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期第13单元(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 ZELIBG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40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A. 震悚(sng) 荒谬(mio) 溃退 (ku) 锐不可当(dng)B. 要塞(si) 瞥见(bi) 惊骇 (hi) 歼灭(qin)C俨然(yn) 幽咽(y) 嫉妒(j) 差使(chi )D阡陌(qin) 匀称(chn) 寒噤(jn) 仄歪 (z)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阻遏 创疤 鸿儒 穷愁撩倒 B烦燥 狼籍 蹒跚 缭绕不绝C琐屑 皇急 杀戮 响彻云宵 D簌簌 颓唐 案牍 惟妙惟肖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 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4、下面语短中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4分)我深深体会到: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5、给下面这则文字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本报讯 重庆的论坛里单帖单月点击量从来不超过10万次的纪录被一个外地人打破了。近日来,在腾讯大渝网上,一篇名为重庆印象的系列网络日记点击量高达13.8万次,重庆的方言、城市名片、规划等成了讨论的热点。 重庆印象的作者“老虎不吃鱼”是一个才到重庆的深圳人,第一篇重庆印象是他下飞机5个小时后贴在大渝网上的。重庆印象触及到了重庆人的敏感区域。在重庆印象二中,作者提到“在重庆,感觉除了重庆人,别的地方全是外地人”,因为“从年轻的小女孩到白发老先生,从警察到营业员,通通的重庆口音”,而且他们不愿意说普通话。由此,一个深圳人感受到重庆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从4月5日到5月17日17:30,作者“老虎不吃鱼”在大渝网论坛中发表了12篇重庆印象系列网络日记,回帖946篇。 6、了解家乡,认识重庆。请你也来关注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2分)网文重庆形象成人文精神大讨论关注热点。 北京、上海、云南、大连、深圳都有自身的特色文化,具有三千年人文历史的重庆如何凸显个性文化?近日,一位游客的网文重庆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热点。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它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是一座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座城市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 重庆,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千百年来,重庆文化在两江水的滋养中弦歌不绝,生生不息。特别是近年来,文化力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让重庆更加焕发出蓬勃活力。准确定位的重庆人文精神,其涵载重庆蓬勃生机与精神冀望,孕育重庆人民崇高理想与美好憧憬,激扬重庆人民改革动力与创新热情,塑造起重庆力求实现进一步跨越的灵魂。城市发展关注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驱动城市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重庆发展迫切需要“座右铭”,成为广大市民一定时期的一种精神追求。一千个人眼里的“重庆人文精神”,注定有一千个不同的版本:新华网友重庆人在北京:我们现在需要先找寻出重庆自身拥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比如勇而有谋重庆出了很多著名的将军:再次,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三峡库区人民为三峡作出的牺牲让世界人民感动啊!新华网友陈果:天空是重庆人的高度!大山是重庆人的脊梁!长江嘉陵江是重庆人的胸怀!重庆!厚积薄发,志存高远!新华网友巴国公: 另有一种容易忽略的载体-黄角(葛)树-黄角精神。很有地方特色。高大、威猛、坚韧、顽强、耐旱、不怕严寒酷暑、索取少,奉献大.一位著名诗人热情洋溢地写道:南岸江北/江北南岸/轮渡在不停地穿梭/来回紧连着来回/终点永远是起点/轮渡的航程很短很近/山城的航程很长很远他说,奋斗与奋进,正是重庆人文精神的写照。包容与开放、刚毅与豪爽、美丽与时尚山城重庆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市民对重庆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都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请你发言,你认为重庆人文精神是什么?说出你的独到见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0字以内) 7、在某些事物的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写一句讽喻人类的文字。(可用备选事物,也可自选其他事物作答)(2分)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备选事物:空调、台灯、电脑、稻穗、篮球 8、综合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做答。(8分)材料一 一位来自河南的老人每天用一辆破旧的推着他重病的妻子沿街乞讨,并跪谢每一位施舍他的好心人。材料二 一位身穿校服背着书包的青年学子低头站在熙熙攘攘的街边,胸前牌子上写着:因家中贫困无法继续学业,恳请各位施以援手。牌下附有某某中专的录取通知书。材料三 一个本来四肢健全的少年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己的双腿熟练的捆扎起来,转眼间改头换面变成了下肢“瘫痪”的残疾乞丐,一有人经过,就装出已副痛苦的模样,没人时他便满脸无所谓的坐起来东张西望。(1)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你所了解的生活实际,试探究产生乞丐的原因。 (2)假设你分别遇到了上述材料中的三个乞讨者,你准备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 遇到贫困老人: 遇到贫困学生; 遇到“瘫痪”乞丐: (3)虽然我市收容乞丐的救助站,但却门前冷落。如果你是救助站的一名工作人员,遇到一位寒风中瑟瑟发抖、年老体弱的乞丐,你会怎样劝说他自愿接受救助站的救助? 9、名著积累。(5分)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周瑜,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临死时长叹“_ ,_。”单刀赴会、败走麦城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B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是_;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_。10、古诗文积累。(每小题1分共10分)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 春望一诗中写战争的持久,诗人渴望家书的诗句是: , 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峻的诗句是: , 长歌行一诗中所要阐明的人生哲理是: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抒写自己的爱国情怀的诗句 , 请写出与莲有关的连续两句诗句: , 自古以来,登山给许多诗人以感悟,留下不少名句。杜牧上寒山体会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登泰山领略到“_,_”;王安石登飞来峰领会到“_,_”;苏轼上庐山领悟到“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陶渊明桃花源记选段,完成完成1116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无论魏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的一项( )(3分)A 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B 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3分)_ _ _ 15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1分) 1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完成1722题。(18分)(1)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2)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3)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4) “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6)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7)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8)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9)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书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外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10)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1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7、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我是 。 阿长是 。 18、文中有一个短语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企盼和渴慕,这个短语是 ;当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文中有一个句子生动的表达了“我”的反应,这个句字是 (3分)19、第(6)段划线句的表达方式是 ,它表明了作者 的感情。(3分)20、这四本小小的书之所以成为“我”“最心爱的宝书”是因为 (3分)21、第(9)段内容与长妈妈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这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22、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7题。(22分)父亲不写信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23、读第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3分) 24、第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5、第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至少写出两件)(4分)含义是: 具体事例: 26、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答: 27、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共9分)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3分) 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6分) 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举办两项活动。(1)邀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沟通,从心开始”的座谈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座谈会设计一段不超过60字的开场白。(3分)(2)创办一份刊物,刊物已设计了“成长路”、“寸草心”等栏目,请你为这份刊物拟一个恰当的刊名,再为该刊物拟两个新栏目。(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3分)答:(1) (2) 三、作文(55分)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份怯懦;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28、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要求: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书写规范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八年级语文上期第13单元参考答案一、1D、2D、3C、4、句删去“是否”句“就”改为“才”句“我上课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与“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对调 句“可能”改为“必定”5网文重庆印象创重庆论坛点击量之最6略7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很高。 篮球容易坠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8(1)因贫困而又没有生存能力,不得不乞讨;有生存能力但好逸恶劳而乞讨(2)示例;捐款捐物;捐款或依托关系帮其找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用理智唤醒他那颗沉沦的心,鼓起他生活的勇气。(意对既可)(3)示例:老爷爷(老奶奶),天气太冷了,你穿得这么少,在大街上过夜会生病的,你到我们救助站来吧!9A、赤壁之战 “既生瑜,何生亮” 关羽B王熙凤 林黛玉 刘姥姥1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略略二、11.交错相通 更不用说 妻子儿子 隔绝 12.这个渔人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那些人都感叹惊讶不已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13.C 14 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5略16三、(一)17、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 阿长是一个真诚、热情、纯朴、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18、念念不忘;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19、议论;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20、这四本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