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曹植作品的空间艺术.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曹植作品的空间艺术.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曹植作品的空间艺术.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曹植作品的空间艺术.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曹植作品的空间艺术.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曹植作品的空间艺术.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曹植是建安文学最有成就的作家,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 。他的人生经历 以黄初元年( 公元2 2 0 年) 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由于所处环境和心态的变化, 前、后期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其前、后期作品中也存在些相同的因素, 除了从未改变的功业追求和充沛饱满的情感,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存在着一致性。 本文通过对曹植作品中阔大空间艺术的考察分析,认为曹植作品中空间的阔大是 他自觉追求的结果,与他表达自身情感的需要直接相关,对他作品“骨气奇高 艺术风貌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文中将对曹植作品中空间阔大高远的特点进 行说明,并分析空间的形成原因,从空间所蕴含的情感特征、精神人格和生命力 度方面找出与建安风骨的相通之处。 由于文章以空间为角度研究曹植作品,在引言部分首先阐明空间对象,简单 介绍目前曹植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所取 得的成果。正文分三章论述: 第一章分析曹植作品中空间艺术的表现:曹植作品中对于空间的表现,前、 后期有着一以贯之的追求,他所选取的空间大多具有阔大高远的特点。前期空间 为虚实结合,后期空间则多为虚拟想象。空间的阔大由地域广大、视域辽远、动 作延伸、转换扩展等方面构成。由空间构成形态来看,曹植作品中的空间表现是 一种自觉地艺术追求。 第二章探讨曹植空间形成的原因:文学现象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原因,文学创 作与作家的个人思想、生平经历、人品学识、性格禀赋等密切相关。卓越的天资 禀赋造就了他的骄傲,放任不羁的性情使他不拘规矩礼法而追求自由,因此他要 追求阔大的空间以获取内心的自由。曹植自幼随父在军中长大、征战南北,饱读 儒家经典,树立了宏大的人生志向,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一种阔大空间的追求,与 孔子的泰山之志具有一致性。后期生活的压抑,使他有一种追求精神平衡和反抗 压力的愿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只好在作品中加以满足。这些构成了他追求 阔大高远的空间艺术的心理结构。 第三章考察曹植空间所具有的美学内涵:曹植作品情感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情意复杂、情态变化多端,表现手法多样、精湛,、空间的涵容就是他充沛饱满的 情感。曹植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放任不羁的自由人格,通过空间的向上和阔大 体现出来,空间的向度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在表征。空间动感显示出曹植高昂豪迈 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量。这些交错的空间合力共同形成了曹植“骨气奇高”的风 格。作品中空间艺术的美学含蕴,与建安风骨以“气 为主的内涵反映在作品中 的情感力度、人格精神和生命力是一脉相通的。 关键词:曹植;空间艺术;形成原因;美学含蕴 a b s t r a c t c z 1 1 ii st h em o s ta c c 0 m p l i s h c dl i t 锄町了w r i t e r s ,z 1 1 0 n gr o n gi 1 1 ”p o 曲矿 e v a l 删el l i m ”m ee l i t i s ta tt h e 妇es i n c ed y i l a s t ) rj i 肌- a n ”,m er c s e a r c ho nh i m ,h a d a c h i e v e d6 m i t 伽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c a o 疝i sl i f ee x p c r i 吼c eh a v eb e e i ld i v i d e di n t 0 铆o s t a g e s ,b e c a u s eo fe 1 1 啊r 0 胁e n ta n dm e n t a l 埘h a db e 肌c h a i l g e di nl l i sl i f e h o w e v m e r ea r ea l s os o m es i m i l a rf a c t o r si i ln l et 、) l ,0 ,i i la d d i t i o nt ot l i ep u r s l l i ta n dn l em i n d h 勰n e v e rb e e i lc h a i l g e da n dt l l ep l e n t i m l 锄o t i o n ,l ea r t i s t i cp r e s e i l t a t i o ni i ln l e 鲰,0 s t a g e si sa l s oc 0 i l s i s t e l l c y b 懿e do nn l el a r g es p a c ei nt l l ew o r l ! 【so fc a oz l l i ,w et h i i l l 【 m a t 廿1 er e s u l to ft l i sc o n s c i o u sp u r s u i t ,a n dl l i sf e e l i n 黟n e e dt 0e x p r e s s d i r e c t l yr e l a t e d t 0l l i sw o r ks t y l e b a c k b o n eo f a l l i g l l ”p l a y e dac e r t 咖r o l ei i lm ef o 衄a t i o n t h ep a p 贸 w i l l 、帕r k oc a 0z l l i sw i d es p a s ea n dt l l ec h 觚l c t 谢s t i c so fal 鹕e 锄dl o f i ) ,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i l a l y s i so f 心c a u s 铭o fs p a c e ,舶mt l l e e m o t i o n a lc h 嬲烈甜s t i c s , 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 l i f et oa l ea r e aw i m 觚s t y l et of i n do u tt l l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 s i n c em i ss p a c ew o r k 如rm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a 0z l l i ss p a c c ,i i lm ei n 仃o d u c t i o nw i l l 6 r s ts t a t c do fs p a c eo b j e c t s ,p r o f i l eo ft l l ea 盯伽ts t a t l l so fc a 0z l l i ,a i l dt h em e a i l i n go f l i sa n i c l e ,s l h n m a d z e 廿l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锄d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h 硒b e e nr e c e i v e d sp a p e r i sd i v i d e di n t 0 廿l r e cc h 印t e r s : 1 1 l ef i r s tc h 印t e r :t h ea no fs p a c ep e r f o n l l a n c ei i lc a 0z h i sw o r l 【s c a o2 艋s p e r f 0 m a n c ef o rm es p a c e ,i l lt 、) i ,os t a g e sh a sa c o n s i s t e n tp u r s u i t ,h eh 嬲aw i d es e l e c t i o n o f r o o mf o rm o s to f t h ec h a r a c t 耐s t i c so f l a r g ea i l dl o 衄m o r es p a c et 0 、柑t ef o rm e r e a le a l l y ,s p a c ei sm o s t l y 锄p t ) rl a t et o 、而t e b i gw i d es p a c ef 如mt h ev 嬲ta r e a d i s t a i l t h o r i z o n ,a 曲o ne x t e i l s i o l l s om ea m p l i t i l d eo fs t a g g e r e df o m s p a c ec o n s t i t u t e db yt l l e p o i n to fv i e w ,l es p a c ew o r k so fc a 0z h ii sa c o n s c i o u sp e r f o m l 觚c ea n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d i s c u s s e st 1 1 er e a s o n sf o rt h ef o 珊a t i o ni nc a 0z h i ss p a c e t h e f o m a t i o no fl i t e r a r yp h e n o m e n ah a v et i l e i ro w nf e a s o i l s ,t h ec r e a t i o no f1 i t e r a r yw o r k s 锄d 、州t e r so fp e r s o n a lm i l l l ( i n g ,l i f ce x p 耐c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肌dh o w l e d g e ,c h 撇c t 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e n d o w m e n t s g e l l i u s 百f t e d 谢t ht a l e n t so fl l i sp r i d e ,w l l i l ea l l o w i n g u n i i l l l i b i t e dc h a r a c t e ro fi n f o 肌a ln l l e st 0e t i q u e t t e 锄dh i sp u r s u i to f 能e d o m ,s 0h e i i i w 锄t st op u r 叭e 孤e x p 锄d c d s p a c ef o ri i l i l e r 能e d o m c a 0z h i 黟e wu pi nt h ea n i l yw i t h l l i sf a t h e rs i i l c ec d h 0 0 d ,e x p e d i t i o nn o r t h 锄ds o u t l l ,b ew e l l - r e a dm ec o n 如c i 锄 c l 舔s i c s ,s c tag r e a tl i f ea i l l b i t i o n ,m 觚i f e s t e di i lm ew o r k si sab i g 、) l ,i d es p a c ef o rt h e p l l r s u i t ,a n dm ec o n 如c i a nt a ic h ic o n s i s t e n t d u r i n gh i sl a t e ry e a r s ,h eh a das p i r i tt 0 p u r s u et h ea s p i r a t i o n so ft h ep r e s s u r eb a l 锄c ea n dr e s i s t a n c e ,i nr e a l 时t h i n g sc 觚n o tb e 删e v e ds oh eb em e ti nm ew 0 缸t l l e 邮u i t o f 雒e x p a n d e df 0 肌o f l l i sl o 衄a no f m e p s y c h o l o 西c a ls t r i l c t i l r eo fs p a c e t h et h i r dc h 印t e re x 锄i n 铭t l 圮s t h e t i cc o n t ti nc a oz l l i ss p a c e :t l l e 锄o t i o n a l c o n t e n t 、阳r k so fc a oz h ir i c hd i v e r s 时o fs u b j e c tm a t t e r s ,am i x e da 仃e c t i v e ,m o d a l 伽l , m ep e 墒n n a i l c eo fv 耐o u st e “q u e s ,s u p e r b ,n l ec 锄研n gs p a c ei sl l i sa b u n d 锄t 觚d 伽lo fe r i l o t i o n c a 0 蕊a g g r e s s i v es p i r i t u a l l y w l l i l e a l i o w i n gt h e 舶e d o mo f u 1 1 i i l l l i b i t e dp e r s o n a l i 饥恤o u 曲m es p a c eu p 趾dr e n e c t e di i l 舭e x p a l l d e ds p a c eo f s p i r i t u a ld i m 饥s i o no f1 1 i sp e r s o n a l i t yt 1 1 ee x t e n l a lr 印r e s e n t a t i o n c a oh i 曲s p a t i a l d y n 锄i cs h o wh e r o i ca n dt e n a d o u sl i f e 如r c e t h es t a g g e r e d 硒册a t i o no f aj o i n ts p a c e f o r c ec a 0z l l i ,t b a c k b o n eo fah i 曲”s t y l e w o r l l 【so fa r ta e s m e t i c sh 趾y l l i ls p a c e ,觚 s t y l em e a i l i n gm a i n l yr e n e c t e di nt l l e 、) i r o r ko fe m o t i o n a li n t e n s i t y ,p e r s o n a l i t y 锄d t a l i t yo f ac l o c kc o n n e c t e d k e yw o r d s :c a oz l l i ;s p ea r t ;c a u s e s ;a e s t l l e t i c sc 0 n t e n t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里交的学住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酌课题有新酌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觏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袁示了谢意。 学位申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蔷名:,羞;壁壅置 :。2 d 奄、卑r 芦g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鍪名: 蕴;j 三堑舀 2 0 o 车r 月7 8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墨主骛 2 吖。年岁月3 日 引言 空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维度,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每个 人对于空间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我们在此讨论的空间限定于文学表现的 空间,指作品中作者对于外在自然场景的选取和空间顺序的独特感受。张三夕在 论诗中的空间感时说:“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之中,而诗人心中的世 界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每一位诗人都会在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万事万物的空间形 态的变化如大小、高低、方位、容量等等作出艺术的描写和反映。而且每一位诗 人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空间感,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艺术风貌。被 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在他的作品中也有大量的空间描写,他对于空间也有 着自己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曹植作品中所表现的空间具有鲜明的阔大高远的特点,这对于形成他作品的 艺术风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前人早有醒察,如沈德潜曾说:“陈思极工起 调 ,所举诗例“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在空间表现上都具有宏大壮阔的特点。方东树评曹 植作品“气体宏放,高妙恢廓固,也是以诗中物象宏大和空间局面的壮阔为着眼 点的。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篇评曹植的七启“取美于宏壮 ,“宏壮 着眼于曹植对于玄微子所处“大荒之庭 的阔大空间的描写。 目前学术界对于曹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平思想、政治才能、文学创 作、文学成就等方面 ,取得的成果十分丰富。但对于曹植作品中空间问题的关注, 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研究者偶有发现也只是略微提及,未能深入系统。如王 晓卫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 书,在第二章中以“魏晋作家的空间意识与孤 独情怀为题,将魏晋作家的空间意识与孤独情怀联系在一起,并从中体会魏晋 张三夕论苏诗中的窄问感,文学遗产1 9 8 2 年第2 期。 圆( 清) 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上,见王夫之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年版,第5 3 1 页。 囝( 清)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2 页 鲫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2 5 5 页。 四参看孙明君建国以来曹植研究综述,许吕学院学报1 9 9 6 年第4 期。 王晓卫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贵州人民i n 版社2 0 0 4 年版。 作家的创作心态及由此形成的作品的意境特征,认为曹植的空间意识与孤独情怀 在建安作家中最突出。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也提到曹植乐府和四言、 五言诗中的空间辽远、意象宏伟的现象,但他只是简略说明,并未深入分析。裴 登峰曹植诗歌意境美探析分三个部分探析曹植诗歌的意境美,认为曹植作品 中博大辽远、空阔苍茫的意境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动人的壮美。他所说的意境的博 大就是由阔大的空间构成的,是作为曹植作品形成壮美意境的一个因素存在。金 璐璐硕士学位论文曹植游仙诗研究 专节论曹植游仙诗中的时空问题,将时空 并列而谈,并对其时空表现作了划分,但论述中更多侧重于时空意象的构筑。以 上,学者们已经注意到曹植作品中的空间问题,但只是作为某个问题的一个构成 因素而提及。 综上所述,曹植作品的空间描写是一个存在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事实。他 对于空间的描写,受到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更多的是个人自觉追求的结果。 这种追求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钟嵘以“骨气奇高 来评 价曹植及其作品,历来受到公认。对于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历来学者说法不一, 我们认为空间表现的阔大高远的特点是曹植作品形成“骨气奇高 的风格特色的 内在因素之一。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曹植作品中的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空 间形态、空间背后隐含的心理结构的分析、及风格内涵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进 一步理解曹植作品风格的形成。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 l i 版社2 0 0 5 年版。 。裴臀峰曾植诗歌意境荚探析, 西北师范人学学报1 9 9 3 年第4 期。 金璐璐曹植游仙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 0 0 5 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曹植作品中的空间表现 空间在文学中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曹植之前的文学,早在庄 子秋水中就曾借“河伯 和“海若之间的对话讲空间的无穷性:“秋水时 至,百川灌河,泾渭之大,两溴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 天下之大美尽在于己矣 ,海若的话“天下之大,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 时止而不盈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署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 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 对河伯进行否定,其中中国一四海一天地的空间拓展给人 一种主体精神的自由伸张感。这里庄子只是借此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 了道家思想的内核。在楚辞中屈原所描述的主人公“朝发苍梧 、“夕至县 圃 、“上天入地 等带有明显主体意识的空间,是诗人“悲时俗之迫厄兮,愿 轻举而远游 的理想追求。 到了汉代,国家的强盛带来了人们心理上的极度膨胀,产生了一种宏达的、 傲视人间的强者心态。汉文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拓展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空间, 扬雄、司马相如等人的赋在实有宏大场景的基础上再现汉代的繁华,并着意夸张 想象出无限延伸的广阔空间。这是时代的特有心态在文人笔下的反映。汉末古 诗十九首中的文人,在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悟中咏叹人生无常,其中对空间辽远 的恐惧加深了他们的感伤情绪。 魏晋时期,曹操等人在“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 铭? ( 陈琳游览诗其二) 之类惜时建功意识的支配下,滋生出吞吐宇宙的 阔大胸襟。曹操的观沧海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都显 得那么渺小,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展现出一幅吞吐宇宙的宏伟 ( 清)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 9 6 1 年版,第5 6 l 页。 国( 清)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 9 6 1 年版,第5 6 3 5 6 4 页。 国( 宋)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第1 6 3 页。 回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第3 4 页。 安徽毫县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4 l 页 气象。当功业不得实现时,他们又转向仙界追求人世中不得实现的功业和长寿理 想,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游仙诗。以实有场景为基础对仙界时空进行假定,实现了 对现实有限空间的主观无限拓展。因此,魏晋时期的空间表现带有很强的虚构性, 是作家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而创设的。曹植正是在这种文学创作环境下, 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空间艺术视角。 第一节一以贯之的阔大空间 曹植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一样在前、后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题材内容 还是情感传达方式都存在明显的不同。然而曹植作品中既有始终如一的对于功业 的渴望和顽强的生命精神,又有同样开阔的空间展示。他作品中的空间多具有阔 大高远的特点,形成了独有的空间艺术。此节我们分别以前后期作品为例,来说 明曹植空间的这种特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前后期遵循一般的看法, 以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 2 0 年) 为界划分。 一、前期:虚实结合的空间 曹植前期的很多作品就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如公宴、侍太子坐、 斗鸡、登台赋、娱宾赋等以欢饮游乐为内容,诗中叙述游乐活动的 经过;而送应氏、赠丁仪、赠王粲、赠丁仪王粲、与杨德祖 书等属赠答唱和之作,以友情为主要内容对友人进行安慰和勉励,等等。换一 种角度来看曹植的前期作品,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很多景象的描写,而 由这些场景组成的空间具有相似的特点。笼统的说,在曹植前期的作品中,他所 描写的空间总体上显现出阔大高远的特点。 阔大的空间表象在曹植的很多诗中都有体现,如赠徐干开篇即言“惊风 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白日归西山的空间场景给人 一种苍茫、悲壮感,日落之后的天空中明月、繁星的相互映衬更是十分壮阔,奠 。本文所引酋植作品除特别注明外,均引自赵幼文曹植集校注。 4 定了诗中慷慨激昂的基调。送应氏一开始“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登 上“北邙坂 的目的是“遥望洛阳山 ,由登高获得的高度的提升带来的是眼前 视野的扩大。登高远望的视线将脚下的一切尽收眼底,一种开阔感由此实现。赠 丁仪以初秋景色起调渲染悲壮的气氛,篇中“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霖 雨成川的千里苦雨之景象阔大、流美。这些共同构成了他前期作品中空间的主要 特征。 让我们以赠丁仪王粲为例,看曹植诗中空间景象的阔大: 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山岑高无极,泾渭扬清浊壮哉帝王居! 佳丽 殊百城员阙出浮云,承露概太清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权家虽爱胜, 全国为令名。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丁生怨在朝,王子欢自营,欢怨非贞 则,中和诚可经 作者将行军所历地点一一叙写,函谷关的雄壮形成一种高大巍峨感。函谷、西京、 华山、泾、渭等实有地理空间的一路前行,空间由行军途中所历地点的增多而逐 渐扩大,它们在这里不再是纯粹的地理符号,而是联缀成浩茫空域。帝王居的宏 伟壮阔,高度超出于浮云之上的员阙和与天相摩的承露盘的高高耸立,与上四句 地面的广阔相互映衬,纵横叠错的空间产生一种高远阔大感。以下对皇佐天惠的 赞扬和友人的宽慰劝勉因气势的宏壮变得慷慨激昂,诗中空间气势的强大充满昂 扬的激情。 斗鸡诗为建安时期与应砀、刘桢等人同题共作。与应、刘二人作品相比, 曹植诗中有着明显的对于空间伸张的向往。试将三人作品比较如下: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 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 从朝至日 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选等群。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 弈非不乐,此戏世所珍。西( 应砀斗鸡诗) 国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第1 7 3 页。 5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嗔目 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啄,电击复还翔。( 刘桢斗 鸡诗) 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斗鸡 观闲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 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长得擅此场( 曹植斗 鸡诗) 应场之作将斗鸡缘由、场面、过程等一一叙写,叙述平实、流畅,整个过程集中 于众人游戏的时间与场景,时空真实平淡。刘桢的诗重点刻画了游戏过程中斗鸡 的动作细节,细腻、雄壮;整个过程中将视线紧紧凝聚于斗鸡,时间在斗鸡紧张 的奋战过程中流逝。 曹植之诗通过斗鸡场面、过程、动作等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动静交错,空 间范围由近及远,给人一种特殊的时空感受。“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一,“游 目一词将整个视野扩展在目力所及之处,放眼望去,歌舞美景尽收眼底,平面 空间中的动作、声音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动感。这是眼前真实的生活空间,但曹植 一开始就将整个场景比写有同题诗的应埸、刘桢放得更大。接下来作者交代了斗 鸡的缘由,“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将场景集中于“闲房这一具体范围, 整个眼前空间凝聚于此。“群雄正翕赫 以下六句,是对于斗鸡过程的描写,从 人的空间转向斗鸡的空间。斗鸡的凶猛及其在战斗过程中的细微动作表现,场面 热烈、活跃。战斗结束,胜负分明,胜利者发出得意的呜叫声“长鸣入青云,扇 翼独翱翔”,这声音经久不衰、高亢激昂,划破天际直入云霄,让人久久回味。 视线从眼前随声音的高扬转入万里高空,空间从地面到达了无限高远的天空,眼 前的热烈喧嚣变得空旷宁静而又不失生气。整个过程中,从目力所及凝聚于“闲 房,再从“闲房 中的胜利到声音划破天际,空间随时间的自然进程凝聚并扩 大,由眼前实有空间扩大并转向虚拟想象的高空。这是作者由鸡及人的联想,斗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第1 9 4 页 6 鸡的胜利,引发的是作者个人的向往,作者的凌云之志使鸣声入青云的夸饰因此 不被认为过于夸大。这是他不满足于眼前空间,从而想象将其放大的结果。 在这首同题共作的游戏诗中,应、刘二人只是就现实场景进行叙述,发表观 者对于斗鸡的赞美和游戏过程的享受;曹植则从斗鸡的英勇表现,联系到自己的 向往,为抒发凌云之志而转入更加宏大的空间,是诗人自觉的追求。黄节在比较 三人诗作后得出“未若陈思此篇之工也 的结论。从以上比较分析来看,曹植不 仅在艺术上更胜一筹,而且在情感内容和个人追求上拉开与应、刘的距离,这是 他追求阔大的空间带来的结果。 除诗之外,曹植早期的赋中多有登高创作的例子,登高的结果毋庸置疑是一 种眼前空间的开阔。如登台赋“聊登台以娱情,交代登台娱情的目的,这 里所登之“台即建安十五年冬曹操在邺城所建铜雀台。接下来叙登台之后所见: “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 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宏伟高峻的宫殿、两侧的望楼像浮游在天顶, 作者登上冲入云霄的华美台观向四周眺望,高高的飞阁连着西城仿佛融为一体。 雄壮宏伟的建筑、登高眺望的高度构成了这篇赋中阔大高远的空间。作于建安十 九年曹操东征孙权时的东征赋,开篇即“登城隅之飞观兮,望六师之所营一, “飞观指宫门的望楼之高像凌空而起,登上如此高度望六军所为,将一切尽收 眼底。游观赋创作目的仍然是游目自娱,“登北观而启路,涉云际之飞除, 北观指铜爵台,楼梯凌空而建仿佛若飞,其高度出于云际之上,登上如此高度俯 瞰大地,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自是无限辽阔的。这类登高为赋的创作,屡见于曹 植前期作品中,闲居赋、节游赋等也提到登高而眺,登上高大的建筑, 作者将所见景象在实有基础上进一步夸大,是此类创作的共同特点。这种登高行 为带来的眼前是空间的扩大,形成了曹植作品中空间的阔大特征。 此外,作于前期的七启中,曹植对玄微子住处的描写:“其居也,左激 水,右高岑。背洞溪,对芳林。冠皮弁、被文裘。出山岫之潜穴,倚峻崖而嬉游。 志飘砜焉,蛲蛲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其中的空间高妙恢廓。“大荒之庭 、 国黄节曹子建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5 页。 7 “天云之表 、“泱漭之野 等,都因作者奇幻的想象形成一种阔大的空间感。 文心雕龙杂文篇日:“陈思七启,取美于宏壮 ,刘勰“宏壮 的评 价即注意到了曹植在文中对玄微子住处空间的描写,感受到一种宏阔的空间美感。 因此,无论是诗还是赋,不管物象还是距离,也不论写实或想象,这些作品的空 间描写都显示出一种高大远阔的特点。由此说明,曹植前期作品中虚实相间、恢 宏廓空间的表现是一种普遍、自觉的艺术追求。 二、后期:虚拟想象的空间 曹植的后期生活,在经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他的创作 思想情调也因此大变。但从作品中的空间表现来看,后期创作与前期仍然具有相 似的特点。在后期的很多作品中,曹植的空间描写表现出高妙恢廓的特点,它们 往往与天地宇宙相延伸,这与前期空间的高远阔大是一以贯之的。 曹植后期创作中表现空间阔大的作品,如薤露行一诗以“天地无穷极, 阴阳转相因 开头,而“天地、宇宙是古人所能感知的最大空间” ,作者以此创 造一种浑浩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抒发“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的理想,让 人感受到其理想的博大,可与天地相延伸。吁嗟篇将转蓬的随风飘摇所经历 的空间“七陌 、“九阡 、“八泽 、“五山 、“东西南北”、“云中? 、 “天路”,用一种动态的、变化无常的运动体现出来,整首诗的空间意境宏阔。 诗中“七陌 、“九阡 、“八泽”、“五山 等也并非实有空间,而是作者为 了创造空间意境而想象的,以数字来极力夸写。浮萍篇“何意今摧颓,旷若 商与参”用宇宙中商与参两个星宿不能同时出现,来表现女子与丈夫的感情隔阂。 浩瀚的星空图景不正是一种宇宙空间苍茫的意境吗? 在求自试表中向明帝叙 说自己年幼时随父征战的经历“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 足迹遍布东西南北,以方位词来延伸空间;求通亲亲表中“臣闻天称其高者, 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 国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 l j 版社1 9 8 8 年版,第2 5 5 页。 。张三夕论苏诗中的空间感,文学遗产1 9 8 2 年第2 期 8 以无不容 ,天地无所不载、日月无所不照、江海无所不容,因此无论是空间范 围还是物象体积无不是以“大 为特征,所体现出的空间高大辽远的特点和虚拟 想象的成分十分明显。 曹植后期创作的大量游仙诗中,用奇特的想象渲染了仙境空间的恢宏阔大,形 成了高妙恢廓的空间特点。他的游仙诗是第一篇以“游仙”命名的诗歌,诗 的开头两句“人生不满百,岁岁少欢娱 交待了写作的缘由。“意欲奋六翮,排 雾凌紫虚。蝉蜕同松乔,翻迹登鼎湖。翱翔九天上,骋辔远行游”即是他运用想 象构想仙界的种种活动,奋六翮、凌紫虚、登鼎湖、翱翔九天、骋辔远游等一系 列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高度非同寻常。“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玄天渚, 南翔陟丹丘 东西南北的空间辐射范围,将传说中的地点和景物一一叙写。用方 位词东、西、南、北辐射来扩展空间广度,扶桑伸展、登上丹丘的高度又使空间 向高处延伸,整体上形成了高远阔大的空间意境。再如远游篇: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乘浪相经过。灵鳌戴方丈,神岳 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仰首吸朝霞。昆仑本吾宅, 中州非我家。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诗中洪波、大鱼、巨浪、灵鳌、神岳、朝霞、昆仑等物象都以宏大为特征。在普 通人的世界里,朝霞远不可及,诗人“仰首吸朝霞 的高度远非世人所能想象。 “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昆仑山为五岳之一,它巍峨高大的形象深入人心, 作者将昆仑说成是自己居住的地方,以此否定现实生活空间中州的狭小。这首诗 以物象的宏大构成了壮阔恢弘的空间,方东树评此诗“气体宏放,高妙恢廓,胜 景纯。景纯警妙,而局面阔大不及此 。景纯即郭璞,他以游仙诗扬名后世,游 仙诗的境界因为神话因素多阔大恢宏。方东树认为曹植此篇境界阔大超过郭璞, 曹植诗中空间的宏阔自然可见。仙人篇“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用“四 海 和“九州”指代现实中的生活地域,以其局促和不知所往,表明自己想要一 个更大的活动空间;同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用“五岳代指现实世 界,站在仙人的生活空间俯视人间大地发出对于人生的感慨。其他如升天行、 o ( 清) 方东树昭昧詹占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2 页 9 五游咏、平陵东、苦思行等游仙诗中所描写的空间、景物也多高大 宏伟,在空间表现上都具有宏大壮阔的空间特点。总之,游仙诗以一种虚构想象 的形式塑造了阔大恢弘的空间境界,是曹植后期作品中空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曹植前、后两期的作品虽然在内容和思想情感方面 存在很大不同。但以空间艺术为角度,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无论实写还是虚构, 总体上呈现一种以高大广远的特征。这是诗人前后期除情志之外的又一个一以贯 之的内容,体现了作者不变的艺术追求。 第二节阔大高远的空间形态 曹植空间艺术的形成,是他自觉追求的结果。如上节分析,正因为他前后期 作品具有一以贯之的空间特点,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发现一些前后期空间构 成的共性。他对于空间的表现,往往从大处落笔,或者用极大的数字,或者选取 宇宙中巨大的自然物,或者视线急转,或是高远空灵、无限伸展,或者起伏跌宕 而形成空间张力,以此形成壮阔宏大的空间。本节试从以下四个角度,展开说明 曹植作品中阔大高远的空间形态。 一、地域宽广 空间的阔大往往是由于作者选取辽阔的地域环境进行描写,曹植作品中的空 间跨度之广常常借助于数字来完成。由数字所组成的空间从数量上给人一种巨大 感,具有极大的空间跨度。它们反复出现在曹植作品中,如“四海 、“五岳、 “七陌 、“八方 、“九阡 、“九州、“千里、“万里刀等以数字所组 成的庞大范围形成一种阔大的空间感。这些数字有些是习惯用法,大多用来指代 庞大的地域空间,而非精确地实指。 “四海”、“五岳 、“九州 等最早都有具体所指的对象,如“四海最 早用来指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九州”据黄节注:“周礼职方志日:东南日扬 1 0 州,正南日荆州,河南日豫州,正东日青州,河东日衮州,正西日雍卅i ,东北日 幽州,河内日冀州,正北日并州。九州者,九方之州也。在曹植的作品中, 它们不再精确指向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成为一种辽阔地域的代称,泛指全国各 地的广大领域。曹植作品中用到“四海 的例子,多泛指全国各地。如上节分析 到的赠丁仪王粲这首诗,开头作者将从军所历地点一一铺写,形成一种空间 动态延伸的张力。“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两句,“四海 指的是全国范围 内,范围之大让人感觉到作者博大的眼光和胸襟。赠白马王彪中在“心悲动 我神,弃置莫复陈 的伤痛之后,转而劝慰白马王曹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 邻 ,将“四海”与“万里 并用,显示出一种大丈夫四海为家的胸怀,体现了 作者雄伟的志气;仙人篇中有“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的感慨,“四海 和“九州 并称,泛指现实生活中的全国各地。但即使如此广大辽阔,作者仍然 感觉到局促不知所往,他想要的是一个更大、更开阔、超越现实的活动空间,因 此他表示“愿得凌云翔 ,过一种像仙人一样凌云飞翔的生活,飞翔世界里的自 由和开阔远非现实世界能比。五游咏中“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九 州 同样代指现实的生活空间。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以“五 岳”的高大巍峨代指现实世界,诗人站在仙人的世界俯视人间大地,发出人生如 寄的感慨。作者用这些具体指代的地域空间代替现实生活的世界,经常发出局促 和不知所往的感慨而追求更宽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他作品中辽阔的空间跨度。 一些习惯用法如“八方、“千里、“万里等都是极言空间范围之大, 在曹植的作品中出现频繁。如泰山梁甫行开头两句“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 雨 ,四面八方的空间辐射,千里辽阔的地域范围,空间幅度之大极言天地之广 阔,借以反衬边海人民生活的困苦。五游咏中“逍遥八舷外,游目历遐荒 , 余冠英注日:“八纥指地上极远的地方,淮南子地形训云:九州之外乃 有八殡,八殖之外而有八纥,八纥之外乃有八极。这是古人的想象,并非实有 其地。 天下九州之外有八殡、八殡之外有八纥、八纥外有八极,这种想象中层 。黄节曹子建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8 0 页。 。余冠英三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6 年版,第6 4 页。 l l 层叠套的空间结构越远则越大,“八纥外 的空间之大任人想象。送应氏其 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杂诗其一“之子在万里,江湖回且深 , 其五“将骋万里鲨,东路安足游 ,其六“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 橘赋 “播万里而遥植,列铜爵之园庭 ,九愁赋“野萧条而极望,旷千里而无人 等等,通过一系列“千里 、“万里 的庞大数字来表现一种极为辽阔的空间地 域,形成了曹植作品中巨大的空间跨度。 古人在用到“五”、“七 、“九等数字时,并非指实际的“五个 、“七 个 或者“九个 ,而是以它们来表示很多的意思。曹植的作品中,有一些数字 继承了古人对数字的这种用法。如吁嗟篇中“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 “飘砜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曹植连用“七陌 、“九阡 、“八泽 、“五 山 等,形象的表达了转蓬随风到处飘荡的孤苦经历。黄节的注说:“风俗通日: 东西日陌、南北日阡。 阡、陌皆指道路。这里的“七 、“九 、“八 、 “五一并不是具体的数字,是作者为了突出转蓬的艰辛而虚设的,极言其多。东 西南北的空间飘摇、高山沼泽的联翩不停,将转蓬所历空间范围之广通过这一串 数字表现出来。 二、视线遥远 放远视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登高和仰望。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登 高望远的经验体会。登高获得的是一种空间高度的提升,将视线放得更远从而看 到遥远的地方。抬头仰望,则能将高处空间内的一切尽收眼底。因此,曹植作品 中由这两种行为所形成的空间也具有开阔高远的特点。 l 、登高望远 由登高放远视线获得一种更开阔的空间感受。曹植的作品中有很多登高遥望 的例子,通过这样一种放远视线的方法形成了他作品中辽阔的空间。如送应氏 开头“步登北芒阪,遥望洛阳山,登高遥望不仅是一种高度的提升,更将视线 放得无限遥远,因此所见空间具有更大的膨胀性。借助于视线的远,获得一种空 。黄节曹子建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9 0 页 1 2 间的开阔,形成空间的扩张。杂诗飞观百余尺一开始作者就居高临下“飞 观百余尺,临牖御灵轩 ,“百余尺 的高度只是种虚指,即言飞观之高,站 在如此高度凭窗远眺,所以能纵目千里之外尽收眼底平原,形成空旷辽阔的空间。 上节已经提到的斗鸡诗开始“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虽然不是登高而 望,但放眼望去歌舞美景尽收眼底,整个空间视域扩大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极目远望的空间,也具有极大的广阔性。 曹植的很多赋与游览有关,因此写到游览时总会有登高远眺的行为。除上节 已经提到的例子外,节游赋中称赞邺城宫殿的宏伟“览宫字之显丽 ,以及 “三台( 铜爵、金虎、冰井) 的高大,“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于城隅,登 上高高的阁楼“亢高轩以回眺,缘云霓而结疏。仰西岳之崧岑,临漳滏之清渠 。 登高轩的目的是四望,他所见到的景象是高阁上仿佛与云齐构的窗子,仰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