绝句,第7 2 页,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 9 8 5 年版。 1 4 简姨散文论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子看到的画,那是大自然的画。在简姨的笔下,每一幅自然的画中景物,都好像真实 的动了起来,就像万花筒里里的图片一样,个个生动地对着我们微笑,活泼的跳至眼 前。其中她提到,“我也爱在那儿上诗选,总是一下子便跌入诗的国度,偶尔抬头望 着窗外,想到和汉朝共用一个天空,和建安七子晒同一个太阳,便觉得他们的感情有 一半也是我的。这学期要走入唐朝,被李白醉过的眼睛,再看看阳光壁画,大概会满 是长安风情了。二十四教室的壁画,总让我有无限遐思。简姨用更多的观察力、想 象力,张开心灵的眼,用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看一样的世界。妙语连珠,目不胜收, 显示了作者有信心把握每个瞬间的感应的实力。 简单朴素的文字经过细细的剪裁,居然会焕发如此的魅力,几分的禅意,几分的 柔情,几分的诗情,几分淡雅,清新却不矫情。在静静的夜色下,喧嚣的尘世里,看 简姨写的夏之绝句,文章敏于感受、巧于构思、富于联想、精于炼字造句见长, 读后,心里满是澄明纯净。“春天,像篇巨制的骈丽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这 样诗意化的开头,展开了一幅喧嚣的图景。以蝉鸣为音乐,以蓝空泥土碧树高楼为框 架,由孩童们声音作节奏拍打器,把多年前那个盎然丰沛的夏季整个儿的送到现代人 单调的城市生活面前。简姨说,她童年的蝉声是可以“捡”的,捉了一只蝉,藏在铅 笔盒内,“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讲,我们两眼瞪着前面,两只手却在 抽屉里翻玩着聚宝盒。耳朵专心地听着金龟子在笔盒里拍翅的声音或是摸一 摸敛着翅的蝉,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对长角,看是不是又多长一节? 多贴切的心灵语 言。她描写蝉,说它们像隐士,“晨间昕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 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好的文章,给人的是心 灵上的共鸣,心情有些境迁物移一般。夏之绝句中简姨还善用比喻,有了这些比 喻喻,可以让文章添加一点生动活泼,与文章的风格一致起来,让散文更富有感性的 一面。矗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拣回束 “蝉声 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 要逮捕那阵浪。刀看完了它,似乎夏天真的成了一首绝句,而蝉儿则成了吟诵绝句的 合唱团。空旷悠远的夏天,梦幻般的童年感触,在简姨笔下呼之欲出。 水问一文,简姨处处显示了极其年轻飞扬的心灵,对于生命与青春,有着大 1 5 简姨散文论 第二章水问:怦然心动的青春之歌 步迈进的行动力,以为“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定去做。如果,有走不完的路, 我一定去走。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 检视著甘愿带著最美丽的部分, 化作春泥的殉道式宣告,意气风发的绝对与不悔,这是创作发源的根基与诉求啊! 由 于凤凰求一份火浴,无所畏惧。 二以年少之姿,书写对情爱的渴求 简姨散文自然也逃脱不了“爱情 题材,“爱 这个字,以其各种形式贯穿在各 个篇章,在水问作品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主调,水问中提到大学时期最大 的主题是爱,这时期的爱是喷涌而出的缠绵、浪漫和热情。从水问始,“水经 、 “悲赋”、“碎词”、“化音 ,都藏有少女情怀与纯真式幻想的爱情步调,是最初的, 也最纯粹可贵。“我的爱情是一部水经,从发源的泉眼开始已然注定了流程与消逝。 因而,奔流途中所遇到的惊喜之漩涡与悲哀的暗礁,都是不得不的心愿。 水问 里的爱情描写,有在仍然忧于花之未落、月之未沉的年龄,面对青涩未知爱情的注解, 是一滴问号之姿的水;有对于约誓爱情,折翅敛羽,欲寻洪流乱烟的一只孤雁;有以 死句读的爱,必定是悲剧,但“这种死也是纯净的 ;有对于青春生命,困于爱情的 旁徨与无助,童话仅存於星空,人间依旧寒凉,以致选择自绝,徒留夭折之憾。简姨 在水问里一个一个地问,问那些个女子,问那许多歌唱痴情的传说,问那许多吟 咏真爱的词句,“那年的杜鹃已化成次年的春泥,为何,为何你的湖水碧绿依然如今? 那年的人事已散成凡间的风尘,为何,为何你的春闺依旧年年年轻? 是不是柳烟太浓 密,你寻不着春日的门扉? 是不是栏杆太纵横,你潜不出涕泣的沼泽? ”简姨的魅力, 在于她撕破了一阙阙唐诗宋词拼成我们日常讲的话,她的语言多用长短句,很有音韵 美,却让你在她的大白话中看到了比诗比词更悠远的境界,仿佛深山藏古寺,非常适 合诵读,尤其,在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冬夜。 当初少女情怀对于爱的探问,支撑起一切后续创作的源流。正因为萌芽启蒙于文 学,亦在文字中喜悦与成熟,成为最原始的出发,这尤其体现在水经一文中。其 实简姨就是将爱情比喻成源远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