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连续冲模及其工作状态动画设计
41页 13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PROE三维图+动画仿真+1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PROE三维图+动画仿真
上模板A2.dwg
凸模1A4.dwg
凸模2A4.dwg
凸模3A4.dwg
凸模4A4.dwg
凸模5A4.dwg
凸模板A2.dwg
凹模板A2.dwg
卸料板A2.dwg
固定板A2.dwg
垫板A2.dwg
导套A4.dwg
导尺A3.dwg
导柱A3.dwg
底座a2.dwg
芯片连续冲模及其工作状态动画设计论文.doc
装配图A0.dwg
芯片连续冲模及其工作状态动画设计
摘要
本文提出了芯片的连续冲模及起工作状态动画的设计过程,第一章节主要论述了冲模的一般设计过程及在冲模设计中一般用些什么材料,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还有就是在冲压所用的设备,模具所用的材料。第二章节则具体论述了芯片连续冲模这个题目的具体设计步骤,包括条料的排样,凸模、凹模的设计计算及其他模具所用到的工件设计。第三章节论述了怎样用PRO/E制作该模具的工作状态动画设计,里面详细论述了动画制作的步骤。
本设计的目的是芯片的连续冲模,它分为多个凸模一次冲成工件。它根据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设计过程,对冲压模具进行排样的选择、凹凸模的设计,冲压模具的零部件设计和总体设计的一个完整的模具设计过程。本研究首先汇整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与产品设计相关资料,然后利用电脑辅助设计(CAD)和PRO/E设计进行冲压模具的零部件、总体设计的绘制和工作状态动画的制作。由结果得知,本设计所得出的芯片连续冲模模具,符合要求。
关键词 芯片冲模;连续冲模;PRO/E动画设计;CAD制图
The silicon steel sheet of the voltage transformer washes the trough mould and washes the hole mould to design
Abstract
This text has proposed two kinds of design processes of pressing the mould , the first kind is as the material with the silicon steel sheet , wash appointed position of slice print one trough of isosceles triangle , this is it wash trough and mould that design for voltage transformer silicon steel sheet to design in silicon steel; Another kind of method to as material , give silicon steel definitely wash with silicon steel sheet in the center position of block print one round hole too, in order to voltage transformer silicon steel sheet part needed, it specially silicon that steel sheet wash hole and design to wash hole mould for voltage transformer.
Purpose that design originally whether electrical machinery voltage transformer wash block wash the trough and wash holes, get electrical machinery what voltage transformer need wash slices of part. It, according to pressing the basic design process of mold design, carry on blanking strength and calculate , press designing and an overall an intact mould design process designed of spare part of the mould in pressing the mould . This research gathers together whole and domestic, relevant regulations outside, the standard and relevant materials of product design at first, then utilize the computer auxiliary design (CAD ) to press the spare part of the mould and overall drawing that designed, washed the trough and washed the hole mould finally. Learnt by the result, the ones that originally designed and drew washed the trough mould and washed the hole mould , fulfil requirements.
Keywords Press the mould; Wash the trough mould; Wash the hole mould.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6
1.1 课题背景6
1.2 冲模的特征和类型6
1.3 冲模的结构组成7
1.4 冲模常用材料7
1.5 冲压设备11
1.5.1 冲压设备类型11
1.5.2 常用冲压设备规格12
1.6 本章小结14
第2章 芯片连续冲模的设计15
2.1 排样的选择15
2.1.1 工件在条料上的排样15
2.1.2 搭边和侧搭边的数值15
2.2 凸模与凹模的设计16
2.2.1 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及尺寸计算16
2.2.2 凹模的设计18
2.2.3 凸模的设计18
2.2.4 侧刃及挡块的设计19
2.3 其它主要零件的设计20
2.3.1 导料板的设计20
2.3.2 下模板的设计21
2.3.3 下模座的设计21
2.3.4 下垫板的设计22
2.3.5 脱料板的设计22
2.3.6 上模板的设计23
2.3.7 垫板的设计24
2.3.8 模柄的设计24
2.3.9 上模座的设计24
2.3.10 弹性体的选用24
2.3.11 导正销的设计24
2.4 模具简介及零件工艺性分析25
2.5本章小结25
第3章 连续冲模的PRO/E动画设计26
3.1 定义模具装配的主体26
3.1.1 设置工作目录和打开文件26
3.1.2 定义主体26
3.2 定义一个主动画27
3.3 创建快照27
3.4 创建关键祯序列36
3.5 时间区域的设定37
3.6 动画的回放输出37
3.7 本章小结38
结论39
参考文献40
致谢41
绪论
课题背景
冲压工艺在机电产品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而冲模是实现冲压工艺的主要工艺装备,在制造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冲模技术的水平直接和生产率、产品质量(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一次刃磨的寿命以及设计和制造模具的周期紧密相关。提高冲模技术水平有利于获得优质、高效、低耗、廉价的产品,技术经济效果显著,深受制造行业的重视。
本设计以其生产率高,操作简便,适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是围绕变压器硅钢片冲槽和冲孔而设计的模具。本设计主要是冲模零件与结构设计。
冲模的特征和类型
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冲模的凸模和凹模直接接触被加工材料并相对作用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达到预期的零件。因此对冲模的要求:
1.冲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相应的形状尺寸精度;
2.冲模主要零件应有足够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
3.冲模的结构应确保操作安全、方便,便于管理与维修;
4.冲模应有使材料顺利送进、工件方便取出,定位可靠的装置,以
保证生产的工件质量稳定;
5.为使冲模上下运动准确,需要有导向装置;
6.冲模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应尽可能简单,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以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成本;
7.冲模的工作依赖压力机的运动和能力。冲模结构应与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相适应;
8.冲模应具有与压力机连接的部位,有搬运吊装部位,以适应安装和管理的需要。
冲模的种类:
1.从工艺性质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等;
2.从工序组合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3.从材料送进方式分为手工送料模,半自动模,自动送料模;
4.从适用范围分为通用模和专用模;
5.从导向方式分为无导向模,板式导向模,滑动导柱模;滚动导柱模。
此外还可以从模具材料,尺寸大小,制造难易等来区分。通常大多按工艺和工序组合分类,如冲孔模,翻边模,落料——拉深复合模等。
冲模的结构组成
冲模由五部分组成,即工作零件,辅助装置,导向装置,支承零件,紧固零件。
1.工作零件
冲模的工作零件是凸模和凹模,在复合模中还有凸凹模。它们成队互相配合,完成对坯料的成形。它们的形状,尺寸精度,固定方法及材质处理等决定着冲模的性能、模具成本及使用寿命。
2.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是协助凸模、凹模完成工艺成形必不可少的装置,如材料送进的定向定位装置,废料排除装置,卸料退件装置,压料抬料装置等。它们的结构形式对工件质量、操纵安全、生产效率都至关重要,辅助装置是冲模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3.导向装置
它们是保证上模、下模准确运动的装置,要求工作可靠,导向精度好,有一定互换性。导向装置目前已基本标准化,并有商品供应
4.支承零件
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安装着凸模、凹模及其他所有的零件。它们与压力机连接,传递并承受着工作压力。模座的形式现已规格化、标准化,并有商品模架出售。一些大工厂也将其作为通用件大批生产,以作备用,同时也为设计提供方便,即只需要按要求选用。
5.紧固零件
中小型模具大多采用沉头螺栓和销子作可卸式连接。有些凸模、凹模的连接则采用粘接或低熔点合金连接。大型模具的刃口或支架也有采用焊接方法的。模具的连接可靠,拆卸方便也是冲模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冲模常用材料
冲压用材料与冲压生产的关系相当密切,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冲压件质量、产品使用寿命和冲压件成本。冲压件材料费用往往要占冲压件成本的60%到80%。因此,应提高冲压件结构的工艺性和提高与稳定材料的质量。
冲模是在较大的冲击、温升、磨损等状况下工作,尤其是凸模、凹模的工作条件更差,所以冲模材料必须根据具体生产条件、用途来选用。目前冲模常用的钢材品种有: 1.碳素工具钢(T8A、T10A)
该种材料是冲模中应用最广、价格最便宜的材料,适宜简单形式的冲模。优点是加工性好,有一定的硬度。缺点是淬火变形大,耐磨性较差。
2.低合金工具钢(CrWMn、9CrSi、9Mn2V、GCr15)
此类材料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变形小易淬透,机械加工也容易,所以可用来制造较复杂形状的冲模。
3.高碳高铬模具钢(Cr12、Cr12MoV)
这类钢具有强度高、耐磨、易淬透、变形小等优点。用于冲压力大、寿命高、形状复杂的冲模。
4.高速工具钢(W18Cr4V、W6Mo5Cr4V2)
高速钢热处理后具有很高的抗压屈服强度和良好的韧性、红硬性和耐磨性,当冲压件的形状复杂、强度高、模具工作条件最苛刻时,可采用高速钢为模具材料。
5.硬质合金(YG、YT)
这类材料是以碳化钨、碳化钛为基体,以钴、镍等铁族金属作粘结剂,经烧结而成的一种多相组合材料。其耐磨、硬度、力学强度都较高。可用作大批量、寿命高的小型冲模。其缺点是不能进行切削加工,价格也较贵。
6.钢结硬质合金(YE)
这是一种以合金钢为基体,以碳化钨或碳化钛为硬质相,用烧结方法制造的一种材料。它即具有合金钢的可锻造、机械加工、焊接及热处理的性能,又具有硬质合金的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特点。其使用寿命约为一般模具钢的几十倍至几百倍,是一种很好的模具材料。通过近几个月的模具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冲裁零件的设计不是简单的零件的设计。通过这次模具的设计使我收获颇丰。
下面是我在模具的设计时总结出来的模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零件的分析。对零件的工艺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模具制造的简单与复杂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在零件工艺分析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各冲裁孔的间隙,以使模具达到强度要求。
2.排样。排样在模具设计时也是应该特别注意的,排样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材料的利用率,而且直接影响到冲裁的质量,生产效率模具的结构与使用寿命等。因此排样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设计工作。
3.冲裁模的设计。在设计冲裁模时,不论是凸模和凹模都应该考虑其强度,由冲裁力计算出冲裁凸、凹模的强度,使其达到强度要求。同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还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冲裁质量。间隙过小,过大均是不合理的。间隙过大,如是厚材料则冲孔靠近凸模的内边会产生很大的圆角,若薄材料,则近似拉伸,再冲断后工件断面会产生毛刺。间隙过小时,当材料最后撕裂时,由于受挤压,使两逢之间的断面毛刺、裂口或层片,工件断面产生二次光亮带。
以上几点就是我这次设计时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及模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我还注意到,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今年我国的汽车市场需求量接近280万辆。其中轿车约为80万辆。继德、国美国、法国之后。又有一些日本、韩国的汽车公司抢滩中国经济市场。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相比,众所周知,我国汽车车身模具的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轿车车身模具大部分依赖进口。2001年进口的11.12亿美国的模具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汽车模具。我想,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各种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事业在生产和创新上会更上一层楼,跃居世界前沿将试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郑可煌.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宇航出版社1989.1
2.许发樾.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2
3.涂光祺.冲模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4
4.严寿康.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5
5.邱宣怀、郭可谦、吴宗泽等.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
6.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主编.机械制图.高等学校教材.2000.3
7.刘品、张也晗.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8.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零件教研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学校教材.1989.1
9.詹友刚.PRO/ENGINEER 中文野火版教程-专用模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10.王杰强等.中文PRO/ENGINEER Wildfire造型设计白金教学.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4
11.孙江宏、黄小龙、高宏PRO/ENGINEER 结构分析与运动仿真 Wildfire/2001.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2
12. Philip Gates. Jigs,Tools and Fixtures.The Technical Process 1959
13. Don Huffman. Jigs and Fixtures Design.The Institution of Production Engineers,1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