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蕴含了先秦时期丰富的民俗文化内 涵。本文以主要创作于西周时期的雅 诗为中心来综合研究西周社会的民俗, 以期展示当时社会真实的风俗面貌 论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关于民俗文化的几个概念,回顾当前诗经 民俗文化研究的现状并阐述了研究二雅中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论文主体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至第五章,以诗经中的 雅诗为中心,结合同时期的相关文献,分别描述了西周时期农耕民俗、饮食 民俗、建筑民俗、服饰民俗和婚姻民俗的各个层面 第一章,西周时期的农耕民俗本章介绍了周人农耕中农业生产技术层面的 民俗,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祭祀民俗以及由此体现的周人的实于精神和严谨精神。 第二章,西周时期的饮食民俗本章描述了周人饮食中与饮食相关的物质和 社会民俗并分析了饮食民俗中所体现的周人的崇美倾向和重礼原则。 第三章,西周时期的建筑民俗本章论述了周人建筑中房屋建造方面和道路 建设方面的民俗,以及由此体现的周人的含蓄内敛的品质和坚忍不拔、锐意进取 的精神。 第四章,西周时期的服饰民俗本章介绍了周人服饰中服装的样式,首冠, 足履的特点,阐释了服饰中的地域情结,等级差异,审美标准和崇拜心理。 第五章,西周时期的婚姻民俗本章描述了周人婚姻中婚姻制度层面的民俗 和生育民俗,分析了这种民俗中所表现的以人为本的生命精神和男尊女卑的社会 观念 第三部分:结语。重申我们从民俗的角度研究诗经重要性就是为了能更 多层次,更多角度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二雅西周民俗 n a b s t r a c t i nc h i n a , t h eb o o ko fs o n g si st h ee a r l i e s tp o e t r yt h a tc o n t a i n sm u c hf o l k c u l t u r a lo fir e q i nd y n a s t y t h i st h e s i sb a s e do nt h ee l e g a n c e ( 雅) p o e t r yw h a ti s c r e a t e d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a t t e m p t e dt os t u d yt h ef o l kc u l t u r e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t o s h o wt h et r u ec u s t o mi nt h a tt i m e t h i st h e s i si sc o m p o s e do ft h r e ep a r t s : p a r to n e :t h eg e n e r a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ds e v e r a lc o n c e p t sa b o u t f o l l 【c u l t u r e ,r e v e w e do nt h ec o n g n ts t u d yo ff o l kc u l t u r eo ft h eb o o ko f s o n g sa n d e x p o u n d e d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t h ef o l kc u l t u r es t u d yo fe r e l e g a n c e p a r tt w o :t h em a i nb o d y , w h i c hc o n s i s t so ff i v ec h a p t e r s b a s e do i lt h ee r e l e g a n c ea n d t h er e l e v a n tl i t e r a t u r eo ft h e & i mt i m e ,f r o m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t ot h e f i f t h ,e a c hc h a p t e rs e p a r a t e l yd e s c r i b e da l la s p e s t so fx i z h o ud y n a s t yt h a tc o n t a i n s 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f o l k , c a t e r i n gf o l k ,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f o l k , c o s t u m ef o l ka n dm a r i t a l 向l k 1 n l cf i r s tc h a p t e r , 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f o l k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i ti n t r o d u c e d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f o l l d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a n dw o r s h i pf o l k ,m a n i f e s t e dt h a t t h e p e o p l ew a sp r a g m a t i ca n ds t r i c t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 t h ec a t e r i n gf o l k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i td e s c r i b e dt h em a t e r i a l a n ds o c i a l f o l ko fc a t e r i n g ,a n a l y s e dp e o p l e sa d v o c a t i n go fb e a u t ya n de t i q u e t t e p r i n c i p l e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 , 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f o l l 【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i td i s c u s s e dt h eh o u s e a n dr o a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h o w e dt h a tp e o p l ew a ss u b d u e da n dp r o a c t i v e t h ef o r t hc h a p t e r , t h ec o s t u m ef o l l 【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i ti n t r o d u c e dt h ef e a t u r e s o fc o s t u m e s s t y l e ,h a t sa n ds h o e s , e x p l a i n e d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c o m p l e x ,s o c i a le s t a t e d i f f e r e n c e ,a d v o c a t i n go fb e a u t ys t a n d a r da n dw o r s h i p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h ef i f t hc h a p t e r , t h em a r i t a lf o l ki n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i td e s c r i b e dt h em a r i t a l s y s t e mf o l ka n df e r t i i i t yf o l i 【,a n a l y s e dt h el i f es p i r i tt h a tb a s e do np e o p l e sr e q u e s t a n ds o c i a lc o n c e p t st h a tm a l li ss u p e r i o ra n dw o m a ni si n f e r i o r p a r tt h r e e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 i ti s n e c e s s a r yt os t u d yt h eb o o ko fs o n g sw i t h f o l k l o r e ,a n dt h e nw ec a nu n d e m t a n d i t s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i nm u l t i l e v e la n d m o r ea l l 鲥e s k e y w o r d s :e re l e g a n c e ;x i z h o ud y n a s t y ;f o l k l o r e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业鏖丝日期;旦2 :堡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哞叁l 至导师签名:缝查番日期:里z :童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绪论 关于民俗文化的几个概念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度,自古以来,国人就非常重视文 化和生活,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古代社会的民俗事象,或以口传,或以 文载,或以约定俗成的模式流传诗经 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充分 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民俗文化诗经 “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 是歌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民间生活文化传承的记录。其民俗之价值是十分重要 的”o 所以,我们重读诗经,意在再现和演绎当时社会的种种民俗事象但 是,要正确研究周代民俗,需要对几个较易发生混淆的概念先有一定的了解 ( 一) 民俗 民俗,顾名思义就是民间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民俗学最初由英国学者汤 姆斯于1 8 4 6 年创立,它的英文全称。f o l k l o r e ”,最初指民间的知识和学问,现 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是从国外引进,但是在中 国,民俗事象的存在却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民俗”一词最早在先秦典籍中出现, 礼记缁衣云:“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o 周礼中也对何为“俗”作 了分析:。俗者习也,上所化日风,下所习日俗”班固进一步指出:“凡民函五 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 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o 古人认为,风俗包括了上至君王下至民众的不 同社会风尚和生活习惯,是在自然和人文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古人在探索 这些概念的定义时,并没有很好地区分风俗和民俗,所以后人对这两个概念的界 定存在不少歧义民俗和风俗的研究对象都极为博杂,几乎涉及精神和物质层面 的所有内容,但它们也存在区别,程蔷认为民俗学即是对风俗史的深入和理论化, 她说: 风俗史的主要职志,是尽可能系统、忠实地描绘各类风俗习惯的历史发展,考订 与描叙是它们的主要手段而历史民俗学虽然也离不了对风俗习惯的梳理与描述,但 张紫展,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浙江人t 是t t 版社,1 9 8 5 年版,第1 9 2 页 朱彬,礼记训纂 。中华书局,1 9 9 6 年版,下弓l 札记同此 班固,汉书地理志 ,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第1 6 4 0 页 诗雅 与西周民俗研究 其主要目的却在于对它们作理论分析。它是民俗学体系中理论性更强的一门学科如 果说风俗史研究允许以弄清楚。是怎样的”而止步,那么历史民俗学则需要继续前进, 探索。为什么会这样”或“这说明了什么”等问题o 这也说明了风俗和民俗的区别在于风俗是一种现象,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民 俗事象,而民俗则是对风俗的高度提练和深化,包括了民俗事象以及民俗事象形 成的背景、成因以及说明的问题等本文选择以民俗为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种认 识,试图在努力探源风俗的本来面貌的同时,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等 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民俗在我国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古人很早便开 始了有意识地对民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礼记王制中有“命太师陈诗,以观 民风”的记载,汉书 上亦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 正也”o 统治阶级对风俗的重视是因为风俗对其治国安邦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应 劭在风俗通义) 序中说:“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o 树立符合伦理 标准的风俗是政治教化的重要手段采风集俗是为了。广教化,美风俗”曲( 苟 子王制) 这也是巩固王朝统治,进行伦理教育的必要手段。实际上,采诗之 风在周代已经盛行,周人对民问歌谣进行收集并整理成书面文字,诗经中的 很大一部分作品就是源于采诗 以雅诗研究西周社会的民俗首先要解决便是民俗文化的阶级性的问题。 原有的传统观念认为,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其研究对象是下层社会,劳动 人民钟敬文首先打破了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他在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 的工作一文中谈到民族与阶级的问题时说:“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 泛的共同性,它不仅限于哪一个阶级”,他还说,民俗是全民族的,即全民共有 的,如果仅仅因为民众占了人口的大多数而认为上层社会没有民俗是不合理的。 o 钟先生既肯定了民俗的普遍性,同时又强调了它的阶级性,他认为民俗应该是 一种全民族的文化现象,虽然它有阶级和地域的差异,但也不能因此否认上层社 会不存在有民俗现象乌丙安对此非常赞同,他说,“在我国,民俗学不仅以占 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动人民的文化为对象,同时也兼顾其他的文化”o 承 认了民俗的全民性国外著名民俗学家邓迪斯定义民俗之“民”时也说: 程瞢,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8 页 班固,汉书艺文击 ,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第1 7 鸺页 应肋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舨,第3 页。 e 先谨,苟子集解 ,诸子集成 ,卜海书店,1 9 8 6 年影日j 奉,第1 0 8 页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一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7 l 页 鸟婀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8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f o l k 可以用来指任何人类的群体,只要这个群体至少有一个共同点至于这个联系 群体内部各个体的共同点究竟是什么则要看具体情况它可以是相同的职业,语言, 也可以是共同的宗教,等等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因为某种理由而结成的群体必须有 一些它确认为属于自己的传统。 他认为只要有一个有共同点的群体,有属于自己的传统就能成为民俗之“民”, 民俗应当属于所有人,而不是限于某些时代或某些阶层这些国内外的民俗学家 在研究民俗之“民”时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民俗之“民”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共 同体,具有全民性民俗定义的科学化,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民俗事象 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民俗并不只存在于下层社会中,中层和上层社会同样有民 俗文化的踪迹。有研究者指出: 如果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进行分析,确实可以根据它的创造者、拥有者、享用者社 会地位的不同而将其相对地区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这三层文化之间有种种的差别 甚至某种对立。但这三层文化并不是绝缘的,互不交往,互不相通的,它们之间又存 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民俗就是沟通它们,将它们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桥梁许 多民俗根本不分等级,不分阶层而为一个民族的全体所共有。o 各个不同层次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民俗将它们的共同点联系起来,成为表 现整个民族特点的文化。民俗文化不只是下层民众的创造,它在士人阶层甚至是 王公大臣中同样广为流传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又表现了作为一个群 体的某些相同之处。从这种意义上说,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是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高度凝结。据此,我们在研究西周社会民俗的时 候,应该全面掌握其整体的民俗资料,鉴定雅、俗文化的共通之处以分析周民族 的精神特质。晁福林在论先秦时期的民与俗一文中谈到先秦时期的“民”时 说,“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中期以前,社会上还没有多少独立于氏族之外的民, 所以那个时候的民俗实即族俗,亦即氏族( 或宗族) 成员之俗。”国他认 为先秦时期的“民”包括了整个氏族( 或宗族) 成员,所以当时的民俗也是整个 氏族( 或宗族) 的共同民俗,而不单是下层民众之俗,进一步将先秦之“民”扩 大为整个氏族成员。所以,我们研究西周社会的民俗如果把范围限定于主要表现 阿兰邓迪斯主编:民俗研究( t h es t u d yo ff o l k l o r e ) ,e n g l e v o o dc 1 i f f s ,1 9 6 5 年版,第2 页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咧民俗咯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6 年舨,第1 3 - 贞 晁福林,论先秦时期的民与俗,民俗研究 ,2 0 0 2 年第1 期,第1 4 5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地方风俗的国风 的话未免过于片面。诗经中描述西周贵族生活的雅 诗当中表现的上层民俗与下层民众之俗有很多交集的地方,这些共同的特点恰表 现了周民族的族俗。较之国风而言,创作于西周时期的二雅特别反映了 这一时期的民俗文化,故以雅诗为切入点研究西周民俗正是运用了民俗对象 全民性的观点做支撑。 ( 二) 礼仪 与民俗相对的是“礼仪”在礼乐文明兴盛的西周社会,礼仪规范和制度方 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周公制礼作乐,明确礼制文明的重要性,以后各朝代 都非常重视对“礼”的提倡和发展。礼记、仪礼 、周礼就是专门记载礼 仪的经典实际上,在商周时代,礼与俗常常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宋镇豪分析 说,。礼源自原始先民对自然神祗及人鬼的崇拜习尚与相关的祭祀仪式,久之演 绎为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系列较固定的行为准则。”o 礼的本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 民间的各种风尚习俗,而风俗上升至制度化、人伦化以后便成为了礼在西周社 会,对祖先神灵的信仰与崇拜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依靠对神的祭拜来支 撑起对生活的信心以这种信仰体系为基础,形成维护社会秩序、等级观念的 “礼”故礼记运礼也说:“礼者,傧鬼神,考制度也。” 民俗就是礼的本源、民间形态广义的民俗包含了一切的风俗习惯,其问也 有礼俗礼与俗是相融交替的,俗加以约束和规范便化成为礼如民间婚俗中有 无媒不婚的习俗,卫风氓即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男女成婚,一定要 有媒人前来提亲,而这一风俗上至婚礼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礼记 曲礼谓:。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婚礼中的很多环节都必须由媒人来传递 信息帮助完成。慢慢地以媒为中介的习俗成了大家必须遵守的一种规范了。故札 记坊记日:“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放男女 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俗加以整合和规范便形成礼,而礼在长期的社会交融 中也可能化而为俗。如盛行于西周社会的“乡饮酒礼”,礼记射义云:“乡饮 酒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仲尼燕居) 亦云:。乡射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都 说明行乡饮酒之礼之意在于尊老、敬老。这些繁文缛节不断衍化,发展到今天的 宴席则成了一种自觉维护的习俗和风尚,宴会上的上席,上位往往是留给长者, 尊者,由于时代的磨合和观念的转变,这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这就是所 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 海文艺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谓的“化礼为俗” 礼与俗相交相融,彼此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礼是阶级出现以后,统治阶 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便将有些民俗固定化、程式化、复杂化以形成一定的社 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作为全民遵守的法则杨向奎在谈论礼的起源问题时说:“礼 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在当时,人们有一系列的传统习惯,作为全体氏 族成员,在生产、生活的各种领域内遵守的规范等到阶级和国家产生后,贵 族们利用其中某些习惯加以改造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礼仪,作为稳定阶级秩序 和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口 总而言之,民俗是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而约定俗成的,是自觉形成 和自觉维护遵守的一种行为方式,为大家所公所,是一个民族不可任意更改的行 为规则和文化规范而礼是风俗习惯的制度化、程式化,是用外在的仪式、礼节 包装起来的民俗,是在一定场合下所必须遵守的行为方式,其作用是帮助统治阶 级。以驭其民”o 二 诗经民俗文化研究的现状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是以周民族为中心包括中原1 5 个地 区的民风民情的汇聚之作诗经融合了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 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它为后世的文学、 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以及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土壤中的早期产物,一直都是历代学者讨论和关注的 焦点。然自孔子论诗以后,后辈儒家学者更重视的是诗经的实用价值,从政 治教化方面注解和评论诗经 的作品更是浩如烟海。闻一多在匡斋尺牍中 评论这种现象说: 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三百篇作了政治的课本;来人稍好一点,可拉着道学不放 手一股头巾气;清人较为客观,但训诂学不是诗;近人囊中满是科学方法,真厉害。 无奈历史难物史观的与非唯物史观的,离诗还是很远。明明一部歌谣集。为什么没有 人认真地把它当文艺看昵! 杨向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2 3 5 孤 周礼抖疏) ,i 。三经洼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6 4 6 页 闻一多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2 4 2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诗经一直被看作是经学的附庸,政治功利的工 具直到近代,有关诗经) 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探讨才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和 重视,并开始运用各种方法对诗经的文化内涵进行疏理。而此时,正值国内 民俗学大热,民俗学的引用为诗经 的研究创造了新的视角周蒙认为,文学 作品就是对社会生活的折射,“而所谓生活的具体化内涵,又表现为社会习俗、 风土人情、精神心理等文化风貌因此,以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 作品包括诗经) 在内,就应当而且具有表现民俗文化的价值” 从民俗角度来研究古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读者多方面多层次地理解文学作 品的内涵钟敬文在谈到民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时指出: 民俗学之所以能在更大范围内与古典文学联系起来,是由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社会 习俗的关系所决定的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社会生活,因此哪里就有相应的社会习 俗文学的特点是用形象反映民众的社会生活( 包括思想感情) 因为人们的生活中到 处都存在着社会风俗、习惯及有关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形象地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 就必须以具体的生活样式来表现如果离开了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就不免显得 抽象了9 我们以民俗学来研究诗经能使读者从另一种视角对诗经的文本获得更深 刻的认识。 提供了一种新的方 法和视角。继而又有法国学者格拉耐,他的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一书从社 会学、民俗学的角度研究诗经,论证了民众歌谣与季节祭礼的关系,阐发了 这些歌谣的宗教与社会功能。格拉耐说: 根据高尚的宗教思想的推敲,或以虔诚的稽古学者们再构的仪礼的法则和润色的 事实来解释诗经的歌谣,是非常危险的解释诗经应该尽可能地根据诗经 本身来解释要注意了解未被润色的事实绝不能用从事实转来的同时又与事实毫无 关系的思想、法则来考察事实o 他从搜集到的大量民俗资料出发结合诗经 时代的季节性特点,还原诗经 的原始艺术,他认为歌谣与民俗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歌谣在其经典的正统 性的背后表现了隐蔽的古代习俗。” 他的论证告诉我们,诗经中蕴含了丰富 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也正是这一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活动,法律规则, 思想体系等方面的见证 此外,还有日本的i 刍j l l 静的中国古代民俗一书该书对中国古代的民俗 进行探源溯流的研究,指出:“作为诗经 的解释方法,民俗的视野极为重要, 这一点几乎是不言自明的。”呵见,用民俗学的方法研究诗经,已开始成为 诗经 学者的共同课题。 2 0 世纪4 0 年代,我国学者闻一多也开始从民俗学、神话学的角度来阐释诗 经的文化内涵。说鱼、姜螈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就是这 类研究的代表作姜嫖履大人迹考以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民俗现象为立证 基础,为“履帝武敏”,感孕生子的神话现象找到了一种合理的解释。他认为生 民一诗中,姜嫁履帝迹于畎亩中即象征田睃之舞,天帝在前引导,姜媒在后跟 从,相继践踏于畎亩之中,象征耕田当时实情,只是耕时与人野合而有身孕, 后人讳言野合,就用履帝之迹,感孕而生这样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来掩盖。高 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以训诂学、文字学结合神话学、民俗学对诗经的侯人 和辍竦篇进行释义,对“鱼”、“蛴”的文化内涵作了详尽分析,指明了神话 转引自周蒙的诗经民俗文化论 。黧尼江教育i l :版社,1 9 9 4 年版,第5 页 格拉耐著,张铭远译,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 ,上海文芝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2 5 页 格拉耐著,张铭远译,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 ,上海文艺j i ;版社,1 9 8 9 年版,第1 4 2 页 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4 3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中神女传说的由来及其变化闻一多先生采用的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我国诗经 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脱离了封建经师赋予诗意一层伦理道德的光环的俗 套,更注重从诗文本出发,对诗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探讨。 之后,孙作云秉承了闻一多的研究方法,他的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就是 从史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重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探讨西周的社会性质,其 中诗经恋歌发微一文更是以风俗为线索,以民俗方法研究诗经中的恋歌。 他发现很多的风俗、典礼已经在诗歌中形成了一种专门性的术语,成为一种独特 的文化现象,而追述这些风俗,也能对诗经中的恋爱隐语一一破解。继孙先 生之后,赵沛霖的兴的源起同样采用民俗学的方法,揭示了图腾崇拜、生殖 崇拜、社树崇拜等宗教观念与原始兴象的关系,从民俗学角度对兴的起源作出了 详尽而充分的揭示,解决了“兴”的起源的问题“原始兴象及其所体现的习 惯性联想是兴形成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他还指出了兴在诗歌中 的作用,他认为“在由无数具体的原始兴象积淀为一般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的兴 以后,这种引入( 客观物象的观照态度引入诗中) 对于诗歌艺术的发展也就 越发突出。”o 他研究当时社会的民俗,解释了各种兴象的原始内涵,将其还原到 最初状态,这使得我们对各种现象能有准确地把握例如,他在谈鸟的兴象时, 追述了以鸟为他物引起有关怀念祖先和父母的所咏之词的原因是因为最初有一 定的宗教观念内容为基础以鸟类为图腾崇拜的宗教观念赋予了其一定的超现实 的宗教意义,鸟类兴象的宗教观念就是其被移植和运用到诗中的结果。 学者的开拓,发展了以民俗学研究诗经的方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对于这种方法的运用尚未构成理论和体系研究 者往往单一地就某一种民俗现象进行片段式地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诗经 的民俗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以李湘、徐华龙、周蒙、王巍等为代表。 李湘在中州学刊上发表的民俗研究与 研究说狐、茅( 1 9 8 8 年第一期) ,( 1 9 9 2 年第五期) , 与中华葫芦文化论匏瓠应用系列 ( 1 9 9 5 年第五期) 等一系列论文和1 9 9 5 年1 2 月由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 专著 特定名物应用系列新编,都是他多年研究诗经民俗文化的成 果他在 “风雨”应用系列一文中对“风”、“雨”分别进行探源溯流, 分析了这二者为什么被用来象征欢合。李湘对诗经中的民俗现象提出了自己 独到的见解,深刻而精辟。同时代的徐华龙有国风与民俗研究一书,开始有 。赵沛霖,必的源起历史的积淀0 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i i i 版社1 9 8 7 年版第2 4 9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系统地做整理工作该书以一些现存的风俗习惯与先秦时代的风俗习惯相比较, 解析了“国风”时代风俗的产生、发展及其存在的意义,重点讨论了国风中的生 产、交通、居住、饮食、服饰、审美、歌舞、崇拜、祭祀、婚姻、生育问题,展 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风俗和人们的思想感情。他的有关国风民俗的论述成果及其 研究方法对后人的研究都非常有帮助,唯有欠缺的是,论述不够深入 比较而言,周蒙的诗经民俗文化论 是一部以民俗学研究诗经) 的集大 成之作,较为系统地全面地对 (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和韩奕 ( “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中所提到的婚姻六礼之一“亲迎”,在召南鹊巢、 齐风著和郑风丰 等国风 的诸多诗篇中都有同样的反映由于统 治者的权威,其所遵循的礼俗或强制或潜移默化而为其周边地区的人所吸收。这 也正是说明了民俗文化具有传播、传承的特性所以,在研究西周社会的民俗文 化尤其是婚姻民俗的时候,应将二雅与国风 中的相关作品联系起来作综 合研究,以增强事实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以二雅为基本出发点,综合同时代的其它文献以及西周社会的出土文物 尽可能地展示西周社会的真实风俗面貌是贯穿本文的写作宗旨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第一章生民、大田等诗和农耕民俗 尚书诏告载:“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日, 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 敢知日,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 命”o 周朝建立之初,曾历数殷商之罪,最终认为商之所以亡国是因为其德行丧 失,而商无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忽视农业的发展,“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 生则逸,不知稼樯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 ( 尚书无逸) 商末诸王德行败坏,贪图安逸,不顾农业生产以致亡国,故周 公告诫成王:“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樯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尚书 无逸) 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故君王要体恤民情,重视农业的发展。这种 重农的传统源自后稷。 后稷为周之始祖,率领周民族创业,发明了种植并发展了农业生产,被后人 尊称为“农神”、“谷神”史记周本记载: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 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口 这段话说明后稷自小便会种植,具有这方面的天赋。虽然这种表述具有神话的色 彩,但说后稷擅长农耕种植却是可信的我们在 提到的就有“荏菽” ( 大豆) 、“租”( 黑黍) 、“桎”( 黍的一种,一个黍壳中有两粒黍米) 、。糜”( 谷 子的一种) 、。芑”( 白苗高粱) 等,另外豳风七月) 中还提到。黍”、“稷”( 高 梁的一种) 、“禾”( 粟) 等,这些主要的粮食作物传承发展有些甚至仍为今天的 人食用西周时候的粮食品种较之夏商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多,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是周人经常思考的另一重要问题。在农业生产技术层面他们不断地通过提高耕作 技术和改造农田来改良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其更好地生长围绕着这个中心, 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层面的民俗,生民、大田、甫田、良耜) 等诗都从不 同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些民俗。 ( 一) 提高耕作技术的制度 生民中关于后稷的描述非常离奇,但“姜嫖生后稷,以及后稷种植庄稼 的神话故事,并非愚昧无知的产物,它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并进而征服自然, 支配自然,以达到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发展生产的目的。”。后稷对农业的热爱 是鼓舞周人进行农业生产的原动力,而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周人也不断地从选 种,育苗等生产过程中总结经验,从生产工具、气候时令等客观物质条件发现规 律,总体提高他们的耕作技术。 小雅大田云:。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各乃事。”郑笺:“将稼者,必 先相地之宜,而择其种”朱熹诗集传也解释说:“种,择其种也,戒饬其具 也。”o 这说的就是选种,修农具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粮食 的收成,所以周人慎重选种,注意分辨种子的优劣大雅生民:“诞降嘉种, 维柜维桎,维糜维芑。”说的也是后稷选“嘉种”,以保粮食丰产所谓“嘉种”, 不仅要挺直饱满“既庭且硕。”( 大田) 而且要内含生气“实函斯活。”( 周 陈伞方,周原与尉文化 ,l :海人民 i ;版社,1 9 8 8 年版第7 0 页 局赣,诗鲐民俗文化论 ,黑龙江教育j i | 版社,1 9 9 4 年版,第2 0 - 贞 朱熹,诗集传 。卜海古籍i j 版社1 9 8 0 年版,第1 5 7 页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颂载芟) 干瘪的种子绝对不可能成就丰收的景象。 下种以后,要对禾苗精心培育生民中对各农作物的生产情况有一段生 动的描写:“艺之荏菽,荏菽旆旆( 盛长貌) ,禾役槌穗( 穗沉甸下垂貌) ,麻麦 檬恢( 茂盛貌) ,瓜瓞唪唪( 果实丰盛貌) 。”几个连用的叠词将粮食生长的盛况 描摹得栩栩如生,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周人对其所赣以为生的粮食倾注了 大量的心血培育禾苗是整个耕作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周人在耕作实践中总 结了培育新苗的方法。其一,要及时地除去杂草诗经里提到,“弗厥丰革, 种之黄茂”( 生民)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麓筵。”( 小雅甫田) 意思 都是说要想保护禾苗,使黍稷长得更加茂盛,就一定要及时地清理杂草,不让其 丛生蔓延他们还说,“其镩斯赵,以薅荼蓼。”( 周颂良耜) 用工具清除是最 好的办法。其二,灭虫。西周时期,各种虫害不断出现,“天降丧乱,降此蟊贼, 稼穑卒痒。”( 大雅桑柔) 。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大雅瞻仰) ,虫灾是威 胁农作物生长的一大要害,周人想出了以火灭虫的办法,大田云:“去其螟媵, 及其蟊贼,无害我田樨田祖有神,秉畀炎火”郑笺:“持之付与炎火,使自消 亡”大概是在田野里燃一堆火,然后引得。飞蛾扑火”,以灭害虫这种方法非 常有效,后人亦有效仿,唐代开元时的宰相姚崇也用过同样的方法灭蝗虫其三, “绿肥”的使用对农作物起了助长的作用,“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良耜) 将腐烂的杂草埋在地里,使农作物生长得更为茂盛实际上,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经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能生成二氧化碳( c 0 2 ) 和无机物,这些都是植物生长 的重要原料。所以,腐草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绿肥”,周人已经开始使用。 其四,水利灌溉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大雅洞酌:“洞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可以灌溉” 小雅白华:“澎池北流,浸彼稻田。”甫田:“以祈甘雨,以介 我稷黍。”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黍苗:“艽艽黍苗, 阴雨膏之” 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霞覆,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 谷4 诗经) 里提到了灌溉的几种不同方式,舀路边积水,引河池之水及依靠 天雨等,利用何种方式和农田所处的地势,气候的影响以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都 非常有关系。这些共同说明了水对农作物生长起的关键作用,也从侧面殃证了周 人选择靠水的地方居住是为了发扬重农的传统。周人充分认识并利用了水利灌 溉,甚至设计了浍、洫、沟、遂等专门的排水系统。 选种、育苗等措施从客观上促进了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两生产工具约改良则 为其大面积的生产以及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基础。西周最常使用的耕具是“耜”,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耜”即犁,带有金属锋刃。诗经中多次提到“耜”,“有略其耜”( 更明确指出:“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以。公”指公田。公私田的划分对周人的意识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大田:“雨 我公田,遂及我私。”农奴心中有先公后私的意识,希望能先让公田的庄稼得到 充足的雨水滋润,然后才在个人的私田上下雨,这样便能赶上及时雨,公事毕然 后治其私事。所以,田界划分了公田和私田,也更利于统治阶级的管理并为本阶 级牟利。 关于农奴在公田上集体劳作的情形,载芟云:“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 耦其耘,徂隰徂畛。”成千的农奴在宽广无垠的公田上辛勤耕作。而集体式地耕 作确实为统治阶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耦耕能带来双倍的丰收。甫田云:“曾 孙之稼,如茨如粱,曾孙之庚,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 用“千斯仓”、。万斯箱”来装载粮食,虽不一定实指,亦可见收获之丰。 2 、南亩与东亩的格局 田界的划分不仅区分了公田与私田,也确定了农田的走向。周颂的载 芟、 良耜以及小雅的大田都说“傲载南亩”,甫田和七月也 说“馇彼南亩”所谓“亩”就是田与田之间所垒起的一条条的高畦,又叫“垄”。 小雅信南山云:“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孙作云解释道,“南东其亩者, 孟子洼疏 ,( - t 三经注疏,1 9 9 7 年版,第2 7 0 3 页 1 7 诗雅与西周民俗研究 谓按照地势高低、水流方向,以定垄之南北向,或东西向。”。划分田界,规定农 田的走向是为了根据地形的高低及河流的流向因势利导,使农田得到灌溉。物尽 地之宜,方能适应大自然的生存规律。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睾之战,齐败 以后向晋求和,结果晋人提出“齐尽封内,尽其东亩( 使垄亩东西行) ”的要求, 齐宾媚人答道:“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宣而布其利,故诗日:我疆我理,南东 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日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宣,其 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 ”驳斥了晋的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