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摘要 2 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组织需要进行管理变革, 实施知识管理。知识地图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传统知识地图的构 建多是以手工方式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获取并存储了大量的 信息和知识资源。这种情况下,手工编制知识地图的方式显得非常低效,甚至 难以完成,因而,将知识地图自动构建技术引入组织知识地图构建过程是很有 必要的。另外,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应将组织内各种知识资源及其相互关系展 现出来,因此,需要将显性知识地图与隐性知识地图联系起来,形成组织的整 体知识框架。本文围绕如何构建一张符合组织需求的知识地图展开研究,具体 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 1 ) 对知识的内涵进行探讨,明确知识地图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各种知识 地图类型的特点,根据组织知识管理策略以及知识地图用途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符合组织需求的知识地图类型,由此得出知识地图的基本结构框架:并讨论知 识地图的一般构建流程。 ( 2 ) 组织中大部分的知识是以非结构化的文本形式存在的。针对这些文本 知识资源,使用层次分类体系进行组织,分析层次结构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 改进措施,形成基于层次分类的显性知识地图结构;为自动构建层次型显性知 识地图,对常用文本自动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现有平面分类方法组合形 成层次分类方法,将文本资源自动映射到层次分类体系中,同时建立相关文本 间的联系。 ( 3 ) 探讨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策略,指出隐性知识地图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 重要作用;建立专家节点模型,通过关联构成隐性知识地图:并将显性知识地 图与隐性知识地图联系起来,构成组织完整的知识地图框架。 ( 4 ) 通过两个文本语料库对本文提出的层次分类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 验证。 关键词:知识地图;自动构建;层次分类方法;隐性知识地图 s t u d y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k n o w l e d g e m a p a b s t r a c t t h e215 c e n t u r yi se r ao fk n o w l e d g ee c o n o m y t om e e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d e m a n d so fn e we r a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s h o u l dp e r f o r mm a n a g e m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i m p l e m e n t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k n o w l e d g em a pi s a l le f f e c t i v et o o lf o r 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w a yt oc o n s t r u c tk n o w l e d g em a p si sm a i n l y m a n u a l a p p r o a c h h o w e v e r ,m o d e r n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e n a b l e d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t oc a p t u r ea n ds t o r eal a r g en u m b e ro f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k n o w l e d g e r e s o u r c e s t h u s ,m a n u a la p p r o a c ht oc o n s t r u c t i n gk n o w l e d g em a p ss e a m sv e r y i n e f f i c i e n t i t sn e c e s s a r yt oi n t r o d u c ea u t o m a t i cc r e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i e si n t ot h e p r o c e s so fk n o w l e d g em a p p i n g m o r e o v e r ,ac o m p l e t ek n o w l e d g em a ps h o u l d r e v e a lv a r i o u sk i n d so fk n o w l e d g er e s o u r c e si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a n dt h e i ri n t e r r e l a t i o n s t h i sr e q u i r e se x p l i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pt ob e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p ,t o b u i l dt h eo v e r a l lk n o w l e d g ef r a m e w o r ko f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i ss t u d yc o n c e r n sa b o u t h o wt oc o n s t r u c tak n o w l e d g em a p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n e e d so f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e p r i m a r yw o r k so ft h i ss t u d ya r ea sf o l l o w : ( 1 ) a tf i r s t ,d i s c u s st h em e a n i n g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m a k ec l e a rt h ec o n c e p ta n d c o n t e n to fk n o w l e d g em a p v a r i o u st y p e so fk n o w l e d g em a pa r ea n a l y z e da n dt h e t y p em e e t i n gt h en e e d so fo r g a n i z a t i o ni sd e t e r m i n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a t e g ya n dt h ep u r p o s eo fk n o w l e d g em a p p i n ga n ds oo n t h u s ,w e g e tt h eb a s i cs t r u c t u r eo fk n o w l e d g em a p ,a n dt h e nd i s c u s st h eg e n e r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o fk n o w l e d g em a p ( 2 ) t h em a j o r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i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e x i s t si nt h ef o r mo ft e x t u s e 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t oo r g a n i z et h e s et e x tr e s o u r c e s t h es h o r t c o m i n g so f h i e r a r c h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a r ea n a l y z e d ,a n d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s o l u t i o n sa r ep r e s e n t e d b a s e do n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w ep r e s e n tt h ee x p l i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pw i t h h i e r a r c h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 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h i e r a r c h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m a p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 , w ea n a l y z ec o m m o n l yu s e df l a ta u t o m a t i ct e x t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 s ,a n dt h e n p r e s e n ta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b a s e do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 o m ef l a t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 s ,w h i c hc a nm a pt e x tr e s o u r c e si n t oh i e r a r c h y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 a n dm a r kr e l a t e dt e x tr e s o u r c e s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 3 ) d i s c u s s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a n di t sm a n a g e m e n ts t r a t e g y ,a n dp o i n to u tt h e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pp l a y si n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n a g e m e n t ;d e s i g n t h em o d e lo fe x p e r tn o d e ,a n db u i l dt a c i t k n o w l e d g em a pb yc o n n e c t i n gt h e m ; c o n n e c t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pw i t he x p l i c i tk n o w e d g em a pt of o r mt h e o v e r a l l s t r u c t u r eo f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k n o w l e d g em a p ( 4 ) f i n a l l y , 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m e t h o dp r e s e n t e di n t h i ss t u d yi se v a l u a t e db ye x p e r i m e n t su s i n gt w ot e x tc o r p o r a k e y w o r d s :k n o w l e d g em a p ;a u t o m a t i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 ;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m e t h o d ;t a c i tk n o w l e d g em a p 插图清单 图i - i 本文章节安排6 图2 - 1 知识地图的建置活动1 3 图3 - i 网状型知识地图1 5 图3 - 2 层次型显性知识地图结构“1 6 图3 3 显性知识地图构建流程1 6 图3 4 文本自动分类流程1 9 图3 - 5 层次型分类体系2 5 图4 一i 隐性知识地图构建流程3 1 图4 2 员工知识标签3 1 图4 - 3 显性知识地图与隐性知识地图关联3 2 图4 4 按工作岗位将员工进行关联3 3 图5 - 1 分类树3 4 表格清单 表3 - 1 通过训练文档建立起的新文档间的关联2 6 表5 - 1 二值分类联列表3 5 表5 2 使用k n n 方法的平面分类结果( 宏平均f 1 :8 5 2 ) 3 5 表5 - 3 使用s v m 方法的平面分类结果( 宏平均f l :9 2 3 ) 3 6 表5 - 4 层次分类方法分类结果( 宏平均f 1 :9 1 6 ) 3 6 表5 5 使用t a n c o r p v l 0 的分类结果3 7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t 作及取得f 勺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金胆三叁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二捧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劾博脏字眺魄6 月慨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盒月b 王些盔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井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盒g b 王、业友 ! l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名葶如溯 摊名 锄豸 易易肥以炙拿 签字日期: 司扎月l 巾日签字日捌扣7 年c 月f 妇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致谢 在毕业论文定稿之际,衷心感谢所有在我完成学业过程中培养、关心、支 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和家人们。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蒋翠清老师,蒋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 学作风和敏捷的研究思路使我深受感染。在完成学业的三年中,蒋老师在学习 和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尤其在毕业论文的构思、选题、总体结构以及论 文的章节安排方面都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并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使我能够 顺利完成论文,在此深表谢意。 感谢梁昌勇老师、俞家文老师对我论文的指导,使我的论文得以不断的改 进和完善。 感谢丁勇老师、陆文星老师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研究所的李华好、叶春森、张静、钱炜源、陈空军、高立群、陆青、 吴坚、王红星、张玉、李劳、汪晨、张亮、陈龙、叶锋华、马坤、陈蓉、李有 为、张恩桥及研究所内所有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从大家身上学到的知识和习惯 将使我终生受益。 感谢2 0 0 4 级研究生1 3 班全体同学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友谊,我们一起共同 营造的那份轻松与欢乐,永远值得我回忆和珍惜。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感谢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是他们精神上的鼓励、生 活上的关心和经济上的支撑使我能顺利完成学业。 借此机会祝愿我们所所有老师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祝愿一起毕业的同学 们一帆风顺、梦想成真,祝愿师弟师妹们学业有成、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单位, 祝愿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一生平安! 作者:幸龙潮 2 0 0 7 年5 月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9 9 6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 发表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 的经济宣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以往 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 的数量,而主要是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有效积累与运用。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组织能够获取并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源,人们 已经从信息缺乏的时代进入到信息极为丰富的时代。但由于当前信息检索技术 的局限性,使人们很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之中。面对组织内外海量的信息资源, 如何从中快速找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或从中挖掘出知识,是现代信息技术急 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保证员工能够方便获取所需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并利用知识来产 生价值,企业和各种组织纷纷开展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知识管理是一门复 杂的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到管理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等众 多学科。实际上,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早在人类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比 如师传徒受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但是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却是在1 9 8 6 年由k a r l w i i g 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会议的报告中提出的,随后知识管理才逐渐成为学 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管理的兴起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是分不开的。很多组织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采用了知识管理系统作 为实施平台,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知识的有效获取、共享和利用。 其中,知识地图( k n o w l e d g em a p ) 技术可以说是知识管理系统中的一种核心 技术,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所需知识或者具有某种知识的专家,其本质 上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组织知识目录及其关系的综合体和组织专家的导 航系统。 在知识地图的早期应用中,一般都是通过手工方式编制知识地图。显然手 工编制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需要编制者具有很好的认知技能。并且,当面 对组织内存储的大规模信息资源时,手工方式是非常低效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 的。知识地图的自动构建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关于采用何种技术来 自动构建知识地图,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如组织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地图 类型和结构、如何组织知识、如何将组织中的各种知识连接起来等,仍有待进 一步研究。 可见,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信息管理已开始向知识管理全面过渡。 知识地图是进行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对知识地图的构建技术的研究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知识地图概念 知识地图的概念来自于地理上的地图,比如捷运公司最早的知识地图就是 一张充满了知识资源的美国地图,它可以说是知识地图的雏形uj 。知识地图的 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存储在纸质媒介上的、带有索引号或用其他方式表示层次 关系的表格和文件,以及用来表示信息资源与各部门或人员之间关系的信息资 源管理表和信息资源分布图【2 l 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地图也逐渐 电子化,在网络上普遍应用的超文本链接技术为实现简单的电子化知识地图奠 定了基础。电子化知识地图比早期纸质印刷的知识地图便于修改,因此能随时 更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 目前国内对知识地图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将知识地图作为知识管理体系和知 识管理技术中的一部分来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围绕知识地图的内容、形态和 作用等偏重于理论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而没有多少关于知识地图的构建和实 施方面的研究文献。国外关于知识地图的研究开展得较早,研究比较深入。知 识地图的定义和概念,也是由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率先提出来的,以下列举一 部分: v a i l 【3 】将知识地图定义为“可视化地显示获得的信息及其相互关系,它促 使不同背景下的使用者在各个具体层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知识。在这样 的地图中包括的知识项目有文本、图表、模型和数字。” g r e y 【4 】认为知识地图是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导航工具,解释说明知识 流如何贯穿在整个组织中。知识地图对组织内部的知识的来源、信息流、限制 和终止进行描述并帮助理解知识存储和动态流动之间的关系。 m j e p p l e r 5 】将知识地图定义为“连接信息和知识项目的过程( 最好是 可视化的) ,该过程在绘制地图上各项目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知识”。 s p e d 等人【6 1 指出,知识地图是一种用来分析知识领域的过程、方法和工具, 目的是用容易理解且清晰的方式将一些方法和因素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从而使 与企业商务相关的因素可以被明确的标注出来,并通过使用容易理解的地图的 形式来传递企业中确定的知识。 国内研究人员对知识地图的定义有: 郑苗、樊治平【4 】认为,知识地图可视化地描述了组织知识资源及其载体, 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组织内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知识管理, 使组织成员在组织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学习。 乐飞红、陈锐【2 】认为,知识地图实质上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企业 知识资源的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包括 的内容十分丰富,它能提供知识资源的存贮地点、所有权人、有效性、及时性、 2 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存贮媒介及使用渠道等,并能揭示所有的知识资源如文 档、文件、系统、政策、名录、能力、关系、权威及专利、事件、实践经验等。 邓三鸿1 7 认为,知识地图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分散的、孤立的、无序的知 识,给人们提供更简单、更全面地反映知识以及知识环境的系统化的知识阅读 和知识导航工具,为组织的高层人员提供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地图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中的大部分定义都侧重 于组织中显性知识的管理,利用知识地图可视化地描述组织显性知识资源及其 载体,展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组织中的知识资源不仅包括显性知识、还 包括隐性知识资源,即组织的员工等。实际上,以组织员工为中介,可以将组 织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共享。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 应包含组织中各种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资源,并揭示出这些知 识资源间的联系。这样,知识地图在描述组织知识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 知识,即关于这些知识资源的知识,因此知识地图本身是一种元知识。 1 2 2 知识地图研究与应用现状 m j e p p l e r 在1 9 9 8 年到2 0 0 0 年的两年时间里,对六家伙伴企业的知识 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中应用的知识地图分为以下五种类型【5 】: ( 1 ) 知识源地图:通过某种分类标准,如专家具有的专业知识、相似性、 资历或地域分布等,建立组织的专家群落。知识源地图可以回答如下问题:“我 在哪可以找到会计算企业价值的员工? ”或者“我们是否拥有能够运作大型电 子商务项目的员工? ” ( 2 ) 知识资产图:这类知识地图可视化地显示了个人、团队、单位或整个 组织的现有知识存储情况。它提供了一个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简化的、图形化 的“资产负债表”。它可以回答如下问题:“我们有多少位s a p 顾问,我们完成 了多少s a p 项目? ”或者“我们有多少位在公司工作五年以上的软件工程师? ” ( 3 ) 知识结构图:描绘了一个知识领域的整体体系结构以及各部分间如何 关联。它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和解释一个专业领域。它可以回答如下类型问题: “运作一个项目需要哪些技能,这些技能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以及每种技能的培 训课程有哪些? ” ( 4 ) 知识应用图:此类知识地图显示出在某个流程环节或某种业务背景下 需要哪种类型的知识。这种地图通常有指向具体知识( 文档、专家、数据库) 的指针。它可以回答如下类型的问题:“如果市场测试是非决定性的,我应该去 找谁? ”或者“我们在将原型转为量产方面有哪些经验? ” ( 5 ) 知识开发图;描述开发某种能力所必须的阶段,可以作为可视化的学 习或开发的导引图,为组织学习提供共同的目标。它可以回答如下问题:“为了 进入新的市场我们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 实际应用的知识地图一般都是上述五种类型的组合。最常见的组合是知识 应用图加上( 部分) 知识源地图,这样,在项目的某个阶段可以清楚地知道需 要哪些知识,以及如何定位这些知识。 另外,按照知识地图的创建方式,目前应用的知识地图可大致分为两类, 即手工编制的知识地图与自动生成的知识地图。 ( 1 ) 手工编制的知识地图 手工编制的知识地图如概念地图( c o n c e p tm a p ) 【8 】和思维导图( m i n dm a p ) 一j ,在这两种知识地图中,用方形来表示概念或者事物,而方形之间的连线表 示联系。它们都是用于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组织、理解和记忆知识。手工编制方 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需要编制者具有很好的领域认知技能。为了方便手 工编制的过程,s h n e i d e r m a n | 1 0 】提出了八种支持地图创造的活动,并提出了 g e n e x 框架,帮助设计者制作出功能强大的地图制作工具,提高制图者的创造 能力。g o r d o n t 1 提出通过学习过程中各知识点的依赖关系来建立知识地图,这 种知识地图可以用来进行员工培训、课程编制以及个人学习。早在1 9 9 5 年,微 软的资讯系统小组就开展了一项“技能规划与开发计划”。他们把每个系统开发 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某项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地图,以便协助公司 维持业界领导地位的能力,同时让员工与团队的配合更加契合。另外,y a h o o ! ( h t t p :w w w y a h o o c o m ) 和o p e nd i r e c t o r yp r o j e e t ( h t t p :w w w d m o z o r g ) 也 可以看作是手工编制的关于w e b 知识资源的大型知识地图。它们将各种w e b 知识资源进行归类,并将类别组织成层次结构,方便用户进行浏览检索。 ( 2 ) 自动生成的知识地图 早期的自动生成地图应用是数值的可视化,比如网络流量统计数据的可视 化,可用于显示i n t e r n e t 使用情况随时间的变化。随着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发 展,研究热点转移到以文本形式大量存在的显性知识资源上。建立文本知识资 源的知识地图比数值可视化复杂的多,因为文本的结构性较弱,且具有较强的 抽象性和概念性联系。c a r t i a 的n e w s m a p l l 2 】是文本知识地图的一个实例,其中 应用了一种复杂的词汇算法来分析文档及其关联,从中提取出主题,并形成基 于主题的地图。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神经网络,一种模仿人脑运转的机 器学习算法。k o h o n e n 的自组织特征映射图( s e l f - o r g a n i z i n g m a p s ,s o m ) 【l 副 是一个无监督的人工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它不需要预先定义的模式就可以将大 量信息组织成类别结构,并将相似的类别聚合在一起。k o h o n e n 的s o m 算法 应用于信息可视化已经许多年了。l i n 等人使用它为信息检索建立了语义图显 示【j 4 1 ,k o h o n e n 研究小组为文本内容可视化开发了w e b s o m 1 5 】,他们利用一百 万新闻组文档生成了一个大型的自组织映射图。t h i a n h u a to n g 等人提出的 n e w s m a p 1 6 】及a d r i a n m t i l l e r 等人提出的t a x g e n 框架【1 7 】也是通过聚类的方法将 从w e b 上收集到的大量新闻文档映射到一个自动生成的层次分类体系中。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获取并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资源,在面 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时,手工编制知识地图是非常低效的,甚至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引入知识地图的自动生成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以上知识地图应用可 以看出,多数知识地图都是使用分类结构来组织知识资源,对于大规模知识资 源可将分类结构进一步扩展为层次分类体系。这是因为层次型分类更符合知识 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知识的定位更准确,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及检索效率。层次 分类体系可以由专家根据实际需要手工设计,然后利用文本自动分类技术自动 建立知识地图;还可以利用聚类方法自动生成。由于组织对自身的知识资产一 般都有自己的分类体系,如按照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分类组织,因此可以通过 文本自动分类技术来建立知识地图;而聚类技术更适合于w e b 知识地图的建 立。目前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利用聚类技术建立w e b 知识地图方面【1 5 ,1 6 , ”】。 可见,组织内部显性知识地图的自动构建,包括层次分类模型的建立、层次分 类方法等关键技术仍有待研究。 1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通过对知识地图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组织内知识地图的构 建仍以手工编制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使组织获取并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手工方式严重制约了知识地图在组织中应用。因此,将 知识地图的自动构建技术引入组织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另外, 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应将组织内各种知识资源及其相互关系展现出来,因此, 需要将显性知识地图与隐性知识地图联系起来,形成组织的整体知识框架。本 文围绕如何构建一张符合组织需求的知识地图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 下四部分: ( 1 ) 对知识的内涵进行探讨,明确知识地图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各种知识 地图类型的特点,根据组织知识管理策略以及知识地图用途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符合组织需求的知识地图类型,由此得出知识地图的基本结构框架;并讨论知 识地图的一般构建流程。 ( 2 ) 组织中大部分的知识是以非结构化的文本形式存在的。针对这些文本 知识资源,使用层次分类体系进行组织,分析层次结构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 改进措施,形成基于层次分类的显性知识地图结构;为自动构建层次型显性知 识地图,对常用文本自动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现有平面分类方法组合形 成层次分类方法,将文本资源自动映射到层次分类体系中,同时建立相关文本 间的联系。 ( 3 ) 探讨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策略,指出隐性知识地图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 重要作用;建立专家节点模型,通过关联构成隐性知识地图;并将显性知识地 图与隐性知识地图联系起来,构成组织完整的知识地图框架。 5 ( 4 ) 层次分类方法是层次型显性知识地图自动构建的核心,自动生成知识 地图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该层次分类方法的性能。该部分通过两个文本语料库对 此层次分类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并给出结论。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图所示: 图1 1 本文章节安排 6 第二章知识地图及构建方法 2 1 知识与知识地图 2 1 1 知识与知识资源 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对象。但是数千年来,知识的概念和内涵却一直困扰 着无数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讨论知识地图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知识的含 义以及本文对知识的理解。 早在1 9 2 8 年,信息论先驱,美国学者哈特莱( h a l t l e y ) 就提出了信息和消 息在概念上的差异。他认为,消息是代码、符号、序列,它只是信息的载体而 不是信息本身,信息是载荷于消息之上的。同样,对于知识,英国物理化学家 和哲学家波兰尼( m i c h a e lp o l a n y i ) 早在1 9 5 8 年 l8 】就指出:“人类可以通过语 言来表达的知识在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并由此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 知识”的概念【i9 1 。“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达,以印刷或电子 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知识,如事实、自然原理和科学知识等。“隐性知识” 是指很难用语言、文字、符号等表述的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 识。正因为有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划分,使不少人产生一种误解,把显性 知识当作了知识的一种。实际上,显性知识是知识的载体,而不是知识本身。 例如,书本是一种常见的显性知识,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知 识,即书本中是包含知识的;而从书本中获得知识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学 习过程中,基于大脑中已有知识,才获得了新的知识,知识并不是直接“植入” 大脑中。可见书本的内容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载体。 知识在本质上都是隐含性的,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管理。知识管理所管 理的应该是知识的载体,本文称之为知识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隐 性知识的载体一一员工和企业文化等。除此之外,知识管理还包括围绕知识资 源的各种知识活动,如创造、获取、共享等。而知识地图所描述正是这些知识 资源及其相互联系。 2 1 2 知识地图的概念与内容 在第一章知识地图的研究现状部分,我们已经列举了许多国内外学者对知 识地图的定义。综合这些定义可以看出,知识地图本身并不实际包含知识资源, 而是对其进行可视化的描述。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应包括组织内各种知识资源 及其间的联系,即由各种显性资源、专家及相互间联系构成的组织知识资源的 整体结构框架。因此知识地图本身也是一种元知识,是关于组织内各种知识资 源的知识。本文将使用如下知识地图定义:知识地图是对组织中知识资源总体 分布情况的可视化描述,其中不但描述了组织知识资源的存在情况及其载体, 而且描述了组织知识资源间可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本质是利用现代技 术制作的组织知识资源目录及其关系的综合体和组织内领域专家的定位系统。 文献2 0 认为,知识地图涵盖了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组织知识资源的总 目录及各个知识点间的关联;二是描绘组织的工作流程中涉及的知识;三是描 述员工和相关领域专家具备的知识技能的员工专家网络。 可见,知识地图不但可以为组织员工查找和利用知识提供导航服务,还可 以将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动( 知识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转移、扩散、 共享等) 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因此,一幅较为完善的企业知识地图需要清楚地 揭示组织内部、外部相关知识资源的分布及知识节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明确地 建立知识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应该能够揭示组织的组织结构、业务流 程等内容。 2 1 3 知识地图的作用 知识地图是企业知识管理流程措施中的核心内容。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技 术之一,知识地图在组织的知识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揭示企业 内部知识获取和流失的机理,描绘企业内部知识流的运行路线,进而协助企业 了解员工流失如何影响企业的知识资产,帮助企业更好地建立工作团队。h u f f 和j e n k i n s l 2 4 j 指出,知识地图最为独特的贡献是在知识间建立起一种关系。知识 地图应该能将组织内外各种类型的知识资源都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兼容性的知 识体系框架,由此可以反映出组织目前欠缺的知识,便于适时地进行查漏补缺。 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构建一个开放性的知识地图,能够将组织当下重要的知 识和未来发展可能需要并颇为关键的知识都迅速地吸收和补充进来,并打破组 织内部的重重壁垒,使组织中原本孤立存在的知识通过知识地图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关联也必将激发组织的知识创新,进而实现组织知识的增加。 因此,本文认为,知识地图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 ) 知识地图最基本的功能是知识的导航功能。通过知识地图,用户可以 快速检索到所需知识,或者定位到具有某种知识的专家; ( 2 ) 建立组织中各种知识资源间的关系。包括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 关系、显性知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 个覆盖组织范围的知识网络,将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知识孤岛”有机地连接 起来,实现知识共享,防止知识的重复生产,节省知识的检索和获取的时间; ( 3 ) 知识地图是组织知识资产的清单。通过知识地图,管理者能够对组织 的知识现状进行评估,对组织的整体知识资产有个一目了然的认识,可以将其 明晰化、有序化、条理化,展示可以利用的资源的同时及时发现需要填补的知 识空缺,有助于组织形成一个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格局; ( 4 ) 协助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地图记录了每个员工的知识存储和技术特长 8 等情况,可以用来判断员工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防止重要员工流失;可以判 断员工对知识管理的参与程度;还可以协助员工学习。 2 2 知识地图类型 2 2 1 知识地图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知识地图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照知识地图描 述的知识形态,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显性知识地图和隐性知识地图;按照知识 的来源,可分为组织内部知识地图和组织外部知识地图;按照创建方式,可分 为手工编制的知识地图和自动创建的知识地图。组织在建立知识地图前,应先 根据自身的知识管理规划、知识地图的用途等因素确定所需知识地图的类型, 以保证建立的知识地图符合组织的知识管理需求。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知识地 图分类方式。 明基逐鹿软件专家团知识管理顾问徐积明1 2 5 】认为,知识地图的类型主要可 以分为概念型知识地图、流程型知识地图和职称型知识地图这三种,其中包括 了组织内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概念型知识地图是依据概念或主题所组织 而成的叙述性知识,其知识来源大多为显性知识;流程型知识地图是依据活动 流程所组织而成的,职称型知识地图是依据人员与知识间的关系所组织而成的, 这两种知识地图所措述的均为叙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结合,其知识来源既 包括存储在外部存储媒介中的显性知识,也包括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或其他一 些难以共享的存储媒介中的隐性知识。 主题地图( t o p i cm a p s ) 2 6 】是一种典型的概念型知识地图。它将组织内的 显性知识资源映射到一个个的主题( 概念) 中,通过主题间的相互联系,构成 了组织的知识网络。 文献f 2 7 】提出的面向过程的知识地图是流程型知识地图的一个实例。面向 过程的知识地图本质上是一种可视化的显示流程中知识的地图或图表。换言之, 这种知识地图揭示了在一个业务运作的流程中,知识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知识源 的所在。它是一份构建知识、流程与人之间关系的蓝图。 微软的知识地图1 2 8 j 是职称型知识地图的实例。1 9 9 5 年,微软的资讯系统小 组开展了一项“技能规划与开发计划”。他们把每个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和 某项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地图,以便协助公司维持业界领导地位 的能力,同时让员工与团队的配合更加契合。 文献【5 】将知识地图分为五类:( 1 ) 知识源地图( k n o w l e d g es o u r c em a p s ) : 通过某种标准,如专业领域、相似性、资历或地域分布等,将企业内的专家组 织起来。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职称型知识地图;( 2 ) 知识资产图( k n o w l e d g e a s s e t m a p s ) :描述个人、小组、部门或者整个组织的现有知识存储情况;( 3 ) 知识 结构图( k n o w l e d g es t r u c t u r em a p s ) :描绘某个知识领域的整体框架以及各部 9 分之间的联系。它可以解决如“运作一个项目需要哪些技能,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何,以及如何获得这些技能”的问题:( 4 ) 知识应用图( k n o w l e d g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m a p s ) :描述在企业业务流程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具体的商业环境中应用到哪些 知识,是企业中最为常用的知识地图形式,类似于上述流程型知识地图;( 5 ) 知识开发图( k n o w l e d g ed e v e l o p m e n tm a p s ) :描绘开发某种能力所需的阶段, 可作为可视化组织学习的导引图。 实际应用的知识地图一般都是上述五种类型的组合。最常见的组合是知识 应用图加上( 部分) 知识源地图,这样,在项目的某个阶段可以清楚地知道需 要哪些知识,以及如何定位这些知识。 2 2 2 类型选择 如前所述,实际应用中的知识地图都是多种类型的组合。组织在建立知识 地图前,应先根据自身的知识管理规划、知识地图的用途等因素确定所需知识 地图的类型组合,以保证建立的知识地图符合组织的知识管理需求。本文认为, 影响知识地图类型选择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 1 ) 知识管理策略 企业业务战略决定知识管理策略【2 射。m o r t e nt h a n s e n 等人【3 0 】提出了两种 知识管理策略:编码化( c o d i f i c a t i o n ) 策略和人格化( p e r s o n a l i z a t i o n ) 策略。 所谓编码化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 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并存储于数据库中, 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人格化策略则是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结 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公司的 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如果 企业采用编码化策略,则知识地图将以显性知识地图为主;反之以隐性知识地 图为主。 ( 2 ) 知识地图的用途 不同类型的知识地图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性质中:概念型的知识地图可以用 来协助网站浏览、搜寻检索、主题学习、分类编目等工作;流程型的知识地图, 则适用在最佳实践的确认、问题的判断、制造作业、工程设计等工作;而职称 型的知识地图,通常用来协助企业寻找合适的人员来组成项目团队、线上社群、 或进行远程教学等。可根据要建立的知识地图的用途来选择知识地图的类型。 ( 3 ) 所描述的知识 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应该包含组织中所有有用的知识资源,并且有价值的 知识资源仍会不断加入其中。但是在构建知识地图之初,并不是所有知识资源 一次性地全部被添加进来,其中可能只包含了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确定的核心知 识,以及解决组织当前面临问题所需要的关键知识,这样更容易取得成效。随 1 0 着知识地图的不断发展成熟,其覆盖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