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
30页 9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外文翻译+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伸缩缸.dwg
外文翻译--关于现代工业机械手.doc
封皮B5.doc
封面及封底.doc
总装图.dwg
手部拉紧轴.dwg
机械手部装配图.dwg
热处理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说明书.doc
评语.doc
连接件.dwg
热处理上下料机械手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自动化和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时代。自动化机械大量应用于工业工程中,其中工业机械手的应用最为广泛。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手动作的机器,可以取代很多的人工操作,并可以取得更高的效率。
本论文介绍了用于夹持热处理件的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它采用液压驱动,动作平稳,控制方便。
本论文主要阐述该机械手的升降和回转的设计和计算。首先从机械手的基础知识介绍有关机械手的组成、分类、臂部设计,液压控制的多种方案,再从本次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原理设计开始,对于不同的方案加以比较和论证,从中可确定出最优方案,并采用其方案。着重阐述了机身的设计,具体阐述了机械手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分析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机械手的平稳性及定位精度给予详细的论述。设计并分析了该机械手所用的液压控制的方法和过程。由于经验不足,知识有限,难免有误,有待改进。
关键词 机械手;液压;驱动力;定位精度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human society entered a modern ear for with automation with electronics technique for marking. Automation machine large quantity is applied in industry engineering inside, among the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ustry machine hand is the most extensive. The industry machine of a kind of mimicry hand action, can replace a lot of artificials operate, combining can obtain the higher efficiency.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o used for clipping to hold the outside circle a design for and down anticipating machine hand. It adopts the liquid presses to drive, ordering a procedure control, acting steady, control convenience.
This thesis expatiat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achine’s hand primarily with the design of the turn-over with compute. Constitute, divide into section form the relevant machine in introduction in knowledge in foundation of the machine hand first, wrist a various projects for and arm department designing, liquid pressing control, start from this design a function for requesting principle, take into the comparison to the different project with the argument, can make sure the superior project from the inside, combine to adopt its project, in as to it’s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as to it’s driver force and moment proceed the calculation. Emphasize the design that expatiated the fuselage, expatiate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machine hand in a specific way with the step, analyzed the problem of design should notice, and give to the steady and fixed position accuracy of the machine hand detailed treatise. Because of experience shortage, the knowledge is limited, difficult do not need the mistake, treat to improve.
Keywords Manipulator; Liquid presses; Driving force; Fixed position accurac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 课题的发展前景1
1.3 本章小结2
第2章 工业机械手概述3
2.1 工业机械手的分类3
2.2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3
2.3 工业机械手的自由度和坐标形式5
2.3.1 工业机械手的自由度5
2.3.2 机械手的几种坐标形式6
2.4 本章小结7
第3章 工业机械手的设计8
3.1 手部8
3.2 臂部10
3.3 手部升降部分13
3.4 本章小结23
第4章 机械手总体方案的总结24
4.1 机械手的动作和规格参数24
4.2 本机械手的特点24
4.3 本章小结24
结论25
致谢26
参考文献27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有人认为,应用机器人只是为了节省劳动力,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机器人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这是一种误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机器人能够充分发挥其长处。它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高度的生产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将为我国的宇宙开发、海洋开发、核能利用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课题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其中有130多台套喷漆机器人在二十余家企业的近30条自动喷漆生产线(站)上获得规模应用,弧焊机器人已应用在汽车制造厂的焊装线上。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次重新设计”,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也不低,而且质量、可靠性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我国的智能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在“863”计划的支持下,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水下机器人,6000米水下无缆机器人的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还开发出直接遥控机器人、双臂协调控制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等机种;在机器人视觉、力觉、触觉、声觉等基础技术的开发应用上开展了不少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控制技术、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遥控机器人、智能装配机器人、机器人化机械等的开发应用方面则刚刚起步,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系统攻关,才能形成系统配套可供实用的技术和产品,以期在“十五”后期立于世界先进行列之中。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械手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由此体现出该课题在生产实际中的重要。
工业机械手概述
工业机械手的分类
工业机械手目前在国内是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的统称。
专用机械手是指附属于主机、动作程序固定,一般没有独立控制系统,只做专门用途的自动抓取或操作装置。
通用机械手(国外泛称工业机器人)是指程序可变的、独立的、自动化的抓取或操作装置。
目前多机械手尚无明确的分类标准,全国各地区尚未统一,我们按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两方面进行分类:
1. 按搬运的工件重量(或称臂力)分类
(1)小型的——臂力在1公斤以下;
(2)中型的——臂力在1~30公斤以内;
(3)大型的——臂力在30公斤以上。
目前大多数的工业机械手其搬运重量为中型的。
2. 按机能分类
简易型通用机械手
有固定程序和可变程序两种。固定程序由挡块或凸轮转鼓控制;可变程序用插销板来给定程序。
这种机械手多为气动或液压驱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改变程序较容易。只适用于程序较简单的点位控制,实现重复性操作作为一般单机服务的搬运工作也完全够。目前这种机械手的数量最多。
示教再现型通用机械手
这种机械手由人工通过示教装置领动一遍,或者预先操作给定一遍,称为示教。它由磁鼓(或磁带、磁芯)把程序记录下来,以后机械手就自动按记忆的程序,重复地进行循环动作。
这种机械手多为电液伺服控制。与前者比较,这种机械手可有较多的自由度,有可能实现连续轨迹控制,能进行程序较复杂的作业,通用性较大。
具有视觉、触觉的通用机械手
这种机械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装有电视摄像管和传感器等,因而具有视觉、热感、触觉等。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
工业机械手的结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从结构形式分析,主要有执行机构、驱动机构、位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执行机构
它包括手部、腕部、臂部、立柱和基体等构件组成:
(1) 手部——是夹持工件的构件。它由手爪和夹紧装置两部分组成。手爪有夹紧和松开动作。夹持式手爪的形式和人的手指相仿。另外还有真空和电磁吸盘(相当于手爪),用来吸取表面光滑的零件或薄板。有的手爪还可以夹持一些专用工具,如喷枪、扳手、焊接工具等。
(2) 腕部——是联接手部和臂部的构件,起支撑手部的作用。它可以有俯仰、左右摆动和回转三个运动。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一个横向移动。有的机械手没有手腕动作。
(3) 臂部——是支撑手部、腕部的构件。机械手的臂部是为了取代人的手臂而研究设计的,但是它却达不到象人手臂的灵巧和适应功能。因此,只有把结构简化,把运动轨迹分为沿三坐标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和绕三坐标轴线进行回转。一般手臂具有前后伸缩、左右回转、上下升降或上下摆动等几个运动。根据需要可选其中一个、二个或三个运动。
(4) 立柱——是支撑手臂等构件的。一般机械手的立柱为固定不动的,也有的因工作需要立柱作横向移动,此种称可移动式立柱。
(5) 行走机构——机械手要求完成较远距离的操作时,可增加滚轮、轨道等行走机构。
2. 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是驱动臂部、腕部、手部的动力源。它有气动、液压、电力和机械式等四中形式,由直线缸、回转缸、各种阀、管及管接头等组成。
3.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支配机械手按规定程序、行程和速度进行运动的装置。它必须保存或记忆人们给予机械手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到达位置和时间信息)。机械手工作时根据这些信息对机械手的执行机构按程序发出控制指令,必要时还可以多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测,当动作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可发出警告信号。
4. 行程位置检测装置
行程位置检测装置的作用是控制机械手每个运动的运动位置,或将运动系统的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再由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使机械手实现位置精度的要求。
5. 辅助装置
基体——是机械手的基础部分。机械手的执行机构各部件,驱动系统都安装在基体上,它起支撑作用。
油箱——用来储存油和供油的装置,并使油散热和杂质沉淀。
气缸——贮存压缩空气。
机械手的几种坐标形式
直角坐标式:
机械手的臂部可做前后、左右、升降三个移动,如图2-3a所示。这种坐标形式直观性好,结构简单,但惯性较大,占用的空间也较大,一般多安装在架空的梁上。
圆柱坐标式:
见图2-3b,它有二个移动(伸缩和升降)和一个转动。这种坐标直观性较好,结构简单,所占空间较小,动作范围较大,是应用最多的一种。
球坐标式:
见图2-3c,它有一个移动(手臂伸缩)和两个转动(左右回转和上下摆动)。这种坐标形式结构较复杂,但惯性不大,本体所占的空间较小,动作范围比圆柱坐标式更大,在通用机械手中应用较多。
多关节式:
见图2-3d,它有三个转动(左右旋转、两个关节旋转)。这种坐标形式运动件的惯性较小,本体占空间不大,而动作范围大,并且可以绕过障碍物抓区工件,但是其结构复杂,位置精度难于控制,故应用比较少。 机械手的手部是用来抓取并握紧工件的,它包括手爪和夹紧装置两部分。夹持工件的迅速、灵活、准确和牢靠程度,直接影响到机械手的性能,是机械手的关键部件之一。
1.手部设计要求:
(1) 手部应有足够的夹紧力。除工件的重力外,还要能不使工件在传递过程中松动或脱落;
(2) 夹持范围要与工件相适应。手爪的开闭角度(手爪张开或闭合时的极限位置所摆动的角度)应能适应夹紧较大的直径范围;
(3) 夹持精度要高。既要求工件在手爪内定位准确,又不夹坏工件的表面。一般需根据工件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手爪结构:如圆柱形工件应采用带V形槽的手爪来定位;对于工件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的,应在手爪上镶铜、夹布胶木或其它软质垫片等;
(4) 夹持动作要迅速、灵活;
(5) 手部结构要简单紧凑、刚性好、自重轻、易磨损处应该便于更换,在腕部或臂部上安装要方便,更换要迅速。
2. 手部的结构
手爪的类型大致分为下列三种:
(1) 夹持式手爪:根据手爪的动作可分为回转型和平移型;根据手指的数量可分为双指式和多指式;根据夹持工件的方法又可分为外卡式和内胀式两种。
(2) 吸附式手爪:分为真空吸盘式和电磁吸盘式两种。真空吸盘式又可分为真空泵式和气流负压式。
(3) 带视觉或触觉的手爪。
根据所设计课题的要求,该机械手是用于生产线上下料的,其抓取的工件是外圆件,所以可以不考虑吸附式手爪和带视觉或触觉的手爪。所以重点在于夹持式手
依据本次设计实际情况,采用夹持式手爪。
3. 夹持式手爪的计算
(1) 夹紧力的计算
1.本次设计的是液动上下料机械手,相对于通用机械手,专用机械手的自由度不变,控制程序简单,因此实用性更强。?
2.采用液压传动,动作迅速,反应灵敏,能实现过载保护,便于自动控制。工作环境适应性好,不会因环境变化影响传动及控制性能。存在一定阻力损失和泄漏,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但是成本低廉。?
3.通过对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的参数化绘制,大大提高了绘图速度,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同时做到了图纸的统一规范。
4.机械手采用PLC控制,具有可靠性高、改变程序灵活等优点,无论是进行时间控制还是行程控制或混合控制,都可通过设定PLC程序来实现。可以根据?机械手的动作顺序修改程序,使机械手的实用性更强。
参考文献
工业机械手图册编辑组. 工业机械手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9:
左健民. 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
孔云鹏,田万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8:
黄清远,刘献礼. 机械设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朱龙根,黄雨华等. 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5: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化教研室. 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4.3:
张利平. 液压气动系统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9:
袁承训,张宝海等.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濮良贵,纪名刚等.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孙恒,陈作模等.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K.Iwata, K.Osakada, Y.Terasaka. Process modeling of orthogonal cutting by the rigid-plastic finiteelement method, J.Eng.Mater.Technol.106,1984:
Z.C.Lin, S.Y.Lin. Acoupl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rmo-elastic-plastic laige deformation for orthogonal cutting,J.Eng.Mater.Technol.114,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