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祖堂集时间词语研究 内容摘要 成书于南唐保大十年( 公元9 5 2 年) 的祖堂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 宗史料总集,是研究晚唐五代口语语言的第一手语料。对祖堂集中的时间词 语作专书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近代汉语时间词语的认识。 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是祖堂集中的时间名词、时间副词 和表示时间的短语。在第二、三章中按照语义分别论述了表示时点、时段的时间 名词和时间短语的构成,重点分析了“侵早”的来源、表示时点的“动词短语+ 次”方式中“次 的特殊用法,归纳出表示约量时段的五种短语结构,对数字连 用表约量作了重点描写,对“之间 表时段作了详细分类,提出“之间”在祖 堂集中有仅仅只是作时段标志而不是方位词的第三种用法。在第四章中把时间 副词分为表时制和表时体两类进行具体分析,重点解释了“直下的意义和“一 时 的来源,对“曾 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纵向与水浒传中的用法, 横向与“已 的用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否定形式的选择作了解释。在第五章小 结部分归纳了祖堂集中时间词语的特点:一是时间词语数量多,二是以双音 节形式为主,三是有些时间词语带有禅宗行业色彩。 关键词:近代汉语祖堂集时间词语 a s t u d yo ft i m ew o r d si nz u t a n g j i a b s t r a c t z u t a n g j iw h i c hw a sw r i t t e ni n9 5 2a d ,i st h ee a r l i e s te x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o fz e n i t sf i r s t h a n dc o r p u so ft a n g w u d a ic h i n e s e t h eb o o ko fs t u d yo ft i m ew o r d si nz u t a n g j i c o n t r i b u t e st o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i m ew o r d si nm o d e r nt i m e s f i r s to fa l l ,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p a r tc l a r i f i e st h er e s e a r c hs u b j e c t so ft h i st h e s i s , t h a ti s ,t i m en o u n ,t i m ea d v e r ba n dt i m ep h r a s e t h e nc h a p t e rt w oa n d c h a p t e rt h r e e a n a l y z e 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i m en o u na n dt i m ep h r a s ew h i c hs h o wt i m ep o i n to rap e r i o d o ft i m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e a n i n go fw o r d s i nt h i sp a r t ,t h ea u t h o rp u t s m o r ee m p h a s i s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s o u r c eo f “q i n z a o , a n df i v ep h r a s es t r u c t u r e so f v e r bp h r a s e + c is h o w i n gt i m ep o i n ta n dap e r i o do ft i m ei n d i c a t i n gg e n e r a l c h a p t e r f o u ra n a l y z e st w 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o ft i m ea d v e r b :t e n s ea n da s p e c t ,a m o n gw h i c h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m e a n i n go f z h i x i a a n dt h es o u r c eo f y i s h i r e c e i v ea d e q u a t e a t t e n t i o n c h a p t e rf i v es u m su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i m ew o r d si nz u t a n g i :f i r s t , t h e r ei sal a r g ea m o u n to ft i m ew o r d s ;s e c o n d ,t h em a i nf o r mi sd i s y l l a b l e ;t h i r d ,s o m e t i m ew o r d sh a v eaf l a v o ro fz e n k e yw o r d :m o d e mc h i n e s ez u t a n g f i t i m ew o r d s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喜硅日期:矽口扩f 1 , j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名:椎翩虢亥务肌-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祖堂集是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编集的一部禅宗灯录,成书 于南唐保大十年( 公元9 5 2 年) 前后,共二十卷。它是目前留存的成书年代最早 的完整的禅宗语录,成书后在本流传百年对阊左右却失传。庆幸的是2 0 世纪 8 d 年代它由日本传回我国。祖堂集是研究晚唐五代口语的第一手语料,深受 学术界关注。它所反映的是晚唐五代汉语的特征,在汉语史和近代汉语中占有重 要地位。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 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时间耜空阊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也必然离不 开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本文对祖堂集中表达时间的词语进行了断代的专书 研究,以期描写祖堂集中这些时间词语的概貌,对其中一些晚唐五代新出现 的,或虽菲新词语但用法上有新的发展变化的时间词作了重点分析,希望能为近 代汉语时间词语的研究作出一点有益的贡献。 1 2 研究概况 语言学界很早就认识到了时间词语的价值,对其所作的研究从三四十年代即 已开始。现代汉语时同词语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黎锦熙在新著国文语法中提 出了时间副词的概念,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最早提出了时点和时段的概 念。此后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代表性著作有:陆俭明的关于时阗副词、现代 汉语时间词说略、龚干炎的现代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李向农的现代 汉语时点时段研究、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探索等。古代汉语时间词语研 究成果主要有:王海桑的古代汉语记时范畴词典、郭芹纳的近代汉语的时 间词语、刘百顺的古汉语年月日表达法考察、何亮的中古汉语时点时段表 达研究等。 祖堂集语法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但近些年来,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八九十年代的成果主要有蒋绍愚的 词语试释、袁宾的 o 明日早朝来乞钱,待他相见( 2 2 1 ) 明日早朝来不审( 2 8 8 ) 师云:”金藁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来”( 3 4 7 ) 汉语大词典释”早朝”为”早上”。有人认为理解为一早”更准确,不确。 ”早朝”即”晨时,即”早上”的意思,下列语句中它们可以互换: 晨时以粥充饥,仲时更飧一顿。( 1 0 8 )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n 师日:n 早朝粥斋时饭。- ( 景德传灯录,卷十九, 宗靖禅师) o 参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7 年,第2 0 页 。我们对祖掌集中一些形式稳定、意义明确的时间侧语作了穷尽式调查,并在其后标明了出现次数。 本文以1 9 9 4 年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在“基本典籍丛刊”中影印的大字本祖堂集为底本,旬读 参照吴福祥与张华点校本进行标点,例句后的1 8 6 代表影印本中的页码。 o 见谭伟 文献语言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 0 0 5 年,第2 6 7 页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师云:”晨时有粥斋时有饭。”( 古尊宿语录,卷十五,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上) 侵早l 行者见师向前,便顾视老宿云:”莫言侵早起。”( 1 5 7 ) 中州本的注解是:”疑为清早一。其实”侵早”在近代汉语中本身就是一个 正常使用的时间名词,而”清早”则是后起词汇。在同是禅录的景德传灯录、 古尊宿语录、五灯会元中,我们都只是检到了”侵早”的用例,而没有发现 ”清早”这个在现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的时间词的踪影: 师上堂曰:”谓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 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明慧禅师) 良久云:一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 古尊宿语录,卷四十四,真净禅师 语录) 邪拓开日:”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 五灯会元,卷十二,皓泰禅师) 这些例子中”侵早”多与”五更”连用,而”五更”时夜色仍浓,天还没有亮,可 见”侵早”应是”天快亮,拂晓”之义。遍检全唐诗,也无一”清早”的用例,而” 侵早”却检得5 例: 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为报诸王侵旱入,隔门催进打球名。( 王建宫词一百首) 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 白居易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 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方干采莲) , 近得水云看,门长侵早开。( 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 东汉以后与”侵早”表示同样意义的词语还有”侵晨”、侵晓”: 侵晨进攻,蒙手执袍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 三国志,卷五四) 侵晨行早寻沙径,博( 薄) 暮休程傍水偎。( 敦煌变文,卷一,八相押座文) 侵晨便至门守( 首) ,邀请上殿,对说因由( 敦煌变文,卷三,八相变) 侵晓则与兄弟问母之起居,暮则尝食视寝,然后至外斋对亲宾( 北齐书, 崔暹传) ”侵”能与”早”、”晨”、晓”组合表示时间,与”侵”的虚化有关。说文: 侵,渐进也。”是知其本意为”逼近、进入。,是一个实词。”进”总是由一点趋向 另一点,故可引申为”迫近、接近”义,在句子中”侵”后可接一个时间词,表示接 近某一时间。 清早”的出现则要晚一些,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用例是在宋代: 北风一夕阻东舟,清早飞帆落虎丘( 王安石苏州道中顺风) ”清早”的出现可能是由清晨”类推而来。”清晨”于魏晋时代就已经出现: 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摇动。( 抱朴子,内篇卷 之十五) 后旱( 勃海南皮人王早) 与客清晨立于门内,遇有卒风振树。( 魏书,卷九一) 至於清晨明景,骋望南台,珍羞具设,琴笙并奏,芳醴盈署,佳宾满席,使梁王 。张华点校版祖堂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第1 4 7 页 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愧兔园之游,陈思惭雀台之燕。( 洛阳伽蓝记,卷四) 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著衣,跣出屋外,方蹑履问讯公日: ”汝可谓前倨而後恭。一( 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 ”侵早”一词在清代的用例已经趋少,而”清早”则被大量运用。如红楼梦 中4 清早”出现了1 6 次,”侵早”则无一处用例。野叟曝言中”清早”有9 例,而 ”侵早”仅一见: ( 银儿) 听得飞娘与母亲所言,要过这边看小将军,被立娘喝住,谁知侵早 起来,立娘方在梳洗,银儿已摸了过来。( 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四回) 投明2 天明3 天晓5 未曙1 这几个表早晨的词语本身并没有时间属性,是通过描写天色的变化来获得指 称时间的功能,即李向农所说的“代体时间 。 师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2 2 2 ) 无可计,不待天明便去开元寺槌门。( 5 1 7 ) 师云:“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失却火。”( 5 9 3 ) 师云:“不劳悬古镜,天晓鸡自呜。升( 3 4 7 ) 十五日未曙,遽命侍者撞无常锺,腕席而终( 6 3 0 ) 2 1 1 2 表中午的时间名词 祖堂集中没有直接表示中午的时间名词,主要用太阳的位置来指称: 师卷却经,问白颜:“日势何似? ”对曰:“正当午时。”( 1 7 7 ) 僧日:“与摩时日轮何在? ”师云:“正当午。”( 3 5 9 ) 于床端然趺坐,付嘱女已,告日:“你看日午则报来。”女依言,看已,报云: “日当已午,而日蚀阳精。”( 5 8 6 ) 上例中的“日势”、“日轮”、“日都是实指太阳,“午在古代就可以指中 午,但这里指位置,太阳处于天空的正中,也即中午。 2 1 1 3 表晚上的时间名词 晚后1晚际2 这组时间词与早晨相对,指傍晚。 师云:金藁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来。”( 3 4 7 ) 师明晨迁化,今日晚际,院主问:“和尚四体违和,近日如何? ”( 5 2 3 ) 师晚际上堂日:“今日有僧决疑,在什摩处? 出来! ”( 17 1 ) 夜间6夜来2 这组时间词语泛指晚上。 度上座夜间举似诸禅客次,师近前来云:。不审。”( 4 7 5 ) o 代体时间的概念由李向农最先提出,见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第2 1 页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至夜间,于大愚前说瑜珈论,谭唯识,复申问难。( 7 1 9 ) 有时上堂云:“夜来还有悟底摩? 乞个消息。”( 4 1 3 ) 尽现凡夫事,夜来安乐眠。( 5 8 5 ) 初夜1夜半2 半夜7 中夜3 这组时间名词表示一晚之内有顺序的具体时点。 当日初夜后,师教侍者唤从上座,上座便上来侍立( 3 4 4 ) 师云:“夜半日头明,午时打三更。”( 7 5 8 ) 问:“日轮正当午时如何? ”云:“似半夜。”( 3 5 9 ) 师不肯。去阳溪一宿次,半夜便醒悟,出声啼哭归寺,和尚便欢喜,自来迎 接。( 2 5 3 ) 至中夜,道吾具三衣。( 1 9 9 ) 2 1 1 4 表示一昼夜内具体时点的时间名词 祖堂集中此类时间词主要是继承前代的用法,用十二时辰来指称。比 较有意思的是,祖堂集中的这几个时间词除了指称时点外,还可以用来作为 禅家偈子的引语,大致相当于诗歌“赋、比、兴 中的“兴 ,如: 师有十二时偈:半夜子,命似悬丝犹未许因缘契会刹那间,了了分明一无 气鸡呜丑,一岁孙儿大哮吼。实相圆明不思议,三世法身藏北斗平旦寅,三 昧圆光证法身。大千世界掌中收,色透髑髅谁得亲? 日出卯,嘿说心传道实教 心心相印息无心,玄妙之中无拙巧食时辰,恒沙世界眼中人万法皆从一法生, 一法灵光谁是瞵? 禺中巳,分明历历不相似。灵源独曜少人逢,达者方知无所虑 日中午,一部笙歌谁解侥? 逍遥顿入达无生,昼夜法螺击法鼓。日呋未,灌顶醍 醐最上味。一切诸佛及菩提,唯佛知之贵中贵。晡时申,三坛等施互为宾。无漏 果圆一念修,六度同归净土因。日入酉,玄人莫向途中走黄叶浮沤赚杀人,命 尽悼惶是了手。黄昏戊,把火寻牛是底物。素体相呈却道非,奴郎不弁谁受屈? 人定亥,莫把三乘相疋配。要知此意现真宗,密密心心超三昧。( 4 2 7 ) 又汉语大词典释“三更半夜 时,引例为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 ( 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 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日:陈三更,董半夜。 引例偏晚,祖堂集中即已见用例: 大师云:“你又三更半夜来者里作什摩? 升对云:“某甲别有见处。”( 4 0 1 ) 祖堂集中表早晚的时间名词一般都是双音节,也有少量的单音节时间词, 但它们大多用在四字格的对比句中,如: 自然粳米,朝刈暮熟( 1 1 ) 师云:“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丹( 3 0 0 ) 师云:“扰扰忿忿,晨鸡暮锺。”( 5 0 8 ) 三人议毕,即俟晨去。( 1 9 9 ) 。据曾宪通考证,十二时辰计时在东汉即己确立。详见秦汉时制刍议,中山大学学报,1 9 9 2 年第4 期 5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师寻常暮宿蟓间,朝游城市。( 6 3 5 ) 我们发现祖堂集中表示一天之内时点的词语已经非常完备,甚至略显繁 杂,如表示半夜的时间词就有三个,不过这些词语中有的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优势 地位,如“半夜”的使用次数就比“夜半”和“中夜”的总和还多。 2 1 2 表示现在、过去、将来及日期的时间名词 祖堂集表示现在,主要以“今 系词语为主。 如今6 5只今1 5即今9 则今6而今3个今1今现2现今1 从上座一走下,不去僧堂,直至如今更无消息。 ( 3 4 5 ) 泉代云:“只今是有是无? ”( 6 6 8 ) 师日:“你即今是什摩? ” 沩山别云:“则今阿那个是鼻孔? ”( 5 9 7 ) 虽有三人,而今见性成佛,故得成佛,功在文殊。( 7 4 0 ) 个今永却不曾亏,地水火风还故国。( 3 9 0 ) 江西马祖今现住世说法。( 1 5 4 ) 第一现今不信自己即佛。( 4 6 0 ) 据顾炎武日知录卷之三十二:“唐人诗多用而今,亦作如今。今 江西人言如何亦日而何川。袁宾师指出:引只与即在文献里经常 通用。只即则实是口语里同一个词儿的不同写法。 圆另外“个今刀中 “个 当是前缀。“今 “现”同义连文为“今现,也可以颠倒语序,倒序词语 “现今 意义相同。 现在2 过去8未来7 这三个词均是东汉译经中首见,“因为佛教宣传教义的需要,受汉语时间认 知方式的影响,从将来、方来类推而来的汉语新造词” 。祖堂集中它们 作时间名词主要出现于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语言环境中,如: 中千佛者,拘楼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现在贤劫中次第成佛也( 9 ) 过去庄严劫中一千佛,现在贤劫中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中一千佛。( 7 4 3 ) 在与佛教没有直接关系的日常语境中出现的“现在等则不是时间名词,而 是动词短语“现在存在、处在 之义,如: 当时厚宣什物,仍安存现在本塔。( 5 8 2 ) 亦有信衣,名僧伽梨衣,现在囊中,取呈大王( 5 9 ) 昨日9昨晚1昨夜6今日1 2 5 这组时间名词已与现代汉语没有差别了, 今年8 今夏l 往年1 去年2 例略。 啊炎武日知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3 4 年第8 1 页 。见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 9 9 7 第2 2 4 页。 o 何亮r 过去”、“现在”和“未来”语文学刊。2 0 0 6 ,第5 期。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日1 8明晨3 明年1来日4来晨5来辰l来年2 这组时间词还保留善古代汉语的用法,指以某个特定时间为基点的第二天 ( 年) ,如 师当时不造声。明日早朝来不审。( 2 8 8 ) 前日5 祖堂集中的“前日 有两种意义: a 概指,“以往,从前的任一天”,3 例。 经旬日却问:和尚前日岂不是? 除此之外何者是心? ( 1 8 4 ) 其僧却归,举似夹山。夹山上堂,云:。前日到岩头石霜底阿师出来,如法 举著。”( 2 7 7 ) 却后三五日间,道吾与云岩相共在僧堂前把针。师行游次,见道吾,依前问: “智陶梨前日道:智不到处,切忌说著。说著则头角生也7 如今合作摩生行李? ” ( 5 9 9 ) b 确指,“昨天的前一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前天 ,2 例。 隔两日,翠岩却问愆上座:“前日与摩祗对,不称上座意旨,便请上座不拾 慈悲,曲垂方便。”( 5 4 1 ) 师到三日后,来云:“前日著贼。”( 7 5 5 ) 据刘百顺考察,“前日”在古代汉语中主要表a 类义,而祖堂集中“前 日已经具有了b 类义并且出现次数与a 类义大致相当,说明现代意义上“前日 的用法至迟唐代就产生并逐渐使用开来了。 半秋l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2 0 3 ) 秋季的一半,即农历八月十五日。全唐诗有用例: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阶前守月明。( 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 玩月五首)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裴夷直(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近代汉语中与“半秋类似的还有“半春”,即春分,春季的一半,指农历 二月十五日: 陕关凌曙出,平路半春归。( 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驴年1 2 这是带有禅宗行业色的表未来的时间词语。以1 2 生肖纪年,其中并没无驴, 故以“驴年”表示不存在的时间、无限久远的时间。圆如: 我寻常向师僧道是什摩? 便近前来觅答话处,驴年识得摩? ( 2 7 9 ) 大师云:“若是出家师则老僧,若是发明师则剔人,是你驴年在我这里也不 国刘百顺古汉语年月日表达法考察,语言科学,2 0 0 4 ,第9 期。 o 参袁宾禅宗训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第2 9 9 页。 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得。”( 5 6 2 ) 多少世界,如许多广阔,而不肯出头,撞故纸里,驴年解得出摩? ( 6 1 8 ) 2 2 表示时点的时间短语 2 2 1 “数词+ 时间词 式 此种方式有三种用法: a 总称某几个大家都知道的时间点。 二时3 指僧人早晨和正午到到斋堂吃饭的时间,佛教规定僧人只能早晨至正午进食 两餐,过午不食。 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1 5 9 ) 师曰:“二时把钵盂上堂,莫咬破一粒米”( 1 7 8 ) ;十年来住紫胡,二时斋粥气力粗。( 6 6 7 ) 六时1 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 中夜、后夜。 六时礼佛,少欲知足;长坐不卧,一食而已( 5 4 ) 四时3 指春夏秋冬四季,古已有之。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 1 5 8 ) 长庆却问上座:“当此问,上座代和尚作摩生道? ”上座对云:“不逐四时彤。一 ( 4 2 5 ) 三世1 5 佛家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和尚示众云:。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 2 5 7 ) b 表示不确指的某一时间点,一般使用数词“一 。 一日6 2一朝3一夜1一时4 4 又因一日翠微在法堂行道次,师而近前接礼( 2 1 8 ) 师一朝言曰:“大丈夫当离法自净,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耶? ”( 1 6 5 ) 因一夜参次,龙潭云:“何不归去? ”( 2 1 3 ) 尔时阿难而说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城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 等作礼奉行。( 3 0 ) c 用“序数+ 时问单位词 来表达历法时间。“序数+ 时间单位词 可以分别 单用表示时辰、日期、月份、年份等,也可以多次组合形成偏正结构的短语来更 加完整细致地表示时间。( 这里我们把天干地支也看作一种序数。) o 参t 汉语大词典“六时”条。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数词+ 时间名词:十五日六月四年 初第+ 数词+ 日:一头者,十月初一日。总言初祖十月一日到也。( 7 0 ) 小师第二e l 早朝来不审,师便领新戒入山。( 1 8 6 ) 朝代+ 在位帝王的登基位序+ 王公年号+ 季节+ 干支+ ( 之) 岁+ 数+ 月+ ( 上、中、 下) 旬+ 数+ 日+ 一天之内的时点词,有时候是这种形式的省略形式。现代汉语中 总是时间范围大的在前,时间范围小的在后,或者说前一个时间中要包含后一个 时间,祖堂集中也是这样。 则当此土姬周第五帝昭王即位二十三年癸丑之岁七月十五日托阴摩耶。( 1 8 ) 时当此土周第六帝穆王三年癸未之岁二月八日成道。( 2 2 ) 梁普通八年丁未之岁九月二十一日至于广州上舶。 ( 6 9 ) 自商那和修灭度时,当姬周第十一主宣二十三年乙未岁矣。( 3 7 ) 时当此土周昭王四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八日夜半也 ( 2 0 ) 开平二年戊辰岁五月二日夜三更初迁化,春秋八十七,僧夏五十九,出世三 十九年( 2 9 5 ) 天复元年辛酉岁秋,忽有微疾,至十二月上旬累有教令( 3 0 5 ) 师自天复元年辛酉岁夏中,忽有一言( 3 2 2 ) 九年秋解夏之始,忽告门人曰:“我今岁内法缘当尽”( 6 3 0 ) 成通九载四月十八日,忽诀门人日( 6 5 5 ) 祖堂集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时间单位词“月日 。说它特殊是因为在古代 汉语、近代汉语中它均是一个偏义复词,偏义于“月,主要表时段,指一个月 的时间回;而在祖堂集中“月日却与序数词组合表时点,没有表时段的例 子,如: 高祖武德四年九月e l ,有前道士太史今博奕,先是黄巾党,其所习遂上表废 佛法。( 6 4 ) 长庆四年五月日,史制诚谨问。( 2 2 8 ) 2 2 2 “代词+ 时间词式 以此方式构词的时间短语对前文所出现事件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进行复指,为 下文提供一个时间参考点,一般处于句首,作状语,同时兼有连词的作用。 是时5此时7 此日l 其时7 其夜2尔时6 8尔日1彼时1 是时大师至彼寺门说法,集众颇多。( 7 9 ) 学人云:“此时学人重揲和尚,如何? ”( 7 3 0 ) 修因于此日,证果未来时。( 7 5 3 ) 其时天降白乳入口,味如甘露,食了轻健( 5 9 ) 其夜有白光二道,从曹溪发来,直贯其舍( 6 9 9 ) 尔时提婆心根宿静,亦见相默然契会( 7 3 3 ) o 参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第3 6 5 页 。袁宾在论述近代汉语偏义词语“, 日”条时,所举戏文三种张协状元中的例子就是表时段的:“( i t ) 两年脚不曾出门( 末) 恰好是二卜四个月日。”近代汉语概论第1 2 3 页 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尔e l 有禅流相访。( 2 1 9 ) 为彼时众生寿命长故,根未熟故( 6 5 2 ) 这几个词语中“尔时 的分布比较特殊。祖堂集中“尔时”共出现了6 8 次,有6 6 例集中出现在第一、二卷,只有2 例出现在别处。这种分布与“尔时 在佛经中的用法有关。“尔时 在佛经中近指时间的用法极为活跃,在大藏经中 就出现了6 8 3 7 9 次。而祖堂集卷一卷二是从形成禅宗渊源的过去七佛开始, 叙述西天二十八祖及唐土六代祖师,从内容到文字多承袭佛经,因此佛经中常见 的“尔时”在这两卷中也被多次使用了。卷三到卷二十则主要记录唐五代诸禅师 的生平事迹和机缘语句,多使用唐五代时期的语言词汇,故没有使用“尔时 , 零星出现的两例也是引用佛经的语句,不是当时的口语。 2 2 3 “名词性短语+ 时间名词 式 此方式中名词性短语本身就表示时间,是对其后时间名词的修饰和限定,古 已有之。 夏初之月癸巳之冬甲午之春 以会昌七祀夏初之月,旋届青丘,便居枫岳。( 6 5 5 ) 师癸巳之冬,甲午之春,丁多p 之月二十一日,示诲遗诫诸徒。( 5 0 2 ) 2 2 4 “动词性短语+ 时间名词 式 此方式中动词性短语作时间名词的定语,是对表泛指的时间名词的具体化和 确指化。 分免之旦诞生之夕雪下之日 分免之旦,忽有异僧,杖锡到门日: 诞生之夕,异光满室。( 5 7 8 ) 开堂日上堂日 “今日所产儿胎,可置临河之嵬。”( 6 2 8 ) 师在沩山时,雪下之日,仰山置问:。除却这个色,还更有色也无? ”( 6 7 7 ) 师住报慈时,开堂日- - 2 r :“帝子王孙,及四众云集。”( 4 3 1 ) 恰遇上堂日,便置问日:“三千里外,久响石霜。到来为什摩寸步千里? ”( 7 1 2 ) 2 2 5 “动词性短语+ 时点标志词 式 所谓时点标志词指处于本不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的后面即能使之获得表示 时点功能的意义较虚的名词 。此方式中动词性短语单用时本来侧重叙事,强调 动作性和过程性,与时点标志词组合形成一个偏正关系的时间名词短语后,转而 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句中多作状语,为下文提供时间参考。祖堂集 中的时点标志词主要有“时 、“次 两个。 动词性短语+ 时之时 此统计数据据汉籍电子检索系统( 第二版)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 0 0 2 年) 得出。 。杜翔在论时问标志词的来源与流变( 周l j 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第4 期) 中首先提出了时间标志词的概 念,并简要讨论了“时、顷、间、际、次、处、会”在汉语史中的词汇兴替情况。本文亦有参考。 1 0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师沙汰时,著栏衫,戴席帽,去师姑院里。( 2 7 5 ) 初开堂时,才揽衣异座,乃云“珍重”( 3 6 6 ) 临行时谓众云:“吾虽西逝,理无东移。”( 2 0 8 ) 师日:“如人睡时,忽然作梦,梦从何来? 睡觉之时,梦从何去? ”( 13 6 ) 初生之时,有六道白气应于上像。( 1 4 0 ) 临刃之时,大叫一声,四山回避之人悉闻其声。( 2 7 8 ) 在古代“时 本是一个普通名词,如左传昭公元年t “侨闻之,君子有 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这里的“四时”指一天中 具体的朝、昼、夕、夜四个时点。因时间名词“时 多居于一个词语的后面,当 其前面的成分复杂化,“时 本身的语义于是逐渐泛化为”的时候”,时间标 志词“时”就形成了。由时间名词到时间标志词的转变在上古后期就已经完成了。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时作时点标志词的 用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祖堂集中“时的用例 非常丰富,显示了“时 在不同阶段的用法,能为研究“时在汉语史中的演变 提供重要线索。董秀芳就利用祖堂集中丰富的表示时点的“时 的例子论证 了作复句关联标志,表假设、承接关系的连词“时 的产生原因。 动词性短语+ 次之次 祖堂集中旬末的“次 均是时点标志词,所有句末“次”前均是动词或 动词结构。单用时能独立成句的动词短语加上时间标志词“次 后就不再能自足 成句,其后必须接后续句,“动词短语+ 次之次 作后续句的时间状语,可翻译 为“的时候,表示时点,这种表示时点的时间结构共出现了1 3 3 例,如: 师与紫磷法师共论义次,各登坐了,法师日:“请师立义,某甲则破。”( 1 1 6 ) 师与邓隐峰划草次,见蛇。( 1 5 2 ) 师教僧去章敬和尚处,见他上堂说法次,礼拜起来,收他一只履,以袖拂上 尘,倒头覆下( 5 3 8 ) 偶因一日为师澡浴去垢之次,抚师背曰:“好个佛殿,而佛不圣。”( 6 1 8 ) 未逾旬日,天龙和尚到来,师接足前迎,侍立之次,具陈上事。( 7 2 9 ) 一 我们发现祖堂集所有的“动词短语+ 次 都用在作者以第三人称语气讲 述一段公案时对公案时间背景的交代叙述之中,不用在对话场合;只出现在句末 位置,不会出现在句首或句中位置。其用法高度统一,没有例外,具有鲜明的禅 宗语录程式化的特点。 “动词短语+ 次之次 居于句末表示时点的用法亦见于敦煌变文。我们统计 到变文中此形式共出现了5 0 次,但用法很混乱,如: 弥勒道:一我思往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次,忽见维摩发笼 离垢之缯,手柱( 拄) 弱梨之仗( 杖) ,谓我言道。( 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 正是国人般( 搬) 取次,阿谁谏口( 谍) 唱将来。( 卷二,双恩记) 4 ) 详见董秀芳论“时”字的语法化,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0 年第3 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未容本国商量次,便到天边内院中。( 卷二,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讲经丈) 在阎浮提树下,寂然而坐,思念欲世诸界苦恼之次,大王遂问太子,有何不 乐。( 卷三,悉达太子修道因缘) 许公辄行操次,座主身披法服,常宣真经。( 卷六,庐山远公话) 劣时却领张令事( 妻) 归衣( 于) 店内,不经时向中间,张令妻即再苏息。 报言夫:”我在岳神前拜堂之次,忽有一将军,身穿金甲。”( 卷六,叶静能 诗) 力士奏曰:一陛下洋洋问法,净能道法之次,洋洋振龙威。臣暗点号, 五百人一时攒剑上殿,而必杀之。”( 卷六,叶静能诗) 经一月余日,汉景帝大会群臣政朝之次,真即将表而诣殿前,将使君梁元纬 事条。( 卷八,搜神记) 敦煌变文中这些例子有的用在叙述中,有的用在对话中,有的用在诗文中, 与祖堂集单纯用于作者以第三人称语气讲述公案发生时间的场合有所不同。 最早发现”次”有表时间义的是蒋绍愚,他最初在杜诗词语札记中提到了 这种用法,后来又在唐诗词语小札中提到了”次”: 次有”之际,之时”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史记中就已有。史记黥 布列传:”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这种用法在唐诗和唐五代笔记中 较常见。 王镆、段文清 、杜翔也都著文考察过“次”表时间的相关用法。关于祖 堂集中时点标志词“次 的来源,我们赞同田春来的观点,认为“祖堂集 中次的用法来自中土文献,而不来自于佛经:这种用法来自叙事性很强的文 体中,在晚唐五代以前一直使用不很普遍,是禅宗语录给它提供了大量使用的语 言环境。 据段文清考察,“动词短语+ 次”表时点的用法一直延续到元代,明代 才消失。 第三章:祖堂集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语 时段是用来表示时间的长短,可以表示具有起点和终点的或长或短的一段时 间。时段可以回答“多长时间 的提问,可以用“这段时间那段时间 来指称, 可以进入“在x 的时间里”格式中的x 的位置 。祖堂集中时间名词一般表示 时点,本章我们主要讨论表示时段的时间短语。根据所指时间量的精确与模糊, 可以分为表确量时段的时间短语和表约量时段的时间短语。 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第3 2 2 页 。王镆唐宋笔记语辞汇释( 修订本) ,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第2 6 页。 o 段文清“次”的时间义及其源流,四川大学学报,1 9 9 1 年第1 期 回杜翔论时间标志词的米源与流变,周u 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4 期 田春米祖掌集句末的“次”, ,2 0 0 7 年第1 期 参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7 年,第2 0 页 1 2 上海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3 1 表确量时段的时间词语 此类时间词语主要是数量式( 基数+ 时间单位词) 结构。 祖堂集中的时间单位词非常丰富,具体有年、载、祀、夏、纪、代、劫、 夜、宿、日、月。它们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前代就有,在其它文献里也被 使用的时间单位词如:年、载、祀、纪、代、夜、宿、日、月;另一部分是佛家 用来表示时间的行业用语如:劫、夏。按照时间单位词所代表的时间量来分,又 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基数+ 年载祀夏 式:此组合中的时间单位词均代表一年的时间量,其 中“基数+ 年的用例最多,有一百多次,如: 师问:“汝在此间多少时? ”对日:“三年”( 1 7 1 ) 后尚书萨平侍以为师,凡二十三年。( 5 6 8 ) 师与归宗同行二十年。( 5 93 ) 祖堂集禅宗语录的性质也体现在时间词语上面。“基数+ 年 在俗家本是 任指,但有的词语在祖堂集中却有特定含义,带有禅宗行业色彩。“四十九 年 在文中没有加上任何修饰说明性的文字,单独出现了7 次,均是特指释迦如 来住世说法的时间,如: 问:“四十九年后则不问,四十九年前事如何? ”( 2 8 5 ) 所以向你道:四十九年明不尽,四十九年标不起”( 3 5 0 ) 四十九年说,未曾忤出言。( 4 2 8 ) 师有时上堂云:。释迦如来在灵山会上,四十九年说不到底句,今夜某甲不 避羞耻,与诸尊者共谈。井( 4 5 2 ) “三十年 在祖堂集中共出现了2 1 次,有确指时段的用法,如: 师日:“吾出世来恰三十年,亦可行矣。”( 3 0 6 ) 仰山云:“五六年中者,三十年也。”( 6 8 6 ) “三十年 也有泛指的用法,指很长的一段时间,经常用在当时的习语“三 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子扑 及其变体中如: 师呵呵大笑云:“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子扑”( 2 7 6 ) 投子云:“三十年学骑马,昨日被驴扑”( 4 5 4 ) 师云:“三十年学骑马,今日被驴扑。”( 6 5 9 ) 祖堂集中的“三十年 还有禅宗行业义,特指要领悟禅法还需要很长的 时间,系禅家常用讥斥语,如: 师上堂云:。汝若不会,三十年后,莫道不见老汉。”( 4 2 7 ) 此例中的“三十年后一并不是实指三十年,整句话可译为“你如果现在没有 领悟禅法,甚至经过多年后你仍未领悟禅法,不要说没有见过我 。 “基数+ 载 形式的时间结构也比较多,如: 次于天台,居花顶峰三载。( 1 5 6 ) 1 3 上海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师垂化闽城二十载,至中和三年癸卯岁十月二十一日顺化( 6 2 7 ) 不过需要我们注意仔细区分的是,祖堂集中有一例“基数+ 载”是指人的 年龄而非指时段: 父母号之名为让。子至于十载,唯爱佛经。( 1 4 0 ) “祀 作时间单位词仅1 见,且用于表约量时段的结构中,我们这里先行列 出: 三十余祀,夜在第二第三座间( 6 2 4 ) “基数+ 夏”结构:“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单位词。本为佛教专门术语: 中国佛教的安居期自阴历四月十五日( 一说十六日) 至七月十五日,略相当于夏 季,故称安居期为“夏。而一年只有一个安居期,故“夏”就可以借用为表 年的时问单位词了,如: 住世四十一年,为僧二十五夏。( 5 0 2 ) 我受戒今经五夏,广学威仪而严有表,欲思真理而难契焉( 1 4 1 ) 此两例中“夏均是表年而非指四月到七月这三个月。 基数+ 纪:祖堂集中仅1 见: 师一栖南源,已逾二纪。( 4 6 9 ) “纪”作时间单位词时代表十二年。此意义古已有之,文言色彩浓厚。书毕 命:“既历三纪,世变风移。 孔传:“十二年日纪。国语晋语四:“蓄力一 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基数+ 代: 一代时教只是收拾一代时人( 3 5 0 ) 有问:“如何是祖师意旨? ”答日:。六代不曾失。”( 6 3 4 ) 基数+ 夜宿:这个组合中的基数主要是“一”,指代从天黑到天亮这个时段, 如: 昨夜虽对髑梨,一夜不安,将知佛法大难大难 ( 2 3 3 ) 沩山问仰山:“子一夜商量,成得什摩边事? ”( 2 9 3 ) 谓师曰:“老僧独居山舍,念子远来,且延一宿,。何故夜间于吾前无羞惑, 放不净? ”( 7 19 ) 基数+ 日:用法同“年 ,例略。 o 参禅宗词典“夏”条,第4 5 7 页。 。引自汉语人字典“纪”条,3 3 6 7 页 1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数+ 月:这是祖堂集中以月为计量单位表示时段的主要结构,如: 因在胎三十九月,方始产生。( 6 2 8 ) 但已经出现了新的形式,那就是在数词和时间单位词之间出现了量词“个 , 形成“基数+ 个+ 月 的组合。祖堂集中2 见,如: 师问:“见说六祖在黄梅八个月踏碓,虚实? ”对日:“非但八个月踏碓,黄 梅亦不曾到。”( 23 9 ) “基数+ 个+ 月”的出现是一个进步,符合语言要求准确性的规律。表示时点 的“序数+ 月 与表示时段的“基数+ 月 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二者有可能引起混 淆,而量词“个”的介入则能有效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分清时点和时段。 近代汉语常用的表时段的偏义时间词“月日 在祖堂集中只用作表时点 ( 详见前文) ,可见其作为近代汉语研究语料的独特价值。 3 2 表约量时段的时间词语 3 2 1 与概数词“近、余、数、来 组合表约量时段。 “近+ 时段短语”表示略少于与它组合的时段短语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牧草栽培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矿山安全设备监测检修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技术类咨询培训方案
- 咨询公司差别定价方案
- 解决方案咨询部
- 漯河定制镀铜门施工方案
- 差异化产品营销方案模板
- 建筑方案设计理由简短
- 贵州建筑装饰方案设计公司
- 琼海互联网营销推广方案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B/T 14365-2017声学机动车辆定置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 2022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保险金信托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中必修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一 完整版课件PPT
-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
- DB35∕T 2023-2021 生猪无抗饲养技术规范
-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 全
- 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 《结构化学》课件第二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 2022藤椒油炒饭抖音推广方案-57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